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复习试题四教学提纲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第一篇: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本试卷共4页。
满分l00分。
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自考资料V12977554291.“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句话揭示了审美对象的()A.确定性B.特殊性C.实体性D.开放性2.达尔文认为,雄鸟有能力欣赏雌鸟羽毛的美好,这种观点属于审美发生理论中的()A.游戏说B.劳动说C.生物本能说D.巫术说3.审美活动发生的真正前提是()A.人开始直立行走B.人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C.人开始使用语言D.人开始分工合作4.审美体验的获得需要借助于A.情感与想象B.知识与信念C.判断与推论D.概括与反思5.“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
”这句话中的“美”是指A.崇高B.优美C.悲剧D.喜剧6.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类型,既()A.数量的崇高与体积的崇高B.自然的崇高与人性的崇高C.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D.静态的崇高与动态的崇高7.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审美形态具有()A.民族性与世界性B.生成性与历史性C.稳定性与当代性D.连续性与阶段性8.下利关于荒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荒诞是一种现代审美形态B.荒国是人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C.荒诞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D.从内容看,荒诞更接近于喜剧9.托马斯•门罗的美学思想属于()A.理性主义B.神秘主义C.科学主义D.人本主义10.里普斯说:“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我的欣赏。
4月成人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4月成人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西方现代美学中,实用主义美学的代表是A.克罗齐B.桑塔亚那C.杜威D.柏格森2.“爱屋及乌”现象属于A.接近联想B.类似联想C.对比联想D.回忆联想3.把审美判断的普遍性归结为“共通感”的美学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康德D.黑格尔4.表现说的主要不足在于A.忽视艺术的形式技巧B.无视主体的情感C.回避艺术与现实的联系D.没有突出艺术的政治教化作用5.将艺术品分为符号和意义两个层次的学说是A.解构主义美学B.形式主义美学C.符号学美学D.表现主义美学6.意向与人们内在情感形式相联系便构成了审美心理的A.理想状态B.基础动力C.超验意境D.形式符号7.表现说兴起于A.18、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思潮B.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C.德国狂飙突进运动D.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8.不属于美育特点的是A.诉诸感性B.潜移默化C.能动性D.实用性9.“以美启真”指的是A.智育对美育起促进作用B.美育对智育起促进作用C.美育对智育起决定作用D.智育对美育起决定作用10.“习与性成”说明美育A.要注意因势利导B.是修身养性的过程C.是潜移默化的过程D.是率性而为的行为11.率先把西方美育思想引入中国的是A.王国维B.严复C.蔡元培D.陈独秀12.艺术接受的核心是A.意象的物化与传达B.意象的传达与构建C.意象的创造与表现D.意象的生成与重建13.艺术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是A.展示艺术的存在方式B.说明艺术的本质C.阐述艺术的特征D.揭示艺术的规律14.艺术天才的形成主要由于A.纯粹的自然禀赋B.纯粹的后天努力C.天助神功D.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15.审美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归根到底离不开A.社会文化B.历史发展C.文学艺术D.社会实践16.审美形态是对审美对象的A.形象描述和感性认识B.逻辑归类和理性描述C.具体描述和抽象认识D.概括描述和复杂认识17.“小桥流水”使人产生A.现实感B.优美感C.崇高感D.壮美感18.悲剧的审美特征在于A.通过英雄的毁灭激发悲观的情绪B.通过恶人的毁灭激发恐惧的情绪C.通过肯定性体验展现否定性价值D.通过否定性体验展现肯定性价值19.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的德国美学家是A.鲍姆加登B.黑格尔C.费希纳D.康德20.美学历史发展的第一阶段是A.审美经验B.审美意识C.审美现象D.美学思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21.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主要有A.感知B.情感C.想象D.理解E.记忆22.下列学说中,从艺术本质角度界定艺术的有A.模仿说B.表现说C.有意味的形式说D.符号说E.载道说23.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而生成的审美形态是A丑B.荒诞C.优美D.崇高E.悲剧24.对于鉴赏过程中“悟”的正确描述有A.接受者的初步感受和意象重建B.主体的意象终于升华为意境的感悟C.主体意识升华为高度自由的境界D.艺术接受的阶段和理想境界E.主体克服了艺术品符号与意义之间的矛盾25.审美是一种A.理性活动B.人生实践C.认识活动D.