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轮的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星轮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星轮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摘要机械工艺设计运用了“机械制造技术”、“金属工艺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以及“机械加工手册”等课程。

本次设计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假期生产实习积累的经验与先前所修课程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来完成减速器中星轮的设计,再将设计成果和过程细细地记录下来。

本次设计通过分析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然后经过各种途径解决,从中锻炼自己。

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本次星轮设计的加工工艺方法和装备部分包括机床、夹具、车、铣、钻、镗、扩、铰等装配和加工方法。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包括零件表面粗糙度、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等。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星轮潘野:星轮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程序的编制abstractMechanical design process using 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etal", "interchangeability and measuring technology" and "machine manual" and so on. The design focus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rough the accumulation of production practice for holiday experience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preceding the course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complete the star wheel in reducer design, design and carefully record the outcome. This design through analysis of problems in curriculum design, and then through a variety of means, to exercise myself.To first analyze your parts in process design, understand the technology and design of parts out of the rough structure, and choose the good parts processing base, design a part of the route, then on each step of the process size calculation of the part, the key is to determine individual operations equipment and cuttingThe star wheel design of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including machine tools, jigs, turning, milling, drilling, boring, spread, the hinge Assembly and processing methods. Process analysis includes part of the part surface roughness and part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design.Keyword: process; processes; cutting; star wheel目录摘要0 前言 (4)1 绘制零件图 (5)2 零件的工艺分析 (5)3 确定毛坯的类型 (6)4 基面的选择 (7)5 制定工艺路线 (8)6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0)7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8 填写加工工艺卡片 (25)9 实体设计 (25)10 数控编程 (26)11 附图 (28)11.1 实体图(见附图10—1) (28)11.2 零件图(见附图10—2) (28)11.3 毛坯图(见附图10—3) (28)12 结束语 (29)13 致谢 (30)14 参考文献 (31)附图和附表潘野:星轮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程序的编制0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及数控编程毕业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课程之后进行的,这是对我们大学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一次综合性的检验,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星轮夹具设计说明书_0611111013_郭慧彬

星轮夹具设计说明书_0611111013_郭慧彬

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星轮夹具设计院系机电及自动化学院专业机械制造级别 2006级学号 0611111012姓名郭慧彬指导老师洪友2010 年 03月目录前言 (2)一、星轮简介 (3)1、星轮简图 (3)2、相关介绍——星轮传动 (4)二、星轮工艺分析 (5)1、星轮详细零件图 (5)2、星轮工艺路线分析 (6)三、星轮夹具设计 (10)1、设计目的 (10)2、提出问题 (10)3、夹具设计 (10)四、参考文献 (14)前言夹具课程设计安排在大四下学期初、毕业设计之前,是在我们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公差与配合》等主要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参加了金工实习、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经过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之后进行的又一次实践性环节,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又一次更系统更全面的应用、巩固与深化。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星轮)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相关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中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星轮简介1、星轮简图2、相关介绍——星轮传动星轮传动我国自行研发的“星轮传动”技术,可以使装备机械上的加速器、减速器、调速器、变速器的体积变小、功能增强,并减少进口。

这一新技术得到中国星轮传动协会和机械工业部有关专家的认定。

专家们认为,“星轮传动”技术的原理为我国独创,可应用在煤矿、石油开采、风力发电、重型机械、建材水泥等储多领域,应用空间巨大。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星轮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星轮课程设计说明书

1、工艺性分析星轮多应用于星轮减速器,该种类型的减速器具有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高、结构紧凑、传动平稳、噪声低、速比范围大、传动比密宽等特点。

星轮减速器由模块化的星轮核心单元组成,性能可靠,维护方便。

混合少齿差星轮减速器已广泛用于矿山、冶金、建筑、水利、起重、运输、石油、化工、橡胶、食品、制药、旅游等各行各业。

其中,星轮是核心部件。

星轮材料为40Cr,中碳调制钢,价格适中,加工容易,经适当的热处理以后可获得一定的韧性、塑性和耐磨性。

正火可促进组织球化,改进硬度小于160HBS 毛坯的切削性能。

在温度550~570℃进行回火,该钢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星轮外圆Φ40K6,Φ45f7,其形状公差均遵守包容要求,表面粗糙度均为Ra1.6。

