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洪洞县霍峰中学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导学案(无答案)第二单元第四课第1课时 和朋友在一

合集下载

[部编]山西省洪洞县霍峰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部编]山西省洪洞县霍峰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霍峰中学七年级历史导学案编号:班级:姓名:主编:贺红红审核:崔海丽课题: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课时)教学札记【学习目标】1、掌握西周建立,发展的基本史实。

2、知道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国人暴动等基本史实。

3、理解分封制的含义和作用。

【学习重点】理解分封制的含义和作用。

【学习难点】理解分封制的含义和作用。

【自主学习】一、武王伐纣1、周的强大(1)商朝晚期,分布于的周部落,以立国,,。

(2)周武王时,得到、等人的辅助,日益强盛。

2、武王伐纣公元前年,周武王与商军在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朝灭亡。

3、西周建立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朝代二、分封制(重点)1、目的:为,。

2、内容:周王根据和。

3、分封制的实质:。

4、分封制的作用:。

三、西周的灭亡1、“国人暴动”:。

2、灭亡:时间:。

灭亡者:。

原因:。

3、东周的建立:建立者都城朝代【总结提升】【合作探究】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呢【当堂训练】1、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面的什么制度产生的()A. 奴隶制B. 世袭制C.分封制D. 禅让制2、周王建立封国时册封的对象有()①自己的子弟、亲戚②功臣③平民④奴隶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3、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是周天子的臣属,必须()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定期朝见天子③向天子贡献财宝和特产④带兵随从天子出征作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西周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西周实行分封制 B.西周等级森严C.周厉王的暴政 D.周幽王昏庸无道,矛盾激化5、、西周的最后一位国王是()A.夏桀B.商纣C.周武王D.周幽王6、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分割诸侯的兵力 B.保证国家的兵源C.巩固政权统治 D.巩固原来商朝的地区7、导致西周灭亡的直接原因是()A.镐京“国人暴动”B.西北犬戎进攻西周C.商周牧野大战D.盘庚迁都到殷8、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规上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规上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规上册导学案全册第一单元:尊重他人研究目标- 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掌握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方式-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研究内容1. 尊重他人是什么意思?- 当我们尊重他人时,我们展现了对他们的关注、尊重和欣赏。

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2. 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方式:- 不侮辱、不歧视、不嘲笑他人。

- 注意礼貌用语,例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 不插队、不抢夺他人的物品。

- 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

- 懂得关心、帮助他人。

研究活动1. 小组讨论:在生活中遇到哪些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如何改正这些行为?2.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场景模拟,演示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方式。

3. 案例分析:阅读一些案例,讨论案例中的尊重他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总结反思在研究本单元的过程中,我们明白了尊重他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活动,我们学会了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方式,并掌握了解决尊重他人问题的方法。

今后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始终尊重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二单元:守望相助研究目标- 理解守望相助的意义- 掌握守望相助的具体行为- 激励大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研究内容1. 守望相助的意义:- 守望相助是指在他人困难时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和支持。

守望相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2. 守望相助的具体行为:- 主动帮助别人,例如在公共场所帮助老人、孩子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义务植树、志愿服务等。

- 尊重他人的权益,不侵犯别人的财产和隐私。

- 鼓励身边的人也参与守望相助活动,共同传递正能量。

研究活动1. 讨论与分享:分享身边的守望相助的事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 社区参观:组织学生参观社区,了解社区公益活动的开展情况,发现守望相助的身影。

3. 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记录并分享自己的参与体验与感想。

七年级上册政治全册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政治全册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政治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课:国家的由来教学目标- 了解国家的定义和特征- 掌握国家的产生过程- 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教学重点- 国家的定义和特征- 国家的产生过程教学内容1. 国家的定义和特征- 国家是指人民共同居住的固定领土上,由中央政府管理的社会组织。

- 国家的特征包括独立性、统一性、民主性、稳定性和法治性。

2. 国家的产生过程- 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在采集、狩猎、渔猎的小群体中。

- 奴隶社会:奴隶制度的出现,出现了国家。

- 封建社会:封建主义国家的出现。

-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国家的形成。

学法指导- 阅读教科书相关章节,了解国家的定义和特征。

- 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国家的产生过程。

- 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课堂练1. 国家的特征有哪些?2. 请描述国家的产生过程。

参考答案1. 国家的特征包括:独立性、统一性、民主性、稳定性和法治性。

2. 国家的产生过程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第二课:国家的类型与体制教学目标- 掌握常见国家制度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了解不同国家体制的优点和缺点- 对不同国家实行的体制进行归纳总结教学重点- 常见国家制度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不同国家体制的优点和缺点教学内容1. 国家制度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五个常见国家制度类型:共和制、君主制、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

- 每种制度类型的特点和实际应用。

2. 不同国家体制的优点和缺点- 君主制的优点和缺点- 共和制的优点和缺点- 议会制的优点和缺点- 总统制的优点和缺点- 半总统制的优点和缺点学法指导- 阅读教科书相关章节,了解常见国家制度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 阅读相关案例和文章,了解不同国家体制的优点和缺点。

