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婴儿的发展
第四章婴儿的发展

第三节 婴儿期认知的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展 研究方法: 1、习惯化范式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2、 优先注视范式(视觉偏好) 化范式包括习惯化和去习惯化。优先注视
又称刺激偏爱程序,是以优先注视和注视时
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一)感知运动阶段
1 .反射练习阶段(0~1个月) 2 .初级循环反应阶段(2~4个月) 3 .二级循环反应阶段(5~8个月) 4 .二级反应协调阶段(9~12个月) 5 .三级循环反应阶段(13~18个月) 6 .表象思维开始阶段(19~24个月)
2、目前关于婴儿思维研究的最新成果有许多与皮亚杰的经典 理论有出入。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婴儿早期(至少3个 月以前)就已出现了启发式搜索策略的问题解决行为;6个月 的婴儿已能进行模仿, 12个月以前的婴儿能利用工具来解决 问题,并已获得“手段——目的”分析策略。
第三节
一、言语发展的理论
婴儿言语的发展
(一)语言与言语基本过程
1、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音义统一的全民性交际工具;是 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而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2、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和过程。它是人类特 有的一种认知活动和认知技能。
3、语言是交际的手段,言语就是交际过程本身;语言是客观 地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借助于语言来进行的。
二、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一)脑电图是如何变化的? (二)网状结构的功能有哪些 (三)皮质中枢发展的原则是什么? 何谓“生理性早产”? (四)大脑单侧化何谓大脑单侧化?
二、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一)脑电图。5个月出现a波 (二)网状结构(觉醒和调节运动) (三)皮质中枢发展的原则是什么? (头尾原则;兴奋过程大于抑制过程) (四)大脑单侧化。5岁有较稳定的功能定位 (大脑的某个半球建立特定功能的过程)
第四章 7—12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二)听觉
在听觉的辨音方面,3个月大的婴儿只能分辨1000赫兹频率的 音,而6个月后的婴儿则能分辨所有频率的音。
心理学研究显示,0—3个月的婴儿只能分辨低频音,而高频音 则要到6个月后才能达到成人水平。7个月的婴儿能比较迅速地追踪 声音。当听到收音机或者电视的声音时能立刻转头寻找声源。9个 月会模仿动物的叫声,对外界声音表示关心。11个月时,能模仿成 人发音,听懂比较复杂的指令,如“把……给我”,能和着音乐的节拍 摆动身体。
阶段2(5—7个月),“视觉—听觉—运动觉”的联合活动发展, 手眼协调,复合感知能力出现;
阶段3(8—9个月),爬行与走动使婴儿的空间方位、深度知 觉得以发展,手部精细肌肉的运动使婴儿的形状大小知觉得以发 展。
第一节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二、7—12个月婴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根据皮亚杰婴儿思维发展阶段论,7—12个月的婴儿处于次级循 环反应的协调阶段,该阶段的婴儿开始将先前习得的图式进行协调 、整合成新的更复杂的行动序列。到了次级循环反应协调阶段之后 ,婴儿行动的有意性加强,开始进行目标指向的行为(goal directed behavior),即将几个运动图式进行合并和协调,用于解决 简单的问题。
第一节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伦敦认知发展和大脑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6—8个月的婴 儿进行了虚拟图像实验。在虚拟图像中,人们以为看到了一个 完整的方块,其实只是方块的四个角显示出来的。
他们在婴儿头上安置了电子仪,以确定婴儿看到这种奇怪图 像时大脑活动的区域。最后发现,8个月的婴儿大脑活动区域与 成年人看到同样图像时的大脑活动区域完全一样。
发展心理学第四章 胎儿的发展

5.第25-28周 在第25周开始时,胎儿的身长约为36厘米, 体重约为900克。 6.第29-32周 在第29周开始时,胎儿的身长约为40厘米, 体重约为1400克。 7.第33-36周 在第33周开始时,胎儿的身长约为50厘米, 体重约为3200克;在第36周,胎儿的身长变为 52厘米,体重增到3500克左右。
