轮胎基础知识(经典版)
轮胎基本知识讲解

轮胎基本知识讲解目录1. 轮胎基本知识 (2)1.1 轮胎的定义和分类 (3)1.2 轮胎的构造和组成 (4)1.3 轮胎的发展历程 (5)1.4 轮胎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性 (6)2. 轮胎的性能参数 (7)2.1 轮胎的尺寸规格 (9)2.2 轮胎的负荷指数和速度级别 (10)2.3 轮胎的耐磨性能和抓地力 (11)2.4 轮胎的热量传递性能 (13)2.5 轮胎的老化性能和使用寿命 (13)3. 轮胎的选择和使用技巧 (14)3.1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汽车的轮胎 (15)3.2 如何正确安装和更换轮胎 (16)3.3 如何保养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17)3.4 如何应对不同路况下的轮胎使用问题 (18)4. 轮胎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 (19)4.1 轮胎爆胎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20)4.2 如何判断轮胎是否需要更换或维修 (21)4.3 如何处理轮胎漏气和异响等问题 (22)4.4 如何避免轮胎磨损不均和偏磨现象 (23)5. 未来轮胎技术的发展趋势 (24)5.1 智能化轮胎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25)5.2 环保型轮胎的研发与推广 (26)5.3 自适应轮胎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28)5.4 其他新型轮胎技术的研究进展 (29)1. 轮胎基本知识构成:传统的轮胎主要由外胎(外层胎体)、内衬层、胎面、胎侧和胎底等构成。
外胎负责保护轮圈和轮毂,内衬层则提供除了车辆移动之外的其他功能,如气压保持和气压调节。
分类:轮胎按照使用场合可分为公路轮胎、载重轮胎、抓地轮胎、工程轮胎等。
每种类型轮胎都有自己的特点,用于满足不同行驶环境和条件的要求。
尺寸标识:轮胎都有自己的尺寸标识,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扁平比(英寸)、轮辋直径(英寸)、轮胎宽度(英寸)、速度等级代码和载重指数。
20555R1691V中的205表示轮胎宽度,55是扁平比,R表示子午轮胎,16是轮辋直径,91是载重指数,V是速度等级代码。
耐磨性:轮胎的耐磨性通常由其外胎的轮胎材质和轮胎花纹的深度决定。
轮胎知识基本常识

轮胎知识基本常识一、轮胎的作用和结构1. 轮胎的作用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承担着车辆行驶、提供支撑、缓冲震动、传递驱动等重要功能。
好的轮胎能够提供良好的操控性能、舒适性和安全性。
2. 轮胎的结构轮胎一般由胎面、胎侧、胎体和胎圈组成。
胎面是与地面接触的部分,胎侧是胎面和胎体的连接部分,胎体是胎侧与胎圈的连接部分,胎圈则与车辆相连接。
二、轮胎的参数和标志1. 轮胎的参数轮胎的参数包括胎宽、胎高比、花纹宽度、胎圈直径等。
这些参数代表着轮胎的尺寸和几何形状,能够影响到车辆的操控性能和舒适性。
2. 轮胎的标志在轮胎上会有一些标志,如载荷指数、速度级别、生产日期等。
这些标志可以帮助车主选择适合的轮胎,并了解轮胎的使用性能和保养要求。
三、轮胎的选择和保养1. 轮胎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轮胎非常重要,需要考虑车辆类型、使用环境、路况等因素。
一般来说,轿车需要选择低噪音、高舒适性的轮胎,而越野车需要选择具有良好通过性能的轮胎。
2. 轮胎的保养轮胎的保养对于延长轮胎寿命、提高行驶安全非常重要。
要定期检查轮胎的气压、花纹深度,保持定期轮胎旋转,避免急刹车、急转弯等行为,还要避免长时间停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四、轮胎的更换和废弃1. 轮胎的更换轮胎寿命一般为3-5年,根据使用情况和花纹磨损程度决定是否需要更换。
更换轮胎时要选择合适尺寸和性能的轮胎,并按照规范进行安装和平衡。
2. 轮胎的废弃轮胎属于特殊垃圾,不能随意丢弃,应该交由指定的回收机构进行处理。
