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症状病例
医多多精神病病例——惊恐障碍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1例

医多多精神病病例——惊恐障碍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男,45岁,司机主诉:心慌、胸闷、心悸、头晕伴濒死恐惧10天现病史: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心慌、胸闷、心悸、头晕伴濒死恐惧10天于2005年8月26日到本院就诊.因测血压达180/110mmHg,为进一步诊治而入住心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史.手术外伤史:否认手术、外伤史.输血史:否认输血史.药物过敏史:否认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否认外地居住及疫区接触史,否认烟酒不良嗜好.婚育史:不详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生命特征与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初步症断:高血压3级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电解质等均正常. 影像学检查脑、肝、胆、脾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正常;双侧肾上腺CT 正常,排除嗜铬细胞瘤。
鉴别诊断:1. 广泛焦虑障碍;2.抑郁障碍修正诊断:惊恐障碍专家讨论点评:症状:惊恐障碍指反复的、有时为不可预料的焦虑或惊恐发作.发作突如其来,让人极端痛苦,持续几分钟或更久一些.在惊恐障碍中,发作不限于发生在特定的可预料的情境中.惊恐发作后会持续担心再次发作.包括3部分症状:1、惊恐发作典型的表现是,患者正在进行日常活动,如看书、进食、散步、开会或操持家务时,突然感到气短,头晕或轻度头痛,晕厥,震颤或颤动,不真实感,口干,难以集中思想或讲话,视物模糊,胸闷、胸痛胸部压紧或疼痛感或呼吸困难,喉头堵塞,好像透不过气来,即将窒息.心悸,心脏剧跳,好像心脏要从口腔里跳出来;手麻,足麻,窒息感,出汗,潮热或寒战,迫切想逃脱,恶心,肌肉紧张,怕死去、失去控制或发疯.同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好像即将死去,或即将失去理智.这种紧张心情使患者难以忍受.因而惊叫、呼救.有的出现过度换气(hyperventilation)、头晕、非真实感、多汗、面部潮红或苍白,步态不稳、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自主神经过度兴奋症状,以及运动性不安.在惊恐发作中患者一般竭力想逃避某种特殊功能的情境以期望惊恐停止,或者寻求帮助以防崩溃、心脏病发作或发疯.此种发作突然,发作时意识清晰,历时短暂,一般5~20min(10min内达到高峰),很少超过1h,即可自行缓解;或以哈欠、排尿、入睡而结束发作.发作间期精神状态正常.发作之后,患者自觉一切如常,能回忆发作的经过.但不久又可突然再发.病人可以频繁发作,1个月达3次以上.2、预期焦虑大多数患者在反复出现惊恐发作之后的间歇期,常担心再次发病,因而紧张不安,也可出现一些自主神经活动亢进的症状,称为预期性焦虑,可持续1个月以上.应注意与广泛性焦虑鉴别.3、求助和回避行为惊恐发作时,由于强烈的恐惧感,患者难以忍受,常立即要求给予紧急帮助.在发作的间歇期,60%的患者由于担心发病时得不到帮助,因而主动回避一些活动,如不愿单独出门,不愿到人多的热闹场所,不愿乘车旅行等,或出门时要他人陪伴;即继发广场恐惧症.惊恐发作有时(并不总是)会导致对某些情境的广场恐惧样回避,在这种情境中感到躲避很困难或令人难堪,或者感到不能立刻得到别人的帮助.因此,可分为惊恐障碍伴广场恐惧症和惊恐障碍不伴广场恐惧症两种类型.偶尔的惊恐发作(即惊恐发作的频度不足以作出惊恐障碍的诊断)也可以出现在其他的精神障碍中,特别是在其他焦虑障碍中. 本病常无明显诱因突然发病,有多种自主神经症状,尤以心悸、气紧、头晕、出汗等最突出;在短时间内症状急剧发展达到高峰,伴有强烈恐惧;持续时间很短便自行缓解.间歇期除有预期焦虑,担心再次发病外,可无任何不适症状.常反复发作.间歇期可长可短.发作频繁,加上预期焦虑,易误诊为广泛焦虑障碍.不少病例继发广场恐惧症,DSM-Ⅳ将本病区分为:惊恐障碍伴有广场恐怖和惊恐障碍不伴广场恐怖两种亚型.合并重型抑郁症者应分别给予诊断.根据ICD-10的诊断标准,惊恐发作诊断依据为1个月内至少有3次发作,每次不超过2小时.发作时明显影响日常活动.两次发作的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没有明显症状.并有以下特点: 1、发作的情境中没有真正的危险. 2、并不局限在已知或可预料的情境中(参见特定的恐惧症或社交恐惧症). 3、在惊恐发作间歇期几乎无焦虑症状(尽管常会担心下次惊恐发作). 4、不是由生理疲劳、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物质滥用的结果. 更详细的资料请参考ICD-10、CCMD-Ⅲ或DSM-Ⅳ.。
