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作为家畜的青绿饲料的技术
牧草种植技术

牧草种植技术一、粮饲兼用的经济作物新秀----益丰菊苣菊苣原产欧洲,国外广泛用作饲料、蔬菜和制糖原料,八十年代我国引进后又培育出大叶型品种益丰菊苣,由于它品质优良,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饲料和经济作物新品种。
1、主要特点(一)适应性强益丰菊苣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热力极强、在炎热的南方生长旺盛,在寒冷的北方气温零下8C时仍青枝绿叶。
在荒地、大草原、大田、坡地均能生长,全国各地都适合种植。
(二)利用期长由于春季返春早、冬季休眠晚,作为饲料其利用期比一般青饲料为长,每年的4-11月均可刈割,其利用期长达8个月之久,且一次播种可连续利用15年。
(三)抗病无虫益丰菊苣抗病力特别强,它在低洼易涝地区易发生烂根,但只要按时排除积水也易于预防,特别是它的抗虫害性能有独到之处。
它最大的优点:益丰菊苣至今尚未发现有传染性病害。
(四)益丰菊苣用途甚广,用于养殖业,因适口性极佳,所有的家畜家禽及草鱼都爱吃;用于菜蓝子,其叶片鲜嫩,又是高营养蔬菜;它还是生产食用菌优质基料:可从根茎中提取丰富的菊糖和香料;它5月份开紫蓝色花,花期长达四个月,景色秀丽是良好的蜜源和绿化与改善生态环境的优良植物。
(五)饲草骄子我国从国外引进的牧草品种繁多,加上国内的优良品种,形成百草争艳之势,但若从产量、营养、生长期、病虫害等诸要素综合衡量,益丰菊苣不愧为其中的佼佼者。
2、营养价值与利用益丰菊苣干物质中粗蛋白质为15-32%,莲座期粗蛋白含量22.9%(干物质),粗脂肪5%,粗纤维13%,粗灰粉16%,无氮浸出物质30%,钙1.5%,磷0.24%各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也很丰富。
植株40cm高时即可刈割,留荐2-3cm,亩产鲜草2-3万斤,可鲜喂、青贮或制成干粉,喂牛、羊、猪、鸡、兔、鹅等动物35公斤可转化一公斤肉。
3、栽培技术(1)整地施肥菊苣对土质要求不严,喜中性偏酸土壤。
因种子细小,故深耕后应耕细整平,每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
(2)栽培不受季节限制,最低气温在5℃以上均可播种,有条播、育苗、切根三种方法繁殖。
《饲料》—— 青绿饲料

粗纤维较低 无氮浸出物较高 (多为易消化的淀粉或糖分)
甜菜
糖甜菜、半糖甜菜和饲用甜菜
糖甜菜、半糖甜菜:可溶性糖分含量高, 用于喂猪效果好,用于反刍动物效果差。
饲用甜菜:CF含量高,可溶性糖分含量 少,适用于反刍动物,用于喂猪,只相 当于干玉米的74%。
我国农村常用的是槐树叶
使用注意事项
– 依动物种类、年龄、生产用途使用 – 合理搭配精饲料、添加剂 – 正确的使用方式:
鲜用:生喂、熟喂(粉碎、打浆) 加工使用:青贮、干制
发展前景及意义
– 种草养畜
必须解决的问题:
– 观念更新 – 土地质量 – 加工工艺:干制 – 降低成本
– 新鲜的柔嫩多汁,适口性好
– 含有各种酶、有机酸,能促进养分消化,调 节胃肠道pH,消化利用率高
– 消化1千克青饲料的干物质比消耗1千克精饲 料的干物质所需消化液少1/3,比1千克干 草的干物质少2/3。另外,某些青饲料含有 生长未知因子,能够促进猪的生长和繁殖
优点
– 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 – 来源丰富、成本低 – 具有特殊营养意义(补充维生素) – 合理使用,可节约精饲料,降低成本
– 胡萝卜素高达50-80毫克/公斤 – B族维生素、VitC、VitE、VitK丰富 – 缺乏维生素D、VB12
5.矿物质含量高
– 干物质中,Ca一般为0.4%-0.8%, P约 为0.2%-0.35%, 钙磷比例适宜
– 铁、铜、锰、锌较丰富
饲喂价值
– 营养较平衡:干物质的能值中等,蛋白质、 钙、磷、维生素含量高
莎草科味淡,质地坚硬
