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与美国文化
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文化内涵

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文化内涵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文化内涵20世纪初期,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美国逐渐崛起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而在这个时期,一个重要的概念应运而生,那就是“美国梦”。
美国梦最初被定义为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勤奋努力和天赋才华实现成功和幸福的愿望。
而美国电影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梦的演绎和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多部代表性的美国电影,探讨美国梦的文化内涵。
首先,美国电影以其特有的方式展现了追寻美国梦的过程和结果。
电影《卡萨布兰卡》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它讲述了一位酒吧老板在二战期间追寻自己美国梦的故事。
主人公里克本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决心,在动荡的战争年代里建立起一家成功的酒吧。
在电影中,里克代表了无数美国人的梦想和希望,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成功和幸福。
这部电影通过展现主人公的努力和坚持,传递了美国梦的核心观点:只要肯努力,人人都有机会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其次,电影《奥兹的魔法师》描绘了一个普通人通过奇幻的冒险,最终发现属于自己的力量和勇气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多萝西是一个来自堪萨斯州的农家女孩,她因一场龙卷风被卷入神奇的奥兹国。
在她的冒险旅程中,她遇到了一只稻草人、一只铁皮人和一只胆小的狮子,他们也都希望找到自己所缺乏的东西。
通过他们的团结和勇敢,一起面对邪恶的魔女,达到了各自的目标。
电影通过奇幻的世界,传达了一个信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限潜力,只要勇敢面对困难,努力不懈,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梦想。
此外,电影《热天午后》呈现了一个男人追逐金钱与力量,并丧失自己的美国梦的故事。
主人公乔史派朗是一名银行职员,他通过诈骗成功获得了大量的金钱和权利。
然而,随着他越来越贪婪和自私,最终导致他失去了家庭和自己的内心。
这部电影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告诉观众,贪婪和权力的追求并非美国梦所追求的东西,而是道德和精神上的失败。
美国电影与美国文化-张涛

前言电影,是文学和文化在银幕上的重要表达方式,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
美国电影,同样以无可替代的手法记录着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美国电影的题材不仅涉及关系全人类利益如拯救地球,也有平凡感人的家庭深情;不仅有浪漫的童话般的爱情,也有琐碎的不如意的生活。
各种题材的美国电影让我们看到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到美国的文化,甚至比身临其境了解得更加透彻和准确。
通过美国电影,我们了解和理解美国的生活方式、信仰体系、社会价值、道德标准等表层和深层的文化。
庞大的题材,错综复杂特殊的选题,如何切入电影全面反映文化,电影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式直击主题:美国电影与美国文化汽车音乐饮食宗教法律历史地理政治种族服装体育1、文化是什么2、快速回顾美国电影3、美国文化的内核体现4、两部电影详解美国文化5、美国电影文化落地表现方案广义的文化几乎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科技、教育、艺术、历史等等各个方面,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它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文化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美国生产的电影?反映美国生活的电影?我们这里所说的美国电影,特指美国出产的反映美国国内生活的电影。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美国著名的电影公司都云集于此1200多家电影公司,至今总共拍摄了大约40000多部影片,各类影业一年收入达到600亿美元,在华尔街的市值达到5000亿美元。
掌控着全世界的电影市场好莱坞是美国电影工业的代名词,主要指美国大电影公司出品的电影。
严格地说,“好莱坞”出产的不仅是美国片,好莱坞的大制片厂和资本做的影片不仅限于美国。
所以,好莱坞大片并不就是泛指美国影片。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Academy Awards),简称奥斯卡金像奖(Oscars)。
