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给水排水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组成;2. 学习并了解城市给水排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要求;3. 掌握给水排水系统中常见设施的类型、功能及适用条件。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给水排水系统的实际需求,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2. 能够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进行给水排水系统的模拟与优化;3. 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给水排水系统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给水排水工程事业的热爱,提高职业认同感;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给水排水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给水排水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项目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和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给水排水系统基本原理与组成- 给水系统概述:水源、取水、输水、配水;- 排水系统概述:排水设施、排水管网、污水处理与回用。
2. 城市给水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要求- 给水排水系统规划原则与目标;- 设计流量计算、管网布置与设施选型。
3. 给水排水系统常见设施- 给水设施:泵站、水池、水箱、管道等;- 排水设施:检查井、雨水口、泵站、污水处理厂等。
4. 给水排水系统设计方法与步骤- 设计前期调研与资料收集;- 设计方案制定与优化;- 施工图绘制与预算编制。
5. 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分析实际工程项目,了解设计过程;- 学习优秀设计案例,提高设计水平。
6. 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软件应用- 介绍专业软件功能与应用;- 学会使用软件进行系统模拟与优化。
给排水专业课程设计

给排水专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给排水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水力学基础、流体输送及水质处理等关键概念;2. 学习并熟悉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关键环节,如管网设计、设备选型及系统优化;3. 掌握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能够运用到实际给排水工程项目中。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简单的给排水工程设计和计算;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给排水工程问题的能力,包括故障排查和系统优化;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参与项目讨论并有效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对给排水工程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责任感;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给排水工程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中的重要性;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关注工程的社会影响和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给排水专业核心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大学三年级,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案例教学、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未来从事给排水工程设计和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给排水系统原理:包括流体力学基础、水力学公式应用、流体输送特性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给排水工程设计:涵盖管网设计原理、设备选型与布置、系统优化方法,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技术规范与标准:介绍我国给排水工程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和法规,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给排水工程案例:分析典型给排水工程项目,包括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等方面,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如水质分析、泵站运行等,结合教材第五章内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6. 专业软件应用:教授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给排水工程设计,如CAD、EPANET等,对应教材第六章内容。
给排水技术的课程设计

给排水技术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给排水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给水、排水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功能。
2. 学习并了解城市给排水管网的设计、施工及运行维护的相关知识。
3. 掌握我国给排水行业的技术标准及规范。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的给排水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如简单的给排水系统故障排查。
2. 学会使用专业软件或工具进行简单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与计算。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实习等环节,掌握一定的给排水设施操作与维护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给排水技术行业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为我国给排水事业做贡献的愿望。
2. 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给排水技术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为未来从事给排水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给排水技术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以上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涵盖以下方面:1. 给排水系统基础知识:包括给水系统的水源、水质处理、输配水设施;排水系统的污水收集、输送、处理及排放设施。
2. 给排水工程设计:涉及城市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及案例分析。
3. 给排水工程施工与运行维护:介绍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及运行维护要点。
