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舞蹈与生态环境——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地理特征
论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

论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和艺术表达方式。
民族民间舞蹈作为其中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中国人民世代传承的文化遗产,受到地域特点的影响,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风貌。
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是影响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的重要因素。
中国地域广阔,南北方差异明显,山水之间、气候之异直接作用在人们的生活和舞蹈表达上。
北方民间舞蹈多以粗犷、豪放的舞姿和节奏感为特点,与北方辽阔广袤的土地和冷酷的气候相契合;而南方民间舞蹈则以柔情、细腻、优美的舞姿为主,与南方秀丽的山川和湿润的气候相符合。
民族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影响着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
中国各个民族有着不同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这些因素都在民间舞蹈中得到体现。
藏族舞蹈富有神秘和宗教色彩,它是通过舞蹈来表达他们对神灵的崇敬和感恩之情;壮族舞蹈以豪放热情的形式展现他们团结友爱的民族精神和农耕文化等。
地域性还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舞曲节奏和音乐风格产生了影响。
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和节奏感会影响舞者的舞蹈动作和表达方式。
西北地区的舞蹈常伴随着豪情壮志的曲调,舞姿激昂;而东北地区的舞蹈则多以慢节奏、伴唱和合唱为特点,体现出东北人民豪放真挚的性格特点。
地域性还反映在舞蹈服饰和道具的选择上。
不同地域的舞蹈常常通过独特的服饰和道具来展示当地的特色和文化。
蒙古族的舞蹈常常配有蒙古服饰和骑马道具,表现出他们民族的草原英勇和自然豪放的特点;而云南白族舞蹈则注重展现当地丰收和祈福的意象,常常以花束和娃娃等道具来装饰。
论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

论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地域性特点。
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和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广袤的土地和多民族文化交融,使得不同地区的民族民间舞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形式。
西南地区的彝族舞蹈以踏步明快、动作矫健为特点,表达出彝族人民的豪放和热情;而东北地区的蒙古族舞蹈则注重舞者的柔美动作和耐力,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坚韧和朴实。
不同地域的舞蹈通过动作、音乐和服饰等元素的独特组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形态。
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和演出带来了不同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中国各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巨大,使得民族民间舞蹈在题材选择和创作内容上呈现出多样性。
北方地区的舞蹈作品常以描绘农民劳动和生活为主题,表现出北方人民的勤劳和朴实;而南方地区的舞蹈则更加注重表现自然景观和山水之美,展示了南方人民的柔美和豪情。
各地的舞蹈演出还会根据当地特有的乐器、舞台布景和服饰等元素进行适应和改变,使得舞蹈作品更加贴近当地风俗和文化。
地域性还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多源于民间,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在地方群众中广泛流传。
地域性让不同地区的舞蹈有机会在当地得到延续和发展。
西南地区的藏族舞蹈经历了世代相传,得以保留并得到国家级的保护和传承;而东南沿海地区的闽南舞蹈则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地域性使得民族民间舞蹈成为各地人民展示自己文化特色的重要方式,也为后人学习和传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经验。
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体现在舞蹈的风格、题材和传承发展上。
通过地域性的独特性,中国各地的舞蹈形成了多样的风格和形式,表达了当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文化特色。
地域性也推动了舞蹈创作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并促进了舞蹈的传承和发展。
地域性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为中国舞蹈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民族舞的基本特点

