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出超过 5 m。本组病例均符合 手术条件。 m 32 手术显 露方式 . 充 分暴 露是 手术成 功 和防止 并发 症
[ ] 胡有谷 . 椎 间盘 突出症 [ . 1 腰 M]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 人
社 ,9620 19 . . 9
的关 键 , 过多地切 除椎板 、 但 关节 突 , 又会影 响腰 椎 的稳 定 [ ] 杨 连发 , 2 李子荣 , 岳德波 , . 等 腰椎 间盘 突出症手 术疗 性。根据 我院的体 会 , 仅有一 侧腰 腿痛 的患 者 , r 示 对 C显 椎 间盘突出旁侧型者 , 仅开 窗或半 椎板切 除 。对双 下肢 疼 切除 , 但必须保 留上下关节 突 12以上 , / 以免影 响脊柱 的稳
王光辉 , 杨伟宇 , 王 磊
( 宁夏煤 炭总医院骨科 , 石嘴 山 730 ) 500 摘要 : 为评价高龄老 年股骨颈骨折 、 骨头坏死病人行髋关节置换术后 的临床效果 , 股 回顾分析 2 例 7 ~8 7 5 6岁老年病人行 人工全髋置换术后 的临床资料 。结果 , 随访 3 月 ~5年 , 个 按照 H rs ar 评分标 准 , 效达优 1 , 5例 , 3例 , 良率 i 疗 9例 良 差 优
3 讨 论
血 肿和神经根损伤为 主 , 严重者导致病人残疾 , 甚至危及生
命 。本 组 8 例 , 1 6 无 例出现并发症 , 可能原 因与 例数治疗腰椎 间盘突出症 , 仅是 治疗 方 术 中仔细操作 、 用抗 生素盐水反 复冲洗 , 使 彻底 止血 , 良好
本组 2 7例 , 1 , 1 例 , 男 6例 女 1 年龄7 ~8 5 6
工全髋关节治疗高龄 股骨颈 骨折取 得 了满 意疗 效 , 现总结 岁 , 平均 8 . 岁 。左 侧股骨颈骨折 1 O5 5例 , 右侧 1 例 。受伤 2
人工髋关节置换与传统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比较分析

1 观 察 指 标 及 随访 . 3
分别在患者 出院后 1 个月 、 个月 、 3 半年 、 年 门诊随访 . 1 以后每年随访 1 , 次 每次随访时分别摄取患髋标准 正侧 位 X 线 片。记录功能恢复情况及 X线检查结果 。观察指标包括 2
组 患者的术前合并症 、 手术 时间 、 中失血量 、 院时间 、 术 住 卧 床 时间、 手术率 、 再 术后并发症等。并采用 H rs ar 评分标准嘲 i 进行髋 关节功能评 价 , 即疼痛 4 J , 4分 功能 4 7分 , 畸形 4分 关节活动 5分 , 总分为 10分 。 0 10分者为优 ,0 8 0 9~0 8 ~ 9分为
一
常规术前拍标准骨盆 x线平 片及患髋正侧位片 ( 包括股 骨 中上段 ) 请相关 内科会诊以便控制原有慢性病 . 。 使身体状 态尽快达到耐受手术和术后康复的要求 。术前 1 d静脉预防 性应用抗生素。 根据患髋正侧位 x线片应用模版选择合适的
人工髋 臼及股骨假体 。 根据患者的年龄、 身体功能状况 、 并存 病的程度 、 术后功 能需要 、 预计生存时间等因素 , 决定选 择双 极人工股骨头置换 、 全髋关节置换或传统手术内固定 。
作者单位 :4 2 0山西省稷 山县 同信骨科医院骨科 030
征 平稳 后指 导并帮助其开始 髋部和下肢 肌群等长收 缩以及
踝、 趾关节屈伸练习 , 并应用 足底静 脉泵 、 下肢持续被动活动 器促进 血液循环 ,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内固定组术后
・
15 ・ 36
±垦 垫塑皇 堕
21 手术 和随访 情况 : . 本组 8 7例患者手术 时间 3 — 0m n 5 5 i,
平均 4 i; 血量少 , 1m n失 平均约 3 1 5m 。人工关节 置换组获得 随访 l~ 6个月 , 23 平均 2 .个月 : 41 传统 手术 内固定组 获得 随 访 1~ 3个月 , 23 平均 2 . 1 3个月。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优点

2 0 1 4 年 4月第 1 2 卷 第1 2 期
・
临床研究 ・ 1 5 7
患者 生存质量的改善 ,此外 ,糖化血红蛋 白≤7 %的患者 ,其生存 质量
[ 3 ] 涂传 发 , 王丽 君 , 金都, 等. 2 型糖 尿 病 患 者生 活 质 量 和 抑 郁 状 态 与其 低 血 糖 反 应 的 关 系 研 究 [ J ] . 中国 全 科 医学 , 2 0 1 3 , 1 6 ( 1 0 ) :
