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 《凡卡》导学案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凡卡-人教新课标

课题四外国名篇名著第15课《凡卡》第1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品读书信内容,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
主备人:学法指导读—思---品读---议----小结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自主学习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了解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家”。
他一生创作3470多篇小说,被世人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他就是俄国文学巨匠——契诃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曾经感动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短篇小说《凡卡》。
自主学习:(时间大约15分钟)1、读通课文,认读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并把故事中的人物名字画出来,读一读。
2、浏览课文,思考:(1)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2)凡卡给爷爷的信主要写些什么?3、找出凡卡给爷爷的信内容,连起来读一读,想想凡卡过着怎样的生活,从哪句话表现出来的,在旁边批注。
检测汇报《凡卡》这篇课文比较长,谁能概括地说说小说的主要内容。
检测汇报:(时间大约10分钟)第三题在汇报时要多关注学生的感受,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痛苦,祈求等等)质疑精讲关于凡卡的信,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质疑精讲:(时间大约5分钟)预设:凡卡过的这么痛苦,为什么他的爷爷不把他接回去?质疑:课文第11段的安排看似与小凡卡所要表达的内容无关,那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这一自然段呢?精讲:第10、11、12自然段中引号的用法。
巩固提高小结:凡卡小小年纪受尽了磨难,那么他的命运将会怎样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题四外国名篇名著第15课《凡卡》第2课时教学目标1、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联想穿插来写和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2、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激发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和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5凡卡人教新课标

15.凡卡朗读。
以及“发发慈悲”“受不住”“跪下”“祷告上帝”“就要死了”等词语,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痛苦。
(2)第10和第15自然段抓住“没有鞋”“饿得要命”“孤零零”“难受得没法说”“昏倒”以及“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条”“没有指望”“连狗都不如”“快来吧”“来吧”等词语,感受凡卡的境遇的悲惨。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以凡卡做美梦作为结尾,其含义是()A.烘托凡卡寄出信后高兴的心情。
B.暗示凡卡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美好愿望就如他的梦一样,根本无法实现。
11.说说爷爷收不到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拓展升华,布置作业。
(用时:5分钟)1.建议读课外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2.组织学生开展“我和凡卡比童年”的交流活动。
1.阅读课外书。
2.学生参加活动,感受与珍惜自己当下的幸福生活。
12.请你写几句话送给凡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凡卡》教学片段品味插叙的衬托作用。
(教学重点)师:凡卡在信中仅仅讲到他做学徒时的悲惨遭遇吗?生:不是的,还有和爷爷在一起的快乐的事。
师:凡卡向爷爷哭诉着自己经受的种种苦难,不禁回忆起和爷爷在一起的快乐往事。
你认为在凡卡回忆的两件事中,哪件事更使他高兴、快乐?生:“砍圣诞树”。
师:“砍圣诞树”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生:第13自然段。
师:“多么快乐的日子呀……嘿,短尾巴鬼。
”(师引读,师生一起读课文,读得很有感情)师:那么在这儿哪些是细节描写?生:“冻了的山林喳喳的响……和凡卡逗笑一会儿……”这是爷爷砍树之前的细节描写。
师:你从中感受什么?生:我从“逗笑”两个字中体会到小凡卡虽然快冻僵了,但也很快乐。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凡卡》导学案

15 《凡卡》导学案
一、目标导引
1.会写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毒打、撇嘴、欺负、打搅、甜蜜、黑糊糊、笑眯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含义。
二、初读感知
本文是著名作家写的。
本文的主人公9岁的小男孩,因为实在忍受不了的学徒生活,所以写信给爷爷,乞求爷爷。
文章按的过程来记叙,写了→→三部分的内容。
三、精读感悟
1.默读课文,想想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2.再读课文,想一想信中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把凡卡信中的内容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思考:凡卡在给爷爷的信中写了哪些内容?凡卡受了哪些苦?品读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透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其所处的环境,深入体会凡卡的内心情感。