废弃轮胎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制作成橡胶制品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就是轮胎知识的基本常识,了解轮胎的结构、参数、保养和更换等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和保养轮胎,确保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希望大家在购买和使用轮胎时能够注意这些知识,选择合适的轮胎,让我们的行车之路更加安全和畅快。
轮胎基础知识

三、华轮公司生产的全部为子午胎
华轮公司生产的轮胎分类: •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分有内胎、无内胎) • 轻卡子午线轮胎(分有内胎、无内胎) • 轿车子午线轮胎(全部为无内胎)
四、子午胎同斜交胎相比的优点
• • • • • • • 1、滚动阻力小、节约燃料; 2、胎面耐磨、行驶里程高; 3、缓冲性能好、乘坐舒适; 4、耐刺能力强、行驶安全; 5、抓着力大、越野性能好; 6、设计合理、适合高温高速行驶; 7、可多次翻新、综合里程高、成本低。
轮胎上的标示 □ □ □ □ □ □ □ STEEL RADIAL:钢丝辐射层轮胎之标示。 TUBELESS:免内胎标示。 MAX 1140LBS . 36PSI:最大载重及充气量。 SIDE WALL POLYESTER 2:廉纱材质及胎边体构造。 TREAD POLYSTER 2 + STEEL 2:环带层材质及胎面构造。 LOADRANGE B:廉纱载重等级。 通过标准之标记: D O T 美国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标准 欧洲共同体轮胎安全标准 □ 此外,具方向性轮胎者,还会有旋转方向之标示。 注意:本节中所提及之标示并不见得会在某一条轮胎上完全标 示出来。 事实上,目前市售轿车胎上所标示出的项目大都少于本节 中所提及者。
胎体(轮胎的主体) 胎体是轮胎的骨架部分,胎体的作用是维持气压,承受负荷 和冲击。 带束层(位于胎面与胎体之间的帘线层) 保护胎体,减缓外部震动,使胎体免受直接挤压和胎面损坏 ,避免胎体帘线层脱胶。 在子午线和带束斜交轮胎中,带束 沿胎冠方向加固于胎体和胎冠之间。不仅具有良好的制动性 能,而且可以通过紧束胎体提高胎面强度。
斜交线轮胎
子午线轮胎
4-2 胎面耐磨、行驶里程高
• 车轮在滚动时,轮胎的一部分圆弧被挤压成弦状,轮胎着 地面的印痕内不仅有变形,而且还有滑移。这种滑移大大 加速了胎面的磨损,速度越高,滑移也越大,胎面的磨损 也急剧增加。 • 子午线轮胎因胎冠刚性大,变形小,几乎没有滑移,此外 子午线轮胎下沉量大,接地面积大,单位面积的压力(接 地压强)小,并且印0—30%
轮胎基础知识完整版本

种阶段。现在我们看到的乘用车轮胎都是子午线轮胎,
他是相较于斜角线轮胎而言的。如下图:
斜交线轮胎
子午线轮胎
以若干层纺织帘子加强,交叉排列。 胎侧帘子布呈辐射状排列以确保
胎侧僵硬,胎面缺乏稳定性。
胎侧得到最大限度的弹性。胎臂
和胎冠是独立工作的。
精品课件
轮胎的内部结构
• 胎冠部分由里到外,依次为: 气密层--胎体层--钢丝层--覆盖层--胎面橡胶。
负载 指数
每条轮 胎负载 (公斤)
负载 指数
每条轮 负载
胎负载 指数 (公斤)
每条轮 胎负载 (公斤)
负载 指数
每条轮 胎负载 (公斤)
负载 指数
每条轮 胎负载 (公斤)
速度 级别
速度
(km/h/)
*205/55R16 89 V
精品课件
轮胎结构的标识
TREAD PLIES: 2POLYESTER+2STEEL+1POLYAMIDE 胎冠:2层涤纶胎体层+2层钢丝层+1层聚酰胺保护层
精品课件
胎肩沟槽
●
当轮胎在湿滑路面行驶 时,它们可帮助将轮胎 与路面之间的水挤出, 提高抓地力。这些沟槽 的不确定间距可以减少 轮胎滚动时的噪音。
精品课件
刀槽花纹
●
这些刀槽花纹可以增加胎面 花块的灵活性,全面提高抓 地力及通过障碍物时的舒适 程度。胎面花块上的刀槽花 纹还可在轮胎使用过程中帮 助冷却轮胎。
• 另外,轮胎对于驾乘者的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轮 胎在车辆使用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当于手掌大小的接地面
精品课件
轮胎的功能 (1) ---支撑负载
•此负载指车辆本身的负载和当车 辆在动态运动中的负载。当车辆 加速、制动、转向时,作用于轮胎 上的负载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不 同情况下轮胎都必须具有支撑负 载的能力。轮胎的承载主要是通 过里面的空气实现的 .
