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术后功能锻炼
治愈腰椎滑脱节操

治愈腰椎滑脱的节操
节操—是要这样的,眼睛闭着掌握呼吸,最主要的是呼吸,先把手慢慢慢慢举起来,举过头,往上,往上以后,你气沉丹田气往下走,你就感觉自己的胳膊自然而然往上伸,越伸越长,胳膊很长很长,完了以后,提起来以后,都是闭着眼,用呼吸,一节一节的骨头,一节一节的掉下来,放松,放松,放松,放松,下来,气呢,是一点一点往外出,整个的就是气往外出,一边出气,一边往下放松,到了这儿以后,一,都很慢,二,三,起来,起来也是很慢,觉得你的骨头自然而然的一节一节上来,然后转过来,往左,一,二,三,再往右,这都是三下,气功都是三下,不是八,一,二,三,完了,从这边转,你的腰转,再往这边转,两个手划圈,把这个气都捞过来,手攥着你这个脚脖子这儿,再往下,一,二,三,再从后往前转,碰到脚尖,再起,起,是一节骨头一节骨头觉得往上接,往上接,完了再到颈椎,一节一节接起来,再是气沉丹田,往上走,你觉得自己的胳膊往上伸,伸长了,做三次。
节操的第一步,首先是闭着眼,调匀呼吸,然后双手高举,向上使劲用力,然后第二步,举着手,慢慢地低头弯腰,能弯多少弯多少,别使劲,然后连续弯腰三次,再慢慢起身;接下来,分别往左、往右重复刚才的动作,然后弯着腰,先从右往左转,再转回来,双手像划水一样,从前往后,抓住脚脖子,再从后往前,摸着脚尖,最后,再慢慢起身,这样,这节操就做完了!
最核心的动作,实际上就是弯腰、转腰,而这些动作,它会强化腰肌的力量,改善腰椎周围肌肉、韧带的松弛程度,有力于椎体和椎体之间维持稳定。
腰椎滑脱症运动锻炼

腰椎滑脱症是一种腰椎体错位而造成的疾病,有的患者是先天的,而其中还有一部分患者是由于外伤造成的,我们要无时无刻的做好预防腰椎滑脱的准备,避免该病发生在我们的身上,腰椎滑脱的锻炼方法有哪些呢?
1、抱膝触胸:仰卧,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
2、直腿抬高:仰卧,将双手放在身体两边,慢慢抬起左下肢,膝关节可微屈,抬起后坚持5秒后放下,左右交替,这对患者也可缓解腰椎滑脱的症状。
3、“半桥”训练:仰卧,两膝靠紧屈曲,双足踩于床面,挺胸挺腰使臀部离开床面,抬起后坚持5秒后放下。
4、仰卧起坐:仰卧,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慢慢抬起,抬起的高度以个人情况而定,一般不要抬得太高。
5、俯卧抬腿:俯卧,交替抬起伸直的左下肢,抬起后坚持5秒后放下,左右交替。
以上各动作每个动作训练10次,每天2组,训练时注意动作轻柔。
腰脱术后三月康复训练方法

腰脱术后三月康复训练方法
腰脱手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手术,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加快恢复。
在术后三个月的康复期间,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训练方法: 1. 伸展运动:通过仰卧位或躺在平坦的表面上进行伸展运动,可以缓解腰部疼痛并增强腰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力量。
2. 轻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或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3. 腹肌训练:腹部肌肉的稳定性对于支撑脊柱很重要,因此在康复期间进行适量的腹肌训练可以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4. 软组织治疗:在康复期间,使用热敷或冷敷等治疗方法可以减轻疼痛并促进血液循环。
5. 身体力量训练:通过使用简单的负重器材如哑铃或弹力带等进行身体力量训练,可以增强核心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6. 人体工学: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使用人体工学的家具和设备可以帮助减轻腰部的压力,并减少脊柱受伤的风险。
以上是一些腰脱术后三个月康复训练方法,但请注意在进行康复训练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示,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1 -。
腰椎手术后康复训练

腰椎手术后康复训练
腰椎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比较理想的康复效果,必须坚持康复操的系统性练习。
以下是腰椎手术后康复训练的内容:
1. 功能性康复训练:
* 晨练:每天早上使用哑铃练习,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腰部活动度。
* 腹部肌肉训练:使用动作练习、蹲起来及绳索抬腿来强化腹部肌肉,改善腰椎转动功能。
* 腰腿肌肉训练:使用蹲起来、半蹲、踮腿抬腿等运动,来强化腰腿部的肌肉,改善腰腿的活动度和灵活性。
2. 机械支撑练习:
* 体位支撑:借助腰腿带和手臂支撑,静止支撑体位支撑,增强支撑肌肉力量和腰椎的稳定性。
* 腹肌模式:使用腹带来束缚上肢,利用内外肌群合力练习腹肌模式,分离内外肌群,增强腹肌力量。
* 背位支撑:使用腰带和腹带束缚上肢,来帮助腰椎保持正确的姿势,增强腰椎的支撑力。
3. 伸展训练:
* 腹部伸展:利用伸直腿后拉伸伸展腹肌,使腰腿灵活,减轻疼痛,改善行动效果。
* 腰腿伸展:横侧伸展、腿部和腹部协同伸展训练,使腰部和腿部的灵活性得到改善,改善脊柱活动度,减轻疼痛。
4. 平衡训练:
* 静止平衡:站立静止练习,改善腰椎好操动度,有效降低摔伤风险,减轻疼痛。
* 变化平衡:练习时间在增加,使腰腿灵活,增强肌肉力量,减轻疼痛,改善平
衡性。
腰椎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应根据个人病情,对其训练量和方式做适当控制,避免过度疲劳和身体太抖动。
聘请专业的治疗师或体能教练,指导合理的运动训练,确保安全性,有利于取得快速的康复效果。
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1)

