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 韵

合集下载

古筝曲《戏韵》艺术特征分析

古筝曲《戏韵》艺术特征分析


, ,b.

王建民
当代 著 名 作 曲 家 . 生于 19 6年 5月 .江 苏 5 加强
主 题 二 是 主题 一 材 料 的 节 奏 拉宽
力 度
无 锡 市 人 。其 作 品涉 及 歌 曲 舞 蹈 音 乐 器 乐独 奏 室 内 乐 交 响 乐等 众 多体 裁 尤 以 筝 乐 创 作成 就 最 为 显 著 。 王 建 民 的 筝 乐作 品 多采 用 传 统 音 乐 元素 与 西 方 创 作 技 法 相 结 台 的 创 作 思路 + 以其 独 特 的 音 响 效 果 给 听众 以全 新 而 深
在 筝 曲 《戏 韵 》 的 创 作 中 在 高 度 尊 重 传 统 但 又 有 着 强 烈 的 现 代 化 创 作 理念 的意 识 的 指 导 下 以传 统 京剧 曲牌 为主 题 表现力 在新的 人 工 调式 的基 础 上 既 增 强 了 筝 曲的
说 -农 民 的音 乐表 现 方 法 已 经 变成 了作 曲家 的 祖 国 音 乐 语 言 作 曲 家 灵活 应 用 这 语 言 .和 诗 人 灵 活应 用祖 国 的 语 言
主 张 与实 践 : 作 曲 家 可 以不 用 农 民 的 衄调 .也 可 以不 模 仿 它 但 他 们 的作 品能 够 造 成 与 农 民音 乐 同样 的 气 氛 使 人
= [ f 。

传统京剧素 的选用 材
王 建 民 的创 作 特 色 之 一 . 是 保 持 每 首 作 品 的 民 族 性
在 他 的 许 多 作 品 中 原 始 素材 大 多 都 取 自民 族 民 间 曲调 或 戏 曲音 乐 曲 调 这 一 点 也 成 为 他 创 作 成 功 的 奠 基 石 ’ 。
感 觉 到 他 们 已经 学 会 了 农 民 的 音 乐语 言 +他 们 熟 练 地 掌 握

诗情画意,戏韵画魂——话剧《红楼梦》(全本)的舞台诠释

诗情画意,戏韵画魂——话剧《红楼梦》(全本)的舞台诠释

广益术形式。

面对《红楼梦》这样一部内涵复杂、线索交错的作品,任何想提纲挈领、抽丝剥茧地加以呈现都是有难度的,无论怎样编织都难免留下遗憾。

虽然编剧勾勒出一具具有血有肉的生命,提炼出各人独特的人生图景,但要在逼仄和局促的舞台空间上进行个体乃至族群间的交流与对话,还是很具挑战的。

面对恢弘巨著,编剧机智地建构人物的对话系统,充分展示原著中既矛盾对立又相辅相成的人事话语冲突特征。

剧中至少聚合了诸如男女嫡庶、主奴妻妾、天地君臣、佛道仙魔、生死爱恨、真幻虚实、贵贱贫富、盛衰聚散、枯荣有无、悲喜哭笑、内外因果、前世今生、水中月镜中花、荒唐言辛酸泪的对应对抗语汇,每一对对立统一的词汇关系,都能迸溅冲撞出耀眼的语言冲击力,以四两拨千斤的技法,有效传达出复杂的语言系统特征。

剧作时而展示单人的心语流露或灵魂出窍的自我审视省思,时而双人对话碰撞或相互间凌空探究追询,时而三人的交错语汇和不解纷争闹腾暗斗,不少场次更是尽情铺排众人众声喧哗的多维交响汇聚的爆炸式对话,此起彼伏、语言激荡、热浪颠扑。

我们还领略了一人可以分出多个语言视角,各说自话,或者交互对冲的语言交流、辩驳、评述、审视,众语交响的“对话”构成纵深浑融的语言场域,演绎出一幅全声部的话语狂欢、众声喧哗的交响诗话。

