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音乐 古典与浪漫的回忆说课稿

合集下载

高中音乐《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音乐《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教学课件设计
• 第三交响曲 ( 英雄 ) Symphonie No.3 OP.55 1803-1804 降 E 大 调
• 第四交响曲 Symphonie No.4 Op.60 1806.10 降 B 大调 • 第五交响曲 ( 命运 ) Symphonie No.5 Op.67 1804-1808 C 小调 • 第六交响曲 ( 田园 ) Symphonie No.6 Op.68 1807---1808 F 大
05/21/18
LOGO
古典与浪漫的追 忆
第三单元西方音乐时代特征(一)
对比欣赏《第一圆号协奏曲》 《匈牙利狂想曲》
1 、分别欣赏两首乐曲的主题片段,比较两 段音乐的不同之处!
2 、再次欣赏乐曲的主题,完成表格!
作品 《第一圆号 协 奏曲》
《匈 牙 利 狂 想 曲》
演奏 形式
合奏
创作题材 乐曲体裁 旋 律 特 点
古典主义音
乐 Classical music
是 1750 - 1820 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 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此乐派三位 最 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 “古 典 主 义 音 乐 ”特 点 是 : 理 智 和 情 感 的 高 度 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 式的 高度统一。创作技法上,继承欧洲传 统的复 调与主调音乐的成就,并确立了近 代鸣奏曲 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 、各类室内 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
logo1122020西方音乐中世纪时期medievalperiod1450年前教堂赞美诗巴洛克时期baroque约为公元16001750歌剧清唱剧古典主义时期classical约公元17501820交响曲协奏曲前奏曲变奏曲歌剧浪漫主义时期romanticism约为公元18201900狂想曲器乐独奏体裁标题音乐第三征单元西方音乐时代特征一中沂源一中张莹古典与浪漫的追忆对比欣赏第一圆号协奏曲匈牙利狂想曲1分别欣赏两首乐曲的主题片段比较两段音乐的不同之处

试讲稿 花城版 音乐 高中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

试讲稿 花城版 音乐 高中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古典与浪漫的追忆》选自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师:同学们好,老师先给同学们放一首歌曲,大家来听一下歌曲叫什么名字?(播放)师:歌曲听完了,同学们有听到这样的一句吗?(歌词: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能听出是什么歌曲吗?生:《不想长大》师:对,是流行歌手SHE的《不想长大》,相信大家对这首流行音乐很熟悉了。

那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曲调出自哪部作品吗?师:很多同学都知道哦,很不错!歌曲源自古典主义音乐元素,莫扎特的《第40交响曲》,著名的作曲家舒曼曾经说过——“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听觉”。

那么我们今天就开始沿袭历史,充分的了解不同时期的不同音乐。

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典与浪漫的追忆》师:说到交响曲,同学们对交响曲的认识有多少?(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总结)师:很多同学都在中央台音乐频道看过交响乐演出,很好哦。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作品。

老师要求同学们要用心聆听,然后从课本中找出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乐曲的主题是什么?就这两个问题我们开始聆听歌曲。

(播放《第五交响曲》命运)师:听完了歌曲,那么请第一组的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从课本中找出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

哪位同学可以自告奋勇?生:略。

师:回答的非常好,请坐。

是古典时期的作品,并且这位同学还说出了作曲家是贝多芬,作品的名字是《第五交响曲》。

师:通常,古典音乐是指18世纪至19世纪20年代产生于欧洲的音乐潮流,及创作风格。

贝多芬就是处于此时期进行创作的,他被称为“乐圣”,是德国作曲家,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河的伟大人物。

作品有:交响曲《英雄》、等九部交响曲;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

古典主义代表人物还有亨德尔、巴赫、海顿、莫扎特等。

(介绍交响曲和奏鸣曲)师:那么,老师介绍了什么是交响曲和交响曲的特点后,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从中归纳出《第五交响曲》歌曲的特点。

师:那么老师介绍完了作者的创作背景后,同学们对歌曲也有了初步的了解,那接下来,请第二组的同学回答下第二个问题,乐曲的主题是什么?(生作答)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从书本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部分都有一个主题。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教案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教案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能够分析文学作品中古典和浪漫元素的运用;3.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古典主义的概念和特点;2.浪漫主义的概念和特点;3.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古典主义1.介绍古典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强调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文学对古典主义的影响;2.解释古典主义的基本特点:理性、秩序、对称和平衡、规则和规范;3.分析文学作品中古典主义元素的运用,如《伊利亚特》中的英雄主义、《哈姆雷特》中的戏剧结构等。

2. 浪漫主义1.介绍浪漫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强调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对浪漫主义的影响;2.解释浪漫主义的基本特点:感性、个性、异想天开、自由和反叛;3.分析文学作品中浪漫主义元素的运用,如《诗人的灵魂》中的独立精神、《飘》中的梦幻情节等。

