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铜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非特异免疫的影响
5种锌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5种锌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张海涛;陈效儒;董晓慧;赵鑫;谭北平;杨奇慧【摘要】在水温28~33℃、盐度27~31条件下,将体质量(0.340±0.001)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养到18个380 L玻璃钢桶中,每桶放虾40尾,投喂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40 mg/kg源于七水硫酸锌、蛋氨酸锌、甘氨酸锌、美多C-锌A型(结合型)和美多C-锌B型(包被型)锌的饲料(含锌量为78.28~86.18 mg/kg),对照组不添加(含锌36.62 mg/kg),喂养8周,每个处理3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锌添加组虾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蛋氨酸锌组最佳,饲料系数最低.锌添加组全虾粗脂肪和肝体比高于对照组,全虾粗蛋白及除美多C-锌B型组外的全虾粗灰分低于对照组(P<0.05).美多C-锌B型组凡纳滨对虾血清总蛋白含量最高,其次为蛋氨酸锌组;硫酸锌组虾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均最高.蛋氨酸锌组虾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酯酶、酸性磷酸酶和酚氧化酶活性最高.锌添加组全虾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硫酸锌组虾肌肉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与对照组和硫酸锌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蛋氨酸锌促进凡纳滨对虾生长,提升免疫力的效果最佳,是饲料中适宜的锌源.【期刊名称】《水产科学》【年(卷),期】2017(036)001【总页数】7页(P15-21)【关键词】凡纳滨对虾;锌源;生长性能;免疫;组织锌含量【作者】张海涛;陈效儒;董晓慧;赵鑫;谭北平;杨奇慧【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41;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41;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8.22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俗称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热带水域,厄瓜多尔沿岸地区分布最为集中,具有生长迅速、出肉率高、繁殖周期长、抗逆性强、对饲料蛋白质需求量低等优点,1988年被引入我国后,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我国及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品种之一,2014年我国凡纳滨对虾总产量已超过1.50×106 t。
微生态制剂对凡纳滨对虾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

15 血 清 酚 氧化 酶 I O 活 力 的 测 定 . ) P 以 L一多 巴 为 底 物 , 用 改 进 的 A hd 采 si a等 方 法 在
养殖动物 的生 长 、 出苗率 、 活率上 , 于促进 酶活 以及 成 关 增强免 疫力 的研 究报道不 多 ~ 。本 研究通 过 向养 殖水 体中添加微生态制 剂 , 检测 对虾 血清 非特 异性 免疫 因子
2 大连 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 辽宁 大连
16 0 ) 160
摘要 : 研究 了不 同配方 微生态 制剂对 凡纳滨对 虾 ( ipnesv ̄a e) Lt eau a m i 血清 中非特 异性免 疫 因子 的影 o 响效果 , 测定 了对虾血清 中酚氧化 酶 、 氧化物歧 化酶 、 菌活力 。结果 表 明, 超 溶 试验 组各 项指标 均优 于对 照
时 N/ Jd
图 1 凡 纳 滨 对 虾 血 清 P 活 力 测 定 结 果 O
2 2 微 生 态 制 剂 对 凡 纳 滨 对 虾 血 清 S D酶 活 力 的 影 响 . O
添加微生态 制剂后 , 4种配方 对 S D酶活 力值 都有 O
收 稿 日期 :0 6—1 20 2一l 8
基金项 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 郭文婷 ,97年生 , , 17 女 辽宁盘锦人 , 助教 , 主要 从
事 海 洋 有 益 微 生 物 的研 究 。
显著增强 , 以配 方 4增 强 幅度 为 最 大 ( 2 。 图 ) 2 3 微 生 态 制 剂 对 凡 纳 滨 对 虾 血 清 溶 茵 活 力 的 影 响 .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 方 1组 迅 速促 进 溶 菌 活 力 增 强 , 配 第
免疫增强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的影响

免疫增强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的影响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免疫增强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的影响。
通过对免疫增强剂的应用,我们期望能够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速度、增强其免疫力,以及提升其对应激的抵抗能力。
本文将对免疫增强剂的作用机制进行详细阐述,并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其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的具体影响。
本文还将对免疫增强剂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前景进行讨论,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的免疫增强剂为市面上常见的几种,具体品牌及成分将在后续的研究结果中详细列出。
实验对象为健康的凡纳滨对虾幼虾,购自当地的水产市场,平均体重约为克,体长约为厘米。
所有幼虾在实验开始前均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确保无疾病且生长状况良好。
本实验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将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为四组,每组约含只幼虾。
四组分别为对照组(无免疫增强剂处理)、低剂量组(免疫增强剂低浓度处理)、中剂量组(免疫增强剂中等浓度处理)和高剂量组(免疫增强剂高浓度处理)。
实验期间,所有组别的幼虾均在同一环境下饲养,保持相同的水质、饲料和养殖管理。
实验期间,每天按照设定的剂量向各组的饲料中添加相应的免疫增强剂。
每隔天记录各组幼虾的体重、体长及存活率,计算生长性能指标。
同时,定期采集各组幼虾的血样,测定其免疫相关指标,如血细胞数量、吞噬活性、抗体水平等。
为了模拟养殖过程中的应激条件,实验期间还进行了次应激处理,观察各组幼虾在应激条件下的表现。
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比较各组间的差异,以P<05为显著性水平。
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免疫增强剂处理与幼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能力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上实验设计与方法,旨在全面评估免疫增强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能力的影响,为实际养殖中合理应用免疫增强剂提供科学依据。
三、免疫增强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的影响为了评估免疫增强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的影响,我们在实验条件下对幼虾进行了为期六周的处理。
