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治疗新进展

合集下载

CRPC诊疗进展

CRPC诊疗进展
IMPACT研究:sipuleucel-T治疗组与安慰剂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25.8个月与21.7个月,生存期延长了4.1个月(P=0.017),患者 的死亡危险相对下降了22%。
2010年4月美国FDA批准了将Sipuleucel-T用于治疗CRPC,而且推 荐在化疗之前应用。是第一个肿瘤治疗性疫苗。
35
36
PSA>2ng/ml; 氟他胺抗雄撤退治疗至少4周或比卡鲁胺抗雄撤退治疗至少6周; 在持续内分泌序贯治疗的情况下,PSA仍出现进展。
4
CRPC: 睾丸外来源的雄激素生物合成
雄激素的生物合成发生在睾丸、肾上腺以及前列腺肿瘤体内部
内分泌来源
内分泌来源
雄激素剥夺治疗
去势治疗降低前列腺组织中 70-75%睾酮水平 80-90%DHT水平
COU-AA- 醋酸阿比特龙+泼尼松(n=546) CRPC,化疗前,无
302
vs.安慰剂+泼尼松(n=542)
症状或轻度症状
IMPACT
Sipuleucel-T(n=341)vs.安慰剂 (n171)
CRPC,化疗前,无 症状或轻度症状
15.1vs.12.7 15.8vs.11.2 18.4vs.13.6 14.9vs11.3 18.9vs.16.5 35.3vs.30.1 25.8vs.21.7
2010.6 2011.4.28
2012.9 2013.5.15
2010.8 2012.12.10
2010.4.29
30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2012-2013
局部治疗 PSA 复发 (ADT) 去势抵抗, M0
阿比特龙
恩杂鲁胺 阿比特龙
镭223 卡博替尼

以多西他赛为主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观察

以多西他赛为主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观察
参 考 文 献
00 ) ( 表 2 。 .5 ,见 )
[ ] 沈晓明. 1 临床儿科 学[ , M] 北京 : 民卫 生出版社 ,0 5 6 人 20.. [ ] 杨林 萍 , 2 杨林 巧, 崔永 民. 冷光 紫外线辅助治疗小儿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 炎[ ] 中华物理 医学 与康复杂志 ,0 5,7 2 14—15 J. 2 0 2 ( ):1 1. 2 2 两组退 热时间、 . 咽痛消失时问 、 治疗时 间 比较。退热 时间 、 咽痛消 [ ] 熊江波 , 3 柴鸣雷, 王斌. 加用碘 甘油局 部治疗 小儿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 炎 失时间 、 疗 I 问治 疗 组 小 于对 照组 , 组相 比差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治 1 1 f 两 P< 的疗效观 察 [ ] J .中 国 中西 医结 合 耳 鼻咽 喉 科 杂 志 ,o6,4( : 2 0 1 4)
急性扁桃 体炎足 一 种常见d J 病 , 咽部及 扁桃 体 隐窝 内存 留某 些病 ,D 在
以多 西 他 赛 为主 联 合 沙 利度 胺治 疗 激 素 抵 抗性 前 列腺 癌 的 临 床观 察
王 彩 玲 王 俊 生
安阳 4 5o 50 0 安 以多西他赛为主联合 沙利度胺 治疗激 素抵抗 性前 列腺癌 的疗效及 不 良反应 。方 法 : 2 6例激 素抵抗 性前列腺 癌患者 , 用 多西他 赛 采
程 l 。 康 复 新 系 大 蠊 干燥 虫 体 提 取 物 , 含 多元 醇类 、 4 J 富 肽类 、 糖 氨 酸 、 氨 黏 黏
酸等 多种修复人体创面的有效成 分 , 具有 促进 肉芽组 织增 生、 血管 新生 、 改 2 1 两 晒床疗 效 比较 。治疗后 治愈率治疗 组为 8 . 0 , 照组为 善创 面微循环 、 . 20 % 对 加速机体病损组 织愈合的作用 , 同时还具有抗 菌消炎和增 强 6。本研究结果表 明 , 用康 复新的治疗组 治愈率为 8 . 加 2 5 .o , 8 o % 两细 午 差 异有 统 计 学意 义 ( “ P<0 0 。总有 效 率 治 疗 组 为 9 . 机体免疫 的功能 -j . 5) 6 0%, o 对照组 为 8 .0 , 组相 比较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00% 两 P<0 0 ), 见 表 0 % , .5 ( o 总有效率 为 9 . 0 , 6 o % 明显 高于对 照组的 5 .o 、6O % , 8 o % 9 . O 两组相 比 1。 )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 0 , P< .5) 且经 康复新 液治疗者 退热时 间、 咽痛消 失 表 1 两 组 治 疗 后 临 床 疗效 比较 时间、 治疗 时间治疗组小于对照组 , 两组相 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 .5 。 综上所述 , 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急性扁桃 体炎临床疗效 显著 , 可缩短 退热 时问 、 咽痛消失时间、 治疗时间 。