高级的人生境界E.精神享受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024年4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鲍姆嘉通创立美学的哲学基础是A.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B. 精神分析哲学C. 理性主义哲学D. 经验主义哲学2. 美学的研究方法是A. 单一的、抽象的B. 感知的、逻辑的C. 多样的、综合的D. 历史的、体验的3.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所看重的是对象的A. 精神意义B. 实际用途C. 感性意义D. 实践意义4. 与一般的生活体验不同,审美体验A. 常常着眼于局部利益B. 具有整体性和根本性C. 总是分散的、零碎的D. 是种种人生经验的总和5. 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主要是指构成具体事物的A. 社会属性B. 理性属性C. 实践属性D. 感性属性6. 最初与人类审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A. 游戏活动B. 巫术活动C. 使用工具的活动D. 制造生产工具的活动7. 审美形态是多种因素的统一,其中核心的因素是A. 审美情趣B. 人生境界C. 审美风格D. 天地境界8. 康德认为,崇高给人带来的是A. 积极的快乐B. 消极的快乐C. 游戏的快乐D. 想象的快乐9. 下列关于荒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荒诞是一种现代审美形态B. 荒诞是人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C. 荒诞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D. 从内容看,荒诞更接近于喜剧1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体现的审美形态是A. 自然B. 含蓄C. 壮美D. 优美11.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A. 痛苦与绝望B. 怜悯与恐惧C. 尊严与自豪D. 悲伤与恐怖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审美形态来看这句诗属于A. 优美B. 意境C. 崇高D. 自然13.中世纪美学在根本上属于A. 哲学B. 神学C. 社会学D. 心理学14.下列美学家中,属于经验主义的是A. 休谟B. 康德C. 席勒D. 黑格尔15.中国古代诗论中提到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涉及的审美理解的特点是A. 非情感性B. 非概念性C. 非直观性D. 非感知性16.审美经验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A. 情感B. 想象C. 理性D. 感知17.明代书法家祝允明提出:“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这指的是审美经验的A. 呈现阶段B. 构成阶段C. 评价阶段D. 鉴赏阶段18.在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中,直接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是A. 感知B. 想象C. 情感D. 理解19.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说体现的艺术观是A. 游戏说B. 符号说C. 表现说D. 巫术说20.荣格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是A. 模仿说B. 游戏说C. 劳动说D. 集体无意识说21.“art”一词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主要是指A. 思想B. 情感C. 技艺D. 智慧22.艺术敏感主要是指艺术家的A.表现力B.理解力C.判断力D. 感悟力23.“期待视界”对于作品来说是一种A. 先在结构B. 心理结构C. 无意识结构D. 潜意识结构24.艺术最核心的功能是A. 宣传B. 审美C. 教育D. 娱乐25.比较合理的艺术分类标准应该是A. 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B. 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 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D. 艺术作品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26.审美教育的实践基础是A. 教育活动B. 道德活动C. 艺术活动D. 审美活动27.孔子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说明他把乐的感化作用看成是育人的A. 最高境界B. 现实途径C. 重要手段D. 根本目的28.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明确提及审美教育的美学家是A. 亚里士多德B. 苏格拉底C. 柏拉图D. 毕达哥拉斯29.席勒认为,美育的独特目的是A. 促进健康B. 促进认识C. 促进道德D. 促进鉴赏力30.与一般的教育方式相比,美育最显著的特点是A. 诉诸感性B. 化性起伪C. 理性直观D. 陶养性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2006年4月份自考真题及答案详解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
(C )
A.培养审美能力
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
D.规范社会文化
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
(D )
A.虚拟性
B.敏感性
C.想象性
D.情感性
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
2
专业的辅导资料,助您考试无忧,早日圆您大学梦想!!!!
