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铁建设当中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优化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优化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优化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优化随着现代桥梁不断向海洋化、大跨度、高耐久方向发展,桥梁工程中的商品混凝土对下列各项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经济性和不易开裂性。
鉴于目前我国海工钢筋商品混凝土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普遍偏短的状况,结合我局青岛海湾大桥施工实际,我们开展了海工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试验研究,以提出桥梁工程用海工高性能商品混凝土配合比及其应用技术,有效地控制商品混凝土质量,延长海工商品混凝土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1前言高性能商品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商品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商品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商品混凝土技术制作的商品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的要求,在商品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矿物掺合料和高性能复合外加剂,取用较低的水胶比和较少的水泥用量,在施工时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制备满足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工作性能以及经济合理性的商品混凝土。
高性能商品混凝土与普通商品混凝土相比,主要区别为:高性能商品混凝土以耐久性指标为主要控制指标、采用较低的水胶比、较低的用水量及水泥用量、同时掺加复合外加剂及矿物掺合料等。
高性能商品混凝土十分敏感,当环境温度、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计量发生变化时,其工作性能易发生突变,造成商品混凝土离析、泌水、和易性差,影响施工并造成商品混凝土外观差、耐久性差。
因此,原材料质量、配合比选定、商品混凝土的搅拌、浇注等与高性能商品混凝土质量密切相关,这些环节必须加以严格控制,才有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
2如何选择各种原材料选择原材料的原则:任何原材料对具体工程都有利有弊,检验合格的原材料不一定能满足商品混凝土的需要。
选取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充分发挥适合商品混凝土设计的的各种材料的特性,为我所用。
2.1水泥是商品混凝土中最为重要的胶凝材料。
水泥宜选用低水化热和低碱含量的水泥,尽可能避免使用早强水泥和高C3A 含量的水泥。
铁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铁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发表时间:2016-11-11T10:17:37.2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2期作者:王帅[导读]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
它的高性能主要体现在良好的耐久性上,是以耐久性为主要设计指标的。
中交三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摘要: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
它的高性能主要体现在良好的耐久性上,是以耐久性为主要设计指标的。
使用优质的原材料如水泥和集料,再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活性细掺料和高性能外加剂,从而获得混凝土的高性能。
在铁路工程上使用高性能混凝土,能够大幅度减少后期维护费用,符合当前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关键词:铁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配合比设计要求铁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主要依据为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环境类别及其作用等级和混凝土耐久性指标。
铁路高性能混凝上耐久性指标主要为护筋性、抗裂性、耐磨性、抗碱一骨料反应、抗冻性、耐蚀性、抗渗性等性能,而水工大坝混凝土主要控制指标则为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抗冻、抗渗、热学性能及变形性能指标。
由于设计理念和对高性能混凝土考察指标的差别,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上,施工配合比的设计也有其不同之处。
1、设计控制指标要求(1)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为30年、60年、100年。
(2)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碳化环境(Tl~T3).氯盐环境(L1~L3)、化学侵蚀环境(H1~H4)、冻融破坏环境(Dl~D4)及磨蚀环境(M1~M3)。
(3)根据设计使用年限级别、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明确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力学控制指标、耐久性指标,包括混凝土电通量、抗渗性、抗冻融、抗裂性、护筋性、抗碱一骨料等耐久性指标。
2、混凝土原材料要求(1)水工骨料料场的选择由设计单位在工程前期勘察后确定,骨料母材的全性能指标检验已由设计单位完成。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分析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分析□徐进勋1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与技术途径1.1配合比设计要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施工要求的工作性、结构要求的力学性能和混凝土结构在所处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并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考虑经济性。
