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件 (共18张PPT)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1-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课件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1-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课件

问题1
问题2
问题 1 美国对德宣战的原因及其影响是什么?
(1)原因:①经济利益:美国在大战接近尾声时参战,有利于捞取战 利品,进一步大发战争财。而且美国与协约国方面有大量经济往来, 协约国的胜败直接影响其经济利益。②国际形势:俄国十月革命对 协约国不利;交战双方精疲力竭,难以为继。③政治目的:攫取战后 世界霸权。 (2)影响:①在军事上,对协约国直接援助,增加了其取胜的砝码。 ②在财政和军需供应方面,更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好处。③美国参 战,影响了其他中立国家。
5
3.1918年10月底,德国基尔军港的水兵发动兵变,这次兵变( ) ①是协约国直接发动和策划的 ②是德国内部政治危机的反映 ③引发了柏林工人的武装起义 ④标志着德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 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 解析:德国基尔军港的水兵因为拒绝当局同英国作战的命令而发动 兵变,①的叙述不正确。德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 史舞台的标志是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④的叙述也不 正确。 答案:D



(3)影响: 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使战争局 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 深度点拨美国参战,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外,还有政治方面的考 虑,即当时交战双方都精疲力竭,美国认为此时参战有利于参与战 后分赃和争夺霸权。同时,英法在战争中的削弱和德国暴露出来的 野心使美国认识到德国比英国更为可怕。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1)战争初期,日本参战,德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 意大利的倒戈,使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 (2)战争僵持阶段,美国参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砝 码,协约国方面获得了大量的兵力和战争物资补充;一批国家加入 到协约国一边,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人教版选修3第1单元第3、4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课件(共31张)

人教版选修3第1单元第3、4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课件(共31张)

标志: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团的崩溃
1.德国西线的攻势 (1)契机: (2)目的: (3)概况: 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 3.德国投降
第二次马恩河战役
福煦成立最高军 事委员会
突破兴登堡防线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1.德国西线的攻势 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 3.德国投降 (1)原因
德国政府代表在福煦车厢签署了《贡比涅 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
三、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同盟国和协约国力量对比 世界制造业产量:德奥占19.2% 英法俄占27.9 陆军人数:德奥达636万 英法俄三国达873万 战争后备力量:同盟四国人口为1.45亿,英法俄和意大利人口达2.88亿。 所利用资源:同盟国只有本国及被占有国的资源;协约国能利用殖半殖的资源, 利于长期作战。
根据材料并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说说同盟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三、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同盟国和协约国力量对比 世界制造业产量:德奥占19.2% 英法俄占27.9 陆军人数:德奥达636万 英法俄三国达873万 战争后备力量:同盟四国人口为1.45亿,英法俄和意大利人口达2.88亿。 所利用资源:同盟国只有本国及被占有国的资源;协约国能利用殖半殖的资源, 利于长期作战。
悲叹:“在我的余生,永远不会看见
它的
复明。”
熄灭的何止是灯光?随着一个又一个 的国家卷入大战,欧洲的心灵也急剧衰
战后初期欧洲的城市废墟
老着。当欧洲沦为一片废墟后,罗素说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考试要求
1、了解美国参战的原因、真实目的和意义; 2、认识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3、认识战争期间,两大军事集团力量对比的变化
美国参战
中国等国参战 俄国退出一战

最新-2021年高二 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件18张 共18张 含解析 精品

最新-2021年高二 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件18张 共18张 含解析 精品
(3)德国宣布“无限制潜水艇战”,美损失巨大。 自1916年2月3日至4月6日,德国潜艇击沉了10艘美国船只。 为美国参战提供口实。
(4)为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归还,希望协约国取胜。
2)美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1917年4月美国借口德国实行“无限制潜水艇战”,向德国宣 战
1917年3月,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在其连任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 独孤立的区域 ,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 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 民。要回头已经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 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
2、中国被卷入协约国阵营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 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 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 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 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大战的第三阶段 1917~1918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917 1、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 2、中国被卷入协约国阵营 3、俄国退出大战
选修3第一单元
第31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美国的参战(1917.4)
1)大战初Leabharlann 的中立:1914年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威尔逊总统当天就 声明中立。8月19日他又号召美国人民“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 样做到不偏不倚”。其实威尔逊的真正目的是在等待时机, 捞取实利。美国驻英大使佩奇在同年10月11日致总统顾问豪 斯的信中即预见到,战后“差不多所有欧洲国家都快要破产 了。海上将不再有德国。而十年以后,……整个世界前途就 将会落在我们手中,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3、德国的投降(导致德国投降的原因有哪些呢?)
1)同盟国的瓦解(土、保、奥的投降),德国陷入空前孤立。

