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华服》创意美术课程教案
赏华服之美感传统之粹——美术拓展课《华服之美——云肩的千姿百态》教学案例

赏华服之美感传统之粹——美术拓展课《华服之美——云肩的千姿百态》教学案例
《华服之美——云肩的千姿百态》是一门美术拓展课,让学生领略华服之美,并实践制作云肩雕刻品,学习古今中外服饰绘画,品味华服之美和浓浓传统文化气息。
首先是老师带领学生了解华服之美,学习欣赏不同时代的服饰,对比清代、汉服、中国古典服饰的精致特点,了解各种传统服饰的历史背景,赏析传统服饰的精美细节,理解其绚丽的色彩之美和独特的图案纹理。
接下来,学生要参与雕刻云肩的制作,思考雕刻体现的美感,学习写意、早写和直笔拓展创作等基本技法,为雕刻品设计图案,整理图像元素,在雕刻品上着色,使出色雕刻成品更加精美。
另外,学生要学习利用图案色彩拓展,利用图案元素完成拓展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完善作品,形成更加精致的完成品。
通过《华服之美——云肩的千姿百态》这门课,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华服之美,更体验了锻炼美术能力、培养创意的乐趣。
他们通过发掘传统服饰的美感,在维护古典文化的努力中留下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幼儿园汉服创意美术教案

幼儿园汉服创意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应能达到以下目标: 1. 了解汉服的由来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创意和美术技能。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owerPoint课件;–汉服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源;–剪纸工具和材料;–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美术工具。
2.学生准备:–一份干净的白纸;–彩色铅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有关汉服的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汉服介绍(约15分钟)教师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幼儿介绍汉服的由来、特点和韵律美,并展示相关图片。
通过观看图片和听教师讲解,让幼儿对汉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 创意剪纸活动(约40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款式的汉服剪纸作品,并讲解剪纸工艺的起源和基本方法。
2.教师向幼儿演示剪纸的基本步骤,并注意让幼儿理解剪纸时需要将形状分割成对称的部分。
3.幼儿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使用剪纸工具和彩色纸开始制作自己的汉服剪纸作品。
4.教师适时巡视,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剪纸工具,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5.幼儿完成剪纸作品后,教师可以组织展示和分享,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
4. 汇报和评价(约10分钟)1.幼儿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向全班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2.教师可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并鼓励幼儿继续学习和探索汉服艺术。
四、教学延伸1.继续探索其他汉服相关的创意活动,如汉服着装表演、汉服绘画等。
2.邀请专业人士或家长来给幼儿进行汉服文化讲座或手工制作示范。
3.组织参观博物馆或古代建筑,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汉服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幼儿对汉服和剪纸技巧有了初步的了解,并通过实际操作进行了创作。
但也发现部分幼儿在使用剪纸工具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此外,还可以加入更多互动环节,增强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幼儿创意画汉服教案小班

幼儿创意画汉服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汉服的起源和特点,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 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点。
1. 讲解汉服的起源和特点。
2. 引导幼儿观察汉服的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由发挥创意,绘制自己心目中的汉服。
三、教学准备。
1. 汉服图片和实物。
2. 绘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 教学课件和故事书籍。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向幼儿们展示汉服的图片和实物,简单介绍汉服的起源和特点,引发幼儿们对汉服的兴趣。
2. 讲解(10分钟)。
通过图片和故事书籍,向幼儿们详细讲解汉服的特点和不同款式的区别,让幼儿们对汉服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3. 观察(10分钟)。
让幼儿们仔细观察汉服的细节,包括颜色、图案、纹理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细致性。
4. 创作(30分钟)。
让幼儿们自由发挥想象力,用绘画工具绘制自己心目中的汉服。
老师可以给予一些简单的指导和建议,但尽量不要限制幼儿的创意发挥。
5. 展示(15分钟)。
让幼儿们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讲述自己设计汉服的灵感和想法,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6. 总结(5分钟)。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肯定幼儿们的表现,鼓励他们多多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对汉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绘画技能。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艺术活动,让幼儿们更好地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走进汉服精美教案