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治疗新进展

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治疗新进展

去雄 治疗 ( A D T) 后 的前 列 腺 癌类 型 常见 的有 :
期前列腺癌 的治疗提供新 的选择 。 关键词 前列腺癌 ; 去势抵抗型 ; 药物治疗
R 7 3 7 . 2 5 中图 分 类 号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A I P C ) 、 激素非依赖性前
列腺 癌 ( H I P C) 、 激 素抵 抗 性 前 列腺 癌 ( H R P C) 以及 C R P C 。依 据 欧洲 泌 尿 外 科 协 会 的最 新 指 南 , C R P C 的定 义为 : ① 血 清 睾 酮 浓度 达 到去 势 水 平 (<1 . 7 3
大多数患者在经过 1 4—3 0个月 的治疗后逐渐发 展为去 势抵
抗型前列腺癌 ( C R P C) , 成 为治疗 的一大难 题 。随着 几种新 型药物 的获批 , C R P C的治疗也进 入 了新 的阶段 。现主要 介 绍了 C R P C的概念 、 形 成机制 及主要 治疗方 法 , 并 重点从 药 物作用机制及临床 实验结 果对 药物 治疗 C R P C的新 进展 作

c a n c e r , C R P C ) 。采 取何种治疗方 案是临床亟 待解
决 的难题 。现 就 药 物 治 疗 C R P C 的 新 进 展 作 一 综
述。 1 CR P C的概 念
综述 , 包括抗雄激素药物 、 免疫制剂 、 分子靶 向药物及 其各 自的代表药 物如 阿 比特 龙 、 S i p u l e u c e 1 . T、 B I B F 一 1 1 2 0等 , 为晚
n m o l / L或 5 0 n g / d 1 ) ; ② 2周 内连续 3次前 列腺 特异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0—1 4 9 2 ( 2 0 1 4 ) 0 2— 0 2 7 6— 0 4

雄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雄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文章编号:1673-2995(2012)03-0171-06·综述·雄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的治疗现状及进展Current situation and advances of therapeutic approaches for hormonal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朱芩1,杜文清1,程斯倩1综述,沈楠2*审校(吉林医药学院:1.临床医学院,2.实验中心机能学实验室,吉林吉林132013)摘要:目前国内外前列腺癌发病率都在逐年上升,晚期前列腺癌首选内分泌治疗,然而经过一定中位期(一般18 24个月)后,原来对内分泌敏感的前列腺癌转变为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HRPC),现就对HRPC的内分泌药物治疗、化疗、放疗及其他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前列腺癌;激素抵抗型;治疗中图分类号:R738.1文献标识码:A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欧美国家中,男性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已超过肺癌列居第一位,是美国导致男性死亡的第二位的癌症[1-2]。

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检测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等诸多因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列为泌尿系肿瘤的第三位[3],并且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4-5]。

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及局部放疗。

对于早期抗雄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内分泌治疗是多年来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6]。

然而在经过一定中位缓解期(一般为18 24个月)后,原来对内分泌敏感的前列腺癌转为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hor-monal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HRPC)[4,7-8]。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体(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升高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发生激素抵抗型转变的重要信号[5]。

目前,HRPC系统有效治疗还不十分完善[9]。

本文就HRPC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内分泌治疗1.1一线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氟他胺(缓退瘤flutamide)是一种非甾醇类的雄激素拮抗药,与雄激素竞争肿瘤部位的雄激素受体,基金项目:吉林医药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吉医科字[2011]7号).作者简介:朱芩(1989-),女(汉族),在读本科.通讯作者:沈楠(1972-),男(满族),副教授,硕士.阻滞细胞对雄激素的摄取和抑制雄激素和靶器官的结合,并进入细胞核内,与核蛋白结合,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10]。

