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传播的符号系统
《2024年新媒体时代电影本体的第二符号学辨析》范文

《新媒体时代电影本体的第二符号学辨析》篇一一、引言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电影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本体论研究愈发受到关注。
电影不仅是影像的集合,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载体。
本文旨在从第二符号学的角度,对新媒体时代电影本体进行深入辨析,探讨其符号学特征及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意义。
二、新媒体时代电影的符号学特征(一)电影符号的多元性在新媒体时代,电影符号的来源更加广泛,不仅包括传统的影像、声音、色彩等元素,还融入了数字技术、网络文化等新元素。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电影符号的多元性,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
(二)符号的互动性在新媒体环境下,电影符号的传播具有互动性。
观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途径,与电影进行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形成一种符号交流的互动空间。
这种互动性不仅增强了电影的传播效果,也影响了电影的创作和表达方式。
(三)符号的文化内涵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其符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新媒体时代,电影符号不仅传递着情感、价值观等信息,还反映了社会现象、文化潮流等更深层次的内容。
通过对电影符号的解读,可以了解当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三、第二符号学的视角下的电影本体辨析(一)第二符号学的理论背景第二符号学是对传统符号学的一种拓展和深化,它更加关注符号在特定文化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在第二符号学的视角下,电影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反映。
(二)第二符号学与电影本体的关系从第二符号学的角度来看,电影本体不仅仅是影像和声音的集合,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的集合。
这些符号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具有特定的意义和作用,通过观众的解读和解读过程中的互动,产生不同的意义和效果。
因此,第二符号学为电影本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电影本体的符号学解读在新媒体时代,电影本体的符号学解读更加复杂和多元。
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音效都可能成为一种符号,传递着特定的信息和意义。
符号学视角下的中国影视作品跨文化传播

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的影像故事,是易于接受与理解的国际传播通行话语。
全面提升中国影视国际传播效能,深化影视国际传播的相关理论研究,掌握影视国际传播的规律,加强中国影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贡献力量是中国影视业界和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本组专栏稿针对“加强中国影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议题展开专门研究,涉及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效度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影响力提升研究,符号学视域下中国影视作品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社交媒体视频生产与增强传播力问题研究等。
作者是长期致力于中国影视国际传播问题研究的学者,活跃在推动中国影视“走出去”领域的业界专家,尤为可喜的是一批相关领域的青年博士亦闪亮登场。
