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册第一单元复习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12册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题

六年级语文12册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题

六年级语文12册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题2022/2022学年小学语文十二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jūnfáyúlèpìjìngkǒngùxiànīng()()()()()2022/2022学年小学语文十二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jūnfáyúlèpìjìngkǒngbùxiànbīng()()()()()fèipànjiǎoxíngchèdǐhóngmáoxīngwàng()()()()()mùbiāosòngzàngjiùlǎoyésǐdéqísuǒ()()()()二、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彻(chècè)底绞(jiǎjiǎo)刑僻(pìbì)静恐怖(bùdù)烂(lànlàng)漫悬(xiánxuán)崖追悼(dàodiào)脊(jíjǐ)梁大厦(shàxià)兴(xīngxìng)旺炊(cuīchuī)事娱(yíyú)乐三、多音字组词。

dāi()jiǎ()xīng()bǔ()待夹兴卜dài()jiā()xìng()bo()zhī()zuò()gèng()zhuó()只作更着zhǐ()zuō()gēng()zháo()四、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辟()()()()切()()()()吴()()()()欠()()()()交()()()()尤()()()()五、按要求填表。

苏教版语文十二册第一单元测试(精品)

苏教版语文十二册第一单元测试(精品)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测试同学们,漂亮的书写是成功的关键,请认真书写答题哦!一、古诗词乐园10分1、沙暖睡鸳鸯2、忙趁东风放纸鸢3、春潮带雨晚来急4、门泊东吴万里船5、望湖楼下水如天6、家祭无忘告乃翁7、,。

鞭炮声此起彼伏,欢声笑语连成一片,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梅花像雪,未见其花,先闻其香的名句是:,二、词语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10%guan gai xun se shou lian mei gui chi zhu dan tongxi xiao you tong shi deng xian jun qie er bu she2、用“---”画出正确的读音2分玉屑(xie xue)银末玫瑰(gui gui)花摇曳(ye yi)似 (shi si) 的三、课内外积累17分1、你用___的乳汁,哺育___;你用___的臂膀,挽起___。

你用___的清流,灌溉___的国土;你用___的力量,推动___的时代。

2、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_______,它歪着________,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______,在大海上溅出_________。

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____感染了,________,_______。

3、眼前____,可是还能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又感觉要是__________,准会______,______。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南京市中小学正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不少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与经典相伴。

材料一某小学在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

材料二某九义学校提倡快乐学国学。

校园内众多的楹联、教学楼墙上的《弟子规》、经典美文以及出自经典的指路牌(“三乐苑”“积步轩”)等等,都让学生随时能接触到经典。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试卷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试卷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试卷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试卷第一部分基础知识(48分)一. 根据拼音写汉字,再给它们排排队:(12分)nuo zhēng fān duan yāng wěi( )动 ( )发一( ) ( )炼花( ) 枯( )1.按在字典中的先后顺序排队:2.按笔画从少到多排队: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6分)不知所( ) 养( )处优无( )无故座无( )席专心( )志莫( )其妙三.下列各组词语搭配都有一个是错误的,用“-”画出,并在后面的括号内改正: (6分)1.探望病人精力旺盛纠正错误仰望大海 ( )2.工作繁忙心情繁重影响深远印象深刻 ( )3.生活俭朴意志坚定态度严格推卸责任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2分)1.小溪哗哗地流着。

①改为比喻句:②改为拟人句: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改为陈述句)3.火箭在太空中划出的绚丽的曲线宛若一条蜿蜒的苍龙。

(缩句)4.留守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使我们关注。

(修改病句)5.大大小小的商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许许多多的圣诞礼物。

(修改病句)五.文言文大观园: (6分)1.你知道下面句子中的“之”是什么意思吗?通国之善弈者也 ( ) 一人虽听之 ( )惟弈秋之为听( ) 弗若之矣( )虽与之俱学( ) 思援弓缴而射之( )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孰为汝多知乎?六.把下面的句子填完整:(6分)1.人非生而知之者,( )?2.一鼓作气,( )。

3.( ),观干剑而后识器。

4.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 )地从我身上( ),从我脚边( )。

第二部分阅读与理解(52分)一. 课内阅读:14分(4+4+6)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nuóyízhēng róng chāyāng kūwěi duàn liàn xìng ěr ( ) ( ) ( ) ( ) ( ) ( ) Jiān nán xuān huájīng xīn dòng pòzhuān xīn zhìzhì( ) ( ) ( ) ( )二、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其中的两到三个词语写几句话。

8%无()无故莫()其妙()无虚席不知所()翻来()去()想不到语重心()养()处优三、选词填空(4分)优美优雅(1)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高大而笔直。

