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写作技巧及实例精析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0种技巧及解析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0种技巧及解析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中学生材料作文写作技巧及实例剖析

中学生材料作文写作技巧及实例剖析
中学生写材料作文,要注意材料积累足够,有些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积累了一些材料,但由于不善于对所积累的材料进行整合、提炼、延伸,因而在写作中仍然不能做到把材料和文章要表达的主旨有机结合,导致看到作文就头痛,无从下笔。
所以培养学生对写作材料的积累就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能丰富学生的内涵,更直接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了。
写好材料作文第一点:抓关键词,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
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往往将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认识、感情倾向融合在材料与提示中,因此,要想准确恰当的审题立意,必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意图。
如材料一:
第二点:把握材料寓义
当前中考材料作文要求从材料中寻找一个恰当的角度.提取出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作。
因此,审题立意成为写作的首要问题。
而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不容更移的“制约性”,很多考生把握不了材料所透视出来的中心.往往脱离材料另起炉灶,造成“跑题”。
请看下面的作文题:
第三点:比喻、寓言类材料,先概括材料大意,再通过寻找与生活的对应点,深入理解题旨。
寓义性材料的题旨和意图是隐含的、不外露的,只有更深一层地理解分析它的寓义,才能正确地把握题旨和意图。
如以下材料:
第四点:选择恰当角度
对同一材料,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选择角度,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
如下面一则材料:。
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及佳作欣赏

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及佳作欣赏材料作文是指在写作时,通过引用一段或多段相关材料来支持观点、论证立场或者引发读者的思考。
它可以是在文章开头、中间或结尾插入的,能够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并分享一些优秀的材料作文给读者们欣赏。
一、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1. 确定材料主题与写作要点:在写作材料作文时,首先需要确定材料的主题和与写作任务相关的要点。
明确主题有助于聚焦观点,并能更好地选择适合的材料。
2. 精选合适的材料:在选择材料时,可以从书籍、文章、报纸、杂志、专业文献等各种来源中寻找适合的引用。
确保材料切题、可信,能够有效地支持自己的论点。
3. 引用适量的材料:在作文中,引用材料的数量要适中,既要保证足够的材料来支持观点,又要避免过多的引用导致文章冗长或显得杂乱无章。
通常,一到两个合适的材料段落已足够。
4. 与材料展开联系:引用材料后,需进行适当的解读和说明,表明材料与自己的观点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材料中的观点、数据或案例,将其融入自己的写作中,使之更具说服力。
5. 灵活运用引用材料:可以通过引用材料来进行论证、比较、对比、说明、引发思考等。
根据文章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方式运用引用材料来加强自己的论证能力。
6. 合理组织文章结构:在整体结构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需要来安排引用材料的位置。
可以在开篇引发读者兴趣,或在主体段落论证自己的观点时使用材料,也可以在结尾总结观点并进一步引发读者的思考。
二、优秀材料作文欣赏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材料作文,供读者们欣赏:【材料一】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大量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给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海龟、鸟类等海洋生物误食塑料,导致濒危物种数量不断增加。
我们应该立即采取行动,减少塑料污染,保护我们的海洋。
【材料二】学生的身心健康一直备受关注。
据统计,久坐不动、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和缺乏户外活动等问题导致学生的近视率不断上升,同时心理焦虑也日益突出。
材料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技法

材料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技法材料作文的写作一般要有这样六个步骤:一、引述材料引述材料即用简洁、概括性强的语言总述所给的材料。
引材料,要抓取材料中为文所用、凸现主旨的关键词句,开篇入题,而不是照抄照搬原材料,或滥引瞎引。
正确的做法是为“文”而引,并且要引得自然,要恰到好处。
下面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目:一位同学读书时偶然发现了前人这样一句名言“涉深水者得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
”他很欣赏这句话,便把它讲给他的好朋友。
而他的朋友却不以为然,随口说道:“涉浅水者尚有鱼虾可食,涉深水者喂蛟龙也。
”两个人于是争论起来。
请你针对以上两个人的争论,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谈谈你的看法。