民族舞的基本特点民族舞的基本特点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各民族都有能表现自己民族特点的舞蹈。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民族舞的基本特点,一起来看一下吧。
(1)地域性。
民族舞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舞蹈形式,如西北地区的新疆舞:其表演形式有“赛乃姆”、“夏地亚纳”、“萨玛”、“多朗舞”等,该舞蹈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以及维吾尔族聚居区;西南地区的藏族舞蹈:表演形式有“酒歌”“刀舞”“棍舞”“龙舞”等,主要分布在西藏和云南藏区;北方地区的蒙古舞:表演形式有“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地区;东北地区的秧歌民族舞:该舞蹈以东北二人转为风格的表现形式,深受人们的热爱;南方地区的黎族舞蹈:表演形式有“竹竿舞”、“驱鬼舞”“平安舞”等。
(2)民族性。
不同民族在生活生产中积累的自己独特的民族舞,如朝鲜族的“假面舞”、“剑舞”、“扇舞”;土家族的“跳丧舞”、“摆手舞”;苗族的“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板凳舞”、“古瓢舞”;侗族的“狮子舞”、“芦笙舞”;傣族的“孔雀舞”、“大象舞”、“蝴蝶舞”;高山族的“杵舞”、“狩猎舞”等。
因此我们可以说民族舞蹈是从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形成出来的,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融合了不同文化风格的舞蹈形式。
(3)群众性。
民族舞产生在民间,它是人民大众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具有风格鲜明、韵律优雅、朴实无华、饱含真情实感的特点,能充分反映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面貌,是传统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形式。
因为民族舞产于民间,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在长期历史繁衍和发展过程中,历经历代民间艺人和广大群众的锤炼和创造,形成了完整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能够比较典型地、形象地表现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群众生活习惯,风俗礼仪、思想情感、道德观念以及共同的审美情趣,成为民族精神风貌的一种表现形式,并始终以多姿多彩的风貌在民间广泛流传。
(4)传承性。
人类舞蹈文化经久不衰,其就在于保存了人类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质,无论经历过多少次历史的变迁与民族融合,民族舞始终是民间文化的载体,这个特性体现在各个历史阶段。
民间舞蹈的有哪些特点

民间舞蹈的有哪些特点民间舞蹈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它的特点丰富多样,形式各异。
以下是对民间舞蹈特点的探讨,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了解和欣赏的乐趣。
1.民间性:民间舞蹈是源于人民生活和劳动的创造性艺术形式,它和宫廷舞蹈、专业舞蹈相比,更加贴近人民,更符合普通民众的审美情趣。
民间舞蹈往往通过身体语言表达人们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群众性和可感知性。
2.地域性: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民间舞蹈因地域差异而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例如,广东的小桃舞、四川的耍锄舞、山西的二人三面舞等,都展示了不同地域的独特风情。
3.历史性:中国的民间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它们往往传承于古代的舞蹈形式,并通过世代口授的方式传承至今。
这些舞蹈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
4.协调性:民间舞蹈注重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运动,力求肢体动作的流畅和谐。
舞者通常通过舞蹈的动作、节奏和呼吸来表达情感和旋律。
同时,舞蹈的协调性和优美性也使观众能够从舞蹈中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
6.色彩性:民间舞蹈往往以鲜艳多彩的服饰和道具为特点。
这些服饰和道具不仅能够衬托舞蹈动作,增添美感,还能够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7.宗教性:中国的一些民间舞蹈有着宗教仪式的色彩。
例如,陕北的秧歌舞蹈、云南的泼水节舞蹈等,都与当地的宗教信仰密切相关。
这些舞蹈往往通过宗教仪式来表达祈祷、感恩、祭祀等情感。
8.团体性:民间舞蹈注重群体的协作和合作。
舞蹈中的舞者需要与其他舞者共同演绎,形成一种有机的整体。
这种团体性能够增添舞蹈的动感和视觉冲击力,使观众们感受到舞蹈的力量。
总之,中国的民间舞蹈由于其丰富多样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和认可。
它们通过独特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将民间文化、历史和艺术交融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加真实和贴近生活的艺术体验。
无论是在庆典、节日还是平常生活中,民间舞蹈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人们带来欢乐和美好的回忆。
论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

