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原因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3.3生物进化的原因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3.3生物进化的原因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3.3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造成家养动物与同种野生动物有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选择B.人工选择C.遗传基因D.环境影响2.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生物学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不谋而合。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始大气主要由水蒸气、氧气、甲烷、硫化氢等气体构成B.通过研究郑氏始孔子鸟化石可知,哺乳类是由古代鸟类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C.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D.“超级细菌”的出现是由于抗生素诱导细菌产生了定向变异,抗药性不断增强3.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理论巨著《物种起源》,推翻了长期迷惑人类的神创论。

根据自然选择学说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方向由环境因素决定B.环境因素能掩盖基因对性状的控制C.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而产生了白色的变异D.人类不同种族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4.下列事例中全部属于自然选择的是()①变色龙会随时变幻体色①克隆羊多莉的诞生①长颈鹿长颈的形成①兰草的组织培养过程①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很相似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5.森林中,某种蛾有三种不同的体色。

为了解环境对其体色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一次调查,结果如图甲。

多年后再次调查,结果如图乙。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这种蛾的不同体色属于相对性状B.黑色蛾通过改变自身体色适应环境C.自然选择导致两次调查结果出现差异D.在此期间,白色蛾最不适于在此地生存6.农民用某种杀虫剂消灭棉铃虫,开始使用时效果不错,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

造成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A.棉铃虫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杀虫剂的环境B.该杀虫剂的药效不稳定C.杀虫剂使棉铃虫的基因发生了抗药性变异D.少数抗药性强的棉铃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7.某种农药对杀灭害虫有独特的效果,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其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农药质量下降了B.害虫为适应农药的毒性,产生变异C.农药促使害虫产生了抵抗农药的定向变异D.具有抗药性的害虫适应环境并生存下来8.目前临床治疗对付黄色葡萄球菌用“万古霉素”很有效,但不要滥用,否则万一出现耐药病人一旦出现严重感染就会无药可救。

初二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试题

初二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试题

初二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试题1.导致生存斗争的原因是()A.生物之间相互排挤或残杀B.有利变异的个体和不利变异的个体互相竞争C.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有限D.生物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答案】C【解析】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绝大多数生物都有过渡繁殖的倾向,也就是说,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这些后代中能够生存下来的却是少数个体,这种大量繁殖,少量生存的原因是: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为争夺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进行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同种个体和不同种个体之间的斗争,以及生物与自然条件,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同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自然选择学说。

点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2.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A.生存斗争B.人工选择C.自然选择D.遗传和变异【答案】D【解析】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

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

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

然后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点评: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三个过程。

3.保护色对生物的作用不是()A.引起敌害警觉而被吓跑B.不易被其它动物发现C.有利于躲避敌害D.有利于捕食猎物【答案】A【解析】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生物具有保护色可以不易被其它动物发现,有利于躲避敌害,有利于掩护自己捕食猎物,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或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如毒蛾的幼虫,多数都具有鲜艳的色彩和花纹,如果被鸟类吞食,其毒毛会刺伤鸟的口腔粘膜,这种毒蛾幼虫的色彩就成为鸟的警戒色,因此引起敌害警觉而被吓跑属于警戒色,不是保护色的特点。

八年级生物下册 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7.3.3生物进化的原因一、基础演练1. 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这里的桦尺蠖大多数是浅色的,少数是深色的。

100年以后,工业污染把树皮熏成了黑褐色,深色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浅色的却成了少数。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黑烟将桦尺蠖熏成了深色B.浅色桦尺蠖迁出,深色桦尺蠖迁入C.浅色桦尺蠖变成了深色D.自然选择2.创立“自然选择学说”的学者是( )A.袁隆平 B.达尔文C.孟德尔 D.米勒3.关于长颈鹿的长颈的形成原因,错误的解释是( )A.古代的长颈鹿,颈短的个体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逐渐被淘汰掉B.古代的长颈鹿,颈长的个体可吃到高处的树叶,有生存优势C.古代长颈鹿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不断努力伸颈,最终进化成颈长的个体D.环境的变化与长颈鹿自身的遗传和变异共同作用导致长颈鹿的进化4. 我国东海钓鱼岛经常刮大风,岛上生存着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有翅昆虫全部被风刮走了 B.无翅或残翅昆虫繁殖能力强C.无翅或残翅昆虫更能适应环境 D.有翅昆虫被天敌捕食5. 一条鲭鱼产的100万粒卵中,约有5﹪能发育成熟,最合理的解释是()A.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B.生存斗争的结果C.定向变异的结果D.自然条件变化引起生物个体的死亡6.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猎豹和羚羊的进化过程。