铜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铜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及其基因表达
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背景:
凡纳滨对虾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水产品,其养殖量在世界范围内居于
前列。
然而,由于高密度养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凡纳滨对虾的
养殖存在着被病害侵袭的风险。
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凡纳滨对虾
病害,已成为养殖业者和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铜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污染物,其存在会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生殖
和免疫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铜污染和凡纳滨对虾
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但目前铜污染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系统的影
响还不清楚。
本研究旨在探究铜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及其基因表达
的影响,为凡纳滨对虾免疫系统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铜污染模型,以青岛地区野生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方法,研究铜对凡纳滨
对虾血清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免疫相
关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探明铜污染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系统的影响,
并且建立相应的免疫监测指标体系。
这将为凡纳滨对虾养殖业提供强有
力的技术支持,预防和治疗凡纳滨对虾的病害。
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符云付兵郭晓奇吴亚梅马志洲王广军摘要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g·kg-1、1.0g·kg-1和1.5g·kg-1的自制中草药制剂,配制成3种试验饲料,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饲料,每处理设3个平行样,对体长为6~8cm的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60d的饲养试验,每20d取样1次,以相对增重率、成活率为指标,探讨了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效应的影响;以血清中溶菌酶(LZM)、一氧化氮合酶(NOS)、碱性磷酸酶(AK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为指标,探讨了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中草药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体重增加倍数并降低饲料系数(P<0.05)。
试验组凡纳滨对虾血清中的LZM、NOS、AKP和SOD等活性均高于对照组。
结果证实,试验中的中草药制剂具有显著促进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提高凡纳滨对虾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建议在实际生产中的添加量为1.0g·kg-1较为合适。
关键词中草药;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amei)又称南美白对虾,主要生长于太平洋西海岸至墨西哥湾中部。
1988年我国引进该虾后,其年产量占全国虾类年总产量的40%以上,逐渐成为我国主要的养殖虾类,特别是在该虾淡化养殖成功后,在内陆地区广泛开展养殖,现阶段已经发展到甘肃、青海等地。
即使在西藏,目前也有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报道[1]。
随着凡纳滨对虾养殖区域的不断扩大,其养殖面积也在逐年增加,对苗种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导致一些苗种场对苗种的培育和选育就变得不够重视,苗种的近亲繁殖现象十分普遍,种质退化严重,对疾病的抵抗力逐渐变弱。
加上近年来环境污染严重,周边水环境恶化,病原菌增多,引起养殖生产中的发病率增加,对凡纳滨对虾的养殖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养殖过程中大量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
重金属离子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脏、鳃丝和血液SOD活力的影响

重金属离子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脏、鳃丝和血液SOD 活力的影响3吴众望 潘鲁青33 张红霞(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03)【摘要】 研究了3种重金属离子(Cu 2+、Zn 2+、Cd 2+)在96h 内对凡纳滨对虾(L itopenaeus vannamei )对肝胰脏、鳃丝和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SOD 活力在3种重金属离子作用下随取样时间变化显著(P <0105),Cu 2+在实验浓度范围内(011~1mg ・L -1),肝胰脏、鳃丝和血液的SOD 活力随时间延长呈一峰值变化,Zn 2+在10mg ・L -1时对肝胰脏表现为显著抑制作用,Cd 2+在015mg ・L -1时对肝胰脏和鳃丝起显著抑制作用,0125mg ・L -1对鳃丝SOD 活力无显著变化(P >0105),其他浓度Zn 2+(<10mg ・L -1)、Cd 2+(<0125mg ・L -1)对各组织器官SOD 活力的影响随时间延长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3种重金属离子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脏、鳃丝、血液SOD 活力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剂量2时间效应关系.其SOD 活力大小顺序为肝胰脏>鳃丝>血液,3种重金属离子对凡纳滨对虾伤害大小顺序为Cd 2+>Cu 2+>Zn 2+.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凡纳滨对虾 肝胰脏 鳃丝 血液 SOD 文章编号 1001-9332(2005)10-1962-05 中图分类号 X17115 文献标识码 AE ffects of heavy metal ions on SOD activity of L itopenaeus vannamei hepatopancreas ,gill and blood.WU Zhongwang ,PAN Luqing ,ZHAN G Hongxia (Key L aboratory of M ariculture ,Minist ry of Education ,Ocean U 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003,China ).2Chin.J.A ppl.Ecol .,2005,16(10):1962~1966.This paper studied the effects of Cu 2+,Zn 2+and Cd 2+on the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ctivity of L itope 2naeus vannamei hepatopancreas ,gill and blo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D activity changed significantly with