精神科专业病例-精选.pdf

精神科专业病例一男,42岁,已婚主诉:反复洗手10年,自笑、伤人毁物2个月现病史:病人10年前开始每天反复洗手,即使手洗的苍白。
有时洗1-2小时,不洗就心烦,自己无法控制,感到苦恼。
洗后心里舒服一些,长期治疗效果不佳。
近2个月来,表现行为异常,经常自笑,自言自语,声音低微,别人无法听清内容,问他说什么?答:“没说什么”。
时而发呆,有时无原因的突然砸自己家的窗户,摔手机,打父母。
有时不在床上睡觉,在家地上睡,称周围人都议论他,说“自己想事不用大脑,用小脑想事”,时而磕头,无故的大喊大叫。
既往史:无传染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家族史:阴性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均无异常。
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强迫入病房,衣着不整,生活不能自理,接触被动。
问:“为什么不在床上睡觉,在地上睡?”答:“地比床大,地床比木床大,所以我喜欢在地上睡觉”。
问:“为什么打父母?”答:“父母和邻居仪器合伙坏我、议论我。
”问:“为什么砸东西?”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砸的。
”问:“为什么摔手机?”答:“经常听到手机里有人骂我,手机里有窃听器。
”时而自笑。
1.初步诊断:精神分裂症2.诊断依据:(1)无明显诱因缓慢起病,逐渐进展,无缓解期(2)思维逻辑障碍:地比床大,地床比木床大,所以我喜欢在地上睡觉(3)思维内容障碍:关系妄想、被害妄想(4)情感障碍:自笑(5)行为异常如冲动行为:无原因的突然砸自己家的窗户,摔东西等3.鉴别诊断:强迫症:虽然疾病早期有典型的强迫症的症状,强迫行为,反复洗手,可以考虑有强迫症的可能,但逐渐出现了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思维内容障碍、逻辑障碍和情感行为障碍,可以排除强迫症4.进一步检查:(1)头CT或MRI(2)精神症状(阳性症状)评定量表5.治疗:(1)抗精神病药物(2)治疗强迫症药物(3)ECT6.现场答辩男,58岁,离婚,工人主诉:饮酒几十年,有人要害他、看到天上有气球十余天现病史:患者18岁开始饮酒,逐渐变得性格粗暴,经常因为饮酒而耽误工作,受到处罚,心情不好。
精神科案例分析

精神科案例分析患者简况:患者小李,男,35岁,自称工作压力大,情绪波动较大,经常感到焦虑和恐惧,且伴有失眠症状。
患者表示最近几个月来,工作压力明显增加,经常需要加班处理工作,导致生活作息紊乱,饮食不规律,情绪也随之波动。
患者在就诊时表现出紧张不安的情绪,言语紧张,面色苍白,睡眠质量明显下降。
精神状态检查: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恐惧情绪,言语紧张,思维内容围绕工作压力和生活困扰,存在明显的抑郁情绪。
患者自述近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激动和暴躁,睡眠质量下降,经常出现入睡困难和早醒现象。
患者否认幻听、幻觉等异常心理现象,但存在明显的自责和自卑情绪。
诊断与分析: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精神状态检查,初步诊断为焦虑抑郁症。
患者长期承受工作压力,生活作息紊乱,饮食不规律,导致情绪波动较大,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
此外,患者睡眠质量下降,也是焦虑抑郁症的常见症状之一。
需要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和社会支持情况,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针对患者的症状和诊断结果,建议采取综合治疗方案。
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理解和应对工作压力,调整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其次,结合药物治疗,选择适当的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缓解患者的症状。
同时,建议患者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加社交活动,增强社会支持。
预后与随访:患者需要长期规律治疗和随访,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和治疗效果。
通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综合干预,预计患者的症状能够得到缓解,睡眠质量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同时,建议患者家人和朋友给予积极的支持和理解,共同帮助患者渡过难关。
