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镜对光+耳内病变(技能培训)

合集下载

医生带的额镜是反射原理

医生带的额镜是反射原理

医生带的额镜是反射原理医生带的额镜是一种通过反射原理来观察病患额部的工具。

额镜主要用于检查病患的额部皮肤病变、伤口、肿块等情况,以便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诊断病情。

额镜的反射原理的实质是利用镜面的反射作用来观察外界物体的原理。

额镜的结构较为简单,主要包括镜框、反光镜和视觉系列三个部分。

镜框通常是由金属制成的,形状类似一个眼镜框。

反光镜则是由光学玻璃或者高度反射率的金属材料制成,其一面进行了特殊处理,使其能够反射出入射光线。

视觉系列则是可以调整镜片间距以适应医生的视力。

当医生戴上额镜后,通过镜片的反射作用,光线会经过特殊设计的光学路径进入医生的眼睛。

医生可以通过眼镜的镜片间距调整来获得清晰的视野。

反射镜的特殊处理使得入射光线在反射镜内发生反射,然后通过镜片进入医生眼睛,从而观察病患的额部。

反射镜的材料选择是反射原理成功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反射镜的面对光线进行多次反射,因此需要选择高度反射率的材料来保证足够的反射效果。

常见的反射镜材料有铝镜、银镜和镀金镜。

铝镜的反射率在可见光范围内较高,而且价格相对较低,因此铝镜是额镜中最常见的材料。

但铝镜的缺点是容易氧化,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反射效果下降的情况。

银镜是反射率最高的一种材料,但其价格较高,并且容易受到硫化氢、硫代硫酸等化学物质的腐蚀。

镀金镜则是将一层薄膜镀在镜片表面,不仅可以保护反射镜不易被腐蚀,还可以增加其反射率。

除了反射原理,额镜还可以借助其他技术来增强其功能。

例如,有些额镜可以配备照明装置,通过LED灯源提供充足的照明,帮助医生在不同环境下观察额部。

另外,一些高级额镜还可以配备数码摄像装置,医生可以将观察到的病患情况进行拍照或录像,以便后续的诊断和病例的记录。

总的来说,医生带的额镜利用反射原理,通过反射镜将入射光线反射到医生眼睛,从而观察病患的额部。

额镜具有简单实用的结构,配以高效反射率的反射镜材料,可以提供清晰的视野和准确的病情观察。

同时,额镜还可以通过配备照明装置和数码摄像装置等技术来增强其功能。

额镜耳镜实验报告

额镜耳镜实验报告

额镜耳镜实验报告额镜耳镜实验报告一、引言额镜耳镜是一种用于观察人体内部结构的医疗设备。

它由一个额头支架和两个耳朵支架组成,通过调节支架的角度和位置,可以将光线聚焦到感兴趣的区域,并通过放大镜放大图像,以便医生进行观察和诊断。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额镜耳镜在医学上的应用以及其工作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额镜耳镜、人体模型、光源。

实验方法:1. 将额头支架和耳朵支架调整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并确保稳定性。

2. 将人体模型放置在适当的位置。

3. 打开光源,调整其位置和角度,使光线能够聚焦到感兴趣的区域。

4. 通过放大镜观察模型中的细节结构,并记录下来。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地使用额镜耳镜观察了人体模型中的细节结构。

通过调整支架的角度和位置,我们能够将光线聚焦到感兴趣的区域,并通过放大镜放大图像,使其清晰可见。

这为医生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他们观察和诊断疾病。

五、实验讨论额镜耳镜在医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各个领域。

通过调整支架的角度和位置,医生可以将光线聚焦到感兴趣的区域,并通过放大镜观察细节结构,以便进行诊断和治疗。

然而,在使用额镜耳镜时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

需要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卫生,以避免交叉感染。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小心谨慎,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调节支架的角度和位置,以获得最佳观察效果。

六、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额镜耳镜在医学上的应用以及其工作原理。

额镜耳镜作为一种观察人体内部结构的医疗设备,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设备的清洁和卫生,小心谨慎操作,并调节支架的角度和位置以获得最佳观察效果。