星轮内孔Φ28H7,形状公差遵守包容要求,表面粗糙度为Ra0.8。

星轮工作面外形尺寸厚度为14mm,无粗糙度要求,右端面与孔Φ28轴心线垂直度误差为0.025,左端面对孔Φ28轴心线圆跳动误差为0.02。

键槽宽度8H9,长度16mm,轴槽深为40.5h11,表面粗糙度Ra3.2。

在Φ64的外圆离它的轴心线24.3的平面与孔Φ28H7轴心线的平行度误差为0.012,表面粗糙为Ra0.8,3-Φ4H9孔相对于轴线对称分布。

2、星轮工艺规程设计2.1、星轮毛坯的制造形式星轮制造的指定材料是40Cr。

40Cr的熔点较高,如果采用铸造毛坯则对铸模的质量要求过高,会增大生产成本,且铸造毛坯易产生气孔,对于星轮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不适于铸造生产。

生产规模为中大批量,因此选择锻造毛坯。

采用模锻方式。

这样既有利于大批量自动化生产,又可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和精度。

2.2、制定工艺路线根据零件的具体要求和各种加工方法所能够达到的精度和粗糙度能力,以及各种机床的加工特点,查阅和参考《机械制造工艺学》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等资料,可得到各加工面的加工方法(见下表)和加工工艺路线(见附件工艺过程卡片)。

星轮车外圆夹具课程设计

星轮车外圆夹具课程设计

星轮车外圆夹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星轮车外圆夹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2. 学生能够掌握星轮车外圆夹具的安装、调整和使用方法;3. 学生能够了解星轮车外圆夹具的维护与保养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星轮车外圆夹具进行简单的机械加工;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星轮车外圆夹具的安装、调整和使用;3.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星轮车外圆夹具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专业的兴趣和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团结协作的工作态度;3. 增强学生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提高安全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有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掌握星轮车外圆夹具的相关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安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星轮车外圆夹具的基本结构- 夹具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夹具的类型及适用范围2. 星轮车外圆夹具的安装与调整- 夹具的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夹具的调整方法及技巧3. 星轮车外圆夹具的使用方法- 夹具的正确操作流程- 常见加工工件的使用示例4. 星轮车外圆夹具的维护与保养- 保养的重要性及方法-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5. 实践操作- 星轮车外圆夹具的安装与调整实操- 使用星轮车外圆夹具进行机械加工实操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星轮车外圆夹具的基本结构及类型第二课时:星轮车外圆夹具的安装与调整方法第三课时:星轮车外圆夹具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流程第四课时:星轮车外圆夹具的维护与保养及故障排除第五课时:实践操作(实操练习)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星轮车外圆夹具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

(完整word版)星轮课程设计工序卡

(完整word版)星轮课程设计工序卡
产品型号
零(部)件图号
共13页
产品名称
星轮减速器
零(部)件名称
星轮
第11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料牌号
备料车间
13
磨削(平面)
40Cr
毛坯种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坯件数
每台件数
锻件
1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平面磨床
MM7112
1
夹具编号
夹具名称
切削液
专用夹具
工序工时
准终
单件
工步号
工步内容
工艺装备
YT5外圆车刀游标卡尺
300
40
0.94
1
1
5
1
5
车削右端外圆2
YT5外圆车刀游标卡尺
300
45
0.94
1
1
3.2
0.6
6
车削左端面
YT5外圆车刀游标卡尺
200
40
0.94
1.4
1
1
0.2
7
钻顶尖孔
顶尖钻头
300
40
0.94
5
1
1.5
0.3
8
车削左端外圆
YT5外圆车刀游标卡尺
300
45
0.94.
1
1
5.2
68
14
2
粗铣大平面
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游标卡尺
400
0.02
0.2
1
102
20
3
铣圆角R1
圆角铣刀
400
0.02
0.2
1

星轮说明书

星轮说明书

工装课程设计题目:设计“星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学生姓名:王永吉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班级: 09机械一班学号: 03050901002指导教师:张明秋日期: 2011 年 11 月 30 日目录(一)摘要(二)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1.设计题目------------------------------------------------------2.主要内容------------------------------------------------------3.零件分析---------------------------------------------------3.1零件的作用------------------------------------------------3.2零件的分析------------------------------------------------4.工艺规程的设计--------------------------------------------4.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4.2基面的选择------------------------------------------------4.3制定工艺路线---------------------------------------------4.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4.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4.6计算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三)结论--------------------------------------------------------- (四)参考文献---------------------------------------------------(二)正文1、设计题目设计下图所示“刀架”零件(课程设计指导书图星轮)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生产纲领:10000件)。

行星轮变速器课程设计

行星轮变速器课程设计

行星轮变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行星轮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

