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八章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的护理(2)

合集下载

9第八章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护理2

9第八章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护理2
裤,盖被子保暖。 2.维持呼吸功能 3.维持循环功能 4.对症处理
对症处理
纠正低血容量 海水淹溺者静滴5%葡萄糖溶液 淡水淹溺者静滴3%氯化钠溶液
防治脑水肿:脱水剂、皮质激素 防治肺部感染 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 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护理要点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严密观察病人的神志、呼吸频率、深度, 判断呼吸困难程度。














散热相对或 绝对不足
体温急剧升 高
中暑高热
--------Assessment--------
中暑高热
临床表现为中暑“三联征”
▪高热:直肠温度可达41℃-43℃ ▪无汗 ▪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多见于老年人和热适应不良者
--------Assessment--------
迅速使淹溺者出水
自救:会游泳者,若因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淹 溺,应息心静气,及时呼人援救,同时自己将 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深吸一口气,把脸 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 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 痛消失,痉挛也就停止。一次发作之后,同一 部位可以再发痉挛,所以对疼痛处要充分按摩 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亦应再按摩和热敷 患处(图1)。若手腕肌肉痉挛,自己将手指上 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两足游泳。
中暑痉挛
严重的肌肉痉挛伴收缩痛
好发部位:腓肠肌,咀嚼肌、腹直肌、 肠道平滑肌
发作特点:痉挛性,对称性,阵发性
多见于健康的青壮年
--------Assessment--------
重度中暑
中暑衰竭:最常见。患者体内无过多热蓄 积。主要因出汗过多导致失水、失钠,血 液浓缩,饮水中又无盐,而形成低渗性脱 水。继而出现皮肤血管扩张,血管舒缩功 能障碍,导致周围循环衰竭。患者出现头 痛、头晕、恶心呕吐,继而胸闷、面色苍 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体位性昏厥、 血压下降、手足抽搐和昏迷。

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人的护理讲课文档

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人的护理讲课文档

• 4.抑制酶的活性 许多毒物或代谢产物是通过抑制酶的活性而
产生毒性作用。如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酯酶、氰化物抑制细胞 色素氧化酶等。
• 5.干扰细胞膜及细胞器的生理功能 某些毒物及代谢产物可破
坏细胞膜、细胞器的组织结构,干扰细胞膜的离子运动、膜的 兴奋性及干扰细胞的能量代谢等而产生毒性作用。如河豚鱼毒 素、酚类、卤碳水化合物和二些重金属等。
或泄漏等。
• (5)疑诊职业性中毒,应详细了解病人的职业史,包括工种、工龄、 接触毒物的种类、接触时间、防护条件等。
第十页,共58页。
二、身体状况
• 各种急性中毒的表现及严重程度取决于各种毒 物的毒理作用和机体的反应性。
• 熟悉中毒表现有利于正确判断毒物的种类、及 时诊断和救护急性中毒的病人。
第十一页,共58页。
主要表现
常见毒物
• 1. 皮肤黏膜表现
• (1)皮肤黏膜灼伤 强酸、强碱、甲醛、苯酚等
• (2)皮肤黏膜紫绀 麻醉药、镇静催眠药、亚硝酸盐、
苯胺、硝基苯、臭丸(萘)等
• (3)皮肤潮红 酒精、阿托品类、抗组织胺药、
血管扩张剂等
• (4)皮肤樱桃红 一氧化碳、氰化物
• (5)皮肤湿润 吗啡类、酒精、拟胆碱药等
• (4)瘫痪 一氧化碳、蛇毒、河豚、汞、铅、钡等
• (5)肌纤维颤动 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等
• (6)精神失常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酒精、阿托品、 苯类、四乙铅
第十四页,共58页。
• 4.呼吸系统表现 • (1)特殊呼吸气味 酒精(酒味)、有机磷农药(大蒜味)
苯酚(酚味)、氰化物(苦杏仁昧)、 硝基苯(鞋油味)等 • (2)呼吸过速或过深 呼吸中枢兴奋剂、水杨酸类、 甲醇、二氧化碳等 • (3)呼吸麻痹 麻醉药、吗啡类、镇静催眠药、