一合子的形成18世纪中叶德国解剖学家卡斯帕尔?弗里德里希?沃尔夫向科学界向全人类宣布父母双方对于一个新生命的起源做出了相等的贡献新生命不是预先形成的而是从一个来自男性和一个来自女性的单细胞中发育起来的
第四章 胎儿的发展
【本章重点】本章将重点讲述胎儿的发生与 生理、心理的发展,母亲与环境对胎儿生 理与心理发展的影响。
(二)胚胎阶段(3周—8周)
研究表明,胚胎期的发展非常迅速,发展模式为从 头到脚,由内及外,也就是说头,血管和心脏等发展 要早于胳臂、腿、手、脚的发展。
1、第3-4周的发展情况 在第3-4周中,胚胎中的某些细胞开始形成 神经系统,另一些细胞开始形成心脏。
2、第5-8周的发展情况 从第5周开始,胚胎的发展速度更加迅速,它的 一些主要结构在前几周的发展基础上,几乎天天都 有变化。到第8周末,胚胎约有2.5厘米,胚胎开始 变得有点“人样”了,已经分化了的结构开始骨化 的过程。骨化意味着胚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胎儿阶段。因此,可以认为,骨细胞的出现,是 胚胎发展到胎儿的一个重要标志。7-8周,胚胎的性 发展开始。 由此可看出胚胎期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 时期,胚胎一旦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入,便会导致永 久的、无法弥补的损伤。
(三)胎儿阶段(9-38周)
胎儿阶段始于第9周初(或第8周末),终于出生时。
在胎儿期,所有的器官 和机能变得更像人,所 有的系统开始具有整体 功能。通过一些医疗仪 器,可以看到子宫中的 胎儿,它们比以前更有 活力。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第四章婴幼儿心理的发展第一节婴幼儿发展的概述一、婴幼儿的生理发展(单选)(一)身体的发育婴幼儿身体发育的速度非常快。
主要表现在身高和体重的增加上。
其中,婴幼儿期身高的增加是人一生中最快的。
婴幼儿体重的增长与他们骨骼肌肉的发育密切联系。
(二)神经系统的发育1.神经系统的结构(1)脑的重量在儿童各个器官的发育过程中,脑的发育是最优先的。
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其脑重大约是成人脑重量的25%,而这时新生儿的体重仅是成人体重的5%。
之后,儿童的脑重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增加。
增加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2)神经纤维婴幼儿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脑内部结构成熟的重要标志。
神经系统各部分神经纤维实现髓鞘化的时间不同,较早完成髓鞘化的是感觉神经,其次是运动神经。
与高级神经活动有关的额叶和顶叶部分的髓鞘化过程开始得最晚,大约7岁时才接近完成。
(3)大脑皮层婴幼儿大脑皮层的发育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
其中枕叶成熟最早,其次是颞叶、顶叶,额叶成熟最晚。
利用脑电图研究发现,脑发育的第一个加速期在5~6 岁。
2.神经系统的机能(1)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机能的发展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大脑皮层兴奋机能增强。
这主要表现在:新生儿每天需要睡眠20~22 个小时,3 岁时可减少到14 个小时。
抑制过程的加强,使幼儿可以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减少冲动性,并逐步培养起一些生活习惯。
(2)第二信号系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信号系统在婴儿期就开始发展。
这时他们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都是以具体刺激物作为信号的。
婴儿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阶段1,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七八个月以前的婴儿属于此阶段。
这时他们只能以自身的动作来应答具体的刺激物。
阶段2,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8 个月以后的婴儿开始能够对少数词做出一定的动作反应。
阶段3,具体刺激-词的反应。
1岁至1岁半的婴儿能够对熟悉的物体做出词的反应。
阶段4,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1岁半以后,婴儿的词才开始摆脱与具体刺激物的直接联系,开始具有概括性,即词可代表一类事物。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80fd2568bd63186bdebbc5b.png)