多西紫杉醇治疗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研究进展

多西紫杉醇治疗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研究进展

前发现它还有抑制 B一和Bl 基因表达的作用[。细胞 c 2 c一 l L x ] v
系研究显示 , 多西紫杉醇主要在细胞 内发挥稳定微管 的作
用[。 ] s 通常情况下, p G 和一些辅助蛋白因 T 子与B 一 微管蛋白
结合, 从而完成细胞内微管聚合。当细胞内存在多西紫杉醇 时, 其能优先结合 B微管蛋 白, 一 导致微管在缺少 C p和其他 T 一些辅助蛋白因子时发生聚合, 这种静态的聚合破坏了细胞 正常的有丝分裂过程 , 并使细胞分裂停滞于 从/ , M期 最终导
是已经 FA批准用于前列腺癌的化疗药物, D 其中多西紫衫醇被认为是目前惟一对 HP R C有生存益处的药物,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多项以多西紫杉醇为墓础的
联合化疗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目的在于寻求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其 关键词: 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 多西紫杉醇; 联合化疗
s cC rion 4 P o s o d(如 ei te r t et H ll e e, o P o加d a cn 扣a Y 八 r盯e f oe以 】 h t a n o o l R h d 口 r n em r lo n 极 g ae o 加 n ia n n 众 加- 2 乎a ,厅 丙 卜 n .刀刀材 no U l理, 主 c il 左 , 可a M d 以 之云 爪 n 2 US 成 ( 己 mtf r哪 之 。 l c 印 聊 尸 龙 七 召丙 “ 5X 〕 h n 1r乙 F址 。 3 心I 1 Ci ) ℃3t y a c n: i t e lO c al r e s h l s o o m i a t o i esr c n , lt m n a目 l u r nwtn o t i l ll m t e ur n y wh c t e man ih h i f om e e c r n ti 毗 na s hm h a . m sr o hr n r at pl t c i m ice t r yTe o f - o r y s c f o a o o ep h te U ny s ho e luca n r qet u dc m hr〕 t get a 而t a r eader u n a 山 e e w i l e et ae i se xt n on o n a s e n 祀t l l h t m i a t d x a l c b e祀 n pr e b F A Bt 仪e ls o i r s t oloe v a le ap v y D .u d :a icn d e h n n 面唱bn c ts - od t e x s e da e y e ii o il r fa u i li t r e a h a e li u r M l cn a x n t f o l i v at ap s , d ae h t cn a fu . ay l c e 吧 m n o c i t v m e e n n v a r ic t i t l e l i l p e i b n an l lo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新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新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虽然与米托蒽醌相比,多西紫杉醇加强的松延长生存 期,但整体利益是不高,大多数在7个月患者出现疾 病进展。因此,自2004年以来的重点一直在试图提高 临床疗效,探索替代药,新型靶向药物和联合化疗方 案。
概述
目前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主要研究热点是靶 向治疗、免疫疗法、雄激素疗法、骨疗法、生 物标志物以及试验终点。 四个不同的作用机制新药最近被证明有大型第 3期随机试验有积极结果,已经被美国FDA批 准:卡巴他赛 (cabazitaxel),自体细胞免疫疗 法 (sipuleucel-T), 狄诺塞麦(denosumab), 醋酸阿比特龙(abiraterone acetate)。(图1, 表1)
FDA和/或EMEA批准了一些新的药物 不同的作用机制(见表1)
3.1.多西紫杉醇组合
一些药物已被研究多西紫杉醇结合泼尼松组合 改善第一线的治疗和减少毒性疗效。
3.1.1。多西紫杉醇联合贝伐单抗
贝伐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目标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 成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虽然单一的贝伐单抗在前列腺 癌缺乏的重要活性。 (在CALGB)评估贝伐单抗联合化疗。79 名患者接受多西紫杉醇,雌莫司汀和贝伐单抗显示的77%的PSA 下降50%,疾病进展时间(TTP)9.7月,总生存期 (OS ) 21月]。 但大于74.8%的使用贝伐单抗患者遭受大于3级的毒性(安慰剂 组55.3%,P<0.001),4.4%发生治疗相关死亡(安慰剂组1.1 %,P=0.001)。
第一阶段的研究中阿普西柏与多西紫杉醇组合 是安全的,主要3-4级毒性是高血压(15%), 2毒性级为蛋白尿(12%),鼻衄(8%), 发音困难(2%)。主要终点是在总生存期 (OS)的改善
HRPC的诊断标准

