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方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复习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理解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2.使学生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做饭、燃烧等。
3.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化学方程式平衡的能力,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思考,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3.分层次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促进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完成教材中第五单元课题1的课后习题,重点加强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选择题:旨在检验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基本概念的理解。
-填空题:锻炼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化学方程式配平的能力。
-计算题: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课堂所学,请学生从生活中选取一个与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现象,写一篇小短文,阐述该现象与质量守恒定律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团队活动中学会分享、交流和互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培养科学素养。以下是根据本章节内容制定的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课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含义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方法4. 常见化学反应类型的质量守恒问题分析5. 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在复杂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复习质量守恒定律。
2.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回顾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
4. 讨论:分组讨论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解答:检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化学实验器材:用于展示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2. 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3. 练习题库: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回顾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原理,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方法。
2. 第二课时:练习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课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实验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3. 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本质的理解,提高其化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表述。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3.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4. 质量守恒定律的例外情况。
5.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摩尔质量等概念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实验现象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例外情况及其解释。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问题。
2. 通过实验视频和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现象。
3.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化学问题。
4. 开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深入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质量守恒现象,引发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思考。
2. 回顾质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包括定义、表述、实验验证等。
3. 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化学问题,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4. 探讨质量守恒定律的例外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不适用的情况,如水的三态变化等。
5. 总结与复习: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体系,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复习效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解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掌握情况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视频:收集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视频,用于课堂演示和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含义。
2.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方法。
2. 难点: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化学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 利用练习题和小组合作,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含义。
2. 新课:讲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化学问题,让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4. 练习题:布置一些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综合性的化学问题。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解答:评估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其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质量守恒定律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探讨质量守恒定律在生物化学和环境保护领域的意义。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和教辅资料:提供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教材和教辅资料,方便学生学习和参考。
2. 网络资源:推荐一些与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在线教程和视频,帮助学生深入了解。
九、教学反馈:1. 课堂反馈: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
2. 作业反馈: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解题思路和创新能力等。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复习课(精)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复习课(精)本课程将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进行全面复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掌握其应用技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1.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与起源2.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方式3.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作用4.质量守恒定律的练习与应用案例1.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与起源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指在任何一个封闭系统中,质量的总量不会发生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最早由拉瓦锡于18世纪提出,其后经过多位科学家的探讨和实验验证,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2. 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方式质量守恒定律有多种表述方式,包括质量守恒原理、质量不灭定律、质量恒等原理等。
其最常见的表述方式为“任何一个封闭系统的质量总量在系统内外部相互转移的过程中保持不变”。
3.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被用于计算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
其次,在机械领域中,质量守恒定律可用于计算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同时,在工程领域中,质量守恒定律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的设计和优化。
4. 质量守恒定律的练习与应用案例以下是几个实际应用案例:案例一: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被用于计算反应前后氧气、氢气和水的质量,从而掌握反应的产物比例。
2H2 + O2 -> 2H2O在上述反应中,两个氢气分子与一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
反应前的质量为(2x2+1x32)g,即68g,反应后的质量为(2x18)g,即36g,反应中质量未发生变化。
案例二:力学问题中的质量守恒在弹性碰撞问题中,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的速度和动量。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质量为m1,速度为v1,与另一个物体质量为m2,速度为v2相撞,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两个物体碰撞后的速度。
案例三:工程问题中的质量守恒在管道工程中,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管道内流体的体积和速度。
教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专题复习--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专题复习一、复习目标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从宏观和微观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3.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知道其表示的意义。
二、复习重点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从宏观和微观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三、复习难点:质量守恒定律在具体题型中的应用四、复习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揭示复习目标导入:议一议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能源问题。
有人曾经宣布可以直接把水变成油,一时间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论,你认为水可能变成油吗?为什么?(学生回答)信息交流:在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尽情地、大胆地说出来。
(2分钟)大屏幕投影出复习目标(1分钟)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2.能从宏观和微观上,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3.怎样用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4.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知道其表示的意义。
二、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是从量的方面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应从如下六个方面去理解。
1. 明确适用范围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说明质量守恒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不包括物理变化。
2. 强调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它物理量(如体积)。
实际上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的化学反应来说,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总和相等,但体积总和不一定相等。
3. 理解“参加反应”定律中的“参加反应”是指真正参与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如果反应物没有全部参加反应,则剩余部分不能计算在内。
4. 记住“质量总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时,不能漏掉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否则,就会出现“表面不守恒”现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质量守恒现象,如称量药品、食品加工等,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意义,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2.问题导向的学习: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实验设计;二是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是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科学探究精神的激发。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提高他们的化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和外延。
2.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动画等,展示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现象,使学生直观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3.设计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提高学生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和外延。例如:“质量守恒定律是否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在实验中如何准确地测量反应前后的质量?”