下面以我所教班级学生的作文为例,谈谈看法。
这位同学的作文题目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开头是这样写的:材料中前一位同学所欣赏的“涉深水者得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这句名言,似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同宗同义。
对此,我也深表同感。
凡是畏首畏尾、畏惧不前,不敢越雷池半步,怎么能够成功?凡是没有“涉深水”的勇气、“入虎穴”的精神,怎么会有“得蛟龙”、“得虎子”的喜悦呢?这里开篇引入的文字,简洁明了,直截了当,开宗明义。
这是为文而引,引得恰到好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评议材料评议材料就是紧扣所引的材料进行分析评价,推敲材料的深层含义,挖掘材料的底蕴,为观点的提出作准备。
上面同学的作文开头,从“对此”到“怎么会有‘得蛟龙’、‘得虎子’的喜悦呢?”都是“议”的文字,“评”的范例。
击中肯綮,入木三分。
三、亮出观点亮出观点就是在对材料引述、议论、评析的基础上亮出自己的观点。
这个观点,是作者对材料中揭示出的事理或哲理总的看法。
作者或赞成,或反对;或肯定,或否定;或褒或贬;或抑或扬,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下面再看一看这位同学是如何亮出观点的:由此看来,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非得具备“涉深水”和“入虎穴”的素质不可。
这位同学的观点是在开篇三言两语地对材料进行分析评价之后得出的,既紧扣了材料,又点了题目,亮出了观点,更为全文张了本,起到了一石三鸟的功效。
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例文

新材料作文写作六步法
1、读材料 2、找角度 3、联现实 4、立论点 5、拟题目 6、列提纲
第一步、读材料:高度概括材料的 主要内容。
第二步、找角度:看材料对象之 间是何关系。 1、并列关系 2、主次关系 3、整体关系
第三步、联实际。 方法: 找到立意角度与社会现实的对应 点。联想要丰富,思想要清晰。
点:提出论点。 注意:论点要明确,旗帜要鲜明,文字 要简炼,一两句话即可。
联:联系事实举例。 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也可联系 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 也可以反面证明;摆事实,讲道理。 最少举两例,或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 三四百字 。
析:深入分析
析原因,说危害,找症结。这是亮点,也是最
纵横不过数载,祸患已有万端,白门楼上,英雄气 短,如今安在?方天画戟不知谁手,赤兔宝马另载 新主,能有谁顾忌百万军中,当年哪一骑当先?”
•
关羽沉吟不语,翼德面有愧色。“那大哥是重
智而轻勇了?”
•
“非也!”刘备哂之:“天塑雄才,有文士,
有武师,能文则潜心书海丰盈谋略;能武则醉于剑
舞精进射骑。天下英王,不过择文武而用,即可位
• 7、为梦,不露锋芒的力量
• 8、学无止境
标题,文章的眼睛
• 二、论题化
• 9、为青春而拼搏,为梦想而进发
• 10、行千里,不言弃
• 11、优胜劣汰
点题,
• 12、高考成就未来 • 13、终生(身)学习 • 14、论应试教育 • 15、志在远方,砥砺前行
从阐释 标题开
始
• 16、成功路上不拥挤
第六步:列提纲
点题, 从阐释 标题开
始
• 7、破茧成蝶
材料作文怎么解析教你写好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怎么解析教你写好材料作文主旨领悟法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示例】《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
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解析】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是用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类的观点。
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
关键把握法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示例】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解析】这“下一个”三个字,既体现出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
抓住了这个关键词,便抓住了材料的灵魂实质。
由果溯因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示例】某胶粘剂公司研制成强力万能胶水,在推向市场之前,别出心裁地将一枚价值可观的大金币,用该胶水粘在该公司的大理石柱上,并称谁能将其取下而不损坏门柱,金币归谁。
一时间,门前人头攒动,不少人纷纷一试身手,结果力气耗尽,金币却岿然不动。
材料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技法[材料作文写作技巧]
![材料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技法[材料作文写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82d3a8e7e21af45b207a855.png)
材料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技法[材料作文写作技巧]材料作文写作技巧材料作文写作技巧材料作文写作技巧一:把握材料寓义寻找一个恰当的角度提取出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作:独木不成林/ 只有千树万树紧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
才有那万顷碧波。
//亲爱的同学,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
有了我。
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
才五彩斑斓。
说明:一则材料往往是多义的,要寻找最符合命题意图、最能体现材料指向的意义。
该材料是一首诗,理解诗的主旨才能确立写作的主题。