(2)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剧烈猛烈(1)当那摞碗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

(2)阵地上,敌人()的炮火向我们袭来。

2、填关联词语,使句子完整,句意明确。

(6分)(1)五指手指()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

(2)“邯郸学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学不到本事,()把原来的本事丢掉了。

(3)晶晶写的这篇作文,()字数不多,()内容丰富,算得上一篇佳作。

四、文言文天地(6分)(1)先解释带点的字,再解释句意。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之:;之:句意:。

(2)《两小儿辩日》一文中,两小儿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是,孔子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是。

五、日积月累(7分)(1)一儿曰:“日初出大如,及日中则如,此不为?”(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没有声音,。

(3)世人苦被明日累,。

(4),天下物无全美(5)种树者必培其根,。

(6)操千曲而后晓声,。

(7)人非生而知之者,?六、句子大观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1)在我国古代灿烂的艺术宝库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十二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十二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十二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三、搭配要恰当,用直线连起来伟大的态度耐心地问慈祥的力量奇怪地说严峻的面庞坚决地讲四、选词填空关于尽管除了为了按照 1.()达到共同的目的,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三、搭配要恰当,用直线连起来
伟大的态度耐心地问
慈祥的力量奇怪地说
严峻的面庞坚决地讲
四、选词填空
关于尽管除了为了按照
1.()达到共同的目的,我们必须努力奋斗。

2.()开会的内容,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一番。

3.()他的意见去办,果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4.假期里,()休息之外,还要注意学习和锻炼。

5.今年夏天,()天气炎热,同学们仍然坚持学习。

五、读句子,从课文中找出和它相照应的语句
1.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烧掉呢?怪可惜的。


2.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测试题人民教育版小学语文第12卷单元试题第一单元测试题一、用盲文选择正确的发音。

二、看拼音写词语。

三、选择单词并填空。

果断武断夸奖夸耀严肃严厉1.我们班的张强每次考试成绩都很好,受到老师的表扬。

2.尽管张强在各方面都很好,但他从来都不喜欢自己。

3.别人很难与一个工作的人合作,也很难把工作做好。

我叔叔的工作能力很强,他工作得很好。

他受到领导的赞扬。

5.今天小军又没做完作业,张老师批评了他。

6.我校每周的升旗仪式都很隆重,升国旗时全校师生都很()。

四、解释画线的字词。

1.一个人的固有死亡要么比泰山重,要么比羽毛轻。

当山花盛开时,她在灌木丛中微笑。

(5)按句子原样放大句子。

例如,太阳正在升起。

(鲜红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了。

1.“神舟”号宇宙飞船飞上太空。

神舟飞船进入太空。

2.草原上奔驰着骏马。

()马在草地上奔驰。

6、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我的家乡――武进市有一种“专利特产”――蒿笋,它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就是它只产于江阴到丹阳之间沿长江的地段。

过了这个地段,穿乡过村,也难于寻觅它的踪迹了。

家乡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王母娘娘下凡云游人间,来到我们这鱼米之乡时,看到这儿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人民善良,心里留恋不舍,离去时便把头上的银簪留在了江边。

从此以后,这里就有了洁白美味的蒿笋。

每年初春,江边的芦苇刚刚透芽,蒿笋便随之探出了小脑袋,到了春夏之交,芦苇在河滩上织成青纱帐,蒿笋经过一个春天的生长,变得白白胖胖了。

它们把身子隐藏在芦苇丛中,等待人们去采集。

人们把新鲜的蒿笋剥去了一层外皮,里面便露出了洁白无瑕的笋芯,鲜嫩得仿佛吹弹得破――这便可以用来制作鲜美的菜肴了。

艾蒿笋的食用方法很多,()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总有四个特点:新鲜、嫩、香、脆。