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1)一、概述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功能锻炼主要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以下是针对不同类型的骨科手术后的功能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关节活动度训练1. 关节活动度训练的意义关节活动度训练可以预防关节僵硬、粘连,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提高关节功能。
2. 训练方法(1)主动关节活动:术后第一天开始,患者可根据自身疼痛程度进行主动关节活动,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2)被动关节活动:术后第二天开始,家属或医护人员协助患者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3)关节活动器:术后第三天开始,使用关节活动器进行关节活动,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
3. 注意事项(1)活动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劳累。
(2)活动过程中如出现疼痛加重,应立即停止。
(3)保持关节活动范围的逐渐扩大,避免突然大幅度活动。
三、肌肉力量训练1. 肌肉力量训练的意义肌肉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预防关节损伤。
2. 训练方法(1)等长收缩: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等长收缩训练,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2)等张收缩:术后第二天开始,进行等张收缩训练,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3)抗阻训练:术后第三天开始,进行抗阻训练,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
3. 注意事项(1)训练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劳累。
(2)保持正确的训练姿势,避免关节损伤。
(3)训练过程中如出现疼痛加重,应立即停止。
四、平衡训练1. 平衡训练的意义平衡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预防跌倒,降低骨折风险。
2. 训练方法(1)静态平衡训练: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静态平衡训练,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2)动态平衡训练:术后第二天开始,进行动态平衡训练,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3)功能性平衡训练:术后第三天开始,进行功能性平衡训练,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
腰脱术后三月康复训练方法

腰脱术后三月康复训练方法
腰脱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介绍腰脱术后三个月的康复训练方法。
1. 术后第一周:卧床休息
术后第一周是恢复期的关键时期,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活动。
此时,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免造成肌肉僵硬和疼痛。
2. 术后第二周:逐渐增加活动量
术后第二周,患者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需要避免弯腰、扭转和举重等动作。
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如散步、瑜伽、普拉提等,以帮助加强肌肉和提高身体柔韧性。
3. 术后第三周至第六周: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术后第三周至第六周,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进行一些适当的康复运动,如腰部伸展、腹肌收缩、臀部收缩等。
这些运动可以帮助
加强腰部肌肉,提高腰部稳定性,减轻疼痛。
4. 术后第七周至第十二周: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术后第七周至第十二周,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活动,如步行、跑步、游泳等。
但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活动,以免对腰部造成损伤。
总之,腰脱术后三个月的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
化设计,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活动量,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减轻
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
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免造成肌肉僵硬和疼痛。
腰部肌肉康复训练动作

腰部肌肉康复训练动作
腰部肌肉康复训练动作,是通过一系列的运动来帮助腰部肌肉恢复功能。
在康复过程中,适当的训练可以帮助肌肉恢复,增强肌肉力量,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接下来,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腰部肌肉康复训练动作。
1. 腹部提肛练习:这个动作有助于提高肛门括约肌的力量,通过不断的收缩和松弛,可以帮助加强腰部肌肉,从而达到康复的效果。
2. 侧躺腰部拉伸:这个动作可以帮助舒缓腰部肌肉,特别是在长时间坐着或站着后,经常可以采用这个姿势来放松肌肉。
3. 腿部平衡练习:这个动作可以帮助加强腿部和腰部的肌肉,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从而促进康复的效果。
4. 腿部推墙练习:这个动作可以帮助加强腰部和腿部的肌肉,通过不断的推墙,可以增强腰部的力量,从而达到康复的效果。
5. 仰卧起坐:这个动作可以帮助加强腹肌和腰部肌肉,通过不断的仰卧起坐,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从而达到康复的效果。
以上就是几个常见的腰部肌肉康复训练动作,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运动,可以帮助加强腰部肌肉的力量,恢复正常功能。
在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动作,适度运动,不要过度疲劳或造成损伤。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些动作,帮助自己早日康复,达到更好的健
康效果。
腰椎间盘手术后康复训练