利用方式:放牧
适时刈割,青贮或干制
青干草在畜牧养殖中的价值及制备方法

青干草在畜牧养殖中的价值及制备方法青干草在畜牧养殖中的价值及制备方法青干草是一种粗饲料,是指青草或栽培青绿饲料在结实前的生长植株地上部分经一定干燥方法制成的。
制备良好的青干草仍保持青绿色,具有营养好、易消化、成本低、简便易行、便于大量贮存等特点。
青干草是草食动物最基本最主要的饲料,提供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生产所需的大部分能量,也是这些动物的蛋白质来源。
在草食家畜的日粮组成中,青干草的作用越来越被畜牧业生产者所重视,它是秸秆、农副产品等粗饲料很难替代的草食家畜饲料。
干草的制备方法是将牧草、饲料作物、野草和其他可饲用植物,在质、量兼优的适宜刈割期时刈割,经自然干燥或采用人工干燥法,使其脱水,达到能贮藏,不变质的干燥饲草。
调制合理的青干草,能较完善地保持青绿饲料的营养成分。
优质干草呈青绿色,叶片多且柔软,有芳香味。
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口性好。
干草作为一种贮备形式,调节青饲料供应的季节性,是牛羊等草食动物的重要饲料。
贮藏的干草的含水量应不超过14%,以免因水分过高导致草堆内发热,影响干草品质且有发生自燃的危险。
青饲料水分含量高,细菌和霉菌容易生长繁殖使青饲料发生霉烂腐败,所以,在自然或人工条件下,使青饲料迅速脱水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4%~17%时,所有细菌、霉菌均不能在其中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通过自然或人工干燥方法使刈割后的新鲜饲草迅速处于生理干燥状态,细胞呼吸和酶的作用逐渐减弱直至停止,饲草的养分分解很少。
饲草的这种干燥状态防止了其他有害微生物对其所含养分的分解而产生霉败变质,达到长期保存饲草的目的。
2)常温鼓风干燥法是一种保存牧草营养价值的方法。
在刈割后,将牧草晾晒至水分为40%~50%后,放置于设有通风道的干草棚内,利用鼓风机、电风扇等吹风装置进行常温吹风干燥。
采用此方法可以获得品质优良的青干草。
3)低温干燥法采用加热的空气将青草水分烘干。
干燥温度为50~70℃时,需要约5~6小时,而在120~150℃下,只需要约5~30分钟即可完成干燥。
青贮饲料原理与过程

青贮饲料原理与过程青贮饲料是指将青草在其充分含水状态下,经过割草、压实、露天站立或塔式筒仓存储、压实保封等一系列工艺处理后,使水分得到保存,形成一种半发酵状态的饲料。
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运输方便等特点,广泛用于奶牛、羊、猪、鸡等畜牧业的生产中。
那么,青贮饲料的原理与过程是怎样的呢?首先是青贮饲料的原理。
青贮饲料是通过“一次半发酵”工艺制备出来的,其原理是利用青草内所含大量的水分和内源性细菌,在缺氧的高温环境下进行有限的酵母菌发酵,使青草内的糖类成分不断被代谢分解,同时产生了大量有机酸和其他微生物产物。
这种微生物发酵作用不仅能够破坏青草中的细胞壁,释放出其中的养分物质,还能制造出一些活性物质,例如抗菌素等,有助于消化系统的健康。
由此可见,青贮饲料发酵后,其营养价值比新鲜草料更高。
青贮饲料的制备过程是十分关键的。
首先,需要在干燥的天气中选择近地面生长的草,使用高效的割草机进行切割,最好在晨间进行,以便保留青草中的养分。
然后将青草加入到压缩机中,进行压实成饲料压块,并在此过程中将空气排出,保证内部的缺氧环境。
在干燥地区的情况下,青草放置半天后,即可形成通气性不好的饲料块。
这时,就需要使用特制发酵剂或自然微生物来促进发酵过程,以增加其营养价值。
当青草内部发酵后,会产生大量水分。
这时,需要使用专业的塔式筒仓或露天露天站立装置来存储青贮饲料,将之密封、压实,以减少通风量和水分流失。
特别是在南方潮湿多雨的环境中,存储时注意防潮,并经常检查防止发霉。
此外,还要注意在使用时,将青贮饲料挖深,以避免出现霉变情况。