1.1.1高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达到高耐久性要求,使其在所处工作环境中,长期抵抗内、外部恶劣因素的作用,仍能维持应有的结构性能。
因此,须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抗渗性、抗碳化性、抗冻性、抗化学侵蚀性、体积稳定性及抑制碱-骨料反应等,其中混凝土抗渗性对耐久性的影响更为直接;而冻害、盐害、化学腐蚀等特殊的外部因素,应按每个特定的工程及其服役环境加以考虑。
1.1.2强度根据设计要求,配制出符合强度等级要求的混凝土。
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胶比及矿物微细粉的用量。
1.1.3高工作性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是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
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高流动性、可泵性及体积稳定、不离析、不泌水等特性,通常采用变形能力和变形速度来综合反映其工作性如测定坍落度、扩展度和坍落度经时损失等。
1.1.4经济性经济问题是高性能混凝土推广的瓶颈因素因此要在保证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指标、耐久性的基础上,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
1.2配合比设计的技术途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技术途径是掺入矿物微细粉和高性能化学外加剂。
1.2.1掺入矿物微细粉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入的矿物微细粉,能与混凝土中的Ca(OH)2起化学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凝胶。
该水化物既可改善混凝土的界面层结构,提高水泥石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强度,又可对水泥石的孔结构起到填充、细化作用,提高水泥石的密实性,使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得以大大提高。
这也就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改善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1.2.2掺入高性能化学外加剂主要采用新型高效减水剂,如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或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等,对水泥的分散能力强,减水率高,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大幅降低混凝土的单方用水量(不大于175kg/m3),并增大坍落度和控制坍落度的经时损失,赋予混凝土较高的密实度和优异的施工性能。
高速公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高速公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在高速公路施工实践中,高性能混凝土凭借其自身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配合比设计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性能混凝土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高速公路使用的耐久性,而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高性能混凝土施工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近些年很多专家均致力于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希望能够通过提升配合比的合理性来改善混凝土性能,从基础上为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本文首先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以及配合比设计研究,以期为高速公路项目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高速公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对高速公路的建设要求逐渐提高。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沥青路面施工非常重要,最主要是沥青混凝土配合比非常关键。
论文笔者主要介绍了路面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技术要点和主要流程。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优化措施分析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工作能够进一步减小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值,由此减少混凝土的配制的实际强度。
在达到混凝土工程性能的条件之下,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原材料的使用量,减少配制混凝土的费用支出,进而提升经济收益水平。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工作是一项需要多次统计、多次测验的系统性工作,在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的过程中,通常就是减少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值。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可以从侧面表现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管控能力,如果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管控能力越高,那么此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值就会越小。
