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课件

合集下载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ppt课件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ppt课件
庄子说:“这棵树正因为没有什么用处,才 能活得长久,长成了参天大树。”
庄子出山后,到一个老朋友家里去。老朋友 很高兴,叫童仆杀鹅招待他。童仆问主人:“一 只鹅会叫,一只鹅不会叫,杀哪一只呢?”
主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它已经没什么 用了。”
25
价值的涵义
第二天,庄子的学生问他:“昨天山中的那棵树 ,因为没有什么用,就活得那么久;而主人的那只鹅 ,因为没有用,却被杀死了。请问先生,有用和无用 ,你将处于哪一边呢?”
第二 是指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 之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决断 ,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 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7
“日心说”与“地心说”
1543年,哥白尼出版了《天体运 行论》。在这部著作中,哥白尼 明确指出地球在本身自转的同时 ,还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公 转,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 不过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 这就是著名的“日心说”。
真理的相对性
从认识的深度看: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 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 物一定程度、一定层 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如:人们在几何学认识的 深化,从欧几里得的欧式 几何到非欧几何学 ; 右图:经典非欧几何图片
15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从内容和认识 能力上看
真 理
从广度和深 度上看
确定性、 无条件性
相互引导表现在:
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
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
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
39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 追求,人们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 个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 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第一 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第二 是指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 之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决断 ,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 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013-12-28 7
是近似的、有条件的。
2013-12-28
11
真理的绝对性
从内容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的正确认识,包含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B
毕达戈拉斯
c
a
C
b
A
2+b2=c2 a
2013-12-28 12
真理的绝对性
从认识的发展趋势和人类的认识能力上看:就 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 的物质世界的;就人类的认识能力来说,世界上只 存在尚未被认识之物,而不存在不可认识之物。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概论 之
真理与价值的 辩证统一关系
概述
1、什么是真理?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3、真理的检验标准; 4、什么是价值? 5、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2013-12-28
2
一、什么是真理?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 —— 莱辛 越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 —— 拉美特利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 —— 达·芬奇 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 权威之前拜倒。 —— 郭沫若 2013-12-28 3
——《绛洞花主》小引
2013-12-28 30
(三)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病人(感冒) 银翘解毒胶囊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摘要: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主客体之间的整体关系内部的基本矛盾问题,是人类实践与认识活动之间的关系问题。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所包含和体现出来的两个相互关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它们贯穿在社会生活进步发展的各个方面。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时间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关键词:真理价值对立统一实践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存在着按照主题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

真理与价值既有区别,又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真理与价值的区别首先,真理与价值是有区别的。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

真理具有如下基本特性:第一,真理具有客观性。

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第二,真理具有绝对性。

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第三,真理具有相对性。

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关系与意义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它是对各种特殊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具有最大的普遍性。

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

价值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性:第一,价值的客观性。

因为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和方面都是客观的:其一,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其二,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

第二,价值的主体性。

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

第三,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人作为具有社会历史性的主体,人的需要、人的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方式都表现出社会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特点。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

物质世界
事物的表面特征
实践 认识
感性认识
人类
形式 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
概念、判断、推理 错误的认识 与事物的本质不相一致
内容
内容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正确的认识理性认识 Nhomakorabea与事物的本质相一致
真理
11/20/2018
谬误
4
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的定义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的正确认识。
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的错误认识。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 在,相斗争而发展,并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11/20/2018
“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 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 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 对的。” ——恩格斯
11/20/2018 13
真理的相对性
从认识的广度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只是对客 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部分、某一方面、某 一片断的正确认识,而不是对全部事物的正确反映。
B
a
C
c a
b
A C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概论 之
真理与价值的 辩证统一关系
概述
1、什么是真理?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3、真理的检验标准; 4、什么是价值? 5、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1/20/2018
2
一、什么是真理?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 —— 莱辛 越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 —— 拉美特利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 —— 达·芬奇 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 权威之前拜倒。 —— 郭沫若 11/20/2018 3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错,但仅仅因为某次提拔无门,或所谓的机遇没抓住,
就如同末日来临,一下子陷入迷失和沉沦,变得像换了
个人似的,放松、放纵自己,结果“病菌”乘虚而入,
与违法犯罪分子沆瀣一气,最终自我毁灭。
PPT文档演模板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 无数事实证明,如果没有树立和坚守正确的 价值观,放任个人利益、个人追求、个人抱负如 同野草般疯长蔓延,势必导致个人利益膨胀,导 致作风的漂浮和党性原则的丧失。
• 统一性:无论自然精神还是社会精神,他
们在一段时期内都是科学精神的体现,都是正 确客观的。同时,社会精神和自然精神也相互
作用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和提高。
PPT文档演模板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案例:《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有鉴于 在未来的世界大战核子武器肯定会被运用, 而这类武器肯定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 我们号召世界各政府体会并公开宣布它们的 目的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而我们号召它们, 因此在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争执应该用和平 手段。”
检讨需求此类“天价”商品的“另类
价值观”。
PPT文档演模板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2、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 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 生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 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 的审美观等。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9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 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 价值观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件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件PPT

(1)对立
从内容和认 识能力上看
真理
从广度和 深度上看
确定性、 无条件性
近似性、 有条件性
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绝对性 相对性
(2)统一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相 互渗透和相互包含。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具有相对性 的真理之中都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 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 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的 总和构成了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日心说
“真理多元论”是错误的
瞎子摸象
3、真理的主观形式
其一,真理在形态上是一种精神性现象,它
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尽管
它有其客观的内容,但却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其二,真理在结构上是用概念、判断、推理
等主观的思维形式组织起来的思想观念或理论。
真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
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 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 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既 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2、意义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
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在真理的发展问题上,我们既
要坚持真理,又要修正错误,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
展真理。
(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 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各种非科学观点
(1)“权威”标准 (2) 众人标准 (3)“实用”标准
4、意义
第一,片面强调真理的绝对性必然导致理论上的绝对主义
和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片面强调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导

