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解读-PC指南-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诊疗

合集下载

《2023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解读PPT课件

指南制定目的与意义
规范临床应用
通过制定指南,规范免疫 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提供指导建议
为临床医生提供免疫检查 点抑制剂应用的指导建议 ,帮助医生更好地选择和 使用药物。
促进研究与发展
推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 研究和发展,为更多患者 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适用范围和对象
适用范围
心理与社会功能改善
治疗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状况,还关注其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改善, 如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社交能力等。
复发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复发风险因素分析
通过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治疗反应等数据,分析影响 复发的风险因素。
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采用统计学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基于多因素分析的 复发风险预测模型。
患者的免疫状态,如T细胞亚群 比例、免疫相关指标等,与预后 密切相关。
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分析
生存质量评估工具
采用专业的生存质量评估工具,如EORTC QLQ-C30等,全面评 估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
症状缓解与生活质量提高
通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患者疼痛、疲劳等症状得到缓解,生 活质量得到提高。
适应症选择与评估标准
适应症范围
包括多种实体瘤,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等。
评估标准
基于临床试验数据、肿瘤标志物、患者体能状况等多维度评估。
治疗方案制定及调整策略
初始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肿瘤类型和分期,制 定个体化初始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调整
根据治疗反应、毒性反应和耐药情况 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3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 剂临床应用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3-12

CRPC

CRPC

醋酸阿比特龙组rPFS比安慰剂组延长1倍
100
无进展或死亡生存 (%)
80 60 40 20 0 醋酸阿比特龙:中位16.5个月 泼尼松:中位8.3个月
HR=0.53 95%CI=0.45-0.62 P<0.0001
0
6
12
18
24
30
36
自随机化起时间 (月)
Saad F, et al. 2013 AUA Abstract 713.
安慰剂 (生理盐水) +BSC
次要终点: • 至首次骨骼相关事件时间 • 至总ALP进展时间 • 总ALP缓解 • 总ALP正常化 • 至PSA进展时间 • 安全性 • 生活质量
分层因素: • 总ALP:<220 U/L vs. 220 U/L • 双膦酸盐使用:是 vs. 否 • 既往多西他赛:是 vs. 否
所有临床终点均获得改善
醋酸阿比特龙 中位(月) 次要终点 至麻醉剂使用时间 (癌症相关疼痛) 至开始化疗时间 至ECOG PS恶化之间 至PSA进展时间 探索性终点 NR 26.5 12.3 11.1 23.7 16.8 10.9 5.6 0.71(0.59-0.85) 0.61(0.51-0.72) 0.83(0.72-0.94) 0.50(0.43-0.58) 0.0002 <0.0001 0.0052 <0.0001 泼尼松 中位(月) HR(95%CI) P值
3/4级
2 1 3 4 3 0 7 6 3
所有级别
35 24 13 14 8 7 18 5 5
3/4级
2 2 2 3 2 0 4 1 1
Saad F, et al. 2013 AUA Abstract 713.

基于Deepsurv模型预测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基于Deepsurv模型预测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基于Deepsurv模型预测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徐方笛;范晓东【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24(37)8【摘要】目的建立Deepsurv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并比较两种模型对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症患者生存时间的预测性能。

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选择2014-2018年确定诊断为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男性患者,将患者数据集按照8∶2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Deepsurv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基本结构。

利用随机超参数优化搜索算法获得预定义范围内的最优网络超参数,建立模型后在训练集上训练,并在测试集上测试。

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ROC曲线下面积(AUC)和Brier分数(Brier Score)比较Deepsurv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症患者1、3年生存情况的预测性能。

结果建立了以患者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前列腺癌组织恶性程度(Gleason分级)、肿瘤分期(T分期)和活检核心阳性总数为预后因素的预测模型。

Deepsurv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C-index为0.713,高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0.654;Deepsurv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患者1、3年生存率的Brier Score为0.312、0.229,低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0.356、0.241;ROC曲线显示,Deepsurv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患者1、3年生存率的AUC为0.680、0.652,高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0.631、0.649。

