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备课讲稿

合集下载

基础医学教案设计模板

基础医学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基础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基础医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基础医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基础医学的定义和范围。

2. 基础医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3. 基础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2. 基础医学研究方法的复杂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相关教材。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基础医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医学吗?医学有哪些分支?2.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支。

二、讲授新课1. 基础医学的定义和范围- 介绍基础医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基础医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 介绍基础医学的研究范围,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

2. 基础医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讲解基础医学的研究内容,如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疾病的成因和机制等。

- 介绍基础医学的研究方法,如实验研究、观察研究、临床研究等。

3. 基础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基础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如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基础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基础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

2. 强调基础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基础医学基本概念和范围。

2. 引导学生思考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1.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讲解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密切关系,强调基础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

- 举例说明基础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如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内分泌-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内分泌-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10min.
2min.
教学目的
及要求
掌握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和毒性甲状腺肿的形态学变化,了解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了解甲状腺炎的类型及病变特点;了解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病因及表现;熟悉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和形态学特点,理解糖尿病的分类、病因及病变。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为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毒性甲状腺肿及糖尿病的病理变化,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形态学鉴别。难点为毒性甲状腺肿和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及甲状腺癌的各组织学类型的形态特点。
教案
课程名称:病理学
授课教师
高航
所在单位
白求恩医学院病理学系
课程类型
理论课
授课时间
2009.12.28 1-2节
授课对象
20duction of endocrine system
Diseases of thyroid gland
Norm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yroid gland
Goiter
Diffuse nontoxic goiter
Diffuse toxic goiter
Hypothyroidism
Thyroiditis
Subacute thyroiditis
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
Fibrous thyroiditis
Thyroid tumor
教学手段
多媒体
参考资料
1.使用教材:《病理学》卫生部规划教材,供8年及7年制用(主编陈杰、李甘地)
2.参考教材:《Basic Pathology》、《Essential Pathology》、
《外科病理学》

教案样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教案样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课程名称:病理学(metaplasia)绪论病理学(pathology)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等方面的改变,从而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目的是认识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一、病理学的发展病理学的发展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有密切关系。

我国秦汉时期的《皇帝内经》,隋唐时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疾病发生的原因和表现等提出了一整套祖国医学理论。

南宋时期宋慈的《洗冤集录》详细记述了尸体剖检、伤痕病变和中毒鉴定。

这些反映了祖国医学在病理学发展中的贡献。

在西方,从古希腊的Hippocrates开始,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直到18世纪中叶,由于自然科学的兴起,促进了医学的进步。

意大利医学家Morgagni (1682-1771)根据积累的700多例尸检材料创立了器官病理学(organ pathology),标志着病理形态学研究的开端。

约一个世纪以后的19世纪中叶光学显微镜问世后,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1821-1902)在显微镜的帮助下,首创了细胞病理学(cellular pathology),不仅对病理学而且对整个医学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划时代的贡献。

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建立,使病理形态学研究进入到超微结构水平的新阶段,由此建立了超微结构病理学(ultrastructural pathology)。

与此同时,特别是近20余年来,一些新的边缘学科如现代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现代遗传学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图像分析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病理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病理学带来了学科互相渗透的新的动力和机遇,使病理学出现了一些新的分支,如免疫病理学(immunopathology)、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遗传病理学(genetic pathology)和定量病理学(quantitative pathology)等,促使病理学不仅从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研究疾病,而且深入到分子水平、遗传基因水平研究疾病。

基础医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基础医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基础医学授课班级:XX班授课教师:XXX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基础医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基础医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医学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1. 基础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基础医学的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1. 基础医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2. 基础医学技能的操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基础医学?它与临床医学有什么区别?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基础医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紧密相关。

二、讲授新课1. 基础医学的基本概念(1)介绍基础医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阐述基础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2. 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1)讲解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本理论。

(2)举例说明基础医学理论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3. 基础医学的基本技能(1)介绍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讲解临床技能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交流实验心得,总结操作技巧。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延伸1. 邀请临床医生分享基础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2. 鼓励学生参加医学知识竞赛,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备注:1.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医学道德观念,为今后从事医学事业奠定基础。