2.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小组的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效果。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例如,让学生思考:“在本次学习中,你收获了哪些知识?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 应用专题复习 教学设计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3.通过学习和复习,巩固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原理;2.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原理•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
2.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提问或展示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思考和讨论。
示例对话:导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呢?学生A:我觉得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总是保持不变的。
导师:不错,质量守恒定律确实是指在任何一个封闭系统中,物质的质量总量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
那么,你们有什么例子可以说明这个定律呢?学生B:比如燃烧木材,木材会变成灰烬和烟,但总质量不变。
导师:很好,就是这个道理。
质量守恒定律是整个化学学科的基础,它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规律,即质量在化学反应中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破坏,只能进行转移或转化。
2. 学习新知识通过课件和教材,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原理,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示例教学内容: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反应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所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即质量总和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质量守恒定律是基于原子理论的。
根据原子理论,化学反应是由原子的重新组合而成,原子在反应前后不会被破坏或创造。
因此,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总和不会发生变化。
3. 锻炼应用技能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其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并进行配平。
示例练习题:1. CH4 + O2 -> CO2 + H2O2. Na + H2O -> NaOH + H23. HCl + NaOH -> NaCl + H2O4. 巩固知识点让学生回顾和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定发生改变的是__物__质_的__种_类_.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呢?
[进行猜想]你认为黑色颗粒是炭___黑_,小明认为白色物质是
氧化钠,小艺认为是碳酸钠,小亮认为是氧化钠和碳酸钠
的混合物,小华认为是氢氧化钠。 反应物中无H元素
李芹认为____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
应用元素种类不变
紧扣题目情景 科学的推理
第一组
给定氧气的质量/克 1 生成SO2的质量/克 2
第二组
4 8
第三组
9 8
(1)三组实验哪些组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呢? (2)第----组实验硫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2007南京)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
一项实验是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
该反应示意图如下:
嫦娥I号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
(NH4ClO4)分解提供。高氯酸铵分解有可能
排入大气的物质是( A )
A.H2O B. SO2
C. CO2
D. CO
我国科学家在研究人造金刚石方面有重大突 破,用某些物质在高强电场中,有催化剂的条件 下,可转化成金刚石,下列物质在上述条件下可 转化成金刚石的是( B ) A.氯化钾 B.甲烷 C.氮气 D.硫酸锌
同学们,要动笔,可以避免出错
在a克A物质与b克B物质完全反应,
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为 ( )B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什么时候= 或<呢?
(2007南通)在化学反应A+B2=AB2中,A与B2反 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将5gA与8gB2充分反应, 则生成AB2的质量是( )A
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 重大作用。
本复习专题的设计遵循的原则:
“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 促进发展”是初中化学学业考试命题的基 本思路。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
知识重在理解, 方法贵在灵活, 能力需要训练, 素质需要养成。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化学反应”是前提。任何化学变化都遵
守质量守恒定律,不适用物理变化。
A.10g B.13g C.16g D.18g
11
例李中附7着芹继( 白同 续色学燃20物将 烧0N7题 成 固质燃 ,徐a意体的。烧 反州提?单+的 应)炼质钠 后为C:或O迅冷探N2a化-速却究、-合-伸,CC黑O、物入瓶2色的O哪盛底固化这些有附体学三是着C+性O种黑黑2白的质元色色色集,素、颗固气化能白粒体瓶学组色,中课瓶,上壁钠,上在粘
m和n的和等于 8 。
关键在于灵活、巧妙运用 11
例6 在化学反应A+2B = 2C+D中,6gA和8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若反应生成15gC, 则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 A )
A.18g B.24g C.12g D.16g
解析:A + 2B = 2C + D
6g
8g
?5g
9g
X
15g
明了的格式,表现我们清晰的思维;
用
六确定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
25
例1判断并解释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100克干冰升华变成100克二氧化碳气体符合 质量守恒定律.