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文化内涵

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文化内涵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文化内涵美国梦是指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辛勤工作和自身努力获得成功和幸福的理念。
作为一个代表美国文化的重要元素,美国电影展现了美国梦的多个方面。
通过电影的视角,我们可以深入研究美国梦的文化内涵,了解美国文化乃至全球文化的影响。
美国电影创作的伊始美国电影起源于19世纪末的短片制作,而20世纪初,电影院成为了人们享受娱乐的主要场所。
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电影经历了黄金时代,也是美国梦初现端倪的时期。
电影制片公司竞相争夺观众,以各种形式展现美国梦的理念。
这些电影中的主角常常是由贫困走向富裕、由失败走向成功的典型美国英雄。
电影中呈现的相关元素从诞生之初,美国电影中就包含着许多与美国梦相关的元素,其中包括个人自由、民主、实用主义等价值观。
同时,电影中还呈现了移民梦、社会流动、技术进步和消费文化等方面。
个人自由是美国梦的核心之一,也是美国电影中常常体现的重要元素。
电影英雄常常通过自己的个人努力和拼搏实现梦想。
例如,电影《摩登时代》中,查理·卓别林饰演的小丑通过努力工作最终战胜了贫困,实现了自己的成功。
此外,民主也是美国梦中的关键因素。
美国电影常常展现了公民的参与和个体的权力。
例如,电影《公民凯恩》通过讲述新闻行业巨头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故事,以揭示民主的脆弱性,强调了人民的力量和权利。
实用主义是美国梦的重要价值观之一,也是美国电影中常常表现的元素之一。
美国电影通过讲述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以创新解决问题的人的故事,来展现实用主义的价值。
电影《夺宝奇兵》中,男主角印第安纳·琼斯通过聪明才智和勇敢精神克服了一个个的险阻,最终找到了失落的宝藏。
移民梦是美国梦中的核心元素之一,同时也是美国梦与美国电影结合的重要部分。
美国电影通过探讨移民梦,不仅展现了历代移民在美国实现自我价值和逐步融入社会的故事,还揭示了移民与美国主流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美国电影文化价值观解读

电影中美国文化价值观(1)电影是文化和价值观传播的载体,而美国价值观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主导价值观,通过一系列有世界影响的大片,在无声无息中渗透美国的价值观,使之成为世界价值观的主流,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世价值,成为世界人民的生活信条和生活指南。
李徽:《变形金刚 3》所折射的美国文化价值观浅析:一、新时期美国寻梦:美国梦指的是: 在美国人人享有均等机会,可以通过自身不懈努力获得成功,实现理想。
二、重书个人主义英雄轶事:美国人信奉个人主义,追求个人幸福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追求个人自由,崇尚个人价值”的个人主义精神。
美国英雄是平民英雄———通过自身不懈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人。
三、再现救世主义救世神话:美国人深信“我们是上帝选中的民族,我们要把自由传播到世界各地。
个人价值、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崇尚自由这些美国文化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正随着影片不断侵入其他国的本土文化。
白姣:《当幸福来敲门》美国文化价值观浅探——一、影片创作背景:美国好莱坞影片《当幸福来敲门》是根据美国著名的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出版的同名自传小说改编而来,是借鉴的真实的人和事,它叙说了美国一个小人物如何从社会底层挣扎着追求成功的过程,属于一个典型的美国式励志故事。
二、影片主要故事情节:《当幸福来敲门》是美国著名的黑人投资家克里斯·加德纳真实的人生故事的翻版,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肺腑的励志故事,它是一部美国20 世纪 80 年代的平凡小人物的艰辛奋斗的血泪史。
三、影片所折射的美国文化价值观:美国文化的三大构成要素是基督传统、共和主义和个人主义,其核心就是崇尚人人平等自由和个人奋斗的价值观。
1. 首先,该部影片体现的是美国社会生活中独特的幸福观。
2. 其次,该部影片反映的是人们对于美国梦的不懈追求。
3. 然后,该部影片还具有浓郁的基督教色彩,真实地再现了清教徒的奋斗历程。
4. 再者,该部影片反映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美国人非常崇尚的个人主义。
电影《阿甘正传》与美国文化

电影《阿甘正传》与美国文化电影《阿甘正传》与美国文化电影《阿甘正传》是1994年上映的一部经典影片,由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汤姆·汉克斯主演。