prolonged exposure of these ions (P <0105).The SOD activity of all test objectives changed with a single peak under the exposure of 011~1mg Cu 2+・L -1,that of hepatopancreas and of hepatopancreas and gills was inhibited obviously under 10mg Zn 2+・L -1and 015mg Cd 2+・L -1,respectively ,while 0125mg Cd 2+・L -1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at of gill.The SOD activity of hepatopancreas ,gill and blood all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under the prolonged exposure of <10mg Zn 2+・L -1and <0125mg Cd 2+・L -1.There was an obvious dose 2time 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st metal ions and SOD activity.The SOD activity was decreased in or 2der of hepatopancreas >gill >blood ,while the toxicity of test metal ions was in order of Cd 2+>Cu 2+>Zn 2+.K ey w ords Heavy metal ions ,Itopenaeus vannamei ,Hepatopancreas ,G ill ,Blood ,SOD.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100140)和山东省科技兴海资助项目(20012326).33通讯联系人.2004-11-30收稿,2005-04-07接受.1 引 言近年来我国部分海域重金属污染日益加重,已成为养殖水环境的重要污染因子,对养殖动物造成了严重危害,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重金属污染物对生物体的急性毒性[5,12,34,41]及在体内的积累吸收[18,19,22~24,26,29],并多以养殖动物的抗氧化酶来评价其毒害程度[4,8,14,25~27,30,31],而有关重金属离子对对虾抗氧化系统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当污染物在体内进行生物转化时,机体通过氧化还原循环生成大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这些活性氧可引起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如脂质过氧化、酶蛋白失活、DNA 损伤等[7,10,33,35,39],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是生物体内清除活性氧自由基、防御过氧化损害系统的关键酶之一[28],目前已证明SOD与生物抗污染胁迫密切相关,是一类敏感的分子生态毒理学指标[14,21,30,36,38].本文研究了3种重金属离子对凡纳滨对虾(L itopenaeus vannamei )肝胰脏、鳃丝和血液SOD 活力的影响,探讨了重金属离子对凡纳滨对虾的致毒机理,为对虾环境毒理学的研究积累资料.2 材料与方法211 实验材料实验所用凡纳滨对虾于2002年9月购自青岛市营海对虾养殖场,体色正常,健康活泼,生物体长810±015cm ,体重10±115g.采用青岛近海自然海水暂养8~10d ,海水盐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0月 第16卷 第10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Oct.2005,16(10)∶1962~1966度为30,p H为812,温度为24±015℃,连续充气,日换水2次,换水量为1/3~1/2,并适量投喂对虾配合饲料.212 实验方法21211重金属离子梯度的设置 经检测实验用青岛沿海自然海水的Cu2+、Zn2+、Cd2+的含量分别为1115、4715、0146μg・L-1.实验重金属离子的种类和来源为:Cu2+(CuSO4・5H2O)、Zn2+(ZnSO4・7H2O)、Cd2+(CdCl2・215H2O),3种重金属离子分别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水质标准》(Cu2+≤0101mg・L-1、Zn2+≤011mg・L-1、Cd2+≤01005mg・L-1)的10倍、20倍、50倍、100倍设置实验浓度梯度.Cu2+的实验浓度梯度为011、012、015、1mg・L-1;Zn2+的浓度梯度为1、2、5、10mg・L-1;Cd2+的浓度梯度为0105、011、0125、015 mg・L-1.所有实验浓度梯度均设3个平行组,并以不加重金属离子组为对照组.实验在50cm×40cm×30cm的塑料水槽内进行,各梯度分别放健康的凡纳滨对虾各20尾,实验期间养殖管理与暂养期间完全相同,换水时分别加入相应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养殖用水,实验期间对虾无死亡现象.实验开始后于0、6、12、24、48、72、96h取样,每个梯度各水槽随机选取2尾对虾,用纱布擦干对虾体表,将消毒的5号针头和1ml注射器由头胸甲后插入心脏取血,注射器中预先加入已消毒预冷抗凝剂,使血液与抗凝剂的最终比例为1∶1,将2尾对虾血液混和样品放入冰箱(0~4℃)中保存;然后将对虾置冰盘内解剖,取肝胰脏和鳃丝,去除多余的组织块,用预冷重蒸水洗净、滤纸吸干后,置于115ml塑料离心管中.所有样品均保存于-20℃的冰箱内待测.21212样品制备 取肝胰脏和鳃丝样品加入9倍体积预冷的匀浆液(0125mol・L-1蔗糖,011mol・L-1Tris2HCl p H816缓冲液),冰浴中10000r・min-1匀浆5min,然后在高速冷冻离心机中以0℃、14000r・min-1,离心10min,取上清液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血液样品置于冰箱(4℃)中保存过夜,低速离心(3000r・min-1)20min,取上清液待测. 21213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测定 采用改良邻苯三酚自氧化测定法[43].在25℃p H=815,50mmol・L-1的K2HPO42 KH2PO4的缓冲液415ml中,加入10μl50mmol・L-1的连苯三酚,迅速摇匀,在波长325nm处每隔半分钟测一次A 值,使自氧化速率△A325nm/分控制在01070OD・min-1左右. SOD活力的测定为在加入连苯三酚前加入011ml酶液,依次测定A1~A20各OD值,选择A n+2~A n的各OD值,取其平均值,SOD活力单位定义为25℃条件,每分钟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率达50%时所需要的酶量(U・mg-1).酶液蛋白质含量测定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标准物,采用考马斯亮蓝法[2]测定.213 数据处理和分析所有数据均以3个平行组数据的平均值(Means)表示(n =6),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Duncan检验法统计分析.3 结果与分析311 Cu2+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脏、鳃丝和血液SOD 活力的影响由图1A可看出,015、1mg・L-1Cu2+在12h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脏SOD活力有最大促进作用,011、012mg・L-1浓度组在24h表现出最大激活,随作用时间的延长,酶活力下降,呈现出一个峰值的变化,至96h全部表现为抑制(P<0105).Cu2+对凡纳滨对虾鳃丝SOD活力影响与肝胰脏的变化趋势相似,在12h内所有浓度均表现出促进作用,至24h时,除011mg・L-1浓度组表现出最大激活作用外,其他浓度组酶活力下降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105),随着Cu2+对凡纳滨对虾作用时间延长,酶活力下降,72h全部浓度组均低于对照组,96h全部显著抑制(P<0105).Cu2+对凡纳滨对虾血液SOD活力在6h全部浓度组表现为最大的促进作用,随作用时间延长,酶活力下降,至72h全部低于对照组,96h显著抑制(P<0105).312 Zn2+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脏、鳃丝和血液SOD 活力的影响图1B表明,1、2和5mg・L-1的Zn2+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脏SOD活力在6h出现最高峰值,随作用时间延长酶活力下降,1、2mg・L-1的Zn2+在72h, 5mg・L-1的Zn2+在24h表现为抑制作用.10mg・L-1的Zn2+未表现出激活效应,随时间延长,酶活力下降,24h达显著水平(P<0105).1、2、5mg・L-1浓度组Zn2+在72h内,10mg・L-1浓度组在48h内对凡纳滨对虾鳃丝SOD活力均表现出促进作用,且分别在72h和48h达到最大促进作用.96h酶活力下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105).Zn2+对凡纳滨对虾血液SOD活力在12h全部浓度组表现为最大促进作用,且随作用时间延长,酶活力下降,48h后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105). 