(1)古代的猎豹和羚羊的种群中都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

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性。

(2)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跑得快的猎豹能够得到食物就容易;跑得慢的猎豹得不到食物,就会被自然。

(3)同样,跑得快的羚羊不会被猎豹追上,而跑得慢的羚羊就成了猎豹的食物,因此猎豹和羚羊在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互作用。

(4)现存的猎豹和羚羊都是跑得很快的,这是的结果。

二、拔高过关7.生物生存必然发生生存竞争的原因是()A.生物好斗的本性B.竞争是自然存在的C.生物生存所需要的食物、空间等有限D.为了产生更好的后代8. 农民用某种杀虫剂消灭棉铃虫,开始使用时效果不错,但长期使用效果越来越差.造成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 )A.该杀虫剂的药效不稳定B.棉铃虫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杀虫剂的环境C.少数抗药性强的棉铃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D.杀虫剂使棉铃虫的基因产生了抗药性变异9.某地有一个大型的石灰厂,其白色的粉尘使周围的植物都变成了灰白色。

初三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英国曼彻斯特地区,100年间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是A.环境变化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人工选择的结果D.过度繁殖的结果【答案】B【解析】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桦尺娥的后代个体中,体色存在着深色和浅色的变异,其天敌小鸟对桦尺娥的体色起着选择作用;当桦尺娥的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时,不易被天敌发现,能够生存下来并产生后代,当桦尺娥的体色与环境颜色不一致时,容易被天敌发现而被吃掉,失去了产生后代的机会,因此后代个体与环境颜色不一样的个体就会越来越少.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在英国曼彻斯特地区,100年间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B.【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2.右图示鸡的进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品种的鸡都具有共同的祖先B.原鸡的所有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C.原鸡基因的变异不定向D.鸡的进化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答案】B【解析】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原鸡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有了许多品种的鸡,所以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工选择。

3.昆虫的种类多样,牛有奶牛和耕牛之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分别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C.都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D.分别是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B【解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而昆虫的生活环境多种多样,因此自然选择形成了昆虫种类的多样性;奶牛和耕牛,经过长时间培育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品种不断优化,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故选B。

生物高中必修2第七章第二节第三课时测试题1

生物高中必修2第七章第二节第三课时测试题1

随堂小测验:(时间:5分钟)
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
A 原核生物
B 真核生物
C 原生生物
D 自养生物
2.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先登陆的生物是()
A 植物
B 原生生物
C 脊椎动物
D 无脊椎动物
3.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
A 基因种类的变化
B 细胞结构的变化
C 生物化石
D 生殖方式
4.在距今大约15亿年前,真核生物出现之后,有性生殖作为一种新的繁殖方式出现了。

有性生殖的出现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有性生殖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变异
D 以上三项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单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
B 寒武纪大爆发时海洋中有大量无脊椎动物物种形成
C 在白垩纪末恐龙的全部灭绝为哺乳动物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D 前寒武纪之前,地球生态系统是只有生产者和分解者的两极生态系统
6.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共同进化的观点()
A 自然界中,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目较多的生物物种的个体,这有利于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B 大量捕杀野兔的天敌,将会使野兔数量迅速增多,进化速度加快
C 猎豹以斑马为食物,但所捕食的往往是奔跑速度慢、年老、年幼或有病个体,从而促进了斑马进化
D 一种生物可以通过直接的生物关系促进相关生物的进化,也可以通过影响无机环境影响其他生物进化
答案:1 A ;2 A ;3 C ;4 B ;5 A ;6 B ;本试题来自《2007 成才之路》。

本卷在5分钟完成,能做对4题就算达标。

初二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试题答案及解析1.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角马,繁殖季节雄性角马往往用尖锐的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如图)。