第八章 理化因素造成急性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八章 理化因素造成急性损伤病人的护理
常见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一、中暑 二、淹溺 三、触电
一、中暑

以出汗停止因而身体排热不足、体温极高、 脉搏迅速、皮肤干热、肌肉松软、虚脱及 昏迷为特征的一种病症,是由于暴露于高 温环境过久而引起身体体温调节机制的障 碍所致。
概念


指人体在高温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下,机体 失去对热适应的能力,使体温调节发生障 碍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是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 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 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干性淹溺
人入水后,强烈刺激 (惊慌、恐惧、寒冷等) 喉头 痉挛 呼吸道完 全梗阻

窒息 心肌缺氧
死亡
反射性心脏停搏
湿性淹溺


人淹没于水中,本能地引起反应性屏气, 避免水进入呼吸道。 由于缺氧,不能坚持屏气而被迫深呼吸, 从而使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滞气 体交换,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呼吸道内的水迅速经肺泡吸收到血液循环。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39岁,于某年7月下旬持续高温 1周后突感头晕、头胀、头痛、恶心。休息 片刻后觉发热、面红、气急、心悸、全身 乏力,但仍擦桌、扫地,实在坚持不住, 便躺下睡觉。 晚上7时左右,女儿回家发现患者颜面潮红, 呼之能醒,但反应迟钝,即送医院。



体检:体温41℃(肛温),脉率122次/分,呼 吸28次/分,血压130/80mmHg;意识模糊,查 体不合作,颜面潮红,瞳孔稍大,对光反应迟 钝;全身皮肤干燥无汗,颈软;两肺呼吸音粗; 心率122次/分,律齐,无病理性杂音;神经系 统检查各项反射存在,但减弱。 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无异常,血糖 5.4mmol/L。 问:该病人可能发生了什么情况,为什么?如 何对该病人进行急救?

急救护理技术习题(五章-八章)

急救护理技术习题(五章-八章)

第五章心脏与心肺脑复苏一、A11、患者女性,28岁。

因车祸造成胸部严重创伤,肋骨骨折,有反常呼吸,送至医院心跳已停止。

抢救应 EA.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B.心内注射复苏药物C.电击除颤D.气管内注入肾上腺素E.立即开胸作胸内心脏按压2、溺水患者经抢救心跳呼吸复苏成功,下列生化监测结果,与病情不符合的是 EA.高血钠B.高血氯C.高血钙D.高血镁E.高血钾3、心脏骤停最主要的病因是DA.心肌病B.急性心肌炎C.主动脉瓣狭窄D.冠心病及其并发症E.溺水4、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的内容包括CA.保持呼吸道通畅、恢复循环、脑复苏B.人工呼吸、恢复循环、药物治疗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恢复循环D.保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电除颤E.开放气道、恢复循环、药物治疗5、心肺复苏时,判断及评价呼吸的时间不得超过DA.5sB.6sC.8sD.10sE.15s6、小儿心肺复苏过程与成人相似,但其胸廓按压幅度要小于成人,婴幼儿按压幅度为BA.0~1cmB.1~2cmC.2~3cmD.3~4cmE.4~5cm一、A27、患者男性,51岁,因四肢乏力12小时,加重伴呼吸困难2小时入院。

抽血回报K+2. 11mmol/L,C0220.3mmol/L。

出现呼吸、心脏骤停。

可能的病因是BA.药物中毒B.低钾血症C.冠心病D.贫血E.窒息8、患者男性,45岁,突然神志丧失,呼吸不规则,即刻进行心肺复苏,判断心脏按压是否有效的主要方法是DA.测血压B.呼喊患者看其是否清醒C.触及桡动脉搏动D.触及颈动脉搏动E.胸部起伏9、患者男性,60岁,患冠心病20年,某日突然神志丧失,呼吸不规则,即刻进行心肺复苏,心脏按压时下压胸骨的深度是BA.1~3cmB.3~5cmC.5~6cmD.6~7cmE.7~8cm10、患者男性,32岁,在高空劳作时不慎跌落,意识丧失,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在对其进行开放气道时应采取AA.托颌法B.仰头举颏法C.抬颌法D.举颌法E.后仰法11、患者女性,71岁,护士巡视时发现其突然意识丧失伴抽搐,呼吸断续,瞳孔散大,在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时。