轮胎基本知识

第一章基础知识一、轮胎的基本功能为保证汽车的性能,要求轮胎具有如下四项基本功能:1.支承汽车重量(负荷性能)2.将驱动力和制动力传递到路面(牵引性和制动性)3.改变和保持行驶方向(操纵性和稳定性)4.缓冲来自路面的冲击(乘坐舒适性和包络特性)此外,耐磨性和节油性,也都是重要的要求性能。
二、轮胎组成各部件功能胎面:与地面接触,驱动、制动、防滑、减震和保护胎体等作用胎肩:也称为支撑部,支撑胎面,防止胎面滑移胎侧:保护胎体,耐屈挠等作用。
通常也连同胎肩合称为胎侧胎圈:使轮胎牢固地固定在轮辋上带束层、冠带层:是子午胎的特有结构。
其作用是固定胎体及增高胎面的刚性,是主要的受力部件胎体:象人的骨架对身体一样,除了要承受轮胎部分应力外,还有缓冲性和稳定尺寸的作用内衬层:有内胎轮胎的内衬层主要是减少内胎受到轮胎胎体帘线的摩擦。
无内胎轮胎的内衬层主要是代替内胎,使其具有存气、稳压、安全作用胎圈护胶、防擦布三角胶胎肩垫胶三、轮胎的分类按结构分类斜交胎(bias/diagonal tire):帘布层和缓冲层各相邻层帘线交叉,且与胎冠中心线呈小于90°角排列的充气轮胎。
子午胎(radial tire):胎体帘线与胎冠中心呈90 °角或接近90 °角排列并以带束层箍紧胎体的充气轮胎。
四、轮胎规格标识方法五、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的技术特征胎体和带束层全部为钢丝帘线的子午线轮胎。
3、胎冠胎冠是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部位,是轮胎的最表层,所以要求胎冠必须有良好的耐磨性能,有一定的抓着力、防侧滑性,而且要耐日光老化和耐臭氧老化,耐刺扎、减少崩花掉块等性能。
3.1结构特点胎冠行驶面子午线轮胎胎冠的行驶面宽度要比斜交胎的行驶面宽度大一些,这是因为子午线轮胎的断面宽度比斜交轮胎的断面宽度大。
行驶面宽大有利于提高轮胎耐磨性和抓着性能。
如以载重胎9.00-20和900R20为例,行驶面宽度由170-178mm 增加到180-188mm。
轮胎全方面知识点总结

轮胎全方面知识点总结一、轮胎的结构轮胎主要由胎体、胎皮、帘布、胎圈、轮胎内胎等部分组成。
1. 胎体:胎体是轮胎的主体部分,由橡胶制成,承受车辆的重量和内部压力。
胎体的材料和结构对轮胎的承载能力和悬挂舒适性有直接影响。
2. 胎皮:胎皮是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部分,直接影响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以及抓地力。
胎皮的材料和花纹设计决定了轮胎的抓地性能。
3. 帘布:帘布是轮胎的骨架,起着支撑和加固胎体的作用。
帘布的材料和结构对轮胎的耐磨性和抗侧滑性有重要影响。
4. 胎圈:胎圈是连接轮胎和车轮的部分,确保轮胎与车轮的紧密结合,承受轮胎受力,保证轮胎在高速行驶时的安全性。
5. 轮胎内胎:内胎是充满气体的橡胶套,放置在轮胎内部,用于存放气体,维持轮胎的形状和弹性。