2. 学生能描述行星轮变速器在工程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了解行星轮变速器与其他类型变速器的区别及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熟练组装和拆卸行星轮变速器模型,并分析其工作过程。

2. 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计算行星轮变速器的传动比,并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简易行星轮变速器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调能力。

3. 强化学生对我国机械制造产业的认同感,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行星轮变速器的相关知识。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基本的物理、数学知识,对机械原理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行星轮变速器的基本概念与结构:- 介绍行星轮变速器的发展历史、分类及基本组成。

- 分析行星轮变速器的结构特点,包括太阳轮、行星轮、内齿轮、支架等部分。

2. 行星轮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与传动比计算:- 深入讲解行星轮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固定、锁定、逆止等不同工作状态。

- 引导学生掌握行星轮变速器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3. 行星轮变速器的应用与优缺点分析:- 介绍行星轮变速器在汽车、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应用。

- 对比分析行星轮变速器与其他类型变速器的优缺点。

4. 实践操作与故障诊断:- 安排学生进行行星轮变速器模型的组装和拆卸,分析实际工作过程。

- 学习行星轮变速器常见故障诊断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星轮课程设计

星轮课程设计

星轮课程设计一、介绍星轮课程设计星轮课程设计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这种教育方法强调学生参与和自主学习,以及跨学科的教育方法。

通过星轮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星轮课程设计的原则1. 学生为中心在星轮课程设计中,学生是教育的中心。

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教育过程中,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尝试解决问题。

2. 跨学科星轮课程设计强调跨学科的教育方法。

这意味着不仅仅要关注一个单独的科目,而是要将多个科目结合起来,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实践导向星轮课程设计注重实践导向。

这意味着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通过实践,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个性化教育星轮课程设计强调个性化教育。

这意味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设计适合他们的课程。

通过个性化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星轮课程设计的步骤1. 确定主题星轮课程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主题。

这个主题可以是一个具体的问题或一个广泛的主题。

在确定主题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并尽可能地使其与多个科目相关联。

2. 制定目标制定目标是星轮课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制定目标时,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 目标应该与主题相关联。

- 目标应该具有可衡量性。

- 目标应该具有可实现性。

3. 设计活动在设计活动时,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教育过程中。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小组讨论、实验、项目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 实施课程在实施课程时,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教育过程中。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尝试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评估效果评估效果是星轮课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评估效果时,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是否达到了制定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Henan Polytechnic Institute课程设计题目星轮课程设计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班级姓名指导教师绪论随着所学专业知识的增加,我们急需要一个可以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而课程设计可以作学习与工作间的过渡,正是一个初步积累经验的机会。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学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

这次夹具设计紧跟零件工艺设计的脚步,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通过夹具课程设计,我们系统的了解夹具工艺设计的全过程,为我们将来投入实际生产中做了准备。

由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过完善,实践经验的欠缺,以及个人能力不足,在设计中难免会有考虑不周全出现错误的地方,恳请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一、设计题目:星轮(孔3× 4)设计设计任务:夹具总装图1张夹具零件图2张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目录1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 (4)1.1 零件功用分析 (4)1.2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 (4)1.3 零件毛坯图的确定 (5)2 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 (7)2.1 工艺方案设计 (7)2.2 工序30的技术参数的确定 (16)3 课程设计总结 (17)4 参考文献 (18)1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1.1 零件功用分析图一星轮零件图星轮多应用于星轮减速器,该种类型的减速器具有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高、结构紧凑、传动平稳、噪声低、速比范围大、传动比密宽等特点。

星轮材料为45钢,价格适中,加工容易,经适当的热处理以后可获得一定的韧性、塑性和耐磨性。

零件图如图一所示。

1.2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和零件图的审查1)零件视图正确,足够表达直观、清楚、绘制符合国家标准,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的标注齐全、合理。

2)主要加工表面及要求①星轮外圆Ф40Kb,Ф45f7,其形状公差均遵守包容要求,表面粗糙度均为Ra1.6µm;②星轮内孔Ф28H7,其形状公差遵守包容要求,表面粗糙度为Ra0.8µm,其外形尺寸14 端面与孔Ф28轴心线垂直度误差为0.025,其两端面对孔Ф28轴心线圆跳动误差为0.025;③外圆Ф45轴心线对外圆Φ40轴心线的同轴度误差为0.06,外形尺寸61±0.15右端面对尺寸17的圆跳动误差为0.02;④键槽宽度为8H9,长度为16mm,轴槽深为40.5h11,表面粗糙度Ra3.2µm,在Φ64的外圆上离它的轴心线24.3的平面与孔Φ28H7轴心线的平行度误差为0.012,3-Φ4H9孔相对于这个平面为150斜线保证。