313 Cd2+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脏、鳃丝和血液SOD 活力的影响由图1C可知,0105mg・L-1Cd2+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脏SOD活力在24h表现为最大促进作用,011和0125mg・L-1在12h有最大促进作用,24h下降至低于对照组但不显著,015mg・L-1在实验时间范围内一直处于抑制状态,随时间延长酶活力下降.Cd2+对凡纳滨对虾鳃丝SOD活力在6h0105369110期 吴众望等:重金属离子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脏、鳃丝和血液SOD活力的影响 图1 Cu2+(A)、Zn2+(B)和Cd2+(C)对凡纳滨对虾组织SOD活力的影响Fig.1Effects of Cu2+(A),Zn2+(B)and Cd2+(C)on SOD activity in tissue of L itopenaeus vannamei.a)肝胰脏Hepatopancreas;b)鳃丝G ill;c)血液Blood.Ⅰ10mg・L-1;Ⅱ1011mg・L-1;Ⅲ1012mg・L-1;Ⅳ1015mg・L-1;Ⅴ11mg・L-1.mg・L-1和011mg・L-1浓度组在实验时间内均表现为促进作用,0125mg・L-1浓度组在实验时间内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105),015mg・L-1浓度组在6h即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P<0105),随时间延长,酶活力下降.Cd2+对凡纳滨对虾血液SOD活力在6h所有浓度组均表现出最大的促进作用,随作用时间延长,酶活力下降,48h后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105).由图1可知,3种重金属离子对凡纳滨对虾3种组织器官SOD活力的影响显著(P<0105).在实验时间内,Cu2+各处理组SOD活力均呈峰值变化, Zn2+、Cd2+低浓度组均表现为先升高而后下降的趋势,高浓度Zn2+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脏SOD活力和高浓度Cd2+对肝胰脏、鳃丝SOD活力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随时间延长抑制增强,表现出一定剂量、时间效应,而对照组在实验时间内无显著变化(P> 0105).凡纳滨对虾SOD活力大小为肝胰脏>鳃丝>血液.4 讨 论411 重金属离子对凡纳滨对虾不同器官SOD活力影响的时间剂量效应据Florence[8]报道,在Cu2+(015、215、25μg・L-1)作用(1、3、7、14、21、28d)下,蛤仔(R uditapes decussates)鳃丝细胞质中SOD活力3d时显著激活,25μg・L-1在3d时刺激鳃丝发生脂质过氧化,而015、215μg・L-1在28d时脂质过氧化才增加; Siraj[31]研究了暴露于5mg・L-1Cd2+(1、7、15d)时,莫桑比克罗非鱼(O reochrom is mossam bicus)肝脏、肾脏SOD活力均较对照组高且呈上升趋势,30 d酶活力有所下降,并认为抗氧化防御系统能保护动物不受自由基的伤害;侯丽萍等[11]研究表明,在Cd2+(11096、2119、41365mg・L-1)作用(6、12、24、72h)下,草鱼(Ctenopharyngodon i dell us)肝脏SOD 活力随Cd2+浓度的增加呈现先短暂升高,然后逐渐下降,同一浓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SOD活力逐步下降的趋势.Stebbing[32]认为,毒物在低浓度下引起动物抗氧化酶出现增益现象,是其在无毒情况下的刺激反应,并把这一现象称为“毒物兴奋效应”.本研究表明,3种重金属离子对凡纳滨对虾各组织器官SOD活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这与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类似.因此,以凡纳滨对虾各组织器官SOD活力为指标,对养殖水环境重金属离子污染监测是可行的.412 在重金属离子作用下凡纳滨对虾不同器官469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6卷SOD活力大小杨丽华等[40]研究表明,Cd2+(0173、1146、2195 mg・L-1)作用(12、24、48、96、144h)下,丰产鲫(Carassi us aurat us(♀)×Cypri nus acuti dorsalis (♂))肝脏比鳃丝SOD活力高10倍左右,并认为鳃和肝SOD活力和敏感性不同,可能与它们的不同生理功能有关.本实验表明,凡纳滨对虾3种组织器官SOD活力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肝胰脏>鳃丝>血液.重金属离子可通过鳃丝和消化道进入水产动物体内,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各组织器官,高亲和力的重金属离子容易与蛋白质结合而被细胞吸收[15,29].刘发义等[18,19]研究了Cu2+、Zn2+在对虾体内的积累和分布,发现肝胰脏对重金属的积累能力最强,是对虾体内Cu2+的主要储存器官,随后以胃、肠、鳃、壳、肌肉顺序递减.可以认为,肝胰脏是重金属累积及解毒的主要器官,肝巨噬细胞具有活跃吞噬能力,3种重金属离子在肝脏内氧化、还原或水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O-・2,从而使肝胰脏SOD活力被诱导升高,而鳃丝是呼吸器官,直接与水环境接触,表现了一定氧化应激反应,但鳃丝重金属累积能力相对较弱,解毒功能低,因此其SOD活力和敏感性比肝胰脏低.同时血淋巴是转运污染物和运输组织器官代谢产物的重要介质,血淋巴内仅存少量活性的抗氧化酶,表现出较低的SOD活力[17].413 3种重金属离子对凡纳滨对虾的伤害程度水产动物受到环境刺激后发生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引发一系列代谢变化,动员机体的代偿适应功能来抵抗和适应各种应激刺激,产生应激适应;若应激反应超过一定强度且机体不能适应时,对机体组织结构造成伤害,导致应激损伤[6].依据本实验3种重金属离子对凡纳滨对虾SOD活力的抑制和伤害程度,可得出3种重金属离子对凡纳滨对虾伤害大小顺序为Cd2+>Cu2+>Zn2+.这种差别可能是3种重金属离子对机体诱导SOD活力变化的能力、酶亚基结合的数量及重金属离子浓度、作用时间和致毒机理有关.戴习林等[5]研究发现,Cu2+、Cd2+对罗氏沼虾幼体的毒性为Cd2+>Cu2+,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很多研究也证实,Cu2+的毒性比Zn2+大[4,12,16,41].Cd2+是非必需金属,对多种酶活力都有影响.Cd2+体外实验表明,镉可直接与膜作用产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膜功能障碍,膜脂质流动性降低,通透性增加,进而造成Ca2+内流,无法维持细胞内钙的稳定,导致细胞损伤甚至死亡[20],因此较低剂量就对生物有毒性的影响.Cu、Zn是生物体内的微量元素,且SOD主要包括MnSOD和CuZn2 SOD,其中CuZnSOD占总SOD活力的80%~95%[9],作为其重要结合因子的Cu2+、Zn2+也可能具有一定抗氧化功能[1,3,13],其中Zn2+通过结合到结构物上或通过抑制金属催化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可使胞内原生质和内膜处于稳定状态[37],所以对机体的毒性较弱.而侯兰英等[12]研究Cu2+、Zn2+、Cd2+对梭鱼的急性致毒效应,结果表明Cu2+、Zn2+、Cd2+对梭鱼均有明显的毒性,其毒性大小顺序为Cu2+>Zn2+>Cd2+;杨丽华等[41]实验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离子对丰产鲫幼鱼的急性毒性大小为Cu2+>Cd2+>Zn2+,这可能与实验动物的不同和生长阶段有关.