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8-9 脯氨酸含量、电导率的测定
植物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及结果

植物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及结果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植物中脯氨酸的含量。
脯氨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氨基酸,它在植物中起着调节渗透压、抗逆性、保护细胞膜完整性等多种生理功能。
因此,测定植物中脯氨酸含量对于研究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设备有:植物组织样品、乙醇、脯氨酸标准物质、离心机、溶液混合器、超声波清洗器、显微管、比色皿、分光光度计等。
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样品:收集植物样品后,在洁净条件下取样品约10克,稍微清洗并切碎成小片,以利于提取脯氨酸。
2.浸提脯氨酸:将植物样品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使乙醇能充分接触到样品。
使用超声波清洗仪提取样品中的脯氨酸,提取时间为30分钟。
3.离心处理:将乙醇提取液离心10分钟,将上清液转移至显微管中。
4.标准曲线的制备:取不同浓度的脯氨酸标准物质,分别加入适量的乙醇,制备不同浓度(如0.2、0.4、0.6、0.8和1.0 mg/mL)的标准品溶液。
5.比色测定:取0.2~1.0 mL标准品溶液,分别加入10%冰醋酸溶液(2.3 mL),然后加入15%草酸溶液(2.5 mL),混合均匀。
再加入0.2%法拉第试剂(0.2 mL),充分混合,并静置15分钟。
测量样品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5 nm。
6.吸光度测定: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吸光度测定,按照比色皿中的液体,即可得到对应吸光度值。
7.测量样品中脯氨酸的含量:根据标准曲线上的吸光度值,可以通过光谱仪测得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然后将其代入标准曲线中计算脯氨酸的含量。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测定植物中脯氨酸的含量。
实验的结果按照以下格式进行记录:表1植物样品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样品编号吸光度值脯氨酸含量(mg/mL)--------------------------------10.320.120.450.230.520.340.570.450.620.5通过实验测定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植物样品中脯氨酸含量的差异,并进一步探究其对于植物生长和生理功能的影响。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脯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由于其参与了生物体内多种代谢反应,因此在生物学、医学、食品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于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生物化学法、色谱法、质谱法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一、生物化学法生物化学法是一种常用的脯氨酸含量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苯酰亚胺与脯氨酸在强酸条件下的酰化反应,生成具有紫色色素的N-苯酰脯氨酸,可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收光谱来确定含量。
1. 操作步骤:(1)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粉碎并过筛,加入盐酸或硫酸等强酸,混合均匀,常温下反应数小时,将反应溶液转移至滤袋中过滤,然后将滤液经旋转浓缩至干燥,加入适量的甲醇或氯仿等溶剂,振荡溶解,即可制备待测样品。
(2)标准曲线制备取不同浓度的脯氨酸标准溶液,分别进行相同的处理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然后以标准溶液的吸收值为纵坐标,相应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分光光度计测定将待测样品和标准溶液分别置于分光光度计中,以标准曲线为参照,通过测定吸收光谱来确定样品中脯氨酸的含量。
二、色谱法色谱法多用于测定含量较低的脯氨酸,其原理是利用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脯氨酸,在检测器中进行检测并计算。
将待测样品加入甲醇或氯仿等溶剂中,过滤经过滤纸,然后加入0.5N NaOH(或1N NaOH) 溶剂,混合并振荡,使脯氨酸完全转化为盐基态的氨基酸。
