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二)经济与政治常识

合集下载

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

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

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德育、经济和政治密不可分。

德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经济和政治则是社会运行的两大支柱。

本文将探讨德育对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以及经济和政治对德育的意义,旨在进一步认识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

2. 德育对经济的影响德育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人才培养德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得人才在工作中能够具备正直、诚信、负责任等优秀的品格,这对于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道德高尚的企业家能够诚实守信、积极进取,推动企业创新和发展。

同时,道德修养高尚的员工能够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2.2 消费者信任德育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的信任。

随着消费者意识的提高,对产品和企业的道德操守要求也越来越高。

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道德正直的企业和产品。

因此,企业通过加强德育教育,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信誉,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促进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2.3 合作与共赢德育对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合作与共赢。

德育培养了人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得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能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合作与共赢的基础上,各方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3. 经济对德育的意义经济对德育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经济基础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为德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只有在物质富裕的基础上,人们才能更好地追求精神和道德的提升。

经济的发展为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文化环境和精神需求提供了条件,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3.2 社会价值观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塑造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的进步,人们对财富和利益的追求逐渐超越了道德和伦理的底线。

因此,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强调德育,引导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避免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3.3 道德约束经济的发展为德育提供了道德约束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活动日益复杂,需要一定的规则和道德准则来约束。

2022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习题册第四课

2022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习题册第四课

2022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习题册第四课一、名词解释1、价值——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2、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3、股票——股份公司制度的有机构成要素,是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的凭证,也是取得一定权利的所有权证书。

4、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5、公司——依法设立,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自的的企业法人。

6、劳动合同——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并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7、同有经济——亦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8、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9、国体——就是国家性质,也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10、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二、单项选择题1、货币的本质(C)A、金银B、一般等价物C、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D、商品2、工厂把产品销售出去,用收回的资金购买以后生产的原材料,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是(B)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3、下列选项中不是信用卡功能的是(B)A、直接消费B、抵押贷款C、转账结算D、消费信用4、即使供不应求,一辆普通自行车的价格再涨,也不会比一辆汽车的价格高。

这是因为(A)A、生产一辆汽车比生产一辆自行车耗费的成本高B、生产一辆汽车比生产一辆自行车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多C、一辆汽车的实用性比一辆自行车的实用性多得多D、喜欢坐汽车的人比喜欢骑自行车的人多。

5、商品价格决定于(A)A、商品的价值,但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B、供求关系,但受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影响C、个别芳动时间,但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D、供求关系,但受到使用价值的影响6、消费者追随偶像,追赶潮流的消费,属于(A)心理引发的消费。

A、从众B、求异C、攀比D、求实7、我们进行投资,会得到收益,同时也会面临风险,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的关系是(A)A、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B、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高收益C、风险与收益没有关联D、风险是投资收益的源泉8、储蓄存款和债券、股票相比,(C)。

德育第二册教学大纲

德育第二册教学大纲

《德育》第二册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性质和内容本册教材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与个人生活紧密联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现实为中心,从个人、国家、世界三个层次讲解了我国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

主要内容有:学会理财和消费,走近经济圈,发展中的我国经济,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2、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本册教材帮助我们了解身边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帮助我们更有效的参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帮助我们成为一个了解社会、放眼世界的现代青年。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们要掌握关于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提高参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能力,努力成为一个有能力、负责任、着眼大局的合格公民,成为一个对自己有益、对社会有用的人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性。

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同学们应当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时刻注意学用结合,将所学知识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参与经济、政治生活的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课学会理财和消费教学要求1、了解市场的交换行为,认识货币的职能,能够正确看待货币。

2、了解商品及其价格发生变化的市场因素,了解家庭常见的理财方式,掌握科学的消费方式,懂得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理性投资。

教学内容§1—1 聚焦货币一、货币1、货币是职能2、货币的演变二、支票、信用卡等信用工具1、支票2、信用卡§1—2 商品价格的奥秘一、了解商品价格1、商品的定价2、商品的交换二、学会合理消费1、消费的类型2、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3、合理消费的基本要求§1—3 认识个人投资一、个人投资1、个人投资的方式2、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二、个人投资工具1、储蓄2、股票3、债券4、房地产重点与难点1、货币的职能(重点、难点)2、支票和信用卡的用途(重点)3、市场形成价格(重点、难点)4、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难点)5、合理消费的基本要求(重点)6、个人投资(重点)7、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难点)8、个人投资工具(重点、难点)第二课走进经济圈教学要求1、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特征,了解市场经济下的经营活动遵循的交易原则。