3.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比较1.对比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区别和相似之处;2.分析文学作品中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元素的互相作用,如《格列佛游记》中的理性和梦幻、《静夜思》中的感性和清新等;3.讨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

4. 阅读和写作1.选择一篇古典主义或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掌握其特点和风格;2.阅读并分析该作品中古典主义或浪漫主义元素的运用;3.练习写作技巧,尝试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古典主义或浪漫主义的元素。

四、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作业评分,检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写作技能;3.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课本和参考书:《文学欣赏与鉴赏》、《西方文学史》等;2.文学作品:《伊利亚特》、《哈姆雷特》、《诗人的灵魂》、《飘》等。

六、教学反思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是文学史上两个重要的时期和流派,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教案通过让学生了解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欣赏。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教案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教案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典和浪漫两种风格的特点;2.通过音乐作品欣赏,感知古典和浪漫的魅力;3.提高音乐素养,提升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古典与浪漫的概念与特点;2.古典与浪漫作品的欣赏。

三、教学方法1.情境式教学法;2.听觉教学法;3.视觉教学法;4.体验式教学法。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古典和浪漫的概念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古典和浪漫两种音乐风格的概念,以及它们在音乐表现方面的特点。

问题:什么是古典音乐?它的特点是什么?回答:古典音乐指的是欧洲18世纪和19世纪的音乐风格,其特点是音乐形式严谨、清晰、富于对称感,注重和声和旋律的相互匹配。

问题:什么是浪漫音乐?它的特点是什么?回答:浪漫音乐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种音乐风格,其特点是表现情感,注重表现个性化、独特的音乐语言,有时追求超凡脱俗的创造性。

第二步:欣赏古典音乐作品通过欣赏古典音乐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古典音乐的严谨、内敛和优美。

选取作品:1.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2.莫扎特:交响曲第四十一号D大调,第一乐章听完作品后,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分析,体验音乐的美感,感受古典音乐的优雅与典型。

第三步:欣赏浪漫音乐作品通过欣赏浪漫音乐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浪漫音乐的自由、激情和浪漫。

选取作品:1.肖邦:降E大调夜曲Op.9 No.22.莫扎特:阿伯天和西蒙让学生听完作品后进行简单的音乐分析,体验音乐的感性与浪漫的魅力,感受浪漫音乐的多样性和自由。

第四步:比较两种风格的区别通过比较古典和浪漫两种音乐风格的作品,让学生对古典和浪漫两种音乐风格有更深入的认识。

问题: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在哪些方面有区别?回答:1.音乐形式:古典音乐的音乐形式较为简单、条理清晰。

浪漫音乐的音乐形式相对自由。

2.音乐特点:古典音乐着重于形式感、严谨性和对称感。

浪漫音乐着重于表现情感、自由性和浪漫感。

3.音乐表现手法:古典音乐着重于长篇大制与对旋律和声的处理。

从古典走向浪漫说课稿

从古典走向浪漫说课稿

从古典走向浪漫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从古典走向浪漫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从古典走向浪漫说课稿1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板书),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本课安排一课时。

首先,我先要说教材《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下册的一个章节,本节以欣赏和讨论为主,学生通过欣赏《第九交响曲》《c小调练习曲》《芬兰颂》这三首音乐作品可以大致了解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音乐越来越表现人的个性和情感,作曲家追求的诗意理想的生活。

根据本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知、情、过”三个维度,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及浪漫派的代表作曲家,知识与技能了解19世纪欧洲的音乐,感性地知道浪漫派作品的特点,能够辨别浪漫主义音乐作品。

过程与方法:欣赏音乐作品,同学分组讨论发言浪漫派作品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此目标的指导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欣赏音乐作品,讲解代表作家及作品。

方法:听选段,教师提示音响的旋律,请同学哼唱。

请学生上讲台介绍作曲家及其作品难点:辨别浪漫主义音乐作品方法:多媒体辅助,小组讨论交流并发言,教师指导并进行总结。

其次,我要说教法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取了情境设置法,将音乐作品与相关情境结合,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点拨法,参与学生讨论,适当进行引导和点拨。

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

再次,我要说学法:根据高中生理解力鉴赏力比较高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采取网上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好本课所涉及的作曲家的简介及代表作,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教案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教案

第三单元音乐与时代第一节西方音乐的时代特征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我的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比欣赏,初步地、较为系统的感受欧洲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对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完美、均衡理性及浪漫主义音乐的新颖细腻、灵巧自由等特点有一定的认识。

简单了解音乐大师贝多芬、门德尔松、莫扎特、李斯特及其伟大的成就和影响,了解奏鸣曲式、序曲、狂想曲等相关的音乐名词。

熟悉作品的主题旋律,能唱主题的音乐片段。

过程与方法强调聆听、感受、体验、实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中去,熟悉作品的主题旋律,在鉴赏中融入“唱”的活动,获得能动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和体验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乐于了解与这两个时期有关的音乐文化,主动进行相关的学习与探究活动。