结论Deepsurv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在预测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方面的表现优于传统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总页数】4页(P52-55)【作者】徐方笛;范晓东【作者单位】吉林化工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25【相关文献】1.Apalutamide可显著延迟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疾病进展时间2.基于炎症标志物的Nomogram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3.冷冻消融术治疗≥75岁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疗效分析4.比较基于机器学习的不同临床模型框架在非转移性胰头癌、胰体癌和胰尾癌患者总生存率和特异生存率方面的稳定性5.体重指数对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crpc治疗标准

mcrpc治疗标准

mcrpc治疗标准
MCRPC是指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的缩写。

针对MCRPC的治疗标准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化疗(Chemotherapy):常用于MCRPC患者,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多西他赛(docetaxel)
和卡培他滨(cabazitaxel)。

2. 靶向治疗(Targeted Therapy):例如恩替卡韦(Enzalutamide)和阿比特龙(Abiraterone),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生长和蔓延。

3. 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例如sipuleucel-T(Sipuleucel)和普利妥(Pembrolizumab),这些药物能够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细胞。

4. 辅助治疗(Supportive Care):包括控制疼痛和其他症状的药物、放疗和手术疗法等。

治疗选择通常是基于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肿瘤特征、血液标志物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决策,
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

因此,具体的治疗标准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和确定。

2020《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要点(全文)

2020《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要点(全文)

2020《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要点(全文)一、指南框架、特点与推荐等级CSCO前列腺癌指南包括前列腺癌的MDT诊疗模式、筛查、诊断、基因检测和液体活检、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前列腺癌治愈性治疗后复发的诊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诊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诊疗、随访9个章节和附录部分。

CSCO指南兼顾到地区发展不平衡、药物和治疗措施的可及性以及肿瘤治疗的价值三个方面,针对每个问题的诊治,分为I/II/III级推荐,I级推荐属于可及性好的普适性诊治措施,肿瘤治疗价值相对稳定,基本为国家医保收录;II级推荐多属于在国际或国内已有高级别证据,但可及性差或效价比超出国人承受能力的药物或治疗措施;III级推荐多为临床实用,但证据等级不高的药物或治疗措施。

二、五大亮点与四大特色指南生成的评价体系:CSCO前列腺癌指南中首次将五类因素(循证依据、药物可及、治疗效价、推荐等级、专家投票)汇集,形成了证据类别的细分,是本指南的重要特色之一。

五大亮点1.MDT为先,强调早诊早治早MDT;2.大框架下关注前沿;3.采用了易用的分类体系;4.表格化,实用性强:指南共9个章节,37个表格,对比EAU指南的182页,CSCO 前列腺癌指南仅67页;5.中国数据引领中国指南:指南共9个章节,其中8个章节有基于中国人群相关的研究数据。

四大特色因人而异:评估东西方差异与一致性,基于中国人群数据进行推荐;中西合璧:引用国际多中心研究中国人群数据,中西数据结合;突破创新:纳入了中国专家在前列腺癌学科中的创新探索;脚踏实地:引用中国临床实践经验,兼顾地区发展不平衡和药物可及性。

三、MDT诊疗模式MDT诊疗模式分为四方面内容:学科组成、成员要求、讨论内容和日常活动。

其中讨论内容的I级推荐为需要多学科参与诊治、合并症和/或并发症多、病情复杂疑难和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尚未确诊但有可能获益于早期诊断、确诊并考虑治疗计划、初始治疗正在随访中需要讨论进一步治疗方案、治疗中或治疗后随访的患者为II级推荐;医师和/或患者认为有必要进行MDT讨论的病例为III级推荐。

一文概览:2021版CSCO泌尿肿瘤指南更新要点解读csco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肿瘤膀胱癌

一文概览:2021版CSCO泌尿肿瘤指南更新要点解读csco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肿瘤膀胱癌

一文概览:2021版CSCO泌尿肿瘤指南更新要点解读csco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肿瘤膀胱癌2021年4月23日-24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于首都北京顺利召开。

作为国内肿瘤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典之一,全国大咖群聚一堂,共同见证多部指南更新。

在23日下午的泌尿系统肿瘤专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崔传亮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分别解读了2021 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和前列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