结语:精神科医生在面对焦虑抑郁症患者时,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重建健康的心理状态。
患者本人也需要主动配合治疗,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增强心理韧性,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愿每一位患者都能早日康复,重拾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精神病报告单

精神病报告单
报告人:XXX医院精神科
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患者姓名:XXX 性别:男/女年龄:XX岁
诊断结果:
1. 精神病类型:XXX病
2. 症状表现:
病程大约XXX年,自述伴有幻听、妄想、抑郁情绪。
情绪波动较大,有自杀妄想。
思维混乱,言多语少,回答问题不符合事实。
行为举止不恰当,不尊重他人,言语行为与情境不协调。
情绪不稳定,常有暴躁情绪。
睡眠较差,多梦易醒。
3. 体格检查:
患者体格检查时,心脏、肺、肝、肾、脾未见明显异常,生命体征正常。
神志不清,可见幻听、妄想,走路不稳,动作呆滞等症状。
4. 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及患者个人特征,我们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
目前采用口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
针对妄想和幻觉,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
针对情绪障碍,采用心理治疗进行干预。
同时,加强家庭支持力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以上诊断仅供参考,详细治疗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
报告人签字:XXX医生
院址:XXX妇幼保健院精神科。
精神病学 病例分析2011

患者,男,24岁,精神分裂症,既往无精神病史和家族史。
病人自今年10月起莫名觉得周围老是有人故意针对他,看他从面前走过时老是朝他吐痰、吐口水。
在家看电视、听广播、看报纸时总感觉其中的内容都是在讲自己。
患者最近经常无故旷工,呆愣不语,家里来了很熟的客人也躲着不见,过去感兴趣的事现在似乎总也提不起兴趣了。
在家里时患者坚持不分白天黑夜都拉窗帘,问其原因,他说觉得阳光太刺眼,不拉窗帘,眼睛都睁不开。
患者总觉得邻居家的女孩喜欢自己,有时在女孩家里赖着不走,被人家不客气地轰走了,但还是厚着脸皮再去找那个女孩。
患者出门时常常一会儿迈左脚,一会儿迈右脚,犹豫不决半天也没走出一步。
患者主诉经常受人影响脑子里会出现一些非常怪诞、杂乱无章的想法,控也控制不住,耳朵里也经常听到一群人在讨论他,说他不老实,作风不好,家长老师应该加强管教。
送到医院后,患者坚持认为自己是表里如一的人,所以总是将衣服反穿。
并且他坚持不肯吃药,坚信自己没有病,整天吵吵闹闹要出院。
精神科病历书写

2012-4-19 10:00 今日查房时病人病情稳定,情绪稳定,能安心住院,晚上夜眠可,饮食正 常,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无殊,对酒仍有渴望,想喝酒,无不适主诉, 治疗同前。(有无躯体依赖症状?有无戒断反应?) 2012-4-20 10:00 病人不安心住院,体格检查无殊,血检CK示360,可能与饮酒有关,余 大体正常范围,有的偏高但无诊断意义,现病人予生脉静滴,(?)故 暂不其它处理,以后复查,治疗同前。 2012-4-21 10:00 今日查房时病人情绪稳定,病情稳定,能安心住院,体格检查无殊,病 人头颅CT、胸腹片、心超、TCD、心电图示无殊,B超示脂肪肝,(?) 根据病情今调整1级护理,治疗同前。 2012-4-22 10:00某某主任医师 病人近几天病情稳定,情绪稳定,有时早上多卧于床上,诉说头疼, 不愿起床,能安心住院,能积极参加工娱活动,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 晚上夜眠可,体格检查无殊,今调整二级护理,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余治疗同前。()
一、病例特点: 患者高先楠,女性,24岁,已婚,初中文化,无业,河南 籍,因“眠差、耳闻人语、行为乱7年,加重1星期。”第2 次入住我院。患者于7年前在广东打工时无明显诱因逐渐出 现精神异常,表现夜晚睡眠不好,有时候彻夜不眠,说一个 人的时候耳朵里听到人声,男声女声都有,和她说话,叫她 去做事情。有时候无故外跑,曾在河南、安徽、安徽等地医 心的各种书写 院就诊,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维思通片、利复君 安 ”等药物治疗,具体量不详,达好转出院后,患者服药不 规律,病情时有波动。2012年9月可能因和人发生争执出现 病情加重,表现为有时无故发脾气骂人,冲动打人,有时打 骂其母亲,故家人送至我院治疗,诊断为“未定型分裂症”, 予“思瑞康片0.8/日,神泰片0.75/日”抗精神病治疗,达好 转出院,出院后患者刚开始能坚持吃药,生活如常。后患者 自行减药,病情出现波动。1星期前,患者又出现眠差,耳 闻人语,扶语,无故外跑等症状,家人为求进一步治疗,送 来我院,门诊以“精神分裂症”收治。