(2)色谱条件设置利用离子交换色谱柱,设置流速,根据需求设置检测器(如紫外检测器),调整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等,使得脯氨酸能够被完全分离。
(3)色谱分离及检测按照设定条件进行色谱分离,并在检测器中检测脯氨酸的吸收光谱,通过计算峰面积或峰高,来确定样品中脯氨酸的含量。
三、质谱法质谱法通常用于测定含量较低的脯氨酸,其原理是利用高分辨率质谱仪对样品进行荷质比分析,获得脯氨酸分子的荷质比和相应的亚分子和碎片离子,进而计算出样品中脯氨酸的含量。
将待测样品中的脯氨酸沉淀或提取出来,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利用乙酸酐等试剂进行衍生化处理。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在逆境条件下(旱、盐碱、热、冷、冻),植物体内脯氨酸(proline,Pro)的含量显著增加。
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的抗逆性,抗旱性强的品种往往积累较多的脯氨酸。
因此测定脯氨酸含量可以作为抗旱育种的生理指标。
另外,由于脯氨酸亲水性极强,能稳定原生质胶体及组织内的代谢过程,因而能降低冰点,有防止细胞脱水的作用。
在低温条件下,植物组织中脯氨酸增加,可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因此,亦可作为抗寒育种的生理指标。
一、原理用磺基水杨酸提取植物样品时,脯氨酸便游离于磺基水杨酸的溶液中,然后用酸性茚三酮加热处理后,溶液即成红色,再用甲苯处理,则色素全部转移至甲苯中,色素的深浅即表示脯氨酸含量的高低。
在520nm波长下比色,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或用回归方程计算)脯氨酸的含量。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一)材料:待测植物(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叶片。
(二)仪器设备:1. 722型分光光度计;2. 研钵;3. 100ml小烧杯;4. 容量瓶;5. 大试管;6. 普通试管;7. 移液管;8. 注射器;9. 水浴锅;10. 漏斗;11. 漏斗架;12. 滤纸;13 剪刀。
(三)试剂1. 酸性茚三酮溶液:将1.25g茚三酮溶于30ml冰醋酸和20ml6mol/L磷酸中,搅拌加热(70℃)溶解,贮于冰箱中;2. 3%磺基水杨酸:3g磺基水杨酸加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3. 冰醋酸;4.甲苯。
三、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1)在分析天平上精确称取25mg脯氨酸,倒入小烧杯内,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倒入2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此标准液中每ml含脯氨酸100μg。
(2)系列脯氨酸浓度的配制取6个50ml容量瓶,分别盛入脯氨酸原液0.5,1.0,1.5,2.0,2.5及3.0ml,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各瓶的脯氨酸浓度分别为1,2,3,4,5及6μg/ml。
(3)取6支试管,分别吸取2ml系列标准浓度的脯氨酸溶液及2ml冰醋酸和2ml酸性茚三酮溶液,每管在沸水浴中加热30min。
实验一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一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实验一脯氨酸含量的测定一、目的了解脯氨酸与植物逆境、衰老的关系;掌握脯氨酸测定原理和常规测定方法。
二、原理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较低,但在逆境(干旱、低温、高温、盐渍等)及植物衰老时,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可增加10~100倍,并且游离脯氨酸积累量与逆境程度、植物的抗逆性有关。
因此,测定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逆境对植物的危害程度和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力。
在酸性条件下,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缩合物,此缩合物在515nm处有最大吸收峰,可以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植物组织。
2(主要仪器(1)分光光度计(2)水浴锅(3)大试管(18mm×200mm)(4)具塞刻度试管(20mL)3(试剂(1)酸性茚三酮溶液:称取1.25g茚三酮溶于30mL冰乙酸和20mL 6M磷酸溶液中,搅拌加热(低于70?)溶解,冷却后置棕色瓶中,4?保存可使用2~3天。
(2)80%乙醇(分析纯)。
(3)脯氨酸标准溶液:称取10mg脯氨酸,用少量80%乙醇溶解,蒸馏水定容至100mL(100μg/mL)。
再用蒸馏水释释成1.0、2.5、5.0、10.0、15.0、20.0μg/mL 的系列溶液。
