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商业专题研究新摩尔商业顾问
社区沿街商业及会所深化研究报告

购物中心、百货店、 大型超市、超市、 生鲜食品超市、便 利店、食杂、中西 药、日用百货、家 庭用品、服装鞋帽、 纺织品、钟表眼镜、 五金、家电、建材、 书店、音像、美容 美发、彩扩、休闲、 文化娱乐
1-1.5万 0.4万
0.5-0.8万平方米 ≥0.06万平方米
根据社区档次不同要求不同 (见下页)
注:此标准出自商务部商业改革司
社区商业的业态类型
类型
业态举例
说明
基础配套型 品质提升型
菜市场、大众餐饮、大众理 发、大众沐浴、维修、废品 回收 便利店、食杂、面包 房、中西药、书报、餐饮、 美容美发、洗染
菜市场、超市、大众餐饮、 大众理发、大众沐浴、维修、 废品回收 、百货店、大型超 市、生鲜食品超市、便利店、 食杂、中西药、日用百货、 家庭用品、服装鞋帽、纺织 品、钟表眼镜、五金、家电、 建材、书店、音像、美容美 发、彩扩
社区商业的分类
社区商业可依据多种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一
社区档次 豪华社区 高档社区 中档社区 低档社区
地域
地段稀缺 交通便捷 环境易居
地段优异 交通顺畅 环境易居
地段平庸 交通可达 环境普通
地段较差 交通不便 环境不佳
容积率
居住人群
建筑品质
低
高收入、高知识、 别墅、低层高品质建筑
高知名度人群构成
优点
② 后期运营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商户组合; ③ 能够通过招商引进品牌客户,对项目整体品质有总体把握, 保证社区品质不受影响;
④ 未来可进行抵押贷款或增值出售多种选择。
①需设立专业的经营管理公司负责经营管理;
缺点
②不能迅速回收资金; ③招商能力的要求极高;
④日常经营能力的要求高,经营风险最大;
社区商业研究

社区商业研究1.国外社区商业的发展及其启示与借鉴1.1. 概论国外社区商业的产生和发展社区这个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1887 年提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群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商业以社区为载体,以社区范围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其基本功能包括满足社区居民的购物需求、服务需求、休闲娱乐需求等。
社区商业最早于20 世纪50 年代在美国出现。
当时由于家庭汽车的普及,以及城郊新建的发达的高速公路,使得城市居民大量向郊区扩散,由此产生了专门为郊区新建居住居民服务的社区商业。
60年代,英国、日本、法国等西方国家也由于居民的郊区化而出现社区商业,到70 年代,新加坡的社区商业也开始大规模发展起来。
国外的社区商业主要以购物中心的形式出现。
国外的购物中心分为地区型购物中心、社区型购物中心和近邻型购物中心三种,以美国为例,对三者进行比较:从上表可以看出,社区购物中心在面积、服务人口、商店数目等方面都界于地区型购物中心和邻里型购物中心之间。
社区购物中心的零售商们联合扩大经营的范围,不仅增强对人们“一站式”购物的满足能力,还向社区居民提供丰富的服务项目和休闲娱乐项目,因此社区购物中心在各国城市整体商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例如在美国2000 年全国社区购物中心零售额为4494亿美元,高于近邻型购物中心(3205 亿美元)和区域型购物中心(1429 亿美元)。
约占美国商业总零售额的40. 68%。
1.2. 国外社区商业特征西方国家的社区商业,根据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交通状况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社区购物中心的规模、形态、位置选择等方面。
例如美国社区购物中心的形态以单层楼为主,占地规模在(4-12万平方米,服务人口在2万至10万,而英国由于人均土地面积比美国少,社区购物中心的分布比美国密集,多层的购物中心和多层停车场是英国社区购物中心的主要形式。
社区商业研究报告

社区商业研究报告
社区商业研究报告是对特定社区商业环境和商业机会进行分析的一份报告。
它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社区商业结构、竞争格局、消费者需求、市场规模、市场增长率、商业趋势等。
该报告通常由一系列的调研方法收集数据和信息,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文献研究等。
