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合集下载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案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案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提供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匡助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舞蹈风格。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表演展示自己对舞蹈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特点和发展;2.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舞蹈风格;3.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和舞蹈创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分类和特点;3.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4.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舞台表演和创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相关的舞蹈视频或者展示舞蹈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 知识传授介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基本动作训练教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包括身体的基本姿式、手臂的运动、腿部的动作等。

通过示范和学生的摹仿练习,匡助学生掌握基本动作的要领。

4. 舞蹈创作引导学生进行舞蹈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解和感受,自主创作一段舞蹈。

通过指导和辅导,匡助学生完成舞蹈的编排和排练。

5. 舞蹈表演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表演,让学生将所学的舞蹈动作和技巧展示出来。

通过舞蹈表演,让学生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6.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让学生自主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同时,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更多知识和技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预度: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预情况,包括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展示舞蹈动作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预度。

中国民族舞有哪些

中国民族舞有哪些

中国民族舞有哪些中国民族舞有哪些【花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

流行于中国西南等地区。

多为欢快的载歌载舞形式。

各地跳法不一。

如云南花灯就以身体的崴动变化,形成其特殊风格。

【安代舞】蒙古族民间歌舞形式之一。

舞者双手各持一巾,边歌边舞。

动作热烈奔放,节奏感强。

常用于节日集会的表演。

【热巴】藏族的一种以歌舞为主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

表演时男持铜铃,女持手鼓,边歌边舞,节奏强烈鲜明,动作粗犷热情,不时加入一些杂技技巧。

有的把从事这一表演的艺人也称“热巴”【赛乃姆】原为维吾尔族古代舞曲名。

维吾尔族民间歌舞形式之一。

流行于新疆广大地区。

形式自由,动作灵活。

常在节日或劳动后即兴歌舞。

【扁担舞】壮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

流行于广西地区。

舞者为双数,手持扁担互相敲击,打出变化多端的节奏音响,边歌边舞。

动作多表现农业劳动。

【芦笙舞】苗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

流行于西南、中南苗族居住地区。

以边吹芦笙边舞蹈为特点。

常带有表演性和竞赛性。

【阿细跳月】彝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

多在自称“阿细”和“撒尼”人的云南彝族聚居地区流行。

为青年男女的一种社交舞蹈。

男舞者一般弹大三弦或吹笛子与女舞者对舞。

节奏欢快。

节日时常在月光下或围着火把跳至深夜,故得名。

【农乐舞】朝鲜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

表演形式自由。

有的.男舞者常在头顶系一细长纸条用力甩动,使纸条绕身体旋转,气氛热烈。

【孔雀舞】傣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

流行于云南傣族聚居地区。

孔雀为傣族人民吉祥的象征。

舞姿多模仿孔雀形象,动作优美。

有的经过加工成为专业演员的表演舞蹈。

【雅舞】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的舞蹈。

源于周代。

后历代均有加工发展。

【宫廷舞蹈】指各国历代皇室显贵用于宫廷朝贺、宴享、娱乐或祭祀的舞蹈。

多由民间舞蹈素材加工改编而成。

一般表现形式华丽严谨、精致典雅、讲究技巧。

【祭祀舞蹈】指祭祀天地神鬼或祖先仪式的舞蹈。

源于原始宗教仪式,有以歌舞娱神之意。

后渐成为娱神亦娱人的民间舞蹈形式。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简介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简介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简介中国民族民间舞融合了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下面将为您介绍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

一、舞蹈基础课程舞蹈基础课程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学习的起点。

通过基础动作的掌握、体态技巧的培养以及音乐感知的训练,学员能够建立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舞蹈灵敏度。

1. 舞蹈基本动作在民族民间舞基础课程中,学员将学习一系列的基本舞蹈动作,如转身、转体、站立姿势、手臂动作等。

这些动作对于掌握更高级的舞蹈技巧非常重要。

2. 舞蹈体态技巧舞蹈体态技巧包括身体的姿势、呼吸以及表达情感的方式。

通过对身体力量、柔韧性和平衡性的培养,学员能够展现出流畅、协调和舒展的舞姿。

3. 音乐感知训练音乐是舞蹈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员将学习如何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节奏、节拍和情感,以准确地配合音乐进行舞蹈演绎。