第八章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八章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人的护理

(一)名词解释1.中毒2.毒物3.急性中毒4.阿托品化5.中暑(二)填空题1.重度中暑有、、三种类型。

2.淹溺分为、两种类型。

(三)选择题A1型题1.口服毒物中毒的病人在哪种情况下不宜采用吸引器洗胃A.昏迷B.妊娠C.伴有器质性心脏病D. 体质衰弱E.腐蚀剂中毒2.口服毒物中毒抢救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A.呼吸道通畅B.洗胃是否彻底C.导泻是否及时D.休克是否纠正E.解毒药物剂量的大小3.对原因不明的急性中毒,应选用哪种洗胃液洗胃A.冰水B. 1:5000高锰酸钾C.生理盐水D.2%碳酸氢钠溶液E.2%-4%鞣酸溶液4.抢救敌敌畏口服中毒禁用A.大量盐水催吐B.2%碳酸氢钠溶液反复洗胃C.服毒6小时以上者仍应洗胃D.洗胃后由胃管灌入液状石蜡导泻 E.肥皂水灌肠5.下列哪项不符合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A.恶心、呕吐B.皮肤灼热无汗C.肌肉颤动D.肺水肿E.视力模糊,瞳孔缩小6.抢救急性中毒病人最为重要的处理措施是A.立即停止接触毒物B.马上查清毒物的种类C.迅速做出明确诊断D.控制病人的随意走动E.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7.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错误的是A.皮肤B.呼吸道C.毛发D.消化道E.创口8.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措施是A.终止接触毒物B.催吐C.洗胃D.利尿排毒E.导泻9、服毒后洗胃最有效的时间是A.2小时内B.3小时内C.6小时D.8小时内E.24小时内10、最常用的洗胃液是A.温水B.生理盐水C.茶叶水D.碳酸氢钠 E.1:5000高锰酸钾11、洗胃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A.吞服腐蚀性毒物的病人,牛奶洗胃B.神志清醒的病人,侧卧位洗胃C.席位也每次灌入200~300ml为宜D.反复灌洗,直至总量1000ml左右E.拔管前,留取洗胃液鉴定12.中暑病人的治疗,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撤离高温环境B.立即静脉输液C.头部降温保护脑细胞D.立即冰水浸浴E.用氯丙嗪静注降温13.中暑时发生肌肉痛性痉挛,最常见的是A.腹直肌B.胸大肌C.排肠肌D.肠平滑肌E.肛门括约肌A2型题14.张某,女,30岁,误服敌敌畏10小时后昏迷。

第八章_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人的护理第一、二三节

第八章_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人的护理第一、二三节

二、中毒的原因
职业性中毒
毒物的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未注意劳动保护
生活性中毒
误食、用药过量、意外接触毒物、自杀服毒等
三、毒物的吸收、代谢和排出

毒物的吸收

消化道 呼吸道 皮肤黏膜
有机磷、乙醇、安眠药等 CO、硫化氢、氨气等 脂溶性毒物、强酸强碱, 皮肤损伤,环境高温皮肤 多汗等情况下
毒物经入侵途径进 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3)中枢神经抑制作用
有机溶剂吸入性麻醉药(乙醚 )有强嗜脂性,而脑组织和细胞膜脂类含量高,可通过血脑屏 障抑制脑功能。
四、毒物的中毒机制
•(4)抑制酶的活性
许多毒物或代谢产物是通过抑制酶 的活性而产生毒性作用。如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酯酶、氰化物抑 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 •(5)干扰细胞膜或细胞器的生理功能 某些毒物及代 谢产物可破坏细胞膜、细胞器的组织结构,干扰细胞膜的离子运 动、膜的兴奋性及干扰细胞的能量代谢等而产生毒性作用。如河 豚鱼毒素、酚类、卤碳水化合物和二些重金属等。 •(6)受体的竞争 某些毒物可阻断神经受体而产生毒性作 用。如毒蕈和某些阿托品类物质中毒可产生毒蕈碱和阿托品样中 毒综合征。
护 理 措 施
Page 44
课后复习题
一、填空 1.健康史重点询问___
和_
。 作用和 的反应。
2.中毒症状体征取决于毒物的 3.瞳孔扩大常见于___
_、
、_____等 中毒。
三、简答 中毒病人应该评估哪些系统的临床表现?
Page 45
课后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中毒 二、填空 1.毒物的吸收途径主要有___ 2.毒物在肝脏进行 行代谢。 、
4、熟悉中暑、淹溺及触电的护理评估。

