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炒房和全民炒股
投资房地产还是股市楼市与股市谁更具吸引力

投资房地产还是股市楼市与股市谁更具吸引力投资房地产还是股市:楼市与股市,谁更具吸引力在当今社会,投资房地产和股市已成为人们追逐财富增长的主要方式。
无论是投资房地产还是投资股市,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吸引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投资房地产和股市的各自特点,以及比较它们的吸引力,帮助读者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一、房地产投资的吸引力1. 稳定的资本增值:房地产是相对稳定的投资领域,房价的增长通常是以较低的幅度进行,而且在长期来看,房地产的价值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2. 收租收益:投资房地产的一个主要优势是收取租金。
购买房地产后,可以将其出租给他人,从而获得稳定的现金流。
3. 资产多元化:房地产投资可以为投资者带来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机会。
通过购买不同类型和地点的房产,可以分散投资风险,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波动性。
二、股市投资的吸引力1. 高风险高回报:相对于房地产投资而言,股市投资往往具有更高的风险和回报潜力。
股市上有很多高成长的企业,如果能够正确把握投资时机,可能会获得巨大的财富。
2. 流动性:股市具有高度的流动性,投资者可以快速买入和卖出股票。
这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机会,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投资组合。
3. 分红收益:作为股票的股东,投资者有机会分享公司的利润分红。
一些公司会定期向股东发放现金红利或股票红利,为投资者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
三、比较房地产与股市的吸引力1. 风险和回报:房地产投资相对较为稳定,但回报相对较低。
而股市投资风险较高,但也可能带来更大的回报。
在制定投资策略时,投资者应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长期投资目标。
2. 周期性: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都存在周期性波动。
但是,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周期通常较长,较为缓慢,而股票市场的变动更加频繁和迅速。
3. 投资门槛:投资房地产往往需要较高的初始资金,如购房款、装修费等,对投资者的资金压力较大。
相比之下,股市投资门槛较低,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股票实现低额资金的投资。
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关联性研究

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关联性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房地产和股市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两个市场的关联性在经济学界备受关注,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关联性研究。
一、中国房地产市场与股市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股市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起步的。
19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两个市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房地产市场上,1998年中国推出了住房制度改革,开放了房地产市场。
之后,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高房价的诱惑,房地产市场逐渐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而股市则是2000年以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这对于股市起到了推动作用。
股市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金融产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成为了中国经济新兴支柱。
二、中国房地产市场与股市的关联性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在多个方面都存在关联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宏观经济环境是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共同影响因素。
当国家经济增长时,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同步上涨,反之则同时下跌。
例如,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期,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都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2. 市场资金的流动市场资金的流动也是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关联因素。
当股票市场强劲时,部分资金会转投入房地产市场;反之,当房地产市场火爆时,资金将会流向股票市场。
因此,一些投资者会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一起考虑,进行资金配置。
例如,在中国楼市调控的时期,大量资金涌入股票市场。
3. 利率和政策的影响利率和政策也会影响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
例如,随着国家房地产调控的加强,利率增加,房地产投资变得不再有吸引力,资金便大量转入股票市场。
而政策的出台也会对市场产生明显的影响。
例如,2015年中央政府出台的利率和楼市调控政策,使得资金从房地产市场转入到股票市场,导致股市暴跌。
三、结论与展望本文探讨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关联性,认为其原因主要来源于宏观经济环境、市场资金的流通和利率政策三个方面,而且两个市场彼此影响越来越严重。
中国的房市与股市

论中国的房市与股市人的思维,在实际中一旦形成了一种习惯,形成了一种惯性,往往很难突破这种思维模式。
六、七十年代,韩国的经济学家来中国访问,与中国的经济专家谈汽车业。
韩国经济学家说我们韩国政府特别重视汽车工业,并借此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中国专家不以为然,说中国国民经济的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温饱问题,汽车属于奢侈品,不鼓励发展。
中国专家的话在温饱特别困难是时期是对的,但并不适合成为国家的长期政策。
现实是,朝鲜战争后,中、韩经济起步大体相当。
但二、三十年后,由于战略导向的差异,中国长期不重视汽车发展的后果是,中国的汽车业大大落后于韩国,中国不得不花大量的宝贵外汇进口汽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经济界对于是否支持发展房地产有过争论。
支持方认为房地产可以积极推进经济发展,反对方认为国家经济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资工业,只有先发展工业,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最终,国家采取主导工业发展的战略,经济稳步发展。
九十年代后期,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部分先富的人们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需求。
中国的房地产开始升温。
的确,房地产市场促进了就业,促进了建材市场的发展,促进了GDP的快速发展。
经济学家们开始鼓吹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巨大贡献。
政策导向自然而然倾向于鼓励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于是房地产业增长迅速,房价也节节攀升。
尤其在中国股市持续走入低迷时期,房市成了老百姓投资的主要渠道,炒房团也就成了哄抬房价的主要蛊惑者。
尤其近几年,房价在官商勾结下疯长,使房价与收入比达到高处不胜寒的惊人地步,催生了新时代房地产巨富与不堪重负的房奴一族。
相比其他国家的房价与收入比,中国的房价与收入无疑是畸形的。
这种畸形的房地产业从诸多方面来说都是有害无益的。
金融方面:在房地产非理性的迅猛发展下,由于国家及百姓将大量的资金投入房地产业,容易形成泡沫经济。
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将拖累整个国民经济,乃至引发金融危机。
近期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是对我们现实的警示。
日本的房地产泡沫是怎样刺破的