根据有关资料,笔者将减少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的措施归结为如下几点,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逐渐细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工作项目,在设计期间,常常会因为各方面因素,导致混凝土的坍落程度加深,例如,把泵送混凝土的坍落水平设置在120至160毫米之间或者是140至180毫米之间,那么坍落水平的范畴就会扩大,混凝土的强度浮动范畴也随之增大,此时混凝土强度的离差参数会增大,那么就可以增大混凝土的强度的标准差值。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具体优化措施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具体优化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逐步提升,这使人们对房屋质量的要求也有所增加,高性能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更好的性能,其是利用现代混凝土技术配制出来的一种高技术的混凝土,现阶段主要应用于桥梁工程中,但是此种混凝土在耐久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保障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人们开始着手于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方法,研究影响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原因,并且加以改善,进而为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提升做出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措施引言高性能混凝土在性能方面具有多种优势,将其应用于土木工程中可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土木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高性能混凝土的众多特点中高耐久性可使其具有较好的密实性和抗渗性,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离析性等多方面性能更加优秀。
此外,针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配置时,应将弹性模量的范围控制在40~45GPa,高性能混凝土干缩率小于0.04%的状态下可保证自身的体积较稳定,不易发生变化,其特有的强度使高性能混凝土在土木工程领域中发挥优异作用。
1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原则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包含水泥、骨料、硅灰、钢纤维、减水剂、煅烧偏高岭土、粉煤灰以及矿粉,其主要通过泵送的方式进行输送,因此,针对含砂率进行配比过程中应在满足工艺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高性能混凝土的含砂率,并考虑可泵性的要求。
水灰比在高性能混凝土的比例调和中属于重要参数,可决定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为此,针对水灰比应根据工程强度及相关经验进行确定,并选择合适的减水剂应用于高性能混凝土配比中,以此确定高性能混凝土的用水量及水泥量。
为得到性能更好的高性能混凝土,应根据相关实验数据确定掺和料的用量。
2高性能混凝土特点2.1徐变性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性并不显著,并且其徐变总量与普通强度混凝土相比较有着显著的降低。
在徐变总量中,一般分为基本徐变与干燥徐变,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干燥徐变值的降低,基本徐变只是略微有一些减少,并且徐变总量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升而得到相应的减少。
高速铁路轨道板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试验研究

高速铁路轨道板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试验研究摘要:轨道是线路的基础,其品质好坏直接决定着列车运营的平顺性及安全性。
轨道板是轨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轨道板的质量是确保轨道结构品质的基本条件。
结合我国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本文对轨道板用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若想配置出性能优越的高性能混凝土,除了考虑水胶比、砂率、养护温度、掺合料、外加剂、胶凝材料等对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和早期强度的影响外,还应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严格控制每个环节之间的连续性,尽量缩短从拌制到振捣完成的时间。
关键词: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中图分类号:U238文献标识码: A引言京沪高速铁路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7省市,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线路自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新建铁路全长1318公里,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中国水电集团长清制板场承担了京沪高速铁路DIK417+800~DK474+800(78km双线)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21812块的预制任务。
混凝土轨道板是无砟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板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轨道板质量的好坏首先取决于混凝土的质量,其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直接关系着无砟轨道板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因此,生产出符合高速铁路高标准要求的轨道板混凝土至关重要。
而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又取决于配合比的设计是否合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是否得当。
基于此,本文结合京沪高速铁路长清板场的制板实践,对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并对施工过程进行了合理的规划控制,以确保轨道板生产的优质高效。