2010级急救护理学选择题总结

2010级急救护理学选择题总结

急救护理技术第一章绪论1、急救护理的目的是A抢救病人生命B、提高抢救成功率C、促进病人康复D、减少伤残率和提高生命质量E、以上都是2、急救护理学起源于A、19世纪美国B、19世纪法国C、第二次世界大战D、19世纪南丁格尔的年代E、20世纪3、急救护理学研究内容A、院外急救B、急诊科抢救C、危重症监护D、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以上都是4、能使伤病人在最段时间获得救治的保证是A、有装备良好的救护车B、有无线电通讯C、ICUD、高素质医护人员E、急救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第二章院外急救及护理1、病人在发病或受伤时,最好由谁来进行最初的救护A、第一目击者B、医疗单位赶赴现场C、交通警察D、家属E、红十字卫生员赶赴现场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第一个重要环节是A、院外急救B、心肺脑复苏C、止血D、救护车送医院E、途中监护3、院外急救应该包括A、伤员本人自救B、亲属、朋友间互救C、救护车现场急救D、途中救护E、以上都是4、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A、4分钟B、8分钟C、10分钟D、30分钟E、60分钟5、院外急救要遵守的原则是A、先救治后运送B、急救与呼救并重C、先复苏后固定D、先重伤后轻伤E以上都是6、我国定的医疗急救电话是A、15B、120C、199D、911E、9997、动脉出血的特点是A、血色鲜红B、血急流C、呈喷射状D、出血在断裂血管的近心端E、以上都是8、静脉出血特点是A、血色暗红B、流出缓慢C呈持续性出血D、多发生在断裂血管的远心端E、以上都是9、对脊椎损伤者的搬动正确的是A、随便搬动B、包扶行走C、3~4人手从后背插入一齐协调抬起D、一人抬上身,一人抬下身,同时用力E、双手在病人头、肩、臀部同时施力,以保证身体以脊柱做一轴线转运10、固定的作用是A、限制受伤部位的活动度,减轻疼痛B、有利于防治休克C、防治闭合性骨折变为开放性骨折D、防止骨折断端损伤血管、神经E、以上都是11、包扎的作用有A、保护创面B、压迫止血C、固定骨折、关节D、固定敷料药品E、以上都是12、运转的途中要注意A、严密观察病情B、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C、处理病情的变化D、做好心理护理E、以上都是第三章医院急诊科管理1、急诊科室的仪器设备应做到“四定”,不包括下列哪项A、定位B、定人C、定时D、定量E、定班负责日常清洁检测2、急诊护理工作流程不包括A、急诊接诊B、急诊分诊C、心理护理 D 、病情等级确定E、急诊护理处理第四章重症监护1、ICU室温和湿度正确的是A、室温20~22O C,,湿度50%~60%B、室温18~20 O C,湿度40%~50%C室温25~30 O C,湿度70%~80%D、室温28~32 O C,湿度80%~90%E、室温15~20 O C,湿度25%~60%2、ICU室空气细菌菌落数控制在A、<200cfu/m3B、>200 cfu/m3C、>100 cfu/m3D、>250 cfu/m3E、<300 cfu/m33、CVP(中心静脉压)正常值为A、5~12 cmH2OB、4~5 cmH2OC、12~15 cmH2OD、20~30 cmH2OE、15~20 cmH2O4、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为A、90%~100%B、85%~90%C、90%~95 %D、96%~100 %E、80%~100%5、病人男,40岁,突然呕血,解黑便2天住院。