2021 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01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辅助治疗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辅助治疗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可获得与标准膀胱癌根治术相似的10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可作为不适宜或拒绝行膀胱切除术患者的治疗选择。

手术切缘不净、局部病变较晚,仅行姑息手术的患者,术后放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

对于pT3/4和/或淋巴结阳性,且无远处转移(M0)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行辅助化疗仍有争议。

基于CheckMate-274研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2021年CSCO尿路上皮癌计划增加PD-1单抗的术后辅助治疗作为Ⅲ级推荐。

02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一线治疗表一线治疗目前,化疗仍是尿路上皮癌治疗的基础。

基于IMvigor210研究和KEYNOTE-052研究,阿替利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获FDA批准用于不耐受铂类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一线治疗。

在KEYNOTE-052研究中,PD-L1阳性患者的获益更明显。

目前,阿替利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尚未在国内获得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治疗适应证,仅适用于PD-L1表达或不能耐受铂类化疗的患者。

在新版CSCO尿路上皮癌指南一线治疗中,对于不适合顺铂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III级推荐仍保留了阿替利珠单抗(2A类证据)和帕博利珠单抗(2A类证据)。

03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表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随着免疫治疗的发展,其适应证不断前移。

《2023 CSCO肾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 CSCO肾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02
新兴技术应用
除了免疫治疗外,还有基因测序、精准医疗等新兴技术正在逐步应用于
肾癌治疗中。
03
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临床数据的不断积累,免疫治疗等新兴技术将在
肾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
06 患者管理与随访监测建议
患者心理支持与康复辅导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01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指南更新亮点总结
细化肾癌病理分类
强调多学科协作
本次指南对肾癌的病理类型进行了更为详 细的划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准确的诊 断依据。
指南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在肾癌诊疗中的重 要性,鼓励外科医生、内科医生、病理科 医生等共同参与,提高诊疗效果。
推广新型靶向药物
关注患者生活质量
新型靶向药物在肾癌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 进一步推广,为晚期肾癌患者提供了更多 的治疗选择。
影像学检查在肾癌诊断中应用
超声检查
简便易行,对肾癌的敏感性高,可发 现肾内占位性病变,并初步鉴别其良 恶性。
磁共振成像(MRI)
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可多角度、多 平面成像,对肾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具有重要价值。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可清晰显示肾癌的大小、位置、形态 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是肾癌诊断和 分期的重要依据。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
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开展康复辅导课程
02
组织专业的康复辅导课程,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帮助患者恢复自信和积极心态。
建立患者互助小组
03
鼓励患者之间建立互助小组,分享治疗经验和康复心得,提高
患者的社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023 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解读 PPT课件