他们对加强中国影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问题的宏观理解、微观分析和锐意开拓,呼应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一新时代命题对中国影视界的要求,既坚持“以我为主”,探索如何以影视为媒介将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文化传播出去的路径策略,又置身全球化语境,洞察海外诉求,把握了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助力中国影视界知己知彼,从而实现更精准有效的国际传播。
本组专栏希冀能为中国影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一全新的时代命题和研究议题抛砖引玉,期待更多专家学者的智慧支持、业界同仁的献计献策、新锐力量的成长加盟,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这一事业的不断深化发展!“加强中国影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专栏主持人语主持人:石 嵩,男,北京人,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外文化交流基地研究员,主要从事影视国际传播研究。
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交融与冲突不断重构着国际传播的内容和渠道,在传播技术和形态逐渐丰富的同时,文化场域之间关于话语、权力关系的碰撞也使传播者与接受者更注重传播文本的解读。
电影与电视作品既是综合艺术的体现,又是文化传播的载体,突破文化壁垒、触达多样性的受众并实现文本的解读与文化认同是影视作品对外传播的最大诉求。
影视艺术中符号学的应用案例

影视艺术中符号学的应用案例引言影视艺术作为当代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表达的媒介。
符号学作为一种解读和解码文化符号的理论体系,对于影视艺术的分析和诠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符号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影视艺术中的一些经典案例,探讨符号学在影视艺术中的应用。
一、电影《阿凡达》中的符号学解读《阿凡达》是一部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科幻巨制,讲述了一个外星球上的冒险故事。
在该电影中,符号学的应用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解读。
影片中的外星人种族“纳美”被赋予了许多象征符号,比如他们的皮肤是蓝色的,代表着纯净和和平;他们的宗教信仰和舞蹈也是代表着特定的象征意义。
影片中使用了大量的动作、颜色、音乐等符号元素,帮助观众了解和感受纳美族的文化和情感。
片中的科技元素也是一种符号,代表着人类对外星球资源的掠夺和对自然的破坏。
二、电视剧《权力的游戏》中的符号学分析《权力的游戏》作为一部全球热门的影视剧,其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剧情紧凑、人物丰富,还在于其深厚的文化符号意蕴。
血腥的家族之间的斗争、权力的较量、荣誉与背叛等元素成为该剧的核心符号,代表着人性的黑暗面和欲望的冲突。
影片中的衣着、建筑、景观等元素也代表着不同家族的文化和身份符号,通过这些符号的呈现,观众得以更好地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和行为。
三、电影《饮食男女》中的符号学细读《饮食男女》是一部由李安执导的经典电影,通过讲述中国传统家庭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展现了丰富的符号学内涵。
影片中食物和餐饮文化成为了象征家庭情感、文化传承的符号,通过不同人物在餐桌上的交流与冲突,展现了不同代际之间的观念碰撞和文化传承。
影片中的音乐、色彩等元素都成为了符号,代表着情感、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通过这些符号的运用,增强了电影的情感厚度和审美内涵。
四、纪录片《地球脉动》中的符号学评析《地球脉动》是一部关于自然生态的纪录片,通过对自然界的拍摄和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对人类活动的警示。
第二讲 电影符号学

克里斯蒂安·麦茨