走近汉服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美术是文化的载体。
在服饰上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如何从蛮荒走向文明,建立起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秩序。
并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又一次经受历史的洗涤,从君主集权走向民主共和,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服饰上的尊卑体系也被打破。
一部服饰的发展史,是人类一步步走向文明的发展史。
2,汉服极具美感。
中国美术讲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大自然中蕴含线条之美,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也发现了这一点,他们用灵动自然的线条塑造画面。
汉服中也极力寻找线条的节奏韵律,展示流畅柔和、内敛含蓄的汉家之美。
过程和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用讲授法、观察法、比较法、实践法等,通过多媒体课件,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对汉服产生兴趣,进而探究汉服所蕴含的深层次含义。
1,在课堂的引入阶段,通过简单有趣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好奇。
2,展示有亲和力的卡通汉服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3,展示古代绘画或出土文物图片,增加课堂内容的严谨性。
4,请学生模仿出土文物例如汉代折腰翘袖舞陶俑的舞姿,让学生能更好的代入情境,体会汉服的特点。
5,朗诵今人词作,将课堂上体会到的身为华夏民族的自豪感抒发出来。
引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情感和价值:1,自信、自尊、自豪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中华民族从诞生之初,就是极其优秀自信的民族,由于其文化远超四方,曾经周边各国都纷纷以颁布法律的形式学习华夏的衣冠。
作为中国人,应该有傲视四方的实力和自信。
通过分析汉服的各种特点,增加学生对汉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复旦大学历史系顾晓鸣说过“越是在全球化的状态下,越是需要民族身份的认同,身份辨异。
而服装是人的第二张皮肤,通过服装系统能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记忆自身身份的认同和自信。
”3,但晚清以降,曾经的天朝上国已不复存在。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也曾盲目洋化,过分追求西方的思想观念和审美理念。
相反,华夏文化日渐式微,传统的价值体系遭到破坏。
创意美术汉服设计教案

创意美术汉服设计教案教案标题:创意美术汉服设计教案目标:1. 了解汉服的历史背景、特点和文化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美术设计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案内容:一、导入(10分钟)1. 展示一些汉服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汉服的兴趣,让学生谈谈对汉服的了解。
2. 简要介绍汉服的历史背景、特点和文化意义。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或讲解,详细介绍汉服的不同款式、服饰元素和配饰。
2.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款式的汉服,并分析其设计特点和文化内涵。
三、创意设计活动(4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意,设计一套具有个性和创新的汉服。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或故事情节,将其融入到汉服设计中。
3. 学生可以使用纸、绸缎、彩纸、颜料等材料进行设计和制作。
4. 鼓励学生在设计中融入自己的想法和创新元素,同时尊重传统汉服的基本特点。
四、展示和评价(15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设计的汉服作品,并解释设计理念和创意来源。
2. 学生和老师共同评价每个小组的设计,包括创意性、美观度、符合主题等方面。
五、总结和延伸(10分钟)1. 总结汉服设计的过程和体验,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创意设计应用到其他美术作品中,如绘画、雕塑等。
教案评价:1. 通过导入和知识讲解,激发学生对汉服的兴趣,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2. 创意设计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美术设计能力,同时促进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展示和评价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总结和延伸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其他美术作品中,拓展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
教案指导:1.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与汉服相关的历史故事或文化传统,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2. 鼓励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勇于尝试和创新,同时要引导他们尊重和保留传统汉服的基本特点。
美术《走进华服 体悟匠心》

美术活动《走进华服体悟匠心》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环境布置、PPT、仿古服饰、头饰、配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老师着华服随音乐出场()向小朋友行礼。
师:我今天穿的衣服和你们的有什么不一样呢?
(古代人穿的衣服)(电视上穿的衣服)
引导幼儿观察:古代衣服的袖子都是肥肥大大的、都很像裙子还是落地的;领子有个V字领子,交叉在一起的。
2.出示不同华服的图片。
引导重点:古代衣服没有什么点的或条纹的,都是鸟和花的图案,摸着呢,都是纱的,刺绣上去的;而且他们的衣服里三层外三层的。
古代男人的衣服也拖到地上,现在的都不这样了;古代男人都是布腰带,现在男人都戴皮腰带了。
小结:小朋友们发现了好多不同特点!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其他的特点吧!
3.播放视频了解华服的形制样式、图案寓意。
二、制作小样图
1.师:古代的衣服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华服,华服都很漂亮,你们想穿上漂亮的华服吗?那就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创作一件吧!
2.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幼儿当音乐播放两遍时,我们的创作时间也就到了,优先完成的后续
有惊喜哦)
3.三名幼儿结合成一组,每组先推选出一副样图进行完成。
师:现在请每组小朋友进行商量,先完成谁设计的样品图?也就是一人为模特,另外两人为设计师,根据你们的样品图到两边选择服饰、配饰进行搭配。
二、走进华服礼仪
1.讲解男子礼仪:时辑礼;女子礼仪:万福礼。
2.幼儿随音乐出场、行礼。
幼儿园汉服创意美术教案

