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课件

合集下载

血小板减少症,个案护理查房ppt课件

血小板减少症,个案护理查房ppt课件

病情观察:观察皮肤瘀点、瘀斑的变化,监测PC变化, 严密观察有无其他出血情况,警惕颅内出血、内脏出血 的发生。
3.有感染的危险 与糖皮质激素治疗致免疫功能下降有关有 关
1.与感染患儿分室居住。 2.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无菌。 3.注意口腔卫生,防止感染。 4.避免出血,注意个人卫生
4.知识缺乏 与患儿家长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关 1.向患儿家长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以主动配合治疗与护 理。
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伤寒”等传染 病史及其接触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食物、 药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
个人史 : 第1胎第1产,足月剖宫产(社会因素),出生 时体重2.6公斤,Apgar评分不详,否认窒息抢 救史,生后人工喂养,6个月逐步添加辅食。生 长发育正常,按时预防接种,无不良反应。目 前上小学二年级,成绩良好。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项目 红细胞计数RBC 结果 4.10↓ 单位 *10^12/L 参考值 4.3--5.8
血红蛋白Hb 白细胞总数WBC
121↓ 2.44↓
g/L *10^9/L
130--175 4--10
中性粒细胞N
血小板计数PC
1.72↓
60↓
*10^9/L
*10^9/L
2--7
100--300
1.潜在并发症: 营养不良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不足有关
予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饮食 少量多餐
2.有受伤的危险:出血 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减少活动,增加卧床时间。 饮食: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软食,禁食过硬、 粗糙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避免用力。 皮肤护理:保持床单元平整,被褥衣着柔软;避免肢体 碰撞和外伤。沐浴和清洗时避免水温过高和过于用力擦 洗皮肤;勤剪指甲,以免抓伤皮肤。各项护理操作动作 轻柔;穿刺部位拔针后需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口腔、牙龈出血的预防与处理:指导患儿用软毛牙刷刷 牙。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9
治疗方案
• 1.一般治疗
• 血小板明显减少,告知病人卧床休息,避免 用降低血小板数量及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 2.药物治疗

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刺
激骨髓造血及向外周的释放。口服泼尼松30-
60mg/天。
• 3.输血及血小板
CHENLI
10
护理诊断
1、有损伤的危险:出血。 与血小板减少血 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抗体有关。
治疗前
治疗后
CHENLI
16
健康教育
• 给病人讲述本病有关的知识,使其能正确认识疾病,避免 情绪紧张及波动,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配合治疗。
• 注意休息和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慢性病人适当活动, 血小板在50X109/L以下时,避免强体力活动,可适当散步、 打太极拳、下象棋等,预防各种外伤。
CHENLI
13
护理措施
(2)预防消化道出血及护理
饮食以高蛋白、
高维生素及易消化软食为主。避免进食粗硬食物
及油炸或有刺激的食物,以免诱发消化道出血。
多食含维生素C的食物。观察记录呕吐物、大便颜
色,呕吐时头偏向一侧。
(3)预防颅内出血 血小板计数小于20~30×109 /L 时,则有脑出血危险,应卧床休息,注意观 察有无头痛、恶 心、呕吐等脑出血先兆。预防便 秘、剧烈咳嗽引起颅内压升高,诱发脑出血,所 以多食高纤维高的食物,便秘时要用泻药或开塞 露,可用抗生素及镇咳药积极治疗咳嗽。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科----刘丹 2015年11月
CHENLI
1
概念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自 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最常见的 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主要由于血小板 受到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 少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 粘膜、内脏出血。分急性及慢性两种,急 性多见于儿童,慢性多见于成人。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pt课件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pt课件
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计数逐渐上升,稳定在正常范围。
总结
本例患者发病年龄较轻,临床表现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病例二:特殊临床表现及处理
患者女性,58岁,因月经过多、乏力就诊。…
血小板计数为30×10^9/L,诊断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特殊临床表现
患者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
病态造血,原始细胞增多,肝、脾、淋巴结肿大。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酸溶血试验阳性,无肝脾肿大。
03 治疗与用药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
作为一线治疗药物,糖皮质激素能够快速提 升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风险。
TPO受体激动剂
如艾曲波帕、特立帕肽等,能够刺激血小板 生成,提高血小板计数。
免疫抑制剂
适用于激素治疗无效或依赖的患者,如环孢 素、长春新碱等。
处理
除糖皮质激素外,给予输血、补充白蛋白等支持治疗,患者症状逐渐 缓解。
总结
本例患者特殊临床表现明显,需要综合治疗,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病例三:复发及预防措施
患者男性,42岁,因皮肤瘀斑、牙龈出血就…
血小板计数为60×10^9/L,诊断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复发。
预防措施
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定期复查血小板计数。
抗CD20单克隆抗体
如利妥昔单抗,通过抑制B淋巴细胞减少抗 血小板抗体产生,改善血小板减少。
免疫治疗
脾切除
对于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或不 耐受的患者,脾切除可有效提升血小 板计数,减少出血风险。
免疫调节剂
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CD20单克隆 抗体等,调节免疫功能,减少自身抗 体产生。
其他治疗方式
低于正常值(100×10^9/L)。