这首诗的主旨体现在最后两句:“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
”根据材料中的这个关键句,可以提取出“生活需要合作”、“和谐相处才有美好生活”、“团结就是胜利”、“集体就是力量”等写作话题。
材料作文写作技巧二:选择恰当角度犹太人经常鼓励自己,“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
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你可以加入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
那干脆让它长大,用来当豆苗卖;而豆苗卖不出去,则可以移植到花盆里。
当做盆景:如果盆景也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
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 请认真阅读以上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作。
这则材料的意思是:当你遭遇挫折时,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及时调整心态、改变自己,机会迟早会眷顾你的。
材料的中心是“豆子”。
并不是“犹太人”。
而有些考生则认为这则材料反映的是“犹太人做生意精明”,结果从这个角度人手。
作文严重脱离材料主旨。
因此,在把握材料题旨的基础上。
选择正确的角度进行写作,是这类材料作文写作成功的保证。
材料作文写作技巧三:发散思维打开思路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
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伤。
妈妈又急又疼,可晶晶却有了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痛的就是左边!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
如何写好材料作文有什么写作技巧

如何写好材料作文有什么写作技巧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
下面整理了一些写作技巧,一起来看看吧!1材料作文写作技巧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2如何提高语文作文水平写好作文并不是容易的事,这需要长期多方面的努力。
平时要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对课文内容及表达技巧要深刻理解。
课外要加强阅读,大量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从中汲取营养和写作的技巧。
此外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物,从自然、阅读、日常生活中多积累语文因子,从国事中积累新鲜素材。
高中生要想写好作文,日常一定要注重积累作文素材,不同类型的作文需要不同的素材,所以,考生们对于各方面的素材都要多积累一些,只有素材足够多了,这样写作才能得心应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写作技巧及实例精析
材料作文是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文体,需要从选材,围绕中心选材要真实新颖,具体,典型,写好后要多修改,经过磨炼,写作水平一定会有大副提高。
首先,要围绕中心来选材。
选材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围绕中心来选材,也就是说,文中的材料都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
比如以下这一则材料就是典型的偏离中心,前后不一致的作文材料。
如,写与“讲文明,有公德”有关的一篇文章。
开头写道:我们这一代是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讲文明礼貌,培养社会公德心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课,社会的和谐,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在文明道路上多一份礼让和理解。
中间引用的事例便是:一天,公交车上,满车子的人随着司机到站时的一个急刹车,你挤我碰,拥挤不已。
不一会儿上来一位老奶奶,只见一位和老大爷并排坐在双人座上的叔叔,没好气地对着车上提高嗓门喊道:“怎么都这样呀,竟然没有一个愿意让座的……来,大妈上这儿来。
”说着便起身去扶住大妈,走进座位时,那位叔叔便拍了拍旁边老大爷的肩膀说:“大爷,您都不知道女士优先吗?”大爷扶着座位,艰难地地站起身来。
叔叔趁势让老大妈坐到了大爷座上,自己便一屁股又做回了自己的座……
结尾写道:这位叔叔可真逗!
这篇文章犯了一个典型的材料脱离中心的毛病,不仅首尾不一致,且严重跑题。
其次,选材要真实新颖。
只要是真实的即可以写,但并不是所写的都必须是实实在在发生的。
写作是文学创作,素材来源于生活,但经过作者的加工改造后又高于生活,小学生所经历的事情都大同小异,要想吸引读者,完全可以在真实的材料之上加上自己的一些小心思,进行加工创作,不仅在读者心中留下真实感,还有新鲜之意。
比如,小学生笔下不真实不新颖的老师形象无外乎以下几类:一写老师外貌就是满头白发,至少也得是花白头发,仿佛黑头发的老师都教不好书似的。
一写老师工作负责,就是深夜里老师还在批改作业,仿佛当老师的不熬夜就是责任心不强似的。
一批改作业,就是往作业本上批上密密麻麻的红字,那些训练学生自己批改作业的老师,虽然有改革的精神,仿佛其做法不宜提倡似的。
还有些同学爱写生病的老师,讲课时不是捂着肝部,就是捂着胃部,并且额上沁出豆粒大的汗珠,仿佛沁出米粒大小的汗珠还不够标准。
再不就是下雨了,老师冒雨去给不来上学的同学补课。
这样的材料会让人感觉既不真实又落入俗套,就更别提能打动读者了。
再次,选材要具体典型。
选择好要写哪件事或哪个人以后,用具体的语言把当时经历这件事情的情景再现出来,这就
叫把材料写具体。
写具体的方法很多,深圳小作家作文覃老师现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1.典型事例法
要想不给人物“空洞”地下评语,就要学会用事实来说话。
通过选取一件典型的事情来表现人物某方面的性格特点。
比如《写一个调皮的同学》,仅仅写这个同学很有趣,非常幽默之类的话,肯定不能将这个“趣”字突出。
所以一位同学就引用了这么一则典型事例:那次,社会老师正在上课,林泽森是典型的猴子屁股--坐不住。
他一会儿玩东一会儿玩西,不知是从哪来的纸折手枪,只见他眯着左眼,右手往上一提纸折手枪,就一阵乱打。