(1913—1993),电影符号学 的宗师。1931年生于法国, 1953年获德国文学学士,从 1966年开始在法国高等社会 科学院任教,1971年获语言 学博士学位。他的最负盛名 和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品就是 《电影:语言还是言语》和 《想象的能指》,对西方电 影理论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电影的叙事就是影片的再现形式与外延的总和
【4】、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模式 A 直接意指 :能指同时既是意义又是形式。 B 含蓄意指 :形式—能指并未完全吞食它的意
义,只是使意义贫乏化,为接纳新的意义做 准备。 C 主体间互动 :某物的存在有赖于不同心灵的 共同特征,心灵的共同性和共享性隐含着不 同心灵和主体之间的互动作用和传播沟通。
文化的普及程度,社会的发达程度,就是 是对名词的占有程度。
蝴蝶效应
海默综合症 圆周率
蒙太奇
木桶原理
普里迈克原则
色阶
全息技术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宽银幕 容积率
港口附加费 共享
离散函数 俄狄浦斯情结
【3】、麦茨的大组合段体系的意义 1、单个镜头 2、非时序性单行组合段 3、非时序性括号组合段 4、时序性描述组合段 5、时序性交替叙事组合段 6、时序性直线叙事组合段 7、直线时序性单一片段 8、直线时序性散漫片段
自然语言
篇章 段落
句群 单句 词组
词 字
上层
下层 音位、音节:语言符号的形式部分
电影语言
镜头段
镜头句
镜头组
上层 镜头
作品
下层 画面、音响:影视语言符号的形式部分
2、电影符号学理论: 【1】电影语言和自然语言的区别
表意系统;类似原则;连续性;组合
韩剧的传播攻略_符号与偶像

1993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国电视剧《嫉妒》,打开了韩流的闸门。
12年后的今天以韩剧为急先锋的韩国文化生态已在我国培育了深厚的自下而上土壤,“哈韩一族”超越了社会阶层、年龄结构,俨然成为老少咸宜的流行文化的合法代言人。
在中国,韩剧的成功有着很多因素支撑,比如韩国发达的经济及其对影视文化的大力扶持,传媒发达的制作方式与促销手段,再比如其内涵深厚的儒家文化在中国的寻根。
大众文化消费是个巨大的产业链,成功者在每一 环节都是成功的。
从韩剧的传播本体上看,符号诠释与偶像建立则是构成其强势传播的基础。
一场场的生活剧和爱情剧就在一系列的符号支撑下造就了一系列的偶像,在符号与偶像的空间里韩剧实现了它的传播攻略。
所谓符号,是指“总显示着某种意义的有机体能够感受到的非实在的刺激物或刺激物,它是两者之间的代表①,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传播都是建立在符号体系基础上的,韩剧也不例外。
像八卦图对韩国国旗的意义指代一样,符号系统诠释着韩剧的传播意义。
正如传播大师施拉姆说的,“一个姿势、一种面部表情、声调类型、响亮程度、一个强调语气、一次接吻、把手搭在肩上、理发或不理发、八角星的停车标志牌,这一切都带着信息”。
②下文对韩剧中的这些符号进行简单的分类与分析。
一、人物形象《蓝色生死恋》中的宋慧娇、宋承宪、元斌,《妙手情天》中的安在旭、金喜善、秋尚美,《天涯海角》中的柳时元、金浩真,《明朗少女成功记》中的张娜拉,这些韩剧人物形象,中国观众耳熟能祥。
与其说他们的形象来自韩剧的传播,倒不如说韩剧的传播得益于他们的演绎。
1、外貌:具有韩国式的美的人物形象几乎成了韩剧的代言人。
不少观众坦言,他们选择看韩剧就是因为具有俊帅美丽外表的演员。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制度上体制上的,各种思想在碰撞、交流,大众中流行着快餐文化。
具有美好外表的人物对影视的成功不具有决定性,但“不成功”的影视剧往往凭着美好的外表吸引眼球和利益。
而且快餐文化产业的成功似乎也可以以票房收入衡量。
2023年军队文职社会公开招录《戏剧与影视》备考真题库

2023年军队文职社会公开招录《戏剧与影视》备考真题库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40题)1.元音E是?( )A.前半高圆唇元音B.后次高圆唇元音C.后半高圆唇元音D.后半高不圆唇元音2.相声起源于什么地方?( )A.上海B.天津C.北京3.以下哪部影片不属于安东尼奥尼的“情感病态”三部曲?( )A.《奇遇》B.《夜》C.《蚀》D.《红色沙漠》4.下列哪一部分作品是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 )A.《悲惨世界》B.《基督山恩仇记》C.《唐璜》D.《人间喜剧》5.著名导演李安凭借下列哪部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A.《色戒》B.《断背山》C.《卧虎藏龙》D.《喜宴》6.事件消息有如下特点?( )A.动态性B.时间跨度较大C.空间范围较广D.用典型说话7.莫里哀是世界剧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之一,主要作品为《伪君子》、《悭吝人》等多少部喜剧。