二、民族舞课程中国的民族舞融汇了五十六个民族的舞蹈特色,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舞蹈形式和风格。

在民族舞课程中,学员将有机会学习和体验不同民族的舞蹈文化。

1. 藏族舞蹈藏族舞蹈独特而神秘,通常以舞姿优雅、手臂甩动和环形舞姿为特点,讲述着藏族人民的生活、信仰和情感。

2. 蒙古族舞蹈蒙古族舞蹈展示了草原文化的豪迈和激情,舞姿舒展而矫健,代表了蒙古族人民的勇敢和自由。

3. 哈尼族舞蹈哈尼族舞蹈充满了农耕文化的色彩,以欢快、活泼的舞姿和灵活的腰部动作为特点,表达了纺织、种植和婚礼等生活场景。

三、民间舞课程民间舞是中国各地区丰富多彩的传统舞蹈形式,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喜庆和热情。

在民间舞课程中,学员将学习并掌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

1. 扇子舞扇子舞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舞蹈形式,学员将学习如何用扇子展示舞蹈动作和舞蹈效果。

扇子舞以柔美、灵动和舒展的舞姿为特点。

2. 绣球舞绣球舞是象征着幸福和团圆的民间舞蹈形式。

学员将学习如何运用绣球和舞步来表达幸福的情感,以及如何与舞伴搭配完成舞蹈动作。

3. 花鼓舞花鼓舞是中国南方地区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以鼓点和舞步的配合为特点。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二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二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二级1. 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其中民族民间舞蹈作为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之一,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特色和精神。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二级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属于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2. 定义与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二级是指在民族民间舞蹈体系中属于中高级水平的舞蹈形式。

它继承了中国民间舞蹈的传统特色,又融入了现代舞台艺术的美学理念,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艺术表达方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二级得到了繁荣发展。

3. 特点与内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二级具有以下特点:- 着重传播与保护民族舞蹈文化。

中国拥有众多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丰富多样的舞蹈文化。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二级通过挖掘、整理和创作,传承和保护了这些宝贵的舞蹈遗产。

- 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元素。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二级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舞蹈的技巧、形式和表现手法,使舞蹈更富有时代感,更贴近观众需求。

- 高度表达了民族文化与精神。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二级通过独特的编排、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传递了民族团结和进取精神的内涵。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二级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广大地域的各个民族舞蹈。

例如,藏族舞蹈、蒙古族舞蹈、少数民族舞蹈等,每一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动作和装束,展现了各民族自然风光、历史传统和民俗风情。

4. 教育与传承为了保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二级的传承与发展,相关教育与培训工作非常重要。

首先,各级文化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提供专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

其次,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可以开展民族民间舞蹈二级的普及教育活动,包括舞蹈比赛、交流演出等。

此外,还应加强对老一辈优秀舞蹈艺术家的传承,通过授予荣誉称号、举办巡回演出等方式,激励他们继续为舞蹈事业贡献力量。

5. 影响与展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二级在展示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中国舞蹈团体在海外的巡回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吸引了众多国际观众的关注。

中国民族民间舞名词解释

中国民族民间舞名词解释

中国民族民间舞名词解释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指中国各民族的身体艺术形式,包括舞蹈、舞剧和舞台表演等。

这些舞蹈形式通常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舞蹈动作、舞姿和舞台表演来表达特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中国民族民间舞常见名词的解释:
1. 腰鼓舞:腰鼓舞是指演员佩戴腰鼓,在鼓声的节奏下,用腰部的摆动和舞蹈动作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