研究人员会根据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形成一份全面而准确的报告。
社区商业研究报告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和投资者了解特定社区的商业环境,并为他们制定相应的商业战略和决策提供依据。
它可以提供社区商业的整体概况、市场需求的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潜在的商业机会等信息。
在社区商业研究报告中,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社区商业结构分析:对社区内的商业建筑、商业街区、购物中心等进行分析,了解商业结构的整体情况和特点。
2. 市场规模和增长率: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确定社区商业市场的规模和增长率,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商业投资的参考。
3. 消费者需求分析:调查和分析社区居民的消费需求,了解他们的购买偏好、消费习惯等信息,从而为企业定位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4. 竞争格局分析:对社区内的竞争对手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
他们的业务模式、产品特点、市场份额等信息,为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5. 商业趋势研究:分析社区商业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的商业机会和挑战,帮助企业做出相应的战略规划。
总之,社区商业研究报告通过对特定社区商业环境和商业机会的分析,帮助企业和投资者了解市场情况,并为其制定相应的商业战略和决策提供指导。
成都社区商业调查报告

成都社区商业调查报告一、社区商业研究背景(一)社区商业基本概念1、社区商业定义社区商业是指以社区内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以优化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属地型商业。
社区商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内的居民,应具备行业齐全、服务配套的特点,并以先进的商业业态和优美的商业环境,在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更注重提供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多样化、个性化的综合消费。
2、社区商业分类(图略)3、社区商业功能(图略)(二)国外社区商业发展概况由于国外城市居民大量居住在郊区,社区商业非常发达,例如美国2000年社区商业的零售额就占了国家零售消费品总额的40%,而中国目前还不到10%。
国外的社区商业主要以购物中心的形式出现,尤以社区型购物中心所占的份额最大。
购物中心是一种现代的零售业态,是一个由零售商店及其相应设施组成的商店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和管理,一般有一个或几个核心商店,并有众多小商店环绕。
购物中心有宽敞的停车场,其位置靠近马路,顾客购物来去便利。
国外社区商业中心一般都实行开发和经营分离的做法:开发商负责前期开发,经营商负责租赁经营,形成良性的运作机制。
(三)国内社区商业发展概况我国的社区商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商业主要以历史形成的沿街商铺为载体。
这种商业形式是自然形成的缺乏统一规划,业态档次普遍较低,社区商业功能不全。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商业房地产的逐渐成熟,社区商业得到了巨大的进步。
国内出现了一大批"购物中心"、"生活广场"、"娱乐休闲一条街"等众多社区商业项目。
国内的社区商业设施正朝着成为一种综合建筑、景观、空间、声音的体验式场所,一种为社区居民创造的拥挤热闹的场所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的社区商业普遍带有浓厚的住宅底商特点(为了保持良好的居住和绿化环境,上海浦东越来越多的住宅区淘汰了住宅底商,而采取集中式购物中心模式),与国外成熟的社区商业模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社区商业调研报告

社区商业调研报告
《社区商业调研报告》