以上是轮胎的基本结构,不同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会影响轮胎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轮胎的材料和设计。
二、轮胎的材料1. 橡胶:橡胶是轮胎的主要材料,它直接影响轮胎的耐磨性、抗老化性和抓地力。
优质的橡胶材料可以使轮胎具有更好的抓地性能和使用寿命。
2. 钢丝:钢丝是帘布的主要材料,用于加强轮胎的支撑性和耐磨性。
高强度的钢丝可以使轮胎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和防护性能。
3. 纤维材料:包括尼龙、聚酯纤维、芳纶等,用于增强轮胎的支撑性和耐磨性。
优质的纤维材料可以使轮胎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4. 添加剂:轮胎中还添加了各种添加剂,如硫化剂、促进剂、活化剂、阻燃剂等,用于改善橡胶的性能和特性,增强轮胎的耐磨性、耐高温性、抗老化性等。
以上是轮胎的基本材料,合理的材料选择和配比可以使轮胎具有更好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下面我们将介绍轮胎的设计和规格。
三、轮胎的设计和规格1. 规格:轮胎的规格通常由胎宽、截面比、直径、负荷指数、速度级别等参数组成。
不同规格的轮胎适用于不同的车型和用途,合理的规格选择可以提高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
2. 花纹设计:轮胎的花纹设计直接影响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和抓地力,不同的花纹设计适用于不同的路况和用途。
轮胎基础知识

TRACTION A-牵引力等级 A 分AA、A、B、C等級,AA级最高, 以此类推
TEMPERATURE A-耐高温等级 A 分A 、B、C等級,A级最高,以此类推
胎侧强制性认证标志
在巴西市场销售须模刻此标志 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轮胎必须模刻CCC认证标志。 在国家标准之外的规格无须CCC标志,但须办理 免办CCC事宜
双胎并装使用最高负载为975公斤)
速度级别(即表示此轮胎最高速度为每小時150公里)
轮胎规格标识(4X4 SUV)
10.5Inch
31X10.5R15
15 Inch
31 Inch
轮胎规格标识(4X4 SUV)
31 X 10.50 R 15 109 S
31 10.50 R 15 109 S
= 轮胎总直径 (英寸) = 横截面宽度 (英寸) = 子午线结构 = 名义上的轮胎内直径即名义上的轮辋直径 (英寸) = 负载指数(即表示此轮胎最高负载为1030公斤) = 速度级别(即表示此轮胎最高速度为每小時180公里)
在欧洲市场销售必须模刻此标志ຫໍສະໝຸດ 在北美市场销售须模刻DOT标志
胎面磨损指示标志
TWI: TREAD WAER INDICATOR
1.6毫米
胎面磨损指示标志
TWI: TREAD WAER INDICATOR
1.6毫米
轮胎规格的转换
轮胎转换的原则是什么?