( )A.40B.39C.378.以下哪部影片不是让·雷诺阿导演的?( )A.《包法利夫人》B.《大幻灭》C.《雾码头》D.《游戏规则》9.电视在当代艺术传播活动中作用突出,它属于艺术传播诸要素中的( )A.传播媒介B.传播内容C.传播主体D.传播效果10.我国开始播出彩色电视节目的时间是:( )A.1975年B.1976年C.1973年11.播音发声的基本要求是指?( )A.吐字清晰,气流通畅B.重点突出,变化自如C.出字,立字,归音D.准确规范,富于变化12.F的发音是?( )A.双唇阻B.唇齿阻C.舌尖前阻D.舌尖中阻13.李小龙,是将中国功夫传播到全世界第一人,打入好莱坞的首位华人,他革命性地推动了世界武术和功夫电影的发展。
他用33岁和四部半电影缔造了不朽的东方传奇。
请问是哪四部电影:( )A.《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B.《人海孤鸿》、《精武门》、《猛龙过江》、《青蜂侠》C.《猛龙过江》、《龙争虎斗》《人海孤鸿》、《雷雨》D.《青蜂侠》、《雷雨》、《唐山大兄》、《龙争虎斗》14.魔术师( )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停机再拍的技巧,又挖掘了“二次曝光”、“多次曝光”、“合成照相”等技巧,发明了“叠印”、“模型”以及溶入、溶出和淡入、淡出等组接方法,并发展了不同的类型的电影。
影视传播中的符号暴力

影视传播中的符号暴力作者简介:高明(1987.2),男,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文艺学专业研究生。
武雨宁(1988.2),女,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文艺学专业研究生。
摘要:大众传播时代,在影视媒介声像俱备地向受众传播信息的同时,其中包含的符号暴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受众产生影响。
尽管媒介之于受众的影响力早已从枪弹论的桎梏中脱离出来了,但受众在面对媒介传播中的符号暴力时,似乎仍摆脱不了“靶子的宿命”。
对于本文从最基本的符号暴力谈起,分别讨论了电视媒体与符号暴力、电影媒体与符号暴力的关系,并进一步揭示了符号暴力在这类影视传播媒介中的体现。
关键词:符号暴力影视传播电视电影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一、何谓符号暴力符号暴力是由法国社会学大师皮埃尔·布迪厄提出,指的是“一种符号的霸权。
它可以对人们产生支配性的影响,构建着我们的结构与世界;而同时又与其他任何一种暴力不同,其实施过程是由暴力对象以“他者”的自我异化方式即不自觉的与权力关系“合谋”的方式来进行的。
”2 符号从它诞生开始就带有某种表意上的支配权。
正如美国符号学家先驱皮尔士给出的定义:“一个符号(sign),或者说象征(representation)是某人用来从某一方面或关系上代表事物的某种东西。
”3 符号是一种意义的建构,本身存在着结构性支配的特征。
当某种意义被建构出来时,符号的支配性就会凸显出来,谁掌握着建构权,谁就是符号暴力的实施者。
二、符号暴力在影视传播中的体现在大众传播语境下,一方面传播者主宰了影视传播媒体的符号生产与传播。
影视传播媒体通过把关、议程设置,决定哪些符号可以传播流通,而哪些不能。
另一方面,影视传播的符号暴力代替人际传播中的讨价还价,影视传播媒体符号暴力来源于它的无限复制。
麦克卢汉说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人们通过这个延伸认识世界,感知世界。
但是就在影视传播的过程中,媒体重复性的向受众传播大量相同的符号,而受众也在不知不觉中遗忘了那些不再出现的符号。
广播电视概论 复习 参考

绪论传播手段的发展经历了这几个过程1、口头媒介阶段:书写、印刷、电子2、电子媒介阶段:利用电子技术来进行传递新闻。
3、电子传播媒介(广播、电视、通讯、卫星……)介入新闻传播,是新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巨革命。
4、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远距离快速传播△补充传播方式:●报道方式是指摄录新闻时所采用的方式,它不是指一个完整的节目1. 新闻节目录播●录播,播出前把整档节目按播出要求编辑录制的作成完整节目的播出带按规定播出时间进行播放,播完后,播出带放磁带库保存。
●录播优点:可严格把关,保证安全播,差错少(播前审看)。
缺点:不能突出新闻“新”的特性。
2. 新闻节目直播●新闻直播在播出方式上与录播不同,是不经过录像环节的直接传播。