其中,除了人物的自言自语与自我审视、彼此的唇枪舌剑、三角乃至多人多声部交锋等现实交流,还有来自宇宙上天视角的警幻仙姑的冷言冷语,及蕴含着跨越时空、穿透历史的今人意识,今人审美凝视的心语、领悟。

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互读、对望、回响,编剧作者对原著作者的凝思与叩问,不仅跳出历史羁绊,而且站在现实回望,对贾氏为首的百年望族,对空荡荡败落的园子,对倾塌的危楼,扶起这个生命、倒下那个佳人的焦虑、落寞、无助与悲凉,表现了悲喜交加、荣枯轮回的唏嘘。

话剧《红楼梦》的全声部交汇诗话,突破了历史题材表达的单向回溯,穿越时空的漫漫岁月中,可见编创敬畏于鸿篇巨制,又站位现实世界,把玩且与众生分享其个人思想的满心喜悦。

戏韵的名词解释

戏韵的名词解释

戏韵的名词解释戏韵,又称戏曲音律,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声腔表达形式。

它是戏曲演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特定的音调、音节和抑扬顿挫等元素,传达情感、烘托氛围,使戏曲表演更具魅力和感染力。

一、戏韵的来源和发展戏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音律的演变过程。

古代音乐以雅乐为主,音律既有五音(宫商角徵羽)之分,也有九宫八调之别。

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发展为各种民族艺术形式,其中戏曲音乐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戏韵体系。

史书记载,最早的戏韵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通过长期的发展,戏韵逐渐形成了南曲和北曲的两个流派。

南曲以江南地区为主要发源地,流传于江南一带,而北曲则以京剧、昆曲等为代表,主要在北方流行。

不同地域流派的戏韵在音律上有所差异,但都有其独特的美感。

二、戏韵的表达方式戏韵的表达方式主要通过演唱者的嗓音和唱腔来实现。

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通过嗓音的高低、音调的变化以及抑扬顿挫等手法,将戏韵的独特韵味展现出来。

戏韵可以分为平调、仄调和连音等多种不同的调式。

平调是戏韵的基本调式,以平稳、舒缓为特点,常用于表达平和、祥和的情感。

仄调则以高亢、有力为特点,常用于表达悲剧性的情节和强烈的情感。

连音是戏韵的一种特殊形式,演唱者通过快速连续的抑扬顿挫,形成流畅的旋律,增加表演的张力和紧张感。

此外,戏韵还常常通过音律的变化来呼应剧情和人物形象的不同。

例如,对于喜剧性角色,演唱者常使用明快、欢快的节奏和旋律;而对于悲剧性角色,则常使用凄婉、哀怨的音律。

演唱者凭借对戏韵的熟悉和艺术的表达能力,能够通过声音的变化,准确地传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和世界观,使观众更深入地理解角色和剧情。

三、戏韵的艺术价值戏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

首先,它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戏曲的其他要素如表演、舞蹈和戏服等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戏韵不仅具有独特的美感,还能够增强戏曲表演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其次,戏韵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方式。