急救护理学-第八章 理化因素损伤

急救护理学-第八章  理化因素损伤

第八章 理化因素损伤
第二节 淹溺
四、救治与护理 (一)现场救护
1.迅速将淹溺者救出水面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清除胃内积水 4.心肺复苏 5.迅速转送医院
目录页
第八章 理化因素损伤
第二节 淹溺
四、救治与护理 (二)医院内救护
1.迅速将病人置于抢救室内 2.维持呼吸功能 3.维持循环功能 4.对症处理
第八章 理化因素损伤
第一节 中暑
三、临床表现
(一)先兆中暑 (二)轻症中暑 (三)重症中暑
目录页
第八章 理化因素损伤
第一节 中暑
四、救治与护理 (一)现场救护
1.改变环境 2.降温
(二)医院内救护
1.降温 2.对症处理
目录页
第八章 理化因素损伤
第一节 中暑
四、救治与护理 (三)护理要点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保持有效降温 3.对症护理
第二节 淹溺
目录页
三、临床表现
(一)轻者神志清,呼吸、心跳存在,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恐惧。 (二)重者出现口、鼻充满泡沫、污物或外溢血性泡沫,颜面肿胀,皮肤苍白,眼 结膜充血、四肢厥冷、寒战,脉搏细弱,呼吸浅快或不规则,呼吸困难、紫绀,可伴有 剧烈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上腹部膨胀等。 (三)危重者出现意识丧失,或伴有抽搐,呼吸、心跳停止。
或被植物缠身,或被动物咬伤等原因淹没于水中。 (三)违规游泳造成淹溺,如入水前饮过量的酒、吃镇静药等,或患有心、肺、脑
及癫痫等疾病不能胜任游泳者入水游泳。 (四)跳水致伤而致淹溺。 (五)潜水意外而造成淹溺。
第八章 理化因素损伤
第二节 淹溺
二、发病机制
(一)淡水淹溺 (二)海水淹溺
目录页
第八章 理化因素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暑
3.保持呼吸道通畅 4.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 5.心理护理
第四节
淹溺
概述 护理评估
急救护理
第四节
淹溺的概述
淹溺
• 定义:指人淹没于水中,呼吸道被水、 泥沙、杂草等杂物堵塞,引起换气功能 障碍、反射性喉头痉挛而缺氧、窒息造 成血液动力学及血液生化改变的状态。
第四节 病因
淹溺
• 淹溺常见情况 1.缺乏游泳能力意外落水; 2.游泳过程中意外:杂草、手脚被缠 3.在浅水区跳水,头撞硬物,发生颅脑外伤而 致淹溺; 4.潜水意外 5.入水前饮酒过量或使用过量的镇静药物看; 6.游泳时某些疾病急性发作而导致淹溺。
3、对症和全身支持疗法:呼吸衰竭
二、有机磷农药中毒
(四)护理措施
★急救护理:洗胃 ★病情观察:
①生命体征监测: ②阿托品化观察: ③胆碱酯酶复活剂的观察:氯磷定 ④应用解磷定的观察及护理: ⑤防止反跳的发生:2-7天
二、有机磷农药中毒
阿托品化
• 意识清楚或模糊 • 瞳孔由小扩大后不再 缩小 • 颜面潮红、干燥 • T<39 • P≤120/min
出现昏迷、呼吸抑制和休克,长期服用可成瘾, 突然停药可出现惊厥及谵妄。
三、镇静催眠药中毒
(一)镇静安眠药分类
苯二氮 类:地西泮、利眠宁、阿普唑仑 巴比妥类:巴比妥、异戊巴比妥、苯巴比妥 其他:水合氯醛、格鲁米特
三、镇静催眠药中毒
(二)护理评估
1、病史 2、临床表现: *苯二氮类中毒:较轻、头晕、嗜睡、语言含 糊不清、共济失调等。
第三节
护理要点
中暑
1.保持有效降温 (1)室温:20-25℃。 (2)准确执行各种降温措施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降温效果观察:密切监测肛温,观察 末梢循环情况;如有呼吸抑制、深昏迷、 血压下降则停用药物降温。 (2)监测病人生命体征以及皮肤出汗情况。 (3)观察与高热同时存在的其他症状。
第三节 护理要点
第三节
急救处理
中暑
(二)重症中暑的处理 1.降温:是抢救重症中暑的关键 (1)物理降温
环境降温:通风处;电扇、空调。 体表降温:冰水乙醇敷擦;冰水浸浴。 体内降温:4-10℃的5%葡萄糖盐1000ml经股动脉向心 性注入;以及10%葡萄糖1000ml注入胃内或灌肠。
(2)药物降温:氯丙嗪、山莨菪碱 2.改善周围循环预防休克发生 3.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脑水肿、感染
环 境 温 度 增 高
大 量 出 汗
失盐
失水
血容量↓
热衰 竭
体表血管扩张 管床容积↑
--------Assessment--------
第三节
中暑
重度中暑
热射病:年老体弱或原有慢性病患者, 高热、无汗、意识障碍,温度可达4042℃ 。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心衰、肺水 肿、肝肾帅衰竭、DIC。