日本的房地产泡沫是怎样刺破的
1、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
其实到1985年的时候日本房地产泡沫已经很严重了,后来因为所谓的“广场协议”,日元必须对美元升值,日本害怕本国的外贸受到影响,打击国内的经济,就实行了内需拉动经济的政策,货币政策非常宽松,降准到了历史最低点,导致市场资金十分充裕,进一步刺激资金流向土地和房地产,房价和土地价格就越来越高,加快了泡沫破裂。
2、信贷政策过于宽松
本身房地产泡沫就比较大了,这时候最应该做的是收紧信贷,也就是提高上浮房贷利率,但当时或许是对于房地产的影响准备不足等原因,导致在逐利本性下,各大银行都在继续大规模发放贷款,信贷危机放大了金融危机。
3、股市、房市投机成风,监管形同虚设
在金钱的诱惑下,从全民炒股到全民炒房,几乎是无缝对接,不仅是普通民众,乃至于各大上市公司都是如此,因为大家都看好房市,也看好股市,如此股市和楼市就彻底成为一体,想要动就更难了。
而作为政府监管单位来说,如果意识不到房地产泡沫是不现实的,如今看来似乎是日本政府有意为之,在人为调控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主动刺破泡沫。
浅谈“全民炒股”、买基金浪潮

浪潮作 一分析 ,希 望不 会误 导 。
财经领域 高水平 的专家学者 , 也有近乎 目不识丁的文盲
作者简 介 t引 宝强 ,经 济学硕 士,广东省 深圳市 工商行政管理局 ,主要研 究方向为市场经 济理 论与实践 、新制度经 济学,发展经济 学、产业 经济学。 、
20S +l 粤港澳市场与价格 07- l,  ̄ 舫
50 4 0 内需 动力基金 ” 季度 , 北京图书大厦股票证券类书籍 的销售额高达14 5 万 10 亿元。 月 1 日上投摩根新 发售 的“ 元 , 06 比2 0 年同期增 加了一倍 。
亨 。要认 清股市是一 个 “ 完全市场” 不 ,股市 的瞬息万 变决定 了进 入股市不 能依靠一 时的 动 ,需 中 要理 性 的选择 ;入 市前 掌握 有一 定的 基础 分析技 巧 才好 。股市 决不是 人人 都 能轻松 发财 的 市场 , 人们要 保持 清醒 。投 资人 需要通 过公 司基 本 面来 分析公 司的 内部 价值 ,而不 能 以短期 的股价表现
5 1 12 , 月 1 0 13 户 4 0日, 沪深两市新开 A股账户创纪录 过3 . 03 %的居 民认为 , 当前 的物价和利率水平下提款 在 达 到 1.万户 , 9 5 加上 B 股账户和封闭式基金账户 , 日 当 购买股票或基金最合算 。
投资者新增开户总数达 ̄2 . 万户 , - 31 J 6 J 从而令两市账户总
股票 ”和 18 年 财政 部发行 国库券开始 91 买卖股票 达到拉升价格 的 目的 , 这不过是钞票在不 同人 理企业发行 “ 的 口袋之 间搬 家的零和博弈 ,本 质与赌博无 异 ;后者 的。19 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19 年深圳证券交 90 91
才是真正 意义上的投机行 为 ,即为 了以后再 出售 ( 或 易所成立 ,这标 志着证券交易市场 开始走 向正规化道
股市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共生与竞争

