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专题:荷
残荷阅读理解答案

篇一:残荷阅读理解答案散文阅读19.高洁的品格苍凉悲壮的凄美(每空1分. 共2分)20 .在繁华褪尽的萧索里, 保持生命与生俱来的不屈和圣洁;在凄风冷雨的逆境中, 保持灵魂的那份纯真与高贵.(共 2 分)21 .[a] 处示例:“悲苦”“冷雨”“孤寂”“落寞”四个词语, 形象地表现了残荷的凄凉.[b] 处示例:是憔悴的神态,也是不屈的神态. 为下文赞叹残荷铺垫.(批注的角度可以是修辞、词语、句意理解等, 符合要求即可.每句2分,共4分)22 .示例:满塘的荷花依旧会在荷叶的拥托之中,亭亭玉立,香远益清. 含苞的娇羞欲语,怒放的潇洒舒展. 粉荷美艳,白荷净洁, 演绎万种风情.(扣住夏日荷塘描写1分, 内容 2 分,修辞1分.共4分)篇二:残荷阅读理解答案15. ①依然不凡生命旋律的张力执着地坚守着自然赋予其在顽强中的残缺美。
②俨然透出一副心洁则性净,性净则情宁,无欲则无畏的神情。
③显得有些孤傲,在不可抗拒之中孕育着一种超凡脱然之美。
16. 与残荷形成正面衬托。
由残荷联想到胡杨,通过对胡杨的韧性与坚毅、睿智与峻毅、神圣与瑰丽的描绘与赞美,正面烘托出残荷坚毅刚强的品格,神圣瑰丽的残缺之美。
17.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荷花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荷花娇美智慧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赞美之情。
⑵“折卷”和“折曲”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准确精炼,“折卷”有折断、弯卷的意思,形象准确地描绘出荷叶枯萎的样子,“折曲”有折断、弯曲的意思,形象准确地描绘出茎秆的枯萎的样子。
18. 示例:衰败、凋枯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轮回里的一种孕育,残缺本身就是一种美。
围绕这两点来说即可篇三:残荷阅读理解答案残荷听雨①有一种高贵,总让我匍匐膜拜;有一种圣洁,总让我敬重仰视。
②那就是残荷,挺立于泥淖之中高贵而圣洁的灵魂花朵。
③平生是那么地喜欢荷,不仅因为她美丽的外表,更因为她高洁的品格。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荷花的个性;美而不艳、媚而不俗是荷花的风姿;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她的志向;纯洁高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她的品德。
A专题:荷

莲花学校 尧熙平
赏荷
请用几句话 作为献给莲 花的颂语。
荷花
• 荷花,别名莲花、芙蕖、水芝等, 它清纯自然,宁静雅致,是圣洁、 和平、吉祥的象征。古往今来,描 绘荷花的妙品佳作随处可见,文人 墨客喜欢以荷言志,以荷比物,以 荷兴思。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荷 花的世界,去欣赏她那美丽的身姿, 领略她蕴含的文化底蕴!
………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把莲 奉为自己心目中的圣花,为莲写下 了许多动人诗篇。你能说说你心目 中的植物具有何种精神品质吗?具 体说说这种品质体现在哪里?学习 托物言志的写法,以“我爱 ”的 形式说一段话,抓住事物的特征, 力求说出新意。
布置作业:
1、请课后积累写“荷”的或写“花” 的诗句。 2、学习“托物言志”手法,写一篇 小文章。
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诗中不仅描写莲叶的色彩、 香味、形象,还特别写了莲 移舟水溅差差绿, 叶在风中的动态美;诗中不 仅从侧面写了人们对莲叶的 倚槛风摇柄柄香。 喜爱,还进一步写了莲叶的 多谢浣纱人未折, 高贵品质。 这首诗意境优美, 雨中留得盖鸳鸯。 句句是画,它由舟行荷塘 这首小诗,吟 图、荷塘浣纱图、风摇 咏莲叶,通篇不着 一个“莲”字,但 荷叶图、鸳鸯戏莲图组成, 句句均未离开莲。 这组画面生机盎然,充满诗 情画意。这首诗清新秀逸, 是咏物诗,又是一幅色彩鲜 艳充满动感的立体风俗画。 莲叶 唐 郑谷
在你的面前 思绪在梦幻中缓缓地飘逸, 仿佛幽幽的柔情, 又如淡淡的清香, 正将我的心和思绪融化。 轻轻的,静静的, 如诗、如梦, 如雾、如幻……
采莲曲 王昌龄 咏 荷 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的《采莲曲》写的是采莲女,但作者 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 现,而是让她们夹在田田荷叶、艳咽荷花丛中若 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画面 中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 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首小诗描写
【必备】荷花的作文(精选66篇)