幼儿园汉服创意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明确目标
本次课程旨在通过汉服创意美术教学,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春秋战国时期的
汉服,并通过绘画、剪纸等形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增强幼儿的审美意识。
2. 目标要求
①.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汉服的基本特征;
②.运用简单的绘画工具绘制汉服;
③.能够通过剪纸等形式制作汉服造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汉服的特点,了解如何运用简单的绘画工具绘制汉服。
2. 教学难点
掌握如何通过剪纸等手工活动制作汉服造型。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
1. 教学内容
1.春秋战国时期汉服的特点
2.如何运用简单的绘画工具绘制汉服
3.如何通过剪纸等手工活动制作汉服造型
2.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实物、钩子教学等。
四、具体实施
1. 教学步骤
步骤一:简述春秋战国时期汉服的基本特征
通过展示图片等形式让幼儿对汉服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步骤二:学生绘制汉服
老师可提供幼儿简单的笔刷和绘画纸,引导幼儿将自己对汉服的印象画出来。
步骤三:制作汉服造型
老师为每组幼儿准备好剪纸和其它装饰材料,引导学生从动手制作汉服造型。
2.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幼儿对汉服的认识和创意作品的制作情况,老师可以判断幼儿是否掌
握了汉服的特点和制作技巧以及其审美素养。
五、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课程,幼儿不仅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
动手能力。
总体而言,本课程的效果得到了较好的体现,通过不断完善课程及方法,可做到更好的效果。
走进汉服美丽教案