多西他塞联合甲地孕酮治疗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疗效观察

多西他塞联合甲地孕酮治疗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疗效观察
2 ain swi r ai g h r n -e itn ep o tt a cn maw r e td wi o ea e n g s l c tt o p t t t t t omo e r ssa c rsae c r i o e e t ae t d c tx la d me e t ea ec m- 1 e h e n r h o r a
[ btat 0bet e T vlaetee cc f oe xl n eet l ctecm iao et a A s c] r jci oea t h f ayo ct e adm gso ae t o b tni t et v u i f d a r a n i nh r .
An l s s o l ia e u t r a m e twih d c t x la d me e t o c t t o r a i g h r n - e i n e a y e fci c lr s l o t e t n t o ea e n g sr l e a e f r t e t o mo e r ss c n sf a n a t
个月 , 1年生存率 4 .% 。毒副反应为 胃肠道反应和 骨髓抑制。结论 多西他塞联合 甲地孕 酮治疗激 素抵抗 76 性前列腺癌 的临床疗效 显著 , 毒副反应可 以耐受, 可作 为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 的一种治疗方法。 [ 关键词 ] 前列腺肿瘤; 抗肿瘤联合 化疗方案 ; 多西他塞 ; 甲地孕 酮 【 中图分类号 ]R 3 .5 77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7 -7 0 20 ) 604 -3 626 9 ( 06 0 - 90 5
受。结果 2 1例平均随访 1 5个月 ,S P A缓解率 6 .% , 19 有效持续 时 间平均 1 . 2 6个月 , 可测量 病灶 , 9例 有效

mcrpc治疗标准

mcrpc治疗标准

mcrpc治疗标准(最新版)目录1.MCRPC 治疗的背景和现状2.MCRPC 的定义和诊断标准3.MCRPC 的治疗方案及效果4.MCRPC 治疗的未来展望正文一、MCRPC 治疗的背景和现状MCRPC,即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是一种难以治愈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对于 MCRPC 的治疗手段和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目前,MCRPC 的治疗主要包括内分泌治疗、化疗、免疫治疗以及基因靶向治疗等。

二、MCRPC 的定义和诊断标准MCRPC 是一种前列腺癌细胞在去势后依然持续进展的恶性肿瘤。

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血清睾酮水平降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持续升高以及影像学检查发现转移病灶等。

三、MCRPC 的治疗方案及效果1.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是 MCRPC 的基础治疗,通过抑制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主要的药物有醋酸阿比特龙、恩杂鲁胺等。

2.化疗:化疗是 MCRPC 的重要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多西他赛、卡巴他赛等。

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消除或抑制肿瘤细胞。

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有帕博利珠单抗、尼伦单抗等。

4.基因靶向治疗:基因靶向治疗是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位点,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常用的基因靶向药物有奥拉帕尼、卢卡帕尼等。

四、MCRPC 治疗的未来展望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未来 MCRPC 的治疗将会更加个体化和精准化。

基因检测、免疫治疗等新技术的发展,将为 MCRPC 的治疗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第1页共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治疗新进展[摘要] 在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晚期前列腺癌首选内分泌治疗,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内分泌治疗18到24个月后出现病情进展,成为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HRPC)。

本文综合文献,介绍HRPC 的诊断标准、分子生物学特点、预测指标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展望HRPC的研究方向。

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内科宋海珠[关键词] 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治疗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一般采用手术或局部放疗,对于晚期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是多年来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

在内分泌治疗开始阶段,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肿瘤缩小,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下降,骨痛减轻,尿路梗阻和出血症状缓解,体力状况改善。

但是,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内分泌治疗2到5年后出现病情进展,前列腺癌从对激素依赖逐渐变为对激素不敏感,成为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Hormonal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HRPC)。

HRPC一旦出现,治疗就比较困难,且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HRPC的病因和治疗已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1 HRPC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大部分是通过阻断雄激素与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的结合,达到抑制激素依赖性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因此AR表达的异常是HRPC出现的主要原因,在多个HRPC 试验模型中,均发现AR基因是唯一持续上调的基因[1],主要表现为AR的表达增加或突变,参与AR 激活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或共刺激因子异常等。

另外还包括前列腺癌细胞的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抑癌基因PTEN(for pho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的失活和抗凋亡基因Bcl-2的过表达等[2]。