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件

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件

阿阿 尔尔 .弗 皮雷 安是爲让他当兵 I Didn't Raise My Boy to Be a Soldier
这首 诗抒 发了 美国 公众 的什 么愿 望?
但愿各国将未来的争端交付仲裁, 将刀剑和枪炮放置一边。 如果母亲们全都大声疾呼, 我养大儿子不是爲让他当兵, 今天便不会有战争和杀戮。 当一个母亲已家破人亡, 还有什麽胜利能使她高兴? 有什麽胜利能给她带回 她乐意称爲自己的一切? 让每一位母亲在今后岁月 用这样的话语回敬: 请记住,我的儿子属于我自己!
一、大战的第三阶段
1917~1918
1、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917) ①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1917.4) 美与协约国接近 原因: 直接:德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捞取战利品、夺取霸权 影响: 增大协约国经、军实力; 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 战争局势朝有利于协约国方面发展。 ②中国被卷入协约国阵营(1917.8)
美国驻英大使佩奇在1914年10月11 日致总统顾问豪斯的信中即预见到: 战后“差不多所有欧洲国家都快要 破产了。海上将不再有德国。而十年以 后,……整个世界前途就将会落在我们 手中,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的原因:
1)美国与协约国利益接近 (经济联系+借贷关系) 2)俄国发生二月革命,美国担心自己利益因 协约国实力削弱(美担心俄退出一战)而 受到损失。 3)直接:德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4)目的:维护自身利益、捞取战利品、 夺取霸权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 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
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 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 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人教版选修3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共29张PPT)

人教版选修3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共29张PPT)
提问:威尔逊宣称的参战目的是什么?你怎么看? 表面目的:美国的参战是为了捍卫人类的权利,维 护世界和平。
实际目的: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变化之一: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
①战前,美德关系紧张。
②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协约国
原 日益接近,希望协约国获胜,以保证巨 因 额贷款能归还。
③直接原因: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 战”,使美国的商船遭到重大损失。
③影响了很多其他“中立”国家,加入 协约国集团,也使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 模阶段。
到1918年大战结束时,全世界总 共有31个国家参战,其中参加协约 国作战的有27国,参加同盟国作战 的有4国。战火从欧洲蔓延到亚洲、 非洲、美洲,造成人类历史上第一 次大规模的战争。
变化之二: 中国加入协约国阵营,对德宣战。
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 (3)简况
1918年3-7月,相继发起四次大规模进攻, 但是很快受阻。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1、德国西线的攻势 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 (1)准备:
①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法国元帅福 煦为西线联军总司令:
②美军陆续开到法国,英帝国各自治领军队也 开往前线。 (2)反攻
①1918年7月在西线发动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 规模反攻,把战线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三、同盟国集团瓦解的原因:
1、经济劣势: 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远比同 盟国占有优势。
世界制造业产量: 德奥占19.2%
英法俄占27.9%
陆军人数:
德奥达636万
英法俄三国达873万
战争后备力量: 同盟四国人口为1.45亿,
英法俄和意大利人口达2.88亿。
所利用资源: 同盟国只有本国及被占有国的资源;
材料一: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 “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 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 维护世界和平。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 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 矣。”

人教版高二 选修三 第一单元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课件 17ppt

人教版高二 选修三  第一单元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课件 17ppt

二 过程 4 、1918 同盟国集团 的崩溃
意大利倒戈(1915年5月) 奥匈帝国瓦解投降(1918年3-10月) 德国革命(1918年10-11月 十一月革命) 德国投降(1918年11月) 一战结束
福煦车厢
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1、经济力量上 处于劣势
参战国 德、奥 英法
经济所占 军队数量 人力资源 可利用资源地 世界比重
美国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迄1919年,美国借给协 约国的战债约一百亿美元,成了二十个国家的债主。它还 把世界黄金储备的40%掌握到了手里。
历史回眸:
1914年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威尔逊
总统当天就声明中立。8月19日他又号召美国人