论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
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舞蹈,地域性对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有着深远的影响。
地理环境、历史传承和民俗风情等方面都是影响地域
性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因素。
地理环境对地域性民族民间舞蹈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各异,南北
气候差异明显,地形地貌也不尽相同。
这些地理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不同地区舞蹈的形
成与发展。
比如说,北方干燥、辽阔的大草原和炎热多石的沙漠,使得蒙古族和维吾尔族
等少数民族的舞蹈以跳跃和踩地为主,富有阳刚之美;而南方湿润、山水相依的地理环境,则促使了江南水乡地区的舞蹈以轻盈、柔美为主。
历史传承也是地域性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国千年的历史积淀,各个地区
有着不同的民俗风情和舞蹈传统。
北方的京剧和山东的齐鲁大鼓,都受到了古代文化的深
厚影响,舞蹈形式严谨、动作力度大,以表达故事情节为主;而西南地区的彝族舞蹈和藏
族舞蹈,受到了古代巴蜀文化和藏传佛教的影响,舞蹈形式多样、动作优美,富有宗教色彩。
民俗风情也是地域性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特点之一。
中国各个地方都有着丰富多样的
民俗风情,这些风情往往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达。
比如说,东北的锅庄舞和南方的婚礼舞蹈,都是在庆祝喜庆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而西南的跳神舞和东南沿海的渔船舞,都是表
达了当地人民对神灵和海洋的崇敬与祈愿。
这些舞蹈都以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为基础,使
得地域性民族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中国民间舞蹈主要表现内容

中国民间舞蹈主要表现内容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中国的各个地区,民间舞蹈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
它们以独特的舞姿、动作和音乐,传达着人们对自然、生活和情感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中国民间舞蹈的主要表现内容。
一、自然景观的描绘中国拥有广袤的土地和多样的地形地貌,这为民间舞蹈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许多民间舞蹈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舞蹈的形式将山水、动植物等元素生动地展现出来。
例如,云南的泼水节舞蹈以模仿水的流动和泼洒为特点,表达了对水资源丰富的庆祝和感恩之情;内蒙古的草原舞蹈则以模仿草原上奔跑的野马为主题,展示了草原壮丽景色和牧民的生活场景。
二、传统文化的呈现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这也成为了民间舞蹈的重要表现内容之一。
通过舞蹈的形式,人们可以看到对传统节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的诠释和再现。
比如,广东的龙舞以模仿龙形态和形象为特色,寓意着吉祥和祝福;陕西的秧歌舞蹈则通过舞蹈形象展示汉唐文化,表现女性的美丽和柔韧。
三、劳动生活的展示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家,民间舞蹈中的一些作品经常通过模仿农民的劳动动作和生活场景来表达对农业劳动者的敬意和赞美。
这些舞蹈往往具有节奏感和活力,展示了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和对丰收的期待。
例如,湖南的稻穗舞通过模仿插秧、收割等农田劳动动作,生动地展示了农民的勤劳和农田的丰收,着重强调了崇尚劳动和农业文明。
四、民族特色的体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舞蹈风格。
不同的民间舞蹈通过展示各自民族的特色和风情,丰富了中国民间舞蹈的表现内容。
例如,新疆的维吾尔舞蹈以其舞姿优美和热情奔放而著名,反映了新疆的多元文化和民俗风情;藏族的舞蹈则以独特的舞蹈动作和服饰呈现出藏民族的崇山峻岭和纯朴生活。
总结起来,中国民间舞蹈的主要表现内容包括自然景观的描绘、传统文化的呈现、劳动生活的展示以及民族特色的体现。
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表达了对自然、生活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崇敬。
地理特征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体现

地理特征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体现摘要: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多姿多样的舞蹈深刻展现了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彰显着我国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在如今强调传承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立足文化地理学观点研究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舞蹈主要是以人体为道具,通过对人情感和艺术进行提炼和组织,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