四、操作步骤1(脯氨酸标准曲线制作取7支具塞试管,分别加入各浓度的标准脯氨酸系列溶液2mL,冰乙酸2mL,茚三酮溶液2mL,混匀后沸水浴中加热20min,冷却后,以0号管为对照在515nm 光波长下比色测定光密度。
以光密度OD为纵坐标,脯氨酸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15nm管号标准脯氨酸(μg) 冰乙酸(mL) 茚三酮溶液(mL) OD 515nm1 02 22 1 2 23 2.5 2 24 5.0 2 25 10 2 26 15 2 27 20 2 22(样品制定(1)称取0.2~0.5g植物样品放入研砵中,用总量为10mL 80%的乙醇(少许)研磨成匀浆,将匀浆移入大试管并用剩余80%乙醇洗研砵,试管加盖,黑暗下浸提1h(样品为绿色叶片时,应加入少许活性炭)。
植物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植物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测定不同植物中脯氨酸的含量,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实验原理:脯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体内光合色素的降解产物中可以生成脯氨酸。
本实验使用比色法对不同植物中脯氨酸的含量进行测定。
实验步骤:1.收集不同植物的叶片样品,如红细胞苔藓、菠菜和小麦。
2.将收集到的样品冷冻在液氮中。
3.将样品取出,立即用离心机将其制成细胞匀浆。
4.在一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离心细胞匀浆,再加入几滴三氯乙酸,充分混合。
5.离心测得脯氨酸在样品提取液中的浓度。
6.制备标准曲线,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脯氨酸溶液与苏丹黑R混合,测量吸光度。
7.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各样品提取液中脯氨酸的浓度。
实验结果:以菠菜、小麦和红细胞苔藓为样品进行测定得到如下结果:菠菜中的脯氨酸含量为0.27 mg/g。
小麦中的脯氨酸含量为0.15 mg/g。
红细胞苔藓中的脯氨酸含量为0.08 mg/g。
讨论与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植物中的脯氨酸含量存在差异。
菠菜中的脯氨酸含量最高,小麦次之,红细胞苔藓最低。
这可能是由于植物的基因差异、生长环境、生长阶段等因素导致的。
脯氨酸作为一种抗氧化物质和氮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抗逆性等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不同植物中脯氨酸含量的差异,对于了解植物的生理功能及其适应策略具有一定意义。
实验中使用的比色法测定脯氨酸含量的方法简便、快速,并且可以同时测定多个样品。
然而,该方法在样品预处理过程中会导致一定的失真,且对其他物质的干扰较大。
因此,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时,需结合其他方法进行验证。
注:以上为生成的实验报告假象,并非真实数据。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一)实验原理植物在逆境条件下,游离脯氨酸便会大量积累,且积累指数与植物的抗逆性有关。
因此,脯氨酸可作为植物抗逆性的一项生化指标。
采用磺基水杨酸提取植物体内的游离脯氨酸,不仅大大减少了其他氨基酸的干扰,快速简便,而且不受样品状态(干或鲜样)限制。
在酸性条件下,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缩合物,用甲苯萃取后,此缩合物在波长520 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
脯氨酸浓度的高低在一定范围内与其消光度成正比。
(二)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1 材料植物叶片2 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漏斗,具塞刻度试管(20 ml) ,移液枪(1 ml和5 ml),5 ml 和1 ml刻度试管,烧杯,吸水纸,玻璃棒,试管架,比色皿等。
3 试剂(1) 3%磺基水杨酸溶液: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称取3 g磺基水杨酸,然后将称好药品溶于100 ml蒸馏水中。
(2) 甲苯(3) 2.5%酸性茚三酮显色液:冰乙酸和6 mol L-l磷酸以3:2混合,作为溶剂进行配制,此液在4℃下2~3天有效(此步骤重要)。
称取1.25 g茚三酮放入烧杯中用混合液50 ml 放入70℃水浴锅中溶解,冷却。
(4) 脯氨酸标准溶液:准确称取25 mg脯氨酸,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250 ml,其浓度为100 ug/ml。
再取此液10 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即成10 ug/ml的脯氨酸标准液。
三.实验方法1 标准曲线制作(1)取7支具塞刻度试管按表2加入各试剂。
混匀后加玻璃球塞,在沸水中加热40 min。