有研究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镉对甲壳动物和鱼类的急性毒性影响的一般规律为甲壳动物比鱼类更为敏感[42].值得注意的是,在Cu2+作用下短时间内凡纳滨对虾3种组织器官SOD活力的激活率高浓度组>低浓度组,而Cd2+、Zn2+与之相反,由于Cu2+是甲壳动物血液血蓝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浓度Cu2+更易诱导体内SOD活力的升高,且诱导程度更大,有关这方面的作用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Bagchi D,Vuchetich PJ,Bagchi M,et al.1998.Protective effect of zinc salts on TPA2induced hepatic and brain lipid peroxidation,glu2 tathionedepletion,DNA damage and peritoneal macrophage activa2 tion in mice.General Pharmacol,30(1):43~502 Bradford MM.1976.A rapid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the quantita2 tion of microgram quantities of protein utilizing the principle of pro2 tein dye binding.A nal Biochem,72:248~2543 Buzad ic B,K orac B,Lazic T,et al.2002.Effect of supplementa2 tion with Cu and Zn on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in the rat tis2 sues.Food Res Inter,35:217~2204 Dai J2Y(戴家银),Zheng W2Y(郑微云),Wang S2H(王淑红).1998.Effects of copper and zinc ions on activities of enzymes in tis2 sues of red sea bream Pagrosom us major juvenile.Envi ron Sci(环境科学),19(5):60~62(in Chinese)5 Dai X2L(戴习林),Zang W2L(臧维玲),Yang H2S(杨鸿山),et al.2001.The toxic effects of Cu2+,Zn2+,Cd2+on giant freshwater prawn juvenile.J S hanghai Fish U niv(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0(4):295~302(in chinese)6 Fang Y2Z(方允中),Zheng R2L(郑荣梁).2002.Theory and Ap2 plication of Free Radical Biology.Beijing:Science Press.122~212 (in Chinese)7 Feng T(冯 涛),Zheng W2Y(郑微云),Hong W2S(洪万树),et al.2001.Effect of benzo(a)pyrene on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in Boleophthal m us pecti ni rost ris liver.Chi n J A ppl Ecol(应用生态学报),12(3):422~424(in Chinese)8 Florence G,Angela S,Luisa B,et al.2002.Response of antioxidant systems to copper in the gills of the clam R uditapes decussates.M ar Envi ron Res,54:413~4179 Fridovich I.1986.Biological effects of superoxide radical.A rch Biochem Biophys,247:1~1110 Halliwell B,Gutteridge J MC.1989.Free Radical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Oxford:Clarendon Press.54311 Hou L2P(侯丽萍),Ma G2Z(马广智).2003.Effects of Cd2+on ac2569110期 吴众望等:重金属离子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脏、鳃丝和血液SOD活力的影响 tivities of SOD in liver tissue of Ctenopharyngodon i dell us.Res Fish(水利渔业),23(3):14~15(in Chinese)12 Hou L2Y(侯兰英),Zhao H2R(赵鸿儒),Wu Y2L(吴玉霖).1993.Acute intoxication of some heavy metals to mugil so2iuy and the avoidance reaction of mugil so2iuy.Oceanol L i m nol Si n(海洋与湖沼),24(5):507~510(in Chinese)13 Johnson MA,Fischer J G,Kays SE.1992.Is copper an antioxidant nutrient?Crit Rev Food Sci N ut r,32:1~3114 K ong F2X(孔繁翔).2000.Environmental Biology.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72~74(in Chinese)15 Lan W2G(蓝伟光),Wu Y2P(吴永沛),Yang S2K(杨孙楷).1990.Progress of research on toxicity of seawater pollutant to the prawn.Fujian Fish(福建水产),(1):41~45(in Chinese)16 Lan W2G(蓝伟光),Yang S2K(杨孙楷).1993.Studies on effects of heavy metals on phi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s of red sea bream Pagrosom us.Acta Ocean Si n(海洋学报),15(1):92~97(in Chinese)17 Li Y2P(李毅平),G ong H(龚 和).1998.Progress in research on insect antioxidant system.Chi n B ull L if e Sci(生命科学),10(5): 240~243(in Chinese)18 Liang D2H(梁德海),Liu F2Y(刘发义).1990.Effects of dietary copper on the prawn,Penaeus orientalis.Oceanol L i m nol Si n(海洋与湖沼),21(5):404~410(in Chinese)19 Liang D2H(梁德海),Liu F2Y(刘发义),Sun F(孙 凤),et al.1989.Effects of dietary zine on the prawn,Penaeus orientalis.M ar Sci(海洋科学),5:49~52(in Chinese)20 Liao L(廖 琳),Hu X2R(胡晓荣),Li H(李 晖),et al.2002.Research progress in Cd toxicity mechanisms and the antagonistic mechanisms of Se to Cd.Sichuan Envi ron(四川环境),21(2):21~24(in Chinese)21 Livingstone DR.1993.Biotechnology and pollution monitoring:Use of molecular biomarker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J Chem Tech2 nol Biotechnol,57:195~21122 Liu C2F(刘长发),Tao S(陶 澍),Cao J(曹 军),et al.2000.Uptake of particulate lead via gills of gold fish.Chi n J A ppl Ecol (应用生态学报),11(2):283~286(in Chinese)23 Liu C2F(刘长发),Tao S(陶 澍),Long A2M(龙爱民),et al.2001.Interactions