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论文:肺泡灌洗术治疗的护理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护理常规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2.观察咳嗽、咳痰以及痰液的性质。
3.观察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值。
4.观察是否有呼吸道出血。
【护理措施】
1.术前晚嘱患者不要紧张,充分休息,保证睡眠好,必要时肌注地西泮10mg,术前8小时禁食、禁水。
2.术中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及时收集标本并送检。
3.观察术后病情变化,注意体温情况,预防感染。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术中怎样配合,多做深呼吸,少咳嗽,不能说话,如有不适做手势,以免损伤声带。
2.术后可有少量血痰,勿紧张,一般在30~60分钟内自行停止,如出血不止,立即通知医生。
3.局麻效应在术后2~3小时消失,方可进食水和食物,防止呛入呼吸道。
4.喉头和声门不适者可用适量含片。
5.防止感冒和继发感染。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

支气 管肺 泡 灌 洗 治疗 肺 部 感 染 的护 理 方 法
黄 桃 香 ( 荆州市传染病医院门诊部, 湖北荆州4 3 4 0 2 3 )
[ 摘 要 ] 目的 : 总 结 纤 支镜 行 支 气 管 肺 泡 灌 洗 术 ( B A[ )治疗肺 部感染 术前、术 中、术后护理 配合 要 点。
1 . 2 治 疗 方 法
所 有患 者入 院后均 静滴 敏感抗 生素 药物及 其他 对症 支持 疗法 治疗 ,根据 影像 学检查 结果 选择 病 变部
位 ,局 部浸 润麻 醉处理 后采 用纤维 支气 管镜 进行操 作 ,经 内镜活检 孔将 推送 器插 入 ,经推 送器注 入 无菌
生理盐 水溶 液灌 注 肺 组 织 病 变 部 位 。首 先使 用 纤 支 镜 吸痰 ,然 后 注 入 温 热 生 理 盐 水 溶 液 ,每 次 注 入 2 0  ̄5 0 ml ,灌 洗液 总量 一般 为 1 O 0 ~2 5 0 ml ,不 宜 ̄ 3 0 0 ml 。每次 灌注 处理 后吸 出 ,重 复操 作 4 ~5次 。 1 . 3 疗效 判断标 准
护理 ,详 细 向患者 及其 家属 讲解 本次 操作 的治 疗 目的 、可 能 出现 的并发 症 以及应 当注意 的相关 事项 ,减 轻他们 的心理 压力 ,从 而积 极配 合操 作者 的检 查 ,顺 利完 成治 疗_ 2 ] 。
3 . 2 术 中护理
灌 洗 治疗 时应 根据 患者 生命体 征 的具 体情 况确 定 每次 操作 时 间 ,如 果氧 饱 和度< 8 8 % ,或 心率 明显 加 快> 2 0 基础 心 率 以上 ,或收 缩压 > 1 8 0 mmHg ,应及 时 告知操 作 者退 出纤 支镜 ] 。 护 理人 员应 熟悉 整个 操作 过程 ,积极 配合 操作 者 :①将 纤 支镜 负压 吸引 装置 连接 和压 力范 围设置 妥 当后 ,中断气管 导 管和 呼吸 机之 间 的连接 ,固定管 腔暴 露 一端 ,避 免气 管导 管发 生移 位现 象 。②根据 医 嘱 留取 患者 痰液 组织 标本 ,并 予 以温 生理盐 水 溶液 进行 灌 洗 ,有 明显 出血 情 况 时 可 注入 止 血 药物 处理 , 咳嗽剧 烈者 可注 入 2 浓度 的利 多 卡 因溶 液行 表 面麻 醉等 。 密 切关 注患 者 的神 志变化 情况 ,表现 为躁 动不 安者 应根 据 医嘱 予 以镇 静 药物 治疗 ,稳 妥 固定 气管 导 管 和纤 支镜 ,避 免患 者受 到刺 激后 损伤 相关 装 置 ] 。
医院护理论文肺泡灌洗术治疗的护理

医院护理论文:肺泡灌洗术治疗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术治疗的护理技术。
方法对152例患者行肺泡灌洗术的护理进行总结。
结果152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肺泡灌洗术,疗效满意。
结论对152例的患者行肺泡灌洗术结果有效率达100%,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提出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术中的规范操作,重视术后的观察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环节。
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训练、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的密切观察、配合,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保证肺泡灌洗术的顺利进行且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是以纤支镜嵌入到肺段或亚段支气管水平,反复以无菌生理盐水灌洗、回收的一项技术,对其回收液(BALF)进行细胞学、生化学、酶学和免疫学等一系列检测和分析,是作为研究肺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一项手段,是纤支镜应用的重要发展[1]。
依灌洗范围和应用的不同,将BAL方法分为两种:全肺灌洗和肺段或亚段灌洗。
我科2009年1月至12月对152例患者行BLA治疗,由于护理得当,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2例中,男110例、女42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85岁,平均43.3岁。