一、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区商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社区商业调研报告中,我们将就社区商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者需求等方面作出全面的分析。
二、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社区商业的发展情况,深入挖掘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分析社区商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商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以及线上调研等多种方法,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来进行分析。
四、调研结果
1. 社区商业现状
通过实地走访和线上调研,我们了解到目前社区商业主要以超市、便利店和药店等为主。
消费者在社区购物的频率较高,主要以日常用品和食品为主要购买对象。
2. 消费者需求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消费者对于社区商业的期望主要体现在购物便捷、商品种类丰富和服务质量好等方面。
3. 发展趋势
未来社区商业将趋向多样化,消费者需求将更加个性化,线上线下融合将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五、建议
在社区商业发展方面,建议商家可以增加线上购物体验,提升商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丰富商品种类,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综上所述,社区商业调研报告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的分析和建议,相信可以对业内人士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龙湖商业地产专题研究——社区商业

调整后的商业面积 (㎡) 16,000 28,000 25,000 18,000 9,000 15,500 19,800 5,940 6,000 1,980 5,000
户均商业面积 (㎡/户) 8.89 6.67 5.68 3.78 3.05 3.03 2.65 1.61 1.28 0.55 0.48
2.0 标杆案例研究
2.2 研究对象 十二个典型案例:
深圳地区
锦绣江南
招商海月花园 万科四季花城
蔚蓝海岸
风和日丽
阳光棕榈园
美丽365花园 皇御苑
海滨广场
凤凰城
广州地区 星河湾
祈福新邨
2.0 标杆案例研究
2.3 研究对象说明 – 首先,社区的商业体量较合理且与住宅比例不明显失衡; – 其次,选取样本的开业年限均达到三年以上,经营状况处于较稳定时期; – 再次,主力业态为超市/餐饮/服务配套等社区商业典型业态; –另外,交通条件也是影响外部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如具备条件,如半径1.5公里范围内常住人口达到10万以上,亦可引进综合超市, 如蔚蓝海岸有8,000㎡的人人乐超市,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本身有570,000㎡的建 筑面积,周边尚有其他中大型社区,如招商海月花园。
3.0 社区商业前期规划篇
3.2 社区商业规模确定
类型定位
外向型条件
偏外向型条件
内向型条件
• 是能较直接反映出社区商业性质的因素。辐射范围的大小可以从其业态的组合、主 力 店等情况来判断商业的辐射范围。
• 也是判断社区商业性质的重要因素。商业与住宅的关系可以看出本社区人口规模是否 足以支撑社区商业的正常经营,从而,可以判断其商业的对外性质的强弱。
•也是判断社区商业性质的重要因素。商业与住宅的关系可以看出本社区人口规模是否 足以支撑社区商业的正常经营,从而,可以判断其商业的对外性质的强弱。
社区商业(一)理论篇

社区商业分类 按体量划分
5万方
区域商业中心
邻里商业中心
3万方
外向型社区商业
1万方
内向型社区商业
0万方
社区商业研究—理论篇
社区商业分类 按商住比划分
➢外向型的社区商业面积与住宅面积之比在5%—11%之间,商业体量较大,依靠本社 区居民的消费不足于支撑商业的持续稳定经营,需要外部较大规模消费群来支撑商业 的正常经营,这对周边商业环境的要求很高,需要周边环境能够提供足够的人流和良 好的商业氛围。 ➢偏外向型的商业面积和住宅面积之比在2%—5%之间 ,这一类别的社区商业正常经 营主要依赖于本社区居民的需求,商业规模上不能追求巨大化,否则市场难以消化。