2. 扇子舞:扇子舞是一种以扇子为道具的舞蹈形式,舞者通过手指的灵活动作和扇子的翻转、摇摆等动作表达情感。

3. 象棋舞:象棋舞是一种以中国象棋为题材,融合了舞蹈动作和象棋棋盘形式的舞蹈演出。

4. 杜鹃花舞:杜鹃花舞是以杜鹃花为题材的舞蹈形式,通过舞者的动作和舞台装置表达杜鹃花的美丽和生命力。

5. 赛马舞:赛马舞是一种模仿马的动作和姿态的舞蹈,舞者通过身体的灵活动作和节奏感表现出赛马的热情和激情。

6. 高跷舞:高跷舞是一种表演者站在高跷上进行舞蹈动作的舞蹈形式,舞者通过高跷的控制和舞蹈动作展示出身体的平衡和灵活性。

7. 花鼓舞:花鼓舞是一种以花鼓为道具的舞蹈形式,舞者结合鼓声的节奏和花鼓的击打动作表达情感和形象。

8. 龙舞:龙舞是中国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舞蹈形式,舞者穿着龙的服装,在舞台上展示出龙的神奇和力量。

9. 手绢舞:手绢舞是一种表演者手持彩色手绢进行舞蹈的舞蹈形式,舞者通过手绢的舞动和编排的动作展示出舞蹈的美感和艺术性。

10. 葫芦舞:葫芦舞是以葫芦为道具进行舞蹈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舞者通过葫芦的舞动和身体的动作展现出舞蹈的特色和美感。

这只是一些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名词解释,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的舞蹈形式和名词值得了解。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九级全部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九级全部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九级全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九级是中国民间舞蹈的最高级别,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秧歌舞秧歌舞源于古代庙会、祭祀仪式中手舞足蹈的表演形式,现已成为广泛流传的中国传统民间文艺表演形式之一。

主要表现农民勤劳春耕秋收,爱唱爱跳的朴实风貌,旋转舞步和明快的节奏感是秧歌舞的特色。

二、踩高跷踩高跷,又称踢高跷、跷头,是一种表演艺术形式,由踩在特制高跷上表演各种翻跟斗、空翻和滑稽的动作,具有高难度和娱乐性。

踩高跷是中国河南省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龙舞龙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艺术,源于中国古代的崇拜龙的文化传统,广泛流传于各地。

龙舞的表演者需穿着龙袍,手持龙头,进行各种惟妙惟肖的表演,寓意吉祥、瑞气。

四、葫芦丝葫芦丝是一种中国传统乐器,也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之一。

葫芦丝的演奏方式独特,既可用吹孔吹出原声,也可用指孔演奏。

葫芦丝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具有重要的音乐作用,多用于表现快节奏舞蹈或活泼欢快的场合。

五、喜乐融喜乐融是中国河南省的传统杂技表演艺术,被誉为“中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喜乐融表演艺术集板凳山、木板、大红球等多种表演形式于一体,以其高难度和卓越表现力展现出无人能及的艺术魅力。

六、踢踏舞踢踏舞是一种通俗、优美的演出形式,特点是用双脚以及身体的各个部位(手臂、肩、头等)进行高度协调的音乐、节奏、造型和表情演绎。

踢踏舞的特色在于强烈的节奏感和浓郁的音乐氛围。

七、天鼓天鼓是中国传统民间舞蹈表演艺术中一种高难度的艺术形式,被誉为“东方鼓王”。

天鼓表演者手持鼓棒,舞动全身,表演各种难度极高的鼓舞节目,激情澎湃、壮烈感人。

八、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体育的代表之一,太极拳既是一种拳术技击,又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健身养生的综合体育活动。

太极拳以道家原则为理论基础,通过呼吸、动作、意念等各种技术手段,实现身心协调、宁神静心的效果。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定义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定义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指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并传承下来的舞蹈艺术形式。

这些舞蹈通常在民间广为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民间舞反映了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历史传统和审美观念,是各民族文化交流和民族认同的重要载体。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特点包括:
1. 民族性:每种舞蹈都深刻地体现了其所属民族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2. 民间性:这些舞蹈源于民间,由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形成和发展。