4. 给排水技术标准与规范:学习我国给排水行业的相关法规、标准及规范。
具体教学大纲如下:第一周:给排水系统基础知识(教材第一章)第二周:给水系统设计及计算(教材第二章)第三周:排水系统设计及计算(教材第三章)第四周:给排水工程施工与运行维护(教材第四章)第五周:给排水技术标准与规范(教材第五章)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进行调整,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供排水课程设计

供排水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供排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对供排水系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1.了解供排水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2.掌握供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3.熟悉供排水系统的维护方法。
4.能够分析供排水系统的基本问题;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供排水系统进行维护和改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供排水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排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
1.供排水系统的组成:包括水源、输水管道、净水设施、配水管道、排水管道等。
2.供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水的来源、水质的处理、水的分配和排放等过程。
3.供排水系统的维护方法:包括管道检查、故障排除、水质检测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通过讲解供排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供排水系统的认识和看法。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供排水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供排水系统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
2.参考书:提供供排水系统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供排水系统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供排水系统实验所需的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给排水给水课程设计

给排水给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给排水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2. 掌握给水系统的分类、特点和适用范围;3. 了解给排水系统中水泵、管道、阀门等设备的作用及选型;4. 掌握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给排水工程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给水系统设计;3. 能够运用绘图软件绘制给排水工程图纸;4. 能够对给排水工程进行初步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给排水工程建设的兴趣和责任感;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给排水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4.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给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给水系统设计和施工管理能力,同时培养其环保意识和职业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给排水系统基本概念:介绍给排水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功能;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2. 给水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分析给水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流程及主要设备;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3. 给水系统分类与特点:阐述不同类型的给水系统及其适用范围;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三节。
4. 给排水设备与选型:介绍水泵、管道、阀门等设备的功能、性能参数及选型方法;教材章节:第二章。
5. 给排水工程设计原则与步骤:讲解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流程和关键环节;教材章节:第三章。
6. 给水系统设计实例:分析实际给水系统设计案例,使学生掌握设计方法;教材章节:第四章。
7. 给排水工程施工与管理:介绍施工流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教材章节:第五章。
8. 给排水工程绘图:教授运用绘图软件绘制给排水工程图纸的方法;教材章节:第六章。
给水排水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给水排水系统的基础知识,理解城市给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
2. 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掌握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常见设施及其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给排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分析并改进家庭及社区的给排水设施。
2.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形式,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境保护,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节约用水,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年级的科技实践活动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给水排水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初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通过实践学习。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上述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给水排水系统基础知识:包括水源、输水管道、配水设施、污水处理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三章《城市给水排水工程》- 内容列举:水源的类型与保护、输水管道的材料与布局、配水设施的功能与设计、污水处理的意义与方法。
2. 我国水资源状况及节约用水措施:介绍我国水资源现状,分析节水的重要性,探讨生活中的节水方法。
- 教材章节:第四章《水资源与节约用水》- 内容列举:水资源分布与利用、节水的重要性、常见节水措施及案例分析。
3. 给水排水工程常见设施及其作用:学习家庭、学校和社区中常见的给排水设施,了解其工作原理和作用。
- 教材章节:第五章《给水排水设施》- 内容列举:给水设施(水泵、阀门等)、排水设施(排水管道、检查井等)的构造与功能。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课程设计 (2)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课程设计1. 概述本次课程设计是围绕给水排水管网工程展开的,旨在加深学生对于设计与施工的理解。