综上,青贮饲料制备的原理和过程相对较为简单,但它对于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农民增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制备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商业目的,还需要尊重生态环境和动物健康,以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青贮饲料的制作技术方法

青贮饲料的制作技术方法青贮饲料是指利用割鲜的草料,在其自然干燥的过程中,通过添加一些盐和糖等物质使其发酵,以达到储藏保存的目的。
青贮饲料具有酸度低、保湿性好、营养价值高、口味佳等特点,可以使牧场的饲料储备得到有效的保障,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下面介绍青贮饲料的制作技术方法。
1. 青贮饲料的选材制作青贮饲料的首要环节是选材,牧场应根据当地气候状况、土地类型以及畜牧场的需要对草料进行选择。
通常情况下,牧场选用的草种应为干旱耐旱、且易爆米花、丰产育种群体中的优良品种。
选材应注重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草种,避免过度开采造成土地流失和环境恶化。
制作青贮饲料主要依靠固定态乳酸菌的功能发酵来保持鲜草的保鲜效果。
因此,固定态乳酸菌的生长繁殖需要具备适宜的生长条件。
制作青贮饲料应选择处于干燥、通风、遮荫的地方进行,避免阳光直射造成的破坏,同时注意场地的卫生状况,保持草料质量的卫生安全。
(1) 割草:利用机械或手工等方式割下所需要的草料;(2) 加料:将一定比例的食盐、糖和酸化剂加入到草料中;(3) 搅拌:将草料和加料充分搅匀,使其呈匀称状;(4) 压塞:将草料塞到挤压器中,通过挤压使草料排出空气,并形成密实的团块;(5) 压实:利用压实机对团块进行压缩,使水分与空气等被挤出草料,同时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发酵;(6) 覆盖:将压制好的草料放置在厚度为10至15厘米的塑料膜上,并覆盖一层压重物,以保证草料在储存过程中不受到氧气、水分等因素扰动。
(1) 坑存法:将草料制成球形,并放入深达2米,宽度不大于2.5米的坑中,坑中间覆盖一层草或土,并用塑料布将坑口盖上;(2) 堆存法:将草料堆在适当阴凉的地方,堆草料时应留有海拔20厘米至30厘米的空隙,以利于通风,并将草料中的氧气排除掉,防止发霉;(3) 表层储存法:将草料放置在地面或铁板上,每层草料之间铺上厚度不超过20厘米的草或塑料膜,每堆草料不宜太高,以便于通风换气。
种草舍饲养羊技术

和丰富度 、 天敌的数量有密切关系, 而对气候 、 土壤
等 非生物 因子并 不 敏感 , 的发 生 区域 和 地 点 较 为 它
固定 , 繁殖 率 强 , 鼠兔 雌 鼠 的 比率 5 . , 鼠 且 ( 34 雌
受孕 率 8 . , 74 产仔 数一 般 4只 , 鼠成活率 7 ) 幼 5
全年 危害 , 只 鼠兔 日采食 粮为 6 。 一 6g
学模 型 , 以作 为 本 区评 价 因 鼠 害而 造 成 牧 草 损 失 可 能力提 供 参考依 据 。
参
考
文
献( ) 略
维普资讯
在正 常生 产条 件 下 , 只羊 需要 约 00 m。 每 . 1h 豆
采 食 的饲 料 中 ,5 ~9 的非 结构 性碳 水化 合 物 、 科牧 草 和约 0 0 1h 禾本 科牧 草 。 5 5 . 1 m。 草 养羊 中也应 以禾 本 科 牧 草 为 主 , 理 搭 配 豆 科 牧 合
着年 度 的增加 危害 能力 逐 渐 在 增强 , 0 1年 鼠害 区 20 牧 草 损 失 量 为 1 9 k / m。 牧 草 损 失 率 为 0 7 g h , 4 . , 2 0 年 牧 草 损失 量 为 17 5k / m 牧 39 到 05 5 g h ,
鍪0 ‘ 草失 ... 一- 牧损率 一 一 . 0 } 1 ◆◆ ’ 一
谷等 品种 。 1 2 搭 配 比例 .