【必备】荷花的作文(精选66篇)【必备】荷花的作文(精选66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花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荷花的作文篇1一个周末,我们来到了公园看荷花。
人们都说“湖中的花是美丽的仙子。
”我完全同意。
所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最出彩的,就是那荷花的色彩了。
荷花的色彩是各不相同的,有点像在雪白的牛乳中染过似得,虽然不是那么娇艳,但也十分可爱。
有的荷花粉红粉红的,如同一位害羞的少女,含苞怒放。
最好看的要属那鲜红的荷花了,那种不像是一般地红,也不是很嫩的红,而是荷花特有的,无法言语的红,这种红是清新脱欲的,更是无可挑剔的,它有着鲜红的热情又有着嫩红的可爱,集万千宠爱于一生的红。
在莲叶的映衬下,它,是多么艳丽!荷花仙子的姿态也是无人能比。
曲曲折折的荷塘之上,弥望的摇曳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舞女的裙。
微风过去叶子与花有了一丝颤动,像闪电般,瞬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浪,如同柔媚的舞姿一般。
这种无以言状的,让人痴迷。
荷花仙子还有清新脱悦的性格,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
你看它把根扎在散发着腥臭的污泥之中,却在纯的没有一点杂色的花怒放在绿叶之间,这种脱俗让赏花的人也为之汗颜。
我多想。
这就是荷花如仙子般纯洁的花!我爱荷花!荷花的作文篇2夏日里有许多美丽的景色,但是最让我感到美不胜数的地方,还是那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冷风刺骨都有游客赏玩的荷花池啦﹗来到荷花池边,先映入眼帘的还是那千姿百态的荷花。
接着便看到池中那一只只龙头船。
荷花早已开了不少,有的直立在那儿,好像在专门等着我;有的花瓣没有完全展开,好似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见不得外人,只依靠绿叶的衬托和陪伴;有的还是花苞,只露出一两片花瓣。
这时,一只蜻蜓时不时地沾着水面落在一朵粉色花瓣上,看,它俩聊得多开心啊﹗再看看那两个小朋友,一个拿着莲蓬,另一个拿着荷叶,和妈妈坐在小船里。
高中物理专题训练专题全

应该是:
A F1 B F2 C F3 D
F4
4如图所示,电量为 Q1、Q2的两个正点电荷分别置于 A点和 B点,两点相距 L.在
以 L为直径的光滑绝缘的半圆环
上,穿有负点电荷 q(不计重力)且在 P点
平衡, PA与 AB夹角为 α,则
应为( )
A.tanα
B.tan2α
C.tan3α
D.tan4α
5如图所示,悬挂在 O点的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下端有一个带电量不 变的小球 A。在两次实验中,均缓慢移动另一带同种电荷的小球 B。当 B 到达悬点 O的正下方并与 A在同一水平线上,A处于受力平衡时,悬线偏 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若两次实验中 B的电量分别为 q1和 q2,θ分别为 30°和 45°。则 q2/q1为
绳的拉力为(
)
A T B 2T C 4T D 8T 8两根绝缘细线分别系住 a、b两个带电小球,并悬挂在 O点,当 两个小球静止时,它们处在同一水平面上,两细线与竖直方向间夹 角分别为α、β,且α<β,如图所示.现将两细线同时剪断,则 ()
A.两球都将做匀变速运动
B.两球同时落在同一水平地
C.两球同时落在同一水平地面上时水平位移不相同面
向指向弧 AB中点
4在 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一个带正电 Q1,一个带负电-Q2,Q1=2Q2,
用 E1和 E2分别表示两个电荷所产生场强的大小,则在 x轴上(
)
AE1=E2的点只有一处,该处合场强为 0.
BE1=E2的点共有两处,一处合场强为 0,另一处合场强为 2E2
定,让 C不断与 A、B接触,最终:
A 三个球的带电量相同
B 三个球的带电量不同
CA和 B的静电力减为原来的
高中物理专题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场强和电势分布特点

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
E
E
O 图2
+Q
O
-
X
Q
Q
关于两电荷连线的中点O对称的 任意两点, 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越靠近两电荷的地 方电场强度越大;在两电荷连线中,中点O 处 场强最小,但不为零.E--x图象
y
在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场强方向处
处相同,关于O 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场强大小
相等,O 点场强最大 E--y图象
以纵轴为电势φ,作出的φ—x 图象如图6所示.
φ
+Q
O
+Q
x
图6
在两电荷连线中垂线上,中点电势最高,根据沿电场 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若以电荷连线中点为坐标原点O, 中垂线方向为横轴y .纵轴为电势φ ,作出的 φ—y图象 如图7所示.
等量同种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与上述相反
O
y
φ
O
y
图7
φ
关于正电荷对称的两点,根据等势面图,延长线上的 电势比连线上的电势高,关于负电荷对称的两点,延长线 上的电势比连线上的电势低.再根据正电荷周围的电势
设两点电荷的带电 量均为q,间距为R。
①中点O点处的电势φo: OAB4kRq0
②两点电荷连线上任意一点P处的电势φP:
P A B kr q A k(R q rA ) rA (k R q R rA )
总结:在两个等量正电荷的连线上,由A点 向B点方向,电势先减后增,在rA=R/2(即中 点O处)电势最小,但电势总为正.
③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任意一点Q处的场强EQ:
E Q E A E B 2 E A c o s 2 k(2 c o R q s)2c o s 8 R k 2 qc o s3
关于荷的甲骨文演变