差 ,最后结果 为 :优2 7 例 ,良9 例 ,中6 例 ,优 良 率为 8 5 . 7 %。 3讨 论
年来采 用全髋置换 术Ⅲ 治疗 的4 2 例 老年股骨颈 骨折患者 资料及 临床效 果 总结分析如 下。 1 资料 与方法
1 . 1一般资料
本 组 病 例4 2例 ,其 中男 性 患者 2 4例 ,女 性 患者 l 8例 ;年 龄 5 6 ~8 2 岁 ,平均 年龄 ( 6 8 土2 0 . 6 )岁 。其 中车祸伤 l 6 例 ,跌伤2 6 例。 左侧伤 1 7例 ,右 侧伤2 5例 ,均为 闭合性骨折 脱位 ,受伤至 手术时间
与传 统 治疗 股骨 颈方 法 ,耐 久性 好 、关 节功 能恢 复 良好 ,关 节疼 痛 大大 降低 ,并 发症 少 ,缩短住 院 时间及 费用 ,值得 推广 。
【 关键 词 】 髋关 节置换 ;术 后处 理 ;手 术耐 受性 中 图分类 号 :R 6 8 3 . 4 2 文 献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1 1 - 0 1 5 7 - 0 2
均为3 ~7 d ,平均 为 ( 4 . 0 +1 - 2 . 2 8 )d 。
3 . 1 全 髋 关节 置换 治疗老 年性 股骨 颈骨 折与 传统 治疗 股骨 颈方法 ( 空心钉 及D HS ,人 工股骨 头置 换 )相 比,优 点 :①卧床 时间短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人 工 髋 关 节 置 换 术 治 疗 高 龄 老 年 人 股 骨 颈 骨 折 的疗 效 分 析
王立 曹燕明。 林建浩 梁景星 庹秀均 谭祜光 纪科伟
( 1广州 医科 大学 附属 广佛 医院骨科 广东 佛山 5 2 8 2 0 0 ;
2广州医科 大学附属第二 医院骨科
广东 广州 5 1 0 2 8 2 )
全面发展外 , 也有 助于年轻医师借 鉴亚专科知识和技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6 7 1— 4 6 9 5 . 2 0 1 4 . 0 6 . 0 2 5
文章 编号 : 1 6 7 1— 4 6 9 5 ( 2 0 1 4 ) 0 6— 0 4 9 4— 0 3
【 摘要】 目的 对 比分析 对于高龄老年 ( > 8 0 岁) 股骨颈骨折患者, 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 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
临床效果对比分析研 究。方法 随机 选取 2 0 0 5~ 2 0 0 9年在治疗的5 6例股骨颈骨折 患者随机 分为 两组 , 每组2 8 例, 术后 随 A组和 B组 比较 , A组术 中出血量 多( P< 0 . 0 5 ) , 手术时 间长
临床基础薄弱 的特点, 给予他们更多参与提问的机会 , 制定完善 的培训计划是 当前麻醉教育工作者 的重要任 促进住院医师临床思维的建立。 务。 非临床培训基地医院住院医师 的考核成绩 明显低 参考 文献 于临床培训基地医院, 显然与生源相对较差和医院学科 建设水平整体不足有关 , 凸显了住院医师进入基地 医院 培养 的重要性 。结合考核结果分析 , 我们认为 , 如本专 业学生 自毕业后先行进入基地医院完成培训 , 再进入二 级医院开展工作 , 必将使二级医院业务水平在较短时间 内得到提升 , 缩小与三级 甲等医院的差距 , 提高北京地 区麻醉专业整体业务素质。对于三级 甲等专科医院 , 先
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

5 8l・
人 工髋 臼进行 固定 , 真 臼缘 与假 臼缘 平 行 , 于 近 使 对 端 股 骨髓 腔 ,选 择 合适 的人 工股 骨柄 后使 用骨 水 泥 固定 , 骨水 泥填 充及 重 塑股骨 距部 位 的骨 缺损 。 关节 腔 内放 置 负压 引流 管 .将 切 断 的外旋 肌短 群缝 合并
使 得传 统 的治 疗 方式并 发症 较多 ,导致 患者病 死率 相 当高… 。传 统 的治 疗 股骨 粗 隆 间骨 折 的方 式 对 于 骨 质疏 松症 、 粉碎性 骨折 、 不稳 定性 骨折 治疗效 果不
其 中左侧 1例 、 1 右侧9 。 例 受伤 到手术 时 间5 1 , ~ 3d 平
参 考 文 献
1 车彦霞 . 基层 医院神 经 内科 医院感 染 的调查 分析 [. J 中华 ] 医院感染学杂志 ,0 4 1 (0 :12 2 0 ,4 1 )1 1.