德育(二)经济与政治常识PPT课件

德育(二)经济与政治常识PPT课件

3、货币的演变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 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来充当的货币。
如:贝壳、布帛、牲畜、兽角、猎器等
(2)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以金、银、铜等金属为材料的货 币被称为金属货币。
优点:价值稳定、易于分割、便于储藏
金银是最重要的金属货币。
讨论: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 货币天然是金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 解。
的价值,也就是包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问题:金银为什么成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大小? 因为金银是商品,有价值,可以与商品价值作比较。 价格:用金银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大小,就叫做商品的 价格。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说明: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 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因为这些因素的变化,往往会 引起某种商品供应量或者需求 量的变化,也就是改变供求关 系,从而引起商品价格变化。 供求关系是怎样引起价格变化 的呢?
(1)、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
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状况来
供 求
实现的。
(2)、商品供不应求,买者争 相抢购,价格上涨,形成卖方

市场。

(3)、商品供过于求,卖者争
学 会 理 财 和 消 费
第一节:聚焦货币
★学习目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
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 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
货币的本质,知道了货币的职能,并且知 道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代替了金属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等职能,给人们的商品 交换带来了便利。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又 出现了新的流通工具,大家知道有哪些吗? 学生活动:一部分学生可能忙着翻书去找; 一部分学生可能互相讨论;一部分学生可 能预习过教材,大声回答。 学生回答:信用卡、借记卡、灵通卡等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这些工具怎么使用, 有什么好处、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吗? 这就需要我们学习“信用工具和外汇”这 一框。

德育第二册做现代企业人教案

德育第二册做现代企业人教案

德育第二册做现代企业人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编号:MJ/JW-JL-12(14)保存部门:教务科保存期限:五年(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德育第二册经济与政治常识第二课,走进经济圈要以市场为导向,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围绕增加产品品种、改进质量、提高效益和扩大出口加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

B.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科学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从而降低成本,在交换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2.企业在市场上依法平等竞争(1)企业的兼并■含义:是指由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吞并那些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劣势企业的经济现象。

■核心:竞争。

(2)企业的联合■含义:大企业之间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大经济效益而实行合并。

材料:如联想(以硬件为主)和金山(以软件为主)合并后同样出现了1+1﹥2的效应,企业扩大了规模,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即向规模要效益,向结构调整要效益。

企业联合的意义 :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技术进步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国际竞争力。

(3)企业的破产■含义:是指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材料:1986年8月,沈阳市防爆器械厂破产,这是新中国第一家破产倒闭的企业,当时,人们在思想上难以接受。

1998年11月12日,我国甜菜制糖业的老大-----黑龙江省阿城糖厂宣告破产,这是中国最大的破产案。

此次,人们显得很平静,似乎对“破产”这一词习以为常。

作用:首先,它强化了企业的风险意识,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使企业在破产风险的压力下改善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次,企业破产制度的建立,可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及时淘汰落后企业,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作业布置:你还能够举出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其它途径吗?课堂练习:练习册P-2018课堂总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有竞争就有胜败,就有企业的兴衰,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不断完善兼并和破产制度,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让学生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还要哪些破产企业,如三鹿、破产的原因是什么?。

政治常识知识点

政治常识知识点

政治常识知识点与经济常识和哲学常识相比,高三政治常识概念多,知识点繁杂琐碎,威力方便同学们复习,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政治常识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政治常识知识点(一)1、国家是怎样产生的?国家的本质是什么?答:国家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

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

因此,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当然还有社会管理属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国体)2、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是什么?答:看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

3、什么是民主?答:是相对于专制制度(个人独裁)而言的一种国家制度。

它是指在一定(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民主。

因而,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民主和专政的关系是什么?答: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对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所以,民主制国家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既要发展民主,又要加强专政的职能。

