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报纸语料库和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在被动语态方面的使用差异研究

合集下载

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看英语被动语态习得

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看英语被动语态习得
Vp7 ,1121 类错误的成因与被动语态习得 关系不大 ,在此不详细讨论 。Vp7 ,1122 类错误 之所以会产生 ,主要是由于汉语中被动语态缺 少形态上的变化 ,导致学习者对英语过去分词 的形态不熟悉造成的 。
The fire had been controled [ vp7 , 1122 ] . At last , the fire was
verb
transitive eg. hit eat1 break1 sing1
intransitive
应的及物动词 ,与该义项本身用法无关 。可以 预见 ,英语动词用法上的复杂性 ,会给学习者的 学习带来困难 ,就被动语态而言 ,我们作出如下 假设 :
假设 3 :学习者会将没有被动结构的及物 动词被动化 。
of t h
此外 ,我们没有发现预计外的错误 。统计结果 见表 12 :
高中
中级水平非英 较高水平非英 中级水平英语 较高水平英语 语专业大学生 语专业大学生 专业大学生 专业大学生
总 计
Vp7 ,1121 Vp7 ,1122 Vp7 ,12 Vp7 ,13 Vp7 ,1421 Vp7 ,1422 Vp7 ,1423 Vp7 ,1424
总计
12. 7 9. 7
6 25 0. 8 15. 3 — 8. 7 78. 2
73. 4 28. 6
2 64. 6 0. 6 18. 6
— 15. 4 203. 2
26. 6 10. 2 3. 4 40. 6
2 16 — 6 104. 8
18 9. 5 2. 5 10. 5 0. 5 4. 5
— 3. 5 49
Ξ 本文成文过程中得到蔡金亭博士的帮助 ,濮建忠副教授细读了初稿 ,并提出详细修改意见 ,作者在此深表谢意 。 ·198 ·

基于语料库的美国英语不同语域中进行时态近期变化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美国英语不同语域中进行时态近期变化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美国英语不同语域中进行时态近期变化研究作者:张晓文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7年第12期【摘要】文章对美国英语的进行时态在不同语域中的近期变化趋势进行探索,以发现美国英语中的进行时态在近二十年内是否出现了变化,如果出现变化,变化出现在哪个时间段,并且是由哪些语域的变化造成的。

研究采用了目前最大最全的美国英语平衡语料库——当代美国英语语料库(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抽取了全语料库及各语域中进行时态从1999-2012近20年的每百万频次进行统计计算。

结果发现,美国英语中的进行时态在近20年间只有2005-09到2010-12这个阶段出现了显著增加,而且只出现在了口语语域中,其他四个语域中的进行时态在近20年内基本一直维持稳定状态。

【关键词】进行时态变化语域一、研究背景语言是不断变化的,语言的变化研究也是语言学研究领域中很重要的一个领域。

许多研究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此类变化做了研究,包括:词法、句法、语法等。

语料库的出现让语言变化的研究得以量化。

在过去几十年里,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关注英语体的变化。

Hundt and Smith (2009)基于Brown语料库研究发现英语新闻中现在完成体显著下降,但是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小说中的现在完成体却出现了增加。

Hundt (2004)使用ARCHER语料库研究了当代英语中进行体的变化,结果发现在19世纪后期,进行体显著增加,并把这种增加归因于进行体不再局限于延续性动词,更多地动词出现了进行体的形式。

Leech 和Smith(2006)通过研究Brown语料库对比了英式和美式英语中进行体使用情况比较,结果发现英式英语中的进行体频率要高于美式英语,同时增长速度也比后者快。

Smith and Rayson (2007)证实了上述发现,还将该增长趋势归因于被动语态进行时态的增加。

虽然前人已经对英语进行体的研究做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1)使用的语料库不够大。