精神病病例报告模板

精神病病例报告模板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用首字母代替) Q 先生/女士就诊日期:2021 年 10 月 18 日患者年龄:30 岁性别:男/女职业:(如有)程序员婚姻状况:已婚/未婚/离异主诉Q 先生/女士感觉自己失去了控制,情绪波动较大,出现幻觉、听到声音等症状。
病史精神病史无其他病史Q 先生/女士无关键性疾病病史。
家族史Q 先生/女士无精神疾病家族史。
患者症状与体征精神症状•幻觉:Q 先生/女士经常看到虫子在爬,还能听到声音,和他/她说话。
•情感波动:Q 先生/女士情绪容易失控,经常出现悲伤、愤怒、不安等情绪。
•睡眠障碍:Q 先生/女士出现失眠症状,常常晚上难以入睡,白天感觉非常困乏。
•恐惧:Q 先生/女士出现恐惧症状,对一些事物产生恐惧感。
体征Q 先生/女士体重、血压、心率、体温等各项指标正常,神经系统体征无异常。
辅助检查结果体格检查结果Q 先生/女士无特殊情况。
化验检查结果Q 先生/女士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等各项生化指标正常。
影像学检查结果Q 先生/女士脑部 CT 和 MRI 检查未发现异常。
神经系统评估量表结果Q 先生/女士通过 MMSE、HAMD、HAMA 等评估量表测试,MMSE 得分正常,HAMD 得分 30 分,HAMA 得分 27 分,提示情感障碍。
诊断Q 先生/女士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
治疗与随访治疗方法Q 先生/女士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并进行心理治疗。
随访结果Q 先生/女士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情况有所好转。
幻觉、失控情绪等症状大大减少,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结论患者经过专业治疗治愈的可能性很高。
试验药物虽会带来不适甚至副作用,但按照医生的剂量和方法使用是可控的。
定期随访是很重要的,可以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提高康复率。
精神分裂症病例模板

精神分裂症病例模板
基本信息:
姓名:XXX 年龄:XX岁性别:X
主要症状:
1. 幻觉表现:患者出现各种幻觉,如听见声音、看见不存在的人等。
2. 妄想表现:患者对自己或周围的人、事、物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如觉得自己是上帝、被追杀等。
3. 失语表现:患者言语少、内容含混、不易理解、不连续,不能适当回答问题。
4. 思维障碍表现:患者思维减速、思维内容混乱甚至停顿。
5. 情感淡漠表现:患者对周围人、事、物的情感反应减少或缺乏,自我感情也不丰富。
6. 行为异常表现:患者表现出不适当的行为,有舞蹈、跳跃、摆姿势等,也有怪异的避免行为。
病史:
患者某日出现神秘感,并对周围人产生猜疑、不信任感,后出现幻觉和妄想,以为自己被追杀,常常守在家中不出门,言语不清,情感疏离,行为古怪。
家人发现后带患者就医,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
治疗方案:
医生会以药物治疗为主,针对患者的症状和状态给予相应的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安眠药等。
同时还会适度进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调整情绪、恢复行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最终达到康复的目的。
注意事项:
1. 患者需长期用药和规律复诊,药物使用期间应注意营养平衡、避免饮酒、保持充足睡眠。
2. 患者需加强家庭支持,给予温暖、爱护、理解和包容,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角色和社会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病例
1、女、26岁、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入院后常对医生讲听到空气中传播流言蜚语,说:“我(指患者)这个女人不正经,作风不正派,讲我在家炒菜时加盐和糖之类的调味品,是在菜中放“白粉’(海洛因),公安局要来找我,叫我立即离开上海。
”
2、女、50岁、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医生请病人读当天的报纸,标题是“朝着光明的道路前进”,病人边读边加以说明:“朝即朝廷的朝,革命不是改朝换代,我们家门时坐北朝南,朝字上下有两个十字,中间有个日字,子曰学而时习之,朝字左半有日字,右半有月字,两字合起来念明,光明黑暗,开灯关灯,电灯管儿灯。