草 及其 杂交 种 、 饲用 高 粱 宜 在 孕穗 初期 或 稍 早 开 始 收 割 , 后收 割 的生 长期 不宜 超过 抽穗 后期 , 年收 最 每
在 品种搭 配上 , 豆科牧 草 与禾本 科 牧草 比例 为 割 1 ~3次 。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及应用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及应用雷双嘉(平顶山市饲草饲料管理站467000)摘要:在当前粮改饲的发展带动下,牧草种植效益逐步显现,紫花苜蓿作为一种市场需求大的牧草品种,在畜牧业生产中能够实现对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探索紫花苜蓿种植技术,意义重大。
关键词:紫花苜蓿;种植管理;应用1种植技术1.1种植时间的选择分为春播、秋播。
春播一般在3月下旬至5月初,地温稳定在5℃以上即可播种。
秋播一般在9月初至10月中旬,以确保苜蓿在冬季来临前有60d左右的生长时间。
秋季播种后土壤墒情好,杂草危害轻,出苗率和成活率较高,是比较理想的播种时间。
河南地区一般选择在9月初开始播种。
1.2种植地块的选择紫花苜蓿植株根系发达,为保证根系生长,以平坦高燥、土层深厚、灌溉方便为佳。
种植时一般会选择沙壤土或者黄土地,要求种植时根系要深人地下2~3cm的位置。
1.3整地工作需要坚持精细整地原则,做好深翻工作,检除地块中的石块、废弃塑料和树枝等杂物,保持土壤的细密度。
耙地5~6遍,达到土壤颗粒均匀细碎、疏松平整。
1.4选种工作在选种方面,保证种子颗粒饱满、整体度高,原则上按照种子质量纯净度不低于95%,发芽率不低于90%的要求选种,合理选择新品种,避免陈种。
1.5播种方法紫花苜蓿种植方面可选择的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穴播等。
大面积种植时主要采用条播,可用小麦播种机或专用牧草播种机,行距15cm左右,播种深度1.5~2.0cm。
播种量控制在包衣种子1.5kg/667㎡~2.5kg/667㎡,晾晒后裸种子控制在1.0kg/667㎡~1.5kg/667㎡。
1.6覆土和镇压处理覆土和镇压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出苗率,可有效保持土壤墒情的,利于壮苗。
在覆土后要采取有效镇压的方式,可以使用重量较轻的木板完成镇压,以脚踩下限1.0cm为标准。
2田间管理2.1灌溉紫花苜蓿根系发达,能吸收深层土壤水分,比较耐旱。
但紫花苜蓿对水分的需要又高于一般禾本科牧草,需冬季灌溉越冬水或春季返青期灌溉,生长期间需视具体情况,干旱时进行灌溉。
应用种草技术降低养鱼成本_1

应用种草技术降低养鱼成本目前,随着粮价的上扬,饲料价格上涨,使养鱼饲料成本加大,经济效益下滑。
为降低鱼饲料成本,确保养鱼生产效益,应充分利用圩埂、池坡及短期闲置鱼,适时种植优质高产的鱼用青饲料。
现将种草养鱼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选好草种适时播种种草既要求高产,又以确保常年有草供应,实践表明每亩池塘配备300~400平方米草地,既可确保养成鱼的需要草量,又能确保饲草全年供应。
