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分子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抗 型前 列腺 癌 ( c a s t r a t e r e s i s t a n t p r o s t a t e c a n c e r , C R P C) 一 直是 临床研 究 的热 点。本 文总 结 了应 用新 一代 的抗雄
激 素药物 阿 比特 龙 、 恩 杂鲁胺 等 , 以为 临床治 疗选 择提供 依据 。
关键 词 : 前 列腺 癌 ; 内分泌 治疗 ; 激 素 依赖 ; 激 素抵 抗
中图 分类号 : R7 3 7 . 2
文 献标 志码 : A
d o i :1 0 . 1 1 8 7 7 / i . i s s n . 1 6 7 2 一 l 5 3 5 . 2 0 1 5 . 1 3 . 0 4 . 0 4
断 标 准 的 同 时 并 结 合 我 国实 际 情 况 而 制 定 的[ 1 6 】 ,
内容主 要包括 : ①初 次持续 雄激 素剥夺 治疗 ( a n . d r o g e n d e p r i v a t i o n t h e r a p y , AD T) 后 疾 病 进 展 。②
法f 3 ] , 晚期 P C a 主 要 靠 手 术 或 者 药 物 去 势 治 疗 。 在 去 势 治 疗 的初 期 , 大 多数 肿 瘤 体 积 缩 小 , 前 列 腺 特异抗 原 ( p r o s t a t e s p e c i i f c a n t i g e n , P S A) 水 平 明 显 下 降, 泌 尿 系 统 梗 阻 症 状 等 均 有 所 改 善 。但 是 在
2 CRP C的 治 疗
2 . 1 多 西 他 赛
码R N A亦参 与调控 P C a的 发 生 与 进 展 , 其中L e t . 7 、 mi R NA 一 1 8 5 、 mi R NA一 3 1 等 分 别 通 过 调 节 My c 的
分析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分析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治疗中,激素治疗和化疗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其中化疗可用于治疗抵抗性前列腺癌。
然而,化疗抵抗性对于前列腺癌来说是一个常见且难以处理的问题,因此研究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化疗抵抗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影响引起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复杂的信号通路以及在药物代谢和转运中的变化。
此外,DNA损伤修复和自噬等细胞生物学进程也可以影响化疗的效果。
固定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化疗药物包括多个类别,如顺铂、紫杉醇类、土霉素类和多西紫杉醇。
然而,当这些药物开始具有耐药性时,治疗难以实现,因此研究抵抗前列腺癌的化疗药物是很重要的。
在治疗前列腺癌的化疗中,信号转导通路被证明对治疗反应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合适的信号转导通路,前列腺癌细胞可以更容易地适应化疗环境,并且前列腺癌细胞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抑制药物诱导的凋亡。
另一个影响药物耐受性的因素是与药代谢相关的基因变异。
细胞可以通过表达不同基因型中不同的代谢酶来影响化疗药物的吸收和转运。
这些酶包括组蛋白脱乙酰酶、NAT2和MDR1等。
DNA损伤修复也与改善前列腺癌细胞的化疗耐药性有关。
细胞有多个途径来对DNA损伤响应,尤其是在前列腺癌中,这些途径对于药物的毒性非常重要。
通过诱导DNA修复,癌细胞可能会减少化疗对其的杀伤作用。
自噬是细胞自我降解的过程,这在前列腺癌中也可能发挥作用。
自噬通过清除细胞器和蛋白质来维持细胞稳态。
然而,当细胞对化疗产生了抗药性时,它们可以通过增加自噬途径中特定基因的表达来适应环境。
总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化疗药物耐受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种机制和信号通路。
然而,对这些机制的研究可以为发展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目前,基于上述机制的治疗方案正在不断开发并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果。
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治疗新进展

去雄 治疗 ( A D T) 后 的前 列 腺 癌类 型 常见 的有 :
期前列腺癌 的治疗提供新 的选择 。 关键词 前列腺癌 ; 去势抵抗型 ; 药物治疗
R 7 3 7 . 2 5 中图 分 类 号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A I P C ) 、 激素非依赖性前
列腺 癌 ( H I P C) 、 激 素抵 抗 性 前 列腺 癌 ( H R P C) 以及 C R P C 。依 据 欧洲 泌 尿 外 科 协 会 的最 新 指 南 , C R P C 的定 义为 : ① 血 清 睾 酮 浓度 达 到去 势 水 平 (<1 . 7 3
大多数患者在经过 1 4—3 0个月 的治疗后逐渐发 展为去 势抵
抗型前列腺癌 ( C R P C) , 成 为治疗 的一大难 题 。随着 几种新 型药物 的获批 , C R P C的治疗也进 入 了新 的阶段 。现主要 介 绍了 C R P C的概念 、 形 成机制 及主要 治疗方 法 , 并 重点从 药 物作用机制及临床 实验结 果对 药物 治疗 C R P C的新 进展 作
一
c a n c e r , C R P C ) 。采 取何种治疗方 案是临床亟 待解
决 的难题 。现 就 药 物 治 疗 C R P C 的 新 进 展 作 一 综
述。 1 CR P C的概 念
综述 , 包括抗雄激素药物 、 免疫制剂 、 分子靶 向药物及 其各 自的代表药 物如 阿 比特 龙 、 S i p u l e u c e 1 . T、 B I B F 一 1 1 2 0等 , 为晚
n m o l / L或 5 0 n g / d 1 ) ; ② 2周 内连续 3次前 列腺 特异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0—1 4 9 2 ( 2 0 1 4 ) 0 2— 0 2 7 6— 0 4
分析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分析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化疗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
许多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会产生化疗耐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是指患者在去势治疗后仍然出现前列腺癌复发和进展。