走进汉服美丽教案
教案:走进汉服美丽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汉服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掌握汉服的基本搭配和穿着方法。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准备
1.课件:相关图片、视频。
2.汉服样本。
3.动手实践材料:布匹、针线、饰品等。
4.学习资料:与汉服相关的历史材料、文化介绍等。
三、教学步骤
1.导入(15分钟)
介绍汉服的一些背景知识,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展示汉服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探究(30分钟)
了解汉服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明白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独特地位。
分组进行小研究:
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汉服时期的代表人物进行研究,并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a.这个人物的身份、社会地位和职业是什么?
b.这个人物在当时社会对于汉服的认可和影响力如何?
c.这个人物对于汉服的贡献和传承有哪些?
3.示范与实践(40分钟)
选择一种汉服的款式,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汉服的基本搭配和穿着方法。
讲解汉服的基本款式、颜色和材质,并提供相关的样本供学生触摸和
感受。
4.制作与展示(30分钟)
发放布匹、针线、饰品等材料,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汉服的部分饰品。
学生通过跟着教师指导制作汉服的饰品,如发饰、耳环、手镯等。
展示学生的制作成果,让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
5.总结与反思(1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鼓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华服》创意美术课程教案
知识点:了解汉民族传统服饰——华服
课程名称:走近华服
课程类别:设计
适学年龄:6-7 岁
教学时长:90 分钟
艺术目标:
1. 了解汉民族传统服饰——华服,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2. 多元化媒材的使用激发小朋友兴趣,感受艺术不同表现的魅力。
知识目标:
1. 通过图片了解华服的文化内涵、特点和种类样式。
2. 了解华服的配饰。
3. 游戏互动——加强小朋友对华服设计的练习。
技能目标:
1. 理解华服的含义和特点及独特的审美倾向和其历史性。
2. 学习华服衣服设计的想象;
成长目标:
了解汉民族传统服饰——华服,丰富幼儿对华服相关知识的认知,鼓励幼儿积极体验活动
中的乐趣,尝试运用多元化媒材的使用激发小朋友兴趣,感受艺术不同表现的魅力。
情感目标:
在对华服的欣赏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
培养学生对中国服饰艺术、中国传统文化
以及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华服的款式的认识 教学难点:熟悉华服的款式,并且很好地运用在创作中。
教具:PPT、汉服衣服造型分解卡纸
学具:水粉纸、画笔、水桶、铅笔、彩色卡纸、白乳胶/蜗牛胶、吹风机
教学引导
15mins
引发兴趣:(3mins)
1、PPT 第 2 页,生活常识提问,激发小朋友的兴趣,引入主题。
1)小朋友们,你小朋友,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
吗?
56 个
2)都有哪些民族呢?
汉族、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土家族、藏族、蒙古族、侗族、布依族......
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代表性服饰,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一下人口最多的汉族的传
统民族服装。
3)汉族人会穿什么衣服呢?是旗袍?中山装?唐装吗?
没错,是汉服,也叫华服。
4)你可以在照片中找出汉族吗?
第二排,右起第 1 位。
观察发现,知识导入(10mins)
2、PPT 第 3 页,了解华服的特点。
华服本意指华丽的衣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汉服,是从黄帝
即位到公元 17 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 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 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 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 30 多项中国非物 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1)华服的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特点呢? 华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
这些特点 都明显有别於其他民族的服饰。
3、PPT 第 4-12 页,了解华服的种类样式。
华服的种类也是比较多的,基本形制可分为衣裳、深衣、袍衫、襦裙、襦袴。
2)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们分别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 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 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著。
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长裤。
(老师在引导样式的时候注意独有的特点,比如曲裾是有边的,直裾是没有的,等等。
) 3)在颜色上有什么特点? 传统对服饰色彩的选择上有着明显的阶层分界。
从唐代以后,黄色曾长期被视为尊贵的颜色, 只有天子权贵们才能穿用。
古代汉服的色彩以深色为贵,浅色次之,因此正式的礼服常使用 深沉的织绵图纹,而一颜色为主色调,装饰以鲜艳华丽的刺绣。
平民常服则多用淡色,因而 有黔首、白丁、青衣、青衿、青衫、赭衣之称。
4、PPT13-14 页,了解汉服的配饰。
华服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浓缩了华夏文 化的纺织、蜡染、夹缬、锦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 30 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 现了锦绣中华、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
1)头饰是华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
男生和女生的头饰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 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
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 形制多样。
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
鬓发两侧饰博鬓,也 有戴帷帽、盖头的。
2)可以有哪些配饰搭配呢? 簪子、鞋子、包、腰带、扇子、伞...... 想象力:汉服设计 游戏互动:老师课前准备华服衣服造型分解 KT 板,课堂上给小朋友任意搭配,并说出自己 搭配的华服是哪种样式。
今天我们了解了传统服饰华服,接下来我们要设计一套汉服!你们想设计什么类型的?有什 么独有的特点?有什么样的颜色搭配?用了哪些配饰?
创新创作
30-35mins
1.示范画引导
2.主题创作
探索想象,创意实践
1)头部的绘制:用水粉绘制出人物头部及发髻,注意人物面部表情,不要忘记脖子。
2)华服的绘制:用铅笔在彩色卡纸上绘制出华服的分解部分,老师注意引导颜色搭配,画
好后用蜗牛胶或者是白乳胶进行拼贴。
3)鞋子的绘制:水粉画出鞋子,注意造型动态及颜色搭配,太长的华服可免去此次操作。
4)细节的绘制:水粉点缀出头饰、可用卡纸拼组手提包......进行画面细节的补充。
总结分享
5-10mins
1. 作品分享 自我表达,分享作品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今天我们了解的撑杆跳高运动的故事,创作的运动员在撑杆 跳高运动中是什么样的动态姿势?面部是什么样的表情呢?鼓励和引导幼儿使用完整的语 言进行表达。
2. 教师总结 回顾总结,加深记忆 各位亲爱的家长您好!我是**老师。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 6-7 岁平面课程,了解汉民族传统 服饰——华服。
课程主题是《走近华服》,通过图片了解华服的文化内涵、特点和种类样 式,通过图片了解华服的配饰。
汉服衣服造型分解卡纸组装游戏互动加强小朋友对华服设计 的练习。
创作部分让小朋友创作部分使用到的媒材有水粉纸、画笔、水桶、铅笔、彩色卡纸、 吹风机,学习人物细节的塑造,学习各种华服类型设计的想象。
在对华服的欣赏过程中形成 良好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对中国服饰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走 近华服》就结束啦,接下来小朋友们可以和爸爸妈妈分享你们创作的华服是什么类型的?有 什么独有的特点?有什么样的颜色搭配?用了哪些配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