护理查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课件

护理查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课件

3、用药指导,不滥用药物,特别是对血小板有
损伤作用的药物。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应该
告知按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减量或突然停药,
否则易出现反跳现象。服药期间注意个人卫生,
防止感染;低盐饮食,每周测体重,防止水钠
潴留,加重肾脏负担;注意观察其不良反应。
ppt课件
48
健康教育
ppt课件
49
谢谢!
ppt课件
ppt课件
5
病因
• 感染 :细菌或病毒 • 免疫因素:病毒与相应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后者
与血小板膜的Fc受体结合;病毒使血小板抗原性发 生改变,导致自身抗体形成,从而影响巨核细胞生成 血小板;血小板与血小板相关抗体或补体相结合。
ppt课件
6
• 肝与脾作用
– 脾可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1/3血小板滞积于 脾
• 免疫球蛋白:400mg/kg·d,iv连续5天,必要时每4周重 复一疗程。或小剂量疗法,1g/kg·d用1天;800 mg/kg·d 用2天;400mg/kg·d用3天 。
ppt课件
36
• 环孢霉素A(CsA):4mg/kg·d分2次口服,用3个月, 显效后逐渐减量,维持治疗3个月,有效率52.9%。
ppt课件
39
评估
防跌倒评分:0分,防压疮评分:23分 T:36.4℃ P: 81次/分 R:27次/分 BP:120/70mmHg 神志清,精神可,营养良好,无贫血貌,巩膜无黄染, 双下肢皮肤可见少量瘀点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 及肿大,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 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问及干湿啰音,心率81次/分, 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 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血小板减少护理诊断ppt课件

血小板减少护理诊断ppt课件

营养调理
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摄入对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康复至 关重要,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营养调理。
VIEW MORE
注意观察并处理可能出现的感 染、出血等并发症
预防感染 根据临床数据,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 因此,定期进行皮肤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使用抗生素等措施可以 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 控制出血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由于凝血功能异常,容易出现出血现象。因此,对 于出血症状严重的患者,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如使用止血药物、输 注血小板等。同时,定期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 并发症。
生命体征稳定
生命体征稳定
血小板减少,指的是 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低
于正常值。
美国血液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病情变化
Changes in the condition
/02 患者日常生活护理要点 Key points of daily life care for patients
注意饮食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过硬食物
饮食营养均衡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数据,每天摄入的维生素K和叶酸可以预防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而维生素C、E等抗氧化物质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避免食用过硬食物 一项研究发现,长期食用过硬食物会导致胃肠道黏膜受损,从而影响血小板的正常功能。因此,对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来说,应避免食用过 硬、过热或过冷的食物。
遵医嘱正确使用止血药物
定期检查 根据《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全面护理措施》规定,患者 定期检查 根据《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全面护理措施》规定,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以了解血小板数量的变化情况。 遵医嘱用药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止血药物,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注意观察副作用 在使用止血药物时,患者应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如出现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治PPT课件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治PPT课件

病例三: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总结词
免疫抑制剂治疗是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另一种 常用治疗方法,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减少对血 小板的攻击,从而控制病情。
详细描述
免疫抑制剂治疗是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另一种常 用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环孢素、他克莫司等。这 些药物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减少对血小板的攻击 ,从而控制病情。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效果因个体差异而 异,因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同时,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 副作用,如肾功能损伤、感染等,需要密切监测并及时 处理。
加强临床研究
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对不同治疗方案进 行比较和评估,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可靠的 依据。
深入了解病因
针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 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从源头上找到更有效 的治疗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特点
多发于2-6岁儿童,男女发病率相似, 大多数患儿在发病前有病毒感染史。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免疫系统异常导致机体产生针对血小板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后 被脾脏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破坏,导致血小板计数下降。
病因
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疫苗接种等多种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康复与预后
积极治疗
及时诊断和治疗是促进儿童免疫 性血小板减少症康复的关键。
心理支持
家长应给予儿童心理支持,帮助 其克服恐惧和焦虑,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
预后改善
多数儿童经过及时治疗,病情可 以得到控制并逐渐康复,预后良
好。
04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例分享
病例一:药物治疗的成功案例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ppt课件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ppt课件