社区商业的分布与商业的规模、性质有直接关系,而现实案例中不同 业态商家的分布则体现了商家对于位置的偏好及商业整体规划的合理 程度。根据对武汉社区商业的研究,发现各社区商业的布点主要有四 种类型:
➢圈地街铺型 ➢入口街铺型 ➢入口集中型 ➢以点带面型
社区商业研究—理论篇
社区商业分布特点 圈地街铺型(底商)
➢内向型商业面积与住宅面积的2%以下,社区商业规划时基本不考虑社区商业的对外 性,完全依赖本社区居民的需求,商业规模的大小可根据社区人口规模而变化,一般情 况下本社区人口规模足以支撑商业的正常经营。
社区商业研究—理论篇
社区商业分类 按人均商业面积分
类型 外向型 中间型 内向型
案例
万科高尔夫 江南家园 御水天成
西北湖凤凰城 巴黎豪庭 融侨华府 水岸星城
金地格林小城 华润凤凰城 代国际花园
金色港湾
户数
1400 1200 504 1000 3550 3500 6800 7000 1600 5940 7900
社区商业行业调研报告社区商业中心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态度

社区商业行业调研报告社区商业中心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态度社区商业行业调研报告I. 引言社区商业中心作为城市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扮演着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重要角色。
本调研报告旨在分析社区商业中心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态度,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II. 市场竞争力分析社区商业中心的市场竞争力是评估其在当地商业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
1. 经营模式多样性社区商业中心成功的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经营模式的多样性。
通过引入不同类型的商家,如超市、餐饮、娱乐等,社区商业中心可以满足居民各种不同的购物需求,提高商业中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 商品种类丰富度社区商业中心的竞争力还体现在商品种类的丰富度上。
具备多元化的商品种类和丰富的品牌选择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满足他们不同类型的需求。
此外,时尚、独特和高品质的商品也能提高商业中心的竞争力。
3. 商业中心布局和设计社区商业中心的布局和设计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商业中心的印象和购物体验。
便利的交通、合理的商铺布局、舒适的环境设计以及便捷的停车设施等因素都是评估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III. 消费者态度调研消费者态度是社区商业中心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调研中,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以了解消费者对社区商业中心的满意度和期望。
1. 消费者满意度根据调研结果,大多数消费者对社区商业中心的整体满意度较高。
他们认为商业中心提供了便利的购物环境和多样化的商品选择,同时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普遍认可。
2. 消费者需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消费者对社区商业中心的期望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a. 多样化的商业体验:消费者希望商业中心能够提供不仅仅是购物的体验,还包括娱乐活动、社交聚会等。
b. 提供个性化服务:消费者希望商业中心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包括定制化的推荐、优惠等,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c.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他们希望商业中心能够采取相应措施,如减少塑料使用、推广可持续品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忽视项目自身商铺的特征,售价往往比较中庸。