民“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样做到不偏不倚”。其

实威尔逊的真正目的是在等待时机,捞取实利。
美国参战的原因:2、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 系的加强。希望协约国获胜,以保证巨额贷 款能归还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 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1917年4月美国参战 的借口。
美国参战原因:3、德国发动“无限制 潜艇战” 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美国参战的影响: ①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 ②影响了很多其他“中立”国家,加入协约国集团 ③协约国扩大到27个国家,形成了对同盟国的绝对优势。
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面的发展。
中国的一战:1917年 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 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 “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 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 翻,新生苏维埃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割 地不赔款”的和约。 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 出了世界大战。

人教版选修3 第一单元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件】(27张)

人教版选修3 第一单元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件】(27张)

参战国 德、奥 英法
经济所占世 军队数量 界比重
19.2%
623万
27.9%
873万
人力资源 1.45亿 2.88亿
可利用 资源地 本国和占领 国资源
本国,中立 国,殖民地
——摘编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三、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1.经济力量:协约国强于同盟国,协约国拥有比较广阔的殖民地与半殖
民地为其提供物质与人力资源,有利于长期作战。
——(俄)帕莱奥洛格《一位大使的回忆录》
材料:战壕里的俄国士兵向采访他的英国记者展示了他们的武器—— 一把绑在木棍上的刺刀。“先生,正如你看到的,这不是战争,而是一 场屠杀。他们(德军)由大炮和毒气,我们只有胸膛。我们除了胸膛一 无所有。”
材料:俄国军队数量诚然惊人(1400万),可惜却是弊端丛生。军 队上层食古不化,他们无视科技的进步给军事领域带来的巨大变化,他 们没有认真吸取日俄战争失败的惨痛的教训,仍然死抱住过去那一套陈 腐过时的理论不放,坚信刺刀胜过子弹。…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三个阶段:1914——1918)
阶段 一 1914
西线
马恩河战役
东线
南线
东普鲁士战役
其他
1915
俄军夏季攻势

1916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
1917

1918
德国投降
俄国退出
美、中 参战
奥匈投降
本课小结
课后练习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虽然美国宣布“中立”。但随着 战争进程的推进,美国同协约国日益接近,主要是因为 ( )
??? 材料二:两年半的“中立”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独占鳌头。美国工业总产
值1914年为二百四十九亿二千万美元,1919年为六百三十九亿七千一百万 美元,增长156.7%。在大战期间,美国百万富翁增加了一万七千人。 美国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迄1919年,美国借给协约国的战债约一百亿 美元,成了二十个国家的债主。它还把世界黄金储备的40%掌握到了手 里。——《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人教版选修三 1.3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课件(29张)