患者均在近1月余活动后明显憋气,指测血氧饱和度(SpO2)60%~90%,胸部X线摄片示不同程度的双肺弥漫性病变。
1.2灌洗方法:1.2.1全肺灌洗主要用于肺泡蛋白沉着症、严重哮喘发作、肺尘埃沉着症、肺泡微石症的治疗。
以肺泡蛋白沉着症为例简要说明其操作过程。
在手术室全麻下进行为宜,先经纤支镜引导下行双腔气管插管,双腔气囊充气,予灌洗肺的对侧肺行通气,确定两侧肺分隔满意后,予100%纯氧(至少20min),以清除灌洗侧肺内的氮气;将无菌生理盐水(36℃~37℃)以300~400 ml/min的速度快速灌入肺内,保留5 min后,将灌入肺内液体通过负压装置吸入5000~10000 ml的量筒中。
根据患者的呼吸、循环稳定情况可重复进行灌洗,直至流出液清澈为止。
肺泡蛋白沉积症全麻下肺泡灌洗的护理

7、保持灌洗液的进出平衡:关闭灌洗侧肺行单肺通气 10 分钟,生命体征平稳,氧饱和度大于 85% 以上方可 灌洗。检查负压吸引及引流瓶装置。第一次灌洗量为 1000毫升左右,速度不宜过快,以后每5分钟快速进入 1500-2000 毫升,在体内保留 5 分钟的同时予灌侧肺拍 背,或用电子震荡仪加以震荡,以达到充分的灌洗。 并 严 格 记 录 灌 洗 液 出 入 量 。
术中护理
1、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向病人解释其注意事项以取得 病 人 的 合 作 。 取 下 病 人 的 假 牙 。
2 、灌洗液最好大包装刺激。 3 、建立静脉通道:选择粗直静脉,将套管针置入以 保 证 维 持 机 体 的 容 量 , 便 于 给 药 。
肺泡蛋白沉积症全麻下 肺泡灌洗的护理
赵艳伟
肺泡蛋白沉积症为少见疾病,其特征为肺泡内充满 富磷脂的蛋白样物质,最有效的疗法为肺泡灌洗。方法 有两种: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全麻下行全肺灌洗。 前者操作简便,安全但灌洗量小,需多次反复。全肺灌 洗操作技术复杂,灌洗时肺分流进一步增加,缺氧加剧, 但灌洗量大,症状改善明显,肺功能恢复迅速。我院于 1998年3月至今对4例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患者进行全麻下
肺泡灌洗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有关护 理 情 况 总 结 如 下 。
一
、
临
床
资
料
4例均在本院经肺泡灌洗液组织化学染色确诊。男 性 3例,女性1 例,年龄35—65 岁。每例患者接受 2 次 全麻下双肺灌洗治疗,间隔 1-2 周,病情均有明显好 转,表现为肺部湿罗音减少,胸片复查肺部病灶明显 吸 收 , 肺 功 能 及 血 气 明 显 改 善 。
术后护理
1、术后视患者神志转清,双肺听诊无异常,自主呼吸恢 复 , 血 气 恢 复 灌 洗 前 水 平 即 可 拔 管 。 2、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予持续吸氧。 3、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意识 Bp P SaO2 的 变 化 , 防 止 并 发 症
课题研究论文: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的护理体会

临床医学论文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的护理体会1.临床资料选取来本院就诊患有尘肺病的患者42例,其中I期患者有32例,Ⅱ期患者有10例。
患者年龄22-42岁不等,所有患者均为男性,都经过了职业病防治检验确诊为尘肺。
42例患者中有21例煤矿工,19例采石工,2例电焊工,粉尘接触史1-20年不等。
所有患者经检查均无其他脏器的器质性病变。
2.护理方法2.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长期运用传统治疗的方式,收效不明显,而长期胸闷、咳嗽,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极易让患者自身产生焦虑、绝望的情绪,加上患者家属对于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了解较少,所以对术后的危险和预后问题担心较多,因此需要医护人员积极的健康宣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全肺灌洗术的相关知识以及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建立信心接受治疗。
2)术前准备①完善详细的体格及辅助检查。
②术前戒烟2周,避免吸烟环境,减少烟雾对呼吸道刺激,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预防感冒。
③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术前禁食、禁饮8h,监测手术当日清晨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术前30min遵医嘱肌内注射咪唑安定2mg,戊乙奎醚1mg;将灌洗液置于恒温箱中加温至37℃备用。
2.2术中护理由1名经肺灌洗专业培训的护士参与手术全程。
患者接入手术室后,取下活动性假牙,平卧于手术台,给予氧气吸入,建立二条静脉通道,一条用于补液,另一条用于麻醉用药。
连接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aO2)。
协助麻醉师气管插管,将双腔管分隔到位。
麻醉成功后,用约束带固定好髋部、膝部及双上肢,防止坠床,并为患者进行留置导尿。
严格掌握灌洗液的温度,应使灌入液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7±1)℃,及时将37℃的无菌生理盐水供应给医生,协助在1~2min内灌入,观察回收液的量、颜色,按瓶标号,准确记录,及时向医生报告。