1.3 零件毛坯图的确定2 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2.1 工艺方案设计一、(1)方案一:工序1:锻造毛坯工序2:车削,本工序采用计算法确定切削用量。

工序3:镗孔粗镗孔到¢27mm;半精镗孔到¢27.5mm;精镗孔到¢28mm工序4:精车外圆精车外圆,将两端外圆加工到尺寸¢45与¢40,割R3.0槽;车端面;调头,将两端外圆加工到尺寸¢45,割R3.0槽;(2)方案二:工序1:锻工毛坯Ø65x63,热处理:硬度234HBW。

工序2.粗车端面,车内孔φ26 、车外圆φ63.7、φ39.7、φ44.7及倒45°倒角,精车端面,车外圆φ64、φ40、φ45,选用CA6104车床及三爪卡盘夹具。

粗、精车 B/C阶梯轴外圆面,调头车另一端面、外圆φ45mm、倒 45°倒角。

工序3.镗孔φ28h7,镗倒角2*C2。

工序4.铣键槽8x16mm。

工序5.切槽3×0.5。

工序6.铣φ64段,以内孔为基准,铣平面至24.3mm在转动120,铣另两个平面。

工序7.钻孔Φ4mm、φ2mm。

工序8.以内孔为基准,磨外圆分别磨至Φ45mm、φ40mm、φ64mm、φ45mm、磨平面磨至与水平面成24.3mm在转动120°磨另两个平面。

工序9J.检验(3)方案三:工序Ⅰ:以棒料外圆Φ68mm定位,粗车→半精车外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m。

工序Ⅱ:以半精车后的外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m定位,粗车外圆Φ40k6mm、Φ45f7mm及端面。

粗车完后加工退刀槽。

然后半精车端面及半精车→精车外圆Φ40k6mm、Φ45f7mm。

最后加工倒角。

工序Ⅲ:以精车后的外圆Φ40k6mm定位,粗车外圆Φ45k6mm及端面。

粗车完后加工退刀槽。

接着半精车端面(应注意两端面间的距离关系)及半精车→精车外圆Φ45k6mm。

最后加工倒角。

工序Ⅳ:以精车后的外圆Φ40k6mm定位,粗镗→半精镗→精镗Φ28H7mm 内孔。

接着加工倒角。

工序Ⅴ:以加工好后的内孔28H7mm定位,粗铣→精铣键槽。

然后粗铣→精铣→精磨截面图C-C上的平面。

最后用钻头钻出与mm外圆轴心线成15°角,且与mm过圆心的平行半径距离为26.9mm的小孔,由于钻孔时孔径小且深不利于加工,故先钻Φ4孔再钻Φ2孔。

转动万能分度头120°,加工平面和孔三次。

工序Ⅵ:钳工去毛刺。

工序Ⅶ:终检,入库。

上述三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二键槽被放置平面后,且采用磨床使精度达到更高。

综合比较,方案二更好,所以最终选择方案二。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材料,由于星轮是用于超越离合器上的关键零件,需要结构比较硬,故材料选为45钢件,由于零件的生产纲领为4000件/年,通过计算,该零件质量为2.7kg,已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水平,毛坯的类型围为型材(园制棒料)。

而且轮廓尺寸不大,故可采用模锻成型。

由于45钢的经济性比较高,由简明机械加工手册知毛坯的精度应该选IT12级其规格为φ68.L=64,牌号为60Si2Mn。

对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也是有利的。

查《机械加工工艺与夹具》及相关《机械设计》手册确定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如下表所示:(一)基面的选择基面的选择设计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正确、合理,可以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否则,就会使加工工艺过程出现问题百出。

严重的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由于是模锻件,所以在保证各加工面都有余量的前提下,因为要保证柱面的中心线垂直于左端面,所以以Φ45的外圆表面的为粗基准。

在调头以另一面的外圆Φ40为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星轮主要应用于超越离合器上面,其星轮的轴心线既是定位基准也是设计基准,在车削时选他作为精基准,能使加工遵循基准重合原则,实现外圆柱面的圆跳动和同轴度(采用专用夹具夹紧机构),这使得工艺路线基准统一原则。