炎症-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炎症-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教案课程名称:病理学授课教师王医术所在单位白求恩医学院课程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2009. 10.12,1-2节2009. 10.09,5-6节授课对象2007级临床医学七年制2007级临床医学试验班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三、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白细胞渗出边集及粘附白细胞游出白细胞类型趋化作用白细胞在局部的作用吞噬作用免疫作用组织损伤作用四、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的作用概念及一般特点炎症介质的类型及作用小结7 min 10 min 15 min 8 min10 min 5 min 5 min10 min 10 min10 min细胞浸润,是炎症防御反应的最重要形态学特征。

趋化作用:概念要强调。

白细胞游出和化学趋化作用炎症的过程三、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炎症反应最重要的功能是将炎症细胞输送到炎症灶,白细胞渗出是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

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可吞噬和降解细菌、免疫复合物和坏死组织碎片,构成炎症反应的主要防御环节。

白细胞也可通过释放蛋白水解酶、化学介质和毒性氧自由基等,引起组织损伤并可能延长炎症过程。

白细胞的渗出过程是复杂的连续过程,包括白细胞边集(leukocytic margination)、附壁、粘附和游出等阶段,并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运动到炎症灶,在局部发挥重要的防御作用。

1. 白细胞边集和滚动随着血流缓慢和液体渗出的发生,毛细血管后静脉中的白细胞离开血管的中心部(轴流),到达血管的边缘部,称为白细胞边集。

并沿着内皮细胞表面滚动,之后与内皮细胞粘附,称白细胞滚动(Leukocytic rolling) 。

选择素(selectin)介导白细胞滚动过程的白细胞一过性和松散性粘附于内皮细胞。

选择素未单链跨膜性、钙离子依赖性糖结合蛋白。

选择素家族包括表达于内皮细胞的E选择素、表达于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的P选择素和表达于白细胞的L选择素。

选择素通过他们的凝集素结构域与各种糖蛋白的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Lewis X)相结合。

主讲教师李晶

主讲教师李晶

Pharmacology
呼衰的药物治疗
尼可刹米(nikethamide,coramine,可拉明) 在治疗剂量时即可通过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 提高呼吸中枢对 co2的敏感性;也可通过刺激颈动脉 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可使呼吸加深加 快,在中枢抑制时其作用更为明显。 临床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对肺 心病引起的呼吸衰竭疗效较好,但对巴比妥类药物中 毒所致的呼吸抑制疗效较差。
Pharmacology
呼衰的药物治疗
用法:该药作用较为温和,安全性较大,但作用短暂, 一次静脉给药只维持5—10分钟,因此,需反复、间 歇给药。通常可20mg/kg,稀释后在15分钟内缓慢 静脉注射,每2小时一次,连续给7 次。间隔12小时 后,可根据病情再次给药。
不良反应 :该药过量可致血压升高、心动过速、肌震颤, 甚至惊厥。孕妇及12岁以下儿童应慎用,如必要时, 需在密切监护下使用。
Pharmacology
呼衰的药物治疗
二甲弗林(dimefline,回苏灵) 对呼吸中枢有较强的直接兴奋作用,其作用比 尼可刹米强约 100 倍,且作用迅速。能明显改善 呼吸障碍,使肺换气量及动脉 Pa02提高,PaCO2 降低。临床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 抑制。其安全性较尼可刹米小,过量易引起肌肉 抽搐或惊厥,小儿更易发生。用药时,需稀释后 缓慢静脉注射,并严密观察病人反应。有惊厥史 者慎用,孕妇禁用。
Pharmacology
呼衰的药物治疗
阿米苯唑(amiphenazole,氨苯噻唑) 为尼可刹米的衍生物,主要兴奋呼吸中枢, 能改善呼吸,减轻高碳酸血症。呼吸兴奋作用较 尼可刹米强。不良反应有:皮肤刺激、焦虑、出 汗、胃肠不适等。成人口服每次 100mg,每日 3~ 4次。静脉注射,经稀释后每次 30~ 150mg,每分 钟注射量为l0mg。

医学课前五分钟讲课稿范文

医学课前五分钟讲课稿范文

医学课前五分钟讲课稿范文尊敬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医学院的老师,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有关心血管疾病的知识。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疾病之一,它包括心脏病、中风和高血压等,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全球人的健康。