2.3术后护理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将患者安置于监护室内,由专职护士进行护理,持续心电监护24h,每30min记录血压、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1次,4h后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可改为每小时记录1次。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后症及相应护理措施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后症及相应护理措施【摘要】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一种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常见方法,但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
其中包括支气管出血、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
在护理上,要及时处理出血情况,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的发生并加强抗感染治疗,促进肺部恢复。
还要关注术后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加强术后护理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定期复查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术后护理工作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并发症、护理措施、支气管出血、支气管感染、肺不张、情绪波动、术后护理、康复、定期复查、病情变化。
1. 引言1.1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简介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治疗方法,用于清除支气管和肺泡内的痰液、异物或感染物质。
手术最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肺栓塞等呼吸道疾病。
在手术中,医生会通过支气管镜将温盐水或药物溶液注入肺部,然后通过吸引的方式将痰液吸出,以净化呼吸道。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病原体,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减轻症状。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通常在医院内进行,需要有经验的医生和专业的护理团队进行操作。
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肺功能测试、影像学检查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恢复和护理,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1.2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后症状介绍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一种用于清洁支气管和肺泡的治疗方法,通过将盐水或药物溶液注入呼吸道,并用特殊仪器吸出,以清除痰液和排泄物。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包括咳嗽、气促、胸闷、喉咙疼痛等。
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体温升高、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就医处理。
如果出现持续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呼吸道通畅,多饮水有助于排泄体内残留的药物。
肺泡灌洗术医治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护理

肺泡灌洗术医治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术医治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护理技术。
方式:对3例PAP患者行肺泡灌洗术的护理进行总结。
结果:3例PAP患者均能顺利完成肺泡灌洗术且无一例显现并发症,疗效中意。
结论: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训练、充分的术前预备,术中的紧密观看、配合,术后踊跃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保证肺泡灌洗术的顺利进行且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肺泡灌洗蛋白沉积症护理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病因不详的肺部疾病,以肺泡及细支气管腔内堆积过量的无定形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的蛋白性物质为特点[1]。
肺泡灌洗被以为是目前最有效的医治PAP的方式。