of lead and cadmium on uptake and accumulation by gold fish,Carassi us aurat us.Acta Ecol Si n(生态学报),21(11):1863~1868(in Chinese)24 Long A2M(龙爱民),Pan B(潘 波),Xu F2L(徐福留),et al.2002.Uptake of copper adsorbed on Kaolin of various size by fish (Cypri nus carpio)gills at various p H levels.Acta Ecol Si n(生态学报),22(10):1640~1644(in Chinese)25 Lu S2Q(鲁双庆),Liu S2J(刘少军),Liu H2Y(刘红玉),et al.2002.Effects of Cu2+on activities of protecting enzymes SOD,CAT and GSH2PX in liver tissue of Monopterus albus.J Fish Sci Chi na (中国水产科学),9(2):138~141(in Chinese)26 Lu X2J(陆星家),Xi Y2L(席贻龙),Liu G2Y(刘桂云).2004.Ac2 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lead in M acrobrachi um nipponense.Chi n J A ppl Ecol(应用生态学报),15(1):131~135(in Chinese) 27 Pan L2Q(潘鲁青),Ren J2Y(任加云),Wu Z2W(吴众望).2004.Effects of heavy metal ions on SOD,CAT activities of hepatopan2 creas and gill on the crab Eriochei r si nensis.J Ocean U niv Chi na(中国海洋大学学报),34(2):189~194(in Chinese)28 Parke VD.1987.Role of enzymes in protection against lipid peroxi2 dation.Regul Toxicol Pharmacol,7:222~23529 Rainbow PS.1992.The heavy metal accumulation and its meaning in marine organisms.M ar Envi ron Sci(海洋环境科学),11(1):44~51(in Chinese)30 Roche H,BogéG.1996.Fish Blood Parameters as a Potential Tool for Identification of Stress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Chemical Intoxication.M ar Envi ron Res,41(1):27~4331 Siraj BP,Usha RA.2003.Cadmium2induced antioxidant defense mechanism in freshwater teleost Oreochromis mossambicus(Tilapi2a).Ecotoxicol Envi ron S af ety,56:218~22132 Stebbing ARD.1982.Hormesis the stimulation of growth by low levels of inhibition.Sci Tol Envi ron,22(1):213~23433 Stern A.1985.Red cell oxidative damage.In:Sites H.ed.Oxidative Stress.New Y ork:Academic Press.331~34934 Wang S2B(王寿兵),Guo R(郭 锐),Qu Y2F(屈云芳),et al.1998.Acute toxicity of Cu2+to Rana chensi nensis tadpole.Chi n JA ppl Ecol(应用生态学报),9(3):309~312(in Chinese)35 Winston GW.1991.Oxidants and antioxidants in aquatic animals.Com p Biochem Physiol,100C(1/2):173~17636 Wiston GW,Di G iulio T.1991.Prooxidant and antioxidant mecha2 nisms in aquatic organisms.A quat Toxicol,19:137~16137 Wu J(吴 坚).1992.Biochemical effects of trace metals on marine animals.M ar Envi ron Sci(海洋环境科学),10(2):58~64(in Chinese)38 Xu L2H(徐立红),Zhang Y2Y(张甬元),Chen Y2Y(陈宜瑜).1995.The advances of molecular ecotoxicology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Acta Hydrobiol Si n(水生生物学报),19(2):171~185(in Chinese)39 Xu L,Zheng G J,Lam PKS,et al.1999.Relationship between tis2 sue concentration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DNA adducts in green2lipped mussels(Perna vi ri dis).Ecotoxicology,8: 73~8240 Yang L2H(杨丽华),Fang Z2Q(方展强),Zheng W2B(郑文彪),et al.2003.Experiment with effect of cadmium on activity of super2 oxide dismutase in gill and liver tissue of crucian.J S af ety Envi ron (安全与环境学报),3(3):13~16(in Chinese)41 Yang L2H(杨丽华),Fang Z2Q(方展强),Zheng W2B(郑文彪).2003.Safety assessment and acute toxicity of heavy metals to cru2 cian Carassi us aurat us.J South Chi na Normal U niv(Nat Sci)(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101~106(in Chinese)42 Zhao H2X(赵红霞),Zhan Y(詹 勇),Xu Z2R(许梓荣).2003.Progress in studying the toxic effects of heavy metals on aqutic ani2 mals.Inland A quatic Product(内陆水产),28(1):38~40(in Chi2 nese)43 Z ou G2L(邹国林),Hu W2Y(胡文玉),Qiu T(邱 涛),et al.1997.Studies on the sensitivity of some methods for activity assay of superoxide dismutase.J W uhan U niv(Nat Sci)(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3(2):233~237(in Chinese)作者简介 吴众望,男,1980年生,硕士.从事养殖环境毒理学研究,发表论文多篇.E2mail:phy@669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6卷。
重金属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吞噬活力的影响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00326),广东省自然 科 学 基 金 (2017A030313194),中 国 热 带 农 业 科 学 院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费 专 项 资 金 (1630052016011 和 1630052018001). 作 者 简 介 :汪 蕾 (1986- ),女 ,博 士 ,讲 师 ,研 究 方 向 :水 产 动 物 生 态 及 毒 理 学 、水 产 免 疫 学 .E-mail:wanglei@scnu.edu.cn. 通 讯作者:冼健安(1983-),男,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水产动物生态及毒理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E-mail:xian-ja @163.com.