毛坯外表面加工余量大,定位时可以车一头换向车另一头,最后两顶一夹。

其定位方法比较精确,加紧也比较简单快捷,使操作者方便省力。

(三)制定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

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采用万能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以外,还要考虑经济效果,一便降低生产成本。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铣削加工加工余量依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设计实用手册》表8—31以及表15—50查得、公差依据《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表3—2查得表面粗糙度以及经济精度由《机械制造工艺学》表1—15查得钻、扩、铰孔加工加工余量依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设计实用手册》表8—18查得、公差依据《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表3—2查得表面粗糙度以及经济精度由《机械制造工艺学》表1—15查得星轮的材料为45钢,生产类型为批量生产,采用型材。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1)以星轮外圆为基准。

据《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以下简称《人员手册》)表5-6,型材偏差±1.0mm。

表面粗糙度Ra=1.6μm,要求粗加工和精加工。

参照《实用金属切削加工工艺手册》(以下简称《切削手册》)第586页可知,加工余量为:粗车:Ф=2.5mm,精车:Ф =0.5mm。

粗车削的加工精度IT11级,因此偏差±0.11。

精车削偏差即为零件偏差。

(2) Ra=1.6μm的端面。

要求粗加工和精加工。

参照《人员手册》表5-72可知,加工余量为 2mm。

(3)基准面为左端面B。

Ra=1.6μm,要求粗加工和精加工。

参照《人员手册》表5-72,粗车ap =3mm,精车ap=1mm。

车削公差即为零件公差:0.02 mm。

(4)星轮右端面。

Ra=3.2μm。

要求粗加工和半精加工。

参照《切削手册》第586页可知,粗车Ф=3mm,半精车Ф=0.5mm。

(6)星轮左端面。

Ra=3.2μm。

要求粗加工和半精加工。

参照《切削手册》第586页可知,粗车Ф=3mm,半精车Ф=0.5mm。

(7)Φ28h7内孔。

粗磨和精磨。

粗磨2Z=1.5mm,精磨2Z=0.5mm。

公差+0.011mm(见《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表1-8)。

由于毛坯及以后各道工序(或工步)的加工都有加工公差,因此所规定的加工余量其实只是名义上的加工余量。

实际上,加工余量有最大和最小之分。

本设计规定的零件为小批量生产,应该采用调整法加工,因此在计算最大、最小加工余量时,应按调整法加工方式予以确定根据两端面与Φ28h7孔的中心线之间的尺寸加工余量和工序间余量及公差分布图可知上述方案可行星轮左右端面加工加工要求:粗糙度Ra=3.2加工工步的具体参数:粗车的加工余量:4mm 表面粗糙度:Ra=6.4 经济精度:IT11;公差:1.85mm;半精车加工余量:1.5mm; 表面粗糙度:Ra=3.2;经济精度:IT9;公差:1mm刀具选择:九十度外圆车刀;材料:高速钢(W18Cr4V);基本参数:D=80mm,L=45mm,d=32mm,z=10(见《切削用量手册》表18—5)右端面加工要求:粗糙度3.2;加工工步的具体参数:粗车加工余量:3mm ;表面粗糙度:Ra=4~6 ;经济精度:IT10;公差:T=0.46mm精车加工余量:0.35mm ;表面粗糙度:Ra=0.6~4;经济精度:IT7;公差:T=0.046mm 右端阶梯轴外圆面加工要求:粗糙度1.6 ,与A面同轴度0.06。

加工工步的具体参数:粗车加工余量:2mm ;表面粗糙度:Ra=4~5 ;经济精度:IT11;公差:T=0.46mm半精车加工余量:0.5mm ;表面粗糙度:Ra=1.6~3.2 ;经济精度:IT7;公差:0.046mm,Φ45阶梯轴表面粗糙度1.6 加工余量:0.15mm ;Φ28H7孔加工要求:直径28mm基孔制;七级精度;孔轴与右端面、左端面分别由0.05 的垂直度要求;孔有0.005 的圆度和0.01的直线度的形状精度;孔壁粗糙度为0.8 加工工步的具体参数: 磨削加工余量:0.3mm 表面粗糙度:Ra=0.16~1.25 经济精度:IT6 公差:0.016mm 磨削加工余量:0.4mm 表面粗糙度:Ra=0.16~1.25 经济精度:IT6公差:0.016mm 磨削加工余量:0.4mm 表面粗糙度:Ra=0.16~1.25 经济精度:IT6公差:0.016mm 铣削平面加工余量:0.4 mm 表面粗糙度:Ra=0.1~0.05 经济精度:IT6 公差:0.016mm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工序1:车削端面、外圆及内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