一样高
155/80R13
175/70R13
185/60R14
碳黑是通过未充分 燃烧石油而获得的细小的粉末。
使用在轮胎中的硅是通过在非常 高的温度条件下熔解沙和碳酸钠盐而获得的。
轮胎半成品
在高温条件下,在密闭的搅拌器内进行混合并按要求 冷却后,硫化成分与催化剂加入到敞开的搅拌器中的单独 的橡胶混合物中。截然不同的橡胶配方用来生产轮胎的不 同组成部分。 在混合不同的橡胶后,橡胶被挤压出来成为了胎面橡胶、 胎体橡胶、胎圈填充橡胶等等。
轮胎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
1轮胎分类:
斜胶胎
子午胎:全钢子午胎、半钢子午胎、工程子午胎
2轮胎的花纹类型有:
横向花纹、纵向花纹、混合花纹、越野花纹
3子午线轮胎的定义:
胎体帘线按子午线方向排列,并且有帘线排列几乎接近圆周方向的带束层紧的胎体的这类轮胎叫做子午线轮胎。
4轮胎硫化三要素:
时间温度压力
5轮胎主要组成部分:
胎面胎侧胎体带束层气密层钢丝圈
6轮胎标识的意义:
DOT:美国交通安全委员会产品认证
ECE:欧洲经济委员会产品认证
CC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强制性产品认证
7轮胎标识的意义:
规格意义:①165/70 R 13 79 T TR256②31×10.50R15LT 109 S TR246
①
165——轮胎名义断面宽
70 ——轮胎名义高宽比
R ——子午线轮胎标识
13 ——轮辋名义直径
79 ——负荷指数
T ——速度级别
TR256——花纹代号
②
31 ——轮胎外直径(英寸)10.50——轮胎名义断面宽
R ——子午线轮胎标识
15 ——轮辋名义直径LT——轻卡胎标识
109 ——负荷指数
S ——速度级别
TR246——花纹代号
9速度级别对照表km/s
F 80 N140 U200
G 90 P150 H210
J 100 Q160 V220
K 110 R170 W230
L 120 S180 Y240
M130 T190 ZR超过300
10成品轮胎经过外观检查后,还需要进行均匀、动平衡、X 光。
SDS检测,以及例查试验(高速、耐久等确认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6年 普利司通开发AQ DONUTS技术——该技术不仅着 眼轮胎新品时的性能提高,同时考虑对轮胎使用中后期性能 下降的抑制,该技术使轮胎的开发设计发生了质的飞跃 1997年 丰田汽车公司开发世界第一辆混合动力车“Prius” 1998年 普利司通轮胎参加F1赛事 POTENZA参加
新技术应用
按花纹类型分类
类型 花纹形状 花纹特性 1.低滚动阻力 2.优良的乘坐舒适性。 3. 防 侧 滑 , 转 向 稳 定 性 优异. 4.噪音低。 1. 出色的驱动力和制动 力. 2.强大的牵引力。 1. 纵纹提供转向稳定 混合 花纹
横纹和纵纹相结合的花纹
适用条件 铺装路面,高速
条形 花纹
花纹延圆周连接在一起
轮胎的速度等级(km/h) L M N P Q 120 130 140 150 160
R 170
S 180
T 190
U 200
H 210
V 240
W 270
Y 300
轻载及载重胎
斜交胎: 6.50-16 LT 6.50– 轮胎公称断面宽 6.5英寸 16 - 轮辋名义直径 16英寸 LT - 代表轻载轮胎 子午胎: 215/75R14 LT 215 – 轮胎公称断面宽 215mm 75 - 扁平比 0.75 R - 子午胎(RADIAL) 14 - 轮辋名义直径 14英寸 LT – 表示轻载轮胎 31x10.5R15 LT 31-轮胎名义外直径 31英寸 10.5-轮胎公称断面宽 10.5英寸 R-子午胎(RADIAL) 15-轮辋名义直径 15英寸 LT-表示轻载轮胎
轮胎的结构需要完成上述四种主要功能
有弹性的储气筒(充气轮胎)