这不单单是一种复杂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是各民族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同时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礼。
而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舞蹈都具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和特色。
本文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分析,希望人们可以更了解我国的各种民族民间舞蹈,从而喜欢上它们。
关键词:民间;舞蹈;艺术一、民族民间舞的风格和特点1、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风格任何一种舞蹈的艺术风格都和它所处的环境、时代、历史背景、文化信仰和经济水平等密不可分的。
其中人们所处的时代和当时的经济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正如那句话所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当然舞蹈的艺术风格也和当时人们生活的节奏和现状等方面相关。
所以一些舞蹈也明显的带有一个时代的风格。
舞蹈艺术不仅仅是为了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和审美等多方面的体现,更是反应出了人们的一种物质生活状态和精神生活状态[1]。
所以民族民间舞蹈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多样性等风格,我们只有很好的掌握舞蹈的这些风格,才能很好的形成属于自己风格的舞蹈。
所以说民族民间舞蹈是广大人民的精神食粮,对于促进我国现代精神的建设有着非常真要的作用。
舞蹈民族风格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这个国家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所以一个民族的舞蹈都是其民族生活、个性、风俗和文化等多方面的融合[2]。
2、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是表达了一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和社会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舞蹈的非语言性表达,更加丰富、生动和形象的表现出了人们强烈的情感。
论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

论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民间舞蹈作为其中一部分,也受到了地域性的影响。
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理环境是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影响最直接的因素之一。
中国国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南北方气候、地貌的差异巨大,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理解也不同。
地理环境直接影响了舞蹈创作的主题和内容。
在南方地区,湖泊、江河、水稻田等自然元素经常成为舞蹈的题材,舞姿柔美、轻盈,以模仿水的流动为特点。
而在北方地区,冰雪、山川和农田等自然元素则成为舞蹈的主题,舞姿刚健有力,以体现北方人民的勇敢、坚毅精神。
地域性还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身体语言和动作风格产生影响。
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和劳动的方式不同,他们的身体语言和动作风格也有所差异。
北方地区的农民常常进行辛勤的耕种和劳作,他们的身体力行和动作十分健壮、粗犷,舞蹈中常常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和力度感;而南方地区的居民多从事渔耕和手工业,他们的舞蹈动作比较柔和、缓慢,舞者常常以腰腹作为舞蹈的发力点,身体呈现出柔软、曲线美。
地域性影响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音乐和配乐。
中国各地区拥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乐器传统,这些音乐元素成为舞蹈的灵感来源和伴奏。
在蒙古地区的舞蹈中,会使用具有较重节奏感的呼麦,以展现蒙古族民族的豪爽和奔放。
而在西南地区的舞蹈中,常使用竹子制作的曲笛和铜铃等乐器,以表现出西南地区民族独特的异域情调。
地域性还影响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服装和舞台表演方式。
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人们的服装风格和审美也有所不同。
舞蹈表演中,舞者的服装和舞台布置也会随着地域性的差异而有所改变。
在西南地区的舞蹈中,舞者常常身穿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头戴花冠,在具有浓厚西南地方特色的舞台上表演,以展现西南地区民族的独特魅力。