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婴儿期是个体生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明显的时期,因此婴儿生理心理的发展一直受到各方面有关学科的关注。
第一节婴儿期的一般问题一、婴儿的年龄阶段特征(一)年龄阶段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分法是:0~3岁。
(二)基本特征婴儿期心理发展的~般特点是:第一,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展;第二,言语能力获得很大的发展;第三,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第四,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二、婴儿期的生理发展(一)婴儿期的大脑功能1.婴儿大脑形态的发展(1)脑重和头围。
婴儿的大脑从胚胎时开始发育,出生时达到350~400克,是成年人脑重的25%(这时的体重只是成人的5%);6个月时脑重达700~80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50%;12个月时已达800~900克,24个月时增到1050—115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75%;36个月时已接近成人的脑重范围,以后发展速度变慢,15岁时达到成人水平。
婴儿头围在刚出生时已达到34厘米,大约是成人头围的60%,12个月时达46~47厘米,24个月达48~49厘米,以后的增长速度变慢。
(2)大脑皮质。
胎儿在6~7个月时,脑的基本结构就已经具备,出生时脑细胞已分化,大多数沟回都已出现。
皮质细胞迅速发展。
到2岁时,脑内各部位大小的比例已基本上类似于成人的大脑。
2.大脑机能的发展(1)脑电图的情况。
5个月胎儿已显示出了脑电活动,8个月以后的胎儿已显示出与新生儿相同的脑电图。
新生儿出现了同步节律α波,这表明新生儿在皮质神经成分方面的一定的成熟性,在新生儿的皮质投射区还记录到对各种感觉运动刺激的诱发电反应,出生后5个月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12~36个月,婴儿脑电活动渐趋成熟。
(2)皮质中枢。
婴儿大脑是按着其基因结构的顺序而发展的,遵循着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
婴儿出生时大脑两半球还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皮质兴奋处于弥漫状态。
此后,发展最快的区域是脑干和中脑。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四章婴儿期

2021/2/12
你是哪种类型?
1.我很容易与人接近,信赖他们或让他们信赖我是 一件开心的事.我不怎么担心被抛弃或害怕别 人离我太近.
2.与他人接近让我不安,我很难完全相信和依靠 他们.有人对我太亲近时,我会很紧张,并且爱侣 想让我更亲近一点我也有点不自在.
3.我想让人亲近我,可别人不情愿.我常担心我的 同伴不是真的爱我或想离我而去.我想和他人 完全融为一体,可这个愿望有时会吓跑别人.
2021/2/12
3、恐惧
一种消极的情绪,这种情绪体验会引起个体
的紧张感,造成逃避和退缩。
分类:
▪本能的恐惧:自出生就有的反射性反应。 多半由于大的声响、突然位置变化以及疼痛等因素引起。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由不愉快或痛苦的经验(如被开水烫过、被猫抓过)所引起的惧怕反应 。
▪怕生: 一种由于陌生人接近而引起的恐惧反应,这种恐惧大约在婴儿6—8 个月时出现。这种情绪也称为分离焦虑(最频繁)。
第四章 婴儿期
婴儿期
是个体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是整个人生社会化的起点。
关键词:依恋
2021/2/12
一、婴儿期的生理发展(0~3岁)
1、生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新生儿期 1周岁 2周岁 特点
2021/2/12
2、新生儿的惊人本领
—每个正常的新生儿都具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潜能。
2.1模仿能力 2.2声音定向 2.3注视与追视 2.4先天神经性反射行为:
2021/2/12
1 笑 是与人交往,吸引成人照料的基本手段。笑有其一定
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a、自发性微笑(0—5周) b、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 c、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后)
第四章 婴儿和学步儿

“我们家孩子顽皮得要命!一点也不听话!” “不管我怎么教导,她就喜欢事事跟你对着干。” “现在那么小就不听话以后长大了该怎么办啊?” “宝宝是不是在‘变坏’呀,这可怎么办?”
