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传递说课
真情传递教案

真情传递教案教案:真情传递一、教学目标:1. 掌握情感传递的方法和技巧;2. 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传递温暖、真诚、关爱的情感;3. 增强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情感传递的基本概念;2. 探讨情感传递的目的和意义;3. 分析情感传递的难点和技巧;4. 学习情感传递的具体方法和实践。
三、教学重难点:1. 如何传递真实的情感;2. 如何增强情感传递的效果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2. 课堂讨论法;3. 观摩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最近一次经历的情感交流,如何表达感受、获得他人的回应等等。
Step 2:学习情感传递的基本概念1. 情感传递的定义:指一种通过语言、行动或者表情等途径表达个人情感或者态度的方式。
2. 情感传递的目的:为了获得对方的理解、支持、安慰、鼓励等等。
3. 情感传递的形式:可以是口头表述、写作、身体语言和视觉传达等形式。
Step 3:了解情感传递的意义1. 增进人际关系:当我们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不仅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亲密程度,还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健康、稳定。
2. 释放负面情感: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挫折、压力、不满等负面情感,这时可以通过情感传递来减轻心理压力,更好地处理问题。
3. 增强自信心:当我们得到他人的理解、支持和认可时,会对自己产生更加积极和自信的影响,进而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情感状态。
Step 4:分析情感传递的难点和技巧1. 难点:如何传递真实的情感。
有时候,我们为了避免被他人看作懦弱、无能或者不专业等,会掩盖自己的真实情感,导致情感不能很好地传递出去。
因此,为了让情感传递更加真实,我们需要承认自己的情感,不要害怕表达自己真正的感受,同时也要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去表达。
2. 技巧:增强情感传递的效果和意义。
1)语言的准确性:在情感传递中,语言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真情传递教案[001]
![真情传递教案[001]](https://img.taocdn.com/s3/m/0afd22b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0.png)
真情传递教案[001]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真情传递的方式教授学生如何建立积极的精神状态,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品质。
教育目标•通过真情传递的方式,建立积极的精神状态。
•了解真情传递的重要性。
•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品质。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什么是真情传递?•真情传递的定义和重要性。
•与表面客套礼仪的区别。
•真情传递的方式和技巧。
第二部分:如何进行真情传递?•个人感受的表达。
•真诚的赞扬和感谢。
•诚恳的关心和问候。
第三部分:真情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交流。
•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和沟通。
教学方法•演示和讲解真情传递的概念和技巧。
•组织学生实践和交流。
•以小组形式开展真情传递活动。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什么是真情传递?1.演示和讲解真情传递的定义和重要性。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真情传递与表面客套礼仪的区别。
3.简要介绍真情传递的方式和技巧。
第二部分:如何进行真情传递?1.演示和讲解个人感受的表达。
2.演示和讲解真诚的赞扬和感谢。
3.演示和讲解诚恳的关心和问候。
第三部分:真情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1.针对学生的具体需求,提供真情传递的案例分享。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真情传递实践活动。
3.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进行互评和交流分享。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参与真情传递实践活动的表现,可以评估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排除问题和纠正偏差。
教学反思教案中的教学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匹配。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不断更新和完善教案。
结束语真情传递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它不仅有助于增强个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更能提高生活品质和学习效率。
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真情传递的技巧和方法,让更多的人拥有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真情传递说课讲解

真情传递(教案)
真情传递
课题:真情传递
――贺卡的设计与制作
授课时间:2016年5月18日
授课教师:赵永珍