七、参考文献[无]八、致谢感谢实验中提供的额镜耳镜和人体模型,以及实验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额镜耳镜实验报告

额镜耳镜实验报告

额镜耳镜实验报告引言额镜(Frontal Mirror)和耳镜(Auriscope)是医学领域中常用的影像检查工具。

它们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额部和耳朵来获取有关病情的重要信息。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额镜和耳镜的结构、使用方法以及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额镜的结构和原理1.1 结构额镜由镜头、光源、手柄和连接线组成。

镜头通常是凹面镜,可以放大和聚焦视野。

光源可以是白光、红光或者其他颜色的光源,用于照亮并清晰可见额部组织的细节。

1.2 原理额镜通过镜头和光源的协作工作,将扩大的图像传递到医生的眼睛。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镜头中反射的图像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凹面镜的特性使得图像呈现倒立的形式,但医生可以很快地适应这种观察方式。

二、额镜的使用方法2.1 准备工作在使用额镜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医生应确保额镜的镜头和光源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其次,患者应被告知实验的目的以及大致的操作流程。

2.2 操作步骤1.使用盐水清洁额部:用盐水湿润纱布,轻轻擦拭患者额部,以去除污垢和油脂。

2.准备额镜:确保额镜的镜头和光源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接上连接线:将额镜的连接线插入相应的插孔,确保连接稳固。

4.照射光源:打开光源开关,并将光源照射到患者的额部。

5.观察图像:通过镜头观察患者的额部,注意细节和异常情况。

6.记录结果: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包括颜色、大小、形状等信息。

三、耳镜的结构和原理3.1 结构耳镜由镜头、光源、手柄和连接线组成。

镜头通常是针对耳道设计的,可以清晰地观察耳朵内部的结构。

光源可以是白光、红光或者其他颜色的光源,用于照亮并清晰可见耳朵的细节。

3.2 原理耳镜通过镜头和光源的协作工作,将扩大的图像传递到医生的眼睛。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镜头中反射的图像来判断患者的耳朵健康状况。

耳镜的形状和尺寸使得医生能够方便地将其插入患者的耳道中。

四、耳镜的使用方法4.1 准备工作在使用耳镜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耳鼻咽喉科病人的护理操作幻灯片课件

耳鼻咽喉科病人的护理操作幻灯片课件
呈一直线; 2、检查时,检查者单眼视线向正前方通过镜孔看
到反光焦点落在检查部位,但另一只眼保持自然 睁开,不能挤眼、或闭眼; 3、检查者姿势要保持端正。
4
二 外耳道冲洗法
1、目的 去除外耳道内耵聍、微小异物或 脓液
2、用物 冲洗液、冲洗球或接塑料管的注 射器、弯盘、卷棉子、额镜
5
二、外耳道冲洗法
17
五、剪鼻毛
4、方法 用左手
拇指将鼻尖向上推, 右手持剪刀 齐鼻毛跟部剪去 鼻毛,用金霉素 油膏棉签沾净鼻毛, 最后用75% 酒精清洁鼻前庭。
18
五、剪鼻毛
自动剪鼻毛器
19
五、剪鼻毛
5、注意事项 (1)剪鼻毛时动作要轻,勿伤及鼻粘膜引起出血 (2)小病人或不能配合者,剪鼻毛可能会伤及鼻
内肿物者不剪鼻毛
22
六、鼻腔冲洗法
4、注意事项 ①急性炎症时禁止冲洗,以免炎症扩散 ②灌洗桶不宜悬挂过高,防止因压力过大将分泌物
冲入咽鼓管 ③冲洗时勿讲话,以免发生呛咳 ④冲洗液温度以38℃为宜,以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
而刺激鼻粘膜 ⑤应教会病人自行冲洗
23
六、鼻腔冲洗法
病人自行冲洗时, 用特制的鼻腔冲洗 瓶盛入生理盐水, 用水挤压冲洗瓶将 冲洗液注入鼻腔, 注意用力不可过猛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1
额镜使用法
2
外耳道冲洗法
6
鼻腔冲洗法
3 外耳道滴药法 4 耳部手术备皮法
7
鼻腔滴药法
8
咽喉喷药法
5
剪鼻毛法
9
雾化吸入法
1
一、额镜使用法
❖ 额镜为耳Βιβλιοθήκη 咽喉科医护人员必备之检查辅助设备镜体 额带
2
一、额镜使用法