3. 传承性:民族民间舞通过口头传授、身体示范等方式在民族群体中代代相传。

4. 变异性:由于地域、环境、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同一舞蹈在不同地区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5. 自娱性:许多民族民间舞既是娱乐形式,也是社交活动,具有自娱娱人的功能。

6. 仪式性:一些民族民间舞与宗教仪式、节日庆典等密切相关,具有特定的仪式意义。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种类繁多,包括汉族的各种秧歌舞、少数民族的刀鼓舞、锅庄舞、长鼓舞等。

这些舞蹈不仅在中国国内广为流传,而且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保护和传承中国民族民间舞,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民族民间舞—级理论试题

中国民族民间舞—级理论试题

中国民族民间舞—级理论试题传统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源远流长,极富魅力。

下面是一套级理论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历史、特点和魅力。

请认真阅读每个问题并提供准确详细的答案。

1. 什么是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民族民间舞是指源于中国各个民族地区,表达了民族文化特色和民间风情的舞蹈形式。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民间舞、宫廷舞和少数民族舞蹈等。

2.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历史有多久?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可以说十分悠久。

最早的舞蹈表演可追溯到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舞蹈是通过祭祀、庆祝农作物丰收和保卫部落等活动中表达的。

3.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特点是什么?中国民族民间舞具有独特的特点,它们常常结合了动作、音乐和戏剧元素。

这些舞蹈以优美的动作、丰富的表情和紧凑的编排著称。

此外,它们还反映了中国的历史、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4.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民族民间舞?中国有许多著名的民族民间舞蹈,其中一些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例如,大家熟悉的有京剧舞蹈、广场舞、踢踏舞、蓝天舞等。

此外,像西南各少数民族舞蹈、傣族舞、蒙古族舞蹈等也很具特色。

5.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现状如何?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民族民间舞一直在不断发展壮大。

现在,这些舞蹈形式在家庭、学校和社交场合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中国民族民间舞也走出国门,成为了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6.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意义是什么?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对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是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

其次,学习舞蹈可以帮助培养个人的艺术修养和表达能力。

另外,舞蹈还能促进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总结: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一门富有魅力的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

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舞蹈,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希望大家通过本次级理论试题的学习,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了解,并为传承和发展这一宝贵的艺术形式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藏族踢踏舞教学目标:1、能掌握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动律,并主动探索藏族舞蹈与生活的关系。

2、能学会藏族踢踏舞六个基本动作,并在学习基本动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基本体态和动律的肢体体验。

3、能用所学动作创编一个小组合。

4、能了解藏族舞蹈的主要分类。

教学重点:1、初步掌握藏族舞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

2、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1、体态、动律的准确掌握,并能将其贯穿始终。

2、把握踢踏舞基本动作节奏、风格。

教学设想: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风格及动律的把握非常重要,本课是以通过探究生活与舞蹈的关系,来进行基本动律及体态的学习,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学动作而学动作,而是通过对生活的了解,联系到舞蹈动作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便于他们更加迅速、更加准确的把握舞蹈风格。

由于藏族踢踏舞是用脚踏音乐的节奏来舞蹈,其步法的变化,一般是与音乐节奏的变化相协调。

因此本课以节奏为线条,贯穿舞蹈动作教学的始终。

在动作的学习中,采取自己探索步法、给舞步取名等多种方式,不断巩固体态和基本动律,加深学生对舞步的记忆。

活跃课堂气氛,并为后面的自主编排队型打下基础。

创编环节采取老师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完成的方式来进行,既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验了舞蹈的乐趣,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舞蹈道具(长袖)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设计情景导入:1、了解学生的经验准备情况:师:同学们,听说过“踢踏舞”吗?生:答(播放课件)师介绍:大家刚才看到的是爱尔兰踢踏舞,在国外,踢踏舞主要分为爱尔兰踢踏舞与美式踢踏舞,爱尔兰踢踏舞是爱尔兰的一种民间舞蹈。