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角马的角发达的原因是()A.代代使用的结果。

B.发生了定向的有利变异的结果。

C.繁衍后代的结果。

D.角发达的雄角马有机会繁衍后代而保留下来。

【答案】D【解析】A、自然选择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故现代角马的角发达不是代代使用的结果,A错误;B、古代的雄鹿的鹿角存在着发达和不发达的变异,雄鹿之间为争夺配偶要进行生存斗争,由于生存斗争,有发达鹿角的个体能够得到配偶并把这种变异遗传下去,不是定向变异的结果,B错误;C、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不是繁衍后代的结果,C错误;D、达尔文认为,没有发达鹿角的个体因争夺不到配偶,其变异就不会遗传下去;经过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的有发达鹿角的雄鹿,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2.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某些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冰川过多的作用B.这些物种不适应变化了的环境C.生物过多,食物缺乏D.这些生物遗传物质改变太快【答案】B【解析】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有许多结构简单的生物不但没有被淘汰,而且分布广泛,原因是产生了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生存下来,这是适者生存,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3.人工选择所以能培育出新品种来,自然选择所以能形成新的物种,它们共同的选择基础是A.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C.生物都在进行生存竞争D.人和自然的选择力量【答案】B【解析】人工选择是根据人们的需求和爱好培育新的物种,时间较短,选择者是人。

高中生物二第七章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高中生物二第七章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7章第2节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现代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理论观点不同的是()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答案]C[解析] 达尔文进化理论认为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物产生了变异以后,由自然选择决定其生存或淘汰,因此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而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因此A、B、D都符合达尔文观点,由于他没有研究透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因此也就不知道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2.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种群范畴的是( )A.一个池塘内的全部蝌蚪B.一块农田中的全部杂草C.一个森林中的全部鸟D.一滴水中的双核草履虫[答案] D[解析]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只有D符合题意。

3.在种群的繁衍过程中,代代相传的是()A.基因B.个体数量C.基因型D.基因频率[答案]A[解析]在种群的繁衍过程中,基因代代相传。

4.基因库是指( )A.一个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B.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C.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D.一个生态系统中全部生物含有的全部基因[答案] B5.某一种群的个体中基因型为BB、Bb、bb的个体数量之比为521,则该种群中B基因的频率为()A.75%B.62.5%C.60%D.50%[答案]A6.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不包括( )A.基因频率改变B.基因突变C.基因重组D.染色体变异[答案]A[解析]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7.现代进化理论中的突变是指( )A.基因重组B.染色体变异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答案] C[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突变是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8.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各种可遗传变异D.自然选择[答案] D[解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9.一个果蝇种群有108个个体,果蝇的基因数约为104对,假如该果蝇种群每一代出现的突变基因数为2×107,则每个基因的突变率为()A.1×10-5B.2×10-5C.1×10-6D.2×10-5[答案] A二、非选择题10.在1.5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灭绝的剑尾动物。

生物进化的原因练习题

生物进化的原因练习题

第七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原因练习题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一.单项选择(每题2,计60)1.下列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正确的是()A.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的多样性,但不能阐明其适应性B.它能正确解释生物遗传性和变异性,但不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C.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不能对遗传和变异作本质说明D.它能正确解释自然选择的作用,但不能阐明生物多样性的原因2.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的结果是()A保留了高等的生物类群,淘汰了低等的生物类群B保留了新出现的物种,淘汰了低等的生物类群C保留了有益于人类的物种,淘汰了有害于人类的物种D保留了适应环境的物种,淘汰了不适应环境的物种3.于过度繁殖的错误认识是()A.生物的生殖能力远远超过了环境的容纳能力;B.生物这种强大的生殖能力有利于物种的发展;C.过度繁殖只发生于低等生物中;D.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实践证明,使用某种杀虫剂防治害虫,开始时效果显着,后来逐渐失效。

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害虫接触杀虫剂后,产生抗药性B.害虫向抵抗杀虫剂方向发育C.药剂对害虫产生定向的选择D.药物分解,药效降低5.虫媒花与某些能传粉的昆虫表现了惊人的相互适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 A.生存斗争的结果B.定向变异的结果C.种内互助的结果D.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6如果某一种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它可能()A.进化为另一新种B.进化到更高等形式C.退化到低级种类D.灭绝7.长颈鹿大小似羊,颈和前肢不太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长颈鹿则成为当今生物界最高的动物。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其主要原因是()A.食高处树叶使颈愈伸愈长;B.颈长者较凶悍,攻击力大;C.颈长者的繁殖力较强;D.竞争中颈长者的生存机会大。

