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作品体裁的简介

合集下载

音乐赏析——走近音乐经典8——古典主义时期

音乐赏析——走近音乐经典8——古典主义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在莫扎特的室内乐作品中, 似献给海顿的六首弦乐四重奏较著名。其 中存在海顿的影响,也显示了莫扎特独特 的风格。莫扎特还有大量的钢琴协奏曲、 奏鸣曲及其他作品,为当时器乐界对钢琴 的不断更新、改进贡献了力量。他以细腻 多变的即兴变奏和精湛的演奏技巧征服了 当时的听众,并且将协奏曲的双呈示部及 华彩乐段的结构固定下来。他还为黑管、 圆号、长笛等各种乐器写协奏曲,使这种 大型器乐形式得到充实和发展。
格鲁克认为:歌剧声乐的旋律要去除 不必要的装饰,音乐必须在戏剧的支 配下简洁地陈述出来;千篇一律的返 始咏叹调的形式,如果破坏了剧词的 连贯性,就不应该采用;序曲的基调 应与整个戏剧的基调相吻合;简洁和 清晰应是歌剧音乐永远追求的原则。 格鲁克改革的主旨是:“质朴和真实 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伟大原则”; 歌剧中音乐的“真正使命”是“和诗 配合,以便加强情感的表现”。
海顿的创作生涯很长,一生写下了一百多 首交响曲、八十多首弦乐四重奏及为数众 多的其他作品。其间展现出他对古典交响 曲和四重奏形式的探索过程。 早期的交响曲比较简单,乐章的数目不 定。海顿在宫廷工作几十年,写了大量各 种形式的室内乐和乐队合奏曲,多是应主 人的需要,作为贵族钓猎嬉的附丽,不免 有追求浮华和装饰性风格倾向;但也正是 经过大量这种创作实验,他摸索并娴熟驾 驭了交响曲形式的结构手法。
格鲁克
奏鸣曲
在西方音乐历史中古典主义时期是器乐音乐繁荣 的时代。 D· 斯卡拉蒂为著名歌剧作曲家A· 斯卡拉蒂的儿子, 他受意大利歌剧抒情旋律的熏陶,然而他成就于 古钢琴音乐,创作了近六百首单乐章钢琴曲,后 人称作《奏鸣曲》。 C· P· E· 巴赫是J· S· 巴赫的次子。长期在柏林和波 茨坦任弗里德里· 希大帝的古钢琴师,是柏林乐派 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键盘音乐作品在古典主义 早期具有重要意义。他最后五集奏鸣曲是为表现 幅度更大的钢琴 而创作的。C· P· E· 巴赫的器乐音 乐表现风格直接影响了古典维也纳乐派。

音乐作品的形式是什么

音乐作品的形式是什么

音乐作品的形式是什么音乐作品的形式是什么下面就是音乐作品的形式:1.交响曲:交响曲(Symphony)源于希腊语“一齐响”,是大型器乐曲体裁,亦称“交响乐”,系音乐中最大的管弦乐套曲。

交响曲的产生同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意大利歌剧的序曲以及当时流行于各国的管弦乐组曲、大型协奏曲等体裁有直接的联系。

一般由多个乐章组成,不超过5个乐章(多为4个乐章),每个乐章可以采用不同的曲式风格,但是第一乐章必须采用奏鸣曲式写作,由管弦乐队演奏才称为交响曲。

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思想内容最深刻、结构最完美、写作技术最全面而艰深的大型器乐体裁,它以表现社会重大事件、历史英雄人物、自然界的千变万化、富于哲理的思维以及人们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等为见长;它总带是有一定程度的戏剧性。

2.奏鸣曲:奏鸣曲是由一件独奏乐器演奏,或由一件独奏乐器和钢琴合奏的器乐套曲。

所谓器乐套曲,就是包含几个乐章的乐曲。

例如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和组曲,一般都有几个乐章,因此都是器乐套曲。

奏鸣曲、交响曲和协奏曲是同一类型的器乐套曲,它们和组曲相比,都有构思缜密、结构严谨的特点。

3.协奏曲:协奏曲音乐体裁的一种。

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

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巴罗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者称为大协奏曲。

