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粉彩花鸟画创作
乾隆粉彩瓷器的特点以及绘画风格

乾隆粉彩瓷器的特点以及绘画风格乾隆时期粉彩造型多以天球瓶、葫芦瓶和鹿头尊等为主。
粉彩样式新颖,做工精细,一些动物、水果、植物之类的常常被做出粉彩瓷器的样式。
乾隆瓷器讲究附加装饰,例如瓷瓶两侧装饰象耳、鹿耳、羊耳等不同兽耳。
更不能忽略的是:镂空雕器是乾隆时期新创的样式,如转颈瓶、转心瓶、套瓶等一些样式,是其他时期的瓷器工艺无法做到的。
另外,百鹿尊是乾隆时期常见的品种。
这种瓷器大多在白底上绘画青山绿水等风景,然后山水或者丛林问有很多梅花鹿奔跑嬉戏,颜色艳丽,层次也很清晰,布局疏密分配合理。
但是乾隆时期的百鹿尊流传下来的已经很少了,大多是光绪年间仿造的,质感也没有乾隆粉彩光泽亮丽。
乾隆时期对瓷器的设计要求十分苛刻,每个作品都是烧制和设计而成的,对造型工艺的要求也是精益求精,不论瓷器的大小,都是经过皇帝的审核才能在宫中使用的。
二、从纹饰上看乾隆粉彩陶瓷的数量是有限的,在用色和施彩方面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技法和工艺水平。
清代乾隆时期的官窑粉彩瓷器主纹一般都是将传统的牡丹花、莲花、荷花等花朵的花与叶子变形,形成了现代所谓的机理的感觉,仿佛像西洋花卉一般。
纹饰中的主人公也偶尔会有西洋人物,正体现当时与西方交往的密切。
花纹中一般以缠枝作为主体,然后再分别施加一些动物作为吉祥物,组成各种寓意着吉祥如意、美意延年的图案。
乾隆粉彩一部分继承雍正时期在白釉上绘制艳丽纹饰的特点,纹饰种类众多,常见的纹饰有花鸟、百鹿、仕女、八仙、花蝶等。
乾隆时期,大多瓷器在花瓶中央画上牡丹,周围有菊花等其它花卉,这种瓷瓶称为“万花堆”或“锦上添花”,几乎是乾隆粉彩的主要题材。
三、从胎釉上看乾隆粉彩早期还在沿承雍正时期粉彩的细润光泽的特点,晚期胎质逐渐变得粗糙。
四、从施色上看乾隆粉彩在设色方面不断创新,继承前朝以粉彩绘画为主,同时还与金彩、黑彩或者青花等颜料画在一个瓷器上,颜料的运用更加丰富了,这种将众彩集于一身,比雍正时期的粉彩颜色更加鲜艳明亮,再加上画匠的绘画工艺,更充分的说明了乾隆时期彩陶艺术的发展。
清早期粉彩花鸟装饰及文化趣味探微

其 “ 粉彩”一词最早见于清光绪时陈浏著 《 陶雅 》。 由于
色彩温润柔和、颜色品种多样 、技法工致殊常带有鲜 明的
民族特色和艺术特征 ,享有 “ 东方艺术的明珠”的美誉 ,
成 为 景 德 镇 四大 名 瓷 之 一 。 粉 彩 始 于 康 熙 末 ,它 是 在 珐 琅
清早期粉彩花鸟装饰概述
之效 ;笔触 考究 ,所绘花蕊、花瓣、花萼层 次分明,娇艳
欲 滴 ,鸟雀 生动活泼 ,使人触 手可及 , 颇 为传 神。这主 要是由于工艺技 术的改进和 审美风 貌的变化 致使康熙 、雍
正 、乾 隆这 三代 呈现 不 同 的 艺术 风 格 。
此时期陶瓷胎质 精细洁 白,质 地精 良的特征 ;发展至乾隆
尤其上在刻 画鸟的翎 毛时的精 细入微这 些都 与粉彩纤细润
和 ,温 润 雅 致 的风 貌 大相 径 庭 。 雍 正 时 的 粉 彩 花 鸟 装 饰 总体 慨 括 而 言 为 秀 丽 雅 致 ,
笔者在实践创作 中感悟到传统 的粉彩花乌的真谛 ,在 对理 论上进 行追 究溯源来 丰富作 品的艺术涵养 ,在窥探清 早期 的粉彩 花鸟装饰 不难 发现 中国画对其影 响颇 大。从经 营位置 、骨法用笔、传移模 写、到气韵生动 在粉 彩瓷上都 能体现 其 “ 笔 墨当随时代 ”的用意 。为提高 对传统粉彩花
主要可 归结 为康熙是匠级制度 的取消活跃了工匠们 的积极 性 ,雍 T ,a l , 官搭 民烧和经济政局 的稳定为整个粉彩瓷提供
了 发展 的空 间 ,及 皇 帝 的 干预 带动 并 提 高 了粉 彩 花 乌装 饰
意于宋代宫廷 画院的构 图立意 ,画面采用留 白来 勾勒 出层
次和立体效 果同时营造 出画面 的意境美 ,画面布局疏 朗有 致。绘画中线条纤细 有力,柔美生动 ,为使画面 产生阴阳 渐变的效果 ,一般平 涂玻璃 白打底 ,再用油料调 色渲染出 明暗色调 。用西赤或艳黑来将花鸟外轮廓线进行勾勒 ,黑 色采用珠明料 ,设色受恽南 田没骨 画风的影响 ,花鸟画显 得伶俐可爱、栩 栩如 生。就装饰题材而言 ,清代一般遵循 着有意必吉祥的原则设稿 。雍正本人注重长寿 ,养生和延 绵子仕 因此常有水仙 灵芝 、松鹤延年 、榴开见子等装饰 , 而喜上眉梢、八桃蝙蝠、团花 团蝶 、四季花卉则表现雍正 帝 内敛 的美学涵养 。 比较典型 的器物 有黄地粉 彩海鹤 纹
试谈粉彩梅花艺术