有 明显改善 , 还未 达到要 求 。另外 , 但 两组 患者 的感
染 部 位 构成 比方 面 ,0 0 2 1 年组 的下 呼 吸道 感染 率 比 2 1 年组 明显 高 ( <O0 ) 这 与2 1 年危 重患 者 比 01 P .5 。 00 率相 对高 , 患者 的 自身免 疫功 能下 降 , 吸道 和泌尿 呼 道 的侵人 性操作 多等 因素 有关 。
4 4 — 3 0 3845.
4 张桂萍 , 刘丽萍. 医疗操作与 医院感染及预 防 中华临床
医 学杂 志 ,0 6 77 :17 . 20 , ( )7 — 2
综上所 述 ,要 降低 医院感染 发病 率及 例次感 染
率需 继续 控制感 染 易患 因素 : 改善住 院条件 , 少 ① 减 陪护 ,注 意保 护性 隔离 。② 患者 医院感染 临床调查分析 中 申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术 前 及术 后 随访 时 H a r r i s 评 分 结 果 均 录入 “ S P S S I 2 . 0 ”统计
术前准备 :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 。 所有病例于术
前进行 完善且全面的常规检查 . 根据 患者基础疾病 的患病情况 ,
学 软件包进行统 计学处理 , 计量 资料采用 均数± 标准 差 ( ± s ) 表
意的临床疗效 。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炼, 以促进 血液循环 , 缓解 水肿 , 根据患 者 的身体状况 每次按摩
和活动 的时间以不超过 1 h为宜 , 可进行 3  ̄ 4次, d 。饮食方 面应 注意易于消化符合老年人 的 胃肠 消化功能的要求的同时注意 富
高龄不稳定 性股骨颈骨折 的效果 , 现对该 院 2 0 0 9年 1 月一2 0 1 0
年1 2月实 际病例 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 证明在高龄不稳定性股 骨颈骨折 患者身体体质允许的前提下 , 经过术前 充分 准备 , 术 中 合理处 置 , 术后 积极护理 , 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获得 了满
含钙类 、 蛋 白质等营养成分 以促进康复 , 对糖尿病等饮食 有特殊
要求的患者特别调配饮食。
1 . 3 疗 效观 察
选 取来该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 的不 稳定性股
骨颈骨 折的高龄患者 4 6 例。 其 中男 1 9例 , 女2 7例 。 年龄 7 5 ~ 8 3 岁, 平均年龄 ( 7 8 . 6  ̄ 3 . 6 ) 岁 。所选 病例均为新鲜骨折 , 其 中因跌倒 致伤 3 5例 , 车祸致伤 1 1例 , 患者入 院后经 c T检查结果 显示头 下型 8例 , 头颈 型 1 3 例。 颈中型 1 6例 , 基底骨折 9 例 。从骨折移 位 的程度来看 I I I 型 l 6 例. I V型 3 0例。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钟 。 8 患者 术 中输血 0 8 0 , 均 4 0 。 后下床 时间 3 1 1例 - 0 平 ml 0 术 ml -2
D 术 后头 钉切 割 、骨 折不 愈合 、内固定 松动 DH 术 后 断钉 、断 HS S
在股 骨髁 的平 面前倾 约 1。 复位髋 关节 , 检查 活动度 及稳 定性 。 5。 并
典 型病例 见 图 1 ,图 2 。
1 术后 处理 . 3
板 、骨折 不 愈合股 骨近 端解 剖接 骨板术 后 断板 、 折不 愈合 、近端 骨
手 术 治疗可 缩短 卧床 时 间,减少 并发症 ,降低 病死 率 , 高老 提
年人 的生 活质量 ,已成 为 目前 治疗股 骨 转子 间骨折 的基 本原 则一 。 手术 治疗 的 目的是使 骨折 得 以 良好 复位 、 固固定 ,以允许 患者术 牢
后早 期肢 体活 动及部 分负 重 ,从而尽 快恢 复功 能 。 3 髋 关 节置 换术 的适应 证 . 2
者 坐起进 行拍 背 ,嘱其 深呼 吸、用 力 咳嗽 、咳痰 ,并在 有 人保护 下
碎 不稳 定等 原 因可 以导致 内固 定失败 ,出现髋 内翻 、 体短缩 及外 肢 旋 畸形 、头钉 切 割、骨 折不 愈合等 严重 后果 。患者 术后 需长 时间 卧 床 ,易导 致肺 炎、褥 疮 、深静 脉血 栓形成 、泌 尿 系感染 等并 发症 ,
本 组 男 7 ,女 1 例 ,年龄 7 8 例 1 5- 9岁 ,平均 8 2岁 。致 伤原 因: 头晕 摔伤 6 ,自行滑 倒 1 例 ,交通 事故 2例 。 折按 E as 例 0 骨 vn
分 型 :I A 型 5 ,I B 型 7例 ,Ⅳ型 6 。 1 患者 均并 存各 I l 例 I I 例 8例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高龄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运用人工髋关节进行置换的疗效分析。
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高龄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析运用人工髋关节进行置换的治疗效果,术后随访,分析病患的并发症情况。
结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切口愈合较快;术中无死亡病例,患者的假体无松动、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现象。
结果:按照harris的评分标准: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非稳定性粗隆间骨,病患治疗效果较好,仅1例出先脱位后经治疗好转。
结论高龄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运用人工髋关节进行治疗,对病患的创伤较小,并且并发症较少,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高龄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82-011 前言老年人出现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常见,此外老年人常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且病患的病死率较高。