2、情景设计,教师示范导入课题师:我们中国的民间舞蹈中也有踢踏舞。

前不久,老师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采风,跟当地人民学了一小段踢踏舞,现在我跳给大家看一看,请你们来判断一下,老师跳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在体态、动律上有哪些特点?(教师示范)生:藏族。

师:对了,刚才老师所跳的,就是藏族的“堆谐”。

“堆”是指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的定日,拉孜,萨伽等地势较高的地区。

而“谐”在藏语中就是舞蹈的意思。

所以,堆谐的意思就是——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人民所跳的农区自娱性圈舞。

由于它的舞蹈中有许多踢和踏的动作,因此也被称为藏族踢踏舞。

(出示课件:课题名称)二、藏族踢踏舞的学习(一)基本体态及动律的学习。

1、找出藏族舞基本体态及基本动律,并练习。

师:看了老师跳的这段藏族踢踏舞后,请你们说一说藏族舞在体态和动律上有什么特点?老师的上身是怎样的?是直立的?还是前倾的?是紧张的?还是松弛的?生:上身松弛,略微前倾师:膝部动作有什么特点?生:膝部有连续不断的颤。

2、探索藏族舞基本体态形成原因。

(1)提出问题:师:那么藏族舞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呢?生:……(2)观看图片师:现在,老师就给大家看一组我在西藏采风时所拍到照片,看同学们能不能在其中探寻出藏族舞动作的特点形成的原因。

第一张:巍峨连绵的雪山。

第二张:崎岖的山路。

第三张:雄奇的布达拉宫。

第四张:虔诚跪拜的藏民。

(3)探索交流A、为什么藏族舞会有“上身松弛、略前倾”这样的特点?生答:……老师补充:西藏在解放前是农奴制,农奴除负担一定的实物和货币地租,还要承担各种极其繁重的劳役,世代被束缚于庄园领地之上,领主可以将农奴随意馈赠、转让或交换,并使用各种私刑,以防止其反抗与逃亡,他们的生活非常的艰苦。

总结形成原因:农奴制;农奴饱受压迫;地位卑微;虔诚的宗教信仰。

B、为什么“膝部会有连续不断的颤”生答:……总结形成原因:高原生活环境恶劣,山路崎岖,为减轻自体力负担。

(二)藏族踢踏舞基本动作的学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藏族踢踏舞,也就是堆谐。

它的主要特点是脚踏音乐节奏,配合上身的松弛随动,载歌载舞。

而藏族人民的服装衣有长袖、脚蹬长靴,所以在跳舞的时候,会舞动长袖、踏地为节来烘托热烈的舞蹈气氛。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长袖,请大家穿上,体验一下长袖舞蹈的感觉。

(1)冈打的学习老师把刚才跳的那段舞蹈再跳一次,请大家仔细看、仔细听,老师是不是踏着音乐的节奏舞蹈的?踏出了哪几种节奏?是用什么舞步踏出这些节奏的?生:“XX XX”、“XX X”师:大家刚才说出来的,就是藏族踢踏舞中最常见的节奏。

师:大家记不记得老师用了哪些舞步踏出了“XX XX”这个节奏?学生回忆动作,引出“冈达”。

教师引导学习“冈达”。

除了“冈达”,还有“踢”和“踏”的动作。

(2)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的学习A、第一基本步的学习:在冈打的学习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基本步。

B、第二基本步的学习师问:在第一基本步的基础上稍做变化,就是第二基本步。

请同学观察老师做了哪些变化?生答:步法,上肢动作有变化。

学习第二基本步。

(3)摆步、摇步的学习。

师:同学们刚才看老师跳舞的时候,觉得老师的动作是不是一成不变的?生:不是师:其实藏族人民非常聪明,同样是“XX XX”这个节奏,通过步法的调整,造成了强弱的变化,再配合多变的上肢动作,就使舞蹈动作变得丰富多彩了。

老师跳另外两种舞步,大家看一看,听一听,是不是像老师所讲的这样的?A、摆步的学习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根据动作特点,教师给出舞步名称:摆步师问:老师刚才是不是在原地做的?生答:不是学生练习用摆步进退。