分别以 CdCl2������2.5H2O、HgCl2、CuCl2 和 ZnCl2 作为 Cd2+ 、Hg2+ 、Cu2+ 和 Zn2+ 的 添 加 源,各 重 金 属 离子的浓度均分别设置为10-3~10-9 M,不作处理 的血细胞作为对照组.用抗凝剂配制浓度为10-1 M 的各重金属溶液,再依次逐步稀释为10-2~10-7 M 的工作液,分别加3μL 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溶液至 297μL的血细胞悬液中,得到细胞悬液中重金属的 终浓度分别为10-3~10-9 M,对照组加入3μL的抗 凝剂.在室温下孵育6h. 1.4 流 式 细 胞 仪
«河 北 渔 业 »2019 年 第 2 期 (总 第 302 期 ) ○ 研 究 与 探 讨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9.02.001
三种饲料添加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

三种饲料添加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三种饲料添加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三种饲料添加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摘要随着现代水产养殖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水产动物感染各种疾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为了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预防水产动物疾病,功能强、价格低、性能优、无毒副作用、利于环保的绿色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开发引起广大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使用绿色无公害水产饲料添加剂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本文通过蜕皮素,中草药(穿心莲和板蓝根)添加饲料投喂凡纳滨对虾的养殖试验,为此类添加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资料,也为使用绿色添加剂进行水生动物的养殖打下了基础。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添加蜕皮素的凡纳滨对虾养殖试验结果显示,使用添加蜕皮素的饲料投喂的凡纳滨对虾,其生长和成活率均显著优于未添加组。
2. 添加中草药组(穿心莲和板蓝根)的凡纳滨对虾养殖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可促进对虾的生长和提高其成活率。
3.通过对养殖水体的检测,发现使用添加剂的三个组,水质情况同对照组没有较大的差别,说明使用蜕皮素或中草药添加剂不会对水质造成污染。
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蜕皮素或中草药(穿心莲和板蓝根)添加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具有促进生长,可提高其成活率,而且对养殖水体不会造成污染,具有极大的生产意义。
关键词:蜕皮素,穿心莲,板蓝根,添加剂,凡纳滨对虾I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三种饲料添加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Effects of Three Feed Additive on Growth of Litopenaeus vannameiAbstract A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nsive cultivation and enlargement of modern aquaculture, the risk of fishing animals being infected has increased more and mor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growing of fishing animals and 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the feed, at the same time, to protect fishing animals from the deseases, lots ofscientific researchers pay their attention to the feed additives which have goodfunction, low price, no toxicity, no side effects, good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refore using the safe feed additive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study has provided the usevalue data by the raising experiment ofLitopenaeus vannamei with the feed of adding Ecdysone and some Chinese drugsAndrographis Herb and Indigouoad root and has laid the root for using the safeadditive in the aquatic cultivationThe results were shown as the follows:1. The experiment of raising Litopenaeus vannamei which used Ecdyson additiveshowed that the growth and the survival ratio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were higher inadding Ecdyson additive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2. The experiment of raising Litopenaeus vannamei which used AndrographisHerb or Indigouoad root additive showed that Chinese drugs can accelerate thegrowth and raise the survival ratio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3.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water quality showed that it i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dditive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 All of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using the feed which was added Ecdyson or the Andrographis Herb or Indigouoad root to raise the Litopenaeus vannamei canaccelerate the growth and raise the survival ratio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and did notpollute the fishery wat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aquatic cultivationKey Words: Ecdyson, Andrographis Herb, Indigouoad root, feed additive,Litopenaeus vannameiII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三种饲料添加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目录第一章前言. 11 营养因子与凡纳滨对虾的生长.11.1 蛋白质11.2 脂类.21.3 糖类.21.4 维生素31.5 矿物质32. 蜕皮素与对虾的生长.42.1 虾类的蜕皮激素..52.2 植物的蜕皮激素..52.3 蜕皮激素在虾类养殖中的应用..63. 中草药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74. 