●新闻直播有两种:一是重大事件的新闻现场报道的直播。
一是新闻节目演播室里的新闻直播。
●直播具有现场感,参与感强,传播时效快等优势,尽可能多的被媒体采用。
●节目直播是指作为一个完整的新闻播出与传送同时进行,而新闻节目中许多新闻已事先摄录好了,作为个体的新闻报道与播出并不同步→节目直播与新闻现场直播的根本区别。
3. 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直播●重要事件的新闻现场直播,是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电视记者在时间现场报道、采访等转换为信号直接发射及时播出方式,以完全纪实的手法把现场等摄录边同步播出。
●记者的报道,电视台的播出和观众的接收都在同一时间里进行的。
第一章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规律与工作原则第一节新闻规律一、新闻规律的含义①新闻规律是新闻传播活动固有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的品牌。
②真实、迅速反映最新事态的变动,是新闻报道普遍的规律。
③广播电视新闻在传播新闻的时候,有宣传政策、舆论导向作用,必须注重宣传价值。
④新闻报道既要讲新闻价值,又要讲宣传价值——新闻传播的双重价值。
二、“双重价值”律1、新闻价值①新闻本身的传播价值,是新闻工作者用来衡量某一事实是否值得报道的客观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传播的符号系统本章主要从三个方向来讲解影视传播的符号系统:一、电影符号学:1、符号:能指(符号形式)、所指(符号内容)2、电影符号学的研究领域:①确定电影符号学的特性②划分电影符码的类别③分析电影作品的叙事结构二、影视的图像符号系统:1影像2画面3镜头4镜头的连接三、影视的声音和文字符号系统:1、声音符号:①人物同期声②音响③解说词④音乐2、文字符号:字幕3、内容:影视是现代社会中最具感召力的一种试听综合的传播媒介,它的意义运载工具就是经过聚合的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
电视就是凭借着具体可感的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所组成的形象来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环境,并极尽具体生动之能事。
对影视符号的研究,首先应该对影视中出现的所有符号的功能进行一个整体的概念梳理。
第一节电影符号学一、符号影视传播过程中充满了符号和由符号构成的文本。
符号学:是关于符号和符号系统的一般科学。
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
①能指是具体的事物(符号形式),所指是心理上的概念(符号内容)。
②能指是物质方面——构成语言表达方面可被感知的方面;所指是观念方面——符号中以能指为中介所表达的构成语言内容方面。
③能指是符号的表示成分,所指是符号的被表示成分。
符号的意义来源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或文化背景。
符号学关心的就是这个意义发生联系的过程——能指与所指间如何产生联系。
(如黄翔的《十月螃蟹》中,能指:螃蟹、酒壶、酒杯、菊花、构图、对比、色彩等;所指:由能指引申出来的思想内涵。
菊花代表金秋十月,螃蟹代表四人帮,酒和暖色代表粉碎四人帮后举国同庆的喜悦之情。
符号意义来源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或文化背景——1976年粉碎四人帮做文化背景,这幅摄影作品才有这样所指的思想内涵。
)电影符号:影像和声音既是能指,又是所指,即镜头所表达的物像和含义就包括在镜头之中。
二、电影符号学的研究领域(一)确定电影符号学的特性电影符号学首先面临的问题:“电影究竟是不是一种语言?”电影是一种无语言结构的语言,不是普通语言学意义上的一种语言。
电影语言与普通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区别:1、电影语言不是一种交流手段,银幕与观众之间不存在双向交流。
电影不是通讯工具,而是表达工具——表意系统。
2、电影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内部结构不同。
普通语言中词汇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是一种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关系,在电影语言中,影像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意指性联系却是以“类似性原则”为基础。