腰椎间盘手术后康复训练腰椎间盘手术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但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同样重要。
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恢复患者的脊柱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1. 术后康复训练的时间腰椎间盘手术后,康复训练应该在手术后尽早开始,一般在手术后第二天或第三天开始。
术后康复训练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需要2-3个月,但也有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2. 术后康复训练的内容术后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训练:包括平衡练习、腰部肌肉锻炼、伸展以及步态训练等。
这些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预防再次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2) 功能训练: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训练,如坐起、起立、上下楼梯等。
这些训练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能力。
(3) 按摩理疗:按摩理疗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和僵硬,减轻疼痛。
(4) 热敷和冷敷:热敷有助于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冷敷则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5)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电疗、超声波治疗等,能够加速组织修复和恢复患者的肌肉功能。
3. 术后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术后康复训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康复训练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进行。
(2) 康复训练应该循序渐进,不可过度运动,以免引起新的损伤。
(3) 康复训练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4) 康复训练应该坚持不懈,不可懈怠或中途放弃。
4. 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康复训练也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复发率。
腰椎间盘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
只有科学规范的康复训练,才能够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滑脱术后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答:功能锻炼是防治腰椎滑脱特别是退行性滑脱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腰椎滑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
(1)下肢肌力锻炼
①直腿抬高锻炼:参见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
②踢腿锻炼(图6~12):取仰卧位,主动屈髓屈膝后再伸腿放下,左右腿交替伸屈,次数不限,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
③伸腿锻炼:取俯卧位,交替后伸双下肢,保持膝关节不屈曲。
④展腿锻炼:取侧卧位,下肢伸直位外展、复原,完成2次后转对侧卧位并进行相反肢体锻炼;双下肢交替进行,保持膝关节伸直位。
⑤局部关节锻炼:屈伸患侧膝关节、踝关节和各趾关节,并在家属的帮助下行抗阻力锻炼。
(2)腰背肌功能锻炼术后第10天开始进行腰背部肌群功能锻炼,以提高腰背部肌肉的力量,增强脊柱稳定性、灵活性、耐久性。
具体方法参见腰椎骨折与脊髓损伤。
(3)腹肌锻炼
①抱膝法:仰卧位,主动屈膝屈髋至最大程度。
②呼吸缩腹法: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吸气时尽量缩腹,呼气时放松。
(4)床边腰肌锻炼手术4周后进行锻炼。
①坐起动作:侧卧位,屈膝屈髓,使小腿置于床边,他人协助坐起,两小腿垂于床边。
②蹲-站动作:闭上眼坐起数分钟无其他不适后,慢慢睁开眼,由他人协助渐渐由床边下滑,双足着地并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位,然后慢慢下蹲,保持腰部伸直位,再慢慢恢复站立位,重复20次。
③双腋杖行走:起床活动后第2天在腰围保护下,在他人协助下、在双腋扙保护下缓步行走,每天3~4次,每次20~3Omin。
④腋杖行走适应后可在室内由他人陪护独立缓步行走,患者挺胸直腰,双手叉腰扶住两侧骼部,以增加腰部的稳定性。
⑤室内行走两天后可到室外缓步行走,行走方式逐渐改为自然行走、倒步行走与快步行走,行走距离逐渐加长,坚持每天锻炼。
对该患者如何进行出院指导?
答:(1)视病情卧床休息3个月,下床活动时,应注意保持腰部挺直,避免弯腰动作。
(2)下床活动应佩戴腰围,卧床时避免使用,以防形成腰背肌无力。
(3)3个月可去除腰围活动,活动幅度应循序渐进。
(4)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禁搬重物。
(5)加强营养,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预防便秘。
(6)遵照医嘱坚持服用补血、补钙、营养神经等药物;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不可骤停和自行更换,亦不宜同时服用多种降压药,避免血压骤降或过低致脑供血不足。
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血压、病后血压等情况来判定最适合血压水平,缓慢降压,不宜使用强降压药(如利血平)。
(7)术后3个月门诊复查。
惠者术前出现不全瘫痪,术后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答:为防止患者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术后早期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应给予上、下肢关节主被动活动。
每天肌肉按摩5~6次,每次20~30min。
(l)关节的被动活动通过被动活动可防止关节挛缩,保持关节原有活动范围,对已有挛缩及粘连的关节可促使松
解,恢复关节的活动度。
操作时先下肢再上肢,下肢顺序为足趾、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上肢依次为肩、肘、腕、掌指、指间关节。
活动关节时主要采用伸屈动作,尽可能使关节得到最大限度的伸展和屈曲。
在被动训练中应有耐性地缓慢进行,切忌粗暴,以免造成骨折或软组织损伤。
(2)关节的主动活动上肢主要锻炼手的握与捏功能。
下肢主要加强屈髓、屈膝及跺关节的锻炼。
具体的锻炼方法有直腿抬高训练,方法是伸膝后保持膝关节伸直,抬高至足跟离开床面10~15cm,保持30~60s,每天锻炼3组,每组20~30次。
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置肢体于功能位。
术后第3天可在颈围保护下采取半坐卧位,术后第4天后可佩戴支具下床活动,具体的按摇高床头、半坐卧位、床上坐位、床旁坐位、床旁站立、床旁行走、离床行走的顺序进行。
防止直立性低血压引起晕厥。
功能锻炼时注意活动量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度,鼓励患者生活自理,避免暴力牵拉,引起脊髓再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