春用草种以苜蓿、黑麦草为主体品种。
苜蓿为多年生饲草,春秋播种均可,每亩池塘搭播80~100平方米,从4月初开始供草,至6月底可收割3次;黑麦草于8月底、9月初播种,每亩池塘搭播80~100平方米,4月份开始供草,每25天割一次,可割3~4次,与苜蓿搭配饲喂。
越夏后10月份又能供草,正好接茬苏丹草和杂交狼尾草。
苏丹草和杂交狼尾草为夏季主体品种,每亩池塘配套种草150~200平方米,可分期播种。
3月初播,6月中旬供草,6月初播,7月中旬供草,草长到70厘米可割青。
饲草每次割取后,应及时中耕施肥,以使进其再生长。
二、合理搭配放养种草养鱼,应以草食性鱼类为主体鱼,如草鱼、团头鲂,搭配混养鲫、泥鳅、黄颡鱼、塘鳢等杂食性鱼类,而鲢鳙等滤食性鱼类的比例应缩小。
要主放大规格草鱼,其摄食性能力强、生长快、死亡率低,对增产最为有利。
团头鲂虽然生长慢,但经济价值较高,并能吞食草鱼吃过留下的碎屑。
因其摄食量比不上草鱼,放养时应以数量取胜。
鲫、泥鳅、黄颡鱼、塘鳢吃的是残饵,放养数量随着单产的提高而增加。
鲢靠吃草鱼、团头鲂排出的鱼类粪便而获取的浮游生物饲料,放养比例可相对缩小。
三、加强饲养管理每日投草量可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水质、鱼类食欲及活动情况适当增减。
一般青绿饲料以上午8~9时投喂,下午4~5时吃完为度。
如短于上述时间吃完,则次日的投喂量应酌量增加,吃不完或天气转坏,则次日酌量减少。
吃不完的草渣应于当天傍晚捞除,以免腐烂大量耗氧而败坏水质。
种草养鱼,开始水深增高15~20厘米,6月中旬达到最高水位2~2.5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种草作为家畜的青绿饲料的技术
发展种草养畜,不仅可提高草食动物产肉(产奶)性能,降低饲养成
本,而且是生产安全畜产品的重要措施之-。发展种草养畜,必须掌
握以下技术环节:
-、选择优质高产牧草品种
引进的牧草品种必须适应性强、营养丰富、产量高。不能引种天然牧
草地生长的自生自灭的野生草种,防止引进危害生态、品质低劣的野
生草种,如空心莲、紫茎泽兰、飞机草、豚草等。
ニ、因地制宜选种牧草
必须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牧草品种种植。经试种证明,
青饲玉米白顶1号或白顶2号、连茬朝鲜大头菜,适合无锡地区奶牛
饲养户种植,-般年亩产鲜草可超8000千克。
三、合理搭配种植品种
要根据饲养动物的种类及数量,按照长短结合,-年四季合理供草的
原则,有计划地选择多种牧草搭配种植。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也可采
用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搭配间播或混播,利用它们叶片及根系分布的不
同特点,充分吸收营养,可显著提高牧草产量。同时两类牧草混合饲
喂还可预防反当家畜因单-饲喂豆科牧草引起的瘤胃膨胀等疾患。常
用的牧草组合有苇状羊茅加白三叶或紫花苜蓿。无芒雀麦加紫花苜蓿。
草朩樨加黑麦草等。
四、科学栽培