5、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是什么?答: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答: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可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必须既发展人民民主又加强对敌人的专政。

(1)人民民主专政有什么特点与优点? 答:它是对绝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

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它具有广泛性(主体广泛、享有的权利广泛)和真实性(制度、法律、物质保障)的特点(2)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政治文明)答:①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福建省中职技工院校期中考试试卷 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 500

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装…………………………订………………………线…………………………… 莆田市理工技术学校2020-2021学年下学期(21春) (德育 经济与政治常识)期中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词语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一般等价物 2.储蓄 3.企业破产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们想知道商品的价格,只需要看它的价格标签就可以了,我们并没有看到货币,但是货币依然发挥了作用,在此它执行的是( )职能。

A .流通手段 B .价值尺度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2.以下不属于信用货币的是( )。

A .实物货币 B .商业票据 C .纸币 D .银行券 3.在进入客流淡季时,航空公司就会对票价进行打折,这说明( )。

A .价格调节生产 B .价格影响需求 C .供求影响价格 D .需求决定价格 4.消费者追赶潮流的消费属于( )心理引发的消费。

A .从众 B .求异 C .攀比 D .求实 5.适度消费就是( )。

A .抑制消费 B .量入为出地消费 C .减少消费 D .尽量不消费 6.为了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消费方式,社会必须对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引导,以下不属于合理消费的基本要求的是( )。

A .量力适度 B .方式得当 C .结构合理 D .随大流 7.根据发行主体不同,我国债券可分为( )。

(1)政府债券 (2)金融债券(3)建设债券(4)公司债券 A .(1)(4) B .(2)(3) C .(1)(2)(4) D .(2)(3)(4) 8.公司债券相对于其他债券来说,其特点是( )。

A .安全性好,预期收益最高 B .风险较高,预期收益较高 C .流动性最弱,预期收益最低 D .利率最高,风险最高 9.储蓄存款和债券、股票相比,( )。

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教案

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教案一、德育经济的概念和重要性德育经济是指通过道德教育来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理念。

它强调道德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教育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教案将介绍德育经济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道德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政治常识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本部分将介绍政治常识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国家治理、民主权利、法律体系等方面。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机制,理解国家治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掌握民主权利和法律体系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的德育经济学习打下基础。

三、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的关联性本部分将分析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之间的关联性。

一方面,德育经济理念贯穿于政治常识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道德教育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政治常识也为德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的关联性。

四、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学重点和方法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本部分将介绍相应的教学重点和方法。

对于小学生,注重引导他们了解基本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对于初中生,加强他们对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力;对于高中生,注重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公民意识。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案例分析和讨论环节设置本部分将介绍如何设置案例分析和讨论环节。

首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其次,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案例背后的政治和经济问题;最后,通过课堂展示和分享,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环节的设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经济和政治常识的相关知识。

六、学生参与及实践环节设计本部分将介绍如何设计学生参与及实践环节。

首先,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让他们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和经济发展趋势;其次,安排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最后,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德育二(经济与政治常识)第一章学会理财和消费—第一节聚焦货币


支付 手段
货币产生前的商品交 换是物物交换,即商品商品;货币产生后,商品 所有者首先将商品换成货 币,再用货币换商品,即 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充 当商品交换媒介时称为流 通手段或购买手段。
流通 手段
价值 尺度
商品的价值只能在交 换过程中通过其他商品间 接的表现出来。
货币可以表现和衡量 其他商品的价值,表明某 件商品“值”多少钱。
货币的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把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就是贮藏手 段的职能。只有实实在在、足值得货币如金银铸币、条块才能充 当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被用来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时,是在 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世界货币:货币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货币演变史
有一个农夫,以种粮食卫生,一个渔夫,以打渔为生, 农夫一天能生产4斤粮食,渔夫一天能打8条鱼,农夫想吃鱼, 渔夫想吃粮食,于是他们打算交换,农夫想用一斤粮食换渔 夫8条鱼,渔夫想用一条鱼换农夫4斤粮食,于是讨价还价开 始了……
货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对比
含义 表现形式
价值尺度
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 价值大小的职能
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 职能
现实货币
其他
货币之所以具有该职能,是因为 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 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 媒介的商品交换。
其公式为:商品—货 币—商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经济生活,探讨经济生活中处 处离不开的东西——货币!
一、货币
生活中人们通常将货币成为“钱”。我们交学费、买 文具和生活用品,学校给我们颁发奖学金和助学金,都是 通过钱来进行的。