将2010年8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高龄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好,减少了病患的痛苦及并发症,有效改善关节的功能,现进行如下报道。
2 资料与方法2.1 临床资料将2010年8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高龄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病患的年龄范围自62至86岁,平均年龄73岁。
骨折原因:16例跌倒摔伤,9例扭伤,重物撞击7例,剩下的8例为车祸致伤;病患受伤与手术的间隔时间范围在2-9天,平均为3天。
病患的骨折类型根据evans-jenson进行分为ⅲ型(12例)、ⅳ型(20例)ⅴ型(8例);7例为脑血管疾病,病患中11例为高血压,9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7例肺部感染[1]。
2.2 方法病患自入院后给予患肢皮牵引,有效减轻疼痛感,进行胸部的x线片检查,同时对肺功能进行测定,彩超复查病患心脏,详细了解病患的心肺循环情况,对高龄病患的耐受麻醉、手术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进而提出有效地手术治疗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
【摘要】目的:考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自2006年8月-2010年3月在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56例70岁以上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记录术前和术后1m、6m、12m、18m的患髋harris 功能评分,并行组间配对t检验。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0m,根据harris评分标准,优46例,良6例,中4例,其中优良率高达92.86%;术后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均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m、12m、18m harris评分较术后1m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
结论:对高龄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选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可早期下床活动,防止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龄;股骨颈骨折;不稳定型;全髋关节置换术
由于高龄老年人常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肌力减退,稳定度差,容易跌倒,故很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且其股骨颈骨折存在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高,有较高的病死率。
为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手术治疗已成为骨科临床医生的共识[1]。
我们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8月-2010年3月间我院56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26例 ,女30例;年龄 70~94岁,平
均 83.4岁。
骨折类型:头下型18例 ,头颈型19例 ,经颈型 19 例;gardenⅳ型36例,ⅲ型20例,均为新鲜性骨折。
致伤原因:跌伤 36 例,车祸伤14例,高处坠落6例。
入院至手术时间为4-9天,平均5.8天。
1.2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患肢持续下肢皮肤牵引, 所有患者术前均全面检查, 对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及慢性呼吸系统感染等基础疾病患者, 请相关内科会诊,协助诊治。
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调整至150/90mmhg以下, 糖尿病患者应将血糖控制在 6.0~
8.0mmol/l,心功能不全患者术前尽可能纠正, 术前30分钟静滴抗生素。
1.3手术方法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插管全麻,患者健侧卧位。
手术取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切开皮肤、筋膜、臀大肌肌膜,钝性分离臀大肌,患肢内旋切断大粗隆后方的外旋肌群,显露切开关节囊,取出完整股骨头,暴露髋臼,用髋臼锉清理髋臼软骨及残存软组织,暴露软骨下骨,调整好假体的角度角度打人髋臼,并用螺钉固定,于股骨距上约1 cm 处锯断股骨颈,处理股骨颈及股骨近段骨髓腔显露近端股骨,试模,选择合适假体(假体柄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非骨水泥或水泥假体柄),牵引关节复位,术中关节活动良好,冲洗、止血,放置引流管, 逐层缝合切口。
1.4术后处理术后患者保持中立外展位,防止内收外旋,以免脱位;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 1-2周,并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术后48h内拔除引流管,术后3d-1周可鼓励患者进行床上床边肌
肉的主动功能锻炼,1周后可开始扶双拐下地行走,从部分负重到完全负重,4~6 周可弃拐行走。
1.5疗效评定标准本组患者术前术后患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标准[2],具体包括疼痛、关节活动度、功能、畸形等方面。
90~100分为优, 80~89分为良, 70~79分为中, 70分以下为差。
分别记录术前和术后 1m、6m、12m、18m髋关节功能的harris评分。
1.6 统计分析术前和术后所得数据以 x±s表示,并用配对 t 检验予以比较,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