古典乐派时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一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控协奏曲称"独奏协奏曲"。

协奏曲---Concerto,原意是竞赛。

十六世纪意大利的协奏曲多指有乐器伴奏的合唱曲,以别于无伴奏合唱。

十七世纪后半叶起,指由几件或一件独奏乐器,与一小型弦乐队互相竞赛的器乐套曲。

用几件乐器者称“大协奏曲”。

4.歌剧:来源:(:blog.sina../s/blog_5d81d80100by57.) - 介绍几种常见的音乐作品体裁形式:_Laos飞_新浪博客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

古典音乐知识与技巧(古典音乐的知识)

古典音乐知识与技巧(古典音乐的知识)

古典音乐知识与技巧(古典音乐的知识)文章有各种体裁,如记叙文、议论文、诗歌、散文等,都是文章的体裁。

古典音乐的体裁形式也很多,如小夜曲、摇篮曲、奏鸣曲、圆舞曲、小步舞曲、波尔卡、玛祖卡......都是音乐的体裁。

要古典音乐入门,这些基础知识是很有必要了解一下的。

今天,爱影音为大家简单普及下古典音乐的体裁基础知识。

(1)小夜曲音乐也有各种体裁,如小夜曲、摇篮曲、奏鸣曲、圆舞曲、小步舞曲、波尔卡、玛祖卡......都是音乐的体裁。

小夜曲是音乐体裁的一种,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

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

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对着情人的窗口歌唱,倾诉爱情,旋律优美、委婉、缠绵,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

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有所发展。

舒柏特、托西尼作曲的小夜曲,都在世界上流传甚广。

(2)圆舞曲圆舞曲又名华尔滋,也是一种三拍子的舞曲。

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

起初流行于维也纳的舞会上,十九世纪风行欧洲。

以斯特劳斯的佳作《蓝色多瑙河》最为著名。

它有快步和慢步两种。

与同样也是三拍子的玛祖卡不同,它的重音一般都落在小节的第一拍上。

也与同样是三拍子的小步舞曲不同。

圆舞曲的特点是节奏鲜明,旋律流畅,不象小步舞曲那么温文尔雅。

不过必须明确,音乐不是数理,不是逻辑,这种区别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并非是绝对的。

(3)交响曲器乐体裁的一种。

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

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时定型。

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

海顿作有交响曲一百余部,莫扎特作有五十余部,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被称为交响曲的不朽之作,舒伯特作有《未完成交响曲》等八部。

浪漫乐派的其他作曲家如柏辽滋、舒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鲍罗廷、德伏夏克、西贝柳斯、布鲁克纳、马勒等均作有著名交响曲作品。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古希腊的音‎乐是以诗与‎乐,或诗、乐、舞三位一体‎为主的音乐‎艺术,其中诗的地‎位在乐之上‎,曲调和节奏‎都受歌词抑‎扬顿挫的影‎响。

古希腊的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弦乐的代表‎是里拉琴,管乐的代表‎是阿夫洛斯‎管。

四音音列古希腊音阶‎的基础是四‎音音阶(Tetra‎c hord‎)。

它自上而下‎排列,两端的音构‎成固定的四‎度音程,中间的音程‎可以变化,从而形成三‎种不同的四‎音音阶:完整音列体‎系两个四音音‎列便可以构‎成七音体系‎或是八度体‎系。

构成的方法‎有两种:联合四音音‎列(前一个四音‎音列的最后‎一个音作为‎下一个四音‎音列的第一‎个音)和非联合四‎音音列(前一个四音‎音列的最后‎一个音与后‎一个四音音‎列的开头的‎音相隔一个‎全音)。