重点了解优秀作品的艺术价值,认识音乐与时代的紧密关系。

难点通过各种学习方法,力求对音乐作品与实践紧密关系有一个较为清新的了解。

一、导(课前导学)【作曲家: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

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

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

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

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

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高中音乐《古典与浪漫的追忆》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古典与浪漫的追忆》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古典与浪漫的追忆》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课第三单元:西方音乐的时代特征第一节:古典与浪漫的追忆学校:xxx年级:高中一年级姓名:xxx课题:古典与浪漫的追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和体验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了解与两个时期有关的音乐文化,主动进行相关的研究与探究活动。

2.通过对比欣赏古典与浪漫乐派的音乐作品,初步感受18、19世纪音乐特点,古典主义的严谨完美、均衡理性与浪漫主义的音乐的新颖细腻、灵巧自由等特点。

3.熟悉作品的主题旋律,能背唱主题音乐片段。

4.简单了解音乐大师XXX、XXX、XXX及其代表作品,了解相关音乐名词。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18、19世纪音乐特点,古典主义的严谨完美、均衡理性与浪漫主义的音乐的新颖细腻、灵巧自由等特点。

教学难点:熟悉作品的主题旋律,能哼唱主题音乐片段。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呈现方法、演示与示范、实践方法。

教具:多媒体、学案、板书设计教学内容:一、人物作品二、音乐风格三、拓展活动四、作业教学过程:课前准备:预古典主义音乐时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清唱剧、歌剧、西方音乐等相关知识。

入门:1.师生问好!没有哪一种艺术比音乐更能代表时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方音乐时代!西方音乐有四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中世纪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

2.我们沿着历史的痕迹,一起走进中世纪音乐时期,以教堂音乐为主。

3.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极尽奢华,大小调取代了教会调式。

出现了清唱剧、歌剧等音乐体裁。

4.大约1750年在维也纳出现了XXX、XXX、XXX三人,借此古典主义音乐得以形成和发展。

一直到1820年出现了浪漫主义音乐。

本节课我们要触摸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的脉搏,感受18世纪、19世纪的灵魂碰撞!授课过程:1.首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两段音乐。

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之处?请听第一首《第一圆号协奏曲》,第二首《匈牙利狂想曲》。

高中音乐《古典与浪漫的追忆(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古典与浪漫的追忆(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1、课前音乐:播放《康加鼓》2、播放印度尼西亚《安格隆》音乐。

师:同学们听到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呀?生:师:刚才这段音乐是印度尼西亚一种古老而具有特色的乐器——“安格隆”演奏的。

由于它是用竹筒制成的,故也称“竹筒琴”。

它是利用竹筒和竹棍的相互碰撞而发音的。

又因为它是用手摇动的,所以也称“摇琴”。

介绍《安格隆》:安格龙的下部是一根横放的竹筒,在竹筒面上开有几个长方形的洞,在每个洞中都插入一个上端修削成半圆形的竹筒,它被固定在框架上,下端修削成两根可以活动的竹棍。

当演奏者摇动框架时,竹棍就与竹筒互相碰撞而发出“格隆、格隆”的声音。

连续摇奏时,音色颤动,华丽悦耳,宛如流动不息的潺潺溪水,十分动听。

安格隆上插入的竹筒长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音高,竹筒长发音低,竹筒短发音高,一个安格隆上两根竹筒的发音一般相差八度。

壱、新授课:1、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1)介绍甘美兰音乐:是印尼音乐中历史最悠久,最有特点,并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是甘美兰。

甘美兰是印尼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乐队,它所演奏的音乐也称为甘美兰。

甘美兰乐队及其音乐大约在15 世纪时形成,至今已有500 年的历史,它深深植根于印尼的泥土中,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

据本世纪廿年代统计,当时仅在爪哇岛上就有二万个甘美兰乐队。

(2)欣赏视频:2、日本雅乐(1)介绍日本雅乐:日本雅乐是自中国、朝鲜半岛、南亚的仪式音乐演变而来,这些音乐约在中世以前传入日本。

雅乐在中国属于仪式音乐,但是日本雅乐中自中国传入的唐乐曲目,却被认为是自唐朝的宴会音乐燕乐演变而来。

由于同样都吸取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养分,日本雅乐与越南雅乐、韩国国乐之间可说是相当于兄弟的关系。

4、非洲鼓乐(1)介绍鼓:鼓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普遍流行的乐器,又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

非洲音乐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因素是节奏,鼓正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及表达音乐语言的一种最重要乐器,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音乐与时代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时代〉之西方音乐的时代特征,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方正统音乐的风格,认识西方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西方这一时期音乐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方音乐中古典主义和浪漫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交响曲”、“器乐曲”和“声乐曲”。