-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不同国家体制的理解和观点。

课堂练1. 请简要介绍五个常见国家制度类型。

2. 请列举君主制的优点和缺点。

参考答案1. 五个常见国家制度类型:共和制、君主制、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

人教版七年级德育与法治上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德育与法治上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德育与法治上册导学案全册简介本文档是人教版七年级德育与法治上册导学案的全册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和理解相关知识。

第一单元导学案课程目标1. 了解德育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2. 掌握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3. 研究如何正确处理冲突和纠纷。

研究内容1. 了解德育和法治的定义和内涵。

2. 认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 研究国家法律的作用和基本原则。

4. 探索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第二单元导学案课程目标1. 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 掌握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了解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

研究内容1. 研究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 探索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 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研究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

第三单元导学案课程目标1. 掌握法治社会的特征和意义。

2. 了解法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3. 研究如何参与法治建设。

研究内容1. 了解法治社会的特征和意义。

2. 探索法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3. 研究如何参与法治建设。

4. 分析法治建设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第四单元导学案课程目标1. 了解青少年维权的意义和途径。

2. 研究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培养正确的法治观念。

研究内容1. 了解维权的概念和意义。

2. 探索青少年维权的途径和方法。

3. 研究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培养正确的法治观念。

第五单元导学案课程目标1. 研究如何正确使用网络。

2. 了解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3. 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和信息素养。

研究内容1. 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探索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3. 研究如何正确使用网络。

4. 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和信息素养。

第六单元导学案课程目标1. 掌握法治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2. 培养正确的法律和道德观念。

3. 研究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研究内容1. 了解法治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学习有方法导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学习有方法导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

第四课《学习有方法》班别:组别:姓名:评价:一、【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时间宝贵的观念,培养合作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2.能力目标:增强科学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及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3.知识目标:懂得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处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重点)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提示:详细阅读教材P23—31,在课本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铅笔划出来,圈出一些关键词,再把此问题写在课本中这些答案的对应位置。

独立完成并熟记,背下带※的问题。

)※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里的“鱼”指,“渔”指。

2、学习方法:(1)狭义的方法:(2) 广义的方法:※3、怎样合理安排学习时间?4、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5、学习不仅是一个的过程,更是一个类似于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过程,是一个过程。

※6、如何处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7、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这是,也是值得鼓励的。

但是,有的同学仅凭兴趣学习,这样的做法对我们是不利的。

8、中学时期是为各方面素质发展的时期,系统的中学课程可以为我们的奠定的基础,我们应该全面的学习和掌握。

※9.参加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对我们的成长有何意义?※10.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三、【易错知识点】学习固然很重要,但学习方法尤其重要;1、请结合教材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理解?2、小军是韩寒迷,把读中学就能凭着自己写出好文章而出名的韩寒当作自己的偶像,一心要像他一样。

他对妈妈说:我要在家写小说,当作家,不去上学了。

可他平时错字连篇,好多科目考试不及格,语文也学得不好。

小军的父母很无奈。

请你简要评价小军的做法,并给小军提出你的建议,劝说小军回校读书。

3、学会学习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通行证,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我们中学生必须学会学习。

为此,思想品德老师在讲完“学会学习”这一节后,就如何学习这一问题,在七年级(2)班进行了一次大讨论,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023年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2023年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2023年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一、课程简介本导学案是针对2023年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一套全册导学案,主要包括七个单元的导学内容。

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原则、法律常识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二、教材目录本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分别是: 1. 人生的航程 2. 尊重自己和他人 3. 学会人际交往 4. 学会保护自己 5. 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6. 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 7. 法律,底线每个单元都包括了教材的重点知识、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和学习方法等内容。

三、学习方法1. 预习在上课之前,应提前预习本次课程的知识点和教材内容,了解主要概念和重点内容。

2. 听课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提问和回答问题,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和学习。

3. 复习课后应及时复习和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巩固所学内容。

4. 练习通过做相关习题和练习,巩固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5. 资源拓展利用互联网等资源,拓展学习内容,了解实际案例和新闻事件,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四、学习内容单元一:人生的航程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个人发展和生活目标的重要性,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目标: - 理解人生的航程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 掌握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 - 人生的航程 - 人生的起点和终点 - 目标的设定和实现 - 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 -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什么是人生观和价值观 -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单元二:尊重自己和他人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探讨尊重的内涵和具体做法。

学习目标: - 理解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

- 掌握尊重他人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 - 什么是尊重 - 尊重自己 - 珍惜生命和健康 - 关心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 尊重他人 - 理解和包容他人的不同 -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单元三:学会人际交往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探讨人际交往的技巧和原则。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律上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律上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律上册导学案全册目录1. 导学案1: 人生观、个人品质与道德修养2. 导学案2: 尊重劳动、合理用脑与保护知识产权3. 导学案3: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导学案4: 法律是什么?法律是如何产生的?5. 导学案5: 研究宪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 导学案6: 如何遵守法律与规则7. 导学案7: 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和人权保护8. 导学案8: 法律法规和文明礼仪9. 导学案9: 如何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法律职业10. 导学案10: 道德、法律与安全导学案1: 人生观、个人品质与道德修养本节课我们将研究关于人生观、个人品质和道德修养的相关内容。