理解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的机制对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关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一、抗凋亡与生长信号通路异常凋亡是由于DNA损伤、细胞内压力增大以及细胞减数分裂错误等因素引起的程序性细胞死亡。
前列腺癌细胞常常通过下调凋亡通路中的相关蛋白,如Bcl-2和Bcl-xL,来抗凋亡。
研究发现,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中Bcl-2和Bcl-xL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这可能与化疗耐药有关。
生长信号通路异常也是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的重要机制。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中常常存在着激素受体和其他生长因子受体的异常表达。
研究发现,通过抑制PI3K/Akt、MAPK和Wnt/β-catenin等生长信号通路可以减轻化疗耐药。
二、DNA损伤修复异常DNA损伤修复异常是造成前列腺癌细胞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DNA损伤修复主要分为同源重组修复和核苷酸切割修复两种机制。
研究发现,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中DNA损伤修复基因RAD51和BRCA1的表达水平升高,这可能是导致耐药的原因之一。
三、肿瘤干细胞的存在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并且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存在肿瘤干细胞,这些细胞对化疗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策略可能是克服耐药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微环境的影响肿瘤微环境是由肿瘤细胞和其周围组织、血管及间质细胞组成的。
研究发现,前列腺癌细胞在与其周围细胞相互作用后可以产生许多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耐药性。
分析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分析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长期使用化疗药物,患者容易出现抗药性,特别是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患者更容易出现化疗耐药。
研究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化疗耐药机制主要包括药物转运、肿瘤微环境、细胞生存信号通路以及DNA损伤修复等方面。
药物转运是化疗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药物转运蛋白如ABC转运家族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DR)等能够将药物从细胞内排出,降低细胞内药物浓度,从而减少药物的治疗效果。
肿瘤微环境也在化疗耐药中起到关键作用。
前列腺癌细胞常常依赖于肿瘤微环境中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来促进其生长和存活。
一些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可以通过激活细胞增殖和生存信号通路来降低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细胞生存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也是化疗耐药的重要机制。
研究发现,多数CRPC患者中的肿瘤细胞存在着Androgen Receptor(AR)的异常激活。
AR的异常激活可以抑制化疗药物的作用,使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
DNA损伤修复也与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密切相关。
化疗药物通过引发DNA的损伤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进而达到治疗目的。
一些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调节DNA损伤修复通路来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
通过激活DNA修复酶PARP(聚合酶样蛋白)可以增强DNA损伤修复,从而增加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药物转运、肿瘤微环境、细胞生存信号通路和DNA损伤修复等多个方面。
了解和研究这些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和药物,提高化疗的有效性,延长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分析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分析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前列腺癌化疗耐药的临床需求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
随着化疗的广泛应用,耐药现象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中更为突出。
前列腺癌患者出现化疗耐药会导致治疗效果降低,疾病进展加快,甚至影响生存期。
研究前列腺癌化疗耐药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策略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前列腺癌化疗耐药的临床需求主要体现在治疗效果的不佳和患者生存率的下降。
耐药机制的解明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针对耐药机制的研究也有助于开发新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策略,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深入了解前列腺癌化疗耐药的机制,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2 前列腺癌的去势抵抗机制前列腺癌的去势抵抗是指接受前列腺癌常规治疗后出现的耐药现象,也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多种分子机制的调控。