美语中be-passive与get-passive的变化趋势分析——基于大型美语语料库COHA和COCA的研究

美语中be-passive与get-passive的变化趋势分析——基于大型美语语料库COHA和COCA的研究

其典型原 型 , et g ・ p ss a i v e和 me d i o p ss a i v e是 其边 缘成 员 …。
语言学家们对这 三 种类 型的被 动语 态从 不 同视 角进 行 了
p a s s i v e 和 b e — p a s s i v e的 差异 , G i &" f a n g 、 F l e i s h e r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 在 历 时 层面 上 b e — p a s s i v e和 g e t — p a s s i v e的
美语 历 时语 料 库 ( C o r p u s o f Hi s t o r i c a l A me i r c a n E n g -
大量 和深 入的研究 : C h a p p e U 、 C a r t e r &M c C a r t h y 研究 了 g e t - 变化 趋势
究了英语 中 g e t — p ss a i v e的演变历史 . 5 J , L e e c h用 B r o w n和 l i s h , 简称 C O H A) 是一个具有 4亿词的大型历时语 料库 , 它
F l o w语料库研究 了 b e . p ss a i v e 、 g e t p ss a i v e和 me d i o p si a v e的 涵盖了小说 、 杂志 、 报纸和非虚构故事 4种篇 型( en g r e ) , 时 分布规 律 J , Mi t k o v s k a& B t O , a r o v s k a研究 了 g et . p a s s i v e在 间跨度为 1 8 1 0 s -2 0 1 0 s , 并 且 做 到 了 很好 的 篇 型平 衡 性 英语被动语态 中的地位 ; 在 国内 , 周海 中研究 了 g et — p s. a ( en g r e - hh n c  ̄) , 因此它 是一个 很好 的 对美语 相 关词 汇 、 s i v e的形式特征 、 语义 和语用特征 J , 候 民吉从生成句 法角 语法 、 语义结构 和语 用等 方面进行 历 时研究 的 有效工 具。

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英语学习者被动句式习得个案研究

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英语学习者被动句式习得个案研究

二、文献综述
被动句式习得的研究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国内外学者就被动句式的结构、使用 频率和习得顺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关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被动句式 习得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大多集中在描述性研究,对于习得的影响因素和具体 教学方法的探讨仍显不足。
三、研究问题和假设
本研究旨在解决以下问题: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被动句式时存在哪些困难? 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中如何帮助学习者克服这些困难?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语料库能够提供真实的语言使用示例,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被动句式。
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英语学习者被动句式习得
个案研究
目录
01 一、引言
03 三、研究问题和假设
02 二、文献综述 04 四、研究方法
目录
05 五、研究结果
07 七、结论
06 六、讨论 08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习得被动句式是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的关键之一。本 次演示将探讨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并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中国英语 学习者在习得被动句式方面的表现。
六、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被动句式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但语料 库的运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语法结构。首先,语料库为学习 者提供了真实的语言使用示例,使得被动句式的用法更加直观和具体化。其次, 通过分析语料库中的语境信息,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被动句式的适用范围和 使用技巧。此外,语料库还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语境信息,帮助他们理解 英语语言的本质特征,提高英语表达的的地道性和准确性。
六、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被动句式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但语料 库的运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语法结构。首先,语料库为学习 者提供了真实的语言使用示例,使得被动句式的用法更加直观和具体化。其次, 通过分析语料库中的语境信息,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被动句式的适用范围和 使用技巧。此外,语料库还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语境信息,帮助他们理解 英语语言的本质特征,提高英语表达的的地道性和准确性。

《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看英语被动语态习得》评析

《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看英语被动语态习得》评析

《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看英语被动语态习得》评析摘要:陈万霞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国学习者被动语态的习得,并用 concapp6.0语料库分析软件,确定了可靠的分类体系和操作步骤,分析出了中国学习者使用英语被动语态的各类错误及其产生原因。

其研究方法新颖,数据充足,但是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无法深入了解语言使用者的心理活动,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语料库英语被动语态习得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2001 前言《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看英语被动语态习得》选自于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其作者是陈万霞。