深圳新摩尔公司
随着城市商业中心的不断成熟,商业地产已经进入一个社区商业的
时代,大规模的城郊社区开发,以及城市中心区的旧城改造,带来了大
量的社区商业,社区商业的开发必须充分了解社区商业的消费特征、定 位特征、招商特征、销售特征、经营特征,从而使得社区商业的开发进
深圳新摩尔公司
一:社区商业的规模规划
社区商业地产的开发必须遵从社区商业的规律,必须 量化规模规划。 当前社区商业开发有失度的苗头,追求商业面积最大 化的问题比较严重。一些社区项目商业规模偏大,导致社 区商业招商难甚至长期空置。由于社区商铺价值高于住宅
价格多倍,开发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尽可能地划分街
1:社区多组团,商业街多组团布局模式
桃源居多期分片区滚动开发,先后在前进路、汇江二路、洲石公路开发 了相应的社区商业。
桃源居社区商业布局图
深圳新摩尔公司
2:社区大围合,商业街大围合布局模式
不少社区项目四面环绕市政道路,通常会逢街划铺,形成商业大围合布 局模式。在大围合商业街区规划中,还有一些项目在社区主入口部分,通过将 门禁系统后移,将商业街引进形成内街,在增加商业街面积的同时,也形成了 一条半开放式的商业街,这种半开放式的商业街因为位于社区主要出入口,因 而也是生意最旺的。
深圳新摩尔公司
社区商业专题研究报告
深圳新摩尔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撰稿人:邵 林 QQ 457108530
深圳新摩尔公司
目
录
第一部分:社区商业亟需由粗放式开发进入专业化运营 第二部分:社区商业在城市商业中的定位 第三部分:社区商业的建筑规划设计 第四部分:社区商业的配套规划 第五部分:社区商业的业态与招商
从上面的平面我们明显
兰光路
车辆出入口
看出,虽然该项目楼上有4个
塔楼,但其塔楼出入口分散在 商业价值相对较弱的燕南路和
深圳新摩尔公司
四:社区商业主力店、次主力店、街铺的面积规划
1:超市百货主力店面积 一般标准超市规模达到6000-10000平方米,单层面积一 般在3000平米以上,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超市要求单层 面积较高,沃尔玛要求单层面积达一万平米. 2:次主力店面积 次主力店包括品牌连锁餐饮、健身中心、美容中心 等,如一般连锁快餐肯德基、麦当劳的面积要求在300500平米之间。 3:街铺面积 街铺通常情况下以经营社区便利为主,其是快餐店、 美容美发店经营面积较大,一般在100平米左右,而面包 坊、冲晒店、药店经营面积较小。
第六部分:社区商业的销售
第七部分:大型社区商业研究 第八部分:高档社区商业研究 第九部分:社区商业创造开发奇迹
深圳新摩尔公司
第一部分
社区商业亟需由粗放式开发进入专业化运营
深圳新摩尔公司
尽管社区商业开发量越来越大,在商业地产开发中占住了
重要的比重,但是其开发模式目前还是比较粗放,主要体现在 三点上:
深圳新摩尔公司
二、社区型商业的三种开发模式
模式一:社区型商业中心
典型建筑构成:集中式商场+商业街模式 业态组合:超市+商业街 社区型百货+商业街
超市+百货+商业街
典型案例: 深圳福田中港城,百佳超市+一楼内街商铺
深圳新摩尔公司
中港城外景
中港城一楼内铺
深圳新摩尔公司 深圳南山前海人人乐超市+商业街 深圳福田梅林家乐福超市+一楼商业内街
深圳新摩尔公司
模式三:纯商业街模式
典型建筑特征:单层或者双层的商业街。可能是住宅的裙楼,也可 能是独立建筑。 业态组合:种类型的社区商业独立经营,餐饮类、休闲类、服务类、 服装饰品类、维修类、便利店等,没有主力店引入。
典型案例:深圳福田•建设新新家园商业街等。
深圳新摩尔公司
三:社区商业的多种布局模式
住宅的消防、采光、通风要求较多,住户大堂、消防楼梯、地 下车库出入口等相关硬性配套设施,都会对商场形成一定的负 面影响,这些设施应该尽可能往建筑物四周、地段偏离主街道 的地方进行设置,柱网结构方面可以局部的通过梁作为过渡, 保证绝大部分区域商场柱网结构布局的合理性。
深圳新摩尔公司
案例一:燕八平面图规划特征介绍
深圳新摩尔公司
方式一:转换层设计,将住宅和商铺独立化。 为充分保证住宅、商铺的设计要求,转换层不失为一种可以 两者兼顾的设计方向。 例如,底商三层,在第四层设计一层转换层,以此作为住宅 的分户层,同时将第四层的平台建成空中花园,同样可以进行绿 化等环境景观的设计,既创造了住宅的销售卖点,又能够解决住 宅对商铺的影响。 方式二:寻求住宅住户大堂、消防等配套设施位置的平衡。
深圳新摩尔公司
1、零售巨头抢占社区“根据地”。
零售巨头在商业中心区打响地盘争夺战的同时,社区商业也成为白 热化的商战焦点,并成为新的根据地。 超市百货迫不及待抢占社区市场,规模大,人口多,收入高,消费力强