“第一反抗期”
(二)意志的培养 1、积极发展儿童的有目的的活动能力 2、鼓励独立性 3、发展自我控制能力
三、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二周岁:89.1厘米
12.57公斤
婴儿和学步儿阶段身高和体重存在性别和地区差异。
(二)躯体生长的模式
儿童身体的生长普遍遵循一个普遍的模式: 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
头部比例
腿的比例
两个月胎儿
1/2
1/4
新生儿
1/4
1/3
2岁
1/5
1/2
成人
1/7
1/2
二、脑的发育
婴儿出生时,脑重已增长到300~390克,是 成人脑重的25%。 出生后的头两年大脑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到 第二年末,脑重已经达到1000~1150克,接 近成人脑的70%。
两个阶段: 1)简单句阶段:1.5~2岁 学步儿经常会说出一些不完整的双词句或多 词句。--“电报句” 例如:妈妈鞋、妈妈怕飞机 2)复合句开始发展阶段:2~3岁
(二)言语的获得理论
1、强调言语是后天获得的
(1)强化论
认为儿童言语的习得是通过操作条件反射形 成的,强调强化的作用。
例如:当儿童正确地重复父母某些词的发音, 父母立即对儿童进行鼓励。
儿童在一周岁左右能说出第一批词,这些 最早学会的单词常常涉及对他们来说比较 突出、熟悉和重要的事物和动作。
(如:家庭成员,会运动的物体,熟悉的动作, 突出的身体部分)
3)“命名爆炸”:18个月
注意:在此阶段,儿童运用新词时,有外 延缩小和扩大的倾向。
第四章 婴幼儿心理的发展

第四章婴幼儿心理的发展一、身体的发育从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婴幼儿身体发育的速度非常快,主要表现在身高和体重的增加上,婴幼儿期身高的增加是人一生中最快的。
二、神经系统的发育1.婴幼儿大脑皮层的发育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
其中枕叶成熟最早,其次是颞叶、顶叶,额叶成熟最晚。
在儿童各个器官的发育过程中,最优先发育的是脑。
2.两种信号系统的发展特点,第一信号系统在婴儿期就开始发展。
第二信号系统在1.5岁后才真正开始发展起来。
三、游戏的概念1.不同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1)婴幼儿,游戏。
(2)小学生,学校学习。
(3)初中生,学习。
(4)高中生,学习。
2.婴幼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需要,与他们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不足之间的矛盾,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活动形式是游戏。
四、婴儿言语的发展1.在个体言语形成阶段中,婴儿说话的关键期是复合句阶段。
2.婴儿说出的句子像发电报式的电报句的年龄阶段处于1.5-2岁。
五、幼儿言语的发展1.儿童的内部言语,产生于幼儿阶段。
2.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称作积极词汇。
3.从语法的发展上看,婴儿最初掌握的是陈述句。
六、情绪情感发展的内容1.婴儿依恋的类型(安斯汉斯):(1)安全型,在母亲离开时会轻微地抗议,一旦母亲回来就寻求接近并易被母亲安抚。
(2)回避型,在母亲离开时不会通过,独自一个人玩,不会表现出烦躁,对母亲的回来会忽略。
(3)矛盾型,在母亲高开时表现出严重的痛苦行为,但母亲回来后又表现出矛盾行为,依赖母亲或逃离母亲的行为会交替出现。
(4)混乱型,母亲离开时表现出茫然、迷惑或丧失判断能力。
母亲出现后则又会视而不见。
2.依恋指婴幼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开的一种情感。
3.恐惧是一种负面的情绪,它的发展会经历几个阶段。
其中婴儿开始对陌生刺激产生恐惧反应,表明处于阶段三,怕生。
七、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1)从上而下原则;(2)由近及远原则;(3)由大到小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儿的动作发展
大运动的发展
第一个自主性位移动作:爬行 独立行走 2-3岁时,走路更有节奏。能跑、跳跃,但
身体比较僵硬
精细动作的发展
婴儿的动作发展
(三)动作发展的意义
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 动作与空间知觉 动作、身体的发展与个性、社会性 精细动作能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三、注意的发生发展
3-6月时,偏爱更复杂和有意义的对象