6(2)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6(2)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 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 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 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哲学上的价值概 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 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
价值四个方面的特性: (1) 客观性。 首先,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其次,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 象也具有客观性。 最后,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 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我们基本的人生状态就是我们的"在世界中存 在"(being-in-the-world)。首先,考虑一下我们 一般的日常生活经验,海德格尔称之为"一般的日 常性"。作为此在在世并不同于一个东西在另一个 东西之内,如水在玻璃杯之内或衣服在壁橱之内, 此在以"居住"的意义在世,以"熟悉"或"我照看某 物"的意义在世。这里强调的不是一个客体与另一 个客体在空间中的关系,而是一种理解。例如, 说"她'在'爱中"并不是指她所处的地点,而是指她 的存在的类型,同样,说人在世界中不仅是将他 们置于一个空间中,而是描述他们的生存结构, 这种生存结构使他们有可能对世界进行有意义的 思考。
为了把他关于人的概念和传统的理论区分清 楚,他造出了意思直接就是"此在"(beingthere) 的德文词"Dasein"。最好是把人——此在——描 述为一种独特类型的存在,而不要将其定义为一 个对象(客体)。正如海德格尔所指出的那样," 因为我们不能通过引用属于(一个对象)的'什么' 种类去定义此在的本质……我们选择把这个实体 (个人)叫做'此在','此在'这个术语纯粹是个人 的存在的表达。"所以如果我们追问人性的本质是 什么,那么回答并不在于一些属性或性质,而是 人如何生存。这就是说,关于"我们是谁?"这个 问题,我们的人性的基本经验究竟告诉了我们些 什么?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1.价值的概念: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2.价值的基本特性: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社会历史性。

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1)人类活动的两个尺度:①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②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

2)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①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任何成功的时间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

③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3)真理与价值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真理与价值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形成的、反映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一对基本范畴。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也即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内容,标志着通过实践到认识而实现的主观向客观的不断“接近”。

价值作为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标志着在实践—认识中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合乎规律的运动变化结果向主体“接近”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真理和价值都是客观的,但有所不同。

真理的客观性在于其内容具有不依赖于主体、排斥个人主观成分的性质。

价值的客观性则在于主体需要的客观性和满足需要过程及条件的客观性。

真理和价值这两个范畴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主客体之间的二重关系—反映与被反映、利用与被利用、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的话又一次唤醒袁隆平蕴藏在 心底的童年之梦,从那一刻开始, 他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终 生的追求。
“三年困难时期,我亲眼见过有人饿死倒在路边、 田坎上,很多人因饥饿得了浮肿病。当时我们 农校的老师被下放到艰苦的地方锻炼,在集体 食堂里,我们吃的菜就是一大锅红薯藤,加一 小酒杯的油来煮,跟猪食差不多。饭是双蒸饭, 用水蒸了两次,饭粒儿看起来大,吃下去一会 儿就饿,整天想的就是能吃顿饱饭就好了。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一场罕见的饥荒席卷 神州大地。安江农校宁静的校园也无法幸免。 袁隆平为这沉痛的现实深深感到不安。在这种 情况下,青年袁隆平响应党的号召,和学生们 一起来到黔阳县的硖州公社秀建大队支农。生 产队长老向企盼地对他说:“袁老师,听说你 正在搞科学试验,如果能研究出亩产800斤、 1000斤的新稻种,那多好啊!我们就可以 不怕饥荒了,苦日子也就可以结束了。”老队
“人类能否战胜饥饿?我认为主要靠科技 进步,再有一个和平环境,通过不断研究 , 取得农业科技的不断提高,就 能解决饥饿问题。我是学农的, 每年做点优产育种研究,日有 所思,夜有所梦。
我曾经做过一个好梦,梦见我们试验田里种 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 粒子像花生米那么大,我们几个朋友累了,坐 在稻穗下面乘凉。” 回忆起当年的那场灾难,袁隆平那种济世 情怀,那种对生命的真挚的呵护与关爱,让人 分明感受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内心的崇高与博 大。
从袁隆平身上我们看到了:
• 在实践中,坚持做到科学精神和人文 精神的辩证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一方面,发扬科学精神、推动科 学事业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和人类 的发展,可以促进人文精神。另一方 面,发扬人文精神,具有制约科学发 展方向、促使科学技术在应用中不会 被用于为害人类的重要作用
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 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科学文化,为将来走向社会掌 握本领的时期,应该大力弘扬这两种精神并把二者有机 结合起来。 一方面要遵循科学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努力学习科 学知识,大胆探索世界的奥秘; 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地关注社会发展,与社会实践相 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把个人追求与人民需要统一 起来。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对 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者的有机整合,真正融合,是 人类现代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 要求。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为前提的.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是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 价值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 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辨证统一, 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 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 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文精神是以尊重人、爱护人、关 注和促进人民、人类利益和社会进步为 核心的求善、求美的自觉意识。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 就不同。 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 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同样具 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对于大学生来说, 正确的价值观都有哪些?
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 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关系体现在:
辩证性: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不易物 移的,不可改变的,是永恒正确的;而 价值是可变的,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 况下价值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统一性:无论真理还是价值,在某个 特定的时期,他们是统一的,价值反映 真理,真理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