授课班级:七年级4-6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自制手工贺卡的种类与意义、形式和表现手法,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彩色卡纸和其它材料制作贺卡作品,提高学生的制作水平和动手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感受手工贺卡的形式美、材质美和色彩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以一种感恩的心态对待父母、老师和同学,学会用美术的方式与周围的人交流沟通,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了解手工贺卡的特点,感受它的艺术美,利用合适的材料进行手工贺卡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综合运用各种材料创作出新颖有趣、独具个性的作品来。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自制手工贺卡作品。
学生准备:
彩色卡纸、绘画工具、剪刀、小刀、双面胶等教学方法:情景法、观察法、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
教学过程:。
真情传递教案[001]
![真情传递教案[001]](https://img.taocdn.com/s3/m/46bcb99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a.png)
真情传递教案[001]一、教学背景和目标1.1 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
在学习拼音字母和认读音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学习汉字,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感情与兴趣。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学生应能: - 学习认读单字、词语,通过汉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 -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喜爱程度;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反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2.1 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 汉字“真”,“情”,“传”,“递”的认读和书写; - “真情传递”四个字的组合和应用; - 与学生讨论真情传递的含义和重要性。
2.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词汇•向学生介绍本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汉字和音节,铺垫新课内容。
第二步:认读新字•出示“真”,“情”,“传”,“递”四个字的拼音并让学生跟读;•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音节和字母发音规则,学习新字的读音并让学生个别或小组读准新字。
第三步:书写新字•老师逐个讲解“真”,“情”,“传”,“递”字的笔画和书写规则,示范写在黑板上;•学生跟着老师的示范,用纸笔模仿,在作业本上认真书写;第四步:组词应用•出示“真情传递”四个字,带领学生读准字音;•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真情传递”是什么意思?学生踊跃发言,老师点评引导。
第五步:活动应用•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情景剧、短篇演讲、绘画等形式,展示“真情传递”的意义;•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加深对“真情传递”的理解和感受。
第六步:总结与评价•学生和老师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本课所学“真情传递”四个字的含义;•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评价。
三、教学评估3.1 监测学习成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活动应用的成果来监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3.2 学习效果评估•在教学结束后,老师布置汉字书写作业,检查学生对新字的书写能力;•老师观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并通过小组形式的活动应用来评估学生对“真情传递”理解的深入程度。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五课《真情传递》赣美版

《真情传递》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科是江西美术出版社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五课《真情传递》,属于“设计,应用”这一学习领域。
这是一堂设计课,学习如何设计并制作贺卡,通过教材分析,我认为首先要学生里了解贺卡的种类,形式,再掌握贺卡的制作方法,通过自己制作贺卡增进与同学、老师、家人和朋友之间的情谊。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动手制作的能力了,并且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制作方法。
因此,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欣赏贺卡,分析贺卡的艺术特色,亲自制作贺卡,体验到学习美术带来额快乐。
三、教学目的1、了解贺卡的功能,并初步学习贺卡制作的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
2、通过贺卡的制作,培养学生分工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关爱身边的朋友,懂得交流感情。
3、利用废旧材料,变废为宝,教育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剪贴手法设计和制作贺卡。
难点:1、构图设计2、恰当选择材料。
3、利用材料进行组合造型。
五、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等。
课堂安排:安排5——6名学生为一组,进行分组教学。
六、教学过程1.课前谈话导入新课: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生病的时候,若有人探望,心里会是暖暖的;有朋友从远方来,捧一束花去看他,朋友一定是开心的,或是朋友相见来个大大的拥抱,那一定会拉近之间的距离;又或者逢年过节给亲朋好友送张贺卡,都是爱的表达!正所谓:“见字如面人心暖,小小贺卡传真情”送贺卡,既能够表达出自己的心意,又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还能变废为宝,节约能源,另外,纸制的贺卡还能长时间保存,具有收藏功能,真是一举多得。
