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开辟新的发展道路》word教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世界开始走向整体word教案1

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第一课时新航线的开辟●课程标准3—4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腕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
4—2列举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按时期的突出作用。
●教学目标1、了解新航线开辟的缘故和条件,学会从可能性和必要性两方面去分析问题。
2、了解哥伦布等航海家开辟新航线的进程,培育不畏艰险、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3、分析明白得新航线开辟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哥伦布“发觉新大陆”的历史事件及其历史作用难点:新航线开辟的缘故和条件●教学进程一、导入:同窗们都明白地球是圆的,可是生活在文艺振兴时期的欧洲人是如何以为的?后来又如何从行动上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关于生活在文艺振兴时期的欧洲人来讲,由于他们活动的范围有限,只是从周围的乡村到城镇罢了,因此许多人相信地球是扁的,若是船只航行太远,可能会从地球的边缘掉下去。
后来,随着科学的进步,愈来愈多的人们相信地球是圆的,而新航线的开辟那么证明了这一学说。
)二、新课教学;一、新航线开辟的缘故活动:阅读教材,了解《马可.波罗游记》对那时欧洲人的阻碍(阅读以下三个材料)材料一:哥伦布在《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中写到:“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够取得他活着界上所需要的一切。
”材料二: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珍贵商品的要紧来源地,其中部份制成品是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的。
例如:丝、棉织品、磁器等,和部份未加工或半成品的药材和实物,如糖,尤其是香料……材料三: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据巴尔干、小亚细亚和克里木等地域,从而操纵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这事实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钱猛涨。
问:你能从以上材料中归纳动身觉新大陆的缘故吗?你还明白哪些缘故?(西欧国家欲到东方寻觅财富;奥斯曼土耳其妨碍东西方贸易。
第二课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土耳其人统治下的奥斯曼帝国曾经是一个地跨欧洲、 (1)土耳其人统治下的奥斯曼帝国曾经是一个地跨欧洲、 亚洲和非洲三大洲的封建帝国,人们信奉伊斯兰教; 亚洲和非洲三大洲的封建帝国,人们信奉伊斯兰教; 其统治者认为,自己的文明最优越, (2)其统治者认为,自己的文明最优越,他们轻视工业 和贸易,对西方的发明也不关心; 和贸易,对西方的发明也不关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成为战胜国瓜分的对象, (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成为战胜国瓜分的对象, 和东方许多国家一样,沦为殖民地。 和东方许多国家一样,沦为殖民地。
一、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 2.革命任务的提出 革命任务的提出: 2.革命任务的提出: 1917年4月16日夜间,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彼 1917年 16日夜间, 日夜间 得格勒。他在布尔什维克党会议上, 得格勒。他在布尔什维克党会议上,提出了 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 任务。(四月提纲) 。(四月提纲 任务。(四月提纲) 3.革命经过: 3.革命经过: 革命经过 时间、地点: (1)时间、地点: 年11月6日-7日,彼得格勒 1917年 1917 11月 (2)领导者: 领导者: 布尔什维克党 (3)结果: 结果: 冬宫被攻克,临时政府被推翻, 冬宫被攻克,临时政府被推翻,革命胜利
二、“西亚病夫”的崛起 西亚病夫” 凯末尔革命/改革的性质: 凯末尔革命/改革的性质: 2.崛起过程 崛起过程: 2.崛起过程: (1)凯末尔革命: 凯末尔革命:
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改革 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在凯末尔的领导下,成立了新的政府, 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在凯末尔的领导下,成立了新的政府, 发表了被称为“土耳其独立宣言” 国民公约》 发表了被称为“土耳其独立宣言”的《国民公约》,与侵 略军展开了武装斗争。1922年,终于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 略军展开了武装斗争。1922年 自由。 自由。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6.1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word教案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开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和路线,评估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用史料、图片展示等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通过动态地图演示、表格归纳、历史比较、问题讨论等方法探究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培养其读图识图、归纳、比较、总结和概括历史的能力;
通过辩论(讨论)探究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能辩证看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过程,培养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同时通过讨论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认识到新航路开辟既是历史的进步,也充满了血腥味和罪恶感。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2.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意义。
三、教学策略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
2.采用情景创设法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各种类型的教学地图
4.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哥伦布远航早半个多
世纪,请问这个壮举
是什么?中国的这一
航海壮举与新航路开
辟的目的有什么不
同?有什么共同影
响?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课紧紧围绕新航路开辟这个主题,分别探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原因、条件及影响,结构思路比较清晰。
在探讨问题时,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史论结合,帮助学生树立论从史出的意识。
整堂课的容量挺大,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比较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分析。
7.2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课件11(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2015-3-9
6
问题:十月革命的关键是什 么?
