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词四首作业新人教版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词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词四首》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10题;共22分)1. (2分)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 . 为人B . 因为C . 不以为然D . 为所欲为2. (2分)下面对《渔家傲·秋思》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 .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 . “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 .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3. (2分)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茅盾,现代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林家铺子》。
B . 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三打祝家庄等故事,生动曲折,扣人心弦。
C .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元代文学家苏轼。
D . 冰心,我国现代作家,原名谢婉莹,其代表作有《春水》、《繁星》、《乡愁》《新月集》。
4. (2分)下面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 . 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 . “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5. (2分)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 词题为“壮词”,“壮”在于形象地描绘了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气、壮阔的战斗生活,道出了英雄渴望杀敌报国的一片壮心。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词四首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8.下列对《满江红》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词的上片,从客居京华写起,点明时值中秋佳节。院落篱下,菊 花盛开,成为节日最好的点缀和提示。“秋容如拭”的“拭”字,写秋 色澄明,十分传神。 B.“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词人用“四面楚歌”的 典故喻指国破,又反思八年婚姻的“风味”,国事、家事交织心中,不 禁感慨万端。
中国民主革命战士。《满江红》,创作于光绪二十九年北京。词的上片 从客居华京写起,点明当时的时令是:___中__秋__佳__节____;下片抒情,格调 ____高__昂__激__越_______。
4.默写。 (1)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燕__然__未__勒__归__无__计_________。
(2)__为__报__倾__城__随__太__守______,亲射虎,看孙郎。 (3)醉里挑灯看剑,__梦__回__吹__角__连__营_____。 (4)___俗__子__胸__襟__谁__识__我__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
(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2020·南充)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3.词的开头两句通过“缺月、疏桐、__漏__断____”三个意象描绘出了寓 居地的环境,营造出___清__冷__、__孤__寂__(_意__近__即__可__)_____的氛围。
【解析】A.“浊”应读“zhuó”,障—嶂;B.仓—苍;D.“襟”应读“jīn”。
2.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
A.酒酣胸胆尚.开张
尚:还
B.会.挽雕弓如满月 会:会的
C.五十弦翻.塞外声 翻:演奏
D.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殊:很,甚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 词四首-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答题】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B.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白居易《观刈麦》)C.无为在绞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
【解答】例句:“羌管悠悠霜满地“借悠悠的笛声和满地的秋霜渲染出“塞下”悲凉而哀伤的气氛,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意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句诗以景衬情,既实写白露节的清寒,又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故乡月明,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选D。
1.【答题】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如拭(shì)塞下(sài)千嶂(zhànɡ)人不寐(mèi)B. 浊酒(zhuó)燕然(yān)胸襟(jīn)鬓微霜(bìn)C. 未勒(lè)羌管(qiānɡ)貂裘(qiú)右擎苍(qín)D. 霹雳(pī)蛾眉(é)千骑(jì)麾下炙(huī)【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
【解答】“擎”应读qínɡ。
2.【答题】下列加下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暂且)B. 了却君王天下事(了结,完成)C. 燕然未勒归无计(刻石记功)D. 身不得,男儿列(行列)【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答】列:属类,范围。
3.【答题】下列词句诵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C.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D.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节奏的划分。
【解答】A应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词四首作业课件新人教版(1)

18. 陈廷焯评价这首词“骚情雅意,哀怨无端”,对此, 请任选角度谈谈你的理解。(3 分)
示例一:托物言志,借荷花不肯在春天开放,只在 夏日盛开,最终在秋风中凋零的凄凉命运含蓄形象地表 达词人不愿趋时附势的高雅节操以及怀才不遇、年华虚 度的苦闷。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荷花选在 夏季开放说成“不肯嫁春风”,体现了荷花的高洁与孤芳
12.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 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报国无门的愤慨。
(四)《满江红》 13.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巾帼英雄 形象? 可以看到一个关心国家前途命运,不愿为女子身份 束缚,情愿忍受世人的不理解,也要奋发做一番事业的 巾帼英雄形象。
16. 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 分)
示例:词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于塞北江南,失 意归来时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贬官闲居。梦醒后却 仍心系“万里江山”,表达了词人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却胸怀天下,不忘统一大业的崇高爱国情怀。
(二)踏莎行·杨柳回塘 [宋]贺 铸①
(4)《满江红》中秋瑾慨叹仗义前行孤独的句子是: _俗__子__胸__襟__谁__识__我__?__英__雄__末__路__当__磨__折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重点巩固 (一)《渔家傲·秋思》
7. 这 首 词 的 题 目 是 __秋__思____ 。 词 中 围 绕 一 个 “__异____”字,描绘了__肃__杀__、__萧__瑟____的塞外秋景图。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 前万里江山。
【注】①词人遭弹劾后,闲居上饶带湖时所作。王 氏庵,姓王人家的破旧小草庵(茅屋)。庵,草屋。②翻灯 舞:绕灯飞来飞去。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词四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的火热战斗 生活,抒发了
渴望杀敌报国
的雄心壮志,也表现
了 壮志未酬,报国无门 的悲愤之情。
(一)读《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回答问题。 6.“了却”“可怜”分别是什么意思?