试管号0 1 2 3 4 5 6脯氨酸标准溶液0 0.2 0.4 0.8 1.2 1.6 2/ml水/ml 2 1.6 1.2 0.8 0.4 0.2 0 冰乙酸/ml 2 2 2 2 2 2 2茚三酮显色液3 3 3 3 3 3 3/ml脯氨酸含量/µg 0 2 4 8 12 16 20 (2)取出冷却后向各管加入5 ml甲苯充分振荡,以萃取红色物质。
植物生理学中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一.实验内容实验1 MDA(丙二醛)含量测定所需试剂:10%三氯乙酸(TCA)(纯) 0.25%硫代巴妥酸 (纯)实验2: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所需试剂:考马斯亮蓝G-250 95%乙醇 85%磷酸实验3:SOD(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性测定所需试剂:dl-甲硫氨酸(Met) NBT EDTA-Na2 核黄素实验4:CAT(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测定所需试剂:PBS(PH=7.0) 30% H2O2实验五:A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即ASA—POD活性)测定所需试剂:ASA(分子量167.12) (乙=胺四乙酸=钠)EDTA—Na2 PBS (pH7.0) 30%H2O实验6: ASA(维生素C)含量测定偏磷酸 95%乙醇磷酸 4% 2,2-二联吡啶 FeCl3(或FeCl3·6H2O)实验7:GSH(谷胱甘肽, 媚力肽GSH GSH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结合而成的三肽化合物)含量测定所需试剂:NaH2PO4·2H2O DTNB(二硫代硝基苯甲酸) PBS (PH6.8)实验8:脯氨酸测定所需试剂:磺基水杨酸甲苯茚三酮冰乙酸 85%磷酸试验9:叶绿素含量测定。
80%丙酮试验9:GR活性测定试验10:过氧化氢含量测定。
三氯乙酸试验11:超氧阴离子含量测定二.酶液和母液提取1. 酶液提取所需试剂:50mmol/L磷酸缓冲液(PH=7.8)(内含1% (m/v) 聚乙烯吡哆烷酮PVP),0.1mmol/L EDTANa2或EDTA),也可为(内含2% (m/v)PVP),0.2mmol/L EDTA Na2或EDTA)(先配制后用缓冲液定容)2. ASA . GSH母液提取所需试剂:5%偏磷酸1.抗氧化酶酶液提取(SOD.POD.CAT):1g(根据样品的量,少的可以适当减少)叶片加入预冷5ml. 50mmol/L磷酸缓冲液(PH=7.8)↓4℃冷冻15000g离心20分钟↓上清液即为酶液(5℃下保存一两天内备用,中短期用-20℃保存)2.ASA . GSH母液提取:0.1g叶片加入3ml预冷5%偏磷酸溶液↓4℃冷冻14000g离心10分钟↓上清液即为母液(5℃下保存备用)(偏磷酸可显著沉淀蛋白质和保护ASA)酶液提取所需试剂:PVP(聚乙烯吡哆烷酮):1%(1g溶于100ml水),1000ml需称取10g,此处用PBSEDTA-Na 2 : 0.1mmol/L (37.2mg EDTA-Na2溶于1000ml蒸馏水),此处用PBSPBS(缓冲液)配制方法:① Na2HPO4·12H2O ② NaH2PO4·2H2O取① 71.64g,蒸馏水定容至1L,取② 31.21g定容至1L,放置4℃冰箱备用PH=7.8 取① 91.5ml+② 8.5ml=100ml (浓度0.2mol/L)需要0.05mol/L→将上述溶液烯释至400ml (0.2mol/L*0.1=0.05mol/L*V)母液提取所需试剂:5%偏磷酸:称5g纯偏磷酸,定容至100 ml蒸馏水(需加热溶解,温度在50-60℃)偏磷酸有剧毒(偏磷酸难溶解,先得用研钵提前研碎,后用磁力搅拌器溶解一到两天后再定容)(现所用为38%HPO3,所以需称65.7895g,定容至500ml)三.实验步骤实验1:MDA含量测定1.1所需试剂:10%三氯乙酸(TCA)(纯)称10g定容至100ml0.25%硫代巴妥酸 (纯) 称0.25g用10%TCA定容至100ml(配制时,可一次完成,先配TCA,不要定容,再加入硫代巴比妥酸,然后定容,若难溶解,可以在磁力搅拌器上微热)1.2步骤:取0.3g叶片,加4ml磷酸缓冲液研磨,加入 4ml 0.25%的硫代巴比妥酸(溶于10%的三氯乙酸)溶液↓摇匀95℃加热15分钟↓快速冷却3000g离心15分钟↓取上清测定 OD532,OD600,OD450值↓按公式求 MDA浓度=6.45×(OD532-OD600)-0.56OD450 (μmol/L)可溶性糖浓度=11.71×OD450 (mmol/L)最后计算 MDA含量(μmol/g FW)= [4×(MDA浓度x)×10-3/0.1]同时,可测得可溶性糖含量(m mol/g FW)= 4×(可溶性糖浓度χ)×10-3/0.1(用多波长测定,在测定之前一定要矫正基线,公式中的参数可以直接在分光光度计上输入)注意:以0.25%的硫代巴妥酸溶液作空白调零MDA含量测定的改进1.可以用做酶活性时提取的酶液来直接测定MDA含量,用量可以定为1.0、1.5或2.0(较好)ml。
植物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及结果

植物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及结果摘要
本文介绍了有关植物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首先,对脯氨酸
的性质和结构进行简要的介绍。