劲,且社区居民追求便捷的购物需求,决定了社区消费的稳定和可观的商 业利润;其次是竞争动因,零售业竞争近乎残酷,商业已进入规模连锁竞
配合有健身、美容等商业形态。 • 深圳南山80万平米星海名城社区,引进两家小型超市作为次主力店, 分布在不同的街区等。
深圳新摩尔公司
典型社区次主力店组合商业的业态构成:
小型社区型超市
+
其他次主力店和配套
如民润、华润社区店等,一般 面积在500平方米左右
包括社区大型餐饮、休闲、健身、 美容、培训,以及银行、邮局、 社区健康中心等社会公共服务类 等。
深圳新摩尔公司
案 例 一:以深圳南山前海人人 乐超市的街铺为例, 单铺面积一般都在100 平米以上,单铺面积 过大,人气虽旺,但 租金成长较低。目前
租金水平在160元/平
方米左右,远远低于 南山正常的社区超市
街铺200-250元/平方米
的租金水平。
南山前海人人乐街铺平面图
深圳新摩尔公司
案 例 二:缤纷商业商业中心街铺,进深控制在10米左右,面宽 一般在3.5米-4米,单铺面积一般在40-50平米;目前市 场正常租金在250-300元/平方米,部分铺位甚至突破 400元/平方米。
缤纷商业中心平面图
深圳新摩尔公司
五:社区商业如何处理好商业与住宅的关系
当前社区规划设计重住宅轻商场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商场 空间难用。发展商与规划设计单位在设计方面为保证住宅的户型、 朝向等,对裙楼商场的空间破坏性较大,主要体现在: 1:住宅核心筒的摆放位置不当,导致商场整体开放式格局被割裂, 有的不得不结合核心筒设计“回”字型动线; 2:住宅因为柱网比较密集、不规则,使得商场空间十分难用; 3:住宅的消防梯、电梯设置不当,造成商业死角的存在; 4:在商场的外部,比如住宅大堂的布置破坏了外部商业街的连续 性,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和小区车道,使得室外商业街的商业 气氛荡然无存等等。 虽然住宅与底商在设计规划上的冲突较大,但若在项目建筑规 划设计之初充分重视的话,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底商对住宅影 响,寻求到二者价值的平衡点,让鱼和熊掌能够兼得。
深圳新摩尔公司
在社区商业规划中,有些开发商为了追求商铺销售面积最大
化,尽可能把社区商铺进深做深、面积做大,动辄单铺面积就超
过一百平方米以上,殊不知大面积的铺位不太适合社区商业经营, 除了餐饮、美容等业态外,更多的社区便利店只需要四五十平方
米。有些社区商业中心的街铺每年租金递增率十分有限,其主要
原因就是铺位面积大,商户经营成本高,导致单位租金难以成长。
梅林家乐福
人人乐超市
梅林家乐福一楼辅营区
深圳新摩尔公司
典型社区商业中心的业态构成
深圳新摩尔公司
模式二:社区次主力店组合型
典型建筑特征:小型集中式商业+商业街 业态组合:小超市+次主力店(餐饮、健身、美容、图书、电器等) +街区
典型案例:• 深圳政府大型住宅区-彩田村配套商业中心。以民润市场小超市,
铺销售,如深圳宝安中心区就出现了社区开发逢街必划铺 的现象,有的甚至临着小区地下停车出入口、车行道也规
划街铺,这种做法使得社区商铺开发过量,也大大降低了
商铺的价值。
深圳新摩尔公司
根据商务局的《社区商业评价规范之二(新建社区)》的 总体要求的第一条“大型社区人均商业用地面积不小于0.9平 方米,中型社区人均商业用地面积不小于0.7平方米”,社区 商业要以社区实际消费需求量来适度规划,超过了这个度, 就会使社区商业价值降低。
入专业化、精细化的运营。
深圳新摩尔公司
中海地产开发的阳光棕榈园商业街空置严重
万科地产开发的万科城商业街空置严重
深圳新摩尔公司
第二部分
社区商业在城市商业中的定位
深圳新摩尔公司
一:社区开发推动社区商业发展
城市大开发出现了社区城郊化的走势,大规模、大组团的现 代社区应运而生。随着现代社区组团的崛起,零售市场已经由城市 中心分流至大型社区。现代社区高素质居民具有较强的消费力,新 的商业需求,使得过去处于无规划、无规模、无规范的“三无”状 态的旧社区商业,面临重大变革:社区商业逐步走出脏乱差的状态, 由混乱到统一,由无序经营到整体规划,由小杂货店到品牌超市百 货连锁,由单一服务到休闲、娱乐、购物综合服务,而引发这一变 化的始作俑者便是大零售商家。社区商业急需大型商家的参与、整 合,提升社区商业的档次,提供更周到、更健康、更全面的综合服 务。一个普遍的规律是:当社区商业改变零散分布而集购物、休闲、 服务等诸多功能于一身时,社区商业便显露出可观的赢利前景,孕 育无限商机。
应和商业利润;日用商品向社区扩散,以减少消费者的购买成本,表
现为区域性零售分中心与市中心并存、品牌商品经营在城市或区域性 商业中心、便利品经营在邻近居民集中居住区布点的迹象。
深圳新摩尔公司
4、城市社区零售商业业态多样化,充分满足社区消费需求。
社区商业中心普遍位于小区的中心位置,社区消费需要的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