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山药栽培管理技术(郝晨宇)
优质麻山药栽培技术

优质麻山药栽培技术作者:王永辉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2年第10期一、土壤的选择和土地整理运用常规技术栽培麻山药,以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向阳、排水流畅的沙质壤土为好。
但种植麻山药的土壤不宜完全采用沙土,因为漏水漏肥严重,且宜导致麻山药块茎生长变形,影响商品价值。
麻山药块茎具有下扎的特性,入土可达30~100厘米。
因此需要将生土深耕,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紧实度,以利于块茎下扎生长。
一般在冬前深翻土地,挖土时将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
经过冬季日晒风化后,于翌年春天下种前施入基肥。
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厩肥、堆肥约5000公斤。
并注意将肥料施在30厘米以上的土壤中,不能施入未捣碎的肥料块,否则会引起烧根或导致块茎畸形。
然后将施好肥的土壤回填麻山药沟内。
注意先填入底土再填入表士,分层用脚踩实。
否则土壤太疏松,容易造成土壤塌坑,损坏块茎和根系。
土壤回填完以后,如果墒情不足,需要浇透水1次。
二、种薯制备选用健壮、高产优质、抗病的品种,如日本白、小白嘴、长山药等。
栽培麻山药需事先制备种薯,种薯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麻山药块茎的产量和品质。
常规种薯制备有3种:使用麻山药栽子、使用麻山药段子、使用麻山药零余子。
1. 使用麻山药栽子制备种薯麻山药栽子也叫麻山药嘴子,麻山药栽子是麻山药块茎上端有芽的一节,在收获麻山药时获取。
麻山药栽子一般长17~20厘米,如果太短将影响产量。
制种方法:首先是掰栽子。
掰栽子一般与麻山药收获同时进行。
在麻山药收获时选择脖颈短粗、芽头饱满、健壮无病、无虫、无分叉、色泽正常的麻山药块茎,用手掰下,也可用刀切下。
接下来晾晒4~5天,为的是让栽子表面的水分蒸发,加快切面伤口愈合,妥善保存,避免腐烂变质而影响栽培。
2. 使用麻山药段子制备种薯只有在麻山药栽子不足时才使用麻山药段子做种薯。
麻山药段子都是在播种前一个月左右准备好,将麻山药块茎按8~10厘米切成小段,每块段子重50~75克。
分切时,应该注意保留每块段子上的皮层,以免损伤了定芽,导致将来不能萌芽。
麻山药管培种植与管理技术

麻山药管培种植与管理技术麻山药是一种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的根茎类蔬菜,在市场上广受欢迎。
为了提高麻山药的产量和质量,采用管培种植技术进行种植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麻山药管培种植与管理技术的各个环节。
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麻山药品种,如河北的麻山药一号、二号等。
二、苗床准备1. 选择地块: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地块作为苗床,同时要求地下水位较低,土壤富含有机质。
2. 整地施肥:在播种前15天左右,将苗床深翻30厘米左右,晒土杀菌。
结合整地,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同时加入适量的复合肥和杀菌剂,以增加土壤肥力和防治病虫害。
3. 做畦铺膜:苗床整平后,做成高畦,畦宽1.2米左右,高20厘米左右,长度根据地块大小而定。
然后在畦面上铺一层地膜,以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
三、播种1. 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3月份左右进行播种,具体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而定。
2. 播种方法:在苗床上按行距30厘米左右开沟,沟深根据品种特性而定,一般10-15厘米左右。
将麻山药种子按照株距15厘米左右放入沟内,然后覆土盖膜。
3. 苗期管理:当麻山药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防止高温烫伤幼苗。
在出苗后10天左右,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当苗高3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
同时根据土壤肥力和幼苗生长情况,适量追肥,促进幼苗生长。
