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论语》考试必备
2023高考名著《论语》最全考点汇总

2023高考名著《论语》最全考点汇总前言《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典名著之一,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作为高考必读名著,《论语》在高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总结《论语》的最全考点,助力高考备考。
《论语》的题材- 孔子思想的基本特征- 仁、礼、义、道- 孔子的政治思想- 五德政治、君主立国、三纲五常、民贵君轻、去杀戮化童蒙、爱民为本、重文轻武、修身育人- 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个性教育、智育、仁育、政治教育、青年教育《论语》的重要语录学而-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为政-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事必死于闲,而功必成于勤。
”八佾-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的解读- 《论语》的基本精神是儒家的“仁”,孔子的全部思想都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 《论语》强调“学”,认为研究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和途径。
在研究上要坚持温故而知新、知行合一。
- 《论语》反对权谋政治,主张以德治国。
- 《论语》提倡德行、教育,认为个人德性的提高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之一。
《论语》的名句翻译- “巧言令色,鲜矣仁!” (美言好语,华而不实,这使仁失去了它的真正含义。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时,我们难道不感到高兴吗?)-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追求新知识之前,我们应该先审视并巩固自己的基础。
)- “事必死于闲,而功必成于勤。
”(把时间白白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上只会导致失败,只有通过勤奋工作才能实现成功。
)结语《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含义丰富的著作,阅读和理解《论语》对于认识中国文化和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有很大帮助。
经过我们对《论语》的分析和总结,相信各位考生可以更好地备考高考,取得优异成绩。
高考必背论语十二则知识点

高考必背论语十二则知识点现今,高考已成为考生们人生道路中的重要一步。
为了应对这场考试的挑战,学生们需要全面掌握各科目的知识。
而在语文考试中,论语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考生必须熟悉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高考必背的论语十二则知识点。
一、克己复礼:《论语·八佾》:“口说不信,邦无道;不诵五经,邦无宪法;不兴礼乐,邦无乐德;不作乐德,邦则破。
”这一章节强调了克己复礼的重要性。
它提醒我们要言行一致,做到自己要求他人做到的事情。
二、教育功臣:《论语·为政》:“致一则不易,学一则不费”的观点,告诉我们只要真心投入,就能取得学习的成果。
在备考中,我们要以刻苦学习为前提,将自己的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礼貌为先:《论语·公冶长》:“不教而杀谓之虐,教而杀谓之傲。
”这段名言表明了礼貌的重要性。
在高考考试中,我们要懂得尊重他人,待人有礼,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
四、知行合一:《论语·为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告诉我们,光有知识还不够,我们要将知识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取得快乐与满足。
五、尊重他人:《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君子是看重道义,而不是只追求私利。
在备考中,我们要像君子一样,尊重他人,不为个人利益损害他人。
六、责任感与角色:《论语·述而》:“君子贞而不窕,小人窕而不贞。
”这句话意味着,一个君子要有责任感,坚守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备考中,我们也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七、勤奋刻苦:《论语·学如不及》:“死而后已。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事业,我们必须坚持不懈,不畏惧困难,直到取得最终的成功。
八、忍让宽容:《论语·颜渊》:“吾日三省吾身。
”这一章节让我们明白要反思自己,改变自己的弱点与不足。
在考试中,我们要宽容他人的错误,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并随时进行自我反省。
《论语》常考知识点梳理及阅读训练题

《论语》常考知识点梳理及阅读训练题知识清单1、《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其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子贡,他们忧虑师道失传,首先商量起草以纪念老师。
2、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3、《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4、此作品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5、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6、《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注重记述,算得上一篇结构完整的记叙文,人物形象鲜明,思想倾向通过人物表情、动作、对话自然地显露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7、《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
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人物形象★孔子: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论语高考必背知识点

论语高考必背知识点论语作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丰富的智慧和哲学思考。
在高考中,了解并掌握论语的必备知识点,不仅可以辅助答题,还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
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总结论语高考必背的知识点。
一、论语的背景及作者简介《论语》是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后代编辑整理而成,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化名人,儒家学派的创立者之一,被后世尊称为“圣人”。
二、论语的核心思想论语涵盖了众多的思想观点和道德准则,其中包括仁、礼、孝、心、学、政治等方面。
以下是论语高考必背的核心思想:1. 仁爱之道“仁者爱人”,仁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孔子认为只有心怀仁爱之情,才能倡导和谐、宽容、友爱的社会风气。
2. 孝道“孝”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基石,“父母之爱,至于於子”的思想强调孩子对父母的尊敬、孝顺、关爱。
3. 礼制之道孔子提出“礼”是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强调人们应该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以实现和谐与稳定。
4. 心性修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主张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通过修身来达到优雅、智慧、自律的境地。
5. 教育与学习孔子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儒家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注重教育方法和个人修养。
6. 政治思想孔子提出了许多有关政治的观点,如仁政、民主、宽政等,倡导实行以民为本的好政治。
三、论语中的典型言论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孔子用以反思自身不足的名言,强调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在高考中,可以用来回答师生关系和学习方法的题目。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是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意味着对他人要保持同情和善意。
这一思想在道德伦理问题的作答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理念强调对自身知识和认识的谦虚态度。
在高考答题中,体现了对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积极的学习态度。
高考必考论语知识点