·
12
七 鉴别诊断
如果对于一个新疑诊的儿童ITP,即使是典型 病例血细胞计数和血片也应该反复重复。以排 除一些严重的骨髓异常或是血液学异常,直到 明确诊断或是血小板计数恢复发生。
儿童遗传性血小板减少有时候会误诊为ITP。 如果发病在很小年龄,有阳性家族史或是一些 典型表现必须疑诊遗传性血小板减少。
·
3
一 定义与分期
分期 新诊断的ITP(诊断3月内);
持续性ITP(3~12月内);
慢性ITP(持续12个月以上);
·
4
二 流行病学
儿童ITP的发病率约为4.6/10万/年,成人ITP 发病率为3.8/10万/年(美国)。目前流行病 学数据显示除了(30-60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 性)其余年龄阶段男女性别发病率相似。
·
18
八治疗(一线药物)
泼尼松; 1-2mg/kg/d对于儿童就有治疗反应。大
剂量4mg/kg/d连用3-4天被证明可以在72 小时内提高72-88%患儿的血小板水平到 50×109/L以上。
大多数轻微症状或中度症状的儿童可以进行门 诊治疗,进行1周1次的或更频繁的门诊随访。
·
16
八 治疗(治疗药物)
一线治疗药物
anti-D免疫球蛋白
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 甲泼尼龙 泼 尼松)
IVIg
·
17
八治疗(一线药物)
静脉输入anti-D免疫球蛋白: 对于RH(D)阳性的儿童短期静脉输入 anti-D免疫球蛋白,可以导致短期的血小 板计数上升。 并且一般耐受性好,目前 在欧美国家已经是一线治疗方法。
·
14
八 治疗
ITP按照出血严重程度分类对指导治疗很有帮助
临床出血程度