8一条鲭鱼产的100万粒卵中,约有5%能发育成熟,最合理的解释是()A.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B.生存斗争的结果;C.自然条件变化引起生物个体的死亡;D.定向变异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的进化练习题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一、单项选择1、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生物进化的是()A、孔雀蛋变成孔雀B、幼虫变成蝴蝶C、古猿变成人D、蝌蚪变成青蛙2.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的结果是()A、保留了高等的生物类群,淘汰了低等的生物类群B、保留了新出现的物种,淘汰了低等的生物类群C、保留了有益于人类的物种,淘汰了有害于人类的物种D、保留了适应环境的物种,淘汰了不适应环境的物种3. 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A、森林中雨水充足使鹿的身体高大,则颈也长B、生活在食物充足环境中长颈鹿脖子长得长C、由于生活环境不同,使鹿的颈有长有短D、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一代积累而成4.实践证明,使用某种杀虫剂防治害虫,开始时效果显著,后来逐渐失效。

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害虫接触杀虫剂后,产生抗药性 B.害虫向抵抗杀虫剂方向发育C.药剂对害虫产生定向的选择 D.药物分解,药效降低5.虫媒花与某些能传粉的昆虫表现了惊人的相互适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A.生存斗争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种内互助的结果D.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6、如果某一种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它可能()A.进化为另一新种 B.进化到更高等形式 C.退化到低级种类 D.灭绝7.古代的长颈鹿大小似羊,颈和前肢不太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长颈鹿则成为当今生物界最高的动物。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其主要原因是()A.食高处树叶使颈愈伸愈长; B.颈长者较凶悍,攻击力大;C.颈长者的繁殖力较强; D.竞争中颈长者的生存机会大。

8、一条鲭鱼产的100万粒卵中,约有5%能发育成熟,最合理的解释是()A.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B.生存斗争的结果;C.自然条件变化引起生物个体的死亡; D.定向变异的结果。

9、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A、产生了有利变异B、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C、产生了不利变异D、产生了不遗传的变异10.能在沙漠中生活的植物,一般根系特别发达,或叶片变为刺,那些吸水、保水功能差的植物在沙漠中不能生存,达尔文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A.生物个体间存在着差异 B.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C.生物的变异对生存是不利的 D.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易生存11.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你认为这一说法()A.对,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奠定了基础B.对,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不对,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易绝种D.不对,因为基因突变易导致个体死亡,不会产生进化12.自然选择过程中,对生物起选择作用的是()A.其他生物;B.环境条件; C.人类;D.同种其他个体。

13.下面关于生存斗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B.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C.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斗争;D.不同种生物之间的斗争。

14.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进化速度缓慢,其原因()A.海洋环境比陆地环境相对稳定B.海洋环境比陆地环境相对稳定,生物变异少C.海洋生物一般比陆地生物低等D.海洋中生存斗争激烈,很多生物被淘汰15、用达尔文进化观点分析,动物的体色常与环境极为相似的原因是()A、人工选择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D、动物聪明的表现16.一只雌蛙能产卵4000 — 5000 个,但卵受精后,只有少数发育为成体。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A .过度繁殖B .生存斗争C .遗传和变异D .适者生存17、原本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某种群,现人为地把它们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如果甲种群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而乙种群的生活环境保持原状,则()A .甲种群的进化速率比乙种群快 B. 甲种群的进化速率比乙种群慢C .两个种群的进化速率一样D .两个种群都保持原水平不变18.自然选择能正确解释生物的()A.生长和发育 B.遗传和变异 C .多样性和适应性 D.新陈代谢19.物进化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某些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冰川过多的作用 B.这些物种不适应变化了的环境C.生物太多,食物缺乏 D.这些生物遗传物质改变太快20.洲鸵鸟和美洲鸵鸟是由共同祖先繁衍而来的,现在两者差异很大(如图所示),它们对各种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是()A.非洲鸵鸟能适应环境,美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B.美洲鸵鸟能适应环境,非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C.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能适应环境D.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不能适应环境21、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A、运动方式不同B、细胞结构不同C、营养方式不同D、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同22.地球上出现原始生命后,生物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结构由简单到复杂B、生命形成由低等到高等C、个体由小到大D、生活环境由水生到陆生23、下图是未被破坏的地层示意图,图中表明两个地层中曾发掘出物种A和物种B的化石。

