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说明书
锅炉使用说明书

目录一、锅炉基本特性 (2)1、主要工作参数 (2)2、设计燃料 (2)3、安装和运行条件 (4)4、锅炉基本尺寸 (4)二、锅炉结构简述 (5)1. 炉膛水冷壁 (6)2. 高效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 (7)3. 锅筒及锅筒内部设备 (7)4. 燃烧设备 (8)5. 过热器系统及其调温装置 (10)6. 省煤器 (11)7. 空气预热器 (12)8. 锅炉范围内管道 (12)9. 吹灰装置 (13)10. 密封装置 (13)11. 炉墙 (13)12. 构架 (13)13.膨胀系统 (14)14.锅炉水压试验 (15)15. 锅炉过程监控 (15)三、性能说明 (16)一、锅炉基本特性1、主要工作参数额定蒸发量 130 t/h额定蒸汽温度 540 ℃额定蒸汽压力(表压) 9.81 MPa给水温度 215 ℃锅炉排烟温度 138 ℃排污率≤2 %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 20 ℃锅炉计算热效率 91 %锅炉保证热效率>90 %燃料消耗量 41t/h一次热风温度 218 ℃二次热风温度215 ℃一、二次风量比 50:50循环倍率 15~20脱硫效率(钙硫摩尔比为2.5时)≥ 80 %灰渣比 8:2排灰量 6.57t/h排渣量 1.64t/h2、设计燃料1、本工程燃料以农业秸秆为主,以林业采伐剩余物为辅。
根据本地区生物质燃料产出情况,结合燃料具体特点,拟采用100%玉米秸秆(含芯)作为本工程锅炉设计选型燃料,分别按玉米秸秆与稻秆各50%与70%玉米杆+ 30%稻秆作为校核燃料(燃料组合均为重量比)。
设计和校核燃料的收到基分析及灰成分分析见下表:燃料入炉前以炉前破碎机破碎,破碎后的尺寸为:长50mm,厚5mm,宽度为燃料的自然宽度。
2、点火采用-35#轻柴油。
3、脱硫剂特性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外购成品石灰粉,粒度0-1mm,详见附图;其成分:CaCO3≮92.3%;MgCO3≯2%;水份≯0.12%;惰性物:≯0.12%3、安装和运行条件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5.1.4-2,本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锅炉使用说明书

前言1、本说明书仅根据本锅炉的特点提供给用户作为在制订运行规程中的参考资料。
2、本说明书提供了锅炉在启动、运行和停炉中应注意的几点事项,用户在制订规程时如无特殊情况,均可列入规程中。
3、本说明书中所列条款的内容若与国家或上级部门最新颁发的规程或规定相冲突,则以后者为准,恕不再另行通知修改。
1、锅炉概述:本锅炉为单锅筒、集中下降管、自然循环、“ㄇ”型布置的固态排渣煤粉炉,半露天布置,锅炉前部为炉膛,四周布满膜式水冷壁,炉膛出口处布置屏式过热器,水平烟道装设了两级对流过热器,炉顶、水平烟道两侧及转向室设置顶棚和包墙管,尾部竖井烟道中交错布置两级省煤器和两级空气预热器。
锅炉构架采用双框架全钢结构,按6度地震烈度Ⅱ类场地设防。
炉膛和过热器及上级省煤器吊在顶梁上,尾部空气预热器和下级省煤器支承在后部柱和梁上。
锅炉采用水平浓淡煤粉燃烧器,正四角切向布置,假想切圆为φ689.5mm,制粉采用钢球磨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系统。
锅炉规范及锅炉设计燃料见锅炉说明书56V-SM1。
2、锅炉机组的启动2、1启动前的检查2、1.1检查燃烧室内部,有无焦渣及杂物,各人孔门、检查门、打焦门、防爆门是否完整、关闭严密;水冷壁、顶棚管、包墙管外形正常,各集箱的位置正确无误,测量和控制仪表等附件位置正确。
2、1.2用灯光检查锅炉。
检查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处的烟道时,应注意如下的要求:内部已无人工作,受热面表面清洁,位置正确无异常、无杂物,喷嘴位置角度正确,燃烧室及烟道均无裂缝和漏风现象。
上述各点检查完毕后严密关闭人孔门。
2、1.3燃烧设备检查2、1.3.1检查制粉系统。
按照《制粉系统运行规程》的有关规定,做好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工作。