2、展示贺卡并讲解贺卡知识讲解贺卡的起源,提问学生有谁做过贺卡?展示贺卡的种类、制作方式。
(贺卡的内容广泛:包括贺年卡,中秋贺卡、尊师卡、圣诞卡,生日卡等。
贺年的形式很多:平面卡、折页卡、立体卡;规则形的及不规则形的。
制作贺卡的方法有:绘画,剪贴,镂空和立体裁切。
真情传递ppt课件

朋友之间应该互相提醒和监督,共同追求进步和成长,共同实现彼此的 目标和梦想。
爱情中的真情传递
爱情中的真情传递是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的。恋人之间应该通过关心 、呵护、支持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意,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真心和诚意。
对社会和谐的影响
减少冷漠与疏离感
真情传递能够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疏离感, 使社会更加温暖和和谐。
促进公平正义
真情传递往往伴随着对弱者的同情和援助,有助 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推动文明进步
真情传递能够激发人们的善良和爱心,推动社会 文明的不断进步。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非语言信号
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和声音的音调等非语言信号,在情感传递中同样重要。它 们能够补充和强化语言信息,使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立体。
传递情感的价值
增进人际关系
有效的情感传递有助于增进人与 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进而改善 人际关系,增强人际互动的品质
。
促进心理健康
情感表达和传递对于个体心理健 康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与他人分 享内心感受,可以减轻心理压力
02
真情传递的内涵
真诚与真实的重要性
真诚是真情传递的核心
在传递情感时,真诚的态度至关重要 。只有当我们真心实意地表达情感时 ,才能打动人心,引起共鸣。
真实是情感的基石
真正的情感传递需要建立在真实的基 础上。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触动他人 的内心,引发深层的情感共鸣。
情感表达的方式
语言交流
通过口头或书面语言,直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感。恰如其分的措辞和语气能 够增强情感的传递效果。
龙教版信息技术第四册真情传递说课稿

龙教版信息技术第四册真情传递说课稿龙教版信息技术第四册真情传递说课稿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龙教版信息技术第四册真情传递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教材今天我说教材的内容是龙教版信息技术第四册即四年级下学期教材,这本教材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编写,《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中规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并规定了小学信息技术的六大模块,本册教学内容就是《纲要》中指出的小学信息技术第五模块网络的简单应用,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及学会使用电子邮件。
本册教材包括四个单元,共16课,主要内容是网上冲浪、网上交流知识,系统地介绍了使用IE浏览器上网、收发电子邮件、网上论坛及用FrontPage制作网页的知识。
教材中四个单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第一单元快乐网上行,介绍IE浏览器的使用方法;第二单元真情传递介绍电子邮件的相关知识;第三单元朋友面对面介绍网上论坛以及QQ软件的使用方法;第四单元我爱我“家”,学习用FrontPage制作并美化网页。
第二单元是本册的重点内容,下面我就谈谈对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的理解。
单元目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的学段目标是: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真情传递教案

真情传递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真情传递,以及真情传递的重要性。
•学会用真情传递的方式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培养学生的情商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真情传递的定义和重要性2.真情传递的基本原则3.真情传递的技巧和方法三、教学过程1. 真情传递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实例引起学生对真情传递的兴趣,让他们思考真情传递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
•讲解:向学生解释真情传递的定义,即以真实、真诚、真心的态度向他人传递自己的情感、思想和态度。
强调真情传递的重要性,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信任和感情。
2. 真情传递的基本原则•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真情传递的基本原则,例如:诚实、尊重、关心、倾听等。
•展示和总结:各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教师将各组的总结汇总,形成全班共识的真情传递基本原则。
3. 真情传递的技巧和方法•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真情传递的角色扮演练习,例如:学生分成两人一组,扮演朋友之间的对话场景,一个表达真实的情感,另一个尽量理解并回应。
•教师点评:观察学生的扮演情况,提供反馈和指导,教授真情传递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倾听、肢体语言的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等。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小组练习,互相实践真情传递的技巧和方法,教师辅导并提供帮助。