国家级职业教育培训规划教材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2010/11 2008/06 2009/09 2006/06 2011/08 2006/07 2009/08 2007/07 2007/07 2009/03 2007/06 2010/07 2010/07 2010/07
作者 田雷 庄永敏 宦平 郑楚云 庄永敏 宦平 宦平 田雷 庄永敏 宦平 人社部职 业能力建 设司 人社部职 业能力建 设司 刘杨 尚华 刘桂平 于新秋 才立琴 梁文侠等 田雷 宦平 章俊华 马小红 宦平 宦平 宦平
国家级职业教育培训规划教材 适用专业(职 教育培训类别 业) 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技工学校
公共课
2009/06
978-7-5045-7676-7
58.00
63
新模式英语教师用书(2)(配盘)
技工学校
公共课
2009/07
978-7-5045-7684-2
58.00
64
新模式英语教师用书(3)(配盘)
技工学校/高级技校
公共课
2009/05
978-7-5045-7355-1
58.00
65
标准书号 978-7-5045-8556-1 978-7-5045-8676-6 978-7-5045-8705-3 978-7-5045-5700-1 978-7-5045-6695-9 978-7-5045-7778-8 978-7-5045-9076-3 978-7-5045-9075-6 978-7-5045-9053-4 978-7-5045-9056-5 978-7-5045-910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政府指导价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理解了 货币的本质,知道了货币的职能,并且知 道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代替了金属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等职能,给人们的商品 交换带来了便利。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又 出现了新的流通工具,大家知道有哪些吗? 学生活动:一部分学生可能忙着翻书去找; 一部分学生可能互相讨论;一部分学生可 能预习过教材,大声回答。 学生回答:信用卡、借记卡、灵通卡等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这些工具怎么使用, 有什么好处、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吗? 这就需要我们学习“信用工具和外汇”这 一框。






(4)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 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外汇的供求 关系、通货膨胀(或紧缩)率的差异、经 济增长率、利率水平、国家货币当局的干 预与管制、市场预期、外汇投机活动等。 (5)人民币外汇牌价: 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 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如果用100单位 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 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
3、货币的演变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 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来充当的货币。 如:贝壳、布帛、牲畜、兽角、猎器等 (2)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以金、银、铜等金属为材料的货 币被称为金属货币。 优点:价值稳定、易于分割、便于储藏 金银是最重要的金属货币。 讨论: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 货币天然是金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 解。

3、 某商店一件上衣标价150元,货币在 这里执行的职能是 (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答案:A 4、 下列对纸币的认识正确地有( ) A、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可随意决定发 行数量 B、纸币发行量过少会引起物价上涨 C、制造假币是违法的,持有、使用假币不 受法律制裁 D、纸币在流通中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 能 答案 D ★课余作业 人们用1000千克大米交换一两黄金,这种 交换活动是不是商品流通?为什么?

(2)支票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 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 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 票人的票据。 支票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转帐支票用于同城结算,付款单位 开出支票后,收款单位凭此票到银 行把这笔钱转入自己的帐户。现金 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 到银行支取现金。

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商品的价格是不 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
进行新课 一、了解商品价格 1、价格的定义: 价格就是用货币表现的商品的价值。 2、影响价格的因素 (1)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 表现。 商品价值的大小主要看商品生产经营的成 本。

(2)供求影响价格


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 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 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 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 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进行新课 一、货币


贼 贫
(3)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 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优点:防止贵金属的无形流失、制作交易成 本低、比金属货币更易保管、携带和运输。 如:商业票据、纸币、银行券等 (4)电子货币 如:银行卡等 特点:方便、安全、快捷、节约等
4、纸币
货币是用金银充当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 买卖商品却是使用的纸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2)、流通手段
直接的物物交换:商品——商品 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商品――货币――商品 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 间上都可以分开。

货币的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职能。
思考题:P5
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
德育(二):经济与政治常识

学习经济与政治常识的必要性
一、经济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前言
二、政治生活就在我们身边


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第一节:聚集货币 第二节:商品价格的奥秘 第三节:认识个人投资


第二课 走近经济圈
第一节:了解市场经济 第二节:做现代企业人 第三节:了解税收与劳动权利义务
教师点评:影响价格的因素很 多,气候、时间、地域、生产、 文化、生活习俗等,都可以引 起价格变动。 因为这些因素的变化,往往会 引起某种商品供应量或者需求 量的变化,也就是改变供求关 系,从而引起商品价格变化。 供求关系是怎样引起价格变化 的呢?