耳部检查法(耳部相关)

耳部检查法(耳部相关)

第三节耳部检查法一、耳的一般检查法(一)外耳的检查法:观察耳廓大小、位置是否对称,有无畸形、瘘管、红肿、压痛,耳周淋巴结有无肿大,然后牵拉耳廓,并压耳屏有无疼痛。

乳突部有无肿胀、瘢痕、鼓窦区、乳突尖和乳突导血管等处有无压痛。

(二)耳镜检查法(otoscopy):受检者侧坐,受检耳朝向检查者。

将额镜反光焦点对准外耳道口,一手将耳廓向外后上方牵拉(婴幼儿向后下方牵拉),一手食指向前推压耳屏,以使外耳道变直。

若有耳毛阻挡看不清楚时,可选用大小适宜的耳镜轻轻旋转置入,并向上、下、左、右各方向转动,以观察外耳道并看清整个鼓膜形态。

置入的耳镜不宜超过软骨部,以免受压迫骨部引起疼痛。

亦可利用鼓气耳镜(Siegleˊs penumatic otoscope)观察鼓膜细微病变,如微小穿孔、粘连、液面等,并可挤压橡皮球向外耳道加压、减压,观察鼓膜活动度,吸出鼓室分泌物或试验有无迷路瘘管。

(三)鼓膜所见:正常鼓膜为半透明、灰白色、有光泽的薄膜,边缘近鼓环处较厚,前下方有一三角形反光区即光锥,尖向后上,止于脐部与锤骨柄末端相连。

锤内柄呈黄白色棒状,由前上向后下至鼓膜脐部,锤骨柄上端有一向前突出的白点即锤骨短突,由短突向前、向后分别伸出前、后皱襞,前、后皱襞上方三角形区为松弛部,与外耳道皮肤相同,色淡红,无光泽。

为了便于描写病变部位,将鼓膜沿锤骨柄向后下方作一延长线,再通过脐部作一与此延长线垂直的线,而将鼓膜分为前上、前下、后上、后下四个象限。

检查时应注意鼓膜的色泽及正常标志,有无充血、膨隆、内陷、混浊、增厚、瘢痕、钙斑、液面(发线)、穿孔与分泌物等病变现象(耳部彩图)。

充血:轻度充血仅见于锤骨柄处有条纹状充血,或自脐部向四周放射状充血。

重度充血呈弥漫性鲜红色,常为外耳道或中耳急性炎症所致。

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分散或消失,锤骨短突明显突出,锤骨柄向后上方移位,似缩短变横、多由于咽鼓管阻塞或鼓室内粘连所致。

混浊:鼓膜增厚失去光泽,表面标志不清,呈局部或广泛的白色混浊或局限性发白增厚的瘢痕,有时可见界限分明的黄白色钙化斑,为中耳炎症后遗所致。

耳鼻喉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耳鼻喉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耳鼻喉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耳鼻喉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目录一、额镜使用法...............................................................(2)二、外耳道冲洗...............................................................(3) 三、外耳道滴药...............................................................(4) 四、耳部手术备皮............................................................(5)五、耳咽鼓管导管吹张法...................................................(6)六、耳郭假性囊肿抽液及石膏固定.......................................(8)七、耳前瘘管感染伤口换药................................................(9) 八、鼻腔滴药..................................................................(10) 九、剪鼻毛.....................................................................(11) 十、鼻腔冲洗..................................................................(12)十一、鼻窦负压置换.........................................................(14) 十二、上颌窦穿刺冲洗......................................................(15) 十三、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套管清洗法....................................(16)十四、鼻内镜检查的护理配合.............................................(18) 十五、电子纤维喉镜检查的护理配合....................................(19)十六、喉上神经封闭.........................................................(20)十七、下鼻甲硬化剂注射 (21)1一、额镜使用法【目的】将光源的光线反射到检查或治疗的部位,利于检查者观察或各种操作。