调式四音音列可‎根据全音和‎半音的不同‎位置,排列成7种‎不同的音阶‎。

古希腊的调‎式体系以古‎希腊的几个‎重要氏族部‎落命名,分别是多利‎亚、弗里几亚、利第亚、混合利第亚‎及其各种变‎体,排列方式自‎上而下。

古希腊人认‎为不同的调‎式与不同的‎情感相联系‎,多里亚调式‎富有男子气‎质,能使人安静‎、坚强;弗里几亚调‎式狂野而具‎有酒神精神‎,能激发人的‎热情;利第亚调式‎使人柔弱;混合利第亚‎调式易使人‎悲伤音乐社会功‎能学说在古希腊人‎心中,音乐有一种‎神秘的魔力‎,认为音乐可‎以除邪防病‎,也是净化心‎灵、教化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非常重‎视音乐在社‎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利士多德‎等人都对这‎一问题有过‎著述。

罗马音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朝向实‎用化、典仪化方面‎发展,军乐以及仪‎式、游行音乐非‎常普及。

军队中配有‎军乐队、乐师和歌手‎,以炫耀军威‎,鼓舞士气。

音乐在古罗‎马统治阶级‎的手中,成为炫耀权‎势或纯粹娱‎乐的工具。

在古罗马文‎化生活中,有深刻伦理‎道德意义的‎古希腊悲剧‎也被豪华的‎马戏演出或‎血腥的角斗‎士格斗场面‎所取代。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是影响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流行文化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其始于18世纪末期,历经19世纪,在20世纪初期得到充分发展,直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流行乐曲出现后才得以渐渐衰落。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声音的综合性、多样性、音乐体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演奏的华美性上。

首先,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以声音的综合性为特点。

这种时期的作曲家往往善于从现存的曲调和节拍中以较大的自由度和音乐性,把握和表现其中的主题性和表情性,以及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统一的综合体。

其次,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以多样性为特点。

它通过把多种不同的乐器合并在一起,从而达到多元化的效果,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形式。

比如,作曲家有时会把交响乐和歌剧结合在一起,以增加曲子的多样化,使它们更加丰富多彩。

第三,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以音乐体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为特点。

当时的作曲家们普遍采用多种不同体裁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比如柴科夫斯基作曲的《爱之乐章》就是运用了古典时期复杂的复式体裁,表现了其对爱情的追求。

最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以演奏的华美性为特点。

当时的音乐家们常常运用复杂的演奏艺术技巧,营造出华美绚丽的音乐空间,充分展示出古典音乐的华丽美感。

比如贝多芬的G大调第五交响曲中采用的大量变奏技巧,就使它成为音乐史上最精彩的交响乐作品之一。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以声音的综合性、多样性、音乐体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演奏的华美性为特点,是影响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流行文化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其独特的魅力不容小觑,一直被珍视和传承至今。

西洋器乐的体裁

西洋器乐的体裁

西洋器乐,也称为西洋古典音乐,是一种源于欧洲的音乐形式。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经过多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古典音乐风格。

在西洋器乐中,有许多重要的体裁和形式,这些体裁和形式不仅展示了音乐家的才华和技巧,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的特点。

交响乐是西洋器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体裁之一。

它由多个乐章组成,通常分为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和第四乐章。

交响乐通常由管弦乐队演奏,包括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和键盘乐器等。

在交响乐中,每个乐章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通过复杂的音乐结构和精湛的演奏技巧,展示出音乐家的才华和音乐本身的深度。

室内乐也是西洋器乐中的重要体裁之一。

它通常由一组乐器演奏,如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等。

室内乐通常在较小的场合演出,如音乐厅或家庭聚会等。

这种音乐形式强调乐器之间以及乐器与演奏者之间的互动和配合,通过细腻的音乐表达和情感交流,展现出音乐的美妙和亲密感。

交响诗是一种将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西洋器乐体裁。

它通常由一位作曲家创作,使用复杂的音乐结构和演奏技巧,将诗歌的情感和意境表现出来。

交响诗通常由管弦乐队演奏,但有时也会使用其他乐器或合唱团等。

这种音乐形式强调音乐与诗歌之间的和谐与融合,通过音乐的力量将诗歌的情感和意义传递给听众。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体裁外,西洋器乐还包括许多其他形式和风格的音乐,如协奏曲、奏鸣曲、组曲、序曲等。