在去势抵抗状态下,前列腺癌细胞不再依赖于雄激素的刺激生长,而是通过多种途径维持生存和增殖。
研究表明,雄激素受体(AR)的异常激活和突变是前列腺癌去势抵抗的重要机制之一。
AR是调节前列腺癌生长和转移的关键因子,其异常激活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抵抗治疗药物的作用。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还存在多个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如PI3K/Akt、MAPK等通路的过度激活也参与了耐药的形成。
在了解前列腺癌的去势抵抗机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化疗的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对前列腺癌去势抵抗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字数:234】1.3 化疗耐药的影响因素化疗耐药是治疗前列腺癌时面临的一个严重挑战,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化疗耐药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很多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机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分析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分析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大部分病例在接受一段时间的化疗后会出现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降低或无效。
研究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机制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目前的研究表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机制与细胞凋亡逃避相关。
细胞凋亡是机体正常的细胞死亡过程,而肿瘤细胞通过各种途径逃避细胞凋亡,从而获得耐药性。
研究发现,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如BAX、BCL-2、p53等,这些基因的异常表达会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导致化疗耐药。
一些研究表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与DNA损伤修复能力降低有关。
化疗药物通常通过干扰DNA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肿瘤细胞死亡。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中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出现异常,如BRCA1、BRCA2、ATM等,导致DNA损伤修复能力降低,从而减少了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一些研究还发现,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还与肿瘤干细胞的存在有关。
肿瘤干细胞是一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肿瘤细胞,它们具有抗药性和复发性,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发现,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肿瘤干细胞的数量增加,并且其表面标记物的表达发生改变,使其免疫耐药、抗凋亡和抗氧化能力增强,从而导致化疗药物对肿瘤干细胞的杀伤能力降低。
一些研究还发现,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与细胞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有关。
如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可以调节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从而导致化疗药物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抗性增强。
研究还发现,STAT3、NF-κB等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放化疗耐药相关。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凋亡逃避、DNA损伤修复能力降低、肿瘤干细胞的存在以及细胞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等多个方面。
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这些机制,以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高化疗的治疗效果。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非AR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及其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综 述・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非AR 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及其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姚 刚1,张立东1,王玉杰1,邓小虎2,安恒庆13(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中心,乌鲁木齐 830054#.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克拉玛依 834000#.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乌鲁木齐830054)摘要: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发生与发展机制较为复杂,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目前 除了研究较为明确的雄激素受体(AR)信号通路与CRPC 的发生发展有紧密关系外,亦有研究表明一些非AR 相关的信号通路 包括 P3K-AktmTOR 、Wnt 、Hippo 、Hedgehog 、Notch 、HOXB13 以及 Jak2-Stat5a/b 等与 CRPC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就上 述7种非AR 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在CRPC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其靶向药物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简要概述,以期为全面深入了解CRPC 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治疗新策略的提出作一参考。