耳鼻咽喉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大纲Otolaryngology一、课程阐明课程编码 17110121 课程总学时 32(理论总学时 20/实践总学时 12)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 1.5课程性质限制性选修课合用专业临床、影像、麻醉、法医、眼专专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学科。

其任务是研究耳鼻咽喉-头颈外诸器官疾病。

教学的内容是结合临床讲授耳鼻咽喉-头颈外诸器官的解剖、生理、检查办法及多个疾病的病因、临床体现、诊疗和防止知识,着重我国“四炎一聋”的常见病及多发病。

按温州医学院麻醉、影像、法医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本学科总教学时数 20 学时,讲授 20 学时。

各章讲学时间分派可参考下表: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内容时1、绪论耳鼻咽喉科特点及新进展10M2、鼻应用解剖(外鼻静脉回流特点、鼻腔顶壁、内侧壁及外侧壁30M3、鼻腔炎性疾病25M4、鼻粘膜高反映性疾病(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15M 数2 学时1、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真菌性鼻-鼻窦炎2、颅内眶内并发症、脑脊液鼻漏3、鼻出血4、鼻腔鼻窦良性肿瘤(重点:内翻性乳头状瘤)5、鼻腔鼻窦恶性肿瘤30M10M10M10M20M2 学时1、鼻内镜理论基础及手术2、食管、气管应用解剖2、喉、气管、支气管异物3、食管异物临床体现及解决4、颈部创伤15M10M30M10M15M2 学时1、咽应用解剖及生理2、咽炎、咽异感症的鉴别诊疗及解决20M 15M3、急、慢性扁桃体炎、周边脓肿、咽后脓肿体现、并发症及治疗35M 2 学时4、腺样体肥大。

10M1、鼻咽纤维血管瘤5M1、喉良性肿瘤 10M2、喉恶性肿瘤 (涉及喉咽恶性肿瘤) 30M 2 学时 2 学时3、喉梗阻4、气管切开术 20M 20M 2 学时1、耳应用解剖 30M2、耳生理 15M3、耳外伤 10M 2 学时4、分泌性中耳炎 25M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15M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 25M3、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 20M 2 学时4、耳源性眩晕(梅尼埃病) 20M1、周边性面瘫 15M2、侧颅底肿瘤 15M3、中耳癌,听神经瘤 20M 2 学时4、耳聋的防治 30M2、课程教学目的与规定: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到耳鼻咽喉-头颈部诸器官病病中的某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诊疗及治疗原则。

耳鼻内镜检查法

耳鼻内镜检查法

耳、鼻及鼻窦内镜检查法耳鼻喉检查必须谨慎,因为耳鼻咽喉都是深在的细小腔洞,所以必须使用特殊的照明装置和检查器械进行检查,常用的有100瓦附聚光透镜的检查灯、额镜、耳镜、鼓气耳镜、枪状镶、卷棉子、盯聆钩、压舌板、前鼻镜、后鼻镜、间接喉镜、音叉、喷雾器等。

•、什么是鼻内窥镜?鼻内窥镜一种耳鼻喉科设备,是一种能对鼻腔进行详细检查的光学设备,-般指的是硬管镜,有0至90度不等的角度,由于有良好的照明,加之本身比较细,直径只有2.7-4.Ornm,但鼻内窥镜有时也指软管镜。

鼻内窥镜可以很方便的通过狭窄的鼻腔和鼻道内的结构,来对鼻腔和鼻咽部甚至鼻窦内部结构进行检查,是诊断鼻窦炎鼻息肉的重要手段,通过配套的手术器械还能对鼻窦炎鼻息肉进行精细的治疗,使手术能够达到传统手术无法到达的区域。

(一)硬质鼻内镜检查法包括0°、30°、70°、90°及120°等视角镜,配有图像显示和视频处理系统,可进行检查和手术:1、0°镜可观察大部分鼻腔,如下鼻甲下鼻道、鼻中隔、中鼻甲、中鼻道钩突、筛泡、后鼻孔、咽鼓管咽口。