陶瓷美术论坛J I N G D E Z H E N’S C E R A M I C S46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集纯美、高雅、圣洁、坚毅于一体,其色、香、韵、姿奇佳,特别是在冰雪中孕蕾、开放的傲骨品格,令人倾服、赞叹。
其寓意非常深刻,既有多种美意和向上精神上的含义,更上升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正源于此,梅花成了绘画艺术中永恒的主题。
当誉为“国之瑰宝”的粉彩跃然再现梅花时,其美、其神韵、其精神由此得到了新的升华。
粉彩梅花艺术究竟源于何时,我们无法也无需去具体考证,但它的艺术魅力是有目共睹的,更有一代大师以其艺术成就为我们彰显出这种艺术魅力。
中国陶瓷梅花大师田鹤仙,被誉为景德镇粉彩瓷上开画梅花的先河者,他所绘梅花清新高雅,引人入胜。
在他的梅花系列作品中,以折枝梅花为多,以双勾偏锋着笔写枝干,墨色以淡、枯、渴为宜,出笔有飞白的效果,笔法在转折变化中虚实相连,枯湿相间。
笔下老枝苍古,斑驳粗壮,收笔用浓料点苔藓,尽显梅树苍劲老辣的质感。
出笔利落,勃勃向上,枝桠抱体,梢欲浑全,枝丫讲究穿插造型。
他的梅花作品,“珠山八友”发起人王大·王德明凡曾题有“山水清浑成一格,梅花作出更无双”的赞誉诗句。
陶瓷艺术大师王鹤亭的粉彩梅花千姿百态,劲俏挺拔,技法工整,满而不繁。
看他的经典作品,画面枝干遒劲,一枝枝花团锦簇,或怒放,或含苞欲放,层次分明,繁而不乱。
梅花设色高雅,艳而不俗,好一幅“梅艳争春”之景,禁不住使人感到悠然暗香。
上世纪四十年代,国民政府就曾用其作品作为国礼赠送于美国总统罗斯福,从此一举成名,被人称为“梅花大王”。
梅花是百花里最有骨气、最有品格、最有灵魂的花。
她在寒冬依然不屈地绽放,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饶、顽强奋斗、不畏艰难的可贵品质。
古代就有诗人咏诗颂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此外,梅花虽然生长环境恶劣,但是依然快乐的绽放,展现出一种迎接希望的乐观性格。
粉彩梅花的创作,其要点就是运用粉彩工艺,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梅花绝唱之风采。
文人花鸟瓷画审美意趣与创作者主观意识研究

195文人花鸟瓷画最初是景德镇御窑厂画师以元代著名画师黄公望的绘画风格及理念为参考,以浅绛彩的形式将文人花鸟题材绘于陶瓷载体上的创新性创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由浅绛彩文人花鸟瓷画演变为新粉彩文人花鸟瓷画,最后回归粉彩,并主要以粉彩文人花鸟瓷画的形式呈现在大众视野内。
因其笔墨生动,意境悠远,不仅具备文人花鸟画的文人气节与君子风骨,还带有陶瓷本身的材质色泽与独特器型美,一度成为陶瓷创作者及人民群众热衷的陶瓷品类。
文人花鸟瓷画以其别具自然生灵之活泛气息的花鸟题材,具备极高的审美及艺术价值,体现了近现代陶瓷装饰美学的时代特色。
一、文人花鸟画之审美意趣与创作者主观意识(一) 何谓文人花鸟画花鸟画按照绘画特征与风格可细分为宫廷花鸟及文人花鸟,前者指的是两宋宫廷画院画师笔下的花鸟或者后世具备两宋宫廷画院风格的花鸟,以工笔为主而不死板呆硬,风格柔雅富丽浑朴端庄,注重花鸟本身的自然形态神韵特征以及寓意上的吉祥寓意。
文人花鸟画通常在花鸟画的基础上增添了“诗词书印”等内容,采用题写诗词的形式,以文字对画面所展示意境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补充,此外在意境表达上较之普通花鸟有所突出的,以文人士大夫等具备一定程度文化底蕴的文人阶级所绘制的花鸟画。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题诗的花鸟画均为文人花鸟,文人花鸟也并非尽数题诗,二者的区分在于题材及绘画风格。
(二)时代背景下文人花鸟画的审美意趣文人花鸟画的审美意趣即为其意境及趣味之和,是文人花鸟画所表现出来的笔墨技法与风格,体现了文人画家独特的个人技法风格以及主观创作情绪。