股市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共生与竞争股市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共生与竞争随着经济的发展,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成为吸引人们投资的重要领域。
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既存在共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二者在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共生关系1. 资金互动: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是两个重要的资金运作渠道。
投资者往往将资金在两个市场之间进行调配,以分散风险和获得更大的回报。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增加了股市的投资机会。
同样地,股市的繁荣也会鼓舞投资者信心,进而促使他们将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市场。
2. 经济增长: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这两个市场的繁荣往往标志着经济的增长。
例如,股市上涨常常意味着企业盈利增加和经济活力的回升,进而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兴旺。
相反,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也会增加消费者的购买力和信心,有利于股市的发展。
3. 利益互惠: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共生关系还体现在各自的利益互惠上。
股市的繁荣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建筑和材料行业等。
而房地产市场的兴盛也促进了相关股票的投资价值,如房地产开发商的股票。
这种互利互惠的关系推动了两个市场的共同发展。
二、竞争关系1. 资金竞争: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往往会导致资金的有限供给,进而产生竞争。
当股市表现强劲时,投资者往往倾向于将资金投入股票,而不是房地产,导致房地产市场的冷清。
相反,当房地产市场火爆时,投资者可能会从股市中调动资金,导致股市的下跌。
这种竞争关系意味着两个市场的发展不可脱离。
2. 政策调控: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受制于政策调控的影响。
政府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引导和调整市场的运作。
当股市存在风险时,政府可能采取监管措施,抑制股市的过度波动。
同样地,当房地产市场发展过快时,政府会出台政策以遏制房价上涨。
这些政策调控措施可能会对两个市场的发展产生竞争影响。
3. 投资偏好:投资者的偏好也是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竞争的一部分。
有的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股票,认为股市的波动性和回报更高;而有的投资者则更喜欢投资房地产,认为土地和房产的增值潜力更大。
房地产疯狂的末日将很快到来

冬日的暖阳带给北京丝丝活跃,透过阳台的窗户看过去,三三两两的人群在小区的楼宇间游弋。
从其西装革履的翩翩风度,可以断定都是附近房产中介的业务员。
如今的中国,不管你走到哪里,不管你是坐车、走路还是航空、火车,满眼尽是房地产的广告。
今天从家往返家乐福的路上,每隔几步就会有传单递过来,殷切的笑脸迎着早东的寒意,给你不得不心底震撼。
房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全民的话题,仿佛房子成了中国经济的全部,成了中国人生活的一切。
在这个时候,我们忘记了美国近来一宗一宗的反倾销,也忘记了一家一家破产倒闭的中小企业,更忘记了多少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的仅仅是他们连学费投入都无法收回的所谓就业。
连一向沉稳的史老师都拍案而起了,连一向鼓吹房地产的叶专家都担心了,全民炒房给中国的不久的未来会带来的灾难已经让有识之士无法沉默。
可有些人还沉醉在房地产的繁荣美梦之下,北京这个炒房梦之都刚刚迎来了自己的新地王,而那个头顶上不超过100米高天天飞来飞去的飞机航线,真的值得被爆炒吗?别墅是肯定的,因为不可能建高层,如果不是为了泡空姐方便,恐怕没有富豪会愿意冒飞机从天而降的风险。
阿里巧巧从中金报告中用3年的数据来推测未来40年房价的直线上涨之荒谬,到人大经济所的痴人说梦般预言之可笑,中国的研究机构和大多数媒体早就拜倒在资本的石榴裙下。
我们什么时候成了一个需要美国总统来上门三令五申“督促”中国政府帮老百姓提高消费的国家?我们什么时候成了一个遍地都是跟风吃醋的做研究预测而马后炮肆虐的国家?我们什么时候成了一个做经济预测都可以毫无根据并且写明绝不承担任何责任的国家?一份报告下面清晰的注明对其所引用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那你还预测干嘛?信口雌黄却可以堂而皇之的蛊惑人心!房地产问题已经不是经济问题,早就成了政治问题,甚至成了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如果仅仅用上车人和车下人的挤车心态来说词,恐怕很难让大家信服。
我知道老师的家底,在京城买套房子应该是轻松的很,之所以发声完全处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而这种良心确实在这个社会中已经太物以稀为贵了。
中国的投资渠道