因此,了解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在我们未来的医学学习中,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掌握将是必不可少的。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对心血管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心血管疾病的定义。

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

其中,心脏病指的是心脏的组织病变或功能障碍,可以分为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和心脏瓣膜病等。

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的异常导致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所引起的疾病。

而高血压是指血液通过血管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增加,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和血管的病变。

那么,心血管疾病有哪些常见的危险因素呢?首先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运动和长期吸烟等。

其次是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此外,年龄、性别、家族史和遗传等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吧。

首先是预防措施。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

大家要保持一个均衡的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此外,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和游泳等。

此外还要戒烟限酒,减少饮酒的频率和量,戒烟是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而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治疗和控制疾病的进展非常重要。

首先是要进行药物治疗,如降压药、降血脂药和抗凝药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其次是要进行规范的生活管理,包括控制饮食、定期锻炼和加强心理健康等。

此外,还要定期进行体检和随访,及时监测疾病的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我们还要关注早期预警信号。

组组织学与胚胎学白求恩医学班教学大纲-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组组织学与胚胎学白求恩医学班教学大纲-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271802课程名称:组织学与胚胎学英文名称:Histology and Embryology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授课对象:七年制(医学试验班)开设学期:第4学期课程学时:总学时96(理论56/实验40)课程学分:6学分选用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七版邹仲之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3月执笔人:周莉(教授)审核人:周莉(教授)编写单位:组织学与胚胎学系编写日期:2010年9月一、课程教学目标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和理解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微细结构,并理解与其功能的关系;熟悉人体胚胎发生过程,理解临床所出现的常见畸形。

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掌握本专业的主要英文词汇。

本课程通过设置一部分自学内容,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完成综述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过专题讲座和临床医生讲座,使学生提前接触临床,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今后学习临床及各相关专业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课程学时分配三、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绪论(2学时)Introduction to histology【目的要求】熟悉:组织学常用研究技术。

了解:组织学的研究对象和在医学中的地位,了解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授课内容】1.人体组织学研究内容、组织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及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2.石蜡切片术、HE染色及PAS反应原理;透射电子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基本原理,电子密度的含义;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一般原理。

【专业英文词汇】组织学histology;胚胎学embryology;苏木精hematoxylin ;伊红eosin细胞(2学时)Cell【目的要求】掌握:各种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和功能。

熟悉:细胞核的结构及功能。

了解: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化学组成及功能。

【授课内容】1. 录像片:《The inner life of cell》哈佛大学制作2. 细胞膜的结构和一般功能3. 细胞质组成,各种细胞器(包括核糖体、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线粒体、微体和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射(reflex)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 境变化产生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它是神经调 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reflex arc)
感受器 传入神经纤维 传出神经纤维 效应器
神经中枢
二、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机体的某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 的化学物质,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的组 织细胞或体内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 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组织细胞的 活动进行调节。
刺激
感受器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控制系统
效应器 受控系统
反应
反馈回路
负反馈控制系统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反馈信号减低控制部分活动11
正反馈控制系统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反馈信号加强控制部分活动11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生理学
主 讲: 葛 敬 岩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生理学的任务
研究构成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 的正常活动过程、机制、规律,不同细胞、 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 体作为一个整体,其各部分的功能活动是 如何互相协调、互相制约来维持正常的生 命活动过程的。
神经调节产生效果快而准确,但持续时间 短;体液调节产生缓慢,作用持久而弥散;自 身调影响范围和反应强度较小,对刺激的敏 感性也较低。
第四节 体内的控制系统 一、非自动控制系统 二、反馈控制系统幻灯片11 三、前馈控制系统13
反馈控制(feed-back control)
控制部分发出信号指示受控部分发生活动, 受控部分则发出反馈信号返回到控制部分,使 控制部分能根据反馈信号改变自己的活动,从 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
远距分泌(telecrine) 血液运输
旁分泌(paracrine) 组织液扩散
自分泌(autocrine) 局部扩散后又作用于自身
神经分泌(neurosecretion) 神经细胞分泌经轴
浆运输释放
三、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调 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的过 程。
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整体水平的研究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细胞生存的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
稳态(homeostasis)
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 状态
第三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