《2023 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解读 PPT课件
《2023 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 床应用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11
目录
• 引言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概述 • 肺癌免疫治疗进展 • 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进展 • 泌尿系统肿瘤免疫治疗进展 • 血液系统肿瘤免疫治疗进展 • 指南推荐意见及解读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指南发布背景
CAR-T细胞疗法
CAR-T细胞疗法在淋巴瘤治疗中展现出较高的疗效,尤其 是针对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
双特异性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能同时识别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从而增强 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为淋巴瘤治疗提供新策略。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
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如来那度胺和泊马度胺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可显著提高患者 的缓解率和生存期。
二线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在二线及后线治疗中具有一定疗效,如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等 。
肺癌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
PD-L1表达
PD-L1表达水平可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指标,但并非 绝对。
TMB和MSI-H
高TMB和MSI-H患者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更多。
其他生物标志物
如肿瘤突变负荷(TMB)、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等也在研究中 ,有望为免疫治疗提供更多指导。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新靶点研究
针对新发现的免疫检查点,开展相关 抑制剂研究,丰富免疫治疗手段。
药物联合应用优化
探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其他治疗手 段的最佳联合应用方案,提高疗效并 降低副作用。
个体化治疗策略
基于患者基因型、肿瘤微环境等因素 ,制定个体化免疫治疗方案,提高治 疗效果。
耐药机制与逆转策略
深入研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机制 ,探索逆转耐药策略,延长患者生存 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以前,权威指南对于nmCRPC无标准疗法推荐
2017 EAU指南 • 除非参加临床研究,否则不对nmCRPC患者给予治疗(A)
2017 AUA指南 • nmCRPC患者给予持续ADT治疗
2017 NCCN指南 • 无标准疗法,指南推荐首选“临床试验”
1999~2002
首次提及nmCRPC患者2:
3.1前列腺癌的症状 / 3.2前列腺癌的检查方法 / 3.3前列腺穿刺 / 3.4前列腺癌的病理学诊断 / 3.5前列腺癌的分期 /
4 前列腺癌基因检测和液体活检 /
5 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 /
5.1预期寿命和健康状况评估/ 5.2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风险分层 / 5.3极低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 / 5.4低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 / 5.5中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 / 5.6 高危和极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 / 5.7 区域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的治疗 /
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37名出现生化复发(PSA ≤2 ng/mL)
且常规影像学证实无转移的去势PC患者,所有患均接受 68Ga-PSMA和18F-FDG PET/CT.。
研究提示:68Ga-PSMA和18F-FDG PET-CT,有助于在出现早 期PSA进展的nmCRPC患者中更早的发现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病灶。
一项nmCPRC患者中应用PSMA-PET的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 研究目的: • 评估PSMA-PET在 nmCRPC进行转移评估的诊断效能
• 研究方法: • 根据SPARTAN, PROSPER, ARAMIS研究的入组标准进行回顾性筛选 • 数据来自6家PET中心接受PSMA-PET扫描的nmCRPC患者
去 势
或1.7nmol/L;②PSA进展:PSA值>2ng/ml,间隔一周,连续3次较基础升高>50%;③传统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及骨扫描未发

现远处转移。

b. 运用新型影像学检查包括68Ga-PSMA和18F-FDG PET-CT,有助于在出现早期PSA进展的nmCRPC患者中更早的发现淋巴结转移或远 处转移病灶[1]。
性 前 列