获取更多资料请联系 QQ:544388081;微信:Batuangood。
A.社会关系的解放
B.生活方式的变革
C.思想观念的自由
D.创造性的发挥
14.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根本的缺陷在于
(C )
A.脱离人的美感经验来谈美
B.脱离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来谈美
者简答题来考察。★★★★★
7.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
A.游戏说
B.模仿说
C.表现说
D.娱乐说
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
A.《论美书简》
B.《判断力批判》
C.《审美教育书简》
D.《美学》
(C ) (C )
【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讨论美学的专著是《大希庇阿斯篇》。分别在 2006 年 4 月份单
获取更多资料请联系 QQ:544388081;微信:Batuangood。
2006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 题考试《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安徽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安徽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自然美B. 艺术美C. 社会美D. 科学美答案:B2. “美是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车尔尼雪夫斯基D. 黑格尔答案:C3. 以下哪位不是美学史上著名的美学家?()A. 鲍姆嘉通B. 康德C. 尼采D. 牛顿答案:D4. “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黑格尔B. 康德C. 叔本华D. 马克思答案:B5.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黑格尔答案:A6. 以下哪项不是美学研究的内容?()A. 美的本质B. 美的范畴C. 美的规律D. 物理学原理答案:D7.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康德B. 黑格尔C. 马克思D. 尼采答案:C8.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答案:C9. “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尼采B. 康德C. 黑格尔D. 叔本华答案:D10. “美是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车尔尼雪夫斯基D. 黑格尔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A. 美的本质B. 美的范畴C. 美的规律D. 美的实践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美学史上著名的美学家?()A. 鲍姆嘉通B. 康德C. 尼采D. 牛顿答案:ABC3. 以下哪些观点是关于美的本质的?()A. 美是生活B. 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C.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D.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答案:ABC4. 以下哪些艺术形式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答案:ABD5. 以下哪些观点是关于艺术的?()A. 艺术是情感的表达B.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C. 艺术是情感的表达D.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答案:AB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023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真题及答案(考生回忆版)

2023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真题及答案(考生回忆版)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36 分。
36.[题干]简述美学学科的建立阶段.[答案]美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审关意识到美学思想再到关学学科的发展。
(1)审关意识。
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2)美学思想。
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以明确的理论观念和概念范围来表述自觉、系统的理性思考。
(3)美学学科。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1750 年出版的《关学》一书为标志。
[考点]绪论--美学的学科属性37.[题干]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答案](1)亚里士多德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
(2)他在《诗学》中提到“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可以说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
(3)对悲剧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进行深刻分析,他指出悲剧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对于人的灵魂的净化作用。
[考点]审美形态论——悲剧与喜剧38.[题干]简述美和优美的关系。
[答案](1)优美是最早被人类所认识和把握的美的范畴,是美最-一般的形态。
二者之间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2)在优美中,自然感性形式具有对称。
均衡、圆润、柔和、比例协调的特点,与之相适应的是生理的快感。
情感的松弛快适、心灵的共鸣,激发人们产生对于人生美好事物的丰富联想。
优美也包含着人生丰富的社会性内容。
(3)优美是对美的形态概括之一,美的形态千姿百态,其核心内涵与人的存在实践息息相关,是基于人生样态,人生境界的形象反映。
[考点]审美形态论——优美和崇高39.[题干]简述艺术模仿说的主要缺陷。
[答案] (1)模仿说是古希腾时的观点,是从艺术本质的角度对艺术进行定义的。
(2)把艺术本质局限于模仿世界的认识范围论,忽视了艺术自身的审美特质.(3)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和表现性,因而未能全面揭示艺术的本质[考点]艺术论一--艺术的存在方式40.[题干]简述艺术想象力的特点。
安徽省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复习试题四