这部电影通过一个弱智青年阿甘的故事,深入探索了美国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影片中的许多情节和主题代表了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首先,该电影强调了努力奋斗与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阿甘是一个智商较低的人,但他通过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一个杰出的运动员、士兵和企业家。
这一情节反映了美国梦的核心观念,即只要你有决心和勇气,就能克服困难,改变命运。
这种自我实现的价值观在美国文化中非常重要,激发了人们追求个人成就的动力。
其次,《阿甘正传》还涉及到美国社会的种族和社会问题。
影片中描绘了60年代至80年代的美国社会,涉及了种族隔离、反战运动等热点问题。
阿甘的朋友布巴和珍妮也代表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和价值观。
这一情节表达了美国社会的多元性和社会正义的追求。
电影通过展示这些社会问题,引起了观众对种族平等、社会正义的思考。
此外,《阿甘正传》还展示了美国人民的乐观主义和自由精神。
尽管阿甘经历了人生中的许多不幸和挫折,但他总能保持乐观,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
这种乐观主义被认为是美国文化的一大特征,即相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同时,电影也表现了美国人民对自由和追求幸福的追求,这在美国独立宣言中得到了明确的阐述。
另外,《阿甘正传》还涉及到对家庭和友情的重视。
影片中的家庭关系和友情非常温暖,体现了美国文化中对亲情和友情的关注。
阿甘与他的母亲是一对密切的母子,他与他的朋友布巴也有着深厚的友谊。
这表达了美国文化中强调家庭价值观和珍视友谊的传统。
总的来说,《阿甘正传》是一部非常有代表性的美国电影,体现了美国文化的许多核心价值观。
通过阿甘的经历,电影突出了努力奋斗、自我实现、种族平等、社会正义、乐观主义、自由精神、家庭价值观和友情等方面。
这些价值观不仅贯穿美国社会生活,也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电影的文化内涵与风格分析

美国电影的文化内涵与风格分析第一章美国电影的文化内涵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必然与当地文化密不可分。
美国电影的文化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塑造了美国文化符号美国电影有着强烈的美国味道,它不仅是美国文化的产物,而且也是美国文化的传播媒介。
在美国电影中,可以看到许多具有浓厚美国文化特色的符号,例如自由女神像、国旗、摩托车、牛仔等。
这些符号一方面传递了美国文化的产生、发展、和谐与挣扎的历程,同时也构建了美国文化的象征体系。
2.体现了美国价值观念美国电影在塑造美国文化的同时,也体现了美国价值观念。
例如自由、平等、民主等,而在商业电影中也常有金钱、权利、名誉等与重力有关的价值观念。
美国电影所体现的这些价值观念,既给美国社会带来了许多益处,也有可能存在某些阴暗面,例如贪污、权力斗争等等。
3.反映了美国社会各阶层生活及人性的不同面美国电影不仅呈现了美国人的日常生活,还反映了美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工作状态及人性的不同面。
在美国电影中,可以看到明星、富豪、警察等各阶层生活的不同。
同时,美国电影也反映了美国人的文化多元性和思想不同样,这主要是由于美国国籍与文化多样化的背景所决定的。
第二章美国电影的风格分析美国电影的风格多种多样,从而使得美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广为接受和欣赏。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美国电影的风格。
1.继承了西方电影的优秀传统美国电影的风格深受西方电影优秀传统的影响。
1920年代,以露比“黄金时代”为代表的奥斯卡本萨一度使得美国电影工业发展迅猛,并在电影化繁为简的艺术形式与商业电影的双重冲击下成功获得国际地位。
2.独创的好莱坞风格好莱坞风格是美国电影的代表风格之一。
好莱坞风格具有剧本和场景复杂、立意深刻、节奏快、特效丰富的特点,以其独特的电影手法在电影市场上占据了较高位置。
3.拥有付诸实践的影视规律美国电影的成功,在于它根据观众需求变化和市场需求调整,以人们的追求为指导,不断探索并创新。
在不断的实践中,电影行业总结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影视规律,使得美国电影在众多国家的电影市场上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
美国电影与文化的解读与分析

美国电影与文化的解读与分析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世界范围内,美国电影一直是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产业之一。
其广泛涵盖了各种类型的电影,从华丽的好莱坞大片到独立电影、纪录片等等。
这些电影不仅仅是娱乐,它们也成为了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美国电影与文化的关系,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美国电影与美国文化电影作为文化形式之一,必然受到所在地区文化的影响。