答:布尔什维党的正确领导
2015-3-9
7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①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1917年爆发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 皇统治。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性质: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 ②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另 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③1917年4月,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 (《四月提纲》)中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的任务。 《四月提纲》内容:a.第一阶段:1917年二月革命完成民主 革命。第二阶段:1917年十月革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b.如何退出大 战。 ④七月流血事件:7月,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反对革命,革命 已不可能和平发展,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⑤10月,布尔什维克党通过了列宁提出的近期举行武装起义的决 议。 ⑥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攻打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 政府。十月革命胜利。
11
2015-3-9
俄国的十月革命
沙皇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经济上 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政治上保留 了腐朽残暴的沙皇专制制度,这就使俄 国大大落后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成为 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
2015-3-9
12
十月革命原因
(6)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 成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创造了 前提。 ②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 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十月 革命的目的是要消灭剥削制度,建设共同富裕的 社会主义社会。 ③十月革命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 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推动。 ④使人类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 2015-3-9 13 时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三课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第一课时 新航路的开辟》教案 人教版

《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第一课时新航路的开辟》教案●课程标准3—4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4—2列举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教学目标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学会从可能性和必要性两方面去分析问题。
2、了解哥伦布等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过程,培养不畏艰险、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3、分析理解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历史事件及其历史作用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地球是圆的,但是生活在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人是怎样认为的?后来又怎样从行动上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对于生活在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人来说,由于他们活动的范围有限,只是从附近的乡村到城镇而已,所以许多人相信地球是扁的,如果船只航行太远,可能会从地球的边缘掉下去。
后来,随着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相信地球是圆的,而新航路的开辟则证实了这一学说。
)二、新课讲授;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活动:阅读教材,了解《马可.波罗游记》对当时欧洲人的影响(阅读以下三个材料)材料一:哥伦布在《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中写到:“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
”材料二: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其中部分制成品是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的。
例如:丝、棉织品、瓷器等,以及部分未加工或半成品的药材和实物,如糖,尤其是香料……材料三: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这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
问:你能从以上材料中归纳出发现新大陆的原因吗?你还知道哪些原因?(西欧国家欲到东方寻找财富;奥斯曼土耳其妨碍东西方贸易。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开辟新的发展道路》word教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开辟新的发展道路》word教案第二课开创新的进展道路[第一课时]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课程标准4-4 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它(他)们是如何阻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若干重大转折时期5-4 通过叙述有关史实,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
2—3 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国家治理形式,描述其要紧特点。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十月革命这一世界历史上重大事件爆发的背景、通过、结果及阻碍;通过对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及阻碍的分析,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指导学生设计制表,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形成历史知识结构;指导学生解读历史图片,并运用其中的有效信息明白得和认识有关历史内容。
通过对列宁与十月革命胜利之间关系的剖析,使学生正确认识在革命过程中杰出个人及人民所起的作用;正确评判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重点:十月革命爆发的缘故和意义难点:十月革命对俄国及世界历史的阻碍新课导入:从上一课的内容过渡——同学们,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在20世纪的上半期,世界发生了剧烈的震荡。
那么,这些剧烈的震荡表现在哪里?生:世界大战的爆发、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师:面对剧烈的震荡,人们在思索着问题的症结,那么,你认为这些震荡显现的症结在哪里?生:战争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与经济进展的不平稳。
经济危机爆发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师追问:生产的产品相关于什么而言是过剩了?生:劳动人民的购买力。
师:在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下,劳动人民做牛做马,却只能猎取极低的酬劳。
综合大伙儿刚才的分析,震荡显现的症结所在正是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本身。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方案一:用新的社会制度取代。
方案二:对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进行改造。
俄国人民选择了第一种方案。
出示课题: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新课教学:1.十月革命的缘故(背景)活动一:读一读,议一议问:十月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生:无产阶级革命。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3、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②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
年苏联成立。
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起义(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后颁布:
《土地法令》
《和平法令》
新生的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
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
1、1929年- 1933 年爆发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 界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最早从 美 国爆发。历史上 第一次全国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于1825年的 英 国。 2、这场危机波及 范围广 、持续 时间长 、 破坏性 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 资本主义 国家无一幸 免。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生产过剩”(生产相对过剩) 的危机。 3、危机爆发时:银行倒闭;工厂破产,工人失业;人 们无力购买商品;人民 生活水平 下降等。 4、这场危机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为法西斯分子提 供了生长的土壤,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德、日、 意建立 法西斯 专政,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
1949年5月 1949年5月