从Study on the Aesthetic Interests and Creator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of Literati Bird and Flower Porcelain PaintingsYu Hongliang, Chen YaoAbstract: Taking the aesthetic interest of literati flower and bird porcelain paint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mbining its mood and aesthetic interest,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literati porcelain painting, and the unique material beauty of porcelain painting itself,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Jingdezhen ceramics in modern times to a certain ext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ubjective creative psychology of the ceramics creators. After sorting out the aspects of brush and ink sentiment, and period aesthetics, it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Jingdezhen ceramics in recent times. The ink and brush interest not only embodies the ceramic fi eld of technology and beauty changes but also fully demonstrates the imperial kiln factory era after the fall of th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opening up of the idea of the creators, awakening of the subjectiv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the revival of personal aesthetic feelings.Keywords: Literati Bird and Flower Painting; Literati Bird and Flower Painting; Aesthetic Interest收稿日期:2023-03-17余洪亮 陈 瑶文人花鸟瓷画审美意趣与创作者主观意识研究摘要:本文以文人花鸟瓷画审美意趣为研究对象,结合文人花鸟画的意境及审美趣味、文人瓷画的发展历程以及陶瓷绘画本身的独特材质美,通过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方法,从陶瓷创作者的主观创作心理角度对景德镇陶瓷近现代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谈谈新彩和粉彩的装饰特点

100TAN TAN XIN CAI HE FEN CAI DEZHUANG SHI TE DIAN2014.6J I N G D E Z H E N ’S C E R A M I C S谈谈新彩和粉彩的装饰特点邹景云电话:136****9277新彩和粉彩虽然都是属于釉上彩的一个品种,但它们却存在着异同之处,它们的装饰特点存在着什么样的审美情趣?下面为大家一一道来。
一、新彩粉彩之绚丽多彩新彩原名叫"洋彩",解放以前新彩所用的色料和表现技法都由外国输入,描绘的纹样也模仿西方,作品粗糙,技术不高,解放后,经过一系列的革新和研究,现在我国不仅能自己生产各种颜料而且在表现技法上吸收我国绘画的没骨法、工笔画法及写意画法,所谓 "洋彩"已经失去了它的涵义,因此叫做 "新彩"。
新彩颜料呈色多性能好,既能手绘又可以印制贴花纸,喷花、戳花等方法,对于描绘人物、山水、花鸟图案都没局限性,因此在日用瓷装饰方面大量使用。
使新彩装饰技法得以丰富和发展,并与现代工艺技术相结合,成为广泛采用的装饰形式。
粉彩是釉上彩瓷器的一个品种,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进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的特征。
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这是景德镇陶工们的一项新的创举。