四、实践运用
请联系上下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选择下面的一个片断,细致描写凡卡的内心活动,把凡卡的内心世界用语言文字外化于纸上,再次深入体会凡卡痛苦、孤独之情。
①写信时哭泣的片断;②寄信的片断;
③寄信后满怀希望的片断;④梦醒时苦苦盼望的片断。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凡卡2课时-人教新课标版

课型:新授课设计:审核:审批: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月日星期课题: 14 凡卡第 2 课时累计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 73 页至 78 页)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早读任务: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特别是凡卡给爷爷写信的段落要求反复朗读。
知识链接:《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
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一、目标解读1、我敢大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
3、我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善于与他人交流。
二、夯实基础我的学习我做主1、把凡卡信中的内容找出来,有感情的读一读,再说一说凡卡的学徒生活是怎样的?你从中体会出什么?2、本课在表达上有那些特点?!大声读出我能!学法指导:温馨提示1:快速展开対学!温馨提示2:汲取知识,发展人格。
提升思想,成就未来。
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三、能力提升我的团队我合作1、提炼信的内容。
2、“苦”——阅读凡卡的信,围绕“信”,体会凡卡的痛苦生活和急切的心情。
我的发现:3、“乐”——认识插叙,了解插叙内容对表达凡卡生活的作用。
我的体会是:四、总结梳理我的想法我表述回忆凡卡的生活,完成诗歌。
在鞋匠的家里,他忍受着______ ___,忍受着_______ __,忍受着_____ ____......但他仅仅只有九岁。
热闹的莫斯科,有那么多人,但________________ __;繁华的莫斯科,有那么多东西,但_______________ ___。
在这____ _____的圣诞节前夜,我听见,他________ _地叹了口气。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凡卡》导学案

15《凡卡》学习内容: 15 《凡卡》学习目标:1.会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语,找准多音字,重点词语能理解运用。
2.敢大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认识凡卡生活的“苦”和信中回忆的“乐”,感觉到凡卡悲惨的生活遭到。
4.认识“插叙”,掌握插叙的表达方法;学习“比较、反衬”的写作方法,并能从文中找到例子,学习“表示”这一新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难点 1. 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认识凡卡的劫难生活,经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认识凡卡的内心世界。
2.作者的表达,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织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
知识链接:《凡卡》选自俄国出名作家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
契诃夫是俄国责备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最残暴的时代。
小说写于 1886 年,它反响了沙皇统治下那段最黑暗的时代。
当时,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生活,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够幸免。
契诃夫经过凡卡给爷爷的信,写出了学徒工的悲惨遭到,对沙俄的黑暗统治进行了指控,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沙皇制度的黑暗和当时社会的罪恶,“凡卡”正是千千千万俄国儿童的缩影。
学习时数: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自主学习一、导入定向:1.《凡卡》这篇小说写于 1886 年,作者是俄国出名作家契诃夫。
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劫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生活,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够幸免。
契诃夫在父亲的杂货店里,亲眼目睹了父亲对小学徒地虐待,十分同情小学徒的命运,凡卡就是这些可怜的小学徒中的一员。
今天,我们就随从作者,走进凡卡的学徒生活,看看那个时代农村儿童的生活是怎样的。
2.板题,读题。
3.交流课外查阅的有关资料。
二、自学体验:1.学生借助字词典和文下说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可否读准了字音,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地单个指导。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5凡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5凡卡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5、凡卡15.芬卡学习目标1.能正确地读写课文中的生词,并能流利地、情绪化地阅读课文。
2.体验梵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了解当时黑暗的社会制度。
学习重点和难点体会凡卡悲惨遭遇,唤起青少年同情心,知道造成凡卡悲剧社会根源。
学前准备课件、多媒体。
学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介绍作者和社会背景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安徒生童话故事《卖火柴小女孩》,小女孩在大年夜里被冻死了,命运非常悲惨。