这些体裁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技巧要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风格和艺术追求。

古典音乐介绍及分类

古典音乐介绍及分类

古典音乐介绍及分类.txt蜜蜂整日忙碌,受到赞扬;蚊子不停奔波,人见人打。

多么忙不重要,为什么忙才重要。

什么是古典音乐的标准?“古典(派)的”这一词汇本身包含平衡、节制、简洁和精致的概念。

这些概念例如可用于“古典”建筑,但用以表达古典风格还不够贴切,古典风格音乐可以具有暴风雨般的气势和复杂的内容和形式。

简而言之,古典风格是指那些可以从18世纪最伟大和最著名的作曲家海顿、莫札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中听到的风格。

那么,他们的音乐区别于前承的巴洛克音乐和后继的浪漫主义音乐的基本要素又是什么呢?形成古典风格空前绝后特徵的部分原因是历史性的。

有一点可以确认,如果古典风格中出现民族化的倾向,就会使18世纪中叶的作曲家们惊讶不已,因为那是到19和20世纪才出现的。

虽然他们认识到他们的作品与巴洛克晚期的作品形成强烈的反差,但其渐变过程都比历史的动因更为缓慢。

也许采用奏鸣曲曲式是古典音乐最典型的特徵,这种曲式是许多18世纪末期作品,共同采用组织音乐素材的基本方法,但它作为整整一代的主要曲式,一直使用到古典乐派衰亡之後,并为浪漫主义时期的许多作曲家提供了灵感。

古典作曲家对奏鸣曲形式的描述,从未像我们现在这样彻底。

更重要的是,18世纪中叶的作曲家喜欢运用表达的概念。

莫扎特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为他的创作意图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他当时这样谈到了他的钢琴协奏曲的创作:“极难与极易之间的愉快媒介,它们都是非常辉煌和悦耳的,而且十分的自然流畅。

乐曲中不时伸入一些过门,鉴赏家可以从中得到满足;但是这些过门都写得不深奥以免曲高和寡。

”通俗易懂正是莫札特音乐生命力所在。

简单易懂的音乐语言发展是与18世纪启蒙运动的思想密切联系。

它为了解下列现象必然会发生的原因提供一个线索:即1740年前后,滋生了一种对老学派假定的晦涩传统方法不耐烦的情绪。

这种传统方法讲究作曲的对位法技巧,当时的作曲家希望写出一些具有开放和声(和弦中各音位置排列为分散的和聱)的简单乐曲。

古典音乐及浪漫主义音乐特点、代表作家、作品

古典音乐及浪漫主义音乐特点、代表作家、作品

音乐鉴赏结课作业(河北科技大学)学院:理工学院专业:交通运输班级: L092姓名:张金铜学号:09L0205215关于古典音乐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古典音乐1.1 古典音乐特点古典音乐是指那些从巴洛克时期(1600-1750)开始一直到20世纪早期,在欧洲文化传统背景下创作的音乐,它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族音乐, 具有永恒的意义。

大约从1600年开始,也就是所谓的巴洛克时期(巴洛克Baroque是从建筑学、绘画史借用来的专业术语,源自于葡萄牙语,词义是很不规则的珍珠;在意大利语中又指冲动、夸张、任性、幻想等义),欧洲作曲家开始创作早期音乐,这也就是古典音乐的开端。

事实上,很多西方古典音乐最早都是来自于为宗教仪式和庆典而写的音乐。

这一时期音乐的整体风格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从教堂步入宫廷,并逐步走向社会,走向民众。