2 HRPC的诊断前列腺癌在内分泌治疗后,由激素依赖转为激素抵抗,如何正确判断其转折点,欧洲癌症研究治疗中心(EORTC),美国国家前列腺癌研究计划(NPCP)及美国东部癌症协作研究组(ECOG)等提出了一系列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前列腺体积增大,骨扫描出现新转移灶,出现新的淋巴结转移灶,主观症状加重等,也有的将雄激素阻断治疗取得一段时间效果后,血清PSA再次升高作为判断前列腺癌发生激素抵抗的重要信号。

公认且较为简便的判断HRPC的标准为:1、连续3次(间歇期至少2周)测得的血PSA大于参考值(0.2ng/dl);2、血睾酮浓度为去势水平;3、停止抗雄激素治疗及二线抗雄激素药物治疗后,血PSA值仍不下降甚至反而升高。

根据上述指标,可以初步估计前列腺癌患者由激素依赖转为激素抵抗[3]。

3 HRPC的预测指标研究显示,并非所有的HRPC均由初始的激素依赖型转为激素抵抗型,约有15%的前列腺癌细胞一开始就不依赖激素生长,从而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4]。

因而在疾病早期若能检测出HRPC,就可以尽早开始综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Hasumi等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前列腺癌样本中神经丝氨酸蛋白水解酶抑制物Neuroserpin的表达水平, 并在57例前列腺癌患者中分析了其表达水平与临床背景和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102例前列腺组织中均可检测到Neuroserpin,其中包括4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

前列腺癌组织比正常前列腺组织表达水平高,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与总体生存率及疾病进展时期呈负相关,并且发现Neuroserpin 在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HRPC)中表达水平最高[5]。

前列腺癌干细胞主要沿两个途径分化:外分泌途径和神经内分泌途径。

在HRPC中,神经内分泌途径为主要途径。

嗜铬粒蛋白A(CgA)是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特异蛋白,因此可作为前列腺癌的检测指标。

Berruti等研究了108名新诊断的HRPC患者,联合检测血浆中的CgA和其他生化指标,如血清PSA、AKP、酸性磷酸酶、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浓度。

对比患者的体力状况、Gleason 评分和有无远处转移。

认为血浆CgA常常在HRPC患者中升高,且提示预后不佳,其浓度不受是否接受治疗影响,且呈时间依赖性,时间越长,浓度越高[6]。

4 HRPC的治疗进展4.1 以多西紫杉醇为主的化疗过去认为,HRPC对化疗低度敏感,FDA批准米托蒽醌和雌莫司汀可用于治疗前列腺癌,与激素联用可以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PSA值,但均未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2004年全美临床肿瘤年会(ASCO)上,报告了两项以多西紫杉醇为主治疗HRPC的Ⅲ期临床研究TAX327和SWOG9916试验,结果显示能明显提高生存时间。

从而改变了化疗在HRPC治疗中的地位。

TAX327试验[7]:选择1006例HRPC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结果提示:多西紫杉醇3周组,多西紫杉醇每周组和米托蒽醌治疗组的总生存期分别为18.9个月,17.3个月和16.4个月。

疼痛减轻的比例分别为:35%,31%和22%。

提示多西紫杉醇联合泼尼松3周方案与米托蒽醌联合泼尼松化疗比较,可以显著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

SWOG9916试验[8]:比较多西紫杉醇联合雌莫司汀(D/E组)和米托蒽醌联合泼尼松(M/P)治疗674例HRPC的治疗效果。

结果提示:D/E组的中位生存时间17.5个月,长于M/P组的15.6个月(p=0.01),D/E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6.3个月长于M/P组的3.2个月,即D/E联合治疗的总生存率提高20%(p<0.01),无进展生存提高27%(p<0.001)。

D/E组有50%的患者PSA下降超过50%,M/P组的患者有27%下降超过50%(p<0.001)。

Ⅲ/Ⅳ的骨髓抑制,发热、恶心、呕吐和心血管毒性的发生率D/E组较高,但两组没有显著差异。

这两个试验设计不同,但证明了同一个结果,就是多西紫杉醇对于HRPC具有明确的生存益处。

因此,FDA已于2004年5月19日批准多西紫杉醇联合泼尼松为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的一线治疗。

4.2 新的化疗策略对于多西紫杉醇治疗失败的患者,可以选择包括米托蒽醌、长春瑞宾、沙铂(satraplatin)、埃坡霉素(Epothilone BMS-247550)等的联合化疗。