丹青戏韵,笔墨传薪作文800字

丹青戏韵,笔墨传薪作文800字

丹青戏韵,笔墨传薪作文800字英文回答:Danqing Xiyun, the transmission of brush and ink.Danqing Xiyun, which literally means "the charm of painting and the rhythm of opera," is a term used to describe the unique artistic style that combines Chinese painting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It is a form of art that has been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with the brush and ink serving as the medium for transmitting the essence of this art.In Chinese painting, the brush and ink are the most essential tools. The brush is used to create various strokes and lines, while the ink is used to add depth and texture to the paint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reates a sense of harmony and balance in the artwork. Similarl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the performers use their voices and movements to convey emotions and tell stories.The rhythm and melody of the opera are like the brushstrokes and ink in painting, adding richness and depth to the performance.The transmission of brush and ink in Danqing Xiyun is not only about passing on the technical skills and knowledge, but also about inheriting the spirit and essence of this art form. It is a way for artists to connect with the past and carry on the traditions of their ancestors. Through the act of painting or performing, they not only express their own emotions and ideas, but also pay homage to those who came before them.For example, when a painter creates a landscapepainting in the style of Danqing Xiyun, they are not simply replicating the techniques of their predecessors. They are also adding their own interpretation and personal touch to the artwork. By doing so, they are keeping the art form alive and relevant, while also contributing to its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Similarly, when an opera singer performs a classicopera piece in the style of Danqing Xiyun, they are notjust imitating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past. They are infusing their own emotions and experiences into the role, bringing a fresh perspective to the character and the story. This allows the audience to connect with the performance on a deeper level and experience the timeless beauty of thisart form.In conclusion, Danqing Xiyun is a unique form of artthat combines the beauty of Chinese painting with the expressive pow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It is aliving tradition that continues to evolve and adapt to the changing times.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of brush and ink, artists are able to keep this art form alive and pass it on to future generations.中文回答:丹青戏韵,是一个将中国画与传统戏曲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淮海戏韵扇子舞教学正背面分解

淮海戏韵扇子舞教学正背面分解

淮海戏韵扇子舞教学正背面分解淮海戏韵扇子舞教学正背面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戏曲艺术一直都是独具魅力的存在。

而淮海戏韵作为中国戏曲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精湛的技艺,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在淮海戏韵中,扇子舞更是一种具有特色的表演形式,它不仅需要舞者有扎实的舞蹈基础,更需要对扇子的使用技巧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在扇子舞的教学中,正背面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下面就让我们深入探讨淮海戏韵扇子舞教学的正背面分解。

淮海戏韵扇子舞教学的正面动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扇子舞中,正面动作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既包括舞者的整体动作,也包括对扇子的操控。

舞者需要在舞台上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展现出扇子的舞动和飘逸,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正面动作的教学需要舞者具备良好的舞蹈基础,能够灵活地运用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和协调性,完美地展现出淮海戏韵扇子舞的韵味和魅力。

淮海戏韵扇子舞教学的背面动作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扇子舞中,背面动作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舞者需要通过背面动作来展现出扇子舞的多样性和层次感,让观众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舞蹈的美妙。

背面动作的教学需要舞者有较强的体能和耐力,能够在不同的动作中保持平衡和稳定,同时还要能够灵活地控制扇子,实现舞蹈动作与扇子动作的完美结合。

在淮海戏韵扇子舞教学中,正背面分解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要求,更是一种对舞者身体的全面要求。

正背面分解的教学,会让舞者逐渐掌握扇子舞的精髓,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淮海戏韵扇子舞的独特魅力。

正背面分解也为舞者提供了更多的舞蹈可能性,能够让舞者在表演中更加自由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结回顾,淮海戏韵扇子舞教学的正背面分解对于舞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正背面分解的教学,舞者可以更好地掌握扇子舞的技巧,展现出更加成熟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正背面分解也为观众带来更多的观赏乐趣,让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欣赏淮海戏韵扇子舞的魅力。

在我看来,淮海戏韵扇子舞教学的正背面分解,是一门充满魅力和挑战的艺术。

王建民艺术创作特点在古筝曲《戏韵》中的体现

王建民艺术创作特点在古筝曲《戏韵》中的体现

王建民艺术创作特点在古筝曲《戏韵》中的体现作者:王莺洁来源:《黄河之声》2018年第20期摘要:王建民的艺术创作,凭借独特的艺术特点、复杂的演奏技巧,深深地影响着现代筝曲创作。