这个季节,正值长江边上又一特产――籽虾上市的时候。

于是,蒿笋烧籽虾也就成为家乡的一道名菜,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银条托金虾”。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十二册第一单元试卷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十二册第一单元试卷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十二册第一单元试卷班级————姓名————总分————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nuó yí zhēng róng zhuān xīn zhìzhì( )()()duàn liàn yōu yǎ yǔzhòng xīn cháng()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挪()蒸()秧()萎()娜()丞()映()委()番()锻()雅()勃()翻()缎()难()脖()三、填空.(6分)1、《学弈》选自《》,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 .2、《匆匆》是著名作家的作品,他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 .3、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 .四、根据意思写出词语(4分)1、没有人能说明其中的道理. ()2、生活在尊贵、优裕的环境中.()3、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 ()4、泪和汗一起掉下来的样子. ()五、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3分)1、海洋是一座自然资源的宝库.海洋是一座知识的宝库.2、蚕儿为大伙织茧一丝不苟.蚕儿得到了人们的热情称赞.3、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些不足之处.这篇文章的感情真挚,内容具体充实.六、按要求,理解句子.(6分)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2、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从中你感受了什么?)3、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为什么不会枯萎了?)七、日积月累.(12分)1、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2、一鼓作气,再而,三而. 《左传》3、种树者,种德者. 《墨子》4、朝看,暮看. 《明日歌》5、在的日子里,在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5分)(一)学弈(1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二人弈,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而射之.虽与之(),弗若之矣.为是其()弗若与?曰:非然也.1、在括号里正确地填上课文的内容.(5分)2、解释加点的字.(4分)弈:惟:弗:为:3、本文选自,讲了两个人向弈秋学下棋,因为他们的不同,所以学习的结果也就不同,从中我们明白了的道理.我想到了一句名言警句:(4分)(二)(12)多年来,人们总是讴歌松柏,称道杨柳,也有人颂扬木棉……可从来没有人赞美过臭椿树.松柏常青,不畏严寒,那是傲霜斗雪的勇士,杨柳青绿如烟,袅娜多姿,不时激起人们的诗情画意;木棉那火红的花朵,象征着革命的热情和希望,不愧为南疆的英雄……这些树,受到人们的称颂,原是合乎情理的.至于臭椿树,它皮粗色黑,谈不上雅观;枝干扭曲,不能作栋梁之材;叶有臭气,不堪入鼻.真可说是外貌丑,材质差,气味恶,有谁去喜欢它呢!但是,久而久之,我发现臭椿树自有许多长处.首先,它成长快,一年小,二年大,三年过后树冠就可以荫庇行人和耕畜.其次,椿树的树叶是椿蚕的饲料.尽管人们厌恶椿叶的臭气,臭椿树还是默默地养育着那些蚕儿.再次,臭椿树对于人几乎一无所求.随便一粒种子,不管风把它刮到什么地方,只要有一点合适的土壤,它都会自己发芽,成长.它从不会让虫蚁蛀蚀,无须人们的特殊关心和照料.长成后,它悄然把自己的子孙交给风儿带往异域他乡,安家落户.臭椿树就是这样,虽然其貌不扬,其味不香,但是它仍在悄悄地、不声不响地造福于人类.松柏理应讴歌,杨柳值得称道,木棉应受颂扬……而我内心深处,却总想着要赞美臭椿树,歌颂它那无愧于自己的生命,尽管受到冷遇,却仍然默默地做出贡献的崇高品格.1、把文中“赞美”一词的近义词找出来 . (1分)2、给文章拟一个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 (1分)3、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1分)4、填空. (9分)①人们讴歌松柏是因为();称道杨柳是因为();颂扬木棉是因为() .②一般人不喜欢臭椿树是因为();而作者喜欢臭椿树是因为() .③文章采用()的写作方法,借赞美臭椿树()的形象,赞扬那种()的人.九、习作.(30分)1、难忘的第一次;2、读《手指》有感.。

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测试题202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一)一、基础知识(5+3+7+4+3+2+4+2+3+7=40)1、看拼音,写词语。

(5)yúlè chèdǐ jūnfá lànmàn xīngwàng()()()()()pìjìng cánào réngjiù yánjùn kǒng ù202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一)一、基础知识(5+3+7+4+3+2+4+2+3+7=40)1、看拼音,写词语。

(5)yúlè chèdǐ jūnfá lànmàn xīngwàng()()()()()pìjìng cánbào réngjiù yánjùn kǒngbù()()()()()2、在正确的汉字底下画上横线。

(3)追(悼掉)李大(钊刊)(幻幼)稚皮(靴鞘)围(歼迁)双(膝漆)3、组词。

(4+3=7)(1)比一比,组词。

(4)形()绞()炊()剧()刑()饺()吹()据()型()胶()砍()锯()(2)多音字组词。

(3)nán()lù()yūn()难露晕nàn()lòu()yùn()4、按要求写词语。

(2+2=4)(1)、用下列字写词语,每字写词四个以上。

(2)静:坚:(2)、按提示写词语,每类写三个词语以上。

(2)①描写笑声的:冷笑②形容害怕的:惊恐5、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只填序号。