水体理化因子对对虾养殖的影响..84.1 pH 值94.2 盐度.94.3 氨氮.94.4 亚硝酸氮10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性..10第二章饲料中添加蜕皮素的养殖试验.112.1 实验材料与方法..112.1.1 试验饲料112.1.2 试验虾选择..112.1.3 饲养管理112.1.4 样品采集和数据获取.112.1.5 试验数据统计和分析.122.2 结果.122.2.1 放养前对虾全长、体长及背甲宽的测量..122.2.2 蜕皮素饲料添加剂对养殖对虾生长的影响.242.3.讨论..31第三章饲料中添加穿心莲内酯提取物的养殖试验..333.1 实验材料与方法..333.1.1 试验饲料333.1.2 试验虾选择..333.1.3 饲养管理333.1.4 样品采集和数据获取.333.1.5 试验数据统计和分析.343.2 结果.343.2.1 放养前对虾全长、体长及背甲宽的测量..343.2.2 穿心莲内酯提取物添加剂对养殖对虾生长的影响..43 3.3.讨论..50III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三种饲料添加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第四章饲料中添加板蓝根提取物的养殖试验.524.1 实验材料与方法..524.1.1 试验饲料524.1.2 试验虾选择..524.1.3 饲养管理524.1.4 样品采集和数据获取.524.1.5 试验数据统计和分析.534.2 结果.534.2.1 放养前对虾全长、体长及背甲宽的测量..534.2.2 板蓝根提取物添加剂对养殖对虾生长的影响624.3.讨论..69第五章三种饲料添加剂对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715.1 实验材料与方法..715.1.1 实验材料715.1.2 实验方法725.2. 结果795.2.1 实验开始时养殖用水的测定结果..795.2.2 pH 值的测定结果.795.2.3 盐度的测定结果805.2.4 氨氮的测定结果815.2.5 亚硝酸氮的测定结果.825.2.6 总碱度的测定结果..835.3 讨论.845.3.1 pH 值855.3.2 盐度..855.3.3 氨氮..865.3.4 总碱度.865.3.5 亚硝酸盐氮..87结论.88参考文献89致谢..95IV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三种饲料添加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第一章前言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 vanammei),俗称南美白对虾、万氏对虾、白脚虾和白腿对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日,对虾科,对虾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省农业地方标准——《I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的检测 R T— P R方法》 C 和文献 [ 1 中介 绍的方法 , 1] 合成 1对 I型鸭病毒
性肝炎病毒特异性引物 , 以分 离株 的 R A为模板 , N 进行 R T— P R扩增 , C 结果得到 62b 3 p的 目的片段 。R T—P R与其他诊 C
(日照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山东 日照 2 6 2 ) 7 8 6
摘要 : 用分别添加不 同浓度 F“ 、 u 、n e c “ z “的基础饲 料喂养 凡纳滨对虾 ( ip ne,vn a e) 1d后 , Lt eau an m i4 o 以生长 率和饵料系数为指标分析 了 F 、u 、n e c ” z 对凡纳滨对虾生长 的影 响, 以血清抗 菌活力 、 菌活力 、 氧化 氢酶活 并 溶 过 力为指标分析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的变化。研究 结果表 明 : 1 在饲料 中适 当添加微量 元素可 以提高凡 纳滨对 () 虾生长率和降低饵料系数 , 分别添加 2 0m / gF2 1 s k u 、0mgk n 5 Sk e 5m / gC “ 3 / gZ “时效果最 佳。 ( ) 同浓 度的微 、 2不 量元素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免疫能力有较大的影响 , 分别 添加 5m k u 、5a / gZ 时凡纳滨 对虾血 清抗 菌 s gC 1 s k n / 活力最强 ; 分别添 加 10m / gF“ 、 m k u 、5m / gZ ”时凡纳滨对虾血清 的溶菌活力 明显高于对照组 ; 5 gk e 2 s gC “ 1 g k n / 分
株为 I 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根据笔者所在研究室制定的江
[] 3 李春霞 , 郭洪勋 , 孙 刚, 等.鸭病 毒性肝 炎病 毒 的分 离与 鉴定 [] J .畜牧兽 医科技信息 , 0 ( ) 3 — 0 2 43 : 4. 0 9 [] 4殷 震, 刘景 华.动 物病 毒 学 【 .2版.北 京 : 学 出 版社 , M] 科
[] 5 刘美玲 .鸭病毒性肝炎 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 [ ] J .中国畜牧兽
医 ,0 8 3 ( ) 13—14 20 ,5 7 :0 0.
[ ] asnW Bo nSE, ahl ,ta.Ietiao fd c t no uk d f i
别添加 20m / gF“ 、 s k u 、5m / gZ “ 时凡纳滨对虾血清过氧化氢酶活力最强。 5 g k e 5m gC “ 1 g k n /
关键词 :F 、 u 、 n ; e C “ Z “ 凡纳滨对虾 ;生长性能 ; 非特异性免疫
中图分类号 :s6 .2 98 2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0 2 3 2 2 1 )6— 3 6— 4 10 —10 (0 1 0 07 0 生物氧化过程中某些 酶的活性 中心 或辅 酶 , 铁会影响这些 缺 酶的活性及这些酶涉及的生化反应 过程 , 对虾 类生长有 重要 的影 响。铜是虾类血液 中血蓝蛋 白的重要组分 , 甲壳类 血细 胞中携带氧 的是血蓝蛋白 , 结合氧的元素是铜 , 对氧分在虾体
内的输送起着重要的作用 。D peg el e估计 , d 虾体 内约 4 %的 0 铜存在 于血蓝蛋 白中 。更重要 的是 , 铜对 虾类 的赖氨 酸氧 化酶、 细胞色素氧化酶 、 过氧化物歧化酶等起着重要作用。锌 是许多酶的组成成分 , 以及某些酶如碱性磷酸酶的激活 ; 缺锌
会导致鱼虾生长不 良。 目前 , 几种重要 的微量元素 的功能及 其需要量的研究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试验 主要研究微量元 素铜 、 、 铁 锌在饲料中不 同的添加
[] 2 王永坤 , 谢 静, 郭 闯 , 鸭病毒性脑炎病原分离与鉴定 [ ] 等. J.
( 上接 第 3 5页 ) 7
源抗体 的易感雏 鸭后 , 死亡鸭 呈角弓反张 , 亡鸭肝脏肿大 , 死
水禽世界 ,0 7 4) 1 2 0 ( :3—1. 6
表面有 出血点 , R P R鉴定及序列分析表 明 , 经 T— C 该分离毒
断方法相 比, 具有快速省时、 敏感 、 特异性高等优点 , 可用于 I
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快速鉴别诊 断 , 对指 导发病地 区及 时 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鸭病毒性肝炎主要危害 3周龄以内雏鸭 , 且发病急 , 死亡
pau i sy oy rs hi at n J .A in i ae 19 ,3 lgev ub l aeca r c o [ ] v Ds s,9 9 4 r p me ne i a e
收稿 日期 :0 1 1一 3 2 1 一O O 基金项 目: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 目。 作者简介 : 宋维彦(9 5 ), , 1 6一 男 山东莒南人 , 硕士 , 副教授 , 主要从事 水产养殖教学及 虾蟹养殖研究 。E— i: sy 6 .o 。 ma f w @1 3 cr lz n
~
3 6一 7
江苏农 业科 学
2 1 年第 3 01 9卷第 6期
宋维彦, 王秀敏 , 靳桂双. 铁铜锌 对凡 纳滨对虾生长和非特 异免疫 的影响[ ] 江苏农业科学 , 1 , ( )3 6 39 J. 2 13 6 : — 7 0 9 7
铁铜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非特异免疫 的影 响
宋维彦 , 秀敏 , 王 靳桂 双
微量元素在虾类体 内含量甚 微 , 却在 虾类生命 和机体代 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虾类微量元 素的营养生理作用
及需要量 , 对完 善饲料营养成分 、 提高饲料效率 、 促进鱼虾的
生长具有积极 的作用 。铁、 、 铜 锌是微量元素中重要 的组成部 分, 是维持 水生动物正常 的内在环境 、 维持物质正常代谢 、 促 进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必需 营养物质 。铁是核酸还原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