通过研究,我们将了解什么是人生观、个人品质和道德,以及它们对我们的人生和社会有什么影响。

一、人生观1. 人生观是指个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看法和认识。

它涉及到个体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价值、人生态度等方面的把握。

2. 正确的人生观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它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引导个体积极面对人生的挑战,塑造良好的人格,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个人品质1. 个人品质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优良品德和惯。

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2. 优秀的个人品质能够使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获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帮助个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个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道德修养1. 道德修养是指个体在思想、行为和情感等方面通过研究和实践而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能力。

2. 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引导个人在面对各种选择和决策时,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

四、人生观、个人品质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1. 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人生观、个人品质和道德修养能够帮助个体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增强对自己的自信和自律,规范个人的行为和言论。

2. 在社会发展中,人生观、个人品质和道德修养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影响着社会公众的道德认同和行为规范。

部编人教《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导学案04

部编人教《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导学案04

部编人教《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第二框深深浅浅话友谊编号:04 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评价:_____【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他人、珍视友谊的情感,在交友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2.能力目标:认识到交友的意义,学会正确对待友谊,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

3.知识目标:了解交友的好处,认识友谊的力量。

了解友谊的特质,知道什么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

【重点难点】重点:友谊的力量与特质。

难点: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自主学习】1.、、,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对友谊的渴望,让我们相互。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也有;有甜蜜,也有。

2.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甚至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

3.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的朋友。

与、和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4.友谊是一种的关系。

友谊是、的。

我们共同,也相互,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5.友谊是一种的相遇。

、的友谊,更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

6.友谊不是的。

我们要学会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新的友谊。

7.竞争并不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

8.友谊不能没有。

梳理对友谊的,澄清对友谊的,是我们成长必经的。

【互疑互问合作交流】1. 教材P43阅读感悟及下面拓展空间。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有人说:“能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有一个对自己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则是人生的幸运。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自己的交友经历谈谈感受。

3.教材P45探究与分享: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

”也有人说:“多个朋友多条路。

”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精题特训能力提升】1.从喜欢运动的朋友那里,我们爱上了运动;从乐观的朋友那里,我们学会了乐观。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 )A.朋友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B.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C.性格相同,爱好相同的人才能成为朋友 D.真正的朋友应该分享一切2.培根有一句富有哲理的名言:“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峰中学七年级政治导学案
编号:班级:姓名:主编:审核:
第14课时《和朋友在一起》复习课
知识目标
巩固识记基础知识
复习指导
一、梳理知识点
1.友谊的重要性(小组竞答)
2.良好的友谊,需要我们做出那些努力?(学生自由回答,采取加分制)
二、合作探究
对上节课,学生困惑的地方,以及易混淆处再次强调
总结提升
学生默写知识点(框架结构)
基础知识巩固
1.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2.简述题
朋友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作用?
3.进入初中后,有些同学认为学习任务重了,只要搞好学习就行,交朋友需要时间,也是在浪费时间,因此不与同学交往或者很少与同学交往。

对此,正确的看法是()A.这种做法为学习赢得更多的时间,值得肯定
B.不与他人交往,虽然有时会有孤独感,但有利于学习和成长
C.只有积极与人交往,心灵才能更加充实,这些同学的做法不利于个人健康成长
D.这些同学很有个性,值得表扬和学习
4.小明和小军是一对好朋友。

他们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对于生活中的小失误都给予宽容和理解;谁有了缺点,都会听到对方坦率的批评;
谁有了进步,都会得到对方真诚的祝福。

小宾和小强之间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友谊,是因为()
①他们能够付出自己的努力,用心培育友情
②他们能够真诚地关心和帮助对方
③他们之间坦率真诚
④他们能够宽容理解对方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②③
能力提升
1.查理·金斯利说:“如果一个人与谎言家在一起,他就会谎话连篇;如果一个人与嘲弄者在一起,他会总在冷嘲热讽;如果一个人与贪婪的人在一起,他就会变成一个吝啬鬼;如果一个人与仁爱的人在一起,他也会满怀爱心。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朋友之间有很大的影响
②因为会有不好的影响,最好不结交朋友
③我们应结交对我们产生良好影响的朋友
④我们要结交完美毫无不足之处的朋友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2.时代在发展,人们评价益友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但益友的精神实质是不变的,是一切时代都推崇的,即()
A.能够给自己恩惠的朋友
B.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帮助自己的人
C.对自己言听计从的朋友
D.有益于自己进步的朋友
3.一个人只靠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就很难得到广博的知识。

下列名句中能够恰当反应这一观点的有()
A.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B.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C.道不同不相为谋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毛泽东青年时期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结交了十几个有志于爱国工作的朋友,他们用“以天下为己任”来相互勉励,一起研究学问,一起探索救国之道,和他在一起的许多人都成为中国革命的栋梁之材,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选择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
②志同道合的朋友更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③朋友之间互相鼓励支持,更有助于获得成功
④要选择和自己地位、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差不多的人做朋友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5.有人说:“能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有一个对自己有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则是人生的幸运。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自己的交友经历谈谈感受
教师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