关于荷的甲骨文演变英文回答:The oracle bone script for the lotus flower, 荷, has undergone several stages of evolution, each representing a distinct phas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riting.Phase 1 (c. 1500-1200 BCE):The earliest known form of the character is found on oracle bones from the late Shang dynasty.It depicts a stylized lotus flower with a central stem and four petals.Phase 2 (c. 1200-1000 BCE):The petals become more angular and the stem more pronounced.The character often contains additional strokes or circles to represent the stamens or pistils.Phase 3 (c. 1000-800 BCE):The character becomes more abstract, with the petalsand stem further simplified.The overall shape resembles a stylized flower, but the original naturalistic elements are no longer evident.Phase 4 (c. 800-600 BCE):The character is further reduced in size and complexity.It now consists of a single stroke with a small loop at the top, representing the flower bud.Phase 5 (c. 600-400 BCE):The character is standardized into its current form,with a single stroke and a heart-shaped loop at the top.This form remains largely unchanged in modern Chinese writing.中文回答:甲骨文中的荷字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演变:第一阶段(约公元前 1500-1200 年):荷字的最早形式出现在商代晚期的甲骨文中。
中考物理15.1两种电荷(原卷版2)

专题15.1 《两种电荷》课节减负作业一、选择题1.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A.质子 B.中子C.电子 D.原子核2.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图)。
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D.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3.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片迅速张开。
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说明玻璃棒带电B.不能说明玻璃棒是否带电C.接触金属球后,玻璃棒的电荷消失了 D.两片金属箔片带上了异种电荷4.有甲、乙、两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
将甲与乙、丙靠近时,他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B. 乙球一定不带电,两球可能带负电C. 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D. 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5.下列物质在一般情况下,都属于导体的是()A.石墨、塑料B.铜、大地C.橡胶、玻璃D.陶瓷、铜二、填空题1.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大小与电荷相等的正电荷,它的原子核外有_______个电子,这些电子总共带_______库仑的电荷。
2.打扫房间时,小刚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
这是因为他擦过的镜面因而带了电,带电体有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
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电子,若把它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原因是。
4.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B和C互相排斥,则B (选填“带正电”、“带负电”或者“不带电),A和C互相。
三、实验探究题1.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a粒子和质子的荷质比