2、1.3.2检查燃烧器本锅炉采用可调水平浓淡燃烧器,其安装质量将直接影响锅炉的运行性能,启动前后应做到各风口位置、角度安装正确,风口内无杂物,风口外无遮挡,风口四周炉膛内壁平整光滑,各风门位置指示要准确,调节灵活,关闭严密,四角风阻基本一致,锅炉安装完毕后或锅炉使用前必须进行冷态试验,以确定切圆直径及炉内空气动力场情况。
锅炉的说明书

锅炉的说明书一、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通过锅炉内的换热器将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水,使水蒸发成为蒸汽或加热成为热水。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在锅炉内经过多次循环,以提高换热效率。
锅炉可根据燃料的不同分为煤炭锅炉、油烟锅炉、天然气锅炉等。
二、分类根据工作压力和温度的不同,锅炉可分为低压锅炉、中压锅炉和高压锅炉。
低压锅炉适用于一般的工业生产和生活供暖,工作压力一般在0.1-2.5MPa之间;中压锅炉适用于大型建筑物的供暖和工业生产,工作压力在2.5-6.4MPa之间;高压锅炉适用于大型工业生产,工作压力超过6.4MPa。
根据燃烧方式的不同,锅炉可分为水管锅炉和火管锅炉。
水管锅炉是指水在管中循环流动,由管中的热量将水加热成蒸汽或热水;火管锅炉是指热气经过管中的水或水蒸汽加热,产生蒸汽或热水。
火管锅炉结构简单,但换热效率较低,适用于小型锅炉;水管锅炉换热效率高,适用于大型锅炉。
三、结构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炉膛、燃烧设备、换热器、水处理设备、控制系统等。
炉膛是燃烧炉内的空间,用于燃烧燃料产生高温烟气;燃烧设备包括燃烧器和点火系统,用于将燃料引入炉膛并点燃;换热器是将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水的设备,常见的换热器有烟管式和水管式;水处理设备用于处理锅炉进水,防止水垢和腐蚀等问题;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锅炉的运行,保证安全和高效。
四、运行注意事项1. 锅炉运行前应检查燃料供给系统、排烟系统、给水系统等是否正常工作;2. 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锅炉的压力、温度、水位等参数,保持在安全范围内;3. 锅炉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清洗燃烧器、换热器,检查各附件的工作状态;4. 锅炉停机时,应及时排空水和燃气,关闭电源,做好防腐蚀和防冻措施。
总结:锅炉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设备,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燃料燃烧产生蒸汽或热水,为工业生产提供能源支持,并满足人们的供暖、供热等需求。
锅炉根据工作压力和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低压锅炉、中压锅炉和高压锅炉,根据燃烧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水管锅炉和火管锅炉。
锅炉使用说明书

目录一、致用户1、特别事项2、产品基本要求3、燃料选择4、风机使用5、使用压火6、保修政策二、产品简介1、结构简介2、性能特点3、出厂概况三、锅炉安装四、煮炉五、热态调试六、锅炉使用七、锅炉运行监测事项八、停炉说明九、维修保养十、水质管理十一、锅炉检验十二、经济运行与操作十三、起吊与基础十四、司炉与机修一、致用户尊敬的用户,衷心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选用本厂产品。
为了使您迅速了解和正确掌握本产品的使用方法,发挥本产品的最佳性能,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敬请认真阅读本产品说明书。
对掌握本产品性能和排除故障,本说明书会带给您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1、特别事项:1)、操作锅炉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操作证。