(医生催她念报)朝中方、四方形、三角形、几何面、方的、圆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此时,进来一位医生,病人马上站起让座,说向白衣战士学习,向白衣战士致敬。
(音联、意联、随境转移)。
3、男、23岁、精神分裂症、医生问:“你在哪里工作?”,患者答:“这是多余的问题,卫星照在太阳上,阳光反射到玻璃上,跟着我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马马虎虎,捣捣糨糊。
”问:“你近来好吗?”,答:“我不是坏人,家中没有房产,计算机病毒是谁捣的鬼,我想回家。
”
4、男、44岁、麻痹性痴呆、当医生问“你们工厂几点上班”时,病人答:“我每天七点起床,洗脸,漱口,到厂对面的锅炉房打水,那里的开水很热,锅炉房有值班的老头,六十多岁了,他有一个孩子,大概是七八岁的样子,孩子的妈妈常来,提着一个篮子,里头放着吃的东西,我打开水时碰见过她。
洗完脸后才去食堂吃饭,人很多,要排队,我每天吃一大碗稀饭、两个馒头、一分钱咸菜,工人常常吃完饭打乒乓球,我不会打,所以吃完饭就上班了,不到八点就开始工作……”
5、男、34岁、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常双臂舞动,有时将左腿放在右腿上,有时将右腿放在左腿上,有时双手捧着肚子或抱着头,患者对此行为不予解答。
病情好转后回忆左臂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右臂代表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双臂摆动代表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左腿代表依靠群众,右腿代表克服困难,左腿放在右腿上代表依靠群众克服困难,右腿放在左腿上代表克服困难依靠群众,双手捧着肚子代表保护人民,抱着头代表保护领导。
6、女、26岁、精神分裂症、患者大专毕业后长期休息在家,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相处较好。
半年来认为母亲对自己态度生硬,家中的事也不告诉自己。
患者说:“我认为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由于2000年转换到2001年对地球的磁力发生改变,这种磁力影响了我妈妈,使妈妈对我的态度发生改变,妈妈现在疏远我”。
7、男、38岁、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近半年来觉得上下班的路上有好几个人装扮为便衣警察跟踪自己,说:“我乘公交汽车他们就跟着上车,我换乘地铁,他们也乘地铁,我提前下车。
他们也下车……”,并认为这些人在自己的办公室和家中装有微型摄象机监视自己的行动,说:“他们怀疑我是特务,盗窃国家机密,吓得我不敢外出。
”
8、女、22岁、精神分裂症、患者近半年来自感痛苦,不愿与人接触,也不愿去上班,说:“马路上人的一举一动都针对我,有的人看到我就咳嗽,甚至吐痰,就是看不起我,故意贬低我;有的人看到我冷笑,认为我这人没有修养,素质差;商店里的营业员对我态度也很生硬,说我这人很小气,没有派头;单位里同事也指桑骂槐,讲我这人是垃圾,看到我进办公室,故意扫地,赶我出门。
”
9、男、42岁、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3年来始终感到外部有一种特殊的仪器控制自己,控制其思想、言语、行为甚至包括大小便,认为自己处于“全控制”状态。
当受到控制时,头脑非常难受、有紧束感、反应迟钝、不听自己指挥;四肢肌肉抽痛,背部发热难熬,早晨不让他起床,也不允许料理个人卫生。
而当仪器关掉时,自己才是一个自由人。
10、男、23岁、精神分裂症、患者系大学生,半年来他常去图书馆看书,发现一女生也在看书,认为对方对自己有好感,主动写信表示自己的爱慕之心,但遭到拒绝,并将信退
回。
患者认为对方是在考验他,故又多次写信给这位女同学,但对方均未理睬,患者认为对方已默认。
一天这位女同学穿了一件红色外套,患者认为对方向自己表露一颗赤诚的心,觉得其他同学都很羡慕他们。
同学告诉患者,“对方已有男朋友,她根本不喜欢你”,但患者坚信这不是真的,认为默默相爱是独特的方式,周围人是不理解的。
11、男、42岁、精神分裂症、患者近年来坚信妻子有外遇,认为妻子和她单位里的同事有染,经常打电话了解妻子是否上班,有时到妻子单位,在窗外张望,看到妻子与男同事讲话,回家就要盘问妻子,并叫她交待,有时要检查妻子的内裤。
弟弟劝告患者不要多疑,患者怀疑弟弟和妻子有“暧昧”关系。
妻子在厨房烧饭和邻居打招呼,认为妻子和邻居眉来眼去,肯定有不正当关系。
12、男、28岁、精神分裂症、患者坚信有人在他身上安装了特殊的发射装置,自己头脑中想的事,周围人都知道,他说:“我想去南京路,出门就看到一辆出租车就停在马路边等我;我在一家饮食店吃小笼包子,想要一碟醋,服务员就将醋送到我的餐桌上;在家我想听一首某人的歌,打开收音机,就听到她在唱“心酸的浪漫”……你们不要再问我,我的事你们都知道,对我来说没有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