供 求 影 响 价 格
(1)、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 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状况来 实现的。 (2)、商品供不应求,买者争 相抢购,价格上涨,形成卖方 市场。 (3)、商品供过于求,卖者争 相出售,价格下降,形成买方 市场。

第二节:商品价格的奥妙 教学目的:从分析影响价格的 因素和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 的影响两个角度入手,让学生 初步认识市场形成价格,价格 反过来影响市场、引导市场的 辩证关系,让学生通过感受市 场、价格、生活、生产之间的 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认识价 值规律及其作用等经济现象、 经济规律。

引入新课
第 一 课
学 会 理 财 和 消 费


第一节:聚焦货币
★学习目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 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 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 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 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 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 纸币。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此观点正确。 2、金和银是自然界早已存 在的,而货币是商品经济发 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 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但是由于金银体积小、价值
大、便于携带、质地均匀、 易于分割、耐磨蚀、抗磨蚀、 容易保存等自然属性,使它 们天然适合充当货币材料。 所以货币天然是金银。


(3)汇票 支票一般用于同城结算,外埠结算 一般使用汇票。汇票由出票人签发, 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 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 持票人。汇票包括银行汇票和商业 汇票。银行汇票又分为电汇和信汇。 汇票的使用,避免了长途携带现金 的不便和风险。


2、外汇
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欧洲优美的风光,假期间 我计划去欧洲旅游,在那里我能使用人民币消费、 购物吗? (多媒体展示) 教师总结: (1) 含义: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 算的支付工具。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储备的 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 偿还对外债务等。 (2)外汇的特征:以外国货币表示;可自由兑换。 (3)外币与外汇的关系:外汇包括外币,但外汇 不等于外币。外汇中还包括其他内容:外币有价 证券、外币支付凭证等,外汇的主要内容是外币 支付凭证。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 币才是外汇。



1、货币的本质 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价值 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问题: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 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
商品的定义: (1)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 (2)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问题:物品、劳动产品、商品的关系? 用于交换 劳动产品 不用于交换 物品 非商品 非劳动产品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教师: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 起产生的? 产生: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 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 价物的商品。
课 堂 练 习
1、 下列关于信用卡的说法正确地是 ( ) A、任何机构都可向社会发行信用卡 B、持有信用卡,可在任何消费场所进行消费和购物 C、持有信用卡,在消费时就可不受存款数量的限制 D、持有信用卡,可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 答案:D 2、支票和汇票的共同点在于 ( ) A、其使用都避免和减少了现金交易带来的麻烦 B、都能在市场上流通转让 C、都用于外埠结算 D、都是商品,和货币一样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答案:A 3、外汇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述 ( ) A、是用于同城结算的支付手段 B、是用于外埠结算的支付手段 C、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D、是用于电子计算机系统完成的支付手段 答案:C 4、在国际外汇市场,1998年7月份,美元兑换日元的汇率为100美元= 14000日元,到了1999年1月,汇率是100日元=0.909美元。这就是说 ( ) A、日元升值了 B、美元升值了 C、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下降了 D、美元对日元的汇率下降了 答案:A D

货币知识结构图 需要 本质 基本职能 商品交换 ――→货币――→ 一般等价物――→价值尺 度和流通手段
课 堂 小 结

纸币―→含义、产生、发行规律、正确 对待使用纸币 练习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有了商品就有了货币 B. 先有商品后有货币 C. 先有货币后有商品 D. 商品货币同时存在, 同时产生 答案:B 2、 货币的本质是( ) A.一种商品 B.纸币 C.一般等价物 D.流通手段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