第三节
特征性中毒表现: ★巴比妥类:意识障碍和呼吸抑制程度较重、 而且持续时间长、并发症多。 ★安定中毒:中毒较轻,主要以中枢神经系 统受抑制,其他症状不明显。 ★甲喹酮中毒:有锥体束征如肌紧张力增强、 腱反射亢进、肌痉挛、出血倾向, 但循环和呼吸抑制不明显。
三、镇静催眠药中毒
3、实验室检查:胃内容物、尿标本、血标本 4、心理社会状况:
淹溺
医院内救护 1.迅速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内,换下湿衣 裤,盖被子保暖。 2.维持呼吸功能 3.维持循环功能 4.对症处理
第四节
淹溺
对症处理
• 纠正低血容量 海水淹溺者静滴5%葡萄糖溶液、禁生理盐 水 淡水淹溺者静滴3%氯化钠溶液、小剂量、 低速
第四节
护理要点

淹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严密观察病人的神志、呼吸频率、深度, 判断呼吸困难程度。 2.注意监测尿的颜色、量、性质,准确记录 尿量。
第四节
淹溺
发病机制
干性淹溺
分类
湿性淹溺
淡水淹溺 海水淹溺
温水与冷水中淹溺的区别
图3 海水淹溺的发病机制
海水淹溺与淡水淹溺的病理特点比较 项目
血液总量 血液性状 红细胞损害
海水淹溺
减少 浓缩显著 很少
淡水淹溺
增加 稀释显著 大量
血浆电解质 变化 心室颤动
主要致死原 因
钠、钙、镁、氯 离子增加 极少发生
二 有机磷农药中毒
3、实验室检查: ★全血胆碱酯酶活力(CHE)测定:
是诊断有机磷中毒程度的重要指标
★尿中有机磷农药分解产物测定: 4、心理社会状况:
二、有机磷农药中毒
(三)救治原则
1、清除毒物:清水、SB、高锰酸钾 2、尽快使用特效解毒药:早期、足量、联合、重复用
☆胆碱脂酶复活剂:解/氯磷定、早期应用,持续不超过72h ☆抗胆碱药:阿托品,达到阿托化。 ☆复方制剂:解磷定注射液。

输液护理 复温护理 心理护理
第五节 电击伤
概述 护理评估 救治与护理
第五节 电击伤
定义:电击伤俗称触电,是指一定量的电流 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引起的组织损伤 或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高电压还可引起 电热灼伤。闪电损伤(雷电)属于高电压损 伤范畴。
第五节 电击伤
病因 1.主观因素:违章违规操作、缺乏安全用电知 识,设备简陋或私拉、私接电线,不懂避雷知识 2.客观因素:在高温、高湿工作场所或腐蚀性 化学性车间工作,特别是在霉雨季节,电器绝缘 性能降低,人体因出汗、皮肤潮湿,造成皮肤接 触点的电阻明显降低 3.意外事故:如暴风雨、火灾、交通事故等均 可造成电线断裂而造成电击伤事故。
缺乏特异性
中暑
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总数增高,以中性粒为主
电解质检查可有低钠、低氯
其他:肝肾功能的改变等
第三节 急救处理
中暑
(一)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的处理 1.立即脱离高温环境。 2.应用物理降温措施,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3.缓慢饮入含盐的冰水或清凉饮料。 4.体温持续在38.5℃以上者可给予口服解热药。 5.出现早期呼吸、循环衰竭者,应给予5%葡萄糖 盐水500ml快速静脉滴注。
如救护者游泳技术不熟练,则最好携带救 生圈、木板或用小船进行救护,或投下绳 索、竹竿等,使淹溺者握住再拖带上岸。
救援时要注意,防止被淹溺者紧抱缠身而 双双发生危险。如被抱住,应放手自沉, 使淹溺者手松开,再进行救护。
倒水方法
膝顶法
肩顶法
抱腹法
注意事项:动作迅速、保持淹溺者头胸部下垂
第四节 急救护理
急性肺水肿、急 性脑水肿、心力 衰竭
钾离子增加、钠、 钙、氯离子减少 常见
急性肺水肿、急 性脑水肿、心力 衰竭、心室颤动
第四节 护理评估