高考必考论语知识点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一直以来都是高考必考的重点内容之一。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为大家总结和归纳一些高考必考的论语知识点。
一、仁爱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所强调的一种道德准则,即要善待他人,不要做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这一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尊重他人、互助友爱的价值观相契合。
高考中常考寻找与这一思想相关的论述。
二、教育思想论语中有许多关于教育的论述,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强调了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高考中经常考察这些论述的含义和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中有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如"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政治理念和道德准则。
这些思想常常被作为议论文或政治哲学题材的考点。
四、君子品德君子品德是论语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君子不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反映了儒家思想对人格修养和价值追求的要求。
这一部分的考点常常涉及到如何通过个人努力成为有道德高尚的人。
五、孔子弟子的学问与品行孔子的弟子们也是论语中的重要人物,他们不仅仅在学问上有所成就,也在道德行为上树立了典范。
他们的名言和行为常常成为一些考题的内容,需要考生对他们的言行有深入的了解。
六、家庭伦理论语中探讨了家庭伦理和家庭观念的问题,如"君子爱人"、"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等,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家庭观念和亲情伦理。
这些内容常常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类题目的考点。
总结起来,高考中论语作为重要的文化知识点,涵盖了道德伦理、教育、政治理念、个人修养等方面的内容。
高考语文名著阅读《论语》专项练习题

高考语文名著阅读《论语》专项练习题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学而》)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为政》)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公冶长》)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尧曰》)综合以上四则,请概括孔子主张统治者应该怎样对待人民?答案:①注重百姓利益,以恩惠仁爱养民,利民之所利。
②合理役使百姓,科学安排劳动的时间、情况和人。
③严肃认真地对待人民的事情。
④统治者以德垂范,以身作则。
⑤提拔好人以引领社会风气,并教导百姓中技能不够的人,让百姓自我激励。
参考译文: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该恭敬谨慎地对待政事,并且讲究信用;节省费用,并且爱护人民;征用民力要尊重农时,不要耽误耕种、收获的时间。
”(《学而》)季康子问:“要使百姓恭敬、忠诚并互相勉励,该怎么做?”孔子说:“如果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恭敬;如果你能孝顺父母、爱护幼小,他们就会忠诚;如果你能任用贤能之士,教育能力低下的人,他们就会互相勉励。
”(《为政》)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个方面符合君子的标准:他待人处世很谦恭,侍奉国君很负责认真,养护百姓有恩惠,役使百姓合乎情理。
”(《公冶长》)孔子说:“引导民众按照他们要获得的利益去做,这不就是给民众恩惠而自己不耗费吗?选择民众能做的事让他们做,他们还会怨谁呢?”(《尧曰》)2、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请你结合下列两则论语,谈谈你对“贫而乐”的理解。
①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考试必考的34句你都会了吗?

《论语》考试必考的34句你都会了吗?导语:《论语》考试必考的34句你都会了吗?1、《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
2、《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3、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4、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5、《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有四种体式:格言体、答问体、对话体、议事体。
练习:《论语》是一部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和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答案:(语录门人再传弟子中庸孟子大学)孔子,名,字,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政治上主张,鼓励人们,即“出来做事”。
开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__人,身通六艺者____人。
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答案:(丘仲尼儒仁礼治入仕私人三千七十二)【考试中出现的例句译文】: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今译】我小时候生活穷苦,所以学会了许多鄙贱的技艺。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今译】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
我选取那些优点而效法,把好的言行记在心里;对于他们身上的缺点,我进行反省,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就立即改去。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今译】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今译】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有仁德的。
”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今译】孔子说:“聪明的人喜好水,仁慈的人喜好山。
聪明的人生动活泼,仁慈的人沉厚宁静。
聪明的人生活快乐,仁厚的人有涵养,寿命长。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考试题及答案

论语考试题及答案《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对后世影响深远。
以下是一份关于《论语》的考试题目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论语》是由哪位弟子或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子夏答案:D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3.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是指什么?A. 极端主义B. 平均主义C. 调和折中D. 无为而治答案:C4. 下列哪句不是《论语》中的内容?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答案:B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强调的是:A. 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B. 复习旧知识的重要性C. 知识更新的必要性D. 教学相长的道理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其中“四十不惑”意味着到了四十岁时,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________和________没有疑惑。
答案:信念、追求7. 《论语》中孔子提到的“君子”应该具备的品质之一是“________”,意味着即使在困难和逆境中,也不失其德行。
答案:不忧不惧8.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做到“________”,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答案:泰而不骄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保持________的态度,从他人身上学习优点。
答案:谦虚学习10.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句话强调的是,君子之间可以________,但仍然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和个性。
答案:和睦相处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孔子的“仁”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阅读《论语》考试必备
名著导读《论语》检测题
一、填空:
1、《论语》成书于__________之际,是一部____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2、孔子,名____,字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__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__,鼓励人们_______,即“出来做事”。
开____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______人,身通六艺者_______人。
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答案:1、春秋战国语录门人再传弟子中庸孟子大学 2、丘仲尼儒仁礼治入仕私人三千七十二。
二、翻译、背诵与理解:(课本中出现的例句)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
我选取那些优点而效法,把好的言行记在心里;对于他们身上的缺点,我进行反省,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就立即改去。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译文:自己想要立身,从而使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从而使别人通达。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译文:努力学习,坚持不懈,教导别人从来不知道疲倦。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译文: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译文:看见贤德的人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而内心自我省察。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译文: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使他丧失主帅;一个小小的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改变自己的志向。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译文: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首先一定要把工具磨锋利。
三、模拟题:
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论语季氏》)★译文: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
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
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
⑴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⑵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答案:1、⑴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正直、诚实、博学多闻。
⑵示例:颜回颜回虽然家境贫寒,缺衣少食,生活艰苦,却能忍受困苦,不为物质所累,自得其乐,始终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宁。
以颜回为友,能够让自己也拥有一颗淡然的心,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