安徽省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复习试题四安徽省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复习试题四一、单项选择题1.艺术的首要功能是( D )P302A.娱乐功能B.政教功能C.文化交流功能D.审美功能2.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A)P288A.意象世界层B.形式符号层C.物质实在层D.意境超验层3.提出“有意味的形式说”的美学家是( C )P279A.燕卜荪B.艾略特C.克莱夫·贝尔D.艾布拉姆斯4.载道说和娱乐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D )P279A.艺术的本质B.艺术的形态C.艺术的起源D.艺术的功能5.西谚云:“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审美理解具有()A.直观性B.无目的性C.普遍性D.多义性6.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A.休谟B.洛克C.荷加兹D.夏夫兹博里7.关于审美惊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B.它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C.它主要表现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召唤D.它与被打断的生活之间依然保持一种内在的深刻联系8.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A.生殖活动B.劳动生产活动C.狩猎活动D.巫术礼仪活动9.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A.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B.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内在规定性C.具有直接的社会影响力D.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10.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是指()A.审美活动与其他人生实践无关B.审美活动只具有手段意义C.审美活动直接是目的本身D.审美活动直接是现实的人生实践11.灵感理论在中国古代主要表述为()A.迷狂说B.神灵凭附说C.代神立言说D.“顿悟”与体“道”12.孕育意象的第一步往往是( C )A.艺术敏感B.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C.主体接触客体并受感动D.对于艺术技巧的运用和理解13.接受主体的主体性来源于()A.艺术品的“物化状态”B.接受者的“期待视野”C.创作者的“理想形象”D.主客体的“情景关系”14.美育的功能之一是( B )A.修身B.养性C.求知D.养神15.《毛诗序》强调“风以动之”,说明()A.艺术感动是潜移默化的B.美育需要动力C.美育以风为动力D.美育雷厉风行16.我国著名美学家蒋孔阳提出要从“审美关系’’出发来研究美学问题的著作是( B )A.《美学讲演录》B.《美学新论》P5 C.《美学新解》D.《实验美学》17.黑格尔的美学代表作是( D )P2A.《实验美学》B.《判断力批判》C.《艺术哲学》D.《美学》18.美学的学科性质是( D )P13A.自然科学B.价值学科C.实证学科D.人文学科19.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是古希腊的(B )P164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毕达哥拉斯20.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形式特征的审美形态是(A)P138A.优美B.崇高C.荒诞D.乖巧21.《大希庇阿斯篇》的作者是( B )P2A.苏格拉底B.柏拉图C.黑格尔D.鲍姆加登22.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D )P6A.美的规律B.艺术现象C.审美心理D.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23.区分审美趣味是否健康的标准是()A.主体的创造性B.历史的传统性C.社会的普及性D.与对象属性的一致性24.构成审美活动的基本要素是(A)P71A.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B.审美环境与审美条件C.审美意志与审美愿望D.审美教育与审美素养25.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A.大脑的发育完备B.自然环境的变化C.物质生产劳动D.社会交往的发展26.比较自觉的审美活动产生于()A.距今约300-200万年前B.距今约30-5万年前C.距今约5万年前D.距今约3-1万年前27.所谓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其()A.历史生成与个体相对性生成B.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C.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D.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28.以下线条哪种能使人产生优美感()A.粗犷的直线B.锐角的折线C.平直的虚线D.纤巧的曲线29.广义的荒诞实质是(A)190A.对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B.对庸人行为的嘲弄C.对社会流行的批判D.对人生命运的揭示30.在审美感知中起主导作用的感官是()A.视觉与听觉B.嗅觉与味觉C.触觉与知觉D.平衡觉与重力觉31.在发生认识论看来,用原有的心理图式去进行审美活动是()A.同化过程B.调节过程C.想象过程D.感悟过程32.艺术家在创造意象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人生态度,这是艺术意象的()A.虚拟性B.感性C.想象性D.情绪性33.获得精神的放松和快怡,是艺术的()A.娱乐消遣功能B.认识功能C.思想启迪功能D.社会干预功能34.艺术品提供给我们最基本的东西是()A.形象B.快乐C.意象D.感悟35.所谓艺术技巧是指()A.艺术思维技巧B.艺术联系技巧C.艺术审美技巧D.艺术操作技巧36.下列类型中属于时间艺术的是()A.建筑B.绘画C.雕塑D.音乐37.“悟”是艺术品鉴赏过程中()A.所有接受者必定要达到的层次B.接受主体鉴赏活动的起始环节C.接受主体感知最终的升华D.对创作主体意象的复制38.在西方最明确提出“寓教于乐”的思想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贺拉斯39.孔子的美育讲究的是()A.美善协调B.天人合一C.逍遥自在D.渐修顿悟40.审美境界的核心是()A.力量B.自由C.学识D.博爱二、多项选择题11.美学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BCD )P18A.审美萌芽B.审美意识C.审美思想D.审美学科E.审美体系2.将审美归结为本能的理论主要缺点是()A.混淆了人与动物行为之间质的区别B.不能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C.缺乏生物学的基础D.没有考古素材的支撑E.忽视了审美活动的社会性3.构成悲剧内涵的核心因素是()A.奉献B.冲突C.抗争D.毁灭E.胜利4.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有()A.品位B.个性C.能力D.品味E.兴趣5.意象的主要类型包括()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E.形象6.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主要体现在()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B.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C.