四、田间管理1. 搭架引蔓:当麻山药藤蔓长到30厘米左右时,及时搭架引蔓,以促进藤蔓攀爬生长。
一般采用竹竿或钢筋架作为支架,高度根据品种特性而定。
2. 追肥:根据麻山药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追肥,一般分为两次。
第一次在6月份左右,追施氮肥和钾肥;第二次在7月份左右,追施复合肥和微肥。
追肥量根据地块肥力和品种特性而定。
3. 浇水排水:在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在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止积水淹浸。
4. 除草松土:在麻山药生长期间要及时除草松土,保持土壤疏松透气,有利于麻山药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麻山药栽培管理技术

麻山药栽培管理技术麻山药是一种很重要的药材,它的开发利用对推动中药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麻山药也是一种非常有营养价值的食品,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因此,麻山药的种植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麻山药的生态环境麻山药是一种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年平均温度在8℃左右,侵食作用比较强的地貌区域,这种环境非常适合麻山药的生长。
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麻山药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和抗逆性,它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
二、麻山药的栽培条件1、地理位置麻山药的栽培要求海拔高度在2200-3600米之间,年降雨量在1000-1500mm之间,具有半湿润或湿润的气候条件。
同时,适宜种植的地区必须在冬季干燥,能够保证麻山药在休眠期正常生长。
2、土壤条件麻山药对土壤的要求很高,适宜生长的土壤应该是属于中性或微酸性,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磷酸盐的肥沃土壤。
同时,土壤的酸碱度、水分和温度等环境条件也是影响麻山药生长的重要因素。
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对于土壤的精细调控是非常重要的。
3、种植技术在种植技术上,麻山药的种植方法有很大的讲究。
首先要精心筛选种苗,选择生长健壮、萌发快、无病虫害的饱满种马肉。
其次,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花期和缩短枯死期,采取及时摘花、除雄、撒播根芽等措施,确保麻山药的正常生长和充实发育。
4、施肥管理麻山药对土壤的pH值和饱和度要求比较高,如果土壤过于偏碱或偏酸,就会影响麻山药的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
在施肥管理方面,要根据土壤的pH值来调整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比例,适当增加腐熟有机肥,促进麻山药的根系结构生长和发育。
5、病虫害防治在麻山药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是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麻山药的生命力比较旺盛,所以,在施药防治时要注意药量的控制,避免过多使用药物影响药材的品质。
同时,对于病虫害来临时,要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包括物理控制、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
总结麻山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材,其栽培管理技术在增加药材产量,提高品质、保障质量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麻山药栽培管理技术

2018/9/10
3、地上茎的生长
(6)麻山药的果实和种子 果实为蒴果, 多卷曲。果实中种子多,每果含种子4~8 粒,千粒重一般约为6~7g 。
2018/9/10
21
三、栽培季节与茬次安排
春季栽培 露地栽培 间套作
2018/9/10
22
四、栽培技术