然后介绍了设计用于测定植物脯氨酸含量
的试验方法。
最后,本文提供了一系列实验结果,以表明所采取的实验方
法是正确的。
关键词:脯氨酸,测定,实验报告
1引言
脯氨酸(Proline)是一种结构上尤其复杂的氨基酸。
它具有异构和
加氧作用,在蛋白质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脯氨酸在植物体内具有多种功能,如参与胞内多种代谢过程,从而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为了评估植物
的调节性能,有必要定量研究它们在体内的脯氨酸含量。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本实验采用新鲜的植物材料,自土壤中收集30份样品,每份样品重
约3克。
样品在实验室内放置,经过24小时的调节,以保证其质量和完
整性。
2.2试验方法
2.2.1样品处理
将每份样品加入15ml的酒精,用搅拌机搅拌30秒,然后用水或乙醇
冲洗,以去除样品表面残留的酒精,冷冻干燥样品,记录样品残留的重量。
2.2.2经碱水合、脱羧和油酸酰胺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对胁迫的响应机制
渗透调节(脯氨酸、甘氨酸甜菜碱、可溶性糖) 活性氧代谢(抗氧化酶、抗氧化小分子) 胁迫蛋白(热激蛋白、抗冻蛋白等) 离子平衡和区域化(盐胁迫) 水通道蛋白(盐胁迫) 类黄酮、件下(干旱、盐碱、热、冷害、冻害),植物体内脯
3.0 µ g/ml。
3.分别吸取1ml系列标准浓度的脯氨酸溶液于6个试管中,加入1ml
水、1ml冰乙酸、2ml 2.5%的酸性茚三酮,于沸水浴中加热
30min。 4.冷却后准确加入4ml甲苯,振荡30S,静置片刻,使色素全部转至甲
苯溶液。
5.轻轻吸取各管上层甲苯溶液至比色杯中,以甲苯为空白对照,于 520nm进行比色。
实验步骤
1、取0.2 g对照和盐或PEG6000处理的小麦叶片,切成约1cm小段;
2、用双蒸水冲洗 3 遍以除去表面粘附的电解质;
3、加10 ml双蒸水,25℃振荡温育1小时,期间经常摇动,测定此时的电 导率为C1; 4、将盛有根的试管100℃煮沸 15 min,冷却到室温后,测定此时的电导 率为C2; 5、相对电导率根据公式计算得出:Relative ion leakage = (C1 - C0) / (C2 - C0) *100 (注C0为双蒸水的电导率)
五、结果计算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脯氨酸的浓度,然后换算
出样品中脯氨酸的含量(µ 脯氨酸/gFW)。 g
脯氨酸含量( µg.g-1)= c ×(v/a )/w
C为由标准曲线查得脯氨酸含量 µg ;
V为提取液总体积ml; W为样品质量g a为测定液体积ml;
逆境胁迫对植物质膜透性的影响
电导率法
原 理
方法及步骤
(一)样品的测定 1.称取不同处理的小麦叶片各0.5 g,于2.5 ml 3%磺基水
杨酸试管中,沸水浴中提取10 min。
2.吸取1ml上清于另一试管中,加入1 ml水、1 ml冰乙酸、2 ml 2.5%的酸性茚三酮,混合液于沸水中显色30 min。
3.冷却后加入4 ml甲苯,摇荡30S,萃取完全后用吸管轻轻吸取 上层红色甲苯溶液于比色杯中,以甲苯为空白对照,在520nm
材料、仪器及试剂
(一)、实验材料
小麦幼苗: 对照、100mM、200mM NaCl处理48h;5%、15% PEG6000处理48h (二)、仪器设备
天平,烧杯 ,分光光度计,研钵,容量瓶,具塞试管,移
液管,胶头滴管,水浴锅
主要试剂
1. 3%磺基水杨酸;2.冰醋酸;3.甲苯;
4. 2.5% 酸性茚三酮溶液(60 ml冰醋酸、16.4 ml磷酸加 蒸馏水定容至100 ml,再加入2.5 g茚三酮,溶解后避 光保存); 5.脯氨酸标准母液:精确称取25 mg脯氨酸,倒入小烧杯内, 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倒入500 ml容量瓶中,加蒸馏 水定容至刻度,此标准液中脯氨酸浓度50 μ g /ml。
氨酸(proline,Pro)含量会显著增加,并且积累指数与植物的
抗逆性有关,因此脯氨酸可作为植物抗逆性的一项生化指标。
实验原理
酸性条件下,茚三酮和脯氨酸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化合物,
产物在520nm 波长下具有最大吸收峰。 用磺基水杨酸提取植物样品时,脯氨酸便游离于磺基水杨 酸的溶液中,然后用酸性茚三酮加热处理后,溶液即成红色,再 用甲苯萃取,则色素全部转移至甲苯中,颜色的深浅即表示脯氨 酸含量的高低。
比色。
4.用0.5-5µ g/ml L-脯氨酸作标准曲线。
(二)标准曲线的绘制
1.标准液中脯氨酸浓度50µ g/ml。
2.取6个50 ml容量瓶,分别加入脯氨酸原液 0.5、1.0、1.5、2.0、2.5 、3.0 ml,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并摇匀,各瓶的脯氨酸浓度分别为0.5、1.0、1.5、2.0、2.5、
植物细胞膜对维持细胞的微环境和正常的代谢起着重要的 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性能力。 当植物受到逆境影响时,如高温或低温,干旱、盐渍、病
原菌侵染后,细胞膜遭到破坏,膜透性增大,从而使细胞
内的电解质外渗,电导率增大。 膜透性增大的程度与逆境胁迫强度有关,也与植物抗逆性 的强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