*与汽车上其它零部件相比,轮胎具有很多种功能。这些功能对于汽车完成整体功能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充气轮胎就像一个储气筒。它根据各类车辆不同的使用条件进行设计及制造。
轮胎的构造及各部位作用简介
胎面 Tread 冠带层 Cap Ply 带束层上使用的帘 布层,在轮胎行驶 中抑制带束层移动, 并防止高速行驶时 带束层的脱离,保 持高速状态下轮胎 尺寸稳定性。
斜胶胎与子午胎性能比较
轮胎的分类及规格标识
轮胎规格表示法
常用的轮胎设计标准
①GB(国标) ③ETRTO(欧洲标准) 不同标准规格表示举例
轮胎类别 轿车胎 轻载及载重 胎 GB TRA ETRTO JATMA
②TRA(美国标准) ④JATMA(日本标准)
6.00-12
165/70R13 6.50-16LT 215/75R14LT
横向 花纹
横向切割的花纹
普通路面,非铺 装路面
性 并有助于防止侧滑。 2. 横纹改善了驱动力、 制动力及牵引力。 1.出色的驱动力和制动 2. 在雪地和泥泞路面上 具
由独立的块组成的花纹
普通路面,非铺 装路面
越野 花纹
普通路面, 非铺装路面
有良好的转向稳定性。
耐磨性 因子午胎胎冠有钢丝带束层,轮胎使用中花纹块的蠕动比斜交胎小,所以子午 胎的耐磨性优于斜交胎。 牵引力及制动力 子午胎胎侧很柔软,在着地面上压力分布均匀,且子午胎行驶面宽度较斜交胎 宽,所以能保持最优越的牵引力及制动力。 高速性及耐久性 轮胎的高速及耐久性能与轮胎行驶中,胎体的摩擦生热有很大关系,轮胎高速 行驶过程中,胎面的移动与帘布层摩擦产生的热量,造成各部件脱离。因子午 胎在胎面下有钢丝带束层,且胎体厚度较斜交胎薄,所以子午胎的高速及耐久 性优于斜交胎。 燃比特性 轮胎行驶时的阻力主要因内部摩擦而产生,而且一般随载荷的大小及速度的快 慢而按比例变化,子午胎因有钢丝带束层对胎面的位移有抑制作用,加上柔软 的胎侧使产生的滞后损失比斜交胎小,所以子午胎节油。 转弯特性及乘车舒适感 子午胎能保持稳定的接地面积,且胎侧较柔软,所以转弯性能及乘车舒适感 优于斜交胎。 耐冲击性 子午胎的耐冲击性能因使用钢丝带束层较斜交胎差,并且经过凹凸不平的道路 时,胎侧部分变形大,斜交胎胎侧较硬变形小。
轿车子午胎结构示意图(胎体、气密层)
轮胎的构造及各部位作用简介
三角胶条 Apex 轮胎中钢丝圈 上面的填充材 料,作用:减 缓胎圈冲击, 防止成型时空 气进入,增加 下胎侧刚性。
装饰线(防水线) Rim Line
钢丝圈 STEEL BEAD
是由挂胶钢丝按一定形状缠绕而成,起到 将轮胎装入轮辋固定轮胎的作用。
轿车子午胎结构示意图(胎圈)
轮胎的分类及规格标识
轮胎的分类
按用途分类
按轮胎结构分类 子午线轮胎(RADIAL) 胎体帘线与钢丝带束层帘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就象地球 的子午线一样,所以顾名思义称为子午线轮胎。 斜交轮胎(BIAS) 胎体帘线层与层之间,呈交叉排列,所以称为斜交轮胎。 带束斜交胎(BELTED BIAS) 胎体结构为斜交胎结构,另具有钢丝带束层。
轿车子午胎结构示意图(胎冠)
轮胎的构造及各部位作用简介
胎体 Carcass 轮胎中的帘布 层,是轮胎的 主要受力部件, 其作用:耐冲 击、耐曲挠。 胎侧 Sidewall 轮胎侧面的橡胶层, 应具有良好的耐曲挠 性。其作用:保护胎 体、提高乘车舒适感 及操作稳定性。
气密层 Inner Liner
无内胎轮胎使用,由特殊橡胶制造, 防止漏气、替代内胎贴在轮胎内侧。