(一)品种 (二)留种 (三)种植制度 (四)繁殖方法 (五)整地施肥 (六)播 种 (七)田间管理 (八)采 收
段子3
段子2
段子1
嘴子
播种材料要选择嘴子或者段子1,实在缺少播种材料时再选用段子2或者段子3。
2018/9/10
27
制种:
制种时要用草木灰+多菌灵沾满断面(或用大生更好)以防感染病菌。
成掰 的种 病后 菌断 感面 染未 进 行 处 理 造
2018/9/10 28
2018/9/10
29
2018/9/10
2018/9/10
17
3、地上茎的生长
(2)麻山药在地上部叶腋间着生很多零余子。椭圆形, 长1.0~2.5cm,直径0.8~2.0cm,褐色或深褐色,亩产可 达200~600kg。在一般情下零余子生长在茎蔓的第20节以 后,而且开始多发生在山药主茎或侧枝顶端向下第三节位 的叶腋处。成熟后最外面一层较干裂木栓质表皮粗糙,里 面是由木栓形成层形成的周皮。外部形态上看有像马铃薯 块茎一样的芽眼和退化的鳞片叶,顶芽埋藏在周皮内,外 观不易觉察。没有明显的节。零余子中含山药素,且只在 皮中才有,具有很强的抑制生长和促进休眠效应。刚采收 的零余子,不宜当种用。
单叶互生,至中部以上对生。叶三角状卵形至广卵 形,叶柄长。叶腋间发生侧枝或形成气生块茎。 花单生,雌雄异花异株,总状花序穗状,腋生,花 小,白色或黄色,花期6~7月。 蒴果具3翅,扁卵圆形,栽培种极少结实。
麻山药的种植技术

麻山药的种植技术层深厚、土壤沙质,适合麻山药的根状块茎生长,经济价值较高,是沿河部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麻山药种植却存在着几大误区,成为制约麻山药增产增收的主要因素。
一、选种误区农民选种时往往是只注重眼前利益,习惯选择品质好、块茎均匀的出售,留为种用的多为次等的、畸形的、有病的块根块茎。
这样做当年的收入也许会高些,但第二年、第三年以后病虫害加重,畸形块根块茎增多,山药的产量和品质下降,致使效益降低。
因此山药种应选择均匀、整齐、无病的块茎,而且需经4~5年换1次,以减少因连年种植品种退化现象的发生。
二、施肥误区据调查,农民光施肥一项亩投入就近800元,投入越来越大,但产量并没有增加。
鸡粪做底肥本来是利于山药生长的,但大多数农民施用的鸡粪未完全腐熟,造成地下害虫数量增加,在其腐熟过程中与山药争肥、争水,有时出现烧苗现象,造成苗小苗弱,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反倒对山药生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麻山药完全靠自身转化运输养分要到6月中旬以后,而此时化肥的肥效已经流失的差不多了。
试验发现,化肥不做底肥,而改为追施,即分别于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中旬追3次,和施底肥及7月中旬、8月中旬两次追肥的模式相比较,只进行追肥的产量反而高。
因此在施肥上实行有机肥做底肥一次性施入,化肥追施就可以了。
每次追二铵20公斤、硫酸钾25~30公斤、缓释肥料可做底肥用。
三、用药误区农民喷药往往是多加药少加水,其实这是防治病虫害中最忌讳的问题。
一是用药浓度大,易产生药害,二是用药多,成本增加,三是因为药液少,容易造成喷撒不均匀,导致防治效果差。
盲目用药也是麻山药生产中的一个大问题。
通常情况下,往往是多种病害混合发生,有的地块偏重这种病,有的地块那种病占主导,而农民经常是从众心理太重,看到别人用什么药,自己也用什么药,不管是否对症。
再者是重复用药,存在用药上的“经验主义”。
去年用某种药效果可以,今年不管气候条件、病害种类,从苗期开始,每一次都用这种药。
麻山药高效栽培技术

更 新 复壮 ,防 止 品种 退化 。
2 适 时定植
导致 生长较 弱 的麻 山药 死 亡。三是 粪便 在 发酵 时会 产 生 臭味 ,招 来蝇 蛆 为害 麻 山药生 长 ,臭 味还 能污
麻 山药 的定植 期 因气 候条 件 不 同而有 差 异 。一
般 要 求 地 表 温 度 稳 定 在 9℃ ~1 0℃ 即 可 定 植 。华
42 施 用 化 学 肥 料 。 施 用 化 肥 为 麻 山 药 追 肥 时 , . 第 1次应 该在麻 山药 出苗 1 月后 ,每 亩 施用 尿 素 个
茎 颈 短 、粗 壮 、无 分 支 和 病 虫 害 。麻 山药
・ 栽了 一 长 1 般 6~2 m,太短 将影 响 出苗和 0c l喜 产 量 。麻 山药 栽子 的截 取 。首 先 是掰 栽 子 , 毫'
免 导致 整 个 植株 “ 死 ” 泡 。立秋 后 为 促 使 麻 山药 块 茎 增粗 ,可浇 大 水一 次 。此次 浇 大水 ,具 有抑 制 块
染环 境 。四是 粪便 中含 有 大量 的尿 酸 ,未经 腐熟 转
化 的,直接 接 触种 苗将 会 抑制 种 苗 生长 。五 是没 有
北大 部 分 地 区在 4月 中下旬 定 植 。只 要 地表 不 冻 , 定 植 越 早越 好 。早 定植 可 使 根系 发 达 ,生 长 健 壮 , 块 茎 产 量增 加 。如 果提 早 定 植 , 则扣 上地 膜 为 好 ,