四、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小组练习中的表现,评价他们是否能够有效地运用真情传递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学生的书面作业,考察他们对于真情传递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真情传递案例,并进行分享、讨论。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真情传递的技巧,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六、教学资源•小故事或实例的选取•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材料•学生的书面作业题目以上是《真情传递教案》的内容,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和实践,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真情传递的重要性,学会运用真情传递的技巧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情传递》说课稿
一、教材·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教材“设计、应用”这一学习领域,《真情传递》是一堂设计课,学习如何制作贺卡。
通过分析教材,我制定了教学目标。
即了解贺卡的种类、形式;掌握贺卡的制作方法;通过自己制作的贺卡,增进与同学,父母,老师之间的情谊。
学生通过本课设计制作能力的培养、锻炼。
更有助于以后学习设计制作能力与审美能力的提高。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动手制作能力,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但是掌握的一些制作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因此,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从欣赏贺卡,分析贺卡的艺术特色,亲自实践制作贺卡,使体验到学习美术所带来的快乐。
二、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贺卡的起源、种类与意义、形式和表现手法,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彩色卡纸和其它材料制作贺卡作品,提高学生的制作水平和动手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感受手工贺卡的形式美、材质美和色彩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以一种感恩的心态对待父母、老师和同学,学会用美术的方式与周围的人交流沟通,体验美术创作的乐
趣。
三、教学重点:了解手工贺卡的特点,感受它的艺术美,利用合适的材料进行手工贺卡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综合运用各种材料创作出新颖有趣、独具个性的作品来。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以谈话的方式引出
4.欣赏讨论探究
5.尝试创作表现
6.交流体验感悟
7.课堂小结
(二)播放音乐《生日快乐》(板书课题)
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引起学生制作贺卡的兴趣。
(三)展示贺卡作品
1,贺卡的艺术特点
贺卡是在重大节日、纪念日、生日等互相赠送具有纪念意义的精美艺术品,它能显示爱心、表达美好的祝愿,给我们增添欢乐、友谊和节日的气氛。
贺卡多以热烈、欢快、优雅、温馨为基调;内容及外在形式高雅大方,庄重喜庆。
2,贺卡的结构样式
1)种类:生日卡、节日卡、谢师卡、友谊卡、公关卡等。
2)结构形式:、立体结构、音响结构、光学结构等,形式有单页式、
复页式等等。
3,贺卡的制作材料和方法
1)构思起稿,确定主题、内容。
2)设计形式、图案文字安排。
3)选用材料,描绘,配色,制作。
(四)尝试创作表现
四人为一小组,让学生共同尝试、质疑,领悟完成作业。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基本知识,平面、立体设计知识,设计制作一款送给同班同学的友谊卡。
要求以小组的名誉共同创意制作,主题鲜明、内容、形式统一,纹样、文字美观协调,内容情调健康,要具有一定的格调追求。
(五)教师总结
1)在音乐中激起情感,调动制作贺卡的兴趣。
2)欣赏贺卡,回答问题
3)学生欣赏讨论贺卡的艺术特点
4)学生出示课前收集好的贺卡、贺卡图片等资料,尝试探讨分类5)学生探讨制作环保贺卡的工具材料与方法。
讨论:其制作步骤。
6)四人为一小组,完成“生日快乐”贺卡的制作
(六)学生作品展示
把亲手制作的贺卡送给同学朋友
六、板书设计
真情传递
一、贺卡的内涵及艺术特点
二、贺卡的结构样式
三、贺卡的制作材料与方法
四、设计与制作步骤
1)构思起稿,确定主题、内容。
2)设计形式、图案文字安排。
3)选用材料,描绘,配色,制作。
教学感想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
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打破以前的课堂常规,放手学生,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和回答问题,并且动手制作出来漂亮的贺卡,学生切实体验到了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有了这个台阶,我会努
力上好每一堂美术课
四、评价活动方案
以定性为主量化为辅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探究精神与学习能力、收获与反思进评价性。
1.参与态度
.学生参与活动的认真程度,以及是否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动脑、主动提出疑难点、认真查找资料、准时完成学习任务作为评价的依据。
2.合作精神。
包括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乐于与别人一起分享成果。
3.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
通过对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和实践能力,及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进行评价。
4.通过师生共同点评,分别对每个人或每个小组完成的情况进行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