ITP病因和发病机理PPT课件

ITP病因和发病机理PPT课件

精选ppt2021最新
6
2、骨髓象:巨核细胞数增加,也可正常,但形 成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即成熟障碍。
精选ppt2021最新
7
ITP国内专家共识(修订)——ITP的诊断
至少2次化验血小板计数减少,血细胞形态无异常 脾脏一般不增大。 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排除其它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如:假性血小板减少、
② 血小板生成素(TPO)可以鉴别血小板生成减少(TPO水 平升高)和血小板破坏增加(TPO正常),从而有助于鉴 别ITP与不典型再障或低增生性MDS。
③ 幽门螺杆菌检测、HIV、HCV
精选ppt2021最新
9
二、鉴别诊断:
与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如系统性 红斑狼疮、再障、急性白血病、Evans综合征、脾 功能亢进等相鉴别。
精选ppt2021最新
15
3.剂量(临床常用):
轻型病例: 0.5 mg/Kg/日
中型病例: 1 mg/Kg/日
重型病例: 2 mg/Kg/日
4.疗效:
有效率70%-90%,一般用至出血症状明显改 善,BPC正常或接近正常后再用2-3周,激 素逐渐减量,最后以5-10mg/日维持4-6个 月,并注意激素副作用。
精选ppt2021最新
2
[病因和发病机理]
由于免疫功能紊乱,使体内产生了抗血小板的 抗体,导致血小板在脾脏中的破坏增多;且因 血小板与巨核细胞膜抗原相同,因而也影响巨 核细胞的成熟。
精选ppt2021最新
3
[临床表现]
(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急性型
慢性型
好发年龄 儿童
青少年
性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无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 脾切除 适应症: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 泼尼松>30mg/d维持者 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
❖ 免疫抑制剂 适应症: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疗效不佳者 有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禁忌证 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 常用药物: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2020/3/29
15
四、其它治疗
1、达那唑400-600mg/日,减少血小板抗体产生, 提高血小板质量;
2 避免使用可引起血小板减少药物,如阿司 匹林、潘生丁、消炎痛、保泰松、右旋糖 酐等
3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咳嗽
2020/3/29
19
[护理措施]
(三)病情观察: 1出血部位、范围;
2若Plt<20×109,要警惕脑出血,严密观察 病人生命体征和神志变化
2020/3/29
20
[护理措施]
症状护理: 皮肤出血:不可搔抓 口腔出血:进软食、饭后漱口 鼻腔出血:油纱条填塞,每天滴石蜡油3次 便血、呕血、阴道出血记出入量,卧床休息
❖ 3.潜在并发症-----出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2020/3/29
17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休息:
若Pt>50×109,可适量活动 若Pt<20×109或出血严重者要卧床休息
饮食: 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饮食
2020/3/29
18
[护理措施]
(二)预防和避免加重出血
1 减少活动,避免可造成身体受伤害的因素
皮肤黏膜出血轻而局限,月经过多较常见, 严重内脏出血少见 ❖ 其他
可见失血性贫血,感染可加重病情
2020/3/29
12
实验室检查
❖ 血小板检查
急性型多在<20×109/L
慢性型多在50×109/L左右
❖ 骨髓检查:红系及粒、单核系正常,巨核细胞 异常
急性型:轻度增多或正常,幼稚巨核细胞增 多
慢性型:显著增多,颗粒巨核细胞增多
2020/3/29
23
[护理措施]
(六)健康指导 疾病知识指导:识别出血征象,局部压迫止血 自我保护方法:带口罩、避免外伤、 若Pt<50×109不要做较强体力活动 用药指导激素要逐渐减量用药,不可突然停药。
2020/3/29
24
课后思考
❖ 如何向家属进行出院健康宣教 ❖ 激素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2020/3/29
2
临床诊断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020/3/29
3
治疗方案
( 1 )血小板明显减少,告知家属病人卧床休息,避 免用降低血小板数量及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适 当使用止血药物。
( 2 )药物治疗 ,用甲强龙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刺激 骨髓造血及向外周的释放。 (3)使用人免疫球蛋白升高血小板。 (4)严重时输血及血小板。
2020/3/29
4
2020/3/29
5
2020/3/29
6
2020/3/29
7
概念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自身免 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外周血的血小 板免疫性破坏过多及其寿命缩短,造成血小 板减少性的出血性疾病。是小儿最常见的一 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2020/3/29
8
温及口服退烧药后可正常,患儿有出现鼻腔出血一次,按压后
可止血,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结果为
WBC17.33×10E9/L,RBC4.77×10E9/L,HGB136g/L,PLT31×10E9
/L,当地急诊拟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查因。为进一步诊疗,以免疫
性血小板减少症入住我科,再查血常规:
WBC9.23×10E9/L,RBC4.13×10E9/L,HGB116g/L,PLT9×10E9/L
2020/3/29
25
• 健康宣教
给病人家属讲述本病有关的知识,使其能正确认识
疾病,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配合治疗 。用药指 导,不滥用药物,特别是对血小板有损伤作用的药 ,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应该告知按医嘱服药,不可自行 减量或突然停药。注意患儿个人卫生,防止感染;定期 门诊复查血小板,出现出血征象应及时就医。 指导家 属:出院期间不与感染患者接触,出院后去公共场所尽量 戴口罩,注意穿衣,避免受凉,预防感冒。 指导家属 识别出血征象,如瘀点、黑便,一旦发现出血立即回院 复查及治疗。
预防脑出血 预防便秘 有咳嗽者,镇咳、抗感染
2020/3/29
21
[护理措施]
(四)药物护理 用激素后,监测血压、血糖,注意避免感染, 库欣综合征在减药、停药后可逐渐消失 长春新碱:骨髓抑制、末梢神经炎 环磷酰胺:出血性膀胱炎
2020/3/29
22
[护理措施]
(五)心理护理
表达 理解 安慰 解答
2020/3/29
10
临床表现
急性型 儿童多见
❖ 起病
注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常 有发热,起病急
❖ 出血
以自发性皮肤、粘膜出 血为突出表现,多为针尖 大小出血点,或瘀斑、紫 癜,遍布全身。还可有内 脏出血,如消化道、颅内 出血等。
2020/3/29
11
慢性型 多见青年女性 ❖ 起病
隐伏,无前驱症状 ❖ 出血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儿科 刘婷1
病例介绍
廖伟程,男,九岁 因发现皮肤出血点3天于10月8号入院
患儿入院七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咳嗽,少痰,流鼻涕伴
咽痛,当时未予特殊处理。3天前又出现口腔,嘴唇、颈部、双
下肢可见出血点及瘀斑并且咳痰肉可见痰中带血,当地医院
就诊(治疗不详)当天晚上患儿有发热,最高体温39度,物理降
❖ 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补体(PAC3)阳性
2020/3/29
13
治疗要点
❖ 一般疗法:卧床休息,防止创伤,避免应用 降低血小板数量及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如阿司匹林。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首选药物 ❖ 免疫抑制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 ❖ 输血及血小板悬液:用于危重出血或脾切出术
2020/3/29
病因和发病机制
感染因素 免疫因素 肝脾作用 雌激素作用
2020/3/29
9
IT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目前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儿因自身免疫 过程缺陷或外来抗原(如病毒感染和其他因素)的 作用,使机体产身血小板相关抗体。这种相关抗体 与血小板结合,或抗原-抗体复合物附着于血小板表 面,使血小板受到损伤,血小板寿命缩短,而引起 血小板减少。
2、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0.2-0.4/kg.d×5天, 其作用是暂时封闭单核巨噬细胞的FC受体,抑制 自身抗体产生;
3、血浆置换清除抗体或免疫复合物。
2020/3/29
16
常见护理问题
❖ 1.皮肤粘膜受损;与血小板减少,血清中存在抗血 小板抗体有关。
❖ 2。有感染的危险;与服用激素,机体抵抗力降低有 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