B、摇步的学习师问:在摆步的向上抬脚变成向前踢出,就变成了摇步。

教师示范,学生学习。

学习摇步之后,师:可不可以拉手做?师:藏族人民在欢庆节日的时候,都会载歌载舞,现在我们也来边唱边跳。

同学们会不会唱《我的家乡日喀则》?我们在小学就学过,现在,我们就和着自己的歌声,拉手跳摇步。

学生尝试。

(4)退踏步、抬踏步的学习师问:刚才我们所学的第一、二基本步、摇步、摆步都是用“XX XX”的节奏,“XX X”是藏族踢踏舞中另一最常见节奏,现在开始学习用步法踏出这个节奏。

A、退踏步的学习教师示范,学生学习。

师:是不是只能面对一点做?学生面对不同方向练习。

边唱边跳。

B、抬踏步的学习学习动作,根据动作特点,提示学生准确说出动作名称。

(5)复习巩固A、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六个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一起来回忆一下。

教师随意说出舞步名称,学生跳(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摆步,摇步,退踏步,抬踏步)。

B、请学生与老师一起舞蹈。

三.创编组合1.导入:老师也看到大家舞蹈时非常的快乐。

其实,快乐是踢踏舞的本质。

师:现在请大家看一组藏族人民在欢庆节日时跳舞的照片。

(播放有照片的课件)师问:前面我们说堆谐是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人民所跳的一种农区自娱性圈舞,那么是不是始终在一个圆圈上跳?生答:不是,有时一个,有时两个。

来,我们也围成圈边唱边跳,体会一下藏族人民跳舞时那种喜悦的心情。

2.按要求创编不过,老师要给大家提出几个要求,请大家运用刚才我们所学的几个基本动作,根据老师的要求来编排。

(所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要求:A、出场形成一个圈。

时间两个八拍。

B、一个圈变成两个圈。

时间两个八拍C、两个圈流动起来。

时间两个八拍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设计如何完成要求A和要求B,然后由学生代表指挥大家一起完成。

第三个要求全班一起设计完成。

老师根据学生情况提出修改意见。

最后三段连贯展示。

老师点评。

3.老师补充结束动作。

师:同学们跳得开不开心?学生:开心!师:那你们怎么表达你们的开心?学生欢呼师:其实藏族人民在跳到高兴的时候,也会喊出来!老师示范结束动作。

口念“咻咻咻咻……。

”学生学习结束动作。

4.整体表演师:好了,现在我们就把把“咻咻……”这组动作加到我们自编组合的结尾。

完整表演一遍。

师:老师都被你们的喜悦感染了,想和你们一起舞蹈了。

大家对自己的作品满不满意?学生回答:满意!那我们就给自己鼓鼓掌!四、拓展1、请观看录像判断,这是不是藏族踢踏舞。

师问: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

今天我们学习了藏族的踢踏舞,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两段藏族舞蹈,请大家帮我判断一下,这是不是藏族踢踏舞?播放一段弦子和一段锅庄。

生答:是2、探讨舞蹈特点。

师:从哪里判断出来的呢?引导学生从体态,动律,动作特点,音乐等方面来判断。

师:两段舞蹈分别是藏族舞蹈中的另外两种较有特色的类别,一个是弦子,藏族称为“谐”,另一个是锅庄,藏族称为“卓”。

那么大家能不能说说,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分析(出示课件):弦子:柔美开朗、舒展连绵。

锅庄:粗犷豪迈,洒脱奔放。

五、总结师:为什么同一个民族的舞蹈也会呈现出这么多不同的风格特点呢?不仅仅是藏族舞,其他的民族,如:蒙古族、傣族、还有我们湖南的苗族、土家族等等,这些民族的舞蹈都风格各异,他们舞蹈特点的形成,和这些民族人民的生活也有着很密切的联系。

希望大家走进生活,用我们的双眼去观察生活,并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这些民族的风土人情多做了解,为我们以后更快更好的掌握这些民族舞蹈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