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个九岁小男孩凡卡,看看他命运又如何?(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俄国作家契诃夫短篇小说《凡卡》,看一看小主人公凡卡命运又如何呢?。
)上课前,每组收集作者契诃夫的信息和社会背景。
现在哪个小组将报告?(团体报告,其他补充)2。
检查预览(显示预览要求)现在让我们检查文本的预览。
1、字词过关。
正确写出些下列词语,同桌互查。
āpíngzhánshuǐjiǎobánch uyēróuniēpiězuǐ()(及时反馈并询问是否有错误)2、小组课文过关。
(小组长指定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得流利、正确为过关。
选短一点段落。
读完自动停下。
3.分组阅读课文。
(阅读六段自然段落6、8、10、13、15和21。
每组阅读一段自然段落。
阅读展示时,及时纠正错误。
阅读流利、正确且情绪化的小组将获得奖励。
)4、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按写信过程主要写了按写信过程主要写了、和________三个方面内容。
三、独立合作解决以下问题。
(展示问题和要求:每个问题都应该独立考虑,然后在10分钟后与您讨论。
)小组成员讨论。
如果某个问题小组内解决不了,汇报时小组长提出来,和全班同学一起商讨。
)1、把凡卡写信内容找出来,并把最使你感动语句画出来,进行有感情朗读,读后再谈一谈自己内心感受(可简单写一写)。
(可以小声朗读)2.范卡森爷爷能收到吗?为什么?(即使你收到了,芬卡的命运会改变吗?请学生们自己讨论一下)3。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凡卡》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凡卡》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写课文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通过感情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含义。
学习重、难点: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凡卡的悲惨命运,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结尾句子的含义。
2、难点是体会课文对比、衬托的写法。
知识链接:本文的作者是契诃夫是俄国著名的作家。
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
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一、自主学习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看拼音写词语。
Shēngxiùróuzhòudúdǎpiězuǐxiázi()()()()()māpíngchōuyēcuōyānyèzhànshuǐ()()()()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都讲了些什么?4、课文后读完想一想,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是什么?5、找出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写信的内容?画在书上,并用一个词组成短句来进行概括,写出每一段的小标题。
二、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第8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2、“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
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如果你就是可怜的凡卡,你会用什幺样的语气跟爷爷说?试着读一下。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凡卡-人教新课标(1)

三、拓展阅读
巴尔扎克和他的老师
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作家,他成名后,一度过于自信,处理事情有些轻率和武断。有一件事情深深地教育了他。
一天,一位满头银发,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前来拜访巴尔扎克。一进门,老太太就拿出一本陈旧的小学生作文本递到巴尔扎克的眼前,说:“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我想请教你一件事,请你仔细看看这本作文本。”巴尔扎克接过作文本看了起来。老太太接着说:“看完,请你告诉我,这孩子的作文水平怎么样?的前途如何?”
4、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
学习内容
基本要求
1.体现学习的主要内容(重视基础);2.设计典型例题;
3.精选配套练习;4.高质课堂达标检测。
学 习 的 主 要 内 容
第一课时
1、知识链接:《凡卡》选自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契诃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最残暴的时代。小说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那段最黑暗的时代。当时,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通过凡卡给爷爷的信,写出了学徒工的悲惨遭遇,对沙俄的黑暗统治进行了控诉,从一个侧面揭露了沙皇制度的黑暗和当时社会的罪恶。“凡卡”正是千千万万俄国儿童的缩影。
“啊,原来是您呀,我可敬的老师!”巴尔扎克满面羞愧地站在老师面前说:“谢谢,真想不到事隔多年,您竟保留着我童年时代的作文本,今天又为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老师欣慰地说:“唉,我只感到过去的工作还没干完,今天也算了了一件心事。”
从此,成了名的巴尔扎克无论写作还是待人接物,处理日常小事都不再那么轻率和武断了。
学习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对 “信”的内容的理解,感受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凡卡》
学习内容:15 《凡卡》
学习目标:
1.会准确读写本课生字词语,找准多音字,重点词语能理解运用。