通过肺泡灌洗将沉积在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排除,从而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但对中重度患者仅能临时减缓病症,需按期反复进行。
本院于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对3例确诊PAP的患者行肺泡灌洗术取得中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别离为35岁、42岁及57岁,三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进行性活动后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白色黏痰,偶有胸痛及咯血,三者均经影像学和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性肺泡灌洗液的外观和病理学检查PAS阳性而确诊。
2 灌洗方式在手术室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稳固,静脉快速诱导下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双腔),先通气30 min然后改成灌洗对侧肺通气,并确信双侧肺分隔中意后行一侧肺灌洗,用生理盐水,灌洗量为500 ml/次,灌洗速度为300 ml/min~400 ml/min,灌洗后通气振荡2 min,随后,Y型管灌注管道夹住,另一端接负压引流瓶,负压约10 kPa,持续引流约数分钟,引流后双肺呼吸机通气3 min,再行下一次灌洗,如此反复灌洗至引流液色淡无沉淀为止,总灌洗量7 000 ml~10 000 ml,1周后用一样方式行另侧肺灌洗医治。
3 结果3例患者行肺灌洗医治前动脉氧分压平均为63 mmHg(1 mmHg= kPa)、二氧化碳分压平均为36 mmHg,灌洗后2周动脉氧分压平均为89 mmHg,二氧化碳分压平均为23 mmHg,气促病症明显减缓,3例患者均未显现严峻并发症。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护理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护理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的护理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
方法:对61例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镜灌洗诊疗术。
围手术期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严格无菌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护理措施。
结果:6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
灌洗治疗次数,1次13例,2次20例,3次21例,4次4例,5次3例,无护理相关并发症。
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仔细的术后观察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标签: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护理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BAL)是液体直接灌注,清除呼吸道和肺泡滞留的物质,用以缓解气道阻塞,改善呼吸功能,控制感染的治疗方法。
此技术以广泛应用于呼吸专科,对肺部感染、肺部肿瘤、间质性肺纤维化等肺部疾病的诊断、治疗有较大意义。
我科自2006年2月~2008年1月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镜灌洗诊疗术61例,取得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1例患者中,男42例,女19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1岁。
其中,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23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16例,肺脓肿11例,肺间质疾患6例,肺癌5例。
病程7 d~2个月。
1.2 术前护理方法1.2.1 物品准备术前仔细检查器械设备,确保各部件处于最佳状态。
纤支镜及其配套器械严格消毒后干燥待用,回收液瓶安装好,吸引器功能正常,管道通畅,要求吸引器负压在阻管时达93.5 kPa。
备好药械,包括术中应用的局麻药、止血药和抢救用药,器械有气管切开包、气管插管、简易呼吸机、心电监测仪、血氧饱和度仪和除颤仪等。
1.2.2 患者准备熟悉患者病史,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及病变部位及相关检查结果,明确灌洗部位。
术前常规检查出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对高龄患者或肺功能较差的患者还应检查肺功能及血气分析。
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因纤支镜是一种较特殊的治疗方法,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确保治疗顺利的重要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护理论文:肺泡灌洗术治疗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术治疗的护理技术。