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D.从主观世界向客观世界超越E.从内在世界向外在世界超越7.审美趣味中实际上存在着的矛盾包括()A.个体性与社会性B.主体性与客体性C.感受性与思想性D.特殊性与普遍性E.工具性与价值性8.美学史上,人们划分艺术类型,往往依据的标准有()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D.艺术作品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E.艺术作品与社会之间的关系9.下列属于“美育的目的”的是()A.培养审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B.造就文化人才C.成就审美的人生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E.繁荣社会文化10.审美形态主要有()A.优美与崇高B.宏大与渺小C.悲剧与喜剧D.细腻与粗犷E.丑与荒诞三、名词解释1.审美形态P1192.“劳动说”P973.对比联想4.灵感5.有我之境6.审美体验7.空间艺术8.净化说四、简答题1.自然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审美对象?2.为什么美不能先于人而存在?3.在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是怎样的?4.简述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美学自学考试大纲-复习背诵资料

美学自学考试大纲考点必考第一章绪论1、〔识记〕美学的性质: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①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即审美活动;②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③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2、〔识记〕美学开展的三个阶段①审美意识;②美学思想;③美学学科。
3、〔识记〕“美学〞的原初意义和现实变化。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
原初意义是“感性学〞,把美的思维和艺术作为考察、研究对象。
4、〔识记〕实践概念的含义。
实践概念覆盖了人的全部社会生活,既包括最根底的物质生产活动,又包括政治活动、道德活动、艺术审美活动和其他种种精神生产活动,以及人们广阔的日常生活活动。
实践的根本内涵,就是指人的最根本的存在方式。
5、〔识记〕审美活动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和人生实践之一。
6、〔识记〕美学研究的五个根本问题:审美活动、美及审美形态、美感及审美经历、艺术及艺术活动、审美教育等根本概念的内涵。
①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类根本的存在方式之一,也是一种根本的人生实践。
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是人的审美需要,审美活动的目的是对审美境界的追求。
②美:美指的是广义的美,甚至包括审美意义上的丑,是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及世界一体圆融、有限及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
③审美形态:审美形态是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④美感〔即审美经历〕:美感是在审美活动中及审美对象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
表达为主体直观到了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及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
⑤审美经历:审美经历亦称美感经历,简称美感。
特点:首先,审美经历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经历;其次,审美经历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复习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
1.艺术的首要功能是( D )P302
A.娱乐功能B.政教功能
C.文化交流功能D.审美功能
2.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 A )P288
A.意象世界层B.形式符号层
C.物质实在层D.意境超验层
3.提出“有意味的形式说”的美学家是( C )P279
A.燕卜荪B.艾略特
C.克莱夫·贝尔D.艾布拉姆斯
4.载道说和娱乐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D )P279
A.艺术的本质B.艺术的形态
C.艺术的起源D.艺术的功能
5.西谚云:“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审美理解具有()A.直观性B.无目的性
C.普遍性D.多义性
6.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
A.休谟B.洛克
C.荷加兹D.夏夫兹博里
7.关于审美惊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
B.它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
C.它主要表现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召唤
D.它与被打断的生活之间依然保持一种内在的深刻联系
8.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
A.生殖活动B.劳动生产活动
C.狩猎活动D.巫术礼仪活动
9.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
A.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
B.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内在规定性
C.具有直接的社会影响力
D.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是指()
A.审美活动与其他人生实践无关B.审美活动只具有手段意义
C.审美活动直接是目的本身D.审美活动直接是现实的人生实践
11.灵感理论在中国古代主要表述为()
A.迷狂说B.神灵凭附说
C.代神立言说D.“顿悟”与体“道”
12.孕育意象的第一步往往是( C )
A.艺术敏感B.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
C.主体接触客体并受感动D.对于艺术技巧的运用和理解
13.接受主体的主体性来源于()
A.艺术品的“物化状态”B.接受者的“期待视野”
C.创作者的“理想形象”D.主客体的“情景关系”
14.美育的功能之一是( B )
A.修身B.养性
C.求知D.养神
15.《毛诗序》强调“风以动之”,说明()
A.艺术感动是潜移默化的B.美育需要动力
C.美育以风为动力D.美育雷厉风行
16.我国著名美学家蒋孔阳提出要从“审美关系’’出发来研究美学问题的著作是( B )A.《美学讲演录》B.《美学新论》P5
C.《美学新解》D.《实验美学》
17.黑格尔的美学代表作是( D )P2
A.《实验美学》B.《判断力批判》
C.《艺术哲学》D.《美学》
18.美学的学科性质是( D )P13
A.自然科学B.价值学科
C.实证学科D.人文学科