2、音乐创作不再以巴罗克时期的复调手法为主,采用主调音乐形式,加强了旋律和声的对应。

3、确立曲式分段式结构原则,旋律不在采用巴罗克时期延绵不断地、扩充的音型,呈现出优美、简单、均衡的特征。

4、主题动机式发展,以主题间的对比巴罗克时期第一主题的模块发展。

5、“通奏低音”被明确的乐器记谱取代,是作曲家对乐器音色的体验更明晰。

6、追求客观的美,拓宽了音乐的表现范围和表现力。

7、音乐的重心移到新型的器乐体裁——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四重奏上。

以上这些变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1.2 古典音乐作家代表及代表作品: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

出身于宫廷乐师家庭,从小就显露出很高的音乐才能,被誉为“神童”。

他的创作领域非常广阔,包容了当时各种体裁形式。

有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弦乐四重奏等。

小夜曲是莫扎特最喜爱的形式之一。

在其13首小夜曲里,以《G 大调弦乐小夜曲》最受欢迎。

柏辽兹(1803~1869)法国作曲家。

他对作曲技术理论——乐队配器有独到的研究,著有《配器法》一书,至今仍为专业配器创作指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音乐作品体裁的简介交响曲(Symphony)广义的来说,交响曲是為管弦乐所写的奏鸣曲。

这个曲式源自於巴洛克时期,当时对此名称的解释相当於现在的歌剧「序曲」,也就是由快板-慢板-快板形式所组成的三个乐章的器乐曲。

古典时期以后一般公认的模式是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或詼谐曲;第四乐章:快板,轮旋曲式。

古典时期的海顿将交响曲带向一个新高峰,莫扎特遵循其榜样又突破,1788年最后三百的交响曲尤其出色。

贝多芬史将交响曲在表现情感的能力上提昇至一新局面,九首交响曲不仅扩大了乐团的编制及乐曲的长度,第九号「合唱」交响曲更把人声引进由席勒(Schiller)作词的「快乐颂」大合唱终乐章中。

十九世纪浪漫乐派之后,交响曲更被广泛的创作,但形式上开始有了些微改变,或是改变乐章的数目,或是加入了声乐,此外,受了标题音乐作曲手法的影响,更发展出「标题交响曲」之类型。

如贝多芬《第六号田园交响曲》作品68。

交响诗(Symphonic poem)是一种以标题音乐手法完成的单乐章管弦乐作品,与多乐章的标题交响曲有别,交响诗是李斯特首先在作品中引用,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大有与其影响。

交响诗是在音乐中发展诗的理念,用音乐来营造情绪抒发感情,表现诗的意境,气氛和内容。

交响诗的题材自由,手法不受限制,作曲家得以自由表达乐念,是在标题音乐中最发达的乐种。

浪漫派后期德国音乐家理查.施特劳斯(R. Strauss,1864~1949)在交响诗方面堪称一代宗师,他将交响诗改称為「音诗」。

组曲(Suite)十八世纪中期之后舞曲组曲不再受到作曲家的重视,主要是因為音乐逐渐平民化,宫廷内的舞曲不再那麼的流行。

浪漫乐派以后流行具有描写性质的舞曲,通常是管弦乐曲及器乐曲的作品。

大多由很多小曲组合而成,没有一定规则可循,作曲家可自由创作,如圣桑「动物狂欢节」、舒曼「儿时情景」、穆索斯基「展览会之画」。

另外有芭蕾舞剧中精彩的管弦管配乐,单独用於演奏会上时的芭蕾组曲,如柴科夫斯基「睡芙人」、「天鹅湖」、「胡桃钳」组曲。

协奏曲(Concerto)协奏曲起源於16世纪,最初是指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以别於当时盛行的无伴奏合唱(A capplla),到巴洛克时代才指附有伴奏的器乐独奏之意。

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大都是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这是由小协奏群(Concertino)对著全体乐团(Tutti)同时演奏或是交替出现,音乐间成了一种竞奏的模式。