Biblioteka 1948年 法国米其林公司开发子午线轮胎B.F.GOOD RICH开发无 内胎轮胎 1963年 轮胎中开始使用涤纶帘子布(POLYESTER) 1979年 美国首次公开出现电动汽车:UTQGS(统一质量定级体系) POTENZA 生效 诞生了 1983年 法国米其林公司开发飞机子午线轮胎 1984年 普利司通轿车轮胎的新断面设计理论RCOT发表——行使 中的优化断面设计理论,通过高效利用充气压力,解决了乘坐舒适 性与转向稳定性之间不兼顾的难题 1988年 普利司通货车及客车轮胎断面设计理论TCOT诞生——通 过断面的改变实现高性能。普利司通无接缝冠带层研制成功并应用 于轮胎生产——消除冠带层接头对高速安全性的影响 1994年 普利司通波形带束层研制成功并应用于超低断面轮胎的生 产——新结构抑制了带束层中产生的应变,提高了耐久性 1994年 普利司通独创DONTS(多能驰)轮胎优化设计法诞生—— 通过把汽车前沿设计方法(GUTT)、改进后的圆形胎圈(O-Bead) 和长链碳(L.L.Carbon)3项技术结合在一起开发出性能优异的轮胎
计量单位简表
英制单位
(IMPERAL UNIT)
公制单位
(METRIC UNIT)
英制—公制
1in=25.4mm 1yd=0.914m 1mile=1.61km 1mph =1.61km/h
公制—英制
1cm(厘米) =0.394in 1m=1.09yd 1km=0.621mile 1km =0.621mile/h
速度
VELOCITY
重量
MASS
1lb=454g
1kg=2.205lb
千克/平方厘米
压力 *
PRESSURE
磅/平方英寸
(Kg/c㎡)
1psi ≈0.1 Kg/c㎡
1psi≈10kPa
1 Kg/c㎡≈14psi
Pound per squre 千帕斯卡 inch (lbf/in2或psi) Kilopascal(kPa)
普利司通RFT(Run-FlatTire:可缺气行驶轮胎)研发成功并 实施应用——该轮胎即使在无内压的情况下,也能以 80km/h的速度行驶80公里以下
轮胎的四种主要功能
承载功能(承受车辆负荷) 牵引/制动功能(向路面传递驱动力和制动力) 行驶舒适性(吸收来自路面的振动) 机动性/稳定性(改变和保持车辆行驶方向)
英寸
毫米 millimetre(mm) 米 Metre(m) 公里 Kilometre(km) 公里/小时 Kilometre per hour(km/h) 千克 Kilogram(kg)
长度
LENGTH
Inch(in) 码 Yard(yd) 英里 Mile 英里/小时 Mile per hour(mile/h) 磅 Pound(lb)
6.00-12
P165/70R13 6.50-16 LT215/75R14
6.00-12
165/70R13 6.50-16 215/75R14C
6.00-12
165/70R13 6.50-16LT 215/75R14LT
轮胎分类及规格标识
轿车胎(GB):
斜交胎:
子午胎:
6.00-12 6.00 - 轮胎的公称断面宽 6英寸 12 - 轮辋的名义直径 12英寸 165/70R13 79T 6 PR 165 – 轮胎的公称断面宽 165mm 70 – 轮胎断面的高宽比(扁平比)0.7 R – 子午胎(RADIAL) 13 – 轮辋名义直径 13英寸 79 – 负荷指数 T – 速度等级 6 PR – 层级
轮胎基础知识简介
轮胎的发展简史
1493-1495年 哥伦布发现橡胶----哥伦布在登上新大陆的时候,发 现当地 土著小孩在玩一种小球,这种小球扔在地上可以再弹起来 1839年 美国科学家固特异发明硫化方法 1888年 英国医生邓录普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自行车比赛获 奖,开发 出充气自行车胎 1889年 美国福特制造出第一辆汽车 1900年 轮胎中开始使用棉帘线 1905年 在胎圈部位使用钢丝,在橡胶中使用炭黑 1907年 日本制造出第一辆汽油发动机汽车 1931年 美国DUPONT公司成功地将合成橡胶用于工业化生产 1931年 轮胎中使用人造丝帘子布 1942年 轮胎中使用尼龙帘子布
185/85 R 16 111/109 L 185 – 轮胎的公称断面宽 185毫米 85 – 轮胎断面的高宽比 0.85 R – 子午胎 16 – 轮辋名义直径 16英寸 111 – 负荷指数(单轮) 109 – 负荷指数(复轮) L – 速度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