他的筝乐作品源于民间、根系传统,并借鉴西方现代化作曲技巧,创作了仍保持中国传统音乐的民族神韵的作品。

他的作品以质取胜,符合时代审美心理的需求。

王建民不断完善自己的创作,形成了非常独特的个人风格。

本文从著名作曲家王建民古筝作品《戏韵》入手,剖析这位音乐大师的艺术创作特点、审美方式,体味不一样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王建民;创作特点;古筝作品;《戏韵》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筝从“五弦筑身”起源,随着时代与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丰富和发展。

古筝作为一件具有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代表性的民族弹拨乐器,以它细腻的音色,典雅的曲调而源远流长。

随着时代发展脚步的加快,筝曲作品的艺术创作也呈现越来越多的姿态,民族乐器发展的成就日渐显赫。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卓越的民族音乐家王建民先生对民族器乐的发展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他所创作的古筝曲《戏韵》在继承了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基础上大胆创新,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创作思维和创新构思,并在中国原有的传统艺术上融入了西方先进的作曲方式,是古筝作品中的典范。

一、《戏韵》筝乐作品概述此曲创作于1994年。

这首作品以京剧音调为素材,用现代的音乐手法进行创作,颇具特色的“人工调式”使这首作品成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戏”说的就是京剧,“韵”就是筝的风韵,二者各有特色,在这首曲子中完美结合。

乐曲结构上通过不同的板式变化,来体现京剧“唱念做打”的十八般武艺。

京剧在音乐中始终是创作的主基调,每个乐段看似是独立的组成,实际上都在变化中有着高度的内部联系。

此曲将中国的国剧以筝曲的形式进行了完美的诠释。

二、王建民创作特点在《戏韵》中的体现(一)从传统的调式定弦向非传统人工定弦转变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对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下,西方音乐文化思想逐渐深入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的思潮中。

舞蹈淮海戏韵分解教学

舞蹈淮海戏韵分解教学

舞蹈淮海戏韵分解教学
本教学将介绍舞蹈淮海戏韵的分解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种表演形式。

淮海戏韵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需要舞蹈、音乐、戏曲等多种技能的结合。

在分解教学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舞蹈基础动作:了解舞蹈基础动作的要点和技巧,包括身体姿势、手臂动作、脚步节奏等。

2. 音乐节奏:掌握淮海戏韵的音乐特点和节奏,了解舞蹈与音乐的配合方式。

3. 戏曲表演:学习淮海戏韵的戏曲元素,包括表情、动作、语言等,为舞蹈表演提供更多的情感和戏剧性。

4. 舞蹈演绎:将以上三个方面的技能结合起来,演绎淮海戏韵的舞蹈。

在表演中要注重形态、节奏、情感等方面的表现。

本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淮海戏韵这种艺术形式,提高他们的表演技巧和舞蹈水平。

通过深入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 1 -。

准海戏韵舞蹈分解教学

准海戏韵舞蹈分解教学

准海戏韵舞蹈分解教学
准海戏韵舞蹈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舞蹈形式,起源于福建省南安市准海镇。

这种舞蹈以婉转动人的旋律和精致优美的舞蹈动作著称。

下面将详细介绍准海戏韵舞蹈的分解教学。

1. 前进步
前进步是准海戏韵舞蹈中基本的步伐,是其他动作的基础。

具体操作如下:
(1)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左臂向上抬起,右臂向下伸展。

(2)左脚跟随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右臂向上抬起,左臂向下伸展。

2. 转身步
转身步是准海戏韵舞蹈中常见的步伐,用于转换方向。

具体操作如下:
(1)将右脚向右迈出一步,同时右臂向右侧挥动,左臂向左侧伸展。

(2)将左脚跟随右脚,向右侧迈出一步,同时左臂向右侧挥动,右臂向左侧伸展。

(3)将右脚向左侧迈出一步,同时右臂向左侧挥动,左臂向右侧伸展。

(4)将左脚跟随右脚,向左侧迈出一步,同时左臂向左侧挥动,右臂向右侧伸展。

3. 手势动作
准海戏韵舞蹈中的手势动作十分丰富,每个手势都有自己的含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手势动作:
(1)手心向下,五指合拢,表示祝福或欢迎。