3、普通语言具有分节性结构特点,在电影语言中不存在。
4、电影的基本单位似乎呈连续性,这样将使电影表达面的分层切分无法进行,使人们难以找到它的逐级构成的表意体系。
(二)划分电影符码的类别电影符码,八大组合段包括:1、镜头。
单镜头呈现具有相对完整、独立意义的影像,长镜头——一场戏在一个镜头内发生。
(蒙太奇和长镜头)2、平行组合段。
指两个以上场景交替出现,但其时空关系并不具有确定的直接相关性。
如前一镜头是二人携手进入教堂,接着的镜头是婴儿在母亲怀里啼哭。
3、插入组合段。
打破连续的时空叙述而插入的一个段落或场景。
最典型的例子是闪回或闪前。
4、描述组合段。
指若干镜头构成对某一时刻、场景的描述和呈现,相当于文学书写中的环境描写或背景交代。
5、交替叙事组合段。
类似于交叉式蒙太奇。
6、场景。
是指不同的镜头连续呈现同一空间,一个叙事段落在同一空间内完成,也就是戏剧中的“一场戏”。
7、插曲式段落。
指这一段落中发生的事件与主要情节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8、一般叙事段落。
展现某一过程、发生在不同时空中的而选取的镜头。
(三)分析电影作品的叙事结构电影语言至少是依靠影像、对白、音乐、音响、文字等五方面的符号内容来研究的。
(就像摄影语言中的色彩、构图、影调、对比、点线面等)所以要对影片的段落分析、镜头组接、影像结构、声音元素等多方面的表意功能进行详尽的研究。
第二节影视的图像符号系统在人类的社会传播活动中,信息是主要的传播对象,就信息本身而言,它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
在社会传播中,任何信息都携带着意义,而任何意义也都必须通过符号才能得以表达和传递,因此,符号在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符号:就是人类借以替代其他事物或含义的简单形象,它构成了某种概念或意识的相对应的物质载体。
电影符号的五种传播途径:影像、文字、声音、音乐、音效。
银幕上直接展现的图像和声音所构成的符号,以及由这一符号所显示的意义,深沉、含蓄地传达出某种观念、思想和情感,构成了一种特定的影视符号语言。
电影与电视的区别:1、影视符号多是直观的、具体形象的、动态展现的,他们直接作用于观众的听觉器官,而且稍纵即逝,因此影视各类符号的使用要强调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电视比电影的要求要高。
2、电视是一种消费型文化产业,电影是一种生产型的艺术作品。
电视的经典性和可保存性远不如电影。
3、电视屏幕小、解像度低、注意力容易分散,电视影像经常无心于意义上的雕琢。
4、电视对视觉上追求的是平常化、生活化的读解。
5、电视中电脑绘制的画框、字幕、特技效果,作为电视所独具的符号群,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它们的符号意义极为单纯。
影视的图像是指电视的所有视觉表达因素,它与声音、文字共同构成电视表意的完整的符号系统。
一、影像影像,是影视屏幕上显现出来的物质现实的存在形态,它不是物质现实本身,而是与其极其相似的光影。
人们看到的无限丰富的运动现实并不是物质的现实本身,而只是物质的影像。
——物质运动,看上去绝对真实可靠,但它并非实际的运动。
当我们把影视的运动分解到最小的单元,我们就会发现它是一个个记录着运动瞬间静止形态的画幅。
——幕布里奇的连续摄影——视觉暂留所产生的频闪效应。
二、画面影视最小的表意单元是画面。
影视通过画面来塑造形象、表达主题、抒发感情、阐述思维哲理,借助高科技并利用不同镜头、色彩、线条、光影等物质手段合成可视而直观的物化形态——画面形象,从而可以从视觉上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在早期的默片时代,观众更是完全依赖视觉来接受信息,画面把可视的、具体的形象直接呈现给观众,观众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画面上,视觉对于观众的感知具有主导意义。
画面同时也是一个空间概念,一般是指屏幕上的图像,既指单个图像,也指整个节目的图像。
画面由框架、影像、构图、色彩、声音、文字、影调、运动等构成。
它通过画面中的物像以及物像的组织构成方式和关系来表达意义。
由影像记号构成的影视画面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具象性的意义。
具象是所有艺术中用的最多的表现形式。
所谓具象,是指艺术创作中的形象可以与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形象相对应的形象。
在艺术中,具象往往和写实、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联系在一起。