不一会儿,他又玩得无聊起来,拿起一张纸条往额头上贴,不时转过头来望望同学,仔细一看,快要让人笑破肚皮,上面居然写着“双枪老公公”,唉,真拿这个调皮鬼没办法!这么一则小小的事例就将这位同学的幽默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了。
2.困难制造法。
比如,可以写做这件事情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克服的,出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等等。
如果你是第一次做某件事情,还要写出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做这件事时,可能不顺利,困难多,可能手忙脚乱,干不好,可能心情紧张,顾此失彼。
要把这些真实具体地写下来,文章才会有情趣,感动人。
3.细节描写法。
怎样将典型事例写得生动具体呢?得要细致观察人物在事件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细节,并在叙事的基础层层铺展开来,随着事件的发展,人物的细节也会发生变化,要善于抓住能表现人物某方面性格特点的细节来写,才能真正将事件写具体。
比如《写一个有趣的同学》,下课铃声才响,“哈哈哈……”同学们就被调皮鬼林泽森逗笑了!只见泽森扭着屁股,手做成兰花指,踮着脚尖,装出一副妩媚的样子,尖声尖气地说了一句:“我是小妞,漂亮的小妞……”说着,他还不时地眨眨眼。
这下,同学们笑得更开心了,有的笑得前俯后仰,有的笑得直拍桌子,喘不过气来……
当然写作文选材非易事,得要先善于观察,细心体会,学会选择合适的材料,然后学会用一定的方法将材料展现出来,这一切都需要多加训练与积累。
下面是一篇完整全面的材料作文写作过程:
【原题呈现】
很多人都知道“功夫之王”李小龙的功夫十分了得的。
中国功关历来讲究“眼观六路,耳听入方”。
眼睛不好为练武之大忌。
可李小龙从小就是近视眼,李小龙曾十分坦诚地说:"因为我从小就近视,所以我从咏春拳学起,因为它最
适合做贴身战斗。
”还有,他的两脚不一样长,右脚比左脚短5厘米。
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左脚专事远踢、高踢,如狂风扫叶;右脚专事短促的阻击性踢法或隐蔽性踢法,近身发脚如发炮。
同时,两脚的不一-致使他摆出的事格斗姿势优美别致、独具特点,成为一种武术流派的典型。
群体中难免有先天缺陷的人,只要与递游境抗争,变不利为有利,同样能做出通常情况下做不出来的事情。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请用化名代替。
请你根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
【审题】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材料中讲述了李小龙的故事,李小因为有些近视(缺陷之处,如视力、身高、成绩等方面),左右脚也不一样长,原本不适合练武(可引申为不适合做某些事或在一些事上不能正常进行,和其他人有一定的差距),但他扬长避短,从咏春开始学习,同时,对左脚和右脚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武术流派,取得了成功。
关注材料最后一句话“只要与逆境抗争,变不利为有利,同样能做出通常情况下做不出来的事情。
”这里面有两个需要在写作时落实的地方:“变不利为有利”,在写作时具体说清楚是什么不利的条件,如何转变为什么样的有利的条件,这里不利和有利之间表面是对立的,但是有利里面是包含着不利的,是由不利转化来的,或者说不利的条件并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我”,我的主动行为;“能做出通常情况下做不出来的事情”指的是转变之后的结果。
【立意及选材】
本篇作文主要想表达只要每个人都有些缺点或是不足之处,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后果,比如身体方面的不利:异常高大、矮小、肥胖、瘦弱、近视、少年白、口吃结巴等等,比如学习方面的不利:拼读障碍、书写潦草、缺乏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差,记忆力差等等;比如性格方面的不利:胆小、话多、爱动、太宅、动手能力差、缺乏团队协作能力等等。
从不利到有利有一个主动改变的过程,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父母的点醒下,在对同伴的观察中,自己有意识到自己的缺点,最终通过行动(学习成绩不太好,怎么都无法提高,学得吃力,可以通过勤奋苦练,多问多做来弥补;胆子大,很好动,爱闹事,可以在和他人的相处中锻炼自己,虚心接受建议,在该活跃的地方活跃;胆子小,不善言辞的,可以保持自己的优势,比如谨慎,深思熟虑,然后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课堂上表现自己,来扬长避短)能完全或部分地弥补自身的缺陷,改变也有可能失败,但尽量不能传递过多的消极思想,可以从收获感想方面传递正能量会更好。
最终的立意应该为: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扬长避短,化被动为主动,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
【写法指导】
起:交代背景,可以描述曾经的自己,有一个什么样的缺点,不可大多,尽量一个,选择容易下手的点,比如成绩,性格,习惯,但现在已经改变得如何如何。
承:自身缺陷的具体化,描述当时自己的缺点有什么表现,在什么情境中表现,表现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最好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内容(脾气暴躁,欺负同学之类的,被同学疏远,感到孤独,在他人的劝导下意识到错误,改正自我,与同学重归于好;个子小,戴眼镜,被取外号,很低落,但不自暴自弃,自怨自艾,反而阳光向上,积极开朗,乐于助人,最终收
获他人的感激和友谊)着重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展现矛盾的激烈,而不要平铺直叙,过于平淡。
转:自己主动意识到或在他人的帮助下意识到缺点并主动改变,可以重点将转变前和转变后进行对比,最好可以有些波折,比如第一次失败但第二次成功了之类的,再描述转变后的一个心理状况。
合:不管成功或失败,重点描述经过这件事你学到了什么,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坚持积极改变的决心。
总结时扣合主题,抒发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