1949年10月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1、20世纪初,俄国是一个落后的沙皇专制统治的帝 国主义国家;一战使俄国蒙受深重灾难,社会矛盾空 前激化;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能满 足人民的愿望,继续战争。 2、1917年11月7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 格勒领导武装起义,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成立苏维埃 政府;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颁布《土地法令》,把 土地分给农民,把银行和大企业收归国有,由工人监 督企业生产。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3、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改 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 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历史与社会初二下人教新资料7.2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历史与社会初二下人教新资料7.2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教材分析本课组织了三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内容来表达20世纪人类文明史中的一个大主题: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本课时学习第一目“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其主题是俄国十月革命。
教材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十月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成果,在对内容的具体把握上可以分为三个板块:〔1〕十月革命的背景;〔2〕十月革命的过程;〔3〕十月革命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本目教材中有六张图片和两张阅读卡,这些资料的充分运用对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本课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和革命过程的概况;列宁的生平和他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在俄国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布尔什维克、苏维埃和苏联的由来以及苏维埃政权模式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利用本目教材提供的文字与图片材料了解十月革命在俄国爆发的背景;利用已学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0世纪上半期“全球性的震荡”等知识来理解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历史必然性;利用课外搜集到的众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材料,认识十月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影响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十月革命把共产主义的理想变为现实的革命豪情,感受革命者的坚定信仰和执著追求;能客观、理性地看待杰出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和影响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十月革命。
教学难点:理解十月革命的影响。
教学方法列宁的一生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相始终,建议不妨以列宁这个人物为授课线索,串起各个知识点。
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建议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料,适当补充一些资料,并引导学生运用资料,学会分析。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列宁与十月革命的图文资料如老照片、宣传画等;搜集一些前苏联时期的图片、革命歌曲、老新闻等图文影音材料。
教师准备:搜集一些介绍俄国发生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资料,准备十月革命的录像资料。
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展示教材第95页图7—18《列宁宣告苏维埃政权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走向现代世界
第二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一课时]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
课程标准
4-4 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它(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5-4 通过叙述有关史实,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
2—3 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描述其主要特点。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十月革命这一世界历史上重大事件爆发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通过对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及影响的分析,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指导学生设计制表,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形成历史知识结构;指导学生解读历史图片,并运用其中的有效信息理解和认识有关历史内容。
通过对列宁与十月革命胜利之间关系的剖析,使学生正确认识在革命过程中杰出个人及人民所起的作用;正确评价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重点: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和意义
难点:十月革命对俄国及世界历史的影响
新课导入:从上一课的内容过渡——同学们,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在20世纪的上半期,世界发生了剧烈的震荡。
那么,这些剧烈的震荡表现在哪里?生:世界大战的爆发、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师:面对剧烈的震荡,人们在思索着问题的症结,那么,你认为这些震荡出现的症结在哪里?生:战争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经济危机爆发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师追问:生产的产品相对于什么而言是过剩了?生:劳动人民的购买力。
师:在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下,劳动人民做牛做马,却只能获取极低的报酬。
综合大家刚才的分析,震荡出现的症结所在正是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本身。
那么,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方案一:用新的社会制度取代。
方案二:对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进行改造。
俄国人民选择了第一种方案。
出示课题: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新课教学:1.十月革命的原因(背景)
活动一:读一读,议一议问:十月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
生:无产阶级革命。
是以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革命。
问:那么,为什么俄国会发生十月革命?
请阅读书本及相关资料,了解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2分钟)
具体了解(1)一战前的俄国经济状况如何?
(2)一战给俄国造成了哪些影响?
(3)1917年3月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结果如何?
思考: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国情对十月革命的爆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看法。
然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2.过程
(1)展示图片: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革命的胜利需要领袖的正确指导。
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讨论:为什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会受到工人和士兵的热烈欢迎?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让学生结合本课学过的内容回答。
教师小结: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
正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列宁的到来对于俄国革命来说,就像行驶在重重迷雾中的航船看到指航的灯塔一样,有了明确的方向。
列宁向布尔什维克党和无产阶级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列宁在革命的生死关头为俄国指明了方向,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坚定了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信心。
(2)播放录像:《列宁在十月》节选部分
教师根据录像讲解:11月6日晚到7日早晨,20万赤卫队员、革命士兵和水兵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桥梁、火车站、邮电局、国家银行和政府机关等战略要点。
7日晚上9点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向敌人最后攻击的炮声。
随着炮声,革命群众和士兵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最后一个堡垒发起了总攻。
雷鸣般的“乌拉”声压倒了枪击声。
到8日凌晨二时许,起义者占领了东宫,临时政府的十六位部长被擒获,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取得胜利!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以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日子永远地载入了人类解放斗争的史册。
概括:十月革命的基本情况——时间,主要领导人,主要参加者,最主要的特征……在学生概括时出示相应的图片、漫画,如
3.结果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俄国成立了苏维埃政府,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政府把土地分配给农民,把银行和大企业收归国有,由工人监督企业生产。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活动二:思维激扬十月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指导;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力量比较集中……4.影响、意义
阅读相关资料,讨论:十月革命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对俄国来说,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在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改造成为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重要前提。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模式,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它的胜利,不仅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而且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