1轨道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及研究思路1.1轨道板混凝土设计要求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依据于《客运专线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Ⅱ型轨道板(有挡肩)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173号(以下简称173号文),主要有以下几点:(1)CRTSⅡ型轨道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55;预应力筋放张时,要求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80%,且16h强度不应低于48MPa;(2)胶凝材料总量不宜超过480kg/m3,用水量不应超过150kg/m3;(3)混凝土56d电通量应小于1000C,56d抗冻性能应满足F300的要求;(4)混凝土内总碱含量不应超过3.0kg/m3,当骨料具有潜在碱活性时,总碱含量不应超过3.0 kg/m3,且应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技术措施,并按《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抑制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有效性评价。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与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与质量控制措施探讨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很多行业的发展也得到了飞速的进展,建筑行业就是其中之一。
而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性能混凝土也成了人们的一种基本建筑材料。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工作是一项科学性的工作,需要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同时对具体的内容进行优化,以此来提升整体的质量控制效果。
本人主要对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讨,以此来为工程的建设和推进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质量控制;措施虽然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当中,会采取原先的混凝土材料,这样的一种模式,不能够有效的保障城市建设的质量。
人们要想使得城市建设和发展得到有效的保证,提高城市建设的水平,就需要使用一些高性能的混凝土,开展城市方面的建设工作,使得城市建设的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当前最关键的地方在于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比设计,这是对混凝土质量进行保证的关键。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概述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伴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一些高层的建筑已经成为了城市建筑发展的重要趋势,并且在城市化的发展当中,也出现了很多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原先的普通混凝土材料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工程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就出现了高性能的混凝土。
到目前为止,高性能混凝土的确切定义并没有完全的形成,它这边是一种比较新型的高技术混凝土,一般是对常规的材料和工艺技术进行应用,然后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各项力学特征,在理性的角度下,开展混凝土的配制工作。
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比较高的,因此它的工作性也比较高,有着比较强的稳定性。
二、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的影响因素1、耐久性耐久性是人们在进行工程项目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这也是设计工作开展的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耐久性主要是对高性能和普通混凝土之间的区别进行区分的重要指标,耐久性包含着多个方面的内容,一般是对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及抗冻性等方面的性能,开展合理性的设计,促进高性能混凝土在使用方面的稳定性,同时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高速铁路C35墩台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栾心国

高速铁路C35墩台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栾心国,蔡 涛,李余贤(山东铁正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4)摘要:高性能混凝土目前在国内的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根据高速铁路所处施工环境原材料的情况和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介绍高速铁路C35墩身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并根据施工现场实例对配合比调整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高速铁路;配合比中图分类号:U443.15 文献标识码:A——————————————————————1.引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1],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
它的高性能主要体现在良好的耐久性上,是以耐久性为主要设计指标的。
使用优质的原材料如水泥和集料,再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活性细掺料和高性能外加剂,从而获得混凝土的高性能。