了却:了结,把事情做完。可怜:可惜。
7.“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涵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蕴涵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无奈和渴望杀敌的迫切心情。
14.下列对两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渔家傲· 秋思》围绕“异”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凉,体现将士的生活 艰苦。 B.“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情景,使沦落异乡的游子悲伤。 C. 《天净沙· 秋思》意是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 D.两首诗歌,一首宋词,一首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
第一课时 随堂精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 A.如拭 (shì ) . B.蛾 眉(é ) . C.貂裘 (qiú ) . D.燕 然(yān) . 胸襟 (jīn) . 霹雳 (lì ) . 千骑 (qì ) . 羌 管(qiānɡ) . 莽红尘 (ché n) . 麾 下(huī) . 的 卢(dé ) . 人不寐 (mè i) .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 夫 聊 发 少年 狂,左 牵 黄,右擎 苍, 锦 帽 貂 裘,千 骑 让老夫也暂且抒发一下少年的张狂,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头上戴着锦缎做的帽子,身上穿着貂皮大衣,带领千余骠马 卷 平冈。 为 报 倾 城 随 太守, 亲 射 虎, 看 孙 郎。 勇士席卷过小山冈。为了酬报百姓倾城出动随我一起观猎的盛情,我要亲自搭弓射虎,就像当年的孙权一样,英姿勃发,意气豪放。 酒 酣 胸 胆 尚 开张。鬓 微霜,又 何 妨! 持 节 云 中, 酒意正浓时,胸怀更开阔,胆气更豪壮。双鬓已生出白发,这又算得了什么!遥想当年,冯唐手持文帝符节去解救战将魏尚, 何 日 遣 冯 唐? 会 挽 雕 弓 如 满 月, 使其免罪复职,什么时候朝廷能够派冯唐一样的人物来为我请命,让我像魏尚一样再次受到重用呢?我定当拉开雕弓圆如满月, 西 北 望, 射 天 狼。 随时警惕地注视着西北方向,勇敢地中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和报效国 家的宏远、伟大气概的句子是 会挽雕弓如满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词四首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河南中考)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 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 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词人出猎时的豪情“狂”态?请简要概 括。(2分)
①“牵黄”“擎苍”的行为。②“锦帽貂裘”的装束。③“千骑”狂 奔的场面。④自比孙权的语气。(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3)看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后,学校准备举行“学校诗词大会” 活动,活动中将设计“青春”“友谊”“河山”“爱国”等几个主题, 请你任选一个主题,写一段开场白。(3分)
示例:主题:友谊。开场白: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够相伴相依,正所 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即使即将分别,也能够互相鼓励,正 所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 人不识君”。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信任,让友谊温厚而充满力量。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探寻知己,去感悟人间最真挚的友谊。
2.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 )(3分) A.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 意境相似。 B.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 ,生活并不艰苦。 C.“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 带不同。 D.“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 【解析】“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寒冷,生活很艰苦。
(9)身不得,男儿列.( 属类,范围 )
(10)因人常热.( 激动 )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3 分) A.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暂且) B.八.百.里.分麾下炙(指军营很广) C.会.挽雕弓如满月(终将) D.殊.未屑(很,甚)
2019年春部编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12词四首3

渔家傲
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 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 仙一曲渔家傲”句 ,便取“渔 家傲”三字作词名。
背景介绍
宋仁宗康定元年 , 作者任陕西经略 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王发动的战 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 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 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 “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这首词就作于此时。
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
清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 绮丽。代表人物:李清照、温庭筠。
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
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 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 大。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 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
12
• • • •
词
四 首
渔家傲· 秋思 江城子· 密州出猎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满江红(小住京华)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在 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 派主要作家之一。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 始人,但细数《东坡乐府》 340多首传世之作中, 真正称得上“豪放”的也 不过十分之一。实际上, 苏轼是豪放、婉约两擅长 的大家。
衡阳雁去
上阕写景
渔 家 傲
异
借景 抒情
边声连起
千嶂孤城
长烟落日 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渲染荒凉 萧瑟气氛
范 下阙抒情 仲 泪 淹
燕然未勒
抒发思乡 报国之情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总结
《渔家傲》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 光,同时也写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表现了 作者欲报国立功却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悲 怆情怀。 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读来真切感人。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 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 为苏、辛豪放词开辟先路。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词四首练习新人教版20191031449

12.词四首A组1.给加点的字注音。
秋瑾.( ) 胸襟.( ) 人不寐.( ) 右擎.苍( ) 锦帽貂裘.( ) 鬓.微霜( ) 苦将侬.( ) 麾.下炙(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老夫聊.发少年狂() (2)千骑.卷平冈() (3)会.挽雕弓如满月( )(4)强派作蛾眉..( ) (5)五十弦翻.塞外声( ) (6)马作.的卢飞快( ) 3.默写。
(1)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3)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将军白发征夫泪。
(5)为报倾城随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7)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_。
(8)身不得,男儿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B组4.理解性默写。