这就是以生活为基础,用生活中的素材塑造出高于生活的艺术真实,这是写实性影片和电视剧常用的创作方法。
2、抽象性的意义。
抽象的形象指的是与客观世界存在的形象不对应的形象,抽象有时也指一种过程、方法和风格。
把自然形象的个别特征加以归纳和概括,并向共同的特征转化,这就是抽象。
画面的直接形象通过巧妙结合可以产生联想性、含蓄性的意指作用,使之产生出引申意义和相关意义来。
这种意义具有抽象的理念色彩。
普多夫金的著名影片《母亲》中母亲尼诺夫娜牺牲后,导演连续给了几个雄伟矗(chu)立的俄罗斯建筑的空镜头,这里建筑物宏伟的形象就被导演抽象出革命英雄精神不朽的内涵。
——抽象是一种方法、风格。
3、意象性的意义。
意象是指既不按照自然界的规律也不遵循生活的逻辑,而是按照某种意念设计出的形象。
这种形象既有具象的形,又有抽象的意。
意象的意义不再是简单地再现现实生活,而是要表现特定的主题和特定的意念。
(在一些创意性较强的节目如综艺晚会、专题节目的画面中意象性的形象最多,即使有具象性的形象出现,它们也已不再是对应生活中的事物,而是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的形象语言,是体现总体意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如一些电视剧或电视栏目的片头、电视广告、电视台或电视栏目的徽标等等都是用具象与抽象结合的方法来创作出的特定的意象。
)作为记号的影像与影像的本身是有区别的,如屏幕上的一个人作为记号不等于就是“这个人”而可以由这个人的有关特征来代表“人”的意义,而这时被指示的物体就不再是个体的概念,而是由个体组成的“类”的概念。
很多时候,创作者正是利用这种“类概念”所创造的心理意象来进行形象性概括。
《战舰波将金号》中的三个石狮子单独来看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是组接在一起,就具有了特殊的意象性的意义,那就是暗示着革命群众的觉醒。
上述三种意义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组画面在表现事物时只是具有单纯的意义,抽象性意义和意象性意义往往是建立在具象性意义的基础上的。
三、镜头一般来说,镜头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1、技术:镜头是指照相机、电视摄像机和电影摄像机上的光学部件;2、摄影创作角度:指摄像机每拍摄一次所提取的一段连续画面。
——拍摄过程中摄影机的马达开动至停止这段时间内被感光的那段胶片。
镜头是影视作品中最基本的叙事单元。
——是视觉形象运动的记录形态,记录了现实生活的一个片段。
(一)镜头的分类1、根据画框内表现出的视域范围划分。
(1)远景镜头。
远景镜头是视距最远的镜头,是摄像机摄取远距离景物和人物的一种广阔场面的画面。
远景镜头有两种:传统的用大广角镜头拍摄;把变焦距镜头的视角拉到最全、最远处。
——远景镜头可以使观众在大屏幕上看到广阔深远的景象,以展示人物活动的空间背景或环境氛围以及场面气势。
表现宏伟场面和惊人的整体气势。
在一些风光记录片中或者表现宏大的战争场面时经常使用远景镜头。
(2)全景镜头:向观众展示对象全貌的镜头统称为全景镜头,如人身全景、建筑物全景等。
这种镜头画面可以使观众看到人物的全身动作及周围部分环境。
主要用于展示比较完整地场景,如一栋房子、一个院落等。
全景镜头可以作为一个封闭性叙事的开头,为整个故事规定场景。
(3)中景镜头:摄像机摄取人膝盖以上部分的一种镜头。
画面主体形象比较高大、清晰,这是电视节目中用的较多的一种镜头,这种镜头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大半身的形体动作,能给人物表演以自由活动的空间,同时人物又不会因此与周围氛围、动作脱节。
(4)近景镜头:摄像机摄取人物的上半身或人物某一部分形象的一种镜头。
这种镜头能使观众看清楚人物面部表情或被摄物体最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还有某种形体动作。
近景镜头能使主体鲜明突出,能显示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心理活动。
(5)特写镜头:拍摄极近距离(1米左右)画面的镜头。
影视中拍摄人物的面部、眼睛或人物的一个小局部、一件物品的一个细部镜头都属于特写。
取景范围一般是人地两肩以上的部分,或突出地要把强调、放大的神情、物件、景物占满屏幕。
特写镜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形成鲜明、生动、强烈、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突出与强调、冲击力和爆发力的最佳效果。
特写镜头常用来烛幽显微,呈现心灵的奥妙,展示人物强烈的心理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