a粒子和质子的荷质比粒子和质子的荷质比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基本粒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粒子的荷质比。
粒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具有电荷量子数为+1或-1的特性。
其荷质比是由电荷量子数除以其质量,通常用符号e表示。
根据实验测量,粒子的电荷量子数为1.602176634×10^-19库仑,质量约为9.10938356×10^-31千克,因此粒子的荷质比约为1.758820024×10^11库仑/千克。
接下来是质子的荷质比。
质子是原子核中最常见的粒子,其电荷量子数也为+1。
质子的质量约为1.67262192369×10^-27千克。
因此,质子的荷质比约为9.578833773×10^7库仑/千克。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粒子和质子的荷质比相差很大。
粒子的荷质比约为1.758820024×10^11库仑/千克,而质子的荷质比约为9.578833773×10^7库仑/千克。
这表明粒子的电荷与质量之比要大得多,这对于我们理解基本粒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上述定量的数据,我们还可以从理论角度来理解荷质比的意义。
荷质比实际上是描述了粒子或质子所携带的电荷与其质量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电荷与质量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物理学中,荷质比还与许多基本物理定律和理论密切相关,例如洛伦兹力和磁场的作用等。
因此,荷质比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常数,更是对基本粒子性质的重要描述,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之,粒子和质子的荷质比是描述了它们所携带的电荷与质量之间的比率,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也是我们理解基本粒子性质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指标。
通过实验测量和理论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荷质比对于物理学的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赠荷花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诗的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的命运。总写花的万 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 的可贵。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 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 的品格。但这首诗,却咏了荷叶“任天真”的品 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这首诗语言 通俗浅近,寓意明显,表现直露,节奏明快,与李商隐很 多诗歌的含蓄婉曲不同,体现了他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愿我们心中的莲花 常开不败!
在你的面前 思绪在梦幻中缓缓地飘逸, 仿佛幽幽的柔情, 又如淡淡的清香, 正将我的心和思绪融化。 轻轻的,静静的, 如诗、如梦, 如雾、如幻……
采莲曲 王昌龄 咏 荷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的《采莲曲》写的是采莲女,但作者 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 现,而是让她们夹在田田荷叶、艳咽荷花丛中若 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画面 中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 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首小诗描写
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诗中不仅描写莲叶的色彩、 香味、形象,还特别写了莲 移舟水溅差差绿, 叶在风中的动态美;诗中不 仅从侧面写了人们对莲叶的 倚槛风摇柄柄香。 喜爱,还进一步写了莲叶的 多谢浣纱人未折, 高贵品质。 这首诗意境优美, 雨中留得盖鸳鸯。 句句是画,它由舟行荷塘 这首小诗,吟 图、荷塘浣纱图、风摇 咏莲叶,通篇不着 一个“莲”字,但 荷叶图、鸳鸯戏莲图组成, 句句均未离开莲。 这组画面生机盎然,充满诗 情画意。这首诗清新秀逸, 是咏物诗,又是一幅色彩鲜 艳充满动感的立体风俗画。 莲叶 唐 郑谷
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淤泥而不 染,抒写 白莲内心的幽恨,流露出诗人隐居中孤高寂 寞、自伤迟暮的情怀。
莲 苏轼
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诗的开头两句叙事,交代了“卖莲房”一事强烈地吸引了诗人, 诗人连泛舟游西湖的打算都放弃了。透露出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 情。莲子的味道如何?“露为风味月为香”。“露”是什么“风 味”?“月”是什么“香”?谁知道。但“露”在视觉上是晶莹 湿润的,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的;而“月”在视觉上是皎洁的,或 者是淡雅朦胧的。用视觉形象来形容味觉和嗅觉形象,这在修辞 上叫“通感”。用“露”和“月”来形容莲子的风味和香气,似 乎不合情理,但这种形容却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无穷的 回味。
2、学习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以“我 爱 ”的形式说一段话,抓住事物的特 征,力求说出新意。
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王冕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
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 情,反映了诗人不以官场失意为意的恬淡闲适的心情。
语言质朴自然,比喻新颖生动。
读荷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 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 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 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白莲 唐· 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 句 生发新意;然而它并没有黏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 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后两句, 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 栩如生。借吟咏白莲,全力着意于白莲的精神之美,
1、从专题中你知 道荷还有哪些名 称?你能说说它 各个部分的特点 吗? 2、说说你所了解 的荷有哪些价值?
在这么多的咏荷诗文中,你最喜欢哪一篇? 为什么? 荷是一种普通的植物,为什么许多文人都喜 欢吟咏它呢?你能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 为什么吗?
托物 言志
拓展延伸:
1、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志士仁人、文人墨 客用自然界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 请列出一些这样的人物,同时写出浓缩了 他们崇高的人生境界的名言。
………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把莲 奉为自己心目中的圣花,为莲写下 了许多动人诗篇。你能说说你心目 中的植物具有何种精神品质吗?具 体说说这种品质体现在哪里?学习 托物言志的写法,以“我爱 ”的 形式说一段话,抓住事物的特征, 力求说出新意。
布置作业:
1、请课后积累写“荷”的或写“花” 的诗句。 2、学习“托物言志”手法,写一篇 小文章。
关于《爱莲说》
“说”是一种文体,通常借某 一事物说明一个道理。这篇“说”, 是宋朝哲学家周敦颐写的。《爱莲 说》是一篇状物抒情、寓哲理于暗 喻之中的名文。作者用具有高洁品 格的“莲”自况,言简意丰,文笔 摇曳多姿,历久传诵不衰。
研读赏析:
1、作者为什么喜爱莲花?本文从哪些方 面写莲的形象?这些描写体现了莲的什 么品质? 2 、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高唱赞歌,文章 是不是仅仅写莲花呢?在这里莲象征着什 么? 3、本文表明作者的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4、 作者借莲花来写人,而又直接在文中 点出来,那这种写法叫什么?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从生长环境写莲的高洁、庄重。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 清”从体态气味写莲的正直、芳 香。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从风度写莲的清高。
•
作者在本文赞美正直高 尚的气节,鄙弃追名逐利、 趋炎附势的世风,表现作者 洁身自好的态度。
实用价值 荷 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价值
荷
莲花学校 尧熙平
赏荷
请用几句话 作为献给莲 花的颂语。
荷花
• 荷花,别名莲花、芙蕖、水芝等, 它清纯自然,宁静雅致,是圣洁、 和平、吉祥的象征。古往今来,描 绘荷花的妙品佳作随处可见,文人 墨客喜欢以荷言志,以荷比物,以 荷兴思。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荷 花的世界,去欣赏她那美丽的身姿, 领略她蕴含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