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给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2.排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3.水质检测技术与管理;4.工程预算、施工管理等。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们将了解更多实践经验,并以此为基础,提高专业技能,为以后的实践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2. 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两个部分。
其中,理论部分是对于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课程的知识和技术的讲解和介绍;实践部分则是要求学生们各自完成一个小型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
下面分别对两个部分进行介绍。
2.1 理论部分2.1.1 给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给水管道是连接自来水厂和家庭的主要管道,其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学生将通过本部分课程的学习,了解水管道的种类、规格、施工原理、材料等信息,全面理解给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
2.1.2 排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排水管道主要是将废水排出涵洞,保持生活环境的卫生。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将全面了解排水管道的种类、规格、施工原理、材料等信息,同时,也需要掌握排水管道的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技术,进一步提高其应对相关实践工作的能力。
2.1.3 水质检测技术与管理水质管理是给水排水管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本部分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将全面了解水质检测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各种水质检测技术和实时监控技术的应用,为处理现实中的排水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2.1.4 工程预算、施工管理等在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中,还需要进行工程预算和施工管理。
学生将通过本部分课程的学习,深入了解各项施工管理相关知识,如招标采购、工程进度、安全保障、奖惩制度等。
并为就实践工程的实施做好准备。
2.2 实践部分本次课程设计的实践部分,将要求学生们各自完成一个小型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
在设计中,学生需要独立分析设计的地区环境、实际需求、材料成本等方面的因素,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水资源课程设计给排水

水资源课程设计给排水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资源的概念,掌握水资源分布、类型及我国水资源状况;2. 使学生了解给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给排水系统的组成及功能;3. 帮助学生掌握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水资源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设计简单的给排水方案;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能进行简单的给排水设施维护与管理;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水资源,关注水资源保护,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2. 增强学生对给排水工程的职业认同感,激发学生投身环保事业的热情;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学生年级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知识传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水资源及给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为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水资源基础知识:水资源概念、分类、分布及我国水资源现状;教材第二章第一节。
2. 给排水工程原理:给排水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教材第二章第二节。
3.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水资源保护措施、节水技术及水资源合理利用;教材第二章第三节。
4. 给排水设施及其维护:给排水设施的类型、功能及维护管理;教材第二章第四节。
5. 案例分析与实践:分析典型给排水工程案例,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结合教材内容与实际案例。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水资源基础知识第二课时:给排水工程原理第三课时: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第四课时:给排水设施及其维护第五课时: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水资源与给排水工程相关知识。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作业题目:某城镇排水管网工程设计教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周国胜2014 年6月16 日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2)1.1、设计题目 (2)1.2、设计内容 (2)1.3、设计原始资料 (2)1.4、设计步骤 (4)二、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5)2.1、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5)2.2、排水管网定线方案 (6)2.3、划分各管段的服务街区 (6)2.4、各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7)2.5、污水管水力计算 (8)三、雨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10)3.1雨水管渠平面布置 (10)3.2雨水干管水力计算 (10)四、参考资料 (12)一、设计任务书1.1、设计题目某城镇排水管网工程设计1.2、设计内容(1)根据大型作业要求,认真查阅有关资料,准备大型作业用资料,确定排水和雨水(或合流管道)管网定线及排水体制的选择方案;(2)划分各管段的服务街区或汇水区域,计算汇水面积;(3)管段的设计流量(生活污水量的变化系数)及单位面积径流量(考虑暴雨强度公式、重现期、地面集水时间、径流系数及管道容积利用系数)计算;(4)研究管道系统的控制点,进行污水管道、雨水管道水力计算;(5)绘制排水管道平面图和规定管道的纵断面图(污水和雨水分别绘制,分别完成污水的平面和主干管的纵剖面图绘制(2张至少是A3图纸),雨水的平面及一条干管或主干管的纵剖面图绘制(2张至少是A3图纸)),建议手绘;(6)正确运用相关技术规范完成计算说明书。
1.3、设计原始资料1、某城镇城区布置如城区规划图所示,城市总平面图一张(1:5000),设计年限按10年考虑。
表1 各街坊面积汇总表街坊面积注:为简化计算量,本设计可将若干街坊合并,计算按字母a-p 大街区计算。
