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 潼关怀古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赏析一】怀古题材大多笔调沉稳老辣,或影射当时政局,或针贬时弊,张养浩的这首《山坡羊》也不例外。
起首两句气势磅礴,不仅交代了潼关的地理位置,且为全篇定下雄壮豪迈的基调。
“聚”和“怒”写活了秦岭诸峰和黄河的雄伟气势,为下文怀古做了情感上的铺垫。
第三句由“山河表里”的典故转入怀古。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潼关一直是长安的门户,乃兵家必争之地,然而纵然千秋帝业最终也都会化为尘土。
“意踟蹰”、“伤心”抒发了作者怀古时的感概,前段的山川情思此时化作历史的沧桑遗恨。
结局两句是本篇的灵魂。
无论王朝兴衰如何更替,身受战乱之苦的始终是老百姓。
作者精辟入理地揭示了历史真相,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前文在写景和怀古时蓄积的情感此时达到高潮。
本篇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怀古,再而议论,字里行间充溢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凸现了怀古诗的特色,又别具一格。
【赏析二】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
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
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
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
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元史·张养浩传》)。
《山坡羊·潼关怀古》便写于应召往关中的途中。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译文及赏析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译文及赏析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译文及赏析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译文及赏析1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注释】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内,雄踞陕西、山西、河南三省的要冲,为进入长安的门户。
山河表里:潼关背倚秦岭山脉,面临黄河,故称“山河表里”。
表里:内外。
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东汉迁都洛阳,称为东都,遂将故都长安称作西都。
踟蹰:犹豫徘徊。
【鉴赏】怀古题材大多笔调沉稳老辣,或影射当时政局,或针贬时弊,张养浩的这首《山坡羊》也不例外。
起首两句气势磅礴,不仅交代了潼关的地理位置,且为全篇定下雄壮豪迈的基调。
“聚”和“怒”写活了秦岭诸峰和黄河的雄伟气势,为下文怀古做了情感上的铺垫。
第三句由“山河表里”的典故转入怀古。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潼关一直是长安的门户,乃兵家必争之地,然而纵然千秋帝业最终也都会化为尘土。
“意踟蹰”、“伤心”抒发了作者怀古时的感概,前段的山川情思此时化作历史的沧桑遗恨。
结局两句是本篇的灵魂。
无论王朝兴衰如何更替,身受战乱之苦的始终是老百姓。
作者精辟入理地揭示了历史真相,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前文在写景和怀古时蓄积的情感此时达到高潮。
本篇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怀古,再而议论,字里行间充溢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凸现了怀古诗的特色,又别具一格。
译文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奔集起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
(心情很不愉快)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看到了无数间的宫殿都变成了泥土。
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元代: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注释⑴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⑵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
聚:聚拢;包围⑶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指波涛汹涌。
⑷“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表里:即内外。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⑸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⑹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一作“踟蹰(chí chú)”。
⑺“伤心”二句:谓目睹秦汉遗迹,旧日宫殿尽成废墟,内心伤感。
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
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山坡羊潼关怀古翻译及原文

山坡羊潼关怀古翻译及原文山坡羊潼关怀古翻译及原文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代〕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踌躇一作: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
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注释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
聚:聚拢;包围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指波涛汹涌。
“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表里:即内外。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一作“踟蹰(chí chú)”。
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
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与译文(含鉴赏)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与译文(含鉴赏)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原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奔集起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
(心情很不愉快)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看到了无数间的宫殿都变成了泥土。
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赏析:会员:qslsjlqgy 友情提供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chóu)躇(chù)。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赏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
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
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
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
课题的《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历年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这支流传的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
它像一支高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使之认识到象征封建政权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翻译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翻译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原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奔集起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
(心情很不愉快)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看到了无数间的宫殿都变成了泥土。
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赏析:会员:qslsjlqgy 友情提供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chóu)躇(chù)。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赏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
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
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
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
课题的《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历年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这支流传的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