2.敢大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凡卡生活的“苦”和信中回忆的“乐”,感受到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
4.认识“插叙”,掌握插叙的表达方法;学习“对比、反衬”的写作方法,并能从文中找到例子,学习“暗示”这一新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难点 1.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2.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
知识链接:
《凡卡》选自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
契诃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最残暴的时代。
小说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统治下那段最黑暗的时代。
当时,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契诃夫通过凡卡给爷爷的信,写出了学徒工的悲惨遭遇,对沙俄的黑暗统治进行了控诉,从一个侧面揭露了沙皇制度的黑暗和当时社会的罪恶,“凡卡”正是千千万万俄国儿童的缩影。
学习时数: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1. 《凡卡》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
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契诃夫在父亲的杂货店里,亲眼目睹了父亲对小学徒地虐待,十分同情小学徒的命运,凡卡就是这些可怜的小学徒中的一员。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走进凡卡的学徒生活,看看那个时代农村儿童的生活是怎样的。
2.板题,读题。
3.交流课外查阅的有关资料。
二、自学体验:
1.学生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地单个指导。
3.教师重在对学生读书习惯的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再读课文,利用上下文意思或小组互助自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如:
“蘸摩撇噎搓伊”的写法和读音。
2.各小组代表把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写1-2个在黑板上。
3.小组间互相帮助认识生字,理解词意。
4.学生相互教读生字,组词,相互做自己出的预习题。
5.教师重在对学生自主识字和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指导。
四、归纳提升:
1.学生将生字词带入文中的句子,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学生将生字带入句中,句子带入文中,自由通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读得通顺。
3.教师采取范读、点学生读、学生自主读、整体朗读等形式,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并采取学生互评的办法进行评价(根据时间的长短,可读1个部分、2个部分,或全篇)。
4.教师重在对学生诵读技巧上的指导。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就学生汇报的生字进行再次认读巩固;
2.对生字的书写进行重点指导,教师先找学生上黑板展写“蘸摩撇噎搓伊”,若不正确,师生订正后,再让学生写在写字本上。
3.让学生对写字情况进行评价。
4.能正确读写“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毒打、撇嘴、欺负、抽噎、匣子、冻僵、逗笑、窜过、孤儿、打搅、甜蜜、黑糊糊、笑眯眯”等词语。
5.我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国作家( )。
我还知道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原因:
( )
六、反思总结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凡卡的学徒生活,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学体验: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哪几部分来写的?
2.把凡卡信中的内容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说一说凡卡的学徒生活是怎样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苦”——阅读凡卡的信,围绕“苦”,体会凡卡的痛苦生活和急切的心情。
例:我的发现:凡卡的命运非常悲惨,主要体现在:
(2)“乐”——认识插叙,了解插叙内容对表达凡卡生活的作用。
例:他想起到树林里去砍圣诞树的总是爷爷,爷爷总是带着他去。
多么快乐的日子呀!我的体会是:
3.本课在表达上有那些特点?
4.文中哪一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学生就上面自学体验的问题,与小组学生进行交流。
2.在全班交流展示,并让学生相互评价,交流完善。
四、归纳提升:
1.学生自主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
2.学生自主交流所感悟的内容,并相互评价、补充、完善。
3.朗读课文,读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词语填空我最行!
希望期望指望巴望盼望渴望
(1)过了一个钟头,凡卡怀着甜蜜的( )睡熟了。
(2)凡卡认为自己的生活没有()了,连狗都不如。
(3)凡卡疲惫极了,多么()能好好地睡一觉。
2.课文理解我最棒!
(1)凡卡把他写的信塞进了邮筒,回来后,“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对“甜蜜的希望”你是怎样理解的?
(2)你同情凡卡吗?相比之下,你觉得你现在的生活怎样?请谈谈自己的感受?
3.小练笔。
(任选一个话题来写)
续写一:凡卡的信终于寄走了,同时寄走了他满心的希望,他就是怀着这样的希望睡熟了,按着凡卡的想法,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
续写二:再读凡卡的信,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信的后面写上一段自己想说的话。
六、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