文章引言中,作者指出被动语态是中国学习者的一个重点难点,但是至今,关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被动语态习得的研究却不多。

针对这一研究现状,作者试图通过基于中国学习者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分析中国学习者对英语被动语态的习得情况。

在第二部分,作者讨论了英汉被动结构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四个相应的假设。

然后作者介绍了研究设计和步骤,指出了几点发现,并讨论了被动语态错误的成因。

2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独特新颖用语料库的研究法,可以获取大量的中国学习者习得被动语态的实例,其研究方法比较新颖,论据充分。

内省法、诱导法和语料库的方法是语言学研究中主要的三种研究方法。

作者没有用过去常常用的内省法和诱导法,而是采用了近年来兴起的语料库的研究方法。

基于语料库的方法,作者根据对英汉语被动语态的认识,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4个研究假设。

通过验证这四个假设,作者完善了关于中国学习者被动语态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 语料库的选用恰当作者选定了合适的语料库——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

中国学习英语语料库(chinese learner english corpus,简称clec),是国家社科基金“九五”规划项目,由桂诗春、杨惠中教授主持。

该语料库的建立是为了对学习者的语言特征和语言发展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描述和对比分析,其中收录了我国高中生、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专业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在内的100多万词的书面语,包括试卷作文和自由作文。

基于语料库的话语标记语I mean的使用对比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话语标记语I mean的使用对比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话语标记语I mean的使用对比研究基于语料库的话语标记语I mean的使用对比研究话语标记语是人们在交流中常用的一种语言现象。

它们用于在对话中表达更多的信息、加强语气或推断,帮助听者更好地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其中,I mean是一种常见且广泛使用的话语标记语,在不同语境下常常表达不同的含义。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探讨了在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中I mean的使用差异,并对可能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美式英语中I mean的使用情况。

根据语料库分析,美国人在对话中更频繁地使用I mean来解释或阐述之前的话语,表达更多的细节或确保对方理解自己的意思。

例如,在一个对话中,A说:“I can't believe how crowded the city is.” B回答说:“Yeah, traffic is always bad this time of the year. I mean, everyone is on vacation.”在这个例子中,B使用I mean来进一步解释前面所说的话,并补充了“大家都度假”这个信息,以便A更好地理解他的意思。

相比之下,英式英语在使用I mean方面有所不同。

据语料库研究表明,英国人更倾向于在对话中使用I mean来修正、更正之前的表述,或者引入一个新的观点或想法。

例如,在一个对话中,A说:“The concert was amazing. It was so energetic!” B回答说:“I mean, it was good, but I think the sound quality could have been bet ter.”在这个例子中,B通过使用I mean来修正或改变之前表述的意思,表达自己对音质的看法。