(2)燃烧的镁带和生成的白色粉末质量相等。
(3)在装有100克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加入10克碳 酸钙,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仍为 110克.
语文与化学的结合 例2 成语“点石成金”,本意为古代术士的 一
题是新题出现的方式之一。
11
畅所欲言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种法术,即能使石头变成黄金;现比喻能化 腐朽为神奇。即能把石灰石变成黄金,请你 用化学知识说明石灰石不能变成黄金的道理。 答: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石灰石
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是由钙元素、 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黄金是由金元 素组成的,因此石灰石不可能变成黄金。
11
生物与化学的结合
例3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
解题依据: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11
分析方法?
例密各反-变-闭物应的8物容前 可质;器后能(的减内质 是2质少0,量-0量的6-在增如海是-一加物下南-定的或-表)-条物-把:物-件质A物;、下是。不B充-、分C、反D应四,种请测纯尝得净试反物应写放前在出后一格式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
Hg
O
O
△
+O
Hg
Hg
Hg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B.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氧化汞讨、论汞:、根氧据气图都示是,化能合物 D.氧化汞得、到汞什、么氧信气息都?由分子构成
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及其联系
1、从微观上看不发生改变的是 __原__子__种_类______、
细心无原子数目不变
例5在化学方程式aC2H6 + bO2 = mCO2 + nH2O 中,各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 的是( C )
A.2m = a
B.3n = 2a
C . m=2a
D.a = n – m
一定量的甲醇与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 引燃发生如下反应:8CH3OH + xO2 = mCO2 + nCO + 16H2O 。则化学计量数
2008年中考化学复习课
洛阳市吉利区第二初级中学 李 春
中招的考查热点。 命题范围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
理解、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以及 应用,常常以选择题、填空题、探究 题或综合应用题的形式考查,分值 在5分左右。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 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能用分子、原子观点认识质量守恒 定律,并能用它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
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
A. AB2+2B2=2C
B. 4AB2+B2=2C
C. 2AB2+B2=2C
D. AB2+B=2C
请同学们注意:此题是一个变形题。以往我
们所做的题大多是已知化学方程式,确定化学式,
如例4。
15
中招命题要求年年有新题,变形
探究和实践 技能的考查
跨哪学些科反知应识的必考须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哪些反应可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
玻璃棒
白磷
为什么在密闭容器中点燃白磷实验后 必须等到冷却后称量质量?
三
质
一解释生活、化学问题
量 守
二推断物质的组成和化学式
恒
三化学计量数的待定
定
四确定物质的质量
律
的
五帮助在综合实验中进行合理的
应
猜想
D.它很稳定
科学教育与人文、民生教育相结合的命题思路
殊乙例臭硫4味醇(的(20乙用07硫X河表醇南示中可)招提燃)示烧煤煤注时气气意发中是2生加否易的的入泄误处反有漏理应特!。
为:2X+92O2点燃4CO2+2SO2+6H2O,则X 是 ( B)
A.C4H12S2 C.C2H6O2S
B.C2H6S D.C2H6
2、“参加反应”是基础。 “参加反应”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过 量的剩余部分)不能计算在内。
3、”质量总和”是核心。要把各种状态的反
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都计算在内。同学们,可 不要忽略沉淀和气体的质量啊。
4、“质量守恒”是目的。“质量”守
恒,不是体积、分子数目守恒等。
将4克硫分别放在氧气中燃烧,各 实验小组实验数据如下:
24.5 2
1
反应后质量/g 16.9
0
2
未知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D的质量为 10.-6---g ;
(2)物质C可能是------(填“反应物”“生成物” 或“ 催化剂” )。
(3)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综合考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
例9 (07-08吉利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H2O + CO2
淀粉 + O2 由此判断:
淀粉中一定含有 _______元素,可能含
注 意
有
元素。
反
应
分析:H2O + CO2
淀粉 + O2
类 型
H OC
C,H O
的 不
某纯净物稍加热就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 同
和水。根据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 A )
A.它由四种元素组成 B.它是氧化物
C.它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