可中所选的曲目都是当时比较典型的音乐风格,并对西方音乐的发展起到突出作用的经典曲目
德国音乐家舒曼说过:“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听觉。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也许我们无法体会到当时的人们使用怎么样的心情去聆听的,但是我们同样合适感受到作曲家通过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心世界。

《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四乐章)的第四乐章是规模最宏大的一个乐章,是凯旋的进行曲,充满了欢腾、光明和胜利的情绪。

这一乐章的构思宏伟,表现手法丰富多彩。

《仲夏夜之梦》(序曲)是在音乐中最早以描写神仙境界为题材的作品,也是第一首为音乐会专门创作的序曲,从而使序曲成为了一种器乐曲中独立的题材。

《第一圆号协奏曲》(第一乐章)是对莫扎特音乐才华的另一种美好的体现。

《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李斯特所创作的19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最为典型的一首《一个孩子将为我们诞生》选自清唱剧《弥赛亚》,它是巴洛克时期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亨德尔最为著名的作品。

《哈巴捏拉》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丰富内容的伟大作品。

二,教学目标:
1、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和体验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乐于了解与这两个时期有关的音乐文化,主动进行相关的学习与探究活动。

2、通过对比欣赏三组古典与浪漫乐派的音乐作品,初步地、较为系统地感受欧洲18、19
世纪的古典主义音乐及浪漫主义音乐特点,对对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完美、均衡及浪漫主义音乐的新颖细腻、灵巧自由等特点有一定的认识。

3、熟悉作品的主题旋律,能背唱其中三至四首的主题音乐片段。

4、简单了解音乐大师贝多芬、门德尔松、莫扎特、李斯特、亨德尔、比才及其代表作;了
解奏鸣曲式、序曲、狂想曲、巴洛克时期、清唱剧、歌剧等音乐名词。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优秀作品的艺术价值,认识音乐与时代的紧密联系。


通过学习方法,对音乐作品与时代的密切联系有个清晰地了解
四,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教学重点。

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会尽量的结合作品,通过运用图片、音乐等让学生听,看,等形式来实现我教学的目的。

在节课导入中,我用《猫和老鼠》动画片中的交响音乐视频,最后总结,从而达成与学生的互动.总之,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也能从乐趣中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
1,对比欣赏法,本节六首乐曲应分为三组进行。

每组各有一首古典和浪漫乐派音乐作品组成,从变现手法和艺术风格的对比中,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古典与浪漫乐派的不同。

2,视听结合法启发开放式教学引导法、启发式、问答法、欣赏法、对比分析法、讲述法引导法、启发式、问答法、欣赏法、对比分析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五分钟左右)
1、让同学们简单说从字面意思上说说他们所理解的古典与浪漫是?进而引出古典音乐与浪漫音乐,然后引出本课课题《古典与浪漫的追忆》。

2、观看视频《猫和老鼠》提问,有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形式的音乐?简单了解学生对交响曲的认识以及有无所熟悉的曲子?
3引出交响曲的概念开始教学。

二、组织教学
第一首曲子(需八分钟左右)
1、引出交响乐的概念,看乐队编制图。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比较熟悉的交响曲或音乐家?2引出《第五命运》,介绍欣赏交响曲的方法,(常识问题,进大型音乐厅要安检,乐章之间不能鼓掌之类的)
3欣赏曲子,提问,同学听后感。

老师总结引出古典与浪漫主义概念并做简单了解。

4介绍贝多芬,以及曲子的创作背景,点明,贝多芬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桥梁。

进而引出浪漫主义。

5、播放《欢乐颂》(备选)
第二首曲子(需十二分钟左右)
6、说明欣所要的赏的《仲夏夜之梦(序曲)》刚刚是浪漫主义的的经典之作。

并以书为例介绍序曲的概念。

说明序曲是一部做作品的开始。

7、介绍文学作品《仲夏夜之梦》,引出本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
8、欣赏曲子,提问,请同学谈感想
9、介绍门德尔,并说他的创作风格跟他优越的家庭背景是分不开的,并简单的与贝多芬形成对比
10、、总结:比较两首作品,比如,旋律、思想感情等方面。

现在大家对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已经基本了解了,下面我们继续欣赏几首比较都代表性的曲子,让大家从多方面了解古典与浪漫。

依次欣赏以下的曲子《第一圆号协奏曲》(第一乐章)、《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一个孩子将为我们诞生》(选自清唱剧《弥赛亚》)、《哈巴捏拉》(选自歌剧《卡门》第一幕)。

并分别简介作者。

(具体播放曲目视课堂情况而定)
二、总结
1、简单概括说明古典与浪漫音乐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2、推荐几首比较好听的这一时期的音乐给同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