6月后注意的表现更加多样
一周岁后,物体的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制约、
影响孩子的注意
四、记忆和学习的发生发展
记忆的发生
胎儿末期已有记忆
记忆的发展
新生儿已具备特定的长时记忆能力 3个月可对操作条件反射记忆保持 (Papousek,1959,1961,1967) 9月婴儿能模仿24小时前某榜样行为 12月后,出现语词逻辑记忆\表象记忆
(LASS)起关键作用。
二、前言语发展
(一)婴儿的语音知觉 1、语音的范畴知觉 对两个声音时表示两个不同音位还是属 于同一音位范畴的辨别能力。 2、婴儿的听觉偏好:妈妈语
二、前言语发展
(二)语音的前言语发展
1、反射性发音阶段
2、叽叽咕咕的声音和笑声 3、发音游戏阶段 4、典型的呀呀语阶段 5、含混语阶段
早期经验
罗森茨威格的实验(老鼠) Hubel,1988实验(猫)
婴儿的生理发展
(二)生理发展过程及正常值
生理发展的概念 指婴儿身体各部分及各种器官、组织的机构 和机能的生长发育过程。
躯体生长的模式 头尾原则 近远原则
从胎儿期到青少年期的身体比例发育,从中 可看出“头尾律”和“近远律”。
问题解决 威拉茨(Willatts)实验 9个月婴儿表现出顿悟的计划能力
五、思维的发生发展
董奇等(2002)实验研究 10月左右的婴儿已经具备了问题解决的 能力,并能采取相应的策略
因果性认识 莱斯利(Leslie)实验 6个月婴儿已经具有了因果认识
第三节 婴儿言语的发展
一、语言发展的理论
3、转换生成说
乔姆斯基(N.Chomsky,1957)提出 对强化说、模仿说的批判 理论观点
LAD存在的证据
•当要求儿童模仿的语法结构与儿童已掌
握的语法结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时,儿
童很难掌握。
•在没有模仿的情况下,儿童会产生和理
解许多新的句子。
•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有些儿童不能仿,
但他们仍能正确的理解他人所说的话。
语言的分类
•自我中心言语
–重复 –独白 –集体独白
•社会性言语
(二)全语言教学理论
强调语言是“完整”的,语言学习是在完 整的情景、真实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语言 经验渗透在全部的课程中。
(三)机能主义理论:Bruner,1983)
强调社会情境和社会互动在语言发 展中的作用,其中语言习得的支持系统
婴儿理解或解释面部表情的能力
(五)婴儿的怯生
定义:婴幼儿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出的害怕 反应统称为怯生。
一、婴儿情绪发展
影响因素
父母是否在场
环境的熟悉性
陌生人的特点
抚养者的多少
与母亲的亲密程度 接受刺激的多少
图中的a,b,c中的婴儿,年龄只有2-3周,他已能模仿成人的吐舌头、 张嘴和噘嘴动作。图中d和e的孩子,出生刚2天,就能模仿妈妈的 高兴和悲伤表情了。
(黄健华等,1983;Schoonhoven et al.,1999).
听敏度的发展
Trehab,1980的研究;Wormith等的研究,1975。
一、感觉的发生发展
视听协调能力的发展 3-6月婴儿已发展到能辨别视、听信息是否 一致的水平(Bahrick,1981)。 听觉与情感的结合 婴儿6个月时,不仅学会分辨范围广阔的人 类声音,并为很多声音赋予意义(Rock et
2、布里奇斯的观点 新生儿的情绪是一种弥散性的兴奋或激动, 是一种杂乱无章未分化的反应 3、伊扎特的观点
一、婴儿情绪发展
(二)婴儿的微笑
自发性微笑(0-5周)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月起)
一、婴儿情绪发展
(三)对表情的识别和模仿
(四)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
婴儿的生理发展
脑重量与头围的变化 出生时脑重是成人的50%,6个月时50%, 24月是75%;头围出生时是成人的60% 大脑单侧化优势 出生时已开始发生 大脑的可塑性与修复性 5岁前损伤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与补偿
婴儿的生理发展
影响婴儿大脑发育的因素
营养 早期营养不良会使脑细胞发育不正常 蛋白质和一定的脂肪酸对大脑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0-2月
2-4月 4-6月 6个月以上 10个月以上
二、前言语发展
(二)语音的前言语发展 我国的吴天敏等人根据自己的研究, 将婴儿的语音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简单发音阶段(0-3月) 2、连续音节阶段(4-8月) 3、学话萌芽阶段(9-12月)
二、前言语发展
(三)前言语交流的发展
0-4、5月间,婴儿的社会互动通常涉及父母, 通过身体游戏、注视、夸张的表情等交流。 8、9月时,开始出现社会参照行为和 “指向”等典型手势。