(2)两手合十,表示敬礼或感恩。

(3)手掌向外,五指张开,表示欣喜或激动。

(4)两手上下交替,表示感情起伏或思考。

(5)右手掌放在左手心上,表示恭敬或仁爱。

以上是准海戏韵舞蹈的分解教学,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这种美妙的舞蹈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岗了!不晓得是那位从未见过的刘厂长特别安排,还是曾经素不相识的车间主任琥子有意,也许这冥冥当中就是天意? 丁班,我去的还是丁班。

轧钢丁班是公司再次为我提供的,也是肖武林、陈伟、旭阳,还有老年兄弟子球、强哥、幸元、三多、厢善、云涛、利蓉、宋师傅、师傅、莫师傅、他(她)们工作表演的舞台,它是由4#、5#、6#、7#,一个、两个、三个、四个镜框式操作控制平台和初轧、分切、连轧、热锯等几道只要生产工序组成。

班头肖武林,不是来自于北影,也不是来自于上戏。

地道的衡阳码噶,仅仅毕业于衡阳技校,我的同乡!那天,肖武林编排完当班兄弟们的戏份,还特别交待了一个绝对人文关怀的决定,那就是对我这个刚刚上岗的老兄弟丁丁进行安全监护。

老年兄弟,上岗哒! 4#台。

虽不是离轧钢班组会议室最近的地方,那可是我们棒材厂棒二生产线上轧制生产的第一道关口。

幸元、子球、三多早早地走近了这条棒线的粗轧生产操纵室,这是经棒材厂自己动手制作和改进,国内仅存的一台利旧800开坯轧机之一,生产采用推床和翻钢机移钢和翻钢。

远远地瞧着加热炉里出来的那些坯料,那些方方、可爱的家伙。

经过高压水除鳞,仍然是满身红扑扑的一路走来。

幸元、子球他们轮换着,一脚一脚,向前、向后轧着,灵范的三多管翻还管夹言语间,子球、幸元、三多他们就像是哺育婴儿的老妈妈,忙活、忙活了起来。

一根根坯料压进轧机的肚膛,又一个个养得如此这般棒棒,棒棒的出来。

只有机器轰鸣,没有哇哇的呐喊。

是,合金钢?还是优碳钢?初来乍到,没有他们的自我介绍,我的确不相识嘞!看:出来,出来了!途经400T剪,5#台台主强哥也是用心照看照看着。

看着他手里操纵的那支手柄,只是轻轻向前一推,通通,干净、整齐,切头就顺着溜槽掉了下去。

粗轧、切头,再连轧。

他们的成材之路,也是武林、幸元、子球、三多、强哥他们的成才之路。

顺着这样的发展轨迹,一根一根从这道工序进入下一道工序。

连轧,棒!棒棒的!在这里,坯料娃娃们不止是要紧紧身子。

因为他们的身板,还要在这里继续长长结实我自语:耶!真的好棒好棒。

高高的操作台上,不止有前面,后面的兄弟,也有我们的小妹利蓉。

这位6#主控台上的女将,她每天可不是来看这些男妈妈们热闹的。

这不,看到陈伟的小拇指微微一点、一点。

奇特的钢铁生产手语!慢、慢、慢。

就这样,她也启动了手里的开关,微微、微微的调低了他们成长的节奏。

不好!有暇思。

停!更换。

肖武林就是如此果断。

原来是机架上的导卫轴不转,卡死了。

利蓉停完车,陈伟就去关上了水。

肖武林指挥着吊车,吊开了轧机边的地板盖,推出轧机,吊来要换的备品备件。

陈伟、周旭阳他俩那边急着拧螺帽,退销子,拆下已坏的导卫。