关键词: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信号转导;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图分类号:R737. 25 文献标志码:R DOI :10. 3969/j. issn. 1009-8291. 2019. 09. 021前列腺癌是世界范围内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之一,发病率位居第2「门。
在美国男性恶性肿瘤中前 列腺癌发病率居第1位(19%),病死率居第2(9%),仅次于肺癌「2*。
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男性癌症中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居于第6位,并已成为 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⑶(对前列腺癌患者而言,目前临床实践中所使用的 大多数治疗方法都是对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 tor, AR) 信号通路进行调节,雄激素剥夺治疗(an drogen deprive therapy,ADT)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在ADT 治疗18〜36个月后,大多数患者 不可避免地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 CRPC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AR 转录活性被再次激活。但 是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的发生发展机制是国际泌尿外科学界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也 是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1 AR 受体结构及信号通路
与内分泌治疗相比,AR 拮抗剂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会 使 AR 的 LBD 区突变率增加,其中 T877A 突变是最常见的 突变形式之一[6]。这种突变使 AR 的配体结合特异性扩大, 对黄体酮、雌激素等类固醇激素敏感[7],甚至使一些抗雄激 素物质转变成激动剂。 2. 2 AR 基 因 扩 增 及 过 表 达 在 去 势 抵 抗 性 前 列 腺 癌 ( CRPC) 中,AR 基因扩增导致其蛋白过表达是最常见的基 因改变。多达 80% 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存在 AR 的 mRNA 及蛋白水平显著增加[8],与此相反,未经治疗的前列 腺癌很少出现 AR 基因扩增。研究发现,在去势抵抗性前列 腺癌的循环肿瘤细胞中,AR 基因高频率扩增[9]。通过基因 扩增和增强转录诱导的 AR 过表达可以使 AR 对低水平雄激 素产生超敏反应[10],甚至在雄激素浓度最低的条件下仍可 以持续的诱导肿瘤增殖[11],说明 AR 过表达有助于去势抵 抗性前列腺癌的进展。 2. 3 AR 剪切变体 AR 剪切变体是完整的 AR 羧基末端被 选择性剪切后形成的各种缺乏 LBD 的缩短了的 AR,因此这 些剪切变体无法与雄激素结合,能够不依赖于雄激素而激活 AR 靶 基 因。 目 前 发 现 的 剪 切 变 体 主 要 有 AR3、AR4、 AR5[12]、ARV1 - ARV7[13]。在诸多剪切变异体中,目前研究 最多的剪切变体是 ARV7 / AR3。HU 等[13]人发现该剪切变 体的 mRNA 在激素治疗失败的前列腺癌患者的癌细胞中显 著增加,并且 mRNA 在癌组织的含量与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后的复发存在一定相关性,还发现在无雄激素环境下培养的 细胞中,ARV7 仍然位于细胞核中并激活 AR 相关靶基因。 因此,随着 AR 剪切变体作用机制的不断清晰,其很可能成 为未来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新靶点。 2. 4 AR 转录后修饰 AR 的转录后修饰包括磷酸化、乙酰 化、泛素化和甲基化[14]。Chen 等[15]研究显示,低甲基化药 物可以作为一种延缓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出现的治疗选择。 抑制 DNA 甲基化能够逆转去势抵抗的机制可能与下调 DNMT1 依赖性的 STAT3 的活性相关。许多丝氨酸 / 苏氨酸和 酪氨酸激酶涉及 AR 磷 酸 化,如 Aurora - A[16]、cyclin - dependent kinase 1 ( Cdk1 ) [17]、PIM1 kinase、Src and Ack1[18], 这些磷酸化修饰使 AR 对低浓度水平雄激素做出反应,并且 这些也都是临床小分子抑制剂的作用靶点。 3 AR 相关分子改变 3. 1 AR 共调节因子 AR 共调节因子是与 AR 转录激活功
能相关的蛋白质因子,对 AR 介导的转录发挥辅助激活、辅 助抑制或双重作用。根据其对 AR 转录效应的不同影响和 作用,可分为共激活因子( P160 / SRC、CBP / P300) 、共抑制因 子( NCoR、SMRT) 、先锋因子( FoxA1、GATA2、OCT - 1) 和合 作因子( ETS - 1、AP4、NKX3 - 1) [19 。 ~ 23]