美国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工具,也是一种传递美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美国电影在传递美国文化价值观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有些电影展现美国的正义、民主、自由等基本论点,进行道德、社会批判,或者展示美国人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
这些展现让观众了解美国文化,了解美国历史,以及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而美国电影也通过传递这些文化特征,使美国文化逐渐被全世界所认知和接受。
第二部分:电影对美国文化的影响电影用其强大的表现力,对于美国文化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美国电影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宣传美国自由、民主和多元化很多美国电影都自然融入这些价值和内容。
电影表现了美国的多元文化,并强调了美国社会中人们的平等和自由。
美国电影奠定了一种国家人民间相互理解的基础。
(2)影响美国文化有效性和创新美国电影还影响了美国文化的有效性和创新。
这些电影鼓励了年轻人追逐他们的梦想和抱负,并依据这些推动创新和发展。
美国电影赋予了美国文化更加革命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3)加深了国家认同意识美国电影对美国文化的影响还可以在国家认同方面得到证实。
电影通过揭示美国历史和文化传统,同时描绘现实文化的不同面貌,尤其是美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凸显。
第三部分:美国电影的类型美国电影以其各种形式和类型而出名。
主要的美国电影类型有:(1)好莱坞大片好莱坞大片的特点是采用大场景、沉浸式剧情,以及巨大的电影片场。
其突出的亮点和技术特效赢得了广泛的票房和观众。
从影视作品浅谈美国文化价值观

从影视作品浅谈美国文化价值观从影视作品浅谈美国文化价值观]影视作品就像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透过影视作品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观念与态度。
美国的影视作品之所以俘虏了全球人的眼球,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将美国文化价值观巧妙地贯穿于其中。
本文从捍卫梦想、追逐民主自由以及人性的光辉三个方面对美国影视作品中的文化价值观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让我们在通过影视作品了解美国文化的同时,也能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新的定位与思考。
美国的大部分影视作品都是选用亲情、友情、爱情、正义以及科幻为线索。
大规模耗资制作的华丽场面,再加上其政治、经济、文化的优势,使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自由与民主借助影片完整地展现在观众眼前,由此引起人们的思索与探究。
美国影视作品传达出的道德关怀和人道主义,物质进步和增长以及追求自由与平等的价值观都值得观众借鉴和学习,而这些不仅是美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支柱,同时也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乐意标榜的完美价值观。
一、美国的文化价值体系美国文化体系的构建大多数来源于它的移民文化,所以美国的文化被称作一个“大熔炉”。
美国的传统文化大多数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从他们的原住地所带来的,尽管融入了许多移民国的文化,大体上还是以英国的传统文化为主。
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美国哥特式》,野牛镍币和山姆大叔被视为美国传统文化的五大象征,由此派生出的民主政体、自由原则、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也就成了美国传统和主流的文化价值观。
由于美国是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传统文化保留的时间也相对较短。
美国的现代文化也是由传统文化逐渐过渡而来,主要表现在美国梦,自由与平等,道德主义与人道主义之上。
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亚洲和拉美人,他们都把美国看成是实现梦想的摇篮,并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片土地上有所获。
同时,作为一个建立在自由之上的国家,自由与平等同样在美国文化体系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这是由于早期的美国殖民大多数来自殖民国的中下层阶级,他们严格反对“旧世界”的许多不平等现象,希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即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天行者”卢克身上,美国人看到了祖 辈曾有过的那种生活与追求:一个青年, 孤身一人离开家,到遥远的地方去实现自 己的事业与梦想……
经过十几年的淘洗, 1994年罗伯特·泽米基 斯的《阿甘正传》为 世纪末的“美国精神” 写下了一部《新约》。