2)、锅炉安装必须经专业的安装公司并取得使用许可证。
3)、锅炉在准备使用前,必须先单机试运行及详细了解锅炉的特性及操作使用说明书(含配套设备的独立说明书)。
4)、锅炉禁止超过设计规范使用及强行限制安全保护装置的正常工作。
5)、安装、使用、维修、保养等必须按国家相应的规定进行。
6)、在为对设备的使用全部了解清楚的情况下,应向我公司先电话咨询了解清楚。
7)、锅炉设备在运行时必须有专人值守;晚上压火必须有人值班。
如果不按以上要求及本操作使用说明书进行锅炉操作,引发的质量问题,我公司将不负责对产品的免费保修及事故责任。
2、产品基本要求:1)、对燃料必须符合燃烧设备自身的设计使用要求,对燃料的成分、热值、杂质等必须符合燃烧设备及锅炉产品的设计要求。
2)、锅炉辅机设备与供水设备及其它配套的设备,如果用户不需要我公司提供,则必须保证用户自己提供的设备符合我公司产品设计的要求,如因用户配套设备的问题而引起产品任何质量问题的,本公司概不负责;如用户需要自己配套其它设备的,必须按公司的提供的要求进行配套设备的购买,且购买回来的产品必须经过我公司的确认。
3)、锅炉安装完毕应进行冷态调试并预紧炉排,防止炉排热态时起拱跑偏。
运行中,一旦发现炉排卡死时,应紧急停炉,以免使事故扩大。
锅炉操作说明书

目录第一部分锅炉概述 (1)一、结构简介 (1)二、性能特点 (3)第二部分锅炉点火及运行 (4)一、烘炉、煮炉前的检查 (4)二、烘炉程序 (4)三、煮炉程序 (6)四、锅炉点火运行前的检查工作 (8)五、点火 (14)六、升温 (15)七、锅炉运行程序 (16)八、炉排运行程序 (20)九、调整安全阀 (22)十、锅炉排污 (22)十一、锅炉吹灰 (24)十二、停炉程序 (25)第三部分锅炉检查、保养 (26)一、日常检查与保养 (27)二、定期检查与保养 (27)三、年度检查保养 (28)四、停炉保存 (29)第一部分锅炉概述一、结构简介:DC系列锅炉是从澳大利亚马克西塞姆锅炉制造有限公司引进全套技术、生产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业锅炉。
锅炉分为两大部分,即上部锅炉本体、下部鳞片式链条炉排,这两大件及炉排左侧立式高支承架在基础上就位后连接配套辅机,安装管道、阀门、仪表,然后接通水、电即可投入运行。
(一)结构特点:1.本系列产品为“D”型布置,从锅炉前部看,右侧上部为炉膛、下部为燃烧设备,左侧上部为对流管束本体、下部为立式高支承架、落灰斗及螺旋除灰机。
2.炉膛四周及顶部由膜式水冷壁构成,水冷壁下部与前、后、左、右集箱相连通,炉膛左侧后部为烟气出口,烟气经180。
转弯进入转向烟室,再流向炉体前部进入对流管柬,一次冲刷对流管束排出炉体。
在对流管束中沉降的烟尘落到落灰斗中,再由螺旋除灰机输送到出渣机内。
若炉膛中带后拱,则烟气从后拱上方进入燃尽室,再由燃尽室左侧后部出口进入转向烟室。
3.燃烧设备采用鳞片式链条炉排,一次风从炉排右侧空气总风箱底部进入,由总风箱分配到各个横向风道,再由风道进入各个风室。
炉链采用后轴驱动。
4.燃煤从煤斗上部送入,经煤闸门进入前拱下方,进行着火燃烧,在炉膛中部达到旺盛燃烧,炉渣从炉排后部排入出渣机槽内,由出渣机排出炉体。
5.二次风由上部炉体右侧的进风口送入,然后分别进入前、后二次风室,经炉膛前后拱上的喷嘴吹入炉膛,满足炉膛内可燃物的空间燃烧。
锅炉说明书

锅炉说明书锅炉说明书1. 引言锅炉是一种用于加热水或产生蒸汽的设备。
它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供暖和发电等领域。
本文档旨在提供对锅炉的详细说明,包括工作原理、结构组成、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用户正确使用和维护锅炉。
2. 工作原理锅炉通过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水,使其升温并转化为蒸汽。
锅炉的核心部件是燃烧室和热交换器。
燃烧室内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燃烧气体通过热交换器与水进行热交换,将热能传递给水并使其升温,最终产生蒸汽。
3. 结构组成锅炉主要由以下组件组成:3.1 燃料供给系统燃料供给系统包括燃料储存装置、燃料输送系统和燃料燃烧系统。
燃料储存装置用于存放燃料,燃料输送系统将燃料从储存装置输送到燃烧系统,燃料燃烧系统将燃料燃烧产生热能。