Abstract: In United States,prostate cancer is the most commonly diagnosed non - cutaneous cancer in males and the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cancer - related death for men. Androgen and the androgen receptor ( AR) are critical effectors of prostate cancer. Consequently,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 ADT) is typically employed as a first - line treatment for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While initial responses are generally positive,prostate tumors frequently recur and progress to a lethal form known as castration -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 CRPC) .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drogen receptor and the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RPC,along with the possible molecular mechanisms,helps t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stration -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81272097) 作者简介: 张秀娜,女,研究方向: 肿瘤药理学,E - mail: 2405518056@ qq. com 通讯作者: 季晖,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生化药理,Tel: 025 - 83271414,E - mail: huijicpu@ 163. com
摘要: 在美国前列腺癌( PCa) 是男性最常见的非皮肤性癌症以及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号杀手。雄激素与雄激 素受体是前列腺癌的关键效应器,因此,雄激素剥夺治疗( ADT) 是前列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并且效果良好, 但是前列腺肿瘤最终复发并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CRPC) 这一致命性形式。研究雄激素受体与去势抵抗性 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可以为其临床诊断、治疗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AR 共调节因子具有使 AR 在极低浓度雄激素条件下激 活转录活性的功能,并已证实共调节因子在 CRPC 发展中 起重要作用。AR 共调节因子本身不与 DNA 直接结合,不直 接提高 AR 表达或增加 AR 进入细胞核的数量,而是通过染 色质结构的协调性变化或者促进 AR 与 RNA 聚合酶转录机 械复合物相互作用[24 ~ 26],使 AR 介导的转录活性大幅度改 变。其中,当 AR 与共激活因子作用时,可导致 AR 的异常活 化,AR 转录活性大幅度上升,从而改变 AR 转录激活的能 力,是 AR 达到最大转录效应必不可少的条件。当 AR 与共 抑制因子结合时,则起到相反作用,导致 AR 转录活性的下 降。大多数合作因子功能是增加 AR 转录,而先锋因子可以 和凝缩染色质相互作用,并且直接调节染色质可访问性[27]。 重要的是,先锋 因 子 与 染 色 质 的 相 互 作 用 在 雄 激 素 作 用 之 前[21,23],这就意味着在低水平甚至是无雄激素条件下,这些 因子可以指挥 AR 向染色质聚集。 3. 2 类固醇代谢变化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睾酮主要 来源于睾丸,仅有 5% ~ 10% 的睾酮来源于肾上腺。研究表 明雄激素剥夺治疗( ADT) 可以减少睾丸来源的雄激素,从而 将循环中雄激素的浓度维持在去势水平以下 ( 1. 25 pmol· g - 1 ) ,但前列腺组织中雄激素的浓度依然足够激活 AR[28]。 既往诸多研究结果表明 ADT 治疗之后前列腺组织中的雄激 素浓度下降百分比显著低于血清中雄激素水平下降的百分 比,这提示前列腺癌组织可能通过某些机制在组织内合成雄 激素。因此,经过 ADT 治疗的前列腺癌组织能够不依赖于 循环中的雄激素,而通过在前列腺组织内合成雄激素,导致 ADT 治疗的失败。
( 1. College of Pharmacy,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1198,China; 2. Drug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1198,China)
药学研究·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2015 Vol. 34,No. 4
·225·
·综 述·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分子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张秀娜1 ,赵 伟1 ,高晓芳1 ,杨 勇2 ,季 晖1
( 1.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98; 2.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1198)
关键词: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雄激素受体; 信号转导; 分子机制 中图分类号: R730.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 5375( 2015) 04 - 0225 - 004
DOI:10.13506/ki.jpr.2015.04.013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molecular signaling hway of castration -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ZHANG Xiu-na1 ,ZHAO Wei1 ,GAO Xiao-fang1 ,YANG Yong2 ,JI Hui1
·226·
药学研究·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2015 Vol. 34,No. 4
在前列腺癌向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CRPC) 发生、发展 的过程中,AR 及与其存在交叉的信号通路呈现多种形式的 变化,为人们探索 CRPC 的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3]。 2 AR 的表达和结构改变 2. 1 AR 突变 AR 突变在早期、未经治疗的前列腺癌中是 少见的,但是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却是常见的,尤其是 经过系统性激素治疗后的进展性肿瘤[4,5]。据报道,在 AR 中已有 100 多个点突变,其中大部分点突变在 NTD 区或者 LBD 区。铰链区和 LBD 区突变使得 AR 反式激活活性增强, 配体特异性下降。大量的 AR 突变导致其可被肾上腺雄激 素和其他类固醇激素激活; 其他的突变使得 AR 拮抗剂( 氟 他胺和比卡鲁胺) 转变成潜在的激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