人教版选修三 1.3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课件(29张)
(2)标志:⑤________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 宣战。
【解读】 美国放弃“中立”政策的原因。
【提示】 A.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使美国商船遭受 重大损失。
B.美国希望协约国集团获胜,以保证巨额贷款能够归还。 C.美国深恐俄国单独与同盟国媾和,导致协约国失败,损 害自己的利益。 D.当时双方都已精疲力竭,为参加战后分赃和争夺霸权, 此时参战是最佳时机。
3.内部矛盾 (1)奥匈帝国境内出现④________运动,导致帝国解体。 (2)德国爆发了⑤“__________”,推翻了帝制。 4.国际力量 (1)战争初期,⑥________参战,德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 势力范围皆失。 (2)⑦________倒戈,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 (3)僵持阶段,美国加入⑧________一方作战,增强了协约 国的实力。
2.简要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历程 (1)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A.美国参战(1917年4月)。 B.中国参战(1917年8月)。 C.俄国退出(1918年3月)。
(2)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A.意大利倒戈(1915年5月)。 B.德国在西线溃退(1918年)。 C.奥匈帝国瓦解投降(1918年)。 D.德国投降(1918年11月)。
越不抱希望,又恢复了无限制的潜艇战。……美国也以德国的 无限制的潜艇战使许多美国人葬身和美国与协约国的贸易受到 极大影响等为借口,在1917年4月正式对德宣战。
材料二 自19世纪末开始,美德矛盾日益增长。德国是美 国在拉丁美洲扩张的主要对手。迄1914年,美国在拉美的投资 为17亿美元,德国为9亿美元,直追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后,由于英国对德国实行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同协约国的贸 易从1914年的8.24亿美元增加到1916年的32.14亿美元,而与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协约国的反攻
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福煦)
后期第一次大规模反攻(第二次马恩河战役)
全线出击、突破“兴登堡防线”
③德国投降 1918年11月11日 德国签署停战协定,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1)德国西线进攻 1918.3-7 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
(2)协约国军的反攻
·
同盟国的瓦解
考试要求:
美国参战、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和标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集团失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 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 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 纸说:“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 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 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战争爆发之初,美国持什么态度?
大战初期的中立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变化一:美国参战
材料二两年半的“中立”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独占 鳌头。美国工业总产值1914年为二百四十九亿二千万 美元,1919年为六百三十九亿七千一百万美元,增长 156.7%。在大战期间,美国百万富翁增加一万七千人。
美国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迄1919年,美国借给协约国的战债约一百亿 美元,成了二十个国家的债主。它还把世界黄金储备的40%掌握到了手里。
——[俄] 帕莱奥洛格《一位大使的回忆录》
材料二:战壕里的俄国士兵向采访他的英国记者展示了他们的武器— —一把绑在木棍上的刺刀。“先生,正如你看到的,这不是战争,而是一 场屠杀。他们(德国)有大炮和毒气,我们只有胸膛!”
腐朽落后的俄国,完全没有经济实力来进行反对第一流工业强国的现代化 战争。而对德战争的败绩激化人民不满情绪,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1)在军事上对协约国直接援助
美国对德宣战后,先后派遣200万军队开赴欧洲战场;1917年6月 派遣几十艘军舰协助英国海军,进一步限制德国,使德国“无限制 潜水艇战”归于失败。
(2)在财政和军需供应方面,更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好处
美国不仅中断了对德、奥的军火供应,而且大幅度提高对协约国 的贷款,达350亿美元,从物资上为协约国的最终胜利准备了条件。
①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福煦)
②后期第一次大规模反攻(第二次马恩河战役)
③全线出击、突破“兴登堡防线”
(3)德国投降
①原因:
A.同盟国集团瓦解(土、保、奥的投降),德国空前孤立。
B.西线战场上,德国节节败退。
C.战场失利加剧国内政治危机(水兵兵变,柏林工人起义)
②概况:1918.11.11签署停战协定,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
苏俄单独同德国谈判,于1918年3月签订 《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帝国主义大战。
苏俄的代价:承认波兰、乌克兰、芬兰以及波罗 的海沿岸国家“独立”,领土损失上百万平方公 里,同时赔偿60亿马克。 苏俄的目标: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巩固苏维埃。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结束的?
①德国西线进攻(4次):1918年3月至7月 失败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 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华工是 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 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变化三:俄国退战
材料一:想一想参加最近几次战斗的步兵团吧,他们中1/3的人没有步 枪!这些可怜的家伙在暴风骤雨的榴霰弹中耐心等待,等待拾起倒下同伴 的步枪……
捞取战利品、夺取世界霸权(根本原因,真正目的)
标志:1917.4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影响: ①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 ②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向发展,加速一战结束 ③影响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加入协约国。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变化二:中国参战
中国参战
1914年大战爆发后,8月4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宣布中 立。1916年,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依赖日本 的段祺瑞,企图以参战为名,向日本大量借款,扩充实力, 实现武力统一,所以积极主张对德宣战。1917年8月,段祺 瑞政府正式对德宣战。中国参战使中国人民遭到新的灾难。 参战期间有17.5万华工被强迫送到欧洲和中东,供帝国主义 者驱使,有两千多人在战争中丧失了生命。中国参战加深了 国内的政治纷争,给中国带来无穷的灾害。
民族的解放而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
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中立使美国获得实利,那美国为什么要参战呢?
①威尔逊: 是为了世界和平、各民族解放、捍卫人类的权利, ②真正目的: 为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为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美国参战(原因.标志.影响)
控制了墨西哥的石油、橡胶、玻利维亚的锡矿、智利的硝石、巴西的咖啡。 在政治上,它占领了海地和多米尼加,两次武装干涉墨西哥,控制了古 巴、尼加拉瓜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其他国家。
大战初期的大发战争财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变化一:美国参战
材料三 1917年4月2日,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
一战的演说中说:“我们很高兴为世界的最终和平和各
美国参战原因: ①一战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 ②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 ③1916.2德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直接原因) ④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美希望协约国取胜
捞取战利品、夺取世界霸权(根本原因,真正目的) 标志:1917.4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影响:
美国参战的影响:
(3)美国参战,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
美国宣布参战后,中国等国纷纷参战,加入协约国集团,协约国 扩大到27个国家,形成了对同盟国的绝对优势。
美国参战(原因.标志.影响)
美国参战原因: ①一战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 ②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 ③1916.2德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直接原因) ④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美希望协约国取胜
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协约国封锁德国,德国家庭主妇在排队领配给券
破败的德国民居
小结: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