地域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体现在舞蹈创作的主题和内容、身体语言和动作风格、音乐和配乐、服装和舞台表演方式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 景观 属 于 多维 高密 型 ,人类 的舞蹈 受 到 自 然 景 观 的影 响 ,反 映 出 自然 的特 色 , 具体 表现 为舞 蹈 节奏 很快 、动 作 幅度 小 、姿 态 秀 丽 、变化 多 样等 等 。 在 很 多 民族 民 间舞 蹈 中都 会 模 仿 动 物 的 动 作 这 与 生 存 地 域 的地 理环 境有 很 大关 系 ,例 如在 我 国北 方草 原上 ,牧 民们祖 祖 辈 辈都 生活 在广 袤 的草 原 上 ,单调 的游 牧 生活 和恶 劣 的环 境 ,造 就
一
、
地理 环 境大 致 可 分为 自然地 理 环境 和 人文 地 理 环境 ,前者 指 的是 某一 地 理位 置 以及这 一 地理 位 置上 的水文 环 境 、气 候条 件 、 动 植 物种 类 、地 质 地 貌等 外 部 的 自然环 境 。世 界 上 无论 哪个 民族 的生 存发 展 都 要 以所 处 的地 理环 境 为基 础 。所 以地 理环 境是 民族 民间 舞蹈 形 成 的天 然 最初 层 次 ,人 类 的一 切活 动 都 建立 在特 定 的 地 理 环境 之 上 ,在 此 基础 上创 造 出社会 文 明 ,所 创造 的 民族 精 神 文 化 都是 在特 定的 地 理条 件 下孕 育 、产 生 和发 展起 来 的 。舞 蹈 作 为 人类 精 神 文化 的 一种 , 自然 也 受 到所 处 地域 环 境 中各 种 因素 的 影响。 “ 地 域 性 ” 是 人 类 文 化 所 共 有 的特 征 ,舞 蹈 作 为文 化 系 统 中的 一个 分支 , 自然 也要 受 到地 域性 的影 响 ,特 别是 民族 民间 舞 蹈 , 因为 民族 民间舞 蹈 所 具有 的舞蹈 形 式 和 内容 是其 他 舞蹈 所 不 具 备 的的 特征 ,而这 个 特 征则 主 要取 决 于 该 民族所 处 的 自然 生 活 环境 、生活 方式 以及 思 想观 念 等诸 多元 素 。 ( 一 )地形 地貌 的影 响 地 区 的地 形 种类 、动植 物 构成 、气候 条 件 等 因素 组成 了该地 区基 本 的 自然 属 性 。这 种 自然 属性 会 给 一个 民族 的意 识形 态 和精 神面 貌 带 来很 大 影 响 。例 如 :在 崇 山峻 岭 的峡 谷 山区 或是 严 寒地 区 生活 的 人们 ,往往 性 格坚 毅 ,充满 了进 取 心 态 ,希 望通 过 征服 自然 获 得 生存 机 会 ,这 就造 就 了当地 人粗 犷 豪 迈 的性格 ,具 有较 强 的排 他性 ;而 生活 在 河谷 平 原地 区 的人 们 生 活环 境相 对 优越 , 他 们 对 生活 很 容 易满 足 ,追 求 天 、地 、人 和 谐共 生 ,具 有 兼 容性 和 凝 聚 力 。纵 观人 类 文 明发 展 ,最 初 的发 源 地 都是 在一 些 土壤 肥 沃 ,气候 适 宜 , 交通 便利 的大 江大 河 的 中下游 地 区 ,可 见 人类 文 明的 发展 与 自然 条件 是密 不 可分 的 。 ( 二 )气 候 的影 响 气 候 是 通过 气 温和 降水 影 响着 农 作物 的 生长 状 况和 种 类 ,从 而 影 响着 人 类 的生 长 与繁 衍 , 并且 制 约 了人类 生 产 生活 的 条件 改 善 。气候 的变化 一 般 会影 响 人类 的 分布 和 迁移 。并 且气 候 还会 影 响到 人 的身 体特 征 和性 格 形成 。例 如 一般 生活 在 高 纬度 严 寒地 区 的人 ,身 高 要 比低 纬度 地 区 的人 要 高大 ,而且 更 加 强壮 ,性 格 更 加粗 犷 和 不甘 于寂 寞 。
・
民族 民 间 文化 研 究 ・大 众 文 艺
地域舞蹈与生态环境
试论中国民族 民间舞蹈的地理特征
郭伟 男 ( 盘锦 职 业技 术 学 院师 范教 育 系 辽 宁盘锦 1 2 4 0 0 0 )
摘要 :民族 民间舞蹈是 中华文化 的组成 部分 , 民族 民间舞 蹈的 形成 离不 开它所处的地理环境 ,反之 特定的地理环境赋 予 了民族舞蹈 特殊的灵魂 ,使 民族舞蹈具有其他 舞蹈不具备的特 点。把 地理环境作 为舞蹈 生成 的因素之一来考虑 ,研 究地理环境对舞蹈产 生的影响力 。 可以推导 出民族 舞蹈动 态特征 ,也 可以寻找 出研 究民族 民间舞蹈的材 料例如服饰 、场地等。对 于民族 民间舞蹈生成地理环境 的研 究有助于 我 们 把 握 民族 民 间舞 蹈 的 文 化 内涵 和 生 成 自然规 律 。 关键字 :地理环境 ;民族民间舞蹈 ;地域差异 ;文化 内涵
了草 原人 民粗 犷 豪迈 的 性格 和强 壮 的体 魄 , 由于 常 年生 活在 马 背 上 ,使 牧 民养 成 了爱 惜 马匹 ,仰 视雄 鹰 为高 洁 的性 格 。所 以在 蒙 古 族 的舞蹈 中会 出现 很 多模 仿骏 马奔 腾 和雄 鹰翱 翔 的动 作神 态 ,
表 现 出它们 的 品行 ,具有 很深 刻 的 内涵 。 二 、地 理环境 与民族 舞蹈 的特 征 由于各 地 区 间迥然 各 异 的 自然 地 理条 件 ,使 人类 的 生活 方式 也 各具 特色 , 由此 形成 的文化 也 是截 然 不 同,在 民族 舞蹈 的表现 上 更加 明显 。例如 在广 袤 草 原上 生活 的粗 犷 豪迈 的游 牧 民族 ,创 造 了游 牧舞 蹈 文化 ,生活 在河 谷平 原 地 区的 勤劳 人 民 ,创造 了欢 快 悦人 、风 格 细腻 的农 耕 文化 。在 不 同 的 自然 地 理条 件 下 ,成就 了不 同风格 的舞蹈 文化 ,我 国地域 广 袤 ,地形 气 候复 杂 多样 ,在 不 同地 区生 活 着不 同的 民族 ,这使 我 国拥 有种 类 丰 富的 民族 舞蹈 类 型,各 民族 舞蹈 在产 生 发展过 程 中有着 许 多 自然 特性 。 ( 一 )永 久 的原始 性 中 国的 民族 舞蹈 发 展源 远 流长 ,具有 悠久 的历 史 。尽 管 后人 为其 添 加 了很 多 的时代 特 点 ,但是 许 多 的民族 民间舞蹈 依 然保 持 着 古老 的风 格 。在 有些 舞蹈 中甚至 还可 以看到 原始 社会 的影 子 。
“ 舞 蹈 ”作为 一 种 艺术 形 式深 受 人们 的 喜 爱 ,中 国 的 民族 民 间舞 蹈 千姿 百 态 、异 彩 纷呈 ,在舞 蹈 形成 过 程 中 ,地理 环 境 是促 成舞 蹈创 作 的 一个 重 要 因素 ,地理 环 境赋 予 了 民族 民间舞 蹈独 有 的特 征 ,对 于 民族 地 理环 境 的 认知 能够 帮 助 我们 更 好地 学 习和 欣 赏 民族 民间舞 蹈 。 地理 环境 与 民族 舞蹈 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