方法对152例患者行肺泡灌洗术的护理进行总结。
结果152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肺泡灌洗术,疗效满意。
结论对152例的患者行肺泡灌洗术结果有效率达100%,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提出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术中的规范操作,重视术后的观察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环节。
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训练、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的密切观察、配合,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保证肺泡灌洗术的顺利进行且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是以纤支镜嵌入到肺段或亚段支气管水平,反复以无菌生理盐水灌洗、回收的一项技术,对其回收液(BALF)进行细胞学、生化学、酶学和免疫学等一系列检测和分析,是作为研究肺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一项手段,是纤支镜应用的重要发展[1]。
依灌洗范围和应用的不同,将BAL方法分为两种:全肺灌洗和肺段或亚段灌洗。
我科2009年1月至12月对152例患者行BLA治疗,由于护理得当,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52例中,男110例、女42例,年龄最小
12岁,最大85岁,平均43.3岁。
患者均在近1月余活动后明显憋气,指测血氧饱和度(SpO2)60%~90%,胸部X线摄片示不同程度的双肺弥漫性病变。
1.2灌洗方法:
1.2.1全肺灌洗主要用于肺泡蛋白沉着症、严重哮喘发作、肺尘埃沉着症、肺泡微石症的治疗。
以肺泡蛋白沉着症为例简要说明其操作过程。
在手术室全麻下进行为宜,先经纤支镜引导下行双腔气管插管,双腔气囊充气,予灌洗肺的对侧肺行通气,确定两侧肺分隔满意后,予100%纯氧(至少20min),以清除灌洗侧肺内的氮气;将无菌生理盐水(36℃~37℃)以300~400 ml/min的速度快速灌入肺内,保留5 min 后,将灌入肺内液体通过负压装置吸入5000~10000 ml的量筒中。
根据患者的呼吸、循环稳定情况可重复进行灌洗,直至流出液清澈为止。
灌洗总量一般为10000~40000 ml。
1周后用同样方法行另侧肺灌洗治疗[2]。
1.2.2肺段灌洗主要用于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石棉沉着病、结节病、弥漫性肺泡癌和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诊断和疗效的判定,探讨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当支气管肺感染严重,尤其是支气管结构异常,如支气管扩张症、肺囊肿、变性纤维化等症继发感染时,引流不畅、周身用药难以奏效,可通过BAL反复灌洗、注药进行治疗。
术前准备用药和麻醉同纤支镜检。
在常规纤支镜检查气道后,于活检和刷检前进行BAL。
嵌入后,经纤支镜活检孔注入2%利多卡因,做灌洗肺段的局部麻醉,从活检孔快速注入37℃灭菌生理盐水100 ml后,在6.7~13.3 kPa(80~100 mmHg)负压下吸引回收液送检。
要求回收液>40%,其中红细胞<10%、上皮细胞<3%,认为是合格标本。
回收液成分[3]。
1.3结果其中1例患者接受全肺泡灌洗治疗2次。
其中151例患者接受肺段灌洗治疗155次。
灌洗治疗后患者平均动脉氧分压升高,胸部X线摄片示病变显著好转,其中13例术后出现短暂发热(体温38℃~38.5℃),嘱患者多饮水,12h后复测体温正常;17例轻度肺水肿,给予利尿、平喘治疗后好转。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
2护理
2.1心理护理全麻下全肺泡灌洗术在手术室进行,由于该灌洗术为新技术,患者担心麻醉意外及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不可避免地出现紧张心理。
术前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告知该灌洗术是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和术后医护组操作,一般可确保术中、术后的安全;讲解灌洗术的过程及其效果,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乐意接受治疗。
2.2术前准备为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包括胸部X线、胸
部CT、肺功能、血气分析、心电图、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等。
术前训练,术前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手压下胸腹部,深吸气后用力自肺的深部咳出)和呼吸操锻炼(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锻炼),以利于灌洗后肺功能的恢复和肺部分泌物的排出。
防止全麻后出现消化道症状。
预防感染,如有感染情况,术前要用抗生素,待感染控制后方可进行灌洗术。
术前肠道准备术前12 h嘱患者禁食、禁水,以防术中发生呕吐及误吸。
术前30 min遵医嘱使用阿托品、苯巴比妥。
备灭菌0.9%氯化钠10000~15000 ml;灭菌Y型管,选择合适的双腔气管插管,检查恒温箱是否良好,备好呼吸机及吸痰物品。