它像一支高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使之认识到象征封建政权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下面小编整理了《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元代: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赏析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
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
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
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
“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与翻译)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与翻译)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
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西面聚集到潼关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潼关古道连接着关内华山和关
外黄河。
西望长安,心神不定,感慨万端。
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昔日秦皇汉武的万间宫阙都已荡然无存,所剩的只有眼前的一片萧条。
国家兴起,受苦受难的是黎民百姓;国家灭亡,受苦受难的还是黎民百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踌(chóu)躇(chú), 经行山峰像是在这里会合, 大大小小的山峰像是在这里会合,黄河波涛汹 涌好像发怒一样,潼关一带外有黄河, 涌好像发怒一样,潼关一带外有黄河,内有 华山,地势险要。 华山,地势险要。 眺望古都长安,(我)思潮起伏,心情不快。 眺望古都长安,(我 思潮起伏,心情不快。 ,( 经过秦汉旧地,见历史遗迹,备觉伤心, 经过秦汉旧地,见历史遗迹,备觉伤心,万 间宫殿都变成了灰土。 间宫殿都变成了灰土。 封建王朝兴盛,给百姓带来苦难; 封建王朝兴盛,给百姓带来苦难;封建王朝灭 同样给百姓带来苦难。 亡,同样给百姓带来苦难。
注意音节和字词含义
峰峦(luán)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xīng),百姓苦。 亡,百姓苦。 山河:华山和黄河。 表里:内外。 西都:指长安。 踌躇:惆怅,犹豫。 此指秦汉曾建都的地方。 宫阙:泛指宫殿。 兴:兴盛。 亡:衰亡,灭亡。
• 1.分析结构特点。给这首曲划分层次, 1.分析结构特点 给这首曲划分层次, 分析结构特点。 概括各层大意。 概括各层大意。 • 2. 望西都,意踌躇”写出了作者怎样 2.“望西都 意踌躇” 望西都, 的感情? 的感情? • 3.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怎样理解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怎样理解“ • 4.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 4.如何理解 如何理解“ 百姓苦; 这句话? 苦”这句话? • 5.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5.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山 坡 羊 潼 关 怀 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 西都,意踌躇。 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 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 百姓苦; 土。 兴,百姓苦;亡, 百姓苦。 百姓苦。
• 曲是元代新兴的体裁。 曲是元代新兴的体裁。 元代新兴的体裁 • 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 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 戏曲 散曲。 散曲。 •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 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 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 小曲子为独立单位。 小曲子为独立单位。 • 《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 天净沙》《山坡羊》 》《山坡羊 令。
写作背景
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 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 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 生活,弃官归养; 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外境 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 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 赈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怀古思今, 赈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怀古思今, 写下了这首抒情名篇。 写下了这首抒情名篇。 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 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 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 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 烈的忧患意识。 烈的忧患意识。
4.总写作者的感慨(主旨) 4.总写作者的感慨(主旨) 总写作者的感慨 不论“ 苦的都是百姓。 不论“兴”、“亡”,苦的都是百姓。带 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在这里, 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在这里,作者 对广大人民的痛苦境地寄予同情, 对广大人民的痛苦境地寄予同情,揭示了 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发出对封建统治 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发出对封建统治 者热衷于争权夺利而不顾广大人民死活的 谴责。 谴责。 对偶,使句式更加整齐,深化了文章中心) (对偶,使句式更加整齐,深化了文章中心) 本散曲由潼关而怀古, 5.本散曲由潼关而怀古,表达了作者忧虑 本散曲由潼关而怀古 民生,对老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关怀。 民生,对老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关怀。
作者简介
元代著名散曲家 张养浩——元代著名散曲家 张养浩
(1270--1329)元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 1270--1329)元散曲家。 希孟,号云庄, --1329 济南(今属山东) 官至礼部尚书, 济南(今属山东)人。官至礼部尚书,以直 言敢谏著称。弃官归隐后,因关中大旱, 言敢谏著称。弃官归隐后,因关中大旱,被 召为陕西行台中丞,治旱救灾, 召为陕西行台中丞,治旱救灾,积劳成疾而 死。 其散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官 其散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 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 场黑暗时流露不满。 场黑暗时流露不满。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
赏析: 赏析:
这首散曲意蕴深邃,感情悲愤沉郁。 这首散曲意蕴深邃,感情悲愤沉郁。
雄浑苍茫的景色、 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 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 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得 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散曲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 这首散曲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 怎样改朝换代, 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 苦的生活。 苦的生活。
谢谢观看! 谢谢观看!
1.第一层( 1.第一层(前3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第一层 ),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第二层(中间4句),写作者途经潼关时 第二层(中间4 ),写作者途经潼关时 写作者 所见所感。 所见所感。 第三层( ),总写作者的感慨。 总写作者的感慨 第三层(后2句),总写作者的感慨。 2.作者遥望古都长安,思绪万千,曾经的 2.作者遥望古都长安,思绪万千, 作者遥望古都长安 辉煌,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 辉煌,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 之情。 之情。 这是国家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 3. 这是国家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 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