19.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是古希腊的( B )P164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D.毕达哥拉斯
20.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形式特征的审美形态是( A )P138
A.优美B.崇高
C.荒诞D.乖巧
21.《大希庇阿斯篇》的作者是( B )P2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黑格尔
D.鲍姆加登
22.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D )P6
A.美的规律
B.艺术现象
C.审美心理
D.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
23.区分审美趣味是否健康的标准是()
A.主体的创造性
B.历史的传统性
C.社会的普及性
D.与对象属性的一致性
24.构成审美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A )P71
A.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
B.审美环境与审美条件
C.审美意志与审美愿望
D.审美教育与审美素养
25.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
A.大脑的发育完备
B.自然环境的变化
C.物质生产劳动
D.社会交往的发展
26.比较自觉的审美活动产生于()
A.距今约300-200万年前
B.距今约30-5万年前
C.距今约5万年前
D.距今约3-1万年前
27.所谓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其()
A.历史生成与个体相对性生成
B.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
C.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
D.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28.以下线条哪种能使人产生优美感()
A.粗犷的直线
B.锐角的折线
C.平直的虚线
D.纤巧的曲线
29.广义的荒诞实质是( A )190
A.对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
B.对庸人行为的嘲弄
C.对社会流行的批判
D.对人生命运的揭示
30.在审美感知中起主导作用的感官是()
A.视觉与听觉
B.嗅觉与味觉
C.触觉与知觉
D.平衡觉与重力觉
31.在发生认识论看来,用原有的心理图式去进行审美活动是()
A.同化过程
B.调节过程
C.想象过程
D.感悟过程
32.艺术家在创造意象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人生态度,这是艺术意象的()
A.虚拟性
B.感性
C.想象性
D.情绪性
33.获得精神的放松和快怡,是艺术的()
A.娱乐消遣功能
B.认识功能
C.思想启迪功能
D.社会干预功能
34.艺术品提供给我们最基本的东西是()
A.形象
B.快乐
C.意象
D.感悟
35.所谓艺术技巧是指()
A.艺术思维技巧
B.艺术联系技巧
C.艺术审美技巧
D.艺术操作技巧
36.下列类型中属于时间艺术的是()
A.建筑
B.绘画
C.雕塑
D.音乐
37.“悟”是艺术品鉴赏过程中()
A.所有接受者必定要达到的层次
B.接受主体鉴赏活动的起始环节
C.接受主体感知最终的升华
D.对创作主体意象的复制
38.在西方最明确提出“寓教于乐”的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贺拉斯
39.孔子的美育讲究的是()
A.美善协调
B.天人合一
C.逍遥自在
D.渐修顿悟
40.审美境界的核心是()
A.力量
B.自由
C.学识
D.博爱
二、多项选择题
11.美学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BCD )P18
A.审美萌芽
B.审美意识
C.审美思想
D.审美学科
E.审美体系
2.将审美归结为本能的理论主要缺点是()
A.混淆了人与动物行为之间质的区别
B.不能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
C.缺乏生物学的基础
D.没有考古素材的支撑
E.忽视了审美活动的社会性
3.构成悲剧内涵的核心因素是()
A.奉献
B.冲突
C.抗争
D.毁灭
E.胜利
4.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有()
A.品位
B.个性
C.能力
D.品味
E.兴趣
5.意象的主要类型包括()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E.形象
6.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主要体现在()
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B.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C.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D.从主观世界向客观世界超越E.从内在世界向外在世界超越
7.审美趣味中实际上存在着的矛盾包括()
A.个体性与社会性B.主体性与客体性
C.感受性与思想性D.特殊性与普遍性
E.工具性与价值性
8.美学史上,人们划分艺术类型,往往依据的标准有()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D.艺术作品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E.艺术作品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9.下列属于“美育的目的”的是()
A.培养审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B.造就文化人才
C.成就审美的人生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E.繁荣社会文化
10.审美形态主要有()
A.优美与崇高B.宏大与渺小
C.悲剧与喜剧D.细腻与粗犷
E.丑与荒诞
三、名词解释
1.审美形态P119
2.“劳动说”P97
3.对比联想
4.灵感
5.有我之境6.审美体验7.空间艺术8.净化说
四、简答题
1.自然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审美对象?
2.为什么美不能先于人而存在?
3.在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是怎样的?
4.简述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5.简述什么是意境以及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6.简述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
7.如何理解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
8.简述作为审美活动中介的艺术品的基本特征。
9.美育的功能。
P369-377
10.简述美学的研究方法。
P16-17
五、论述题
1.试分析美育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2.试论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与区别。
P281-285
3.为什么说想象力是审美对象得以构成的重要因素?
4.为什么说丑也是一种审美形态?请举例说明。
P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