这种使用方式使得对话更加灵活和动态。

为什么在不同语境下对I mean的使用会有差异呢?可能的解释在于文化以及语言习惯的差异。

中国英语学习者与美国人话语标记语使用状况之比较分析

中国英语学习者与美国人话语标记语使用状况之比较分析
记语 ( 7 8 个具体话语 标记语 ) , 调 查 话 语 标 记 语 在 美 国人 口语 中 的使 用 分 布 特 点 。 3 . 口语 语 料 的 描 述 本 研 究 所 用 的 语 料 来 自情 景 剧 《 老友记》 中 的部 分 生 活 台 词 。该 剧 讲 述 了生 活 在 纽 约 一 间 公寓 的六 个 朋 友 之 间 发 生 的 连 串故 事 。整 个 喜 剧 以六 人 的友 谊 、 爱 情 和 事 业 为 中心 , 其 中生 动 有 趣 的 性 格 、 令 人捧腹的搞笑剧情 , 很快 《 老友记》 风 靡 全世界 . 成为世界各地年青一代必看肥皂剧 , 自上 演 以 来 收 视 率不断被刷新 。 剧 中 对话 风趣 幽默 , 几 乎 涵 盖 当今 美 国青 年 最 常用 、 最 喜 欢 的 口语 表 达 方 式 , 因此 , 该 剧 立 即 成 了很 多 英 语 学 习者 的 最 佳 口语 和 听 力 资 料 。由于 其 较 强 的 代 表性 , 因 此 该 剧 中 的 生 活 台 词 可 以 反 映 美 国人 们 在 现 实 生 活 中 的 口语 表 达 方 式 。笔 者 随机 抽 取 了第 十 季 中 的 第 1 至第 1 0 集, 共 计 约 七 万 个 词 数 。王 立 非 、 祝卫华 ( 2 0 o 5 ) 二 人 在 研 究 中所 用 的 语 料 来 自 中 国 学 习 者 英 语 口语 语 料 库 ( S E C C L ) , 因 而 具 有 较 强 的 代表性 。 4 . 结 果 与 讨 论 4 . 1 总频 率 表 一 列 举 了两 个 语 料 库 中 每 万 词 符 中 话 语 标 记 语 的 总 数 量 。从 表 ( 一) 中我 们 可 以看 出 , 以每 万 字 符 为单 位 计 算 , 美 国 人 话 语 标 记 的使 用 频数 与 类 型 分 别 为 9 7 2 和5 6 , 而 中 国英 语 学 习者 分 别 为 9 1 4 和6 2 。从 频 数 和种 类 上 看 , 二者 相 差 不 大 。 表( 一) 美 国 人 与 中 国 英 语 学 习 者 语 料 中 的 话 语 标 记 语 的 总频 率 和 类 型

基于语料库的外国学生“被”字句习得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外国学生“被”字句习得研究

基 于 语 料 库 的 外 国 学 生 ‘ ’ 句 习得 研 究 ① ‘ ’字 被
周 文华 肖奚 强 ,
(.. 12 南京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教育学 院 ,江苏 ,南京 20 9 ) 10 7 [ 关键词] “ 被”字句 ;习得顺 序 ;频率 ;偏误 ;教学
[ 摘
要] “ 被”字句可按 “ 被”后有无宾语 以及动词后带何种 成分划分为六种基 本句式。从语料考察
语语 料库 中出现 的所有 国别 的外 国学 生 的 “ ” 被 字 句 各 下 位 句 式 的 习得 顺 序 进 行 全 面 的考 察 , 以揭示其 共 同 的 习得 规 律 ,为 “ ” 字 句 教 学 被 提 供一些 参考 。
偏误 分析 一直 比较 重视 ,并 进 行 了大 量 的研究 。 但对 于 “ ” 字 句下 位 类 型 的 习得 顺 序 研 究还 被
来看 ,外 国学生 “ 被”字句 的使用频率远低于本族人 ,倾 向于使用 的句 式也与本 族人不 同。学 生在使用 中 出现了大量不该用被动句而用 “ ”字的情况 ,“ 被 被”字句 的偏误类 型也多种多样 ,说 明外 国学生对 “ ” 被 字句 的掌握情况不好 。而教学大纲和教材 的 “ 被” 字句教学 都没有分层 次 ,其教学顺 序安排与学 生的实际
偏误 ;黄 月圆等 (0 7 从 情状 类型 的角度入 20 ) 手对母 语 为英 语 的 学 生 习得 “ ” 字 句 的情 况 被 进行 了考察 。这 些 研 究 对 被 动 句 的 国别 化 教 学 是很 有帮 助的 。还 有 一 些 学 者 对 不 同形 式 被 动 句之 间 的 分 离教 学 进 行 了考 察 ,如 吴 门吉 、周 小兵 ( 04) 认 为 “ ” 字 句 应 先 于 表 被 动 20 被 的 “,/ ” 字 句 教 授 ; 吴 门 吉 、 周 小 兵 q让 (0 5 o 为意 义被动 句应先 于 “ ” 字 句教 20 ) 1认 ] 被 授 。这些 研 究 成 果 与 教 学 实践 相 结 合 ,对 教 学 有一 定参 考 价值 。可 以 看 出 ,学 界 对 被 动 句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美国报纸语料库和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在被动语态方面的使用差异研究
作者:周备丽
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6年第11期
一、引言
在二/外语学习者运用目标语进行写作时,被动语态的使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论文应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对本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2009EFL)和美国报纸语料库(Los-Angeles,NYT, washpost)之间的不同差异进行研究。