3.2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由燃烧室和烟道组成。
燃烧室是燃料燃烧的地方,烟道则用于排出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
3.3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是将燃烧气体的热能传递给水的装置。
常见的热交换器类型包括烟气热交换器和水热交换器。
3.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锅炉的运行状态。
它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用于监测锅炉工作参数的传感器,以及控制器和执行器用于控制锅炉的运行状态。
4. 使用方法4.1 准备工作在启动锅炉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锅炉的供水系统正常运行,并具备足够供水能力。
- 检查燃料供给系统,确保燃料储存装置中有足够的燃料。
- 检查燃烧系统,确保燃烧室和烟道清洁无阻塞。
4.2 启动锅炉按照以下步骤启动锅炉:1. 打开锅炉的燃料供给系统,并调整适当的供给量。
2. 打开燃烧系统的风机和点火装置,点燃燃料。
3. 等待燃烧室内的温度上升,直到达到设定值。
4. 启动水循环泵,将冷水导入热交换器。
5. 观察锅炉工作状态,确保各项参数正常。
4.3 关闭锅炉按照以下步骤关闭锅炉:1. 首先关闭燃烧系统中的风机和燃料供给系统。
2. 关闭水循环泵,停止供水。
锅炉使用说明书

第一章总则1:本锅炉使用说明书提供了锅炉设备使用的原则性要求和注意事项,用户和电力厂的要求和其他设备、DCS系统操作使用要求及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编写成完整的电厂操作运行规程。
2.锅炉机组启运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及有关规程制定符合设计、设备特点的启动试运行调整方案及措施。
第二章锅炉机组启动前的准备第一节启动前的检修和试验1.锅炉所有受压部件安装完毕后,按JB/T1612-94《锅炉水实验技术条件》进行水压试验,即以锅筒设计工作压力的1.25倍进行整体水压试验,水压试验用的水应为冷凝水或除盐水。
水压后,应对锅炉范围内汽水管道,蒸汽管道路进行冲管,以清楚管道内所残留的一切杂质,并对以水为工质的各承压部件表面进行化学清洗。
2.锅炉运行必需的温度、压力、流量、水位、氧量、壁温等测点应装设完好,各监视仪表经校验合格,显示清晰、准确。
3.送引风机经冷态试运行合格。
4.煤气系统各设备安装完毕,氮气吹扫准备就绪,煤气管道泄露试验合格,各快切阀、调节阀及其液压站电动执行机构,开关试验灵活,其开度、方向及位置指示正确。
消防设施具备齐全,CO测量仪表校验合格。
5.锅炉机组的烟风、汽水等系统检验合格(包括泄露试验),处于投入状态。
烟风、汽水系统内的所有阀门、挡板及执行机构,开关试验灵活,其开度、方向和位置指示正确。
6.锅炉本体各类门孔完整无缺、关闭严密。
燃烧器完好,与燃烧器相连的煤气、热风管道等安装完毕。
与燃烧器相连接的各风门转动灵活,各阀门及电动执行装置开关灵活,位置指示正确。
7.启动火炉煤气和点火装置,使之处于投入状态。
8.受热面及烟道的积灰、结焦、杂物清理干净。
9.锅炉的连锁保护、各程装置及各类电器设备经试合格,动作准确可靠,处于备用投入状态。
10.炉体外部各汽、水管道、支吊装置完好,管道膨胀无阻。
膨胀指示器焊接牢固,刻度清楚,并记录初始指示位置,在膨胀方向上应无阻碍。
11.各系统煤气安全设施齐全,并检验合格。
12.现场照明灯齐全,具有足够的亮度。
真空锅炉说明书

真空锅炉说明书
一、产品概述
真空锅炉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热水锅炉,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真空状态下的水在低温下沸腾产生蒸汽,通过热交换器将热量传递给热水,从而提供热水供应。
本产品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宾馆、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场所。
二、使用前准备