一项长春瑞宾联合激素治疗HRPC的Ⅲ期临床试验证明:与米托蒽醌联合激素疗效类似,但对于有心血管并发症的老年患者具有较好的耐受性[9]。

Ixabepilone是一种新型的埃坡霉素类似物,具有独特的与微管蛋白结合的方式,可能在克服多药耐药方面的机制优于紫杉类药物。

体内或体外试验均证明,埃坡霉素对紫杉醇耐药或不敏感的前列腺癌细胞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其主要的毒副反应是可逆的神经毒性,且无需激素预处理。

美国西南肿瘤组(SWOG)研究证实,Ixabepilone治疗后有34%的患者PSA降低,在多中心临床试验中,联合或不联合雌莫司汀治疗HRPC,均具有显著的疗效。

对于Ixabepilone治疗失败的患者,二线使用紫杉醇化疗,其有效率明显下降,但仍有36%的患者PSA下降,提示两者存在不完全的交叉耐药[10]。

目前正进行Ixabepilone的Ⅲ期临床试验,以评价其作为HRPC二线治疗的价值。

沙铂是一种口服的新型铂制剂(JM-216),体外试验表明其具有类似于顺铂的毒性,对于一些耐顺铂的人肿瘤细胞株仍有杀伤活性。

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泌尿生殖研究中心开展了沙铂(JM-216)治疗HRPC的随机Ⅲ期临床试验[11]:研究随机选取50名患者,主要评价沙铂加波尼松比较单用波尼松作为一线化疗对HRPC的临床疗效。

研究结果表明,沙铂治疗组病人,无病生存时间(PFS)显著长于对照组。

前者平均为5.2个月,后者平均为2.5个月。

33%的沙铂治疗组患者PSA下降超过50%;对照组只有9%。

沙铂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对照组仅为12 个月。

该药物的不良反应为剂量依赖性,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腹泻。

目前正在进行的SPARC试验拟选择600例患者,对比联合使用沙铂和泼尼松与单用泼尼松作为HRPC的二线化疗的疗效。

4.3 化疗联合靶向治疗Oblmersen 钠(Genasense,G3139)是一个18基体硫代磷酸反义脱氧核苷酸复合体,直接针对Bcl-2的mRNA , 下调bcl-2水平,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

临床前试验表明,先用Genasense,再用多西紫杉醇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多西紫杉醇,且能显著增加化疗、内分泌治疗和放疗的治疗效果。

EORTC泌尿生殖研究中心对比单用多西紫杉醇和联合多西紫杉醇和Genasense 的Ⅱ期临床试验[12],28个患者接受oblimersen(7mg/kg/d持续静滴第1到8天),多西紫杉醇(75mg/m2,第6天静滴),每3周一疗程。

累计接受173疗程治疗,14/27(52%)PSA下降,4/12(33%)可测量病灶缩小,治疗有效患者体内oblimersen 的血浆稳态浓度高于无效患者(6.24±1.68比4.27±1.22; P = 0.008),平均中位生存期为19.8个月,外周血单核细胞Bcl-2的表达平均下降49.9%。

提示:联合使用Genasense和多西紫杉醇,能提高有效率和平均生存期,且毒副反应小,外周血单核细胞中Bcl-2的表达明显下降。

沙利多胺(反应停)和其类似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调节免疫系统,如抗血管生成,抗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等,在某些肿瘤具有间接的抗肿瘤效应。

另一项关于沙利多胺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前列腺癌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提示:多西紫杉醇联合反应停组的PSA下降较快。

随访18个月,多西紫杉醇联合反应停组的总生存率为68.2%,而单用多西紫杉醇只有42.9%,具有显著的差异[13]。

内皮素1(ET-1)通过与内皮素A受体结合起效,在前列腺癌的进展和转移,尤其是骨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阿曲生坦(Atrasentan,Xinlay)是一种口服的高选择性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

单次口服消除半衰期(t1/2β)为20~25h,组织分布广泛;能逆转或阻断ET-1对于肿瘤细胞增殖、血管生成、骨质破坏的促进作用及其对血流动力方面的影响。

临床Ⅰ、Ⅱ期治疗HRPC的研究表明:阿曲生坦耐受良好,明显延长前列腺癌的疾病进展时间(TTP),降低血清PSA和骨碱性磷酸酶水平,减少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 events, SREs),提高生活质量。

最常见的副作用为轻中度的外周水肿、鼻炎和头痛。

最近完成了两项Ⅲ期临床研究[14],以评价TTP为目标。

临床进展定义为:出现需要干预的新症状、疼痛加重、2处以上新病变、与骨骼有关的并发症或软组织侵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