淹溺
淹溺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电解质检查 X线检查、EKG
第四节 临床表现

淹溺
一般表现:面部青紫肿胀、眼结膜充血、四肢 厥冷、寒战等 其他系统表现 呼吸系统:急性肺水肿表现 循环系统:心力衰竭等 神经系统:烦躁不安或昏迷等 消化系统:上腹饱胀,胃内充满水 泌尿系统:尿液混浊呈桔红色,可出现少尿、 无尿 运动系统:少数病人合并骨折或其他外伤
第五节 电击伤
发病机制: 一是引起心室颤动,导致心脏停搏, 此常为低压触电死亡原因。 二是对延髓呼吸中枢的损害,引起呼吸中枢抑 制、麻痹,导致呼吸停止,此常为高压触电死 亡原因。 主要发病机制是组织缺氧
第五节 电击伤
影响触电损伤程度的因素
1.电流种类:交流电比直流电危险 2.电流强度:强度越强,损伤越大 3.电压高低 4.人体电阻 5.通电途径 6.电流接触时间
第三节
临床表现
先兆中暑 轻度中暑 重度中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暑
第三节

中暑
先兆中暑:出汗过量、口渴、头晕、眼花、恶
心、胸闷、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升高, 不超过38℃。

轻度中暑:除具有先兆中暑症状外,同时兼有
以下情况之一: (1)面色潮红、胸闷、心率加快、皮肤灼热; (2)体温在38℃以上; (3)有早期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二、有机磷农药中毒
④中毒后的“反跳”现象:可在数天至1周内再次昏 迷,甚至肺水肿、呼吸衰竭、突然死亡。 ⑤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主要累及肢体末端,肢 体麻木、疼痛、甚至肌肉萎缩、瘫痪。 ⑥中间型综合症:在中毒后1-4天,发生呼吸机麻 痹而死亡。
二、有机磷农药中毒
⑦中毒程度: 轻度:多汗、流涎、瞳孔缩小 胆碱脂酶活力50-70% 中度:伴肌纤维颤动、轻度呼吸困难、意 识模糊、瞳孔缩小 胆碱脂酶活力30-50% 重度:肺水肿、脑水肿、昏迷 胆碱脂酶活力30%。
二、有机磷农药中毒
(二)护理评估:
1、病史 2、临床表现
①毒蕈碱样症状 :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 ②烟碱样症状 :肌纤维颤动 呼吸肌麻痹 ③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中枢性呼吸衰竭
四流四缩一惊一颤
四流:流汗,流泪,流涕,流涎 四缩: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胃肠道平
滑肌痉挛,逼尿肌痉挛
一惊:惊厥
一颤:肌纤维颤动
热痉挛
严重的肌肉痉挛伴收缩痛

好发部位:腓肠肌,咀嚼肌、腹直肌、
肠道平滑肌

发作特点:痉挛性,对称性,阵发性
多见于健康的青壮年
--------Assessment--------
第三节 重度中暑
中暑
• 热衰竭:最常见。患者体内无过多热蓄积。 主要因出汗过多导致失水、失钠,补液不 足,导致周围循环衰竭。患者出现头痛、 头晕、恶心呕吐,继而胸闷、面色苍白、 皮肤湿冷、脉搏细速、体位性昏厥、血压 下降、手足抽搐和昏迷,体温多数正常。
第五节 电击伤
护理评估
• 受伤史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查

重度中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