•儿童掌握本民族语言的速度很快
•不同民族儿童掌握音位、词、句 子等语言结构的顺序都大致相同。
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 语法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 的过程,这个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 获得装置(LAD)”实现的。
每个句子都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4、认知学说:皮亚杰
语言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婴儿的生理发展
体重
身高 上下部量与胸围 牙齿与骨骼发育 身体发育的不同步性 身体发育中的个体差异与性别差异
二、婴儿的动作发展
(一)动作的发生
出生时的一系列反射动作
(二)动作发展
早期运动的发展直接与婴儿期出现的反射相关 婴儿动作发展的基本模式 由上及下、由近及远、由粗及细
第二节 婴儿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生发展
(一)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
反射行为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习惯化: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的呈现,最后就会 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这种现象 即为习惯化.
去习惯化:习惯化后出现新的刺激,个体又产生 了定向反射.这种恢复对新事件兴趣的现象 称为去习惯化.
二、前言语发展
9个月后,更多地用手势交流。
(四)言语的发生
第一批词的产生
三、言语的发展
(一)词汇的发展
词汇的获得与运用:去场合限制性 掌握词的顺序
在词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倾向 过度扩展 过于狭小 杜撰新词
三、言语的发展
(二)句子的发展
单词句:用一个单词来表达比一个单词更为 丰富含义的语句。 电报句:由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断续的、
第四章
婴儿的发展
本章重点
婴儿的认知发展 婴儿的言语发展理论和发展阶段 母婴依恋
婴儿的情绪、社会性的发展
第一节 婴儿的生理发展
一、婴儿的生理发展
(一)大脑的发展
神经元的发育
处于大脑皮层发育的敏感期
环境刺激使突触和神经纤维大量增长 神经纤维的髓鞘化
4.至少某些精细胞能沿着正确路线游动,到达输卵管 5.至少某些精细胞全程存活 6.少量精细胞能接触卵细胞 7.一个精细胞必须穿透卵细胞,形成合子
视觉偏好
诱发电位法
高振幅吸吮
一、感觉的发生发展
(二)视觉的发展
视觉的发生
胎儿期4-5月时已有视觉发生(刘泽伦,
1991).
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能察觉移动
的灯光。视敏度达20/200-----20/400
(Slater,1998)
一、感觉的发生发展
颜色视觉的发展
(祈使句) (感叹句) (疑问句)
•篮球不是兰色的么?
•两条毛巾都给昊昊!
(反问句)
•肯定在那边!好像有!这个应该放哪 里?马上、有点、已经
•草地上没有钱,只有泥巴。
•妈妈能吃泡泡糖,爸爸能吃,奶奶也
能吃,昊昊长大才能吃来。
•楼上的什么小朋友呀?我不认识他,
也不知道他的名字。小朋友叫什么名
字呀?
三、言语的发展
(一)传统理论
1、强化说:斯金纳(Skinner)
语言的获得是操作条件反射的建立,
而强化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鼓励儿童语言发展的三种方式
形声反应 请求反应 操作性反应
2、模仿说
阿尔波特 (Allport) 语言的获得过程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 班杜拉(Bandura ) 个体通过对各种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 而获得言语能力,其中大部分没有强化。
安斯沃斯(M. D. Ainsworth)等1969 年提出的陌生情境测验
婴儿的依恋
(三)依恋的类型
安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测验
安全型依恋 焦虑-回避型 焦虑-矛盾型 无组织的紊乱型
二、婴儿的依恋
(四)影响依恋的因素
依恋的机会
抚养质量
儿童本身的特点
家庭环境和文化因素
三、婴儿自我的发展
二、婴儿的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