2、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15.7℃,最热月平均气温31.8℃,最冷月平均气温0.3℃,年平均降水量1127.3毫米,常年主导风向东南风,风速2.3(m/s ),冰冻深度0.7m 。
3、污水工程规划(1)城区地形平坦,城镇人口密度为300cap/hm2。
(2)城镇用水量标准城区内建筑均有室内排水卫生设备,有淋浴设备,用水普及率设为100%。
城镇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各种污水由管道汇集输送,并建有一污水处理厂。
(3)该城镇有工业企业,其位置见城市总体规划布置图。
表2 各工业企业生活污水、淋浴污水和生产废水情况表注:工况企业车间最高日每班工作小时数为 8h 。
4、雨水工程规划设计暴雨重现期为1年,暴雨强度公式及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暴雨强度公式: ()()ha s L t P q ⋅++=/7.10lg 58.01924658.0)( 综合径流系数为:0.50降雨历时为:()min 21mt t t +=地面雨水急流时间为:min 151=t 管道容积利用系数m=21.4、设计步骤1、污水管网设计步骤(1)污水量计算平均日综合生活污水定额采用(300L/cap·d)该部分日变化系数参考教材,依有关规范选取;各企业内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按照有关规定计算。
不考虑地下水渗入量。
综合以上各项,计算全区污水最大时流量和平均日污水量。
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分开算,最后累加;(2)在平面图上布置污水管道,给检查井编号,划分计算管段;(3)划分各管段的服务街区,对排水所涉及的街区编号并计算面积。
一般按照“就近收集和坡度收集”的原则划分服务面积;(4)计算各管段的设计流量;(5)污水管水力计算(用Excel列表计算);印刷厂厂出口埋深为1.50m(所有点的埋深均不小于该值),覆土厚度要求大于0.7m,并满足街坊污水连接管衔接要求;(6)绘制污水管道平面图和纵剖面图。
2、雨水管网设计计算雨水管网最小覆土厚度为0.8m(所有点的覆土厚度均不小于该值),雨水管如果埋深过大,可以重新布置管线、起端改为加盖板的明渠、中下游管道改为矩形渠道等方法减小埋深。
此外,当需要的管径超过2000mm时,一般改为箱涵。
(1)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2)划分设计管段(3)对排水涉及的街区编号并计算面积(4)求单位面积径流量(5)列表计算(用Excel列表计算)(6)绘制雨水管道平面图和纵剖面图3、管网图绘制在规划图上用不同的线型(粗实线、粗虚线)表示污水管和雨水管(渠)(需含有必须的附属构筑物,如:检查井、泵站等等)。
平面图上需要标出各干管节点检查井编号,各干管D、L、I、水流方向、污水泵站的位置。
用A3图纸绘出污水干管和雨水干管的剖面图(所绘管段至少包括5个计算管段)。
总剖面图上标注的内容参见教材。
二、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2.1、污水设计流量计算1,综合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城区街坊面积为:263.02 h ㎡;城区总人口为:263.02×300=78906(人); 平均日污水流量Qd 可用下式计算 Q d =Σ36002411⨯i i N q =30090%78906243600⨯⨯⨯=246.6 L/S其中居民生活污水量定额为300L/(cap ·d ),按平均日人均用水的90%确定 式中1i N -------各排水区域在设计使用年限终期所服务的人口数 总变化系数0.112.71.47Z dK Q ==,则居民生活污水设计流量Q1=Kzl ×Qd=362.5 L/S2,工业废水设计流量由设计资料可知,工业废水设计流量为: Q2=6000×1.4+1800×1.5+680×1.2=11916m ³/d3,工业企业生活污水量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的设计流量Q3用下式计算:4444434()36003600ai aih h ai bi biai q N K q N Q T =+∑m ³/d式中4ai q -----各工矿企业车间职工生活用水量定额[L/(cap.班),采用25 L/(cap.班),高温车间采用35 L/(cap.班)。
4bi q -----各工矿企业车间职工淋浴用水量定额L/(cap.班),一般车间取40L/(cap.班),高温车间取60 L/(cap.班)4aih N ----各工矿企业车间最高日职工生活用水总人数;4bi N -----各工矿企业车间最高日职工淋浴用水总人数; 4ai T ------各工矿企业车间最高日每班工作小时数;4h ai K ----各工矿企业车间最高日职工深灰污水班内变化系数,一般车间采用3.0,高温车间采用2.5;根据上式确定各企业的流量如下:印刷厂:25580 3.035290 2.558055%4029070%60360083600⨯⨯+⨯⨯⨯⨯+⨯⨯+⨯=9.32 L/S食品厂: 2580 3.035260 2.538050%4026070%60360083600⨯3⨯+⨯⨯⨯⨯+⨯⨯+⨯=6.92 L/S机械厂: 250 3.035 2.5%401440%60360083600⨯22⨯+⨯144⨯220⨯40⨯+⨯5⨯+⨯=3.19 L/S4,城市污水设计总流量将各项污水设计流量直接求和,得该市污水设计总流量:123519.85h Q Q Q Q =++= L/S2.2、排水管网定线方案正确的定线是合理的、经济的设计污水管道系统的先决条件,是污水管道设计系统的重要环节。
从城市平面图中可知该地区地势自东向西倾斜,坡度较小,本设计的管道定线按照主干管﹑干管﹑支管的顺序依次进行。
并且在管线较短的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
污水主干管的走向与数目取决于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与数目。
该城区只设一个污水厂,则只需要敷设一条主干管。
主干管与等高线垂直沿指向污水处理厂的方向敷设。
污水干管一般沿城市道路布置。
不宜设在交通繁忙的快车道下和狭窄的街道下,也不宜设在无道路的空地上,而通常设在污水量较大或地下管线较少一侧的人行道、绿化带或慢车道下街道支管布置在街区地势较低一侧的道路下,干管基本上与等高线平行布置,主干管则沿街区南面河岸布置,基本与等高线垂直。
其简图见附图一,污水排水管简图2.3、划分各管段的服务街区本设计将若干街坊合并,计算按字母a-p 大街区计算。
街区面积计算结果如下: 2.4、各管段设计流量计算1、各设计流量计算 印刷厂总污水设计流量为:)L/S (54.1063600607.02904055.0580836005.2352903255804.864.16000q 1=⨯⨯+⨯⨯+⨯⨯⨯+⨯⨯+⨯=食品加工厂总污水设计流量为:)(L/S 17.383600607.0260405.0380836005.2352603253804.865.11800q 2=⨯⨯+⨯⨯+⨯⨯⨯+⨯⨯+⨯=机械加工厂总污水设计流量为:3680 1.222025314435 2.52200.4401440.660q 12.63L/S 86.4360083600⨯⨯⨯+⨯⨯⨯⨯+⨯⨯=++=⨯()2、居民综合生活污水平均日流量按街坊面积比例分配,比流量为:()2d1A i Q 246.6q 0.938L /S /hm A 263.02⎡⎤===⎣⎦∑3,、管段设计流量采用列表进行计算,见下表所示。
本污水管网中主干管为1-6,可划分为1-2、2-3、3-4、4-5、5-6、6-7等六个管段,其中管段1-2输送印刷厂的集中流量,管道4-5输送食品厂,管道5-6输送机械厂的集中流量,管道2-3、3-4分别接纳街坊的生活污水,作为这些管段的本段流量。
居民深灰污水平均日流量按街坊面积比例分配。
具体见下表所示表格计算说明如下:有3个集中流量,分别再节点1、4、5汇入管道,相应的设计流量分别为106.54、38.17和12.64(L/S)。
管段1—2为主干管的起始管段,只有印刷厂的集中流量流入,设计流量为106.54L/S。
管段2-3除接纳街坊p排入的本段流量外,还转输管段1—2的汇入集中流量106.54L/S。
街坊p的汇水面积为9.97h㎡,故本段日平均流量为0.94×9.97=9.35L/S,计算出总变化系数为2.11,则该管段居民综合生活污水设计流量为9.35×2.11=19.75L/S,管段设计流量为19.75+106.54=126.29L/S。
其余干管设计流量计算方法同上。
2.5、污水管水力计算从节点1开始,从上游管段依次向下游管段进行水力计算,计算过程用列表的办法进行,具体计算结果见下表所示.该设计采用混凝土排水棺材,粗糙系数n=0.014,印刷厂出口(节点1)埋深为1.50m,管网其他节点埋深均不小于1.50m,覆土厚度要求大于0.7m,并满足街坊污水连接管衔接要求,现以节点1为起点,控制整个管网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