(3)(1)、“轻”的意思有:①重量小;②数量少;③轻视。

轻蔑()轻放()年轻()(2)、“垂”的意思有:①耷拉下来;②留传下来;③将来;④接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莲前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模拟试卷
班级姓名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8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5分)
kǎo yàn yōu yǎyóu sīnuó yízhēng róng
()()()()()
二、用“”划出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A.一摞(lâi luò)
B.旋转(zhuǎn zhuàn)
C.潸然(shān sān)
D.薄弱(báo bó)
三、请按要求选择一个恰当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四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锻炼插秧一番养尊处优
B.附和枯萎慌乱坐无虚席
C.喧哗基业附庸无原无故
D.幅度哲礼惊羡不知所错
2.和“光说不做”中的“光”字意思相同的是()
A.光滑
B.墨水用光了
C.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D.为国争光
3.下列词语意思不相近的一组是( )
A.凝视注视
B.严峻英俊
C.喧哗喧闹
D. 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4.以下哪一句不是“劝勉人们要珍惜时间”的名言?()
A.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D.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世成蹉跎。

5.以下哪一个人物不是出自《水浒传》一书()
A. 宋江
B. 鲁肃
C. 鲁智深
D.武松四、填空。

(16分)
1.根据具体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四字词语。

(2分)
明明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课堂上他总是地听讲,地盯着黑板,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从不地乱说一气,总是说得,连老师听了也频频点头。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0分)
(1)孔子。

两小儿笑曰:“?”
(2)一儿曰:“我以,而。


以:去:
(3)燕子去了,有;杨柳,有再的时候;桃花谢了,有。

(4)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像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没有,也。

我不禁而了。

(5)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如,被;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3.根据语境写名句格言。

(4分)
(1)说明了人人都有自己不懂的地方。

(2)说明了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2分)
课内阅读(11分)
一、选择题。

请按要求选择一个恰当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2分,共4分)
1.以下对古诗句带点的词理解错误的是()
A. 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清晨
B.人闲桂花落闲:空闲
C.烈火焚烧若等闲等闲:平常
D. 豆在釜中泣釜:锅
2.对“孰为汝多知乎?”正确的理解是()
A.为什么你知道得多呢?
B.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分)
1.《匆匆》的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

()
2.《学弈》一文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一心一意,不可以三心二意。

()
3.“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一句是说能力最薄弱的就是他们了。

()
三、按要求填空。

(4分)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的意思是:
2.《桃花心木》一文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从而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课外阅读(21分)
(一)
他挺拔地站立着,用他藏在近视镜片后面的那双深沉而有神的眼睛,审视着周围的一切。

鉴于朱自清的学识和声望,国民党反动派总想以高官厚禄来拉拢他,多次请他去做官,他不屑一顾。

遇有“党国要人”登门拜访,他避之犹恐不及;达官贵人请他吃饭,他就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拒不出席。

还有个树苗“名流”请他写“寿序”,出价三千元,他拒不从命;更有人几次劝他加入国民党,甚至送上“特别党证”请他填写,他一概严辞拒绝。

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不屑一顾”的意思是:
(2分)
2、文中最能体现不屑一顾的词语
有、、、。

(3分)
3、用“√”选择第一自然段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
(1)表现朱自清认真观察周围生活的好习惯。

(2)表现朱自清能分清是非,绝不向黑暗势力低头。

(3)表现朱自清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拉拢、利诱非常愤怒。

(二)
家是什么
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让我送你回家时,富翁漠然地说:“家?我没有家。

”警察指着远处的别墅说那是什么那是我的房子富翁说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许多人都认为,家是一间房子或一个庭院。

然而,当你或你的亲人一旦从那里搬走,一旦失去了温馨和亲情,你还认为那儿是家吗?对名人来说,那儿是故居;对一般的百姓来讲,只能说曾在那里住过,那儿已不再是家了。

家是什么?1983年,发生在卢旺达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也许能给家做一个贴切的注解。

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37岁,他的一家有40口人,父母、兄弟、姐妹、妻儿几乎全部都离散丧生,最后,绝望的热拉尔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活着,辗转数地,冒着生命的危险找到自己的亲生骨肉后,他悲喜交集,将女儿紧紧搂在怀里,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在这个世界上,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它有时在竹篱茅舍,有时在高屋华堂,有时在街头,有时在荒野。

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1)给第一自段中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分)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上打“√”(2分)
故居 A.住;B.住处;C.停留;D.站在;处于
也许 A.应允,认可;B.预先答应给予;C.或者,可能;D. 处,地方。

(3)洛杉矶的一位富翁有自己的别墅,却说“自己没有家”,是因为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卢旺达的热拉尔找到女儿后说自己“又有家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读读短文。

想一想,什么才是“真正的家”,然后填空。

(3分)
一个幸福的家,不在于_____________,而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_____ ________的地方,才是我们真正的家。

(5)根据你对“家”的理解,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的家,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的家,因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空。

(2分)
读了这篇短文,我最想对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