卡普拉式的理想主义虽然已经黯淡,但在 闹剧般的历史事件中,依靠纯真、执着与 善良,人们依旧能够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美国人似乎很满足于这个答案,因为从那 以后,好莱坞的主流电影开始朝大投资、 高科技、纯视觉刺激的方向发展,美国精 神通过简单的、符号化的方式加以表现。
不过现实中毕竟不是每天都有子 弹横飞,对独立的追求,表现在日 常生活的领域,则是对个人奋斗和 经济成功的肯定,这便是美国人津 津乐道的“企业家精神”。美国影 片中的富人阔佬,固然有卓别林 《城市之光》中那样的宵小之徒, 但也有不少像弗兰克·卡普拉的 《一夜风流》中那样善良、开明、 满怀社会责任感与正义感的人物。 这在对金钱和市场持怀疑主义的欧 洲人看来,往往难以理解。
着种德 是敢 最发的和, 克死
到独准 ,、 崇现角反在 斯一
近特 乎的 顽东
则 背 后 ,
在乐 这观 些、
高个 集
芬 奇 名
只 知 更
大概是移民国家的特色——— 在政权和宗教之外保持一种人 格上的自足与自尊,始终被美 国人视为民族精神的核心。表 现在电影里,便是以《正午》 中的退休警长和《巴顿将军》 里的铁血统帅为代表的形形色 色的“孤胆英雄”。在这些影 片中,他们往往同时承担着来 自敌人、上司和同僚的压力, 最后凭个人的智慧与血勇,在 逆境中杀出一条路来。
30部中国人不得不看的美国电影
1962 ·
……
固西美人 正想 目普 视 合 列 鸟
的存国类 直和 中通 斗 了 榜 》
独在精普 、人 若的 士 慈 首 中 年
立,神遍 坦生 干美 等 父 。 的 的
。这中遵 诚守 最国 多 、 可 律 影
就另循 则一人种好以师片
是有的 :般可身公想阿《
执一道 但勇 也以份民象 提杀
在《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 一片中,卡普拉把镜头对 准了国会山、林肯纪念堂 和刻有《葛底斯堡演讲》 的石碑,将这些象征着美 国价值观中最崇高部分的 事物,与现实政治中的污 浊和腐败进行了对比,然 后通过正直、单纯的青年 议员史密斯以及一群孩子 的力量重新拨乱反正。
与解构相伴的是新生。以《教父》、《大 白鲨》和《星球大战》这3部影片为标志, “电影小子”们在20世纪70年代初全面接 管了史诗片的泡沫迸裂后留下的满目疮痍, 好莱坞的大制片厂制度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电影中的价值观,也更加关注平民社会和 普通人的生活。
这种牧歌式的自信,以 越战为起点,开始动摇。 至高无上的“山巅之国” 信仰,到了《野战排》和 《全金属外壳》的年代, 已经被打回尘埃。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 对传统价值观的怀疑是空 前的。
《深喉》一扫“汉斯法典” 实施以来统治电影界的清 教徒戒律,把赤裸裸的性 场面搬上了银幕。一时间, 看《深喉》几乎成了一种 风尚。大学生们在周末呼 朋唤友,成群结队地跑到 电影院去看这部影片。这 与其说是对性场景的渴望, 不如说是享受那种冲破规 则、反抗社会的快感。
1937年,根据美国中 国题材作家赛珍珠的 同名小说改编,由奥 斯卡影帝保罗·蒙尼主 演的影片《大地》在
好莱坞怪才蒂姆·伯顿导演的影片 《艾德·伍德》,其主角就是这样 一位历史上确有其人的B级片导演。 梦想与热情是他惟一的精神支柱— ——这个人后来真的拍成了许多影 片,这些影片为他带来了“有史以 来最烂的导演”的评价。不过那又 有什么关系呢?他的梦想已经实现 了。影片中最意味深长的一段,是 艾德·伍德和奥逊·威尔斯在酒馆中 邂逅。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导演和最 差劲的导演坐在一起,像兄弟一样 谈论着他们的苦恼和抗争。也许, 就灵魂的层面而言,这两个人之间 的距离,其实很小。
美国电影与美国文化
制作:杨卓雅
从电影中看见美国精神的变迁、美国人自我认知 的人生价值的改变以及美国人在民族精神中一直 坚守的某些东西。
从这些电影中可以看出没有历史文化沉淀的美 国如何在苦苦积累自己的历史文化。民族性的东 西往往不可忽略,我们往往只看见美帝国飞扬跋 扈的统治者以及他们的远征军,而看不见美国的 芸芸众生。也许从好莱坞的商业电影中我们能看 见美国。
如果要在世界上评选“最具民族性和世界性的” 的东西,美国电影即使无缘夺冠,名次至少也不 会掉出三甲。在这个星球上,好莱坞的产品同时 扮演了两种角色,它既是不同肤色、种族和信仰 的人群的娱乐对象,又是美国精神和价值观的庞 大载体。因此,在选择这30部“中国人不得不看 的美国电影”时,我们的目光,首先聚焦于“美 国”,其次关注的才是“电影”。
《蜘蛛侠》的导演萨姆·拉 米,当年就凭着一套小制
作的《尸变》,不仅成为
“邪典”电影中的杰出之
作,更初步展现了自己在
模型制造和节奏控制上的
超凡能力。到了上世纪末, 终于出现了一位把B级片 的意义发掘到极点的“另 类天才”———昆汀·塔伦 蒂诺。
美国电影中的中国题材 坦率地说,在 好莱坞几十年的历史中,有关中国题材的 影片,几乎没有成为主流的。不过,我们 既然在这里罗列“中国人不得不看的30部 美国电影”,如果对此方面完全不涉及, 未免太过失察。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 于《拯救大兵瑞恩》 和《蜘蛛侠》中高高 飘扬的星条旗。而影 片《肖申克的救赎》 则体现了美利坚立国 的根本,即以“自我 救赎”为内核的新教 精神
美国电影中的另类声音
美国电影业的强盛,除表现为大量从大制片厂流 水线上生产出来、大投资、制作精良的A级影片 外,还表现为充斥市场的无数低成本娱乐片,即 所谓的“B级片”。这些电影多数采取独立制片 的形式,编剧往往兼任导演,奔走呼告求得的一 点可怜的资金,多半在影片拍竣前即告用罄。为 了省钱,很多影片甚至用磁带摄像机拍摄,然后 就等待着被哪位制片人相中,肯为他们掏腰包, 把磁带转换成胶片拷贝。实在等不及了,就只好 先以录像带的形式进入租赁和零售市场,能收回 一点成本是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