1.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
2. 检查电源、水源等是否符合要求,确保设备正常供电和供水。
3. 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设备结构、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操作说明
1. 开机:按下电源开关,设备进入待机状态,屏幕显示主界面。
2. 设定参数:根据需要设定加热温度、工作时间等参数。
3. 自动运行:按下启动按钮,设备开始自动运行,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加热和保温。
4. 手动操作:在需要时,可通过手动操作按钮对设备进行开启或关闭操作。
5. 故障识别与处理:设备具有故障检测功能,当发生故障时,屏幕会显示故障代码及处理方法。
用户可根据提示进行处理或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四、维护与保养
1. 定期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完好无损,连接是否牢固。
2.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和除垢处理,保持设备内部清洁。
3. 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五、注意事项
1. 禁止在设备附近放置易燃易爆物品,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禁止私自拆卸、改装设备,以免损坏设备或造成安全隐患。
3.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或故障,应立即停机检查并处理。
4. 如需长时间停机,应切断电源并关闭水源,以免设备受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概述1.1锅炉型式1.2锅炉设计参数1.3锅炉布置型式1.4给水和蒸汽品质1.5锅炉燃料1.6锅炉的灰渣比2.锅炉结构2.1锅炉结构2.2锅筒2.3燃烧室和水冷壁2.4启动燃烧设备2.5过热器和调温装置2.6省煤器2.7空气预热器2.8阀门2.9吹灰器2.10钢结构及平台扶梯2.11检修起吊设施2.12燃烧设备2.13保温、油漆2.14热工测量、调节、保护和控制设备3.附件3.1锅炉热力计算汇总表3.2烟气量、空气量和阻力数据表3.3汽水阻力表3.4锅炉水容积表1. 概述秸秆(棉花秆、树木枝条、玉米秆、麦秆等)是农业生产的废弃物,任其在田间焚烧不但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污染大气环境。
秸秆是一种生物质燃料,是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秸秆焚烧发电,具有节约能源、防止环境污染的社会效益,也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1.1锅炉型式本锅炉为我公司自主开发设计的75t/h高温高压参数燃生物质燃料的锅炉。
锅炉为高温高压蒸汽参数,自然循环炉,单锅筒、平衡通风、半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炉膛部份为支撑结构,尾部为悬吊结构。
本锅炉设计燃料为棉花秸秆,校核燃料按树木枝条考虑。
生物质燃料中含有Cl和碱金属盐,燃烧时产生的烟气对锅炉受热面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另外燃烧产生的灰份熔点较低,容易粘结在受热面管子外表面,形成渣层,会明显降低受热面的传热系数。
因此,在高温受热面的管系中采用了有利于防止结渣、搭桥的结构,并采取了有效的吹灰措施,防止受热面腐蚀和产生大量的渣层。
本锅炉采用水冷振动炉排的燃烧方式,有利于防止燃烧低灰熔点的秸秆在炉排面上结渣。
锅炉汽水系统采用自然循环,在炉膛外布置了集中下降管。
锅炉烟气流向采用四回程“M”型,炉膛和过热器通道采用全封闭的膜式水冷壁,很好的保证了锅炉的严密性能。
过热器采用三级布置,并布置了二级喷水减温器,使过热蒸汽温度有较大的调节裕量,以保证锅炉蒸汽参数。
尾部竖井内布置了单级省煤器和单级空气预热器,一、二次风平行进入各自的空气预热器,出空气预热器后分别进入炉排下一次风管和炉排上二次风管,再进入炉膛。