也 便 于 加快 切 面伤 口愈合 , 妥善 保 存 ,避 增 免 腐烂变 质 而影 响下 一年 的麻 山药栽 培 。
1 使 用 零余 子 制 备种 薯 。零 余 子 是麻 山 . 2
转 化 为无 机 态 养 分 ,从 而 容 易被 麻 山药 吸 收利 用 , 不 要采 用 “ 晒粪 干 ” 的方法 , 因为在 此过 程 中肥 料 中的氮 素会 损 失很大 。麻 山药栽 培 中使用 腐 熟后 的 有 机肥 ,具 有 多方面 的效 能 ,可 称 为 “ 完全 肥料 ” , 即 可作为麻 山药基 肥施 用 ,可 作 为追肥 施 用 。在施 用 厩 肥 等 有机 肥 的 同时 ,也 可 以根 据 肥 料 的效 力 ,
麻山药栽培管理技术
3、地上茎的生长
麻山药地上茎有两种: 一种是攀援作用的茎蔓,为山药真正
的茎; 另外一种是地上茎的叶腋处生长的珠
芽(零余子),又称山药豆,是一种 变态茎、地上球状茎。
3、地上茎的生长
(1)麻山药的地上茎蔓属草质藤本,蔓生。 苗高20cm时,茎蔓节间拉长,并具有缠绕能 力,这时要设立支架。开始只是1个主枝,随 着叶片的生长,叶腋间生出腋芽,进而腋芽 形成侧枝。
麻 山药
Chinese Yam
山药,别名麻山药、山薯、大薯等, 原产于中国,麻山药科麻山药属多年生藤本 植物。以地下块茎为食,富含淀粉、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及副肾皮素、皂苷、粘液质等营 养成分,既是营养丰富的粮菜兼用作物,又 是滋补功能较强的中药材。
麻 山药
麻山药为麻山药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以干燥 根茎入药,药材名山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内含多种药用成分,具有调节和增强免疫功能与 抗肿瘤作用。可抗衰老,能使加速机体衰老的 GSH-Px等老化的相关酶活性降低,抗衰老,延 年益寿。
②雌株雌花 雌株着生雌花,雌花无梗,两性花,基本不 结种子。一个花序中从现蕾,开花到凋落,约需30~70 d。花期集中在6—7月份。花朵在晴天傍晚以后开放,雨 天不开。
3、地上茎的生长
(3)麻山药的地下根茎是山药的药用、食用部分, 其形状的变异较多,大致可以分为长形山药、扁 形山药和圆形山药。种栽萌发后,首先生长不定 芽,伸出地面长成茎叶。根茎的肥大完全靠分生 组织细胞数量的增加和体积的不断增大来完成。 根茎越长则产量越高。
(4)麻山药的叶片 麻山药虽然是单子叶植物,但 其种子却有两片子叶。全叶呈浅绿色、深绿色或 紫绿色。麻山药茎的基部叶片多互生,以上的叶 片多对生,也有轮生的叶片。
耐寒、喜温暖,茎叶生长最适温度25~28℃;
麻山药种植新方法,用山药豆播种,种起来简单多了,长得也很好
麻山药种植新方法,用山药豆播种,种起来简单多了,长得也很好过了年想种点麻山药,刚好家里存了一些山药豆,能不能用它种植麻山药呢,其实可以的。
好吃山药豆应该叫做零余子,是山药叶腋间长出的株芽,在生产中很少用零余子做播种材料,都是用山药段子或者山药栽子播种。
山药豆是第一年做繁殖材料,长出的山药第二年做播种材料。
现在有的菜农直接用山药豆做播种材料,没想到生产的麻山药还是挺好的,外表根毛少,肉质洁白细嫩,口感软糯,整个的商品性都很好。
感兴趣的不防试一下,这样种植麻山药就简单多了。
山药豆【种植方法】1、山药豆处理选择粒大饱满、无损伤的山药豆,大约重1.5-2.0g,直径为1.5-2.5cm,种植这样的山药豆当年才可能获得高产。
播种前15-20天取出贮藏的山药豆,晾晒三四天后进行催芽。
催芽方法为:制作一个细沙池,高度20cm左右,长宽根据山药豆的量来定,浇水拌匀,是细沙的湿度为手握成团,落地即散。
保持细沙的温度为23-25℃,把山药豆放进细沙种催芽10-15天,大部分山药豆露白,种芽长1-2mm时就可以播种了。
麻山药小苗2、播种种植山药要选择土层特别深厚的壤土、沙壤土或者沙土。
种植麻山药一般要挖种植沟,如果只是家庭种植,土壤又为沙土地的话也可以不挖种植沟。
种植沟的制作方法为:沟深80-100cm,沟宽70-80cm,沟长自己定就可以了,先挖大约30cm的耕作层放在一边,其余生土放在另一边。
除去生土层中的大石块,砖块等回填大约30厘米,轻踩缓浇水,接着再回填30厘米,最后把熟土和四五吨有机肥、100斤复合肥混合后回填,种植沟做好后就可以播种了。
山药不耐寒,一般在气温稳定在12℃以上,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才能播种,我们这里大概在4月初播种,播种前浇透水,水渗后把山药豆轻轻压入土中,不要伤害种芽,然后覆土1-2cm,覆膜保温保湿。
麻山药结豆了3、田间管理麻山药的整个生长时期很长,我们要做好水肥管理,及时搭架,确保植株健壮,这样麻山药才能长得好。