(1)《渔家傲·秋思》中借咏物表达边塞异常荒凉孤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渔家傲·秋思》中书写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孙权射虎的典故抒写自己出猎时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作者虽年事已高,但壮志不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和为国建立功绩的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词四首夯实基础巩固知识预习自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燕然(yān)qiānɡ(羌)管右擎苍(qíng)锦帽貂裘(qiú)酒hān(酣)鬓微霜(bìn)麾下(huī)pīlì(霹雳)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老夫聊发少年狂聊: 姑且,暂且(2)千骑卷平冈骑: 一人一马的合称(3)为报倾城随太守倾城: 形容随观者很多(4)会挽雕弓如满月会: 终将(5)五十弦翻塞外声翻: 演奏(6)马作的卢飞快作: 像……一样(7)赋壮词赋: 写作(8)秋容如拭拭: 擦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浓重的乡愁的句子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着重渲染了战时的肃杀气氛的句子是: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抒发作者杀敌卫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3)《破阵子》中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句子是: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直接表达作者报国情怀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一句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
(4)《满江红》中最能体现秋瑾不甘落后于须眉的句子是: 身不得, 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基础运用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
闻名xiá迩的好诗词交汇成中国古代文化的美妙乐章,在人生的旅途中有诗词相伴,再枯燥的风景也会清风徐徐,。
读《渔家傲·秋思》,仿佛看到了层峦叠嶂,暮蔼沉沉,山衔落日,孤城紧闭;读《江城子·密州出猎》,眼前呈现出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词人一身猎装,气宇轩昂;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随作者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追忆沙场生涯;读《满江红》(小住京华),感慨词人突破家庭束缚,立志挽救国家民族危亡,追求妇女独立与解放的革命精神。
让我们一起诵读古诗词吧,汲取古代文化与思想的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闻名xiá(遐)迩束缚(fù)精髓(suǐ)(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暮蔼”,正确写法是“暮霭”。
(3)“气宇轩昂”中“气”的意思是(B)A.生气B.人的精神状态C.气势D.人的作风习气(4)结合语境,仿照画线句再写个句子。
示例:再平淡的生活也会鲜花盛开5.(长沙中考改编)初三(1)班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古诗分类】(1)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岀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中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C)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E.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解析】C项出自王维的《竹里馆》,表达了自己恬静自得的心情,并没有思乡之情。
【新闻撰写】(2)班上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结束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经典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
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5名获奖者。
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班级要向学校图书馆借五本《唐诗三百首》传阅,一周后归还,请你以班委会代表李明的名义写一张借条。
示例:阅读探究拓展延伸课内精读(一)阅读《渔家傲·秋思》,回答问题。
6.结合上片内容,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句词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一:边地的悲凉之声和着军中的号角从四面八方响起,抬眼望去,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矗立,城门紧紧地闭着。
示例二:西北边塞荒芜萧索,边地的悲凉之声和着营地的号角从四面八方传入耳中。
重重叠叠的山峦里,长烟直上天空,落日斜照,孤城紧闭,举目望去,一片凄凉。
7.(湖北十堰中考)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用近乎白描的方式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风光图。
B.“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一到秋天,衡阳的大雁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生动表现了征人的内心感受。
C.“将军白发征夫泪”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爱国激情、浓重相思兼而有之,构成将军、征夫复杂矛盾的情绪。
D.这首词将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
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读来真实感人。
【解析】“衡阳雁去无留意”是借“雁去衡阳回雁峰”的典故来反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
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城南的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因此“衡阳的大雁奋翅南飞”的说法是错误的。
(二)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
8.(贵州铜仁中考)上片一个“卷”字,不仅表现了出猎场面的盛大壮观,而且写出了随猎者矫健的身姿和如虹的气势。
9.(湖北襄阳中考)词的上下片都用了一个“射”字,情感内涵却不尽相同。
前者突出表现的是作者的狂气,后者抒发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感。
(三)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问题。
10. (西宁中考)虚实结合是这首词最突出的写法。
词中除了“醉里挑灯看剑”外,请你找出另外一句实写的句子。
可怜白发生。
11.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痛苦和愤慨(一腔悲愤)之情。
(四)阅读《满江红》(小住京华),回答问题。
12.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烈士,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
D.“为篱下黄花开遍”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解析】秋瑾的别号是“鉴湖女侠”,“易安居士”是李清照的号。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之情和济世救国的雄心壮志。
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选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乙】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千嶂里嶂: 直立似屏障的山峰(2)将军白发征夫泪征夫: 出征的士兵(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 美好(4)至若春和景明景: 日光(5)不以物喜以: 因为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可是还没有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不能早作回家的打算。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国君担忧。
16.《渔家傲·秋思》中“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具体指什么?《岳阳楼记》中“或异二者之为”的“异”又指什么?气候苦寒,边声四起,战事紧张,戒备森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7.《渔家傲·秋思》和《岳阳楼记》中都有精彩的景物描写,尽管是同一作者,但写景的目的明显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渔家傲·秋思》中描写的是边塞荒凉的秋景,突出了战事紧急,戒备森严的背景,为下阕的抒情做了铺垫;《岳阳楼记》中分别描写了洞庭湖一阴一晴之景,引出了“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一悲一喜,旨在与下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形成对比,更好地突出文章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