烟气由引风机送入除尘、净化设备,净化处理合格后,经烟囱排入大气。
锅炉采用轻柴油点火启动,在炉膛两侧墙装有点火燃烧器。
1.2 锅炉设计参数额定蒸发量75t/h额定蒸汽压力(表压)9.8 MPa额定蒸汽温度540℃给水温度210℃排污率 2 %锅炉热效率88%1.3锅炉布置型式锅炉为半露天布置,抗地震烈度6度,Ⅱ类场地。
1.4给水和蒸汽品质锅炉给水品质必须符合GB/T12145的规定,并满足锅炉喷水减温对水质的要求。
锅炉蒸汽品质符合GB/T12145的规定。
1.5锅炉燃料1.5.1燃料分析锅炉设计燃料按棉花秸秆,校核燃料按树木枝条进行。
表1. 秸秆分析结果如下:棉花秸杆、树木枝条成分分析棉花秸杆、树木枝条灰成分分析棉花秸杆、树木枝条微量元素成分分析(数据不全)1.5.2 秸秆尺寸要求秸秆燃料采用场外破碎,破碎后的秸秆粒度要求为:100%<80mm,其中50 mm以下>80%。
堆积密度110~130kg/m3。
水份含量不超过25%。
1.5.3 秸秆水分要求秸秆的水分必须满足锅炉燃烧要求,以使锅炉高效率地运行。
本锅炉按业主提供的秸秆水分数据进行设计。
如果秸秆的水分等参数偏离设计数据,则锅炉的性能将受影响,锅炉热效率会降低。
秸秆内不能含有石块、泥土物,不能含有铁器,不能含有燃烧时对锅炉产生腐蚀和严重污染环境的任何物质。
1.5.4 点火燃料和方式点火燃料为0#轻柴油,点火方式为用高能点火器点燃轻柴油,再点燃秸秆。
锅炉可配备程控点火和灭火保护系统(FSSS)。
0#轻柴油特性1.6 锅炉的灰渣比锅炉运行时,燃烧产生的灰渣比跟燃料的特性及燃烧状况均有关系,一般认为燃烧硬质秸秆的灰、渣量比值约为1:1,即灰渣量各占50%左右。
但是,实际情况会有偏差,设计院在选择排渣和除尘设备时应考虑留有足够的裕量。
2. 锅炉结构锅炉为单锅筒、集中下降管、自然循环、四回程“M”型布置的燃秸秆锅炉。
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炉底布置水冷振动炉排。
在炉膛内布置了屏式过热器,在冷却室和过热器室分别布置了高温过热器、中温和低温过热器。
尾部采用光管式省煤器及管式空气预热器。
炉膛、冷却室和过热器室四周全为膜式水冷壁,采取底部支撑结构;尾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竖井烟道四周为护板,采用钢架支撑结构。
本锅炉燃用燃料为棉花秸秆和树木枝条。
为了减轻燃烧秸秆在炉膛内产生严重的结渣现象,在设计时采取了较低的炉膛容积热负荷和较低的炉排面积热负荷,同时采取了较低的炉膛受热面辐射热负荷,以降低在水冷壁上结渣的可能性。
炉膛出口距炉排面有足够的高度,可以使烟气在炉膛内停留时间延长,确保秸秆受热热解后产生的挥发物烧烬,也可以使过细的秸秆粒子和CO在炉膛内烧烬。
炉膛内布置了多层二次风,通过调节一、二次风的配比,可以使燃料与风充分混合,燃烧完全,提高燃烧效率,防止炉膛内产生还原性气氛,减轻炉内的结渣。
本锅炉采用水冷振动炉排的燃烧方式,即在炉膛底部布置水冷振动炉排,利用水的冷却效果降低炉排的工作温度,可以显著提高炉排的工作寿命,同时防止在炉排面上产生大量的结渣。
锅炉汽水系统采用自然循环,锅筒下布置了二根大直径集中下降管。
锅炉采用适合烧低灰熔点的四回程结构布置,炉膛燃烧室、冷却室和过热器室采用全封闭的膜式水冷壁结构。
秸秆破碎处理后,由炉前两台星形给料器送入炉膛。
锅炉基本尺寸:炉膛宽度(两侧水冷壁中心线距离)5740mm炉膛深度(前后水冷壁中心线距离)6160mm锅筒中心线标高25500mm锅炉宽度(两侧外柱Z1、Z1间中心距离) 16190mm锅炉最大宽度(包括平台) ≈16800mm锅炉深度(柱Z1与柱Z5之间中心距离)20210mm锅炉最大深度(包括平台) ≈22200mm运转层标高7000mm2.1 锅炉结构(1)锅炉采用半露天布置,锅炉构架按抗地震烈度6度、Ⅱ类场地设计。
炉膛、冷却室和过热器室的结构为支撑结构,即所有水冷壁及附件、水冷振动炉排等的重量均由水冷壁下集箱下方的钢柱支撑,这部分受热面受热后向上膨胀,所有过热器的重量由水冷壁承受。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由钢架承受重量。
过热器处烟气出口与省煤器烟气入口的连接烟道处装有膨胀节。
(2)所有的平台扶梯均支撑在钢架上。
(3)平台、步道和扶梯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平台的活荷载为250kgf/m2;扶梯的活荷载为200kgf/m2。