中国的投资渠道投资这个事情,其实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投资渠道、投资金额、投资回报率。
投资渠道就是把钱放在哪个口袋里才能更厚,投资金额与现在口袋里钞票的厚度有关,投资回报率就是口袋里的钞票能厚到多少?中国的投资渠道相当狭窄,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目前公众普遍认可的投资渠道无非还集中在金融品投资(包括基金、股票、保险品)、奢饰品投资(包括名表、珠宝玉器钻石等)、艺术品投资(包括古董、书画等)、硬货币投资(主要是贵金属投资)、房地产投资(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这几个方面。
金融品投资是要求技术含量很高的投资渠道之一,跑赢CPI不重要,跑赢大盘也不重要,跑赢发改委才是中国金融市场的真谛。
中国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让金融品投资者很受伤。
中国股市中有句名言:珍惜生命,远离股票;奢饰品投资应该是最稳妥的投资渠道,但距离普通民众却很远很远,一块百达翡丽定制表至少百万元,钻石小于一克拉的几乎没有投资价值,和田玉籽料每克比黄金都贵……这样的投资品对于超过95%的中国民众来说都是很可望而不可求的;艺术品投资的回报率很高,艺术品投资需要更好的眼力,也需要很厚的财力,打眼(看走眼)的事情不仅仅出现在普通老百姓之中,也有可能发生在鉴赏专家身上。
房地产产品是在中国市场经济特定发展时期所产生的,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存在的,普通民众可以以相对较少的投入金额获取较大利益的资金流动方向。
第一:由于中国投资渠道的狭窄,房地产必然成为资金主流流动方向之一,尤其是住房作为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兼顾可以保值的大背景下,在普通公众金融品投资受挫、奢饰品投资不起、艺术品投资缺少眼力的事实下,房地产的资金流向几乎成为最为稳妥的方向之一;第二:土地价值是房地产可以成为保值增值的最大因素。
众所周知,建筑本身的价值是递减的,但是中国的土地财政让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扬,从而拉动房地产产品价格一路走高,看到房价的飞扬,让普通民众跻身炒房大军,全民炒股演化成全民炒房,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速了资金向房地产市场的流向;第三:较少的资金投入,可以获得超预期的收益,巨大的投资收益,使得房地产资金流加速,并成为房价走高的一大诱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民炒房和全民炒股,谁更光荣?
通常全球股市普遍持续大幅上涨,表示经济增长形势喜人,大家对未来看好于是纷纷买入。
在赚钱效应下,人们会不断减少甚至放弃保本型的避险工具比如黄金,大胆的买入风险型的投资工具比如股票。
也就说,这时候黄金价格会下跌。
但是,最近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情形,在世界各国股市大幅上涨的同时,黄金价格也在不断创出这些年的新高!这是非常不合情理的。
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同时非常害怕又不害怕。
这种极端情形的出现,它只有一个可能,经济要么真的复苏要么开始崩溃。
在当前这种世界乱相下,我还是坚信世界经济在走向崩溃。
我做出这个判断的依据是,我们十几年来最大的投资奇迹,世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还在崩溃之中。
十几年的地产繁荣,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崩溃为因,在美国主导的和平环境下,在欧美需求拉动下,全球化的资
源配臵,导致了经济繁荣,于是世界范围内对地产的需求和炒作持续升温。
需求是正常的对经济有利的,但是炒作会导致大量资金涌入这个单一的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行业,最后,媒体鼓吹的“一定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住宅”这种类似“我一定要成为百万富翁”的理想的但是注定是妄想的可怕想法,导致虚荣的人们采取严重透支未来的极端做法贷款买进了住宅这一无法产生收入的炫耀物。
当大量收入不确定的无知人群脖子套上“我是房奴”这一沉重的黄金枷锁后,社会需求不可避免的开始萎缩了。
股票市场有句谚语,当擦鞋的小子也开始买股票的时候,马上坚决的离场。
这是因为当擦鞋这样低收入的人都从银行取出仅有的可怜存款买了股票做梦发财,就意味着银行现金流要出现问题,意味着很多公司失去了贷款,意味着很多消费被压抑了。
比如我们周围的房奴很多早就不敢去娱乐场所大手大脚的消费了。
这时候,娱乐业的公司收入必然减少,人们总有一天会发现,这类
股票不值得持有,于是大量的抛盘出现,股市崩溃了。
擦鞋小子这样低收入人群的仅有的可怜的存款也灰飞烟灭,于是,经济最后也崩溃了。
我们今天的情况是擦鞋小子都开始买房子了。
今年上海有一条新闻是,上海人的外地保姆挺着小胸脯骄傲的回老家炒房去了。
在我看来,全民炒房和全民炒股比起来,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投机,而且是试图不劳而获扼杀未来的投机,并不更加光荣,只有更加危险。
因为房地产的流动性比股票更差。
看看美国的情形,越来越多的因为虚荣而贷款买房的穷人因为还不起贷款,导致住宅被银行没收。
几年几十年辛辛苦苦存下来可怜的仅有的存款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和1929大股灾后被洗劫得一干二净的擦鞋小子们多么的相似!
当然,擦鞋小子们可以看看励志电影来给自己打气,但这正是那些吃下他们存款的人希望的。
美国许多州政府还有银行最近叫停了这种收回还不起贷款穷人住房的合法的但是残忍的行为。
表面上看起来是为穷人考虑,其实是民主党为了11月的中期大选拉选票收买人心。
更厉害的是,他们知道,这样严重干涉市场的恶劣行为,会严重打击住房贷款债券持有人的信心。
债券持有人们一旦抛售这些债券,会导致一个金融危机。
于是,美国有了一个加息的理由。
而世界各国的跟随加息,会导致更多住房贷款坏账,导致更多的人抛出住房债券,导致更多的加息。
于是,未来一年里,我们会看到世界各国政府一面加息,一面大量印刷钞票据说这样可以刺激经济,一面大幅贬值本国货币这样几十年一遇的奇景。
兄弟姐妹们自求多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