在高速铁路工程上使用高性能混凝土,能够大幅度减少后期维护费用,符合当前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2]。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高速铁路建设量达1.2万km 以上。
随着京津、合宁、合武、温福、武广、京沪等高速铁路相继开工,中国已开始大规模修建高速铁路[3]。
2.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4]2.1高性能混凝土配置强度原则目前对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中预期抗压强度的确定,采用如下标准:σ645.1,0,+≥k cu cu f f式中:0,cu f —为混凝土的配制强度(MPa );k cu f ,—为混凝土的设计强度(MPa );σ—施工中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2.2高性能混凝土低水胶比原则高性能混凝土配置过程中水胶比一般在0.20-0.40之间,这样混凝土可以具有够的密实度,达到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获得较低的渗透性。
在此基础上通过混凝土强度调整水灰比,水灰比确定后,通过细掺量的掺加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2.3最优砂率原则混凝土的砂石比通常用砂率来表示,是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 则 .只有 依 靠 这些 法 则 .结合 所 用 原材 料 的 特 性 ,才 能 得 到符
合 工程 设计 要 求 的混凝 土 。 1 . 1 灰 水比 法 则 。可 塑 状态 混凝 土 水灰 比 的 大小 决定 硬化 后 混 凝 土的 强度 ,并 影响硬 化 混凝 土的耐 久 性。混 凝土 的强 度 与水 泥 强 度 成正 比 .与灰水 比成 正 比。灰 水 比一经 确定 绝 不能 随意 变动 。 对 于高 性能 混凝 土 , “ 灰 “包括 所有 胶凝 材料 ,灰 水 比亦 可称 为胶 水 比 1 . 2 混凝 土 密实体 积 法 则。混 凝 土 的组 成是 以石子 为 骨架
1 、 高性 能 混 凝 土 配 合 比设 计 法 则
正 确 合 理 的配 合 比设计 方法 是 长 期无 数 次 实验 和 施 工 所积 累
的 经验 为基 础 的 。经 验 表 明 .混 凝 土 配合 比设 计 必须 遵 循 一定 的
缩 也会 有所 增加 。 因此 配置 高性 能混凝 土胶 凝材 料 用量 以不超 过
为 此 , 本 文 基 于 高 性 能 混 凝 土 配合 比 设 计 展 开 论 述 , 旨在 为 日后 的 工 程 建 设 提 供 参 考 。
■日圈
高铁;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 优化
料 的 比例 ,即浆 集 比。浆 集比 主要影 响混 凝 土的工 作性 因而也 影 响耐 久 性 ,在一 定程 度上还 影 响强度 、弹 性模 量和 干缩 。 为保证 高 性 能混 凝土 具有 足够 的流 动性 ,就要 求有 较 大的胶 凝材 料用 量 。但
2 、影 响 高性 能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的参 数
高 性 能 混 凝 土 的配 合 比 参 数 主 要 有 水 胶 比 、水 胶 比 确 定 下 的 浆集 比 、水胶 比和 浆 集 比确 定 下 的 砂 石 比和 高 效减 水 剂 用 量 。
以砂 子 填充 石子 间 的空 隙 又 以浆体 填充 砂 石空 隙 .并 包裹砂 石 表
面 .以减小砂 石 之 间的摩擦 阻 力 保 证混 凝土 有足 够 的流动 性 。可 塑状 态混 凝 土总体 积 为水 、水泥 ( 胶 凝材 料 )、砂 、石 的密 实体积 之 和 。这 一法 则是 计 算混 凝 土配 合 比 的基 础 。 1 , 5 最 小单 位加 水量
随 着 浆 集 比 的 增 大 ,混 凝 土 的 弹 性 模 量 会 有 所 下 降 , 混 凝 土 的 收
桥 梁 工 程建 设 均 采 用高 性 能 混凝 土 , 因此 高性 能 混凝 土配 合 比 参数 的确 定 对于 其 高 耐 久性 和 高 工 作性 至 关 重要 。本 文 就针 对
高 性能 混凝 土 配合 比设 计 与优 化进 行一 定分 析 与探 讨 。
三 一
l
l l
基 于 高铁 建 设 当 中 的 高 性 能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 与 优 化
口 中铁上海工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集团有限公司工程质量检测中/ 肖本虎
■ 圈强
对于高铁建设而言,高性能混凝土的 应用 是不可或缺的。而高性能混凝土各项性能是否符合高铁桥梁工程建设
要 求 , 与 原 料 选 取 、 配 合 比 设 计 等 有 着 密 不 可 分 的 联 系。 其 中 , 高性 能 配 合 比 的 设 计 好 坏 影 响 着 工 程 项 目的 寿 命 。
5 5 0 k g / m。 为宜 .其 中水 泥用量 尽 量减 少 .而 以干 缩小 的细掺 料部 分 取 代 以减少混 凝 土的温 升和 干缩 提 高抗 化学侵 蚀 能力 ,增 加密 实度 降低 工 程成本 。当胶凝 材料 用量 太少 时 .不可 能保 证 良好 的 工作 性 ,使 混凝 土离 析 、分层 ,各 种外 加剂 的效 果都 会变 得很 差而
无意 义 ,硬 化 后混凝 土薄 弱界 面数 量将 急剧 增 多 ,大 大削 弱混凝 土
抵 抗腐 蚀 性介质 侵蚀 的能 力 。保证 高性 能混 凝土 耐久 性的胶 凝 材料
总量最 小不得 低于3 0 0 k g / m .重 要 工 程 还 要 提 高 。
2. 5 砂 石 比 。在 水 泥 浆 量 一 定 的 情 况 下 ,砂 率 在 混 凝 土 中主 要 是影 响工 作 性 .高 性 能混 凝 土 由于 用水 量 很 低 砂 浆 量 要 由 增
加 砂率 来 补 充 砂 率 宜 较 大 。 当水 胶 比不 同时 ,最优 砂 率 有 所 不 同 都在 3 8 %一4 6 %之间 超过 此 范 围 后 .坍 落 度 减 小 。随 着 混
凝 土砂 率 的 增 加 ,强 度 呈 增长 趋 势 ,弹性 模 量 呈 下 降趋 势 。水 灰 比很低 时 ,砂 率 对 强度 的 影 响有 所 减 小 ,砂 率 过 大 时 ,会 影 响 混 凝 土 的 弹性 模 量 ,所有 应 对 石 子 的最 低 用 量加 以限 制 。 石子 级 配 越 差 ,则 要 求的砂 率越 大 越 要 求使 用粗 的砂 。 由 以上 对 影 响 高 性 能混 凝 土 参数 的分 析可 知 ,与 传 统 混凝 土 相 比 高 性 z  ̄ 1 5 混 . -凝 土 配 合 比 的特 点是 :水 胶 比底 、粉 体 量 大 、浆 集 比大 、粗集 料量 / J 、 。
或最 小胶凝 材料 用量 法 则。在 水灰 比固定 、原 材料 一定 的情 况下
使 用满 足工 作 性的最 小加 水量 ( 即最小 的浆体 量 ) ,可得 到体积 稳 定 的、经 济 的混 凝 土 。 1 . 4 最 小 水泥 用量 法 则。 为降 低混 凝 土 的温 升 、提 高混 凝 土抗环 境 因素侵 蚀 的能力 ,在 满足 混凝 土早 期强 度要 求 的前提 下 .应尽量 减小胶 凝材 料 中的水泥 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