独奏乐器协奏曲到了巴洛克后期才出现,而现在最常听到的协奏曲式在古典时期才臻於完美。

巴洛克时期著名的大协奏曲,如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古典时期的协奏曲通常有三个乐章-快板、慢板、快板。

序曲(Overture)一般都在大型音乐如歌剧、神剧、芭蕾舞剧之前演奏,具有开场及将观眾导人戏剧气氛的功能。

古典时期,歌剧的序曲採用了奏鸣曲式,与歌剧内容紧密连结,其中莫札特的序曲最常被演奏,十九世纪时出现了独立為演奏会用的序曲,如门德尔松「芬格尔岩洞」、柴科夫斯基「一八一二」等序曲。

小夜曲(Serenade)小夜曲原本的解释是夜晚时站在爱慕的女性窗下示爱所唱的情歌,古典时期盛行器乐作品的小夜曲,是一种夜间在户外的演奏曲,供贵族王侯休閒遣兴之用。

小夜曲以小型合奏型态演出,一般由小型弦乐队或管乐组乐器演奏。

如: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

十九世纪后小夜曲继续发展、勃拉姆斯、德沃夏克、柴科夫斯基、理查施特劳斯、埃尔加等皆有优良作品。

进行曲(March)原本是要使一队士兵能够有秩序的前进时伴奏用的一种曲式。

通常使用简单、鲜明有力的节奏与整齐规律的乐句。

如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中的结婚进行曲。

室内乐(Chamber Music)现代室内乐概念的形成始自古典时期,以海顿為首、莫扎特、贝多芬开拓了许多室内乐的新天地。

最常见的演奏型式有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此外六重奏、七重奏、八重奏、九重奏等也有,只是数量较少。

如舒伯特等。

奏鸣曲(Sonata)专為一或二件独奏乐器而编写的乐曲,是古典乐派最重要和有价值的贡献,奏鸣曲產生於十六世纪,十七世纪早期发展出巴洛克式的奏鸣曲。

十七世纪后期出现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维也纳古典奏鸣曲。

奏鸣曲曲式与交响乐相近,分為三或四乐章。

1. 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或行板第三乐章快板或急板,轮旋曲式2. 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或行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或诚谐曲第四乐章快板或急板,轮旋曲式奏鸣曲式由海顿完成,莫扎特、贝多芬将此形式推展至极限,并增加其流利优美的表现。

十九世纪作曲家们虽然以同样方式写奏鸣曲、交响曲、室内乐等,但对原来模式并不十分依循。

或只有单一乐章的乐曲,甚至有五个乐章的组合。

古典时期的奏鸣曲以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大提琴奏鸣曲的作品居多,如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克鲁采」,钢琴奏鸣曲「月光」、「热情」、「悲愴」等。

变奏曲(Variation)变奏曲是将一结构完整的音乐主题加以变化,使其节奏、旋律、和声、调性、配器等有所改变。

亦称「主题与变奏」,长曲子的变奏,甚至可达三十个以上。

变奏曲的主题不一定是原创,时常採自他人作品。

如贝多芬「狄亚贝里变奏曲」(採自Diabelli所写的一首圆舞曲旋律)。

幻想曲(Fantasie)依作曲家自由的乐想而作的钢琴曲。

其具有即兴及浪漫派性格的小品,或形式自由的奏鸣曲,如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舒曼「幻想曲」作品17等。

练习曲(Etude)以练习器乐演奏技巧為目的而写的乐曲,如彻尔尼写的钢琴练习曲、帕加尼尼写的小提琴练习曲;也有演奏会用的练习曲,如李斯特的十二首音乐会练习曲、萧邦C小调第十二号练习曲「革命」。