CSCO指南立足国际前沿,重视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诊疗
【注释】a.满足以下条件即可被诊断为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①血清睾酮维持在去势水平以下:即血清睾酮水平<50ng/dL或 1.7nmol/L;②PSA进展:PSA值>2ng/ml,间隔一周,连续3次较基础升高>50%;③传统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及骨扫描未发现远处转移。
7. El-Amm J, et al. Clin Med Insights Oncol 2019 Mar 7; 13: 1179554919833927. 8. EAU-ESTRO-ESUR-SIOG Guidelines on Prostate Cancer 2017. 9. AUA prostate cancer Guidelines 2017. 10.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prostate cancer 2017 v2.
8.1 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诊疗
【注释】a. PSADT(PSA倍增时间)用于定义nmCRPC的转移风险
✓ PSADT(PSA倍增时间)是指PSA水平倍增所需的时间。 ✓ 已经证实PSADT是nmCRPC预后独立预测因子,权威指南将“PSADT≤10个月”定义为高危转移风险。 ✓ 高危转移风险nmCRPC患较其他nmCRPC患者,转移发生更快、死亡风险更高。
c. ARAMIS研究显示,达罗他胺+ADT治疗显著延长nmCRPC患者的无转移生存期(40.4月 vs.18.4月)。达罗他胺组总生存期显著优于安慰剂组,降 低患者死亡风险31%,(中位总生存期尚未达到,HR=0.69)。此外,达罗他胺也可显著改善nmCRPC患者的PFS(36.8月 vs.14.8月)和至PSA 进展时间(33.2月 vs.7.3月)[5]。
2019~至今
2019-2020年国际指南
(EAU/NCCN/AUA/CSCO)
均一致推荐nmCRPC患者 使用新型AR抑制剂进行治 疗
新型影像学检查可更早的发现转移
【注释】 b.运用新型影像学检查包括68Ga-PSMA和18F-FDG PET-CT,有助于在出现早期PSA进展的nmCRPC 患者中更早的发现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病灶
PSADT2与骨转移风险
PSADT3与骨转移/死亡风险
转移的累积发生率
PSADT ≤10m
风险人数 <3个月 3-8.9个月 9-14.9个月 15个月
距离阴性骨扫描的月数
一项美国观察性研究,纳入来自5家退伍军人医院441名 nmCRPC患者,分析了PSADT与患者预后的关系,PSADT与 nmCRPC患者转移风险显著负相关。
55%的nmCRPC检测到微转移灶,接受新型Ari治疗仍有效
• PSMA-PET发现55%患者出现转移 • 58% 在PSADT<10 mo 亚组 • 49% 在GS >/=8 亚组
• 转移部位: 盆腔外淋巴结 骨骼 内脏
39% 24% 6%
• 转移灶的检出率与PSA水平呈正相关。
研究提示,三项研究中,PSMA-PET发现转移的nmCRPC患者仍可在新型Ari治疗中完全获益。
6 前列腺癌治愈性治疗后复发的诊疗 /
6.1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复发的诊疗 / 6.2前列腺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的诊疗 /
7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诊疗 /
7.1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检查及评估 / 7.2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治疗选择 /
8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诊疗 /
8.1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诊疗 / 8.2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RPC患者随机分配 至Denosumab和安慰剂治疗,安慰剂组中可观察 到PSADT与患者骨转移和死亡风险显著相关。
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诊断 a b
诊断 睾酮去势水平:血清睾酮水平<50ng/dL或1.7nmol/L PSA进展:PSA值>2ng/ml,间隔一周,连续3次较基础升高>50% 传统影像学检查:骨扫描(-); CT或MRI扫描(-)
【注释】
a.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被诊断为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①血清睾酮维持在去势水平以下:即血清睾酮水平<50ng/dL
9 随访 / 10 附录 /
10.1 第8版AJCC前列腺癌TNM分期系统 / 10.2 前列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类 / 10.3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疗效评估/ 10.4 前列腺癌常用的内分泌治疗/化疗药物方案/
8.1 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诊疗
8.1 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诊疗
• 接受PSMA-PET扫描的患者中,大部分为HSPC和生化复 发的进展性PC
• 6% 的患者为nmCRPC • 2% (200) 的患者为nmCRPC患者,且特征与ARAMIS研
究类似
Fendler WP et al. 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 Ligan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n Men with Nonmetastatic Castration-R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前列腺癌诊疗指南
GUIDELINDES OF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
PROSTATE CANCER
2020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组织编写
目录
CSCO诊疗指南证据类别/ CSCO诊疗指南推荐等级/ 1 前列腺癌的MDT诊疗模式 / 2 前列腺癌的筛查 / 3 前列腺癌的诊断 /
Fendler WP et al. 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 Ligan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n Men with Nonmetastatic Castration-R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2011-2014
2018
20世纪90年代
“使用内分泌治疗后生化失败的阶段”
nmCRPC未被人类理解为独立的疾 病阶段1
国内外指南对于nmCRPC的描 述 2013 EAU 3 /2014 CUA 4:
• 无清晰定义及诊断标准
• 无标准治疗推荐:
• CUA:不推荐使用化疗及免疫治 疗方法,可观察或选择二线内分 泌治疗
8.1 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诊疗
分层 PSADT≤10个月 PSADT>10个月a
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
Ⅰ 级推荐
阿帕他胺b(1A类) 达罗他胺c (1A类) 恩扎卢胺d(1A类)
Ⅱ 级推荐
其他二线内分泌治疗e(2A类) 观察(2A类)
观察(1B类)
其他二线内分泌治疗(2A类)
III级推荐 —— ——
• 在一项抗骨转移药物治疗激 素抵抗的研究中,首次提出 非转移激素抵抗的疾病阶段
2015-2017 2015年首次在国际指南中明 确nmCRPC诊断定义:
• 2015 AUA 5/2015 EAU 3 中明 确了nmCRPC定义及诊断标准
• 仍无标准治疗推荐
2018年开始 国际指南更新nmCRPC 规范治疗建议:
【注释】
a. PSADT(PSA倍增时间)是指PSA水平倍增所需的时间。已经证实PSADT是nmCRPC预后独立预测因子,权威指南将“PSADT≤10个月”定义为高 危转移风险。高危转移风险nmCRPC患较其他nmCRPC患者,转移发生更快、死亡风险更高[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