下列关于物种A、B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B、物种A比物种B结构简单C、在Ⅱ层内能找到物种B的化石D、物种B的出现早于物种A24、关于生命起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 B.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C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D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25、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A.化石证据B.胚胎发育上的证据C.解剖证据D.科学的推测26、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有关化石分布情况,下列不正确的是()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化石C、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D、新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27、.我国的金鱼品种是世界上最多的,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A.金鱼适应不同的环境B.我国水域辽阔C.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28、.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实验,其结果是()A.具有漂亮颜色的小纸片不易被发现,幸存数目多B.具有保护色的小纸片不易被发现,幸存数目多C.具有鲜艳颜色的小纸片不易被发现,幸存数目多D.具有暗淡颜色的小纸片不易被发现,幸存数目多2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变异是不定向的B.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变异永远是有利的D.适应环境的变异是有利变异30.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野兔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雄鹰的视觉也越来越敏锐。

该现象说明()A.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B.自然选择在野兔和鹰的进化中没发挥作用C:一种生物的进化与周围生物没有关系D.野免和鹰在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31、小明家一直用某种杀虫剂消灭蚊子,开始效果不错,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

对此,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蚊子是活化石,适应能力特别强B.这种杀虫剂使蚊子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C.这种杀虫剂性能不稳定D.蚊子抗药性的增强是杀虫剂对蚊子不断选择的结果32、近年来,在我国的台湾出现的“超级细菌”,让包括青霉素在内的许多抗生素对其失去作用。

由“超级细菌”引发的感染和导致的死亡急剧上升。

该类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急剧下降B.抗生素引发人体的过敏反应C.“超级细菌”已经变异成为病毒D.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不断增强33、关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问题,认识不正确的是()A.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B.生物进化的基础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C.达尔文认为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D.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昆虫特别多,是因为无翅昆虫的翅膀被风吹掉了34、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

记录清单如下:甲地层(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马、象牙、犀牛):丙地层(三叶虫、乌贼、珊瑚)。

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排列应是()A.丙、甲、乙B.乙、甲、丙C.甲、乙、丙D.乙、丙、甲35、捕蚊灯利用蚊虫的夜行性和趋光性,以发光的灯管引诱后,再以高压电击杀死接触的蚊子。

人们发现捕蚊灯的捕蚊效果比十年前差多了。

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蚊子忍受高压电的能力一代比一代强B.蚊子是古老的活化石,生存与适应能力特别强C.因为长期使用捕蚊灯,刺激基因突变,使蚊子产生了避光性D.原本就存在对捕蚊灯波长不敏感的蚊子,存活下来并大量繁衍36、一年生植物到秋天死亡,它们却能利用种子过冬,就像许多昆虫利用卵过冬一样,这都是对寒冷气候的适应,这种现象用达尔文的观点来解释,是由于()A. 适者生存的结果B. 遗传变异的结果C. 生存斗争的结果D. 自然选择的结果37、对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比较法38、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

实验证明害虫种群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害虫种群中个体抗药性的差异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

B.杀虫剂的使用对害虫起了选择作用,而这种作用是定向的。

C.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D.害虫种群中个体抗药性的差异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定向的39、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进化系统树)来看,地球上现存的动、植物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依次是()A.爬行动物和种子植物 B.鸟类和被子植物C.哺乳动物和裸子植物 D.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40、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这一点能说明高等动物()A.起源于水生脊椎动物 B.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动物C.起源于原始的无脊椎动物 D.起源于陆生的无脊椎动物二、非选择题1、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

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请回答: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着;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叫,极少数抗药性强的个体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叫做。

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实现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使得抗药性状逐代而加强。

从各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是不定向的,但是是定向的。

2、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进化学说分析解释狼的进化过程:(1)狼群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征,而且这种特征一般是可以________的,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2)随着环境的改变,鹿的减少,跑得快而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这就是_________ 。

食物.环境对狼起了________作用,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