肖武林这边已穿上钢绳,吊上导卫备件,调入轧机。

陈伟插上销子,周旭阳扭紧了螺栓,安装完毕。

利蓉再把轧机推回连轧生产线。

仅仅十几分钟的功夫,就恢复。

强哥没有迟疑,把还是红扑扑的坯料继续一根根送入了横、立交错的连轧机。

经入口,从8架连轧机里轧制出来,上辊道,过横1、横2小车,再驶向了热锯。

7#台定尺可是热锯前的关键。

台长杨厢善早已提前指挥着老宋,调整好刀片和辊道的位置。

接着,宋师傅手拧着按钮,双眼还要不停地在关注着频幕上正在调整,待自己即将确定好的定尺设定。

来了,来吧!转、点,按下。

宋师傅摁动了坯料宝宝们出世的按钮,锯、切,就是棒棒的成品了。

啊!好漂亮!好漂亮的钢花!一下子,照亮了整个棒二生产线轧制的舞台。

我惊讶!原来,那一根根碳结钢、合结钢,还有齿轮钢、轴承钢、易切钢,都是他们轧制出来的精品棒材。

这些精品,不单单是肖武林、陈伟、周旭阳他们的火眼金睛在窥探和木板烙环的结果,还有小伙子云涛的游标卡尺的精确测量和观测,每个规格,每个钢种,天地、两旁、不圆度,表面质量,裂纹、缺陷、折叠、耳子、结疤、划痕、刮伤、擦伤、凹坑等等这些一丝一毫的偏差,随时都将反馈到全班生产的最高指挥官肖武林那里,又将随时得到修正。

不是棒材人,诸不知,他们轧制出来的东东,还是如此现代科技文明与原始生产方式的结晶。

他们或点,或踩,或推,或紧,或转,瞧瞧看似简单的舞姿,哪一段不是伴着《我们是光荣的湘钢人》的那篇华丽乐章,听听曾经响彻在灯光球
场里的那首歌儿,听听我们记忆中这段最优美的旋律吧!是战斗,也是奋斗!他们这样的画面组合,不恰恰是一部钢铁生产的文艺片吗!这里没有硝烟,却有舞蹈一般精典的画面!行业亏损了,没错!看,我的兄弟我们的班,他们表演的不是抗战神剧,却仍在努力的表演、表现着!要不,这个月生产综合排名第一,怎么得来;要不,产量、定尺、成材率,等等的成绩又如何取得。

开饷了,拿钱了,不是第一?哦!是第二?收入有了差距,那是说明我们离成为世界一流的线、棒材生产企业还有一段距离。

只要红钢过来,他们仍要真刀真枪的冲上去,去打赢这场属于自己生存保卫战的决战。

杭钢股份钢铁主业产线停产了前几天,我们的产线也小歇了两日。

可停产未停工,一个班一垛钢,修模。

我们分为了两组,值班主任小俭子与肖武林各带一组。

外协的活儿,一样的干,兄弟们分组轮番上阵。

哇!精彩,修完一个班下来产量居然与劳务的数量也是不分上下。

还是一部(降)低成本的文艺片!正式员工顶替外委劳务,《亮剑,萌萌哒》加上《我的兄弟我们的班》。

无疑,可以减员增效。

能否再转岗?再上岗?亮剑!摸摸大,么么哒!说精神!说奋斗!其实,如今的钢铁人要说的都是一样,简单。

大道至简,名曰:生存。

这不只是钢铁行业要生存,作为钢铁企业员工,自己、家庭也是要生存的。

或许,为了生存下去,我和他们终究都无法绕开今天的无奈之举;或许,对于今天的钢铁企业而言,又鲜有如此这般苦尽甘来的命运;或许,在夹缝中求生的钢铁企业,凭借千千万万部这样的文艺片,行将早日迎来行业希望的曙光。

迎来曙光,到那时,您还能说这不是钢铁行业的中国梦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