(4)省煤器入口、锅筒、饱和蒸汽引出管、过热器出口蒸汽管上装设有汽水取样用的取样头和一次门。
(5)锅炉锅筒及集箱上的排污管、疏水管、空气管、加热管、取样管接头,均采取焊接结构型式。
2.2 锅筒(1)锅筒内径1600mm,壁厚100mm,筒身直段长约9000mm,总长约10860mm。
锅筒的材料为P355GH。
(2)锅筒进水管、再循环管和加药管接头上均装有套管,可减少热应力。
(3)锅筒具有足够大的容积和蒸汽空间,装设先进成熟的汽水分离装置,包括完善可靠的旋风分离器、波形板分离器和弧形缓冲罩等,可保证汽水分离达到要求。
锅筒内部设备结构严密、固定可靠。
(4)给水进入锅筒经给水分配管均匀地分配到锅筒下部,与经过分离器分离出来的饱和水充分混合后进入下降管。
同时,采用加强的标准型下降管管座,确保锅筒工作的安全性,防止管孔附近热疲劳裂纹的产生。
(5)锅筒的正常水位在锅筒中心线以下180mm处,正常波动范围为±50mm。
水位超过+50mm 或低于-50mm即报警,水位超过+120mm或低于-120mm时为超高或超低水位报警,此时应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调节;水位极限值(MFT值)为+200mm或-200mm。
锅筒上设置有可靠的电接点水位计和平衡容器作指示、报警、保护用。
(6)锅筒上设有供酸洗、热工测量、加药、连续排污、紧急放水、炉水及蒸汽取样、安全阀、空气阀等的管座和相应的阀门。
(7)锅筒上设有上、下壁温测点共8点。
2.3 燃烧室和水冷壁2.3.1炉膛四周为膜式壁结构,前墙和炉膛后墙均采用Ф60×5的管子及δ=6mm的扁钢焊接而成,节距为80mm;所有侧墙水冷壁均采用Ф60×7的管子及δ=6mm的扁钢焊接而成,节距为80mm;冷却室后墙和过热室后包墙均由Ф51×5的管子及δ=6mm的扁钢焊接而成,节距为100mm。
在炉膛下部布置了前、后拱,有利于烟气充分挠动、布置二次风管和缩短二次风射程。
炉膛防爆压力按4KPa设计。
炉膛压力正常运行时为-300~-100Pa,报警值为≤-300Pa或≥-100Pa,低于-600Pa或高于-50Pa时为超低值或超高值报警,此时应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调节。
炉膛压力的极限值(MFT值)为-1000Pa或0Pa。
炉膛、冷却室和过热器室各水冷壁规格、数量如下:2.3.2 炉膛断面尺寸为宽×深:5740×6160(按水冷壁管中心线)。
2.3.3 炉膛部份共分三个炉室,第一炉室为燃烧室,在炉膛出口处布置了屏式过热器;第二室为冷却室,在冷却室内布置了高温过热器;第三室为中、低温过热器室,布置了中温过热器和低温过热器。
2.3.4 为增加燃料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加强其燃烬,改善烟气在炉内的充满度,在炉膛前墙给料机上部和对应的后墙设置了前拱和后拱,并在前、后拱部位和给料口下共布置了四层二次风,可以充分挠动炉内烟气,加强物料和空气的充分混合,并延长烟气在炉内的停留时间。
另外为防止燃料在给料管中堵塞,在下料管的适当部位还设了两处播料风。
2.3.5 炉膛设有必要的吹灰孔、观察孔、测量孔、人孔、打焦孔和防爆门等,并布置有炉膛火焰监测工业电视等。
2.3.6水冷壁排污、疏水设在下集箱最低处,保证水冷壁管及集箱内的积水能放净。
2.3.7所有水冷壁管都支撑在炉排下的支撑钢架上,一起向上膨胀。
2.3.8炉膛出口处后墙水冷壁上部用11根φ108×8的管子与前墙水冷壁和冷却室顶棚共同引入集箱,再由引出管引入锅筒。
2.3.9炉膛水冷壁布置示意图如下:上述编号中,No.1~No.4为燃烧室,No.4~No.7为冷却室,No.7~No.10为过热器室。
屏式过热器放在燃烧室内,高温过热器放在冷却室中,中温和低温过热器放在过热器室。
No.1~No.10均为膜式水冷壁。
2.3.10下降管和引出管下降管和引出管的布置比较复杂,具体的数量、规格可查阅本公司随后提供的相关资料。
炉膛、冷却室和过热器室所有的膜式水冷壁管、下降管和引出管的材料均为20G/GB5310。
水冷壁集箱的材料视强度需要有20G/GB5310和15CrMoG二种。
整个燃烧室、冷却室和过热器室受热面均为自然循环。
2.3.11水冷壁结构上的附件(1)在整个膜式水冷壁系统上设置了膨胀中心,深度方向膨胀中心设在后墙水冷壁中心线处,宽度方向的膨胀中心为锅炉中心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