2.3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向其解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
取下患者的假牙,协助其取侧卧位,为确保非灌洗侧肺的充分通气,以灌洗侧肺向下;用可调约束带对患者加以约束,用沙袋垫于背部,予患者充足的氧供,维持其基本生理需要,预防肺泡灌洗中缺氧。
为减少术中操作,确保按时将液体灌入肺内。
灌洗液选择大包装(1000~2000 ml/袋)为宜,并加温(37℃)与体温接近,以减少对机体的刺激。
协助麻醉师行气管插管;将患者去枕平卧,头后仰,待插入双腔气管插管,听诊两肺呼吸音,以保证导管位置适当;两肺分隔满意后,行气囊充气,充气的程度以指压气囊不塌陷为宜,压力<20 mmHg,以防止气管插管脱出。
术中定时(每30 min)
检查气管插管的位置,防止灌洗液溢流至正在通气的肺中,同时应严格检查气囊的压力,以防气囊漏气。
关闭灌洗侧肺行单肺通气2 min,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方可灌洗。
灌洗前检查负压吸引及引流瓶装置,即将0.9%氯化钠通过输液管道与气管插管的灌洗侧连接,灌洗量为1000 ml左右,10 min 灌入,以后每5min快速灌入1500~2000 ml,在体内保留5 min的同时予灌侧肺拍背或用电子震荡仪行肺部震荡,以达到充分的灌洗。
以300~400 ml/min快速灌注大量液体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防止发生气压伤及其他并发症,如胸膜积液、液气胸、肺气肿及低体温[4]。
灌洗完毕,开放管道,通过重力作用液体可自肺内流出,流出的典型灌注液为乳白色或混浊液,灌洗的过程可重复进行直到流出液变清澈为止。
严格记录灌洗液出、入量,如出现出入量差>1000 ml,应立即停止灌洗,调节负压吸引,快速吸出肺内液体。
本组患者出、入量差均<800 ml,通过更换体位,适当利尿治疗,术后立即拔管,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2.4术后护理术后需要引出肺内残余液,患者予纯氧通气。
预防肺水肿,肺组织经过大容量肺泡灌洗后会造成肺泡轻度的损伤,加上灌洗出入液量的不平衡容易导致肺水肿的发生,因此术后给予换单管继续行呼吸机机械通气并遵医嘱使用利尿剂。
预防感染,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不宜过长以减少
因上机而增加感染机会,本组患者于术后2~6 h停用呼吸机及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后予协助拍背,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指导有效咳嗽以促进肺内残余液体及分泌物的排出;术后尽早拔除尿管,本组患者术后4~6 h拔除尿管可自行排尿;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因监护室有层流装置及空气清新机,所以患者返房后予常规住重症监护室;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病情观察,术后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血氧及动脉血气分析等变化。
2.5健康指导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身体锻炼以增强体质,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饮食均衡,作息规律。
因多数患者经单次全肺灌洗治疗后,疗效可持续;部分患者因病情反复需重复灌洗,再次灌洗仍然有效[3],因此应告知患者如出现胸闷、气促、咳嗽及咯血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并定期复查胸片情况以及时发现,避免延误及加重病情。
总结152例肺泡灌洗治疗的气道管理经验,认为术前严格的气道准备、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全面评价、术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的体位安置及呼吸循环系统的监护、恒定的灌洗液温度、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和观察、指导患者呼吸功能的锻炼是该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5]。
参考文献
[1]张力,毛懿,徐凌.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病因和临床诊治的进展.实用医学杂志,2002,18(3):56.
[2]Kariman K,Kylsra J A,Spock A.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clinical experience in 23 patients for 15 years.Lung,1984,162(31):223.
[3]李宁,代华平,刘羽翔,等.肺泡蛋白沉积症四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中国全科医学,2007,10(7):575-577.
[4]李光裕,李欣.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研究进展.实用医学杂志,1995,11(11):750.
[5]Paschen C,Reiter K,Stemze F,et al.Therapeutic lung lavages inchildren and adults.Respir Res,2005,6: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