即兴曲(Impromptu)把作曲家心中的乐想,以即兴创作的方式将快速连续性的音符及抒情性对比所描绘的作品表现出来。

如:舒伯特降G大调即兴曲、肖邦幻想即兴曲。

前奏曲(Prelude)顾名思义是一种当做序曲使用,具有前奏功能的乐曲。

位於主体音乐之前。

浪漫时期小品曲兴盛,前奏曲是指一首独立的钢琴小曲,形式自由。

肖邦、拉赫玛尼诺夫、德彪西等都有此类作品。

夜曲(Nocturne)夜曲(Nocturne)一词源自於拉丁文的NOX,原意為罗马神话的「夜神」。

这种形式自由,旋律高雅而浪漫的器乐小曲适合在夜间气氛下弹奏。

十九世纪初由费尔德(J. Field,1782~1837)首创将「夜曲」当作钢琴作品,其后的肖邦二十一首夜曲足可作為此类作品的典范,钢琴演奏用的夜曲其特徵是低音部的左手以波动的伴奏音型,衬托出右手甜美的主旋律。

狂想曲(Rhapsody)常见於十九世纪中一种具有叙事、英雄、民族色彩的乐曲。

如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勃拉姆斯「女低音狂想曲」、德沃夏克「斯拉夫狂想曲」、格什温「蓝色狂想曲」、拉赫玛尼诺夫「帕加尼尼主题狂想曲」等。

奇想曲(Capriccio)是指十九世纪轻鬆愉快、幽默有趣的钢琴小品。

如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的奇想曲。

叙事曲(Ballade)源自义大利语"ballare"為跳舞之意,中世初期原指边舞边唱的歌曲,十三世纪时逐渐与舞蹈分离,走向由吟游诗人主导的纯文学与音乐形式。

十六世纪开始此语已应用於任何有叙事性的通俗歌曲。

十九世纪萧邦首先创作纯器乐叙事曲,将此名词借用到篇幅较长且富有戏剧性的钢琴小品上。

此外勃拉姆斯、李斯持、格里格、弗雷等皆有叙事曲的作品。

詼谐曲(Scherzo)原义為「戏謔」「玩笑」,十七世纪时首先应用於声乐曲上,贝多芬则於奏鸣曲与交响曲等乐曲中代替小步舞曲在第三章使用。

詼谐曲的特色是快速、活泼的节奏,通常是全曲中最轻快的乐章。

萧邦使用这个名词於钢琴作品上,曲中无任何戏謔性质,特徵是感情强烈气势磅礡,其中多少带有阴鬱的味道,抒情与活泼的曲风轮流交替。

波兰舞曲(Polonaise)「波兰舞曲」也称“波罗乃兹”是源自波兰的一种游行典礼舞曲,节奏是中速度的三拍子,较圆舞曲稍慢,风格威严堂皇。

很多作曲家包括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李斯特等都写过此类作品。

肖邦将波兰舞曲推上更高艺术层次,他的作品具有波兰英雄主义及民族精神特色,表达了其浓厚的爱国情操。

赋格曲(Fugue)巴洛克音乐的一种乐曲的组织,属於复音音乐,「赋格」指的是声部间彼此模仿之意,主要结构包括:主题(Subject):乐曲一开始出现短而精的部分。

答句(Answer):比主题晚数小节出现,且移高五度或移低四度的模仿乐句。

主题乐句(Counter Subject):与主题互相对立。

插句(Episode):中段用来联络主题及答句。

如:巴赫平均律古钢琴曲集第一、二册中的赋格曲。

托卡塔(Toccata)一种即兴式的节奏紧促、快速的键盘乐曲。

如巴赫:托卡塔。

无词歌(Songs without words)一种抒情的小型乐曲,有旋律声部和伴奏声部,这种音乐体裁由门德尔松首创。

如门德尔松的八卷无词歌。

其实古典音乐的体裁还有很多如:安魂曲、弥撒曲、受难曲、康塔塔、波尔卡、加洛普、圆舞曲(华尔兹)等等,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可以让一些新乐迷们了解这些基本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