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年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配套ppt习题课件(含答案)
2018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时练习题集(含答案)

1.《春》第一课时1.《春》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散文。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________的春天特有的景象。
抒发了________之情,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怀。
2.为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呼朋引.伴()A.指引B.牵引C.引申D.招引②欣欣然.张开了眼()A.然而B.……的样子C.这样D.对③一年之计.在于春()A.计算B.主意计谋C.打算D.策略④与轻风流水应和.着()A.声音相呼应B.依照别人的样子做C.和谐D.和悦3.下列没有使用两种修辞方法的一句是()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4.课文中有两处引用,请你填写。
(1)“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5.“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这一句描写的是________,表现了它们的________。
6.“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的“仿佛”是________的意思,本句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________。
“仿佛”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③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1)“酝酿”一词的原意是_______,本文指___________________,还经常用来比喻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练习(含答案)

1 春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酝酿.(niàng) 窠.巢(kē) 黄晕.(yùn)嘹.亮(liáo) 抖擞.(sǒu) 卖弄.(nîng)应hâ(和) lǎng(朗)润hōng(烘)托jiàn(健)壮hïu(喉)咙静mî(默)2.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2)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呼唤朋友,招引伙伴。
(3)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3.下面两句话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大火得到了有效消除。
修改意见:搭配不当,应将“消除”改为“控制”。
(2)这一航线的开辟,意味着从我市到石家庄的航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修改意见:用词不当,应将“一倍”改为“一半”。
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排比、拟人)(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拟人、引用、比喻)5.填空。
(1)《春》是一篇散文(体裁),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其散文多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使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和意境美。
(2)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着力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忙图五幅图画,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3)文章写春花运用了从上到下的顺序和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春花繁密茂盛、色彩绚丽、香气浓郁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