经研究化验,所谓“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属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浊作用,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因此博得“东方艺术明珠”的美称。
二、新彩粉彩人物之题材粉彩和新彩如果同样是人物瓷画,那么题材都差不多。
其中婴戏这个题材的作品最具有感染力,最具有活力,它在新彩和粉彩中都可以见到。
婴戏图以儿童游戏,玩乐为主题,表现民间儿童的生活环境。
千百年来,婴戏图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表现了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而且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真、善、美的追求。
花鸟画发展史

花鸟画发展史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描绘花卉、鸟类、动物等为主题,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以下是花鸟画的发展历程:一、起源时期:花鸟画作为独立的画科,起源于唐朝。
在此之前,花鸟只是作为人物画或山水画的配角,如展子虔的《游春图》中,花草树木都是背景,而人物才是主角。
但到了唐朝,出现了以花卉、鸟兽为主题的独立画作,如韩滉的《五牛图》、韩干的《照夜白图》等。
二、成熟时期:在五代时期,花鸟画逐渐走向成熟。
这个时期的画家们注重写生,强调对花卉和鸟兽的形态、结构、色彩等方面的描绘。
其中,黄筌和徐熙是五代花鸟画的代表人物。
黄筌的《写生珍禽图》描绘了各种昆虫、鸟类等,形态逼真,色彩鲜艳;而徐熙的《玉堂富贵图》则以水墨为主,描绘了牡丹、玉兰等花卉,线条流畅,意境高远。
三、发展时期:在宋朝时期,花鸟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画家们开始注重表现花卉和鸟兽的内在精神和生命力,形成了以“梅、兰、竹、菊”四君子为主题的花鸟画风格。
苏轼的《枯木怪石图》、赵佶的《芙蓉锦鸡图》等作品,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四、转型时期:在元朝时期,花鸟画开始向文人画方向转型。
文人画强调画家的人文素养和情感表达,倡导“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艺术形式。
画家们开始注重画面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如王冕的《墨梅图》、钱选的《花鸟图卷》等。
五、鼎盛时期:在明朝时期,花鸟画达到了鼎盛时期。
这个时期的画家们注重对自然界的描绘和表现,形成了以写实主义为代表的花鸟画风格。
如吕纪的《桂菊山禽图》、林良的《芦雁图》等作品,都是写实主义的代表作。
六、多元化时期:在清朝时期,花鸟画进入了多元化发展阶段。
画家们开始注重个性化和创新,吸收各种艺术形式和技巧,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和风格。
如朱耷的《孔雀竹石图》、郎世宁的《仙鹤图》等作品,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七、现代时期:在现代时期,花鸟画经历了传承和创新的过程。
画家们注重吸收西方艺术形式和观念,同时注重个性化和民族化的表达。
当代陶瓷粉彩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44我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上下历经五千年,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如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陶瓷粉彩艺术从康熙时期萌芽至今,已然发展为一门成熟的陶瓷装饰艺术品种,并形成自身艺术特征。
当代陶瓷粉彩更趋向装饰性与新材料研发的总体趋势。
一、色彩的传承与创新粉彩装饰在它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就一直是在吸收其他艺术的优点逐步走向成熟的。