2、30°镜或70°镜观察中鼻道、额案、前组筛窦、上颌窦开口以及蝶筛隐窝和后组筛窦开口。

3、90°或120°镜观察嗅裂、上鼻甲及上鼻道。

(二)鼻部检查的位置1、鼻前庭检查用拇指将鼻尖抬起,检查皮肤有无红肿、糜烂、溃病、破裂、结痂、肿块和鼻毛脱2、前鼻镜检三个检查头位和检查内容第一位置:头稍低,观察鼻腔底部、下鼻甲、下鼻道及鼻中隔前下部第二位置:头后仰30度,检查鼻中隔中段、中鼻甲、中鼻道和嗅裂中后部第三位置:头后仰60度,查看鼻中隔上部中鼻甲前端、鼻丘、噢裂与中鼻道前部3、后鼻孔镜检查见鼻咽部(三)鼻腔及鼻窦检查法①前鼻镜检查法.检查者将前鼻镜放入鼻前庭内,张开上下两叶,扩大前鼻孔,检查鼻中隔、下鼻甲、中鼻甲、总鼻道、下鼻道、中鼻道和嗅裂等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额镜检查
领患者进入专门的检查室,让患者坐在专用诊查椅上,光源定位在被检患者耳后上方约15cm处;
检查鼻腔、咽、喉部时,检查者面对患者,距离25~40 cm;进行耳部检查时,检查者和患者的头位应在同一平面上,检查过程中根据需要调整患者头位;
取额带反光镜,戴镜前,先调节双球状关节的松紧度,使镜面能灵活转动于任何位置,又不至于松滑坠落为度;
调整额带圈至适合头围大小,将额镜戴在头部,将双球面关节拉直,镜面与额面平行,镜孔正对检查者平视时的左眼或右眼,远近适度。

检查时,先健侧后患侧,保持瞳孔、镜孔、反光焦点和检查部位成一条直线;保持检查姿势端正,不可弯腰、扭颈而迁就光源;单目检查时另眼不闭。

耳内病变:
急性中耳炎:初期鼓膜松弛部充血、紧张部周边及锤骨柄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化脓时膜弥漫性充血、水肿,正常标志消失。

因鼓室内积存脓性渗出液,压力增加,鼓膜向外凸出,初见于后上部,后渐全部外凸;晚期鼓膜穿孔前,局部先出现小黄点。

穿孔开始一般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清洁外耳道后,方可见到鼓膜穿孔处有闪烁搏动的亮点,有脓液自该处涌出。

中耳异常分泌渗出物:急性期鼓膜充血、内陷、光锥变形或缩短,锤骨短突外突明显;鼓室积液后鼓膜颜色改变,呈淡黄、橙红或琥珀色;若病程较长,则鼓膜多灰暗、混浊。

若分泌物为浆液性,且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呈凹面向上的弧形线,透过鼓膜有时可见到气泡,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增多;若鼓室内积液多,则鼓膜外突。

急性中耳感染:见急性中耳炎。

鼓膜硬化:鼓膜表面瘢痕呈大小不等的灰白色斑块,多有鼓膜紧张部大穿孔,有时经大穿孔可见鼓环上、鼓岬表面、锤骨柄后和镫骨周围有灰黄色硬斑块。

鼓膜切开术(示意管索):即用鼓膜切开刀于鼓膜后下部作弧形切口,并以细长吸引管吸取。

耳垢:
鼓膜后积液:见上。

鼓膜穿孔:可因急性中耳炎导致(在此不述),亦可因外伤(如挖耳、打球时被球或手撞耳、巨响震破等)导致。

外伤导致者可见外耳道有血迹并有不规则的鼓膜穿孔。

十六个单独的耳朵可能是以下几种病变:
鼓膜充血、鼓膜内陷、鼓膜小穿孔、鼓膜全穿孔、外伤性鼓膜穿孔、干性后部中央性穿孔、鼓膜切开置管、大泡性鼓膜炎、鼓膜上的疱疹水、鼓膜鼓室硬化症、鼓室硬化症新月体硬化斑、浆液性中耳炎渗液、早期急性中耳炎充血、急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耳内异物、耳内清洗、滴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