本论文所使用的工具是WordSmith4和Antconc。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分析,结果表明本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2009EFL)和美国报纸语料库(Los-Angeles, NYT, washpost)在被动语态的使用上具有显著差异。

二、文献回顾
被动语态是英语中一个很重要的语法项目,对中国学习者而言是一个难点。

到目前为止,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被动语态习得的研究并不多。

国内关于被动语态的研究大多只在理论层面上,或只在研究作格动词时有所涉及。

具体来说,国内研究多是对英、汉被动语态进行对比分析,以找出两者的相似和不同,而使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来对中国学习者的被动语态的习得情况的研究仍很欠缺,陈万霞(2002)曾使用中国学习者语料库对中国学习者的被动语态的习得做过研究,但是没有与本土语料库进行对比研究。

国外研究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者被动语态习得的极少,如Yip(1995),但他研究的只是假被动式(pseudo-passives),且研究对象只限于台湾学生。

三、理论框架
本文的理论框架是二语习得理论,该理论强调外在环境因素对语言习得效果的重要性,同时否认先天因素的影响。

但作者认为先天因素也是应该考虑的影响语言习得效果的因素之一,只不过在大多数语言习得者中,先天差异微乎其微,所以环境论主要是在不考虑先天差异的前提下,强调注意学习者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语言习得的影响,分析各种外部环境变量对习得成果的起作用的大小。

起初,在“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的基础之上,环境论的观点是,一种语言就是一套独立的行为习惯,学习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就是培养一种特定的行为习惯的过程。

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就是在培养新的语言习惯(即第二语言),在形成新习惯的同时要摆脱和避免旧的语言习惯(即母语)的干扰。

最近,“文化迁移模式”是环境论队伍里提出的一个新观点。

该理论的观点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会受心理上和社会文化同本族语者之间的
差异距离的影响。

社会距离的概念是学习者作为一种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与操另一种语言的社会群体的接触,心理距离是指学习者作为个体所受到新的一种语言文化对自身心理或情感的影响。

这些被看作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社会和心理因素形成了“文化迁移”的内容,即学习者在学习一种新的语言的同时也接受了一种新的语言文化的过程。

文化迁移还有许多内容,第二语言习得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的熟练程度取决于他们向目的语迁移的幅度。

四、研究方法
本论文用了两个语料库,分别是本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2009EFL)和美国报纸语料库(Los-Angeles, NYT, washpost)。

本论文所使用的研究工具是WordSmith4和Antconc。

关于被动语态的使用,首先使用Antconc的正则表达式计算美国报纸的语料库中被动语态使用的频数,结果为689次,再用同样的方法计算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数,结果为434次。

然后用Wordsmith的Wordlist工具,计算美国报纸语料库的总的形符数,结果为202507个。

再用同样的方法计算英语学习者语料库总的形符数,结果为176328个。

最后再使用卡方检验,计算出P值,看结果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

五、数据分析
由上表可知,美国报纸语料库和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在被动语态的使用方面,计算得出的卡方值约为27.76,由此得出的P值
六、结语
本论文从被动语态的使用情况着手,对美国报纸语料库和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之间的不同差异进行研究。

运用Wordsmith和Antconc工具以及卡方检验,最后结果表明这一个维度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美国报纸语料库和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语料构成也存在明显不同。

同时表明,中国学习者在进行写作训练时被动语态使用不足。

希望本研究也能给英语的教与学提供一定的启迪和建议,从而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英语,也让英语教师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Yip,V.1995.Interlanguage and Learnability:From Chinese to English[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