粉彩颜料的配制技术对粉彩艺术的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某些题材,如百鸟朝凤、昭君出塞等,这些题材的创作需要数十种甚至上百种色彩,方能达到色彩鲜艳夺目、粉润柔和的视觉效果。
粉彩颜料从研制出来就是单原色,颜色单一根本难以适应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需求,就需要通过研磨、配料让单一的色彩转化为丰富多彩的色系。
譬如,一个单一的红色,配料后可形成胭脂红、洋红、桃红、西洋红、茄红等等。
在景德镇,有经验的艺人已经配制出上千种之多,从而满足了创作人物、山水、花鸟艺术作品的需要。
二、装饰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景德镇当代粉彩艺术的创新,得益于其装饰工艺的进步。
“珠山八友”在工艺创新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开创了景德镇粉彩艺术的新局面,刘雨岑首创的“水点桃花”技法,何许人的雪景山水,摸索出一套革故鼎新的技法,这些技法的革新与创造极大地拓宽了粉彩装饰的表现力,为新粉彩的蓬勃兴起奠定了工艺技法方面的深厚基础。
20世纪80年代后,受改革开放和西方思潮涌进的影响,一批学院派画家和青年陶艺家们对现代粉彩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时的现代粉彩作为一种新形式开始出现。
当代景德镇粉彩是继承了传统粉彩中的特点,吸取了当代艺术中的精华,另辟了一条新的创新之路。
当代粉彩采用综合装饰技法,风格多样,更多地注重体现现代理念。
如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宁钢的陶瓷粉彩艺术作品具备一种内劲外秀、刚柔相济、动静结合、雄健潇洒、清秀而含蓄的内涵,而这种美感正是艺术家审美意识和修养的具体表现。
粉彩的形成与发展

❖
❖
物 资 交 流 大
民 族 大 团 结
·
会
粉
·
粉 彩 瓷 板
彩 瓷 板 画
·
画
佚
·
王
名
莜
凡
现代粉彩艺术的发展
❖ “文革”期间更是把这种创作模式推向了极致,涌现出一大批宣杨文化大 革命胜利成果、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反映革命历史题材以及毛泽东画像、 革命样板戏等表现方面的作品。由于“文革”期间强调革命集体主义精 神,反对所谓的资产阶级个人名利思想,因而绝大多数作品均未署作者 名款,而代之以“景德镇制”、“革命委员会敬绘”等字样。由于这些 作品带有强烈的“文革”色彩而被人称为“文革瓷”。
粉彩的形成与发展(二)
❖ 三、民国粉彩艺术特征 ❖ 四、现代粉彩艺术的发展
民国新粉彩艺术特征
❖ 进入民国后,由于浅绛彩施彩单薄,粘接不够牢固,缺乏传统粉彩的色 泽晶莹亮丽、色域宽广丰富等特色,加之当时的陈设瓷、日用瓷、嫁妆 瓷几乎都以浅绛彩作装饰,画面装饰显得雷同和单一,不能满足人们的 心理需求。因此,浅绛彩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为新粉彩所替代。
❖ 尽管以中国画作为粉彩的装饰形式并非“珠山八友”首开先河,但就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遗留的众多的作品数量及作品中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工艺的纯熟程度,近现代众多知名瓷 绘艺术有与“珠山八友”的渊源关系和由此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等,将其称为新粉彩的代 表性人物应不以为过。
❖ “珠山八友”所取得的艺术成就除上述几点外,他们在工艺革新方面也作了尝试和探索。 如由王大凡开创的“落地彩”法,即在人物服饰的施彩中,用珠明料勾绘的衣褶线条上直 接用广翠、净大绿、净苦绿等色料表现出其明暗、转折关系,待干后平填雪白,以此取代 传统的于玻璃白上的渲染衣纹明暗的方法;刘雨岑首创的类似写意花鸟画法的“水点桃花” 技法,一改以往在玻璃白上层层渲染彩料,而用含料多的羊毫笔蘸取以水调成的洋红等色 料,直接于较薄的玻璃白上拓出花朵的明暗关系,呈现出活泼快的效果;何许人的雪景山 水,运用粉彩颜料中的玻璃白突出山石树木的积雪,摸索出一套革故鼎新的技法,等等。 这些技法的革新与创造极大程度地拓宽了粉彩装饰的表现力,为新粉彩的蓬勃兴起奠定了 工艺技法方面的深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