本组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m~42m(平均20月),按照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 对所有随访患者行术前和术后1m、 6m、12m、18m评分。
术后56例髋中优46髋,良6髋, 中4髋, 无差, 优良率达到 92.86%,且至末次随访时无1例出现翻修或影像学松动(图1)。
术后 1m、6m、12m、18m的 harris评分分别为87.9±7.8分、91.6±5.6分、92.5±6.8分、93.3±5.8分,均较术前40.5±9.6分有显著提高 (均p<0. 01);术后6m、12m、18m harris评分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均较术后1m有统计学差异(均p<0. 05)(表1)。
3讨论
高龄老年人常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肌力减退,稳定度差,容易跌倒,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其骨折存在骨折粉碎移位严重、
稳定性差,且其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高,可达
20%~35%,还常合并有多种器官功能减退或病变,体质较弱,其并存症多,有较高的病死率[3-4]。
因此,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首要的治疗目标是生存;为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手术治疗已成为骨科临床医生的共识[5]。
老年股骨颈骨折其存在骨折粉碎移位严重、稳定性差,且体质差,并存症多,对手术的耐受力低,手术的风险也较大,故其手术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有研究显示从关节功能、髋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的长期结果来看,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不佳[6]。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虽较内固定术复杂,但术后可早期下地功能锻炼,早期恢复关节功能,避免了卧床所引致的褥疮等相关并发症,从而对减少骨折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分全髋置换和半髋置换,孰优孰劣,目前还没有定论,ravikumar研究显示行半髋置换术后髋部和大腿疼痛、髋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程度明显高于全髋关节置换术;还有文献报道半髋置换容易出现股骨头假体与髋臼不匹配,出现髋臼磨损、髋部疼痛、人工股骨头的中心性突出位移及柄部下沉等并发症[7-8]。
因此,本组56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显示无一例无一例出现翻修或影像学松动,无一例死于手术并发症, 优良率达到92.86%;且术后远期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早中期,绝大多数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到伤前水平, 临床疗效满意。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不比其它方法增加手术相关风
险及并发症, 且具有即时固定、风险小、脱位少等优势,可以明显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唐跃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
颈骨折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0, 39(6):727-728.
[2]harris wh. traumatic arthritis of the hip after dislocation andacetabular fractures: treatment by mold arthroplasty: an end-result study using a new method of result evaluation[j]. j bone joint surg (am),1969,51:737-755. [3]何爱珊,李佛保.人工双动股骨头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伤. 2003,16(6):332.
[4]李佛保,盛璞义,韩士英,等.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 1999,19(3):152-154.
[5]孟庆华,鲍同柱,赵红卫.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j].华中医学志,2007, 3 1 (2):141.
[6]曾国鉴. 全髋关节置换术及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的比较[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6,
27(3):167.
[7]rafikumar kj, marsh g. internal fixation versus hemiarthroplastyt versus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displacedsubcapital fractures of femur-13 year resu1ts of a prospectiverandomised study[j]. injury.2000. 31(10):793 ~97
[8]彭吴,贾芝和,方洪松. 三种髋关节置换术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16(24):1853. 作者简介;刘振逾:男, 江西龙南人,(1975-),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创伤、关节、显微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