中药材麻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中药材麻山药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麻山药因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可以菜药兼用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麻山药一般亩产块根2500~3000公斤,亩纯收入在元以上,行情好时,高产地块亩产值突破万元,所以种植麻山药是农民增收的方法。
一、整地选种。
选择地块选地势高,排水好,土层深厚的沙壤土。
松土施肥,灌好底墒。
选用无病块根上端较硬的山药尾子作种块,并用新高脂膜(可与种衣剂混用)作浸种处理,可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二、做畦定植。
当气温维持在12℃,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定植。
播前7~10天盖层湿沙,上覆塑料薄膜,进行催芽。
按80厘米距离开沟,宽行行距80厘米,窄行行距30厘米,栽植深度3~4.5厘米,株距一般为15~20厘米,麻山药尾子按同一方向平铺于沟内,覆土平畦面。
对萌芽较多的要选留壮芽1~2个,将其余的全部及早去除。
三、田间管理。
麻山药出苗后要及时支架引蔓,若侧枝过多,可摘除基部侧蔓,保留上部侧蔓。
生长前期应勤中耕除草,直到蔓上半架为止。
在上半架和满架时各追肥1次,适当追些钾肥或叶面肥,同时喷施新高脂膜,提高抗逆性。
当叶片开始扩展的时候,叶面喷施药材根大灵。
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药用含量大大提高。
麻山药为耐旱型作物,为了提高产量,在久旱无雨的天气条件下,应轻浇水1~2次,如遇多雨天气,要及时排水,防止出现涝害。
四、病虫害防治。
炭疽病是麻山药生产上常发的病害,一旦发现叶面上有病斑时,初期可用适量代森锰锌加新高脂膜叶面喷雾,一般7~10天喷一次,2~3次即可。
线虫是麻山药一大虫害,防治方法一般亩用5%灭克磷颗粒剂3公斤均匀撒在种植沟内即可。
麻山药栽培管理技术
麻山药栽培管理技术麻山药,又名山药、淮山,是一种生长在山地及丘陵地带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被广泛用于中药临床治疗。
其品质和功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药材市场的供需和消费群体对麻山药的认同度。
而麻山药的栽培管理技术则是影响其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关键。
下面就麻山药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1.选地:麻山药属于山地阔叶花卉。
在南北方生长环境有很大差异,南方多生长在阴凉潮湿的山谷或山坡,北方则多生长在日照充足、泥土肥沃的山丘或山坡上。
因此,选择适宜生长的土地非常重要。
选用无污染、排水良好的、酸碱度适中的土壤,尽量避开湿地、过于密集的地块,以及极端气候的地区。
2.育苗:麻山药主要通过种子繁殖,育苗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应选用无机杂质、高发芽率的种子。
然后,按照所在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育苗方式,如大田育苗、盆栽育苗、花灌木盆种等。
同时,还应注意灌溉、通风、保温等,确保苗期顺利。
3.整地:对于种植麻山药的土地,必须进行地面整理。
首先,清除地面上的根系、苔藓和石块等杂质,以保证地面平整;其次,对于过于干旱或者湿润的土地,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土地改良措施。
这样可以确保麻山药在整个种植期间都能得到最适宜的土壤环境。
4.定植:在整地完成后,需要对麻山药进行定植。
这个过程首先是要选定合适的种植时间。
在不同的地域,麻山药种植期也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在当地气温逐渐回暖的春季进行种植为宜。
切记植株深度要适中,根系也要得到保护,不要进行过度修剪,以免伤害根系并影响其生长发展。
5.施肥:麻山药生长繁盛,对土地的养分要求也很高。
农户在种植麻山药时,应根据土地养分含量及状况,施给合适的复合有机肥或者草木灰等适宜的肥料。
在生长期间,适当增施一些磷、钾等肥料,对于麻山药的发育非常有益。
6.除草:麻山药生长期长,不同于一些短周期作物。
在生长期间,麻山药的周围容易生长一些杂草,因此,要及时开展草害防治工作。
这可以避免草害对麻山药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还能保证其通风循环和正常照射,为开展规范化生产打好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人:郝晨宇 2014-01-14
麻山药是什么?
麻山药:山药又名薯蓣、大薯,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 在我国一般作为一年生蔬菜或中药材栽培,以地下肥大的肉质块茎 作食用或药用。山药适应性强,我国除西藏和东北北部等部分高寒 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栽培。 品种有河南的怀山药,山东的细毛, 河北的黄批,紫药,棒药,铁棍等。
山药茎蔓长到50cm左右时,则需要插杆。 为提高支架的撑力和抗风能力,可用架材将架顶连接起来。 旧竹竿上残留的麻山药蔓必须清理干净。 无论新旧竹竿,最好用白灰水或者多菌灵200倍液浸泡10分钟左右,达 到杀菌目的。
五、麻山药生长期的水肥及茎叶管理
1.
2.
3.
4.
5.
麻山药有70%刚出芽时,在插架之前可沟施尿素30-40斤每 亩,不可浇水,为防止氮肥流失,可同时加入倍增配合。 秧长至1m时浇一次小水,湿地皮即可。前期施足底肥(化 肥)的此时不用再施肥,未施足底肥的施复合肥30斤/亩, 腐殖酸1公斤,溶水冲施。无论底肥是否充足,都应喷施2‰ 磷酸二氢钾一次。 7—10天后冲施金脉恩高氮型一次,并喷施2‰磷酸二氢钾 一次。 从6月上旬到立秋前,根据下雨情况浇水施肥,保持地面见 干见湿的情况,要求不出现裂缝、不绷断毛细根。冲施生根 多宝一次,每隔15天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此期间必须注意 排涝,并及时观察病叶(炭疽病和疫病)情况。 立秋后及时浇大水一次,目的是抑制块茎继续下扎,促使其 向扩粗方向发展。此时随水冲施硝基腐殖酸钾30—50斤/亩。 麻山药膨大增粗生长需要大量的钾,应每隔十天喷施通植脉 高钾叶面肥。
底肥配方1:
发酵好的农家肥4—6方+乐斯本250ml喷雾+70%超微代森锰锌 可湿性粉剂+二铵(18-46-0)或一铵(11-44-0)50斤+硫酸 钾(0-0-52)15kg+倍增1公斤
底肥配方2:
美邦生物有机肥8—10袋+硫酸钾50斤+二铵(18-46-0)50 斤+倍增1公斤
四、麻山药种植及插杆搭架
雨季排水不畅造成塌沟会导致山药畸形
在石灰性黏重土壤中造成的“糊头病”
整地时留好排水沟
三、科学施用底肥
需肥特点:
生产1000斤 麻山药 N 4斤 P 1斤 K 5斤
基肥(底肥)的施用:
麻山药种植后从4月中旬到6月5日前后主要的活动是长根、长茎蔓, 主要营养是由种块及叶片光合作用来提供,根系从土壤中吸肥量很 低,且根系浅,在20cm-30cm厘米土层内分布,所以施底肥应以发酵 好的有机肥、美邦生物有机肥为主,化肥的施用量尽量要少,否则 在此阶段内约50天的时间里,会有大量的肥料挥发和流失,浪费严 重。要是施肥过量还会造成“烧根现象“。
以上配方交替使用。病害大发生时,适当增加药量,缩短用药间隔时间。 初发现落叶时,立即按以上5、1、6三配方的顺序连续喷雾3次。
9月中旬至霜降,山药进入枝叶衰老块茎充实期。
早衰田:一般不采取 土壤追肥,可叶面喷 施腐殖酸液肥500倍 液一次,以延长藤蔓 生长时间; 旺长田:可喷40%甲 哌· 氯碱水剂一次。
如何控旺:
(1) 物理控旺:枝叶量过大 时,可及时摘除部分侧蔓,避免 枝蔓过量,架上起“笼”起 “包”。
(2) 化学控旺:枝叶满架后 及时喷施生长调节剂,如:PBO 、 多效唑、缩节胺等,抑制枝蔓旺 长,使用浓度和次数要依据生长 情况而定。
枝叶量过大形成的“笼”“包”
7月份开始,进入山药病害高发期
主要内容:
• 种薯的制备 • 种植地块的选择 • 科学施用底肥 • 种植及搭架 • 生长期的水肥管理
一、麻山药种薯的制备 选种:选择无病无伤残的山药子作为种块。
(连续使用不超过五年,必须重新用豆繁殖)
麻山药的气生茎---零余子(山药豆)
制种要求:
• • • • 山药嘴子:长度12—15cm,重40-100g. 段子1:直径2cm以上,长7-8cm,重50-150g。 段子2:要求同上,出苗时间比段子1晚15天。 段子3:要求同上,出苗时间比段子2晚15天。
晒种:
除去多余水分,一是防止播种后种薯腐烂,二是催芽,以保证出苗 整齐。
晒种时间
嘴子: 不用晒种
段子1: 15天左右
段子2: 30天左右
段子3: 40天左右
(铺草秸的地面上晒种效果最好,晒种时仍需同段位种段一起摆放,按照南北向排列)
二、麻山药种植地块的选择
1、土壤中1.2米土层内不得有大量碎硬物(直径不要大于1cm)。 2、宜沙壤土或壤土,否则会影响麻山药的向下生长。 3、整地应一头高一头低,能排水不存水的地块最好,积水会影响 麻山药的品质。
7-10天喷施药物防病一次。可选配方是: (1)70%超微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通植脉高钾型 叶面肥800-100倍液茎叶喷施。 (2)1.5%噻霉酮水乳剂加70%超微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通植脉平衡型叶面肥800-100 倍液喷施。
(3)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百菌清1000倍液,通植脉高钾型叶面肥800-100倍液喷施。 (4)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通植脉高钾 型叶面肥800-100倍液喷施。 (5)21%过氧乙酸水剂加80%乙蒜素水剂500倍液,通植脉平衡型叶面肥800-100倍液喷施。 (6)10%苯醚甲环唑600-800倍液,通植脉高钾型叶面肥800-100倍液喷施。
麻山药生育特点:前期 长秧为主,后期长根 为主。 在追肥时期要前期控氮 控水。中期适时适量 追肥灌水,块根膨大 期氮、钾肥结合追肥。 追肥次数为2~3次, 追肥配合倍增使用。
麻山药枝叶量的控制:
●麻山药茎叶的生长情况与产量直接相关。茎叶量 不足,产量高不了;茎叶生长过旺也会明显减产。 ●出苗后一个月内,应该通过增施氮肥、主蔓摘心 等措施,促进枝叶生长,使之尽快占满架面。 ●枝叶满架后,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旺长,尽 量避免枝蔓过量,架上起“笼,”起“包”,互相 遮挡,形成大量“寄生叶”消耗营养。 ●同时,枝叶重叠遮挡,也会促进山药豆的生长, “豆”量过大也会减产。
• 施肥沟: 1、在种植沟正中开15cm宽12cm深的施肥沟,把肥料撒在 沟中覆土 2、在种植沟表层撒上底肥;旋耕20—30cm。 • 种植沟(南北向开沟) 距沟边5cm于沟内,开沟宽5cm深7—8cm。每隔18— 20cm放一个种块,种块发绿端要向同一个方向。
麻山药整地开沟示意图(双沟种植)
种植沟
收获与贮藏
在4-6℃的环境下, 山药平均可贮藏 120-170天,不仅 可以保鲜,而且可 以错开集中上市期, 延长销售时间,使 农民朋友种植的山 药能够卖一个好价 钱。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段子3
段子2
段子1
嘴子(栽子)
播种材料要选择嘴子或者段子1,实在缺少播种材料时再选用段子2或者段子3。
截口的消毒
1.
2.或用草木灰+多菌灵来处理断面
未处理:
成掰 的种 病后 菌断 感面 染未 进 行 处 理 造
掰种过短:不利于出苗,秧长势较弱,应取长度为7—8公分
山药嘴子——最好的播种材料
施肥沟
种植沟
7-8 cm
5cm 5cm
美邦生物有机肥 12 cm
15cm
实土
虚土 实土
麻山药在种植沟中摆放示意图
18-20cm
5cm 7—8cm